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级配对溜井放矿矿石混合特性的影响-sup-①-_sup-_王刘宝.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颗粒级配对溜井放矿矿石混合特性的影响-sup-①-_sup-_王刘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颗粒级配对溜井放矿矿石混合特性的影响-sup-①-_sup-_王刘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颗粒级配对溜井放矿矿石混合特性的影响-sup-①-_sup-_王刘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颗粒级配对溜井放矿矿石混合特性的影响-sup-①-_sup-_王刘宝.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颗粒级配对溜井放矿矿石混合特性的影响-sup-①-_sup-_王刘宝.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颗粒级配对溜井放矿矿石混合特性的影响 ① 王刘宝1, 刘艳章1,2, 李 伟1, 蔡原田1, 肖金涛1, 王 瑾1 (1.武汉科技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2.武汉科技大学 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81) 摘 要 将放出混合矿样的中值粒径(d50)与放矿前初始中值粒径(d50′)的差值与 d50′的百分比定义为中值粒径偏析量(MDS),并将 其作为矿石混合特性的定量评价指标。 以湖北金山店铁矿主溜井放矿过程为背景,借助相似试验与数值模拟,采用 TFe 品位在 24.75%~59.21%的 7 种铁矿石,以及粉矿含量为 11%~19%对应的 5 种颗粒级配,组成 35 种不同品位的矿石级配方案,研究主溜井 放矿过程中矿石的混合特性。 结果表明相似试验与数值模拟所得结果吻合性较高;同一级配方案下,不同品位矿石放矿计算得到 中值粒径偏析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入井矿石品位升高,MDS 均不断减小,矿石混合均匀性越高;同一品位、不同级配下,级 配中粉矿含量占比不断增大,MDS 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矿石混合情况首先变好逐渐变差;粉矿含量为 13%对应级配方案下,MDS 最小,矿石混合情况最优;MDS 能对溜井放矿过程中矿石的混合特性进行有效评价。 关键词 放矿; 混合特性; 中值粒径偏析量; 颗粒级配; 主溜井; 金山店铁矿 中图分类号 TD853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20.02.003 文章编号 0253-6099(2020)02-0012-07 Influence of Grain-Size Composition on Mixing Characteristics of Ores Through Ore Pass WANG Liu-bao1, LIU Yan-zhang1,2, LI Wei1, CAI Yuan-tian1, XIAO Jin-tao1, WANG Jin1 (1.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81, Hubei, China; 2.Hubei Key Laboratory for Efficient Utilization and Agglomeration of Metallurgic Mineral Resources,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81, Hubei, China) Abstract The percenta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dian diameter of mixed ore samples (d50) and the initial median diameter before ore drawing (d50′) is defined as the median diameter particles segregation (MDS) for drawn ore and taken as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dex for ore mixing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ore-drawing process of the main ore pass in Jinshandian Iron Mine as an example, seven kinds of iron ores grading (TFe) within 