《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刃 C 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 履 J J G J /T 11 1 一 9 8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T echnicalcodefor groundwaterlowering engineering in building and municipal 1 9 9 8 一 1 0 一 1 6发布1 9 9 9 一 0 3 一 0 1 实施 中 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T echnicalcodefor 卿 undwater fowering engineering in building and municipal J G J /T1 1 1 一 9 8 主编单位 批准部门 施行日期 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建 设 部 199 9 年 3 月 1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9 9 9北京 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T echnicalcodefor groundwaterlowering engineering inbuildingand municipal J G J / T 11 1 一 9 8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市兴顺印刷厂印刷 开本85 0 x1 1 6 8毫米 1/ 犯印张2%字数7 1千字 1 9 9 9年6月第一 版 2 0 0 9年1 2月第十二次印刷 定价1 4.0 0元 统 一 书号 1 5 1 1 2 1 1 84 7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 ( 邮政编码1 0 0 0 3 7 本社网址l ,ttp / /www . cahp comcn 网上书店http/ / .china 一building comcn 关于发布 行业 标准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 技术规范的通知 建标 「1 9 9 8」1 9 8号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19 9 2年城建、建工工程建设行业标准 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 〔1 9 9 2 〕2 2 7号)要求,由建 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主编的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 范,经审查,批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编号 J G J/T 1 1 1 一 9 8,自 1 9 9 9年3月i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勘察与岩土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综 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归口管理并具体解释。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 9 9 8年1 0月1 6日 目次 1总则 ⋯⋯ ,, ’ ⋯⋯ 1 2 术语、符号 ⋯⋯ ,⋯ 2 2.1 术语 , ⋯⋯ 2 2.2 符号 ⋯⋯ 4 3基本规定 ⋯⋯ 6 4 降水工程分类 ⋯⋯ 7 4 . 1 一 般降水工程 ⋯⋯ 7 4.2 特殊性降水工程 ”⋯⋯ 7 5 降水工程勘察 . . ⋯⋯ 1 0 5.1 一 般规定 ⋯⋯ 1 0 5.2 勘察孔(井)布置 ⋯⋯ 1 0 5.3 降水试验 ⋯⋯ 1 2 5.4水文地质参数 , ⋯ 1 3 5.5 特殊性降水工程勘察 ⋯ ⋯ 1 4 6 降水工程设计 ⋯⋯ 1 7 6.1 一 般规定 , ⋯ ⋯ 1 7 6.2 降水技术方法选择 , , ⋯ ⋯ 1 8 6 . 3 降水井布置 ⋯ ⋯ 2 1 6.4 降水出水量计算 ,⋯⋯ 2 3 6 . 5 降水水位预测 ⋯⋯ 2 6 7 降水工程施工 ⋯ ⋯ 3 0 7.1 一 般规定 ⋯ ⋯ 3 0 7.2 降水井施工安装 . ..