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47 卷 第 6 期 煤田地质与勘探 Vol. 47 No.6 2019 年 12 月 COAL GEOLOGY 2. Shaanxi Key Laboratory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for Coal Mine Water Hazard, Xi’an 710077, China Abstract Medium-deep geothermal single well heat transfer is a technology of developing geothermal energy to “obtain heat without extracting groundwater“. This technology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t damaging the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and taking more heat. However,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single well heat transfer above 3000m depth.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geotherm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Xian, the numerical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heat transfer of a medium-deep geothermal single well with different well structures L-shaped directional wells and cluster directional wells under the scenario of continuous operation of a heating seas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same flow rate and geothermal gradient, the outlet temperature, heat taken per unit time and the heat taken by the extended meter in the L-shaped directional wells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cluster directional wells after 120 days of continuous operation. At the same flow rate, the higher the geothermal gradient, the higher the outlet temperature, and the greater the heat value per unit time and the heat by the extended meter. Under the same geothermal gradient, the higher the flow rate, the lower the outlet temperature, and the greater the heat per unit time and the heat by the extended meter ChaoXing 160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47 卷 are. In cluster directional wells, the outlet temperature, the heat per unit time, and the heat by extended meter at 30 in- clin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at 45inclination.With the increase of flow rate, the difference of outlet temperature, heat per unit time and heat by extended meter under two kinds of deviations decreased gradually. Considering the outlet tem- perature, heat per unit time and heat by extended mete, the heat transfer of L-type directional well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luster directional well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difficulty of drilling operation, cluster directional wells are better than L-type directional wells; in two kinds of deviation structures of cluster directional wells, cluster directional wells with 30inclination are better than 45inclination. Therefore, the calculated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edium-deep geotherm Keywords medium-deep layer; single well heat transfer; numerical ; heat transfer per-meter; cluster directional well; Xi’an are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常规的化石能源利用与环 境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因此,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 开发利用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1],地热能正是新型 可再生能源的一种; 而地源热泵是利用地热能的技术 之一[2-3]。