24.75%~59.21%, using five different grain-size compositions corresponding to powdered ore content within 11%~19%, were taken to prepare 35 kinds of ore proportioning schemes for studying the mix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s through the main ore pass. It is shown that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similarity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are almost identical to each other. With the same size-composition scheme, the calculated MDS for drawn ore with different iron grade is almost same in variation. Increasing the ore grade can lead to a gradual decrease in MDS and higher uniformity in the mixed ore. As for the ores with the same grade and different size compositions, an increase in the content of powdered ore therein can lead to an increase after an initial decrease in the MDS, as well as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mix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s. The corresponding grain size composition scheme for the ores with the powdered ore content at 13% results in the minimum MDS and best ore mixing characteristics. It is concluded that MDS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ore mixing characteristics for ore drawing. Key words ore drawing; mixing characteristics; median diameter particle segregation; grain-size composition; main ore pass; Jinshandian Iron Mine 地下生产矿山,由于采场采出矿石的块度大小不一,级配存在差异,卸入溜井内的矿石在放矿过程中, ①收稿日期 2019-11-0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074115,5157418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5CFA142) 作者简介 王刘宝(1993-),男,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采矿技术及岩土力学。 通讯作者 刘艳章(1969-),男,湖北汉川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矿山岩石力学、采矿工艺、矿山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第 40 卷第 2 期 2020 年 04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40 №2 April 2020 ChaoXing 放出矿石的粒级会发生波动,不利于后续放矿工艺管 理。 对于大部分已经投产的地下矿山,溜井结构、贮放 矿管理工序等已经固定,颗粒级配成为影响溜井放矿 过程中矿石混合特性的主控因素[1]。 近年来有学者以放矿理论为基础,采用标志颗粒 法,分析了崩落覆岩下放矿时不同粒度矿石颗粒的运 移、渗透特性[2-3]及放出矿石品位变化特征[4-6];还有 学者通过室内小型物料分级模拟试验,分析了粒径对 物料分级特性的影响[7-9]。 上述关于散体物料混合、 分级的研究,对分析溜井放矿过程中矿石混合特性具 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由于溜井结构构造及井内散体 受限状态不同,上述研究成果并不完全适用于溜井。 本文以湖北金山店铁矿主溜井放矿过程为背景,定义 中值粒径偏析量作为矿石混合特性的定量评价指标, 借助相似试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分别采用不同品位矿 石,研究了主溜井放矿过程中颗粒级配对矿石混合特 性的影响,为金山店铁矿主溜井入井矿石级配控制提 供指导。 