⋯ ⋯ 3 0 7.3 施工程序 , 一 3 4 7.4 验收规定 , ⋯⋯ 3 5 8 降水工程监测与维护 ⋯⋯ 3 6 5 8 .1 降水监测 ⋯⋯ ’ 3 6 8.2 降水维护 , ⋯ 3 7 9 工 程环境 , ⋯⋯ 3 8 9.1 工 程 环境影响预测 ,, , ⋯ ⋯ 3 8 9.2 工程 环境影响监测 一 3 8 9.3工 程环境影响防治 ⋯⋯ 3 9 9.4 水土资源保护 , ⋯⋯ 3 9 1 0技术成果 ⋯ ⋯ ” ” . 4 0 附录A土的分类与定名 ⋯ ⋯ 4 2 附录B辐射管规格表 , ⋯⋯ 4 3 附录C本规范用词说明 ⋯⋯ 4 4 附加说明 , , ⋯ ⋯ 4 5 条文说明 , , ⋯ ⋯ 4 6 1总 则 1.0.1 为使各类降水工程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确保质量;正确处理同基础工程、水土资源、环境保护、工程环 境的关系,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 1.0.3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应具备降水勘察资料。不具备完整 的勘察资料,不得进行降水设计;没有降水设计,不得进行降水 工程施工;当已有工程勘察资料不能满足降水设计时,应进行补 充勘察。 1.0.4 降水工程设计应选择最佳的降水方案,将地下水位降低至 建筑和市政工程要求的降水深度,并论证 工程环境影响, 当预测 可能对环境产生危害时,应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 1 .0 . 5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符 号 2.1术语 211 降水工程engineeringdewatering 降水工程系指应用水文地质学原理,通过降水设计和降水施 工,排除地表水体和降低地层中滞水、潜水、承压水、基岩水、岩 溶水等地下水的水位,满足建设 工程 的降水深度和时间要求,并 对工程环境无危害性影响。 212 降水地质条件dewateringgeological condition 是指同降水 工程 有关的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条 件的总称。 213 降水工程勘察 dewateringprospecting 是指查清降水工程地质条件,满足降水工程需要所进行的勘 察。 214 降水 工 程地质参数dewatering geologicalparameters 包括水文地质参数、工程地质参数以及 环境地质、 工程环境 等有关参数。 215 降水深度ground waterlevelafter lowering 自地 面算起至基坑底面 以下设计要求的动水位间的深度。 216 滞水 detained ground water 指上层滞水、潜水位以上弱含水层中重力水及人为渗漏补给 的层间水。 217 降水出水量yield waterduring lowering 指降水井从含水层中抽出的总水量。 218 降水点井dewateringpoint well 指井的直径接近1 0 0 mm的降水井。按抽水原理和方式不同, 可划分为真空点井、喷射点井、电渗点井。 2.1.9 真空点井 vacuum point well 由真空泵、射流泵、往复泵运行时造成真空后抽吸地下水的 井,可分单级点井(垂直、水平、倾斜)、多级点井、接力点井三 种。 2.1.1 0多级点井multi 一 stagepoint well 当单级点井满足不了基坑降水深度要求时,可在基坑边坡不 同高程平台上分别设计点井。构成多级点井,达到增加降水深度 的目的。 2;1.1 1 接力点井relaypoint well 当单级降水达不到降水深度时,除用真空泵外,可结合使用 喷射泵、射流泵。在井下段采用喷射点井设备工作,将地下水抽 到井的上段,然后在井口段用射流泵将地下水送 入循环水箱 ,以 保证连续工作; 2.1.1 2喷射点井 ejectorpoint well 通过点井管内外管间隙把高压水输送到井底后,由射流喷嘴 高速上喷,造成负压,抽吸地下水与空气,并与工作水混合形成 具有上涌势能的汽水溶液排至地表 ,达 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 2.1.1 3电渗点井electro 一 drainagepoint well 应用电场作用,金属棒插入地中做阳极,使弱含水层中带正 电荷的水分子(自由水及结合水)向做阴极的点井管运动,由泵 排出。 2.1.1 4弓 渗井self absorbing well 重力水通过无管裸井或无泵管井自行或抽水下渗至下部含水 层的井,分为引渗 自降和引渗抽降两种。 2.1.1 5潜埋井buriedwell 降水施工中,基坑或涵洞底部残留 一 定高度地下水,把抽水 井埋到设计降水深度以下进行抽水,使地下水位降低满足设计降 水深度要求的井。 