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l 心 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濒 履 握 P J G J2 3 7 一 2 0 1 1 备案号J 1 1 6 1 一 2 0 1 1 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 T echnicalcodeforsolar shadingengineering of buildings 2 0 1 1 一 0 2 一 1 1发布 2 0 1 1 一 1 2 一 0 1 实施 中 华 人民共和 国 住房和城 乡建 设部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遮 阳工程技术规范 T echnicalcodeforsolar shadingengineering O f buildings _J G J2 3 7 一 2 0 1 1 批准部门 施行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 1 年 1 2 月 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0 1 1北京 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 T echnicalcodeforsolar shadinge吧ineering ofbuildings J 田2 3 7 一 2 0 1 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 北京西郊 百万庄)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市密东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85 0 X 11 6 8毫米 1/3 2 ’ 印张2字数5 2千字 2 0 1 1年5月第 一 版 2 0 1 1年5月第 一 次印刷 定价1 0 .0 0元 统 一 书号1 5 1 1 2 2 0 2 6 9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 (邮政编码1 0 0 0 3 7 本社网址http //www .。abp .。 网上书店http / /www .china- - building ,com.C n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9 1 2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 G J 2 3 7 一 2 0 n, 自2 0 1 1年1 2月 1日起 实施。 其 中,第3.0.7、 7.3 . 4、8. 2,4、8.2.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 0 1 1年2月1 1日 前 ,. 曰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 2 0 0 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 、 修订计划(第 一 批) >的通知 (建标 [2 0 0 7」1 2 5号)的要求, 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 标准和 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 的基础上,制订本 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 总则;2术语; 3 基本规 定;4建筑遮阳设计;5结构设计;6机械与电气设计;7 施工安装;8工程验收;9保养和维护。 本规范 中以黑体字标志 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由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 院有限公司 ( 地 址北京市南苑新华路 一 号,邮编1 0 0 0 7 6)。 本 规 范 主 编 单 位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分会 本 规 范参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 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北京五合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青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尚飞帘闸门窗设备( 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名成智能遮阳技术有限公司 宁波万汇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缔纷特诺发( 上海)遮 