1 工程概况 金山店铁矿分东、西两个采区回采矿石,其中,东 采区采出矿石品位平均为 30% ~35%,西采区采出矿 石品位通常比东采区高 5% ~15%,平均为 50%左右。 该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矿石,阶段高度 70 m, 目前,生产作业主要集中在-410 m 水平,该水平采出 的矿石经-410 m 卸载站卸入-410~ -480 m 主溜井, 经-480 m 破碎站破碎后由箕斗提升至地表。 金山店铁矿-410~ -480 m 水平主溜井采用圆形 水平断面结构布置,包括溜矿段和贮矿段两部分,如图1 所示。 该水平溜井贮矿段高度 38.0 m,贮矿段上部为 矿仓,直径 6 000 mm,其表面喷射 C30 混凝土支护,贮 矿段下部为放矿漏斗,其结构形似直角圆锥台[10-11], 放矿漏斗上、下口直径分别为 6 m 和 3 m ,高 4.284 m, 图 1 -410~-480 m 水平主溜井结构示意 放矿漏斗角 55,采用钢衬板支护漏斗壁。 主溜井内 矿石粒径分布在 0~60.0 cm 范围内,具体粒径分布如 表 1 所示。 实际生产中,由于 0~15.0 cm 矿石粒度远 小于井内其他矿石粒度,几近粉状,通常将该范围内的 矿石称为粉矿[12],其含量通常在 11% ~19%范围内波 动。 贮矿高度一般控制在 25.0 m。 表 1 -410~-480 m 水平现场矿石粒径范围及质量占比 现场矿石粒径/ cm质量占比/ % (0~15.0]15.0 (15.0~30.0]15.0 (30.0~45.0]45.0 (45.0~60.0]25.0 2 矿石混合特性相似试验 2.1 相似试验条件 本文采用文献[13]中构建的溜井溜放矿相似试 验平台,开展相似试验研究。 试验中的溜井井筒模型 由 C30 混凝土制备,该溜井井筒模型制备的几何相似 比和应力相似比同为 40、矿石密度与现场放矿密度一 样,即矿石密度相似比为 1。 试验用矿石分别取自矿 山东、西采区生产现场,其中,西采区取样 3 次,矿样品 位编号分别为 G1、G2和 G3;东采区取样 4 次,矿样品 位编号分别为 G4、G5、G6和 G7。 对取回的代表性矿样 进行 TFe 品位化验和密度测定,化验及测定结果如 表 2 所示。 表 2 矿样品位及其密度 编号品位 α/ %密度 ρ/ (tm -3 ) G159.214.58 G254.834.43 G348.244.24 G442.574.07 G536.383.73 G630.963.31 G724.753.03 根据表 2 所得结果,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品位与密 度的关系进行拟合,拟合方程为 α = 0.213 6ρ - 0.411 6(1) 由式(1)可知,矿样品位与其密度呈线性正相关, 矿样密度越大,其品位越高。 此外,线性相关系数的平 方值 R2=0.970 6,趋近于 1,表明两者的线性度较高。 根据现场矿石粒径范围,按几何相似比制备试验 矿样(见表 3),试验过程中按表 3 中的矿石粒径进行 31第 2 期王刘宝等 颗粒级配对溜井放矿矿石混合特性的影响 ChaoXing 调控。 为了排除其它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采用烘 干矿样(含水率为 0%)进行研究。 表 3 试验矿样粒径 现场矿石粒径/ cm试验矿样粒径/ cm (0,15](0,0.375] (15,30](0.375,0.750] (30,45](0.750,1.125] (45,60](1.125,1.50] 2.2 相似试验方案设计 有研究指出,溜井放矿过程中,井内小粒径矿石和 粉矿是影响放出矿石混合特性的重要因素,其中,粉矿 由于其较好的渗透性,对放出矿石混合特性影响最 强[14]。 根据金山店铁矿主溜井内矿石的实际级配及 粉矿含量,设计了以 2%粉矿含量为梯度,11% ~ 19% 范围内 5 种不同粉矿(粒径范围 0~15.0 cm)含量的级 配方案,并采用 G1~G7共 7 种不同品位的矿样分别对 每一级方案进行放矿试验。 研究方案如表 4 所示。 表 4 研究方案 级配方案矿样品位% Pjk 粒径范围 / cm ωjk / % G1G2G3G4G5G6G7 59.21 54.83 48.24 42.57 36.38 30.96 24.75 P1 1(0~15.0]11 2 (15.0~30.0]16 3 (30.0~45.0]47 4 (45.0~60.0]26 G1P1G2P1G3P1G4P1G5P1G6P1G7P1 P2 1(0~15.0]13 2 (15.0~30.0]15 3 (30.0~45.0]46 4 (45.0~60.0]26 G1P2G2P2G3P2G4P2G5P2G6P2G7P2 P3 1(0~15.0]15 2 (15.0~30.0]15 3 (30.0~45.0]45 4 (45.0~60.0]25 G1P3G2P3G3P3G4P3G5P3G6P3G7P3 P4 1(0~15.0]17 2 (15.0~30.0]15 3 (30.0~45.0]44 4 (45.0~60.0]24 G1P4G2P4G3P4G4P4G5P4G6P4G7P4 P5 1(0~15.0]19 2 (15.0~30.0]14 3 (30.0~45.0]43 4 (45.0~60.0]24 G1P5G2P5G3P5G4P5G5P5G6P5G7P5 表 4 中,Gi表示矿样品位编号,i 表示品位序列, i=1~7。 