2.1.1 6 降水试验dewateringexperiment 降水施工前进行抽水试验、引渗试验或注水试验 ,测定水文 地质参数或其它参数;检查降水效果,确定工程参数,供分析调 整降水方案的试验。 211 7 降水 工程 检验E ngineeri , 、9D ewateringinspection 指降水施工后,全部降水井、排水设施进行运转,对降水方 案进行总体效果的检验。满足降水设计要求,稳定2 4 h后 ,即进 入降水监测与维护阶段。 211 8工程环境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指工程建设与工程施工产生的环境影响,自然环境、人 工 环 境、社会环境对工程建设与工程施工的制约作用。通过调查、预 测、防治、管理,达到建设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2 符号 2.2.1 降水工程基本符号应符合表2.2.1的规定。 基本符号表2 .2 . 1 符号名称单位 a 导压系数 mZ/d b基础宽度r 以 B r越流系数 D 井(孔)直径 I n、nllll d 管内直径 nl、n飞 rn H 潜水含水层厚度 rll H o 静水位rn H w 井深度 了 n h。 动水位 1 n h甲 水位埋深 n1 hw抽水井动水位1 n △h 水头差 tn K 垂直渗透系数 m/d 符号 厂 一 M 一 p 一 Q 一 q 一 八 mZ/d 竺 二 S w 一 孔 一 sr 一 S r, t 一 s 一 T d,h,min, 环产(u 名称 自渗井长度 过滤器长度 过滤器淹没段长度 承压含水层厚度 污染指数 出水量 降水井出水能力 第i个抽水井至观测孔或计算点的距离 基坑等效半径 水位降深值 降水井水位降深 降水深度 观测孔水位降深 任意距离、任意时间的水位降深 承压水弹性释水系数,潜水相当产 导水系数 时间 井函数自变量 。一共 ,~曰~一 一 4 at 井函数,同 [ 一 E iu)〕 公称管或丝直径 潜水给水度 与含水层渗透系数有关经验系数 m,dm 沪 一 产 一 了 3基 本规定 3.0.1降水工程宜分为准备阶段、工程勘察、降水工程设计、降 水工程施工、降水工程监测与维护、技术成果等六个基本程序。 3 . 0 .2降水工程准备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明确任务要求 1)降水范围、深度、起止时间及工程环境票求; 2 )了解掌握建筑物基础、地下管线、涵洞工程的平面图和 剖面图;地面高程与基础底面高程;基坑(槽)、涵洞支护与开挖 设计;相邻建筑物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基础结构和埋设方式 条件等。 2 搜集降水工程场地与相邻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 程勘察等资料,以及工程降水实例。 3进行降水工程场地踏勘,搜集降水工程勘察、降水工程施 工的供水、供电、道路、排水及有无障碍物等现场施工条件。 3 .0 .3工程勘察应满足降水工程设计要求;当不能满足降水工程 设计要求时,应进行补充降水工程勘察。 3,0.4 降水工程设计与施工应 自始至终进行信息施工活动,以提 高降水 工程 设计水平与降水工程施工质量。 3 . 0 . 5降水工程设计和降水工程施工应备有工程抢救辅助措施, 保证降水工程顺利进行。 3 . 0 .6 降水施工 完成后,必须经过降水工程检验,满足降水设计 深度后方可进入降水工程监测与维护阶段。 3,0,7 降水工程资料应及时分析整理,包括降水 工程 勘察、降水 工程设计、降水工程施工和降水工程监测与维护及工程环境为主 要内容的技术成果。 3.0,8第四系土的分类与定名,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 4 降水工程分类 4.1 一 般降水工程 4 .1.1 建筑与市政 一 般降水工程,应根据基础类型、基坑(槽) 降水深度、含水层特征、工程环境及场地类型的复杂程度分类,按 表4 .1.1确定。 一 般降水工程复杂程度分类表4 .L l 条件 复杂程度分类 简单中等复杂 基 础 类 型 条状 b mb 8.0 面状F mZ F 2 0 0 0 0 降水深度S△( mS △< 6.0 6.0S△簇1 6.0S△> 1 6.0 含水层特征 Km/d 单层 0.1蕊K蕊2 0.0 双层 0.1成K蕊5 0 多层 K3 1 1 2 2 1 2 4 4 7 在降水深度范围内,当遇有软土、盐渍土、湿陷性黄土、 红粘土、冻土、膨胀土、污染土、残积土等特殊土时,应增加勘 察孔和室内特殊项 目试验。 5 .2 . 2 勘探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深度应大于降水深度的2倍; 2孔径d不宜小于9 0 mm。 