S. Sanaye 等[4]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优化 分析,得到参数的最优值;崔淑琴等[5]采用热分析软 件, 对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在非连续运行和可变负荷间 歇运行两种不同条件下的周围温度场和传热问题进 行了计算和求解;范蕊等[6]分析研究了地下水渗流对 垂直 U 型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杨卫波等[7] 基于能量平衡建立了 U 型埋管的稳态传热模型,据 此对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动态模拟, 得出 了埋管出口流体温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规律。 采用地 源热泵系统进行采热, 对地下水污染很小; 但地源热 泵地埋管深度一般只有几十米, 仅能利用浅部地壳中 的热能,所获取的地热能有限。 为获取温度更高且稳定性更好的地热能,中深 层地热能开发逐渐被重视。中深层地热单井换热是 一种以“取热不取水”形式开发地热能的技术,该技 术能够在不破坏地下水环境的前提下,为热泵提供 温度更高的热源,且基本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可以 保证热泵机组长期、稳定地高效运行[8-10]暘;汪集 等[11-12]研究了雄安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认 为雄安新区中深层地热能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孔 彦龙[13-14]针对我国北方典型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分 别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法计算了短期采热和长期采热 情景下的地热单井换热量。以上研究采用给定的换 热量为边界条件进行数值计算评价,但实际工程中 仅知道注水端的流体温度,因此,对于以注水端流 体温度为边界条件,且深度在 3 000 m 以上单井换 热的数值计算鲜见报道,本文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不 同井型结构中深层地热单井换热效率,旨在为中深 层地热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 单井换热模型 1.1 单井换热概念模型 中深层地热单井换热又称套管换热,是在中深 层地热井中通过同轴套管进行单井内部流体循环, 基于热传导的方式与地层换热, 是一种以“取热不取 水”形式开发地热能的技术,该技术具有独特的优 势,例如换热系统属于全封闭运行,不考虑回灌 问题,基本不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占地面积小等。 中深层地热单井换热实现过程,如图 1 所示。 图 1 中深层地热单井换热示意图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heat transfer in a single me- dium-deep geothermal well 1.2 单井换热数学模型 中深层地热单井的换热方式主要以传导和对流 为主,为适当简化问题,在建立中深层地热单井换 热数学物理模型前,对其作如下假设 a. 忽略不同地层岩性对地温梯度的影响,查阅资 料可知西安地区的地温梯度为 0.0270.03℃/m,因此, 取地层的平均地温梯度为 0.027℃/m 和 0.03℃/m 两种 分别计算; b. 为了既能满足地热单井取热的影响半径, 又 能满足数值模型网格剖分的要求,模型中取距离管 道中心外 50 m 为模型边界; c. 地表的常年平均气温为 15℃, 即取注入水的 入口温度为 15℃; d. 因采出流体的内管采用隔热材料, 为减少模 型的计算量,假设内管完全隔热; e. 假定岩体中没有地下水流,不考虑渗流对传 ChaoXing 第 6 期 尚宏波等 中深层地热单井换热数值计算 161 热的影响。 地热单井换热中的传热场包括管中传热和管外 地层传热,分别有不同的传热方程[15]。管中传热主 要受对流传热控制,固井水泥和地层中的温度变化 主要受热传导控制。 管中流体热对流控制方程为 l lpllpllll 0 T ρ CρCTkT t u 1 式中 ρl为管中水的密度;Cp1为管中水的比热容; Tl为管中水的温度;u 为管中水的流速;kl为水的导 热系数。 固井水泥渗透性差,可忽略热对流过程,只考 虑热传导过程,故其传热方程为 s spsss 0 T ρ CkT t 2 式中 ρs为固井水泥密度;Cps为固井水泥比热容; Ts为固井水泥温度;ks为固井水泥导热系数。 同理,深部岩体的渗透性差,同样地忽略地层 中的热对流过程,地层中的热传导方程为 d dpddd 0 T ρ CkT t 3 式中 ρd为地层中水的密度;Cpd为地层的比热容; Td为地层温度;kd为地层导热系数。 2 单井换热数值计算 2.1 模型建立及网格剖分 中深层地热单井换热的井型结构类型对于换 热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单井换热施工的场地 要求,本文选取 3 种井型结构,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数值计算软件进行换热数值 分析与计算。 