阳制品有 限 公司 南京金星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创明窗饰有限公司 江阴岳亚窗饰有限公司 宁波先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大盛节能卷帘窗建材( 上海)有限 公司 涂逢祥白胜芳杨仕超冯雅 许锦峰刘强段恺张树君 崔旭明赵士怀朱惠英刘月莉 陆津龙卢求刘翼任俊 孟庆林张震善王涛蔡家定 邱文芳程立宁梁世格胡白平 许增建王述裕陈威颖 吴德绳金鸿祥陶驯骥杨善勤 王庆生刘加平钱选青王立雄 刘俊跃王新春 目次 1 总则 , ⋯⋯ 1 2 术语 ⋯ ⋯ 2 3 基本规定 , ⋯ ⋯”二” 二 4 4 建筑遮阳设计 ⋯ ⋯ 5 4.1 遮阳设计 , , ⋯⋯ 5 4.2 遮阳系数计算 ⋯⋯ 6 5 结构设计 ⋯⋯ 1 0 5.1 一 般规定 ⋯ ⋯ 1 0 5.2 荷载 ⋯⋯ 1 1 5 . 3 遮阳装置 .. ⋯⋯ 1 3 5.4 遮阳装置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 1 4 6 机械与电气设计 ⋯⋯ 1 6 6.1驱动系统 , ⋯⋯ 1 6 6.2 控制系统 ⋯ ⋯ 1 6 6.3机械系统 , , ⋯⋯ 1 7 6.4 安全措施 ⋯⋯ 1 7 7 施工安装 一 1 8 7.1 一 般规定 ⋯⋯ 1 8 7.2 遮阳工程施工准备 , , ⋯⋯ 1 8 7.3 遮阳组件安装 ⋯⋯ 1 9 8工程验收⋯ ⋯i.. , ⋯ ⋯ 2 1 8.1 一 般规定 , ⋯⋯ 2 1 8.2主控项目 ⋯ ⋯ 2 2 8.3 一 般项目 , ⋯⋯ 2 3 9 保养和维护 ⋯ ⋯ 2 4 6 附录A遮阳装置的风荷载实体 试验 ⋯ ⋯ 2 5 附录B遮阳装置的风感系统现场试验方法 ⋯ ⋯ 2 7 本规范用词说明 ⋯ ⋯ 2 8 引用标准名录 . ...⋯ ⋯ 2 9 附条文说明 ⋯⋯,... ⋯ ⋯ 3 1 C ontents 1G eneralP rovisions . ” ⋯⋯。 ⋯⋯ 1 2T erms ⋯⋯。 ⋯⋯ 2 3 B asicR equirement ⋯⋯ 4 4 A rchitecturalD esign ⋯⋯ 5 4.1块signforS olar S hading ⋯⋯ 5 4.2C alculationfor shading coefficient , ⋯⋯ 6 5 S tructuralsafetyD esign ⋯ ⋯ 1 0 5.1G eneral R equirement ⋯ ⋯i.. ⋯⋯ 1 0 5.2L oad . . ⋯⋯” ⋯ ⋯ 1 1 5.3S olar S hading D evice ⋯ ⋯‘ ⋯⋯ 1 3 5.4 J ionts of S olar S hading D evicewith B uilding S tructure ⋯⋯ 1 4 6 C ontrolD esignofM echanicalandE lectric E quipments ⋯ ⋯ 1 6 6,1 D rivingsystems ⋯ ⋯ 1 6 6.2C ontrol 匆stems , ,⋯ ⋯ 1 6 6.3M echanical 匆stems ,, ⋯⋯ 1 7 6.4 S afetyR equirements ⋯ ” ⋯ ⋯ 1 7 7C onstructionandlnstallation ⋯ ⋯ 1 8 7 . 1G eneral R equirement ’ ⋯ ⋯ ” ⋯ ⋯ 1 8 7.2 P repara协 。nbefore C onstruction ⋯ ⋯ 1 8 7.3I nstanationforS olar S hadingS ystems ⋯ ⋯ 1 9 8 E ngineeringA cceptance ⋯ ⋯ 2 1 8.1G eneral R equirement ⋯ ⋯ 2 1 8.2M alnC ontrolhems . ⋯⋯ 2 2 8.3G eneralI tems . . . . ...⋯ ⋯。 ..⋯ ⋯ 2 3 8 9M aintenanceandR 叩alrs ⋯ ⋯ 2 4 A ppendix A B ody T estofW ind L oadfor S olar S hading D evice ⋯ ⋯ 2 5 A ppendix BS iteT estM ethodof W ind S peedR esponse S ystem forS olar S hading D evice ⋯⋯ 2 7 E xplanation of W ording in T hisC ode ⋯ ⋯ 2 8 L istofQ uotedS tandard ⋯⋯ 2 9 A ddition E xP lanationof P rovisions ⋯⋯ , ⋯ ⋯ 3 1 9 1 总则 1.0.1 为规范建筑遮阳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 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遮阳工程的 设计、施工安装、验收与维护。 1.0.3 建筑遮阳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验收与维护,除应符 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建筑遮阳 solar shading of buildings 采用建筑构件或安置设施以遮挡或调节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 的措施。 