5 . 2 . 3试验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深度不得小于降水深度的1 .5倍; 2 井管直径d在松散层中不得小于Z O O mm ,在基岩中不得 小于1 5 0 mm; 3过滤 器 结 构 应 符 合供 水 水 文 地 质 勘 察 规 范 G B J2 7 一 88)的有关要求; 4 沉砂管长度宜为1 一 Z m; 5 水泵布置应位于降水深度下不少于Z m。 5 . 2 . 4观测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深度应达到需要观测某 一 含水层的层底; 2孔径宜为5 0 loomm。 5.3降水试验 5 .3 .1 抽水试验井洗井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试验井应在下管、填料后立即洗井; 2 洗井的时间应按含砂量小于万分之 一 确定; 3 洗井时应同步进行观测孔水位观测。 5 . 3 .2抽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简单降水工程至少做 一 个单井试验和两次降水深度,其中 一 次最大降水深度应接近基坑底板设计深度; 2 抽水试验其稳定延续时间不得少于6 h;当抽水不稳定时, 其延续时间不得少于2 4 h; 3应观测出水量Q和水位降深S w,其观测次数与时间间隔 应按表5 .3.2的规定记录。 水位水量观测时间间隔表 表5 .3 . 2 观测内容观测次数与时间间隔 出水量及 水位降深值 观测次数55533 3 时段( min1 351 03 0 6 0 4 出水量、水位的观测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出水量的观测误差应小于5; 2 )水位降深值的观测允许误差为士smm。 5.3.3 引渗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设1一2个引渗试验井在降水影响半径之内。 在试验井 周围宜设2 一 6个观测孔,其深度应至下伏含水层中3一sm。 2 引渗时应观测稳定水位、引渗时间、引渗速度、渗入水量 。 并应分析引渗效果,确定引渗井数量。 5.3.4注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注水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 B J12 3)的有关要求。 1 2 2 现场注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选择具代表性注水地层,采用直径为1.om, 高度为 1O m的铁环压入地面0.Z m后,清除环内土层并按环的直径范围 继续清挖0.sm为止,再压环顶与地面平,环底土层应整平和保持 原状,并在1/ 2处划 一 水位线。 2 )环中注水,使注水位与水位线始终保持 一 致。应记录注 水量和稳定时间,分析评价注水条件、注水效果和计算渗透系数, 并应确定注水井的数量。 5.4 水文地质参数 5.4 .1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现场观测孔的资料计算渗透系数K ‘ 、影响半径R 和弹性释水系数S; 2 参数计算公式的选择应符合降水场地水文地质的适用条 件; 3 应选择接近设计降水深度的水位降深值 ,并计入水跃值的 影响,计算水文地质参数 。 5.4 .2 渗透系数K ‘值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计算 1 当具有单井抽水试验资料时,应根据Q 一 S(乙hz)关系曲 线,采用抽水井的出水量Q和水位降深S稳定值,按稳定流公式 计算承压完整井、潜水完整井及承压转潜水井各条件下的K ‘值 ; 2当具有观测孔抽水试验资料时,应根据Q 一 S(助 “) 与 lgr 关系曲线和抽水井出水量,按稳定流公式计算潜水完整井、承压 完整井、承压转潜水井各条件下的K ‘值 ; 3 当具有定流量抽水和观测孔资料,并符合泰斯公式假定条 件时,应根据任意距离r、任意时间t的水位降深S r ,t的非稳定关 系,可采用双对数或半对数或直线斜率法的非稳定流公式计算K 值; 4 当具有越流补给条件时,可采用S 一 lgr关系曲线上拐点处 的斜率确定K ‘值 。 5.4 .3 宜采用下列方法之 一 计算影响半径R值; 1已知K ‘值时应采用稳定流公式计算 R 值; 2 可根据观测孔水位资料计算确定R值; 3 当没有观测孔资料时,可利用稳定流公式与符合适用条件 的经验公式,按渗透系数和影响半径迭代计算求出R值。 5.4 .4 其它承 压水弹性释水系数、导水系数、 给水度等可按有关 规范规定计算确定。 5.4,5 引渗试验求渗透系数K ‘值应 按公式(5,4 .5 ) 计算。 