根据假设条件d, 内管出口处的温度与套 管底部的温度相同,因此,数值模型计算的出口温度 取套管底部温度。3 种井型结构主要包括L型定向井、 丛式定向井,其中丛式定向井的结构中又分为井斜 30和 45两种。L型定向井垂直深度 3 000 m,水平长 度 500 m;丛式定向井的垂直深度 1 500 m,井斜段长 度 2 000 m,井型结构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网格剖分质量对于数值解的准确程度有较大影 响, 文中采用大型数值分析工作站,对建立的数值模 型进行分层网格剖分, 首先采用自由四面体网格剖分 内管和外管,其次剖分固井水泥,最后剖分地层,网 格平均质量为 0.71,能够满足数值计算的要求。 2.2 参数选取及边界条件 为准确评价不同井型结构深井换热的功率,本 文构建一个采暖周期为一年的长期运行情景,通过 数值计算,探讨不同井型结构下的深井换热功率。 数值模型参数设置依据实际钻井情况及我国北方地 热田特征[16],模型参数见表 1。 图 2 井型结构示意图 Fig.2 Schematic diagrams of different well structures 综合分析, 文中取距离管道中心外 50 m 处为模 型边界,模型顶部边界设为恒定温度边界,取西安 地区常年平均温度 15℃;模型侧面及底部边界设为 变温边界,按地层地温梯度0.027℃/m、0.03℃/m 设置。外管壁与地层间采用水泥固井,外管壁、固 井水泥及地层之间具有连续性。外管与内管顶部之 间设为流速入口边界,内管顶部设为出口边界。 2.3 不同井型结构换热数值计算 文中对连续运行一年的长期换热情景进行计 算,并对单一采暖季的换热效率进行分析,具体的 计算模型情景设定为模型计算连续运行 360 d ChaoXing 162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47 卷 表 1 模型参数设置表 Table 1 Model parameter setting table 参 数 数 值 参 数 数 值 钻孔直径/m 0.241 3 土壤/岩层平均导热系数/ Wm–1K–1 3.25 外管直径/m 0.177 8 土壤/岩层平均体积比热/ Jm–3K–1 3.0106 外管壁厚/m 0.005 87 固井水泥导热系数/ Wm–1K–1 0.73 内管直径/m 0.11 固井水泥体积比热/ Jm–3K–1 6.0106 内管壁厚/m 0.008 1 水导热系数/ Wm–1K–1 0.68 水体积比热/ Jm–3K–1 4.2106 的长期换热情景,且西安地区供暖季为每年 11 月 15 日至次年的 3 月 15 日,一个月以 30 d 计算,则 总供暖时间为 120 d,分析供暖 120 d 的地热能换热 效率。按照终端供热的需求,设定入口流速为 0.25、 0.5、0.75、1.0 m/s。 a. L 型定向井 根据模拟结果,L 型定向井连续运行 120 d 和 360 d 时的流体出口温度变化曲线,如图 3 所示。 图 3 L 型定向井的出口温度–时间曲线 Fig.3 Outlet temperature-time curve of L-type directional well 图 3 给出了两种地温梯度下出水端的温度随运 行时间的变化规律。由图 3 可知,流体出口温度随 着流速的增加而减小,且随流速增加出口温度减小 的幅度逐渐降低。4 种不同流速下,流体出口温度 随运行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初始 时刻出口温度为初始温度 15℃,随着运行时间的增 加,出口温度急速升高至最大值,运行时间继续增 加,出口温度开始降低并最终趋于稳定。当地温梯 度为 0.027℃/m 时,连续采热 120 d一个取暖季后 流体出口温度分别为 38.3、27.9、23.9、21.9℃;当 地温梯度为 0.03℃/m 时,连续采热 120 d 后流体出 口温度分别为 40.9、29.3、24.9、22.6℃,说明地温 梯度对流体出口温度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流速的 增大,地温梯度对流体出口温度的影响逐渐减小, 如运行时间为 120 d 时,流速为 0.25 m/s 两种地温 梯度下的出口温度相差 2.6℃,流速为 1.0 m/s 两种 地温梯度下的出口温度相差减小至 0.7℃。 b. 丛式定向井井斜 30 根据模拟结果,丛式定向井井斜 30连续运行 120 d和360 d时的流体出口温度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 由图 4 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流体出口温度在 1 d 后达到最大值, 之后出口温度缓慢减小并最终趋于 稳定。图 4 中 4 种流速下,当地温梯度为 0.027℃/m 时,连续采热 120 d 后流体出口温度分别为 38.0、 27.6、23.7、21.7℃;当地温梯度为 0.03℃/m 时,连 续采热 120 d 后流体出口温度分别为 40.5、28.9、 24.7、22.4℃。对比数据可知,地温梯度为 0.03℃/m 下的出口温度高于地温梯度0.027℃/m的出口温度, 但不同流速情况下,地温梯度对出口温度的影响幅 度不尽相同,流速越大地温梯度对出口温度的影响 就越小。 c. 丛式定向井井斜 45 根据模拟结果,丛式定向井井斜45连续运行 120 d 和360 d 时的流体出口温度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 由图 5 可以看出, 出口温度随运行时间的增加, 首先快速升高而后缓慢降低并最终趋于稳定。4 种 流速下,当地温梯度为 0.027℃/m 时,连续采热 120 d 后流体出口温度分别为 36.4、26.9、23.2、21.3℃; 当地温梯度为 0.03℃/m 时,连续采热 120 d 后流体 出口温度分别为 38.7、28.2、24.1、22.0℃。 