2.0.2 固定遮阳装置 fixedsolar shading device 固定在建筑物上,不能调节尺寸、形状或遮光状态的遮阳 装置。 2.0.3 活动遮阳装置 activesolar shading device 固定在建筑物上,能够调节尺寸、形状或遮光状态的遮阳 装置。 2.0.4 外遮阳装置 externalsolar S hading device 安设在建筑物室外侧的遮阳装置。 2.0.5 内遮阳装置 internalsolarshadi 吧 device 安设在建筑物室内侧的遮阳装置。 2.0.6 中间遮阳装置middleS olar S hading device 位于两层透明围护结构之间的遮阳装置。 2.0.7 太阳能总透射比 totalsolar energy transmittance 通过窗户传人室内的太阳辐射与人射太阳辐射的比值 。 2.0.8 遮阳系数shading coefficientS C 在给定条件下,玻璃、外窗或玻璃幕墙的太阳能总透射比, 与相同条件下相同面积的标准玻璃(3 mm 厚透明玻璃)的太阳 能总透射比的比值。 2.0.9 外遮阳系数 outsidesolar shading coefficientof window S D 建筑物透明外围护结构相同,有外遮阳时进人室内的太阳辐 射热量与无外遮阳时进入室内太阳辐射热量的比值。 2.0.1 0外窗综合遮阳系数overall shading coefficientof win - dow S C W 考虑窗本身和窗口的建筑外遮阳装置综合遮阳效果的 一 个系 数,其值为窗本身的遮阳系数(义 )与窗口的建筑外遮阳系数 S D )的乘积。 3 基 本 规 定 3.0.1 建筑物的东向、西向和南向外窗或透明幕墙、屋顶天窗 或采光顶,应采取遮阳措施。 3.0.2 新建建筑应做到遮阳装置与建筑 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与建筑物同步验收。 3.0.3 应根据地 区气候特征、经济技术条件、房间使用功能等 因素确定建筑遮阳的形式和措施,并应满足建筑夏季遮阳、冬季 阳光人射、冬季夜间保温以及 自然通风、 采光、视野等要求。 3.0.4 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 区和寒冷地 区的居住建 筑,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应分别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夏热冬暖地 区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 G J 7 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J G J1 3 4和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J G J 2 6的相关规定; 2 对于公共建筑,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 B501 89的相关规定。 3.0.5 遮阳装置的类型、尺寸、调节范围、调节角度、太阳辐射反 射比、透射比等材料光学胜能要求应通过建筑设计和节育 龄他 葺 确定。 3.0.6 遮阳产品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国家现 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3.0.7 遮阳装置及其与主体建筑结构的连接应进行结构设计。 3.0.8 遮阳装置应具有防火性能。当发生紧急事态时,遮阳装 置不应影响人员从建筑中安全撤离。 3.0.9 活动遮阳装置应做到控制灵活,操作方便,便于维护。 3.0.1 0 建筑遮阳工程的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由专业 人员进行安装。 4 建筑遮阳设计 4.1 遮阳 设计 4.1.1 建筑遮阳设计,应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建 筑类型、建筑功能、建筑造型、透明围护结构朝向等因素,选择 适宜的遮阳形式,并宜选择外遮阳。 4.1.2 遮阳设计应兼顾采光、视野、通风、隔热和散热功能, 严寒、寒冷地区应不影响建筑冬季的阳光人射 。 4.1.3 建筑不同部位、不同朝向遮阳设计的优先次序可根据其 所受太阳辐射照度,依次选择屋顶水平天窗(采光顶),西向、 东向、南 向窗;北回归线以南地 区 必要时还宜对北 向窗进行 遮阳。 4,1.4 遮阳设计应进行夏季和冬季的阳光阴影分析,以确定遮 阳装置的类型。建筑外遮阳的类型可按下列原则选用 1 南向、北向宜采用水平式遮阳或综合式遮阳; 2 东西向宜采用垂直或挡板式遮阳; 3 东南向、西南向宜采用综合式遮阳。 4.1.5 采用内遮阳和中间遮阳时,遮阳装置面向室外侧宜采用 能反射太阳辐射的材料,并可根据太阳辐射情况 调节其角度和 位置。 4.1.6 外遮阳设计应与建筑立面设计相结合,进行 一 体化设计。 