5.4 . 5 I . Q 一 F 一 一 K H 式 中I 一 羊 一 1 少、 ’ 一 L Q稳定渗入量(m “/ d ; F 引渗井断面积( m “; K 垂直渗透系数 (m/d; L 渗透长度( m)。 5 .4 . 6当降水工程影响地基液化时,应提供毛细水高度。毛细水 高度可按下列土质取值粘土为0.4 一 1.om, 粉土 为0 .2一0.4 m, 砂土为0.0 5 一 0.Z m。 对特殊土的毛细水高度应根据实际观测资料确定。 5.5 特殊性降水工程勘察 5.5.1基岩裂隙水地区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降水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基岩风化程度、范围和深度; 2)构造裂隙性质、 分布、发育情况、产状特征; 3 )基岩裂隙的导水性、充填物和岩脉阻水性; 4)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泉水的形成; 5 )地下水(泉水)水位、水量、水质动态及预测; 6 )预测构造断层破碎带 “突水” 可能性。 2 降水工程勘察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充分利用物探查明基岩构造和裂隙发育; 2 )勘察工作量应能控制主要含水构造和破碎带。 5 . 5 .2岩溶地区降水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降水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查明第四系地层的岩性、厚度、 分布,第四系地层与下 伏岩溶的接触关系; 2 )重点查明浅层岩溶、溶洞、漏斗、暗河、石芽、凹谷 、土 洞、串珠状洼地等现象的发育程度、形态、成因及充填物;查明 深层岩溶发育规律;浅层与深层岩溶的关系; 3 )查明岩溶发育与地貌、构造、岩性的关系; 4 )查明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泉水露头 的成因和条件; 5 ) 观测地下水或泉水水位、水量、水质的动态及预测; 6 )预测降水工程影响范围,应判断产生地面沉降、淘空、 塌陷的可能性及开挖后产生 “扩泉” 、 “放水” 的可能性。 2 降水工程勘察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充分利用地面调查和物探,查清岩溶分布和发育规律; 2 )勘察工作布置应能控制降水范围和外围地区水力联系; 3 )勘察孔数量应能控制主要岩溶发育带和深层岩溶发育带 的状况。 5 .5 . 3 水下降水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降水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 主要内容 1)地表水(海水、河渠、湖塘、水库等)分布,规模与数 量; 2 )查明地表水的多年、年内、施工期的水位变动幅度、 流 速、流向、潮汐、浪爬高度、风速、水文气象、水道变迁等动力 特征; 3 )查明地表水的含砂量和水下沉积物特征; 4 )查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关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换途 径及开挖状态地下水动力特征; 5 )预测降水状态可能产生的不良地质现象和工程环境影响; 6 )查明水下地层的物理、力学、化学性质; 7 )着重进行开挖状态的降水试验,保证基坑(槽)的稳定性。 2 水下勘察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勘察控制范围应大于降水范围1倍; 2 )勘探孔深度宜为基坑深度的2 一 3倍; 3 )筑岛造陆后应补充降水工程勘察和进行降水试验。 3 水下勘察孔(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试验井、观测孔、勘探孔的水下钻探宜采用套管钻进,并 使用薄壁取土器采取土样; 2 )水上钻探应使用可升降的栈桥工作台、固定浮台、固定 船台和筑岛;海上钻探要求抗击8级以上风浪; 3 )勘探点的定位要求准确, 定位允许偏差士0.sm; 4 )具有可靠的水上和陆地通讯联络设备; 5 )随时掌握天气预报资料,当达到6级风浪时应停止工作。 5.5.4涵洞降水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原则 1 降水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查明涵洞顶底板和侧壁的地层、岩性、裂隙、构造的富 水程度和物理力学性质; 2 )查明和预测涵洞顶底板和侧壁或涵洞为 双洞或体积很大 时降水前后的稳定性及可能产生的不良现象; 3)查明地下水类型、分布、水位和补排关系; 4)预测洞涵降水水位水量,提出可供选择的降水技术方法。 