ChaoXing 第 6 期 尚宏波等 中深层地热单井换热数值计算 163 图 4 丛式定向井井斜 30的出口温度–时间曲线 Fig.4 Outlet temperature-time curves for cluster directional well with 30 inclination 对比图4和图5可知,井斜角度对流体出口温度 有影响,同一地温梯度及流速下,井斜30的流体出 口温度大于井斜45的流体出口温度。 2.4 地层温度场变化规律 地层温度场变化规律的研究,是中深层地热单 井换热工程中井间距选取的依据之一。 文中以 L 型定向井中的地温梯度 0.027℃/m 为 例,研究 3 000 m 处地层温度在不同运行时间下的 变化规律。在数值模型中,地层深度 3 000 m 处布 置一条从固井水泥外壁至岩体外部边界的水平测 线,计算得到沿测线方向地层温度随运行时间的变 化规律,如图 6 所示。 由图 6 可知,当模型运行 0 d 时,地层温度没 有变化,也即地层温度为原始地层温度,没有进行 热交换。当模型运行 120 d 后,距井壁越近的地层 温度越低,随着距井壁距离的增大,地层温度逐渐 增大,最终在距井壁 12.2 m 处地层温度达到原始地 层温度,这是由于模型运行 120 d,套管中的流体与 周围地层进行换热,吸取了地层中的热能,致使地 层温度下降,且该工况下单井换热对地层温度的影 响半径为 12.2 m。在模型运行 360 d 后,单井换热对 地层温度的影响半径为 21.0 m。因此,模型运行时间 越长,对地层温度的影响半径越大,即地层温度场的 变化越大。所得地层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可为地热开 发利用工程中地热井间距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 图 5 丛式定向井井斜 45的出口温度–时间曲线 Fig.5 Outlet temperature-time curves in cluster directional well with 45 inclination 图 6 地层温度场变化规律 Fig.6 Variation of ation temperature field 为更清晰地对比分析 3 种井型结构下的换热效 ChaoXing 164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47 卷 率,给出不同工况下一个采暖季120 d的数值计算 结果,并通过式4计算取热量[17],得到单位时间取 热量与延米取热量,如表 2 所示。 pl21 QC m TT 4 式中 Q 为取热量;Cpl为管中水的比热容;m 为水 的质量流量。 从表2可以看出,系统运行120 d 时,在同一流 速与地温梯度下,出口温度、单位时间取热量及延 米取热量最高的为 L 型定向井,其次为井斜30的 丛式定向井,最低的为井斜45的丛式定向井。三 种井型结构中,同一流速下,地温梯度越大其出 口温度越高, 单位时间取热量及延米取热量也越大; 同一地温梯度下,流速越大其出口温度越低,但单 位时间取热量及延米取热量越大。 3 数值计算模型验证 文献[18]对我国已投入使用的中深层地热源热 泵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实测调研,并对 2 个投 入实际运行稳定后的项目进行监测,取 48 h 的连续 监测数据,得到中深层地热源热泵供暖系统的实际 运行情况。对监测阶段热源侧供回水温度的平均值 进行统计,结果如表 3 所示。 表 2 三种井型结构计算结果 Table 2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ree types of well structures 井型结构 地温梯度/ ℃hm–1 流速/ms–1 出口温度/℃120 d 温差/℃120 d 单位时间取热量/ kW120 d 延米取热量/ Wm–1120 d 0.25 38.3 23.3 374.7 107.1 0.50 27.9 12.9 415.0 118.6 0.75 23.9 8.9 429.4 122.7 2.7 1.00 21.9 6.9 443.9 126.8 0.25 40.9 25.9 416.6 119.0 0.50 29.3 14.3 460.0 131.4 0.75 24.9 9.9 477.7 136.5 L 型定向井 3.0 1.00 22.6 7.6 488.9 139.7 0.25 38.0 23.0 369.9 105.7 0.50 27.6 12.6 405.3 115.8 0.75 23.7 8.7 419.8 119.9 2.7 1.00 21.7 6.7 431.0 123.2 0.25 40.5 25.5 410.1 117.2 0.50 28.9 13.9 447.1 127.7 0.75 24.7 9.7 468.0 133.7 丛式定向井 井斜30 3.0 1.00 22.4 7.4 476.1 136.0 0.25 36.4 21.4 344.2 98.3 0.50 26.9 11.9 382.8 109.4 0.75 23.2 8.2 395.7 113.0 2.7 1.00 21.3 6.3 405.3 115.8 0.25 38.7 23.7 381.2 108.9 0.50 28.2 13.2 424.6 121.3 0.75 24.1 9.1 439.1 125.5 丛式定向井 井斜45 3.0 1.00 22.0 7.0 450.3 128.7 表 3 监测阶段实测热源侧进出水温度平均值 Table 3 Average temperature of inlet and outlet water at monitoring stage 运行项目 热源侧平均进水 温度/℃ 热源侧平均出水 温度/℃ 取热深度/m 项目1 18.9 26.9 项目2 18.8 22.1 2 000 由文献及表 3 可知,实际运行的项目取热深度 均为 2 000 m, 且热源侧单个取热孔循环水量一般为 2030 m3/h。因此,根据实际运行项目的取热深度 及循环水量,建立数值模型。因模型需要,根据实 测流量将其换算成流速,根据换算结果将数值模型 中的流速设定为 0.35 m/s、0.55 m/s,入口平均进水 ChaoXing 第 6 期 尚宏波等 中深层地热单井换热数值计算 165 温度设为 18.9℃,连续运行 360 d,得到的数值模拟 结果如图 7 所示。 