遮阳装置应构造简洁、经济实用、耐久美观,便于维修和清洁 , 并应与建筑物整体及周围环境相协调。 4.1.7 遮阳设计宜与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太阳能光伏系统结合, 进行太阳能利用与建筑 一 体化设计。 4.1.8 建筑遮阳构件宜呈百叶或网格状。实体遮阳构件宜与建 筑窗口、墙面和屋面之间留有间隙。 , 4.2遮阳系数计算 4.2.1 整窗和玻璃幕墙自身的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应按现 行行业标准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 G J/T1 5 1的有 关规定进行计算。 4.2.2 不同气候区民用建筑的外遮阳系数应按国家现行标准 公 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 B 5 0 1 89、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J G J 2 6 、夏热冬暖地 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 G J 7 5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 G J1 3 4的有关规定 进行计算,中间遮阳装置的遮阳系数可根据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 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 G J/T 1 5 1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温和地区外遮阳系数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S D 一 “ “ bx十14.2.2 一 1 A,。。八。、 x 一 誉 ( 4 .2.2 一 2 一 B 、 一’-一 一 式中S D外遮阳系数; x 外遮阳特征值;x 1时,取x 二 1; A 、B外遮阳的构造定性尺寸,按表4.2.2 一 1确定; a 、b拟合系数,按表4 .2.2 一 2选取。 表4.2.2 一1 外遮阳的构造定性尺寸A 、B 外遮阳基本类型剖面图示 意图 水平式 瘩 亡 ‘一’ 叮 一 一 ‘ 刃 / } 即 垂直式 箭贤 侧 续表4.2.2 一2 气候区外遮阳基本类型拟合系数东南西 j 匕 温和 地 区 固定横百叶挡板式 a0.5 30.4 40.5 40.4 0 b 一 1.3 0 一 1.1 0 一 1.3 0 一 0.9 3 固定竖 百叶挡板式 a 夕 曰0O0.1 00.1 70.5 4 b 一 0.7 0 一 0.82 一 0.7 0 一 1.1 5 活动横百 叶挡板式 冬 a0.2 60.0 50.2 80.2 0 b 一 0.7 3 一 0.6 1 一 0.7 4 一 0.6 2 夏 a0.5 60.4 20.5 70.6 8 b 一 1.3 0 一 0.9 9 一 1.3 0 一 1.3 0 活动竖百 叶挡板式 冬 a0.2 30.1 70.2 50.2 0 b 一 0.7 7 一 0.7 0 一 0.7 7 一 0.6 2 夏 a0.1 40.2 70.1 50.81 b 一 0.81 一 0.85 一 0.81 一 1.4 4 遮阳用材料规格 甲 “ 织物面料浅色 0.4 玻璃钢类板 注1拟合系数应按本规范第4.1.3条有关朝向的规定在本表中选取; 2 对非正朝向的拟合系数,可取表中数据的插人值。 4.2.3 组合式遮阳装置的外遮阳系数,应为各组成部分的外遮 阳系数的乘积。 4.2.4 当外遮阳的遮阳板采用有透光性能的材料制作时,外遮 阳系数应按下式进行修正 S D 1 一 (1 一 S D1 一 叩 ’ 4.2.4 式中S D 采用可透光遮阳材料的外遮阳系数; S D 采用不透光遮阳材料的外遮阳系数; 丫 遮阳材料的透射比,按表4 .2.4选取。 表4.2.4遮 阳材料的透射比 浅色0.4 3 8 S 结 构设计 5.1 一 般 规 定 5.1.1 建筑遮阳工程应根据遮阳装置的形式、所在地域气候条 件、建筑部件等具体情况进行结构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0 0 n的相关规定。 5.1.2 活动外遮阳装置及后置式固定外遮阳装置应分别按系统 自重、风荷载、正常使用荷载、 施工阶段及检修中的荷载等验算 其静态承载能力。同时应在结构主体计算时考虑遮阳装置对主体 结构的作用。当采用长度尺寸在3 m及 以 上或 系统 自重大于 1 0 0 kg及以上大型外遮阳装置时,应做抗风振、抗地震承载力验 算,并应考虑以上荷载的组合效应。 5.1.3 对于长度尺寸在4 m以上的特大型外遮 阳装置,且系统 复杂难以通过计算判断其安全性能时,应通过风压试验或结构试 验,用实体试验检验其系统安全性能。遮阳装置的风压试验、结 构试验的实体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进行。 