Pj表示级配方案编号,j 表示级配方案序数, j=1~5;k 表示粒径范围编号,k = 1~4;ωjk表示各粒径 范围矿石的质量比例。 表 4 所示的研究方案中,各级配方案下粉矿(0~ 15.0 cm)含量 ωj1已知,在计算各级配方案下其他粒径 范围的质量比例时,以同一级配方案下各粒径范围质 量比例之和等于 1 为基本原理,以粉矿含量为 15%对 应级配方案中各粒径范围的质量比例为基准(即表 4 中的 ω3k),依据下式计算其他方案中各个粒径范围矿 石对应的质量比例[15]。 ωjk= ω3k 1 - ω31(1 - ωj1) (2) 式中 j 为级配方案序数,j=1~5;k 为粒径范围编号,此 处 k=2,3,4,特别地,由于 k= 1 时对应的各方案中粉 矿含量已认为设定,故无需再计算 ωj1。 2.3 矿石混合特性评价指标 主溜井放矿过程中,使用中值粒径这一指标评价 放出矿石的混合状况,可以较直观地反映放出矿石颗 粒分布和混合状况,但是,其值只能对单一级配下的矿 石混合状况进行评价,一旦需要对多种级配方案下的 矿石混合状况进行比较及评价时,由于多种级配方案 下放矿前入井中值粒径的不同和放矿后混合矿样中值 粒径的差异等因素,使得中值粒径这一指标对多种级 配方案间矿石混合状况及级配的变化特征难以做出直 观明晰地比较。 本文以前文所述的中值粒径为基础, 定义中值粒径偏析量(MDS)研究多种级配方案间矿 石混合状况和级配变化特征。 中值粒径偏析量 (MDS)为一个相对量,由放出混合矿样的中值粒径 (d50)与放矿前初始中值粒径(d50′)的差值与 d50′相比 所得 MDS = d50 - d 50′ d50′ 100%(3) 2.4 相似试验结果 放矿前,根据矿石粒径分布曲线,得到不同级配方 案下放矿前的初始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和中值粒径 如表 5 所示。 表 5 放矿前各级配方案初始参数 方案 编号 不均匀 系数 曲率 系数 相似试验中 d50′ / cm 数值模拟中 d50′ / cm GiP12.8991.6980.935 137.405 4 GiP23.4852.0000.930 737.229 8 GiP33.9252.2070.917 636.703 1 GiP44.4362.2460.904 436.176 5 GiP54.9322.2840.896 635.985 0 颗粒间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是判定颗粒级配情 况、密实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只有当不均匀系数超过 5 和曲率系数处于 1~3 范围内时,方可判定颗粒密实 41矿 冶 工 程第 40 卷 ChaoXing 度较高、级配良好[16]。 分析表 5 中的 GiP1~ GiP5可 知,各级配曲线的曲率系数均在 1~3 之间,但不均匀 系数均小于 5,不满足颗粒级配良好和高密实度条件, 因此,这 5 种级配方案下,颗粒彼此间的密实程度 不高。 试验过程中,按表 4 中各研究方案下既定的级配 要求,首先将同一品位、不同粒径的矿石均匀混合,再 将混合均匀后的矿样注入溜井井筒模型至 625 mm 处,待混合均匀的矿样注入井筒模型内静置 0.5 h 后, 再分次抽开放矿漏斗角底部放矿板,每次放出高度 125 mm,共分 5 次放矿。 根据放出矿样结果,统计放 出矿样不同粒径矿石质量,绘制放出矿样粒径分布曲 线,可得到不同方案下放出混合矿样的中值粒径如 表 6 所示。 表 6 相似试验中不同研究方案下放出混合矿样中值粒径 方案 编号 不同放矿次数放出混合矿样中值粒径(d50) / cm 12345 G1P10.935 50.913 60.924 20.954 70.939 4 G2P10.935 70.914 50.926 70.952 70.942 1 G3P10.934 30.911 10.918 40.959 70.947 9 G4P10.934 10.912 40.920 60.957 60.958 4 G5P1 0.933 50.911 90.919 00.962 90.955 7 G6P10.933 30.910 00.915 70.961 20.966 0 G7P10.933 50.904 90.908 30.964 80.962 1 G1P20.930 00.929 70.929 60.933 20.940 2 G2P2 0.931 30.926 30.925 20.930 30.937 9 G3P20.929 00.928 80.926 40.938 30.941 9 G4P20.927 90.922 70.921 60.942 90.945 9 G5P20.925 30.920 70.925 20.940 10.957 8 G6P2 0.926 20.922 30.919 70.942 30.953 2 G7P20.926 10.920 50.917 50.946 