图 7 2 000 m 垂直井出口温度–时间曲线 Fig.7 Outlet temperature-time curves of vertical well of 2 000 m 由图 7 可知, 在数值计算中, 当流速为 0.35 m/s 时,流体出口温度最高为 27.3℃,在连续运行 120 d 后出口温度降为 25.1℃,这与实测温度 26.9℃相差 1.8℃;当流速为 0.55 m/s 时,流体出口温度最高为 24.5℃,在连续运行 120 d 后出口温度降为 22.9℃, 这与实测温度 22.1℃相差 0.8℃。 数值计算的结果与 实测结果相差不大,说明数值计算具有一定的可靠 性,所得的计算结果可为工程项目的开展提供一定 的参考依据。 4 结 论 a. 3 种井型计算结果显示,在同一流速及地温 梯度下, 系统连续运行 120 d 后,L 型定向井出口温 度、单位时间取热量及延米取热量最高,其次为丛 式定向井井斜 30,丛式定向井井斜 45出口温度、 单位时间取热量及延米取热量最低。地温梯度与流 速对 3 种井型结构的出口温度、单位时间取热量及 延米取热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同一地温梯度下,流 体的流速越大,流体进出口温差越小,单位时间取 热量和延米取热量越大。 b. 丛式定向井井斜30的出口温度、单位时间 取热量及延米取热量高于井斜45。当地温梯度为 0.027℃/m、流速为0.25 m/s 时,井斜30工况下,系 统连续运行120 d 的出口温度、 单位时间取热量及延 米取热量分别为38.0℃、369.9 kW、105.7 W/m;同 一条件下,井斜45时的出口温度、单位时间取热量 及延米取热量分别为36.4℃、344.2 kW、98.3 W/m。 随着流速的增加,两种井斜下的出口温度、单位时 间取热量及延米取热量的差异逐渐减小。 c. 3种井型结构,从出口温度、单位时间取热量 及延米取热量方面考虑,L 型定向井的换热效率优 于两种井斜结构的丛式定向井;从钻井施工的难易 程度方面考虑,两种井斜结构的丛式定向井优于 L 型定向井。丛式定向井的两种井斜结构中,钻井施 工难易程度相当,但井斜30丛式定向井的出口温 度、 单位时间取热量及延米取热量高于井斜45的丛 式定向井, 因此, 井斜30的丛式定向井优于井斜45 的丛式定向井。 d. 本文所提地热单井换热数值模型还需根据 现场地热井的实测数据进一步进行校正,在地热单 井换热计算方法方面还需更深入的研究,为科学高 效地开发利用地热能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刁乃仁,曾和义,方肇洪. 竖直 U 型管地热换热器的准三维 传热模型[J]. 热能动力工程,2003,184387–390. DIAO Nairen,ZENG Heyi,FANG Zhaohong. A quasi three- dimensional heat transfer model for vertical U-tube geothermal heat exchanger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Power,2003,184387–390. [2] 陈必光, 宋二祥, 程晓辉. 二维裂隙岩体渗流传热的离散裂隙 网络模型数值计算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 33143–51. CHEN Biguang, SONG Erxiang, CHENG Xiaohui. A numerical for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model fo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two-dimensional fractured rocks[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14,33143–51. [3] 曾宪斌. 地源热泵垂直 U 型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的数 值模拟[D]. 重庆重庆大学,2007. [4] SANAYE S, NIROOMAND B. Thermal-economic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vertical ground-coupled heat pump[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9,5041136–1147. [5] 崔淑琴,高青,李明,等. 地源热泵非连续过程地下传热特性 及其控制[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362172–176. CUI Shuqin,GAO Qing,LI Ming,et al. Undergrou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discontinuous operation of GSHP and its control strategy[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2006,362172–176. [6] 范蕊,马最良. 热渗耦合作用下地下埋管换热器的传热分 析[J]. 暖通空调,2006,3626–10. FAN Rui,MA Zuiliang. Heat transfer analysis of underground hear exchangers under coupled thermal conduction and ground- water advection conditions[J]. Heating Ventilating Air Condi- tioning,2006,3626–10. [7] 杨卫波,施明恒. 地源热泵中 U 型埋管传热过程的数值模 拟[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178–83. YANG Weibo,SHI Minghe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heat transfer process in U-bend ground heat exchanger of ground ChaoXing 166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47 卷 source heat pump[J].