5.1.4 活动外遮阳装置及后置式固定外遮阳装置应有详细的构 件、组装和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构造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长度尺寸不大于3 m的外遮阳装置的结构构造可直接在 建筑施工图中表达; 23 m以上大型外遮阳装置应编制专门的遮阳结构施工图; 3 节点、细部构造应明确与主体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 、锚 固件种类与个数; 4 外遮 阳装置连接节点与保温、防水等相关建筑构造 的 关系; 5 遮阳装置安装施工说明应明确主要安装材料的材质、防 腐、锚固件拉拔力等要求。 1 O 5.2 荷载 5.2.1 外遮阳装置的风荷载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 垂直于遮阳装置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叭、 ~ 几风风风wk5.2.1 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 kN/ mZ ; wk遮阳装置安装部位的建筑主体围护结构风荷载标 准值(kN/ 耐 )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 载规范G B 50 0 0 9取值;有风感应的遮阳装置 , 可根据感应控制范围,确定风荷载; 几重现期修正系数,可取0.7;当遮 阳装置设计寿 命与主体围护结构 一 致时,可取1.0; 风偶遇及重要性修正系数,可取0.8;当遮阳装置 凸出于主体建筑时,可取 1.0; 风遮阳装置兜风系数柔软织物类可取1.4,卷帘 类可取1.0,百叶类可取0.4,单根构件可取0.8; 凤遮阳装置行为失误概率修正系数固定外遮阳可 取1.0,活动外遮阳可取0.6; 2 建筑遮阳装置风荷载修正系数应按表5.2.1取值 表5.2.1遮阳装置风荷载修正 系数 种类八风风风 外遮阳百叶帘 0。7O80.40.6 遮阳硬卷帘 0.70.81.00.6 外遮阳软卷帘 0.70。81.40。6 曲臂遮阳篷 0.71.01.40.6 后置式遮 阳板(翼) 设计寿命1 5年 0.70.81.01.0 与建筑主体同寿命 1.01.01.01.0 3 单项验算遮阳装置的抗风性能时,风荷载的荷载分项系 数可取1.2 一 1.4;当与其他荷载组合验算时,荷载分项系数可 取1.0 l2; 4 当需要验算风振效应时,风振系数可按结构设计规范 取值。 5.2.2 遮阳装置的自重荷载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 遮阳装置的自重荷载标准值应按系统实际情况计算; 2 遮阳装置的自重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2。 5.2.3 积雪荷载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 遮阳装置的积雪荷载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G B5 0 0 0 9取值与重现期修正系数几 的乘积计算; 2 遮阳装置的积雪荷载分项系数可取 1.0, 当与其他荷载 组合验算时可取0.7。 5.2.4 遮阳装置的积水荷载标准值应按实际蓄水情况确定,积 水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0,当与其他荷载组合验算时可取 0.7。 5,2.5 检修荷载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 荷载标准值应按实际情况计算; 2 检修荷载分项系数应按 1.4取值,并应与积雪荷载组合 验算。 5.2.6 各类遮阳装置荷载组合的取值应符合表5.2.6的规定。 表5.2.6各类遮阳装置荷载组合的取值规定 种类荷载组合与荷载分项系数 外遮阳百叶帘风荷载,1.2 遮阳硬卷帘 风荷载,1.2 外遮阳软卷帘风荷载, 1.2 曲臂遮阳篷 风荷载,1.2; 积雪(或积水)荷载, 1.仇 自重,1.2+风荷载,1.0+积雪(或积水)荷载,0.7; 自重,1.2+检修荷载,1.4+积雪(或积水)荷载,0.7 后置式遮 阳板(翼) 设计寿 命1 5年 风荷载,1.2; 自重,1.2+风荷载,1.0; 自重,1.2+积雪荷载,1.仇 自重,1.2十风荷载,1.0+积雪荷载,0.7; 自重,1.2+检修荷载,1.4+积雪荷载,0.7 续表5.2.6 种类荷载组合与荷载分项系数 后置式遮 阳板(翼) 与建筑主 体同寿命 风荷载,L 4; 自重,1.2+风荷载,L Z; 自重,1.2+积雪荷载,L 4; 自重,1.2+风荷载,1.0+积雪荷载,1.。; 自重,1.2+检修荷载,1.4+积雪荷载,1.0 5.3 遮 阳 装 置 5.3.1 产品类遮阳装置的抗风等结构性能应符合具体建筑的设 计要求。 5.3.2 组装类遮阳装置的设计要求应符合表5.3.2的规定。 表5.3.2组装类遮阳装置的设计要求 正常使用极限极限状态 种类 变形 外遮阳百叶帘 遮阳硬卷帘 功能 正常 正常 强度 外遮阳软卷帘 )荷载效应 常 , 一 常 一 常 一 常 正 一 正 一 正 一 正 曲臂遮阳篷 设计寿命1 5年I 成1/1 0 0 最大变形 1 /2 5,可恢复 镇1/5 0 镇1/1 0(织 物, 相对于骨 架),可 恢复 蕊1/5 0(曲臂机 构) 毛1/1 0(织 物, 相对 于骨 架),可 恢复 砚1/5 0 后置式遮 阳板(翼) 与建筑主 体同寿命 蕊1/2 0 0蕊1/5 0 5。