30.963 1 G1P30.916 80.903 70.910 60.922 10.936 0 G2P30.914 20.902 50.906 40.927 80.931 5 G3P30.915 20.903 10.904 80.926 00.935 1 G4P30.910 80.901 50.897 20.930 30.939 3 G5P30.912 00.893 40.894 40.934 10.936 9 G6P30.906 00.895 80.892 80.932 70.943 9 G7P30.908 00.891 70.892 40.937 90.949 5 G1P40.902 40.904 00.903 60.905 20.921 6 G2P40.889 60.902 40.902 40.895 20.919 0 G3P40.899 60.890 80.899 60.896 40.925 2 G4P40.902 60.899 20.895 60.903 80.930 0 G5P40.896 40.898 40.899 60.901 20.928 0 G6P40.894 80.901 40.892 40.908 00.930 3 G7P40.891 80.895 60.889 30.915 20.935 1 G1P50.895 60.883 70.865 30.909 60.924 0 G2P50.895 20.885 00.862 50.913 30.928 0 G3P50.912 40.879 70.860 90.911 20.928 8 G4P50.906 40.878 10.856 90.913 60.938 3 G5P50.903 60.881 80.858 30.921 70.933 5 G6P50.892 80.876 50.852 50.919 60.940 4 G7P50.886 90.877 50.854 60.921 60.937 9 3 矿石混合特性数值模拟 3.1 数值模型建立 根据金山店铁矿主溜井结构,采用 PFC3D 离散元 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主溜井贮矿段数值模型,如图 2 所 示。 数值模型中的井壁和放矿漏斗均由“make walls command”命令生成,矿石颗粒则由“generate balls”命 令随机生成。 主溜井的其他尺寸参数同图 1 保持一 致,贮矿高度仍为 25.0 m。 图 2 主溜井贮矿段数值模型 为了满足级配要求,放矿前,需不断调整矿石颗粒 的生成数目,并对颗粒体积进行统计,通过颗粒密度换 算为相应的质量,经多次调整,使生成的矿石颗粒满足 试验方案中的级配要求。 根据试验测定的矿石及井壁 支护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参照文献[14]采用文献调 研及散体剪切试验等方法确定的材料属性参数,本文 数值计算采用的材料参数见表 7。 表 7 数值计算材料参数 方案 编号 颗粒刚度 / MPa 井壁刚度 / MPa 颗粒间 摩擦系数 颗粒与井壁间 摩擦系数 颗粒粘结强度 / kPa GiP1101000.330.363.04 GiP2101000.410.443.18 GiP3101000.460.493.31 GiP4101000.490.553.53 GiP5101000.580.533.67 3.2 数值模拟结果 数值模拟过程中,将注入溜井内的矿石分 5 次放 出,每次放出高度为 5 m。 根据放出矿样结果,统计放 出矿样不同粒径矿石质量,绘制放出矿样粒径分布曲 线,可得到不同方案下放出混合矿样的中值粒径,如表 8 所示。 4 相似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及分析 根据相似试验和数值模拟得到的不同方案下放出 51第 2 期王刘宝等 颗粒级配对溜井放矿矿石混合特性的影响 ChaoXing 表 8 数值模拟中不同研究方案下放出混合矿样中值粒径 方案 编号 不同放矿次数放出混合矿样中值粒径(d50) / cm 12345 G1P137.525 636.492 436.96738.283 237.633 3 G2P137.533 136.462 436.803 138.242 837.942 8 G3P137.509 636.332 836.710 638.486 438.150 3 G4P137.377 736.304 136.762 738.530 138.471 5 G5P137.373 136.120 136.600 038.630 138.635 3 G6P137.333 536.179 736.523 338.703 438.650 3 G7P137.273 536.039 336.415 938.766 239.016 1 G1P236.735 137.213 937.205 437.309 638.235 3 G2P236.735 137.213 837.150 037.341 538.299 1 G3P236.671 237.206 937.022 337.374 538.299 1 G4P236.671 237.166 036.878 737.453 338.363 0 G5P236.623 337.086 236.798 937.692 738.426 8 G6P236.607 