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7,37178–83. [8] 赵阳升,万志军,康建荣. 高温岩体地热开发导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9] 汪集晹. 地热利用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0] 赵西蓉. 渭河断陷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征与热储分析[J]. 煤 田地质与勘探,2006,34251–54. ZHAO Xirong. Occurrence features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and geothermal bearing analysis in Weihe basin[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2006,34251–54. [11] 庞忠和,孔彦龙,庞菊梅,等. 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与开发利用 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11224–1230. PANG Zhonghe,KONG Yanlong,PANG Jumei,et al. Geothermal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in Xiongan new area[J].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17,3211 1224–1230. [12] KONG Y L,PANG Z H,PANG J M,et al. Stable isotopes of deep groundwater in the Xiongxian geothermal field[J]. Procedia Earth Planetary Science,2017,17512–515. [13] 孔彦龙,陈超凡,邵亥冰,等. 深井换热技术原理及其换热量 评估[J].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124741–4752. KONG Yanlong,CHEN Chaofan,SHAO Haibing,et a1. Principle and capacity quantification of deep-borehole heat ex- changers[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2017,6012 4741–4752. [14] KONG Y L,PANG Z H,SHAO H B,et al. Optimization of welldoublet placement in geothermal reservoirs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conomic analysis[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 ences,2017,763118. [15] 孔祥言. 高等渗流力学[M].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0. [16] 汪集晹. 地热学及其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17] 宋伟. 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地下水流动及其传热特性研 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18] 芃邓杰文,魏庆,张辉,等. 中深层地热源热泵供暖系统能耗 和能效实测分析[J]. 暖通空调,2017,478150–154. DENG Jiewen,WEI Qingpeng,ZHANG Hui,et al. On-sit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of medium-depth geothermal heat pump sys- tems for space heating[J]. Journal of HVAC,2017,478 150–154. 责任编辑 周建军 上接第 158 页 [16] 阳富强, 黄贤煜. 基于低温氮实验的硫化矿石吸附性能及其孔 隙结构特征[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88 2180–2186. YANG Fuqiang,HUANG Xianyu. Adsorption properties and pore structures of sulfide ores based on low temperatures nitro- gen experiment[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4882180–2186. [17] 孙国文,张丽娟. CT 技术用于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表征的国 内外研究进展[J]. 混凝土,2015128–12. SUN Guowen,ZHANG Lijuan. Research progress on computed tomography technology for micro structural studying in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