2 降水勘察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察孔(井)宜沿涵洞轴线两侧的涵洞外侧 4.om交错布 置; 2)勘察孔(井)的深度应穿越涵洞底板以下含水层,不少 于1 0 om; 3 )地 层分布均匀时至少取 一 段涵洞进行降水试验;当地层 分布不均匀时,应增加降水试验段。 1 6 6 降水工程设计 6.1 一 般规定 6 . 1.1降水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1 降水工程技术要求明确; 2 降水工程勘察资料应准确无误; 3 降水工程设计应进行多方案对比分析后选择最优降水方 案; 4 降水工程设计应重视工程环境间题 ,防止产生不良工程环 境影响。 6 .1 .2 降水工程设计资料依据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建筑与市政工程降水的技术要求,包括降水范围、降水深 度、降水时间、工程环境影响等; 2 降水勘察资料齐全; 3 建筑物与市政工程基础平面图、剖面图,包括相邻建筑物、 构筑物位置及基础资料; 4基坑、基槽开挖支护设计和施工程序; 5现场施工条件。 6 .L 3 降水工程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任务依据 ; 2论述降水地质条件、工程环境和现场条件; 3选择确定降水技术方法; 4 降水技术方案应根据地基基础平面形状、技术要求和降水 地质条件,把选择的降水井和排水设施的数量和位置布置在图上 , 组成降水方案布置图并加以说明; 5 预测计算降水水位和水量; 6 提出降水工程的辅助措施和补救措施; 7对工程 环境问题应专门设计; 8 编制降水施工组织程序、施工安排及安全生产的要求; 9 提出降水施工、降水监测与维护的有关要求; 1 0编制降水工程量统计表、设备材料表、加工计划表、工 期安排表、工程概预算表; n绘制降水施工布置图、降水设施结构图、降水水位预测 曲线平面与剖面图。 6.2 降水技术方法选择 6.2.1 降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技术方法,可根据降水深度 、含水层 岩性和渗透性,按表6,2 .1选择确定。 降水技术方法适用范围表6 .2 . 1 降水技术方法适合地层渗透系数( m / d 降水深度(m 明排井(坑)粘性土、砂土 O。52 真空点井 粘性土、粉质粘土 砂土 0.12 0。0 单级< 6多级< 2 0 喷射点井0,1 2 0 。0 2 0 电渗点井粘性土 5 大口井砂土、碎 石土 l。0 2 0 0 。0 2 0 辐射井粘 性土、砂土、 砾砂0.12 0.0 2 0 潜埋井粘性土、砂土、砾砂 0.12 0.0 5 0 m/ d 粒径大于Z mm的颗粒占总重量2 5 5 0K ’5 0 m/ d 粒径大于0.smm且 成Z mm的颗粒超过总重量5 0K l 二 2 5 5 0 m/d 粒径大于0.2 5 mm且0 .smm的颗粒超过总重量5 0% 厂 ~ 1 0 一 2 5 m/d 粒径大于0.O 7 5 mm成0.2 5 mm的颗粒超过总重量5 0 K l 一 5 1 0 m/d 粒径小于等于0.o7 5 mm的颗粒超过总重量5 0 K ‘一 1 sm/ d 砂质粉土 粘质粉土 粉质粘土 重粉质粘土 粘土 塑性指数 3 I P簇7 K I 一 0.5 0 一 1om/ d 塑性指数 7 I P镇1 0 K ‘一 0.5一0.2 5 m/ d 塑性指数1 0 I P1 4 K 0.2 5 0.lom/d 塑性指数1 41 7 K 0.osm/d 手搓无砂砾感,易分散具大孔隙肉眼可见有直立性,K ‘一 。.2 0 0.5 0 m/d 粘 性 土 类 黄土 注①土的名称应根据粒径分组由大到小 以最 先符合者确定。 ②野外临时确定土的名称时,可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 准( J G J s7 一 9 2 )附录B的有关规定执行。 ③碎石土类粒径大于Z mm以上,总重量超过5 0 ,K ’值可选用大于5 0 m/ d。 4 2 附录B辐射管规格表 辐射管规格应按表B .1和表B.2选用 D 一 5 0 7 5 mm的辐射管规格 表B .1 辐射管管径 mm 进水孔直径 d mm 每周小孔 数(个) 小孔间距 lmm 每管孔数 (个) 孔隙率 (写) 适用地层 5 0 , O Q 口 O 乙 力 匕 ‘ J ‘ 崖 1 1 1 1 丈 1 上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