436.974 536.735 137.756 538.602 4 G7P236.543 536.942 536.511 637.932 138.714 1 G1P336.607 436.559 536.703 136.559 537.341 5 G2P336.495 736.543 536.607 436.767 037.565 0 G3P336.368 036.543 536.479 836.910637.628 8 G4P336.256 336.431 836.431 836.974 537.692 7 G5P3 36.240 336.383 936.383 937.006 437.804 4 G6P336.208 436.483 936.256 337.086 237.820 3 G7P336.064 836.393 936.096 737.134 138.075 7 G1P435.873 235.921 136.459 536.671 236.479 7 G2P435.825435.809 436.383 936.623 336.543 5 G3P435.825 435.809 436.192 436.368 036.607 4 G4P4 35.777 535.713 636.160 536.208 436.607 4 G5P435.761 535.633 836.128 636.144 636.782 9 G6P435.745 635.426 436.096 736.368 036.958 5 G7P435.586 035.187 035.953 036.515 937.277 7 续表 8 方案 编号 不同放矿次数放出混合矿样中值粒径(d50) / cm 12345 G1P535.622 137.077 534.133 636.559 536.751 G2P535.490 236.479 733.606 936.495 736.894 7 G3P535.658 336.782 933.846 336.318 136.431 8 G4P535.410 436.272 233.527 136.655 337.102 1 G5P535.082 736.454 333.591 036.607 437.213 9 G6P535.282 735.779 733.367 537.038 337.150 0 G7P534.734 835.825 433.285 737.115 937.213 9 混合矿样中值粒径(d50),并结合相似试验和数值模拟 的放矿前初始中值粒径(d50′),通过中值粒径偏析量计 算公式得到所有研究方案下的 MDS。 同一级配方案, 不同品位矿石计算所得 MDS 的相似试验与数值模拟 对比结果如图 3 所示。 同一品位、不同级配方案下,相似试验与数值模拟 计算得到的 MDS 对比结果如图 4 所示。 分析图 3 和图 4 可知,由于相似试验过程中放矿 分为 5 次,多次的贮放矿过程,尤其是放矿初始和停止 时刻,井内部分品位矿石发生碰撞破碎,使得该品位矿 石放出质量较放矿前质量些许减少,进而造成部分方 案下的放出矿石中值粒径发生波动,但对比相似试 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可知,两者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 放矿次数 5.0 2.5 0.0 -2.5 -5.0 第1次第2次第4次第5次第3次 中值粒径偏析量/ G1P1相似 G2P1相似 G3P1相似 G4P1相似 G5P1相似 G1P1数值 G2P1数值 G3P1数值 G4P1数值 G5P1数值 G6P1相似 G7P1相似 G6P1数值 G7P1数值 ■ ● ▲ ▲ ◆ ■ ● ▲ ▲ ◆ ▲ ▲ ▲ ▲ 放矿次数 4 2 0 -2 -4 第1次第2次第4次第5次第3次 中值粒径偏析量/ G1P3相似 G2P3相似 G3P3相似 G4P3相似 G5P3相似 G1P3数值 G2P3数值 G3P3数值 G4P3数值 G5P3数值 G6P3相似 G7P3相似 G6P3数值 G7P3数值 ■ ● ▲ ▲ ◆ ■ ● ▲ ▲ ◆ 放矿次数 6 3 0 -3 -6 -9 第1次第2次第4次第5次第3次 中值粒径偏析量/ G1P5相似 G2P5相似 G3P5相似 G4P5相似 G5P5相似 G1P5数值 G2P5数值 G3P5数值 G4P5数值 G5P5数值 G6P5相似 G7P5相似 G6P5数值 G7P5数值 ■ ● ▲ ▲ ◆ ■ ● ▲ ▲ ◆ 放矿次数 4.5 3.0 1.5 0.0 -1.5 -3.0 第1次第2次第4次第5次第3次 中值粒径偏析量/ G1P2相似 G2P2相似 G3P2相似 G4P2相似 G5P2相似 G1P2数值 G2P2数值 G3P2数值 G4P2数值 G5P2数值 G6P2相似 G7P2相似 G6P2数值 G7P2数值 ■ ● ▲ ▲ ◆ ■ ● ▲ ▲ ◆ 放矿次数 4 2 0 -2 -4 第1次第2次第4次第5次第3次 中值粒径偏析量/ G1P4相似 G2P4相似 G3P4相似 G4P4相似 G5P4相似 G1P4数值 G2P4数值 G3P4数值 G4P4数值 G5P4数值 G6P4相似 G7P4相似 G6P4数值 G7P4数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bc ed 图 