3。3 当采用风压试验或风荷载实体试验方法判断安全性时, 1 3 遮阳系统在试验过程中不得出现断裂、脱落等破坏现象;试验完 成后,有恢复要求的遮阳装置(指外遮阳百叶帘、篷织物面料) 残余变形不应大于1/2 0 。。 5.3.4 遮阳装置的抗震计算与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长度尺寸超过 3 m的大型外遮阳装置,设计寿命与主 体结构 一 致或接近时,应进行抗震计算。抗震构造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001 1的规定。 2 当遮阳装置设计寿命不大于主体结构设计寿命的5 0 时,无论尺寸长度如何,可不进行抗震计算,但应有防止发生地 震次生灾害的构造设防措施。 5.4 遮阳装置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5.4.1 遮阳装置与主体结构的各个连接节点的锚固力设计取值 不应小于按不利荷载组合计算得到的锚固力值的2倍,且不应小 于3 0 kN。 5.4.2 遮阳装置应采用锚固件直接锚固在主体结构上 ,不得锚 固在保温层上。 5.4.3 遮阳装置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应按锚固力设计取值和 实际情况确定,并应符合表5.4 .3的要求。 当遮阳装置长度尺寸 大于或等于3 m时,所有锚固件均应采用预埋方式。 表5.4 .3 各类遮阳装置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锚固要求 种类 锚固件 锚固件个数锚 固位置锚固方式锚固件材质 外遮阳百叶帘 通 过计算确定, 且每边不少于3个 基层墙体 预埋或 后置 膨胀螺栓或钢筋, 防腐处理 遮阳硬卷帘 外遮阳软卷帘 通过计算确定, 且每边不少于2个 基层墙体 预埋或 后置 膨胀螺栓或钢筋, 防腐处理 曲臂遮阳篷 6 机械与电气设计 6.1 驱 动系统 6.1.1 遮阳装置所用电机的尺寸、扭矩、转速、最大有效圈数 或最大行程,以及正常工作时功率、电流、电压应与所驱动的遮 阳装置完全匹配。 6.1.2 遮阳装置用电机内部应有过热保护装置。 6.1.3 电机的防水、防尘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外壳防护 等级(I P代码) G B4 2 0 8 中I P 4 4等级的规定。 6.1.4 外遮阳装置使用的驱动装置的防护等级和技术要求应符 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遮阳产品电力驱动装置技术要求J G/T 2 7 6和建筑遮阳产品用电机J G/T2 7 8的规定。 6.2 控 制系统 6.2.1 大于3 m的大型外遮阳装置应采用电机驱动。建筑遮阳 装置的控制系统,应根据使用要求或建筑环境的要求选择。对于 集中控制的遮阳系统,系统应可显示遮阳装置的状态。 6.2.2 遮阳装置使用的驱动装置,应设有限位装置且可在任意 位置停止。 6.2.3 机械驱动装置的操作系统及电机 驱动装置的控制开关应 标识清楚,明确操作方位。 6.2.4 电机驱动外遮 阳装置,在加装风速和雨水的传感器时, 传感器应置 于被控制区域的凸出且无遮蔽处, 传感器所处位置应 能充分反映该区域内遮阳产品所处的有关气象情况,必要时也 可 增加阳光 自动控制功能。 6.2.5 建筑遮阳控制系统应与消防控制系统联动。 6.3 机 械系统 6.3.1立面安装的垂直运行的遮阳帘体的底杆应平直,并应有 保持 自垂所需的足够的重量。 6. 6。 3。2 3。3 导向系统应保证遮阳装置在预定的运行范围内平顺运行。 机械系统应采取相应的润滑措施,并应在系统使用寿命 内,具体规定保养周期。 6.4 安 全 措 施 6.4.1 遮阳的防雷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 范G B 50 0 5 7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 G J 1 6的有关规定。 遮阳装置的金属构架应与主体结构的防雷体系可靠连接,连接部 位应清除非导电保护层。 6.4.2 电机驱动遮阳装置应采取防漏电措施,并应确保电机的 接地线与建筑供电系统的接地可靠连接。 6.4.3 线路接头的绝缘保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 气设计规范J G J 1 6的规定。 6.4.4 所有可操控构件的电力驱动装置均应设置过载保护装置。 6.4.5 机械驱动装置应有阻止误操作造成操作人员伤害及产品 损坏的防护设施。 7 施工安 装 7.1 一 般 规 定 7.1.1 建筑遮阳装置的安装应在其前道工序施工结束并达到质 量要求时方可进行。 7.1.2 建筑遮阳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与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相配合,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进度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