3 同一颗粒级配下中值粒径偏析量对比 (a) 方案 GiP1; (b) 方案 GiP2; (c) 方案 GiP3; (d) 方案 GiP4; (e) 方案 GiP5 61矿 冶 工 程第 40 卷 ChaoXing 放矿次数 4 2 0 -2 -4 -6 第1次第2次第4次第5次第3次 中值粒径偏析量/ G1P1相似 G1P2相似 G1P3相似 G1P4相似 G1P5相似 G1P1数值 G1P2数值 G1P3数值 G1P4数值 G1P5数值 ■ ● ▲ ▲ ◆ ■ ● ▲ ▲ ◆ a 放矿次数 4 0 -4 -8 第1次第2次第4次第5次第3次 中值粒径偏析量/ 4 0 -4 -8 中值粒径偏析量/ G2P1相似 G2P2相似 G2P3相似 G2P4相似 G2P5相似 G2P1数值 G2P2数值 G2P3数值 G2P4数值 G2P5数值 ■ ● ▲ ▲ ◆ ■ ● ▲ ▲ ◆ b 放矿次数 第1次第2次第4次第5次第3次 G3P1相似 G3P2相似 G3P3相似 G3P4相似 G3P5相似 G3P1数值 G3P2数值 G3P3数值 G3P4数值 G3P5数值 ■ ● ▲ ▲ ◆ ■ ● ▲ ▲ ◆ c 放矿次数 6 3 0 -3 -6 -9 第1次第2次第4次第5次第3次 中值粒径偏析量/ 6 3 0 -3 -6 -9 中值粒径偏析量/ G4P1相似 G4P2相似 G4P3相似 G4P4相似 G4P5相似 G4P1数值 G4P2数值 G4P3数值 G4P4数值 G4P5数值 6 3 0 -3 -6 -9 ■ ● ▲ ▲ ◆ ■ ● ▲ ▲ ◆ d 放矿次数 第1次第2次第4次第5次第3次 G5P1相似 G5P2相似 G5P3相似 G5P4相似 G5P5相似 G5P1数值 G5P2数值 G5P3数值 G5P4数值 G5P5数值 ■ ● ▲ ▲ ◆ ■ ● ▲ ▲ ◆ e 放矿次数 第1次第2次第4次第5次第3次 中值粒径偏析量/ 6 3 0 -3 -6 -9 中值粒径偏析量/ G6P1相似 G6P2相似 G6P3相似 G6P4相似 G6P5相似 G6P1数值 G6P2数值 G6P3数值 G6P4数值 G6P5数值 ■ ● ▲ ▲ ◆ ■ ● ▲ ▲ ◆ f 放矿次数 第1次第2次第4次第5次第3次 G7P1相似 G7P2相似 G7P3相似 G7P4相似 G7P5相似 G7P1数值 G7P2数值 G7P3数值 G7P4数值 G7P5数值 ■ ● ▲ ▲ ◆ ■ ● ▲ ▲ ◆ g 图 4 同一品位下中值粒径偏析量对比 (a) 方案 G1Pj; (b) 方案 G2Pj; (c) 方案 G3Pj; (d) 方案 G4Pj; (e) 方案 G5Pj; (f) 方案 G6Pj; (g) 方案 G7Pj 此外,由图 3 和图 4 分析可知,同一级配方案下,不同 品位矿石放矿计算得到的 MDS 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 着放矿品位升高,MDS 均不断减小;同一放矿品位下, 粉矿含量占比增加,MDS 变化情况由小变大。 当级配 方案中粉矿含量占比为 13%时,相似试验和数值模拟计 算得到的 MDS 均最小,放出矿石中值粒径波动情况最 小,该粉矿含量下放出矿石混合均匀,混合状况最优。 同一级配、不同品位下,随着入井矿石品位升高, 前 3 次放矿所得放出矿石中值粒径越大,而后 2 次放 矿所得放出矿石中值粒径越小。 分析上述变化情况, 原因可能为入井矿石品位越高,其密度越大,井内矿 石颗粒密实性越高,小粒径的矿石越难以向放矿口渗 透,使得前 3 次放矿小粒径矿石量占比越小,放出矿石 中值粒径越大,后 2 次放矿小粒径矿石量占比越大,放 出矿石中值粒径越小。 随着入井矿石品位升高,井内 矿石密实性越高,小粒径矿石渗透作用越弱,放出矿石 中值粒径波动幅度逐渐减小,MDS 越小,矿石混合状 况越好。 71第 2 期王刘宝等 颗粒级配对溜井放矿矿石混合特性的影响 ChaoXing 同一品位、不同级配下,随着级配中粉矿含量的增 加,放出矿石中值粒径及 MDS 表现出上述变化的原因 可能为研究方案中入井矿样密实性较低,大颗粒间空 隙大,小颗粒向放矿口渗透性强,前 2~3 次放矿中,小 粒径矿石量占比大,放出矿石中值粒径偏小,后 2~3 次放矿,由于放出矿石中小粒径矿石量占比小,放出矿 石中值粒径偏大。 同一品位下,随着级配中粉矿含量 由 11%逐渐增大至 17%,井内矿石密实性逐渐增大, 小粒径矿石渗透性能逐渐减弱,使得 MDS 逐渐减小; 当级配中粉矿含量增至 19%时,矿石密实性能相对较 高,小粒径矿石渗透性能较弱,在放矿过程中,井内矿 石易在粉矿和其他级配的矿石相互作用下形成平衡拱 进而破坏井内矿石正常流动,使得放出矿石中值粒径 偏析程度和波动幅度变大。 5 结 论 1) 同一级配方案下,不同品位矿石放矿计算得到 的放出矿石 MDS 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入井矿石品 位升高,放出矿石 MDS 均不断减小,表明矿石混合情 况变好。 2) 同一品位、不同级配下,级配中粉矿含量占比 增加,放出矿石 MDS 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表明矿石 混合情况先变好再变差。 3) 级配方案中粉矿含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