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电脉冲波增透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中的应用_安世岗.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可控电脉冲波增透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中的应用_安世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可控电脉冲波增透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中的应用_安世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可控电脉冲波增透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中的应用_安世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可控电脉冲波增透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中的应用_安世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可控电脉冲波增透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中的应用_安世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48 卷 第 4 期 煤田地质与勘探 Vol. 48 No.4 2020 年 8 月 COAL GEOLOGY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Abstract Controllable electric pulse wave permeability-enhancing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ideal measures for anti-reflec- tion transation of low-permeability coal seams. The optimization of construction schemes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Aiming at this problem, in the low-permeability coal seam of Baode coal mine, controllable electric pulse wave permeability-enhancing technology was adopted to optimize the permeability-enhancing construction scheme of the bore- holes.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lable electric pulse wave permeability-enhancing effect is the bes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average permeability-enhancing section of 131 m, the impact density of 0.5 times/m and the average daily extraction volume in an anti-reflection borehole group is 4.7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ermeability-enhancing hole group. The daily average drainage volume of the permeability-enhancing borehole group is 5 m observation hole, 15 m observation hole, 30 m observation hole and antireflection hole in order from high to low, the influence radius is greater than 30 m. Comprehen- sive analysis based on comparative verification tests shows that the controllable electric pulse wave can significantly in- crease the gas drainage of the coal seams, and the impact density and the range of the permeability-enhancing operation in the boreholes are the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to improve the permeability-enhancing effect. In harder coal seams the best permeability-enhancing effect is under condition of an average permeability-enhancing range of 100 m and an impact density of 0.5 times/m.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operation scheme of the controllable elec- tric pulse wave permeability-enhancing technology in Chinas low-permeability coal seams. Keywords controllable electric pulse wave; permeability-enhancing test; gas drainage; low-permeability coal seam; Baode coal mine ChaoXing 第 4 期 安世岗等 可控电脉冲波增透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中的应用 139 我国 95以上的煤层属于低渗透性煤层,瓦斯 透气性系数为 0.04~0.004 m2/MPa2d,低渗透性导 致煤层瓦斯抽采较为困难,为煤矿生产带来了较大 安全风险[1]。针对上述问题,前人提出了超声波[2]、 顶底板压裂改造[1,3-4]、电脉冲技术[5-6]、CO2致裂[7]、 高压水力切割[8]等煤层改造方法。然而,受地质条 件、方法及其配套设备的局限性,目前煤矿瓦斯的 抽采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提高煤层瓦斯抽采率技术主要存在 2 方面 问题煤层改造程度不充分和过度改造伤害煤层。 传统方法主要以增加钻孔的密度和数量,利用增加 孔壁面积来增加煤层的泄压、透气能力。这种方式 无法改造深部煤层,煤层瓦斯抽采能力提升幅度较 为有限,也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较大风险[9]。其 根本原因在于煤层改造体积不足,常规钻孔周围产 生的宏观裂缝无法延展到煤层深部,导致深部储层 瓦斯无法有效运移至钻孔内。另一方面,对煤层的 过度改造伤害,如不可控的爆破、大体量的压裂措 施使得煤岩储层应力的变化产生破坏性变形,致使 煤储层渗透率发生不可逆下降[10-15],为后期回采时 的工作面管理留下安全隐患。 可控电脉冲波增透技术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作用在煤层内部,提高低渗透煤层的瓦斯抽采能 力[2,6]。前人采用可控电脉冲波的原型样机QZEB- Ⅰ,外径 102 mm,长度 8 m,采用入孔电缆控制 在有筛管支护的松软煤层钻孔中探索了增透工程设 计参数和增透措施影响范围[16],而在较硬低透气性 煤层裸眼钻孔中,其冲击密度和增透措施影响范围 的确定还需要开展进一步实践研究。另外,前人在 有限空间内采用高密度的冲击参数得出的试验结果 是试验周期长、对钻孔壁造成过度伤害[17]。 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笔者及其团队通过对原 型样机升级改造,研发出新一代改进型可控电脉冲 波产生设备QZEB-Ⅲ, 进一步降低了试验能耗, 将 新设备进行现场试验,以验证不同可控电脉冲波作 业参数对增透效果的影响。 1 可控电脉冲波作用机理 1.1 技术内涵 可控电脉冲波增透技术是一种储层改造的物理 增产新技术[18-20]。所谓可控,是指冲击波的幅值和 作用时间可通过调整聚能棒的配方和质量,对不同 物性储层做功,使产生的冲击波能量控制在煤岩层 抗压强度之下、抗拉强度之上;作业区域可控,是 指设备的输出窗口限制了冲击波轴向有效作业区 域,即钻孔内增透作业范围,通过精准设计增透工 艺参数,形成对煤岩层有限区域的改造作用;重复 次数可控,可以根据目标物性,设备产生的冲击波 工作次数可控;移动设备作业点位的可控,根据需 要实现全孔段均衡增透。新一代改型可控电脉冲波 装置参数见表 1。 表 1 可控电脉冲波装置参数 Table 1 Parameters of device for generating controllable electric pulse wave 项目 参数值 项目 参数值 设备外径/mm90 工作频率/次min-1 0.5 设备长度/m 5.5 放电电流/kA 50 外壳抗压/MPa30 放电电压/kV 30 装置储能/kJ 30 冲击波脉宽/μs >50 聚能棒携带量/颗100 冲击波峰值压力/MPa >150 设备质量/kg 70~100供电形式 防爆锂电池 1.2 工艺原理 可控电脉冲波增透技术采用多次、复合电脉冲 波可实现作用效果、作用距离等都可控的过程。与 爆燃压裂不同[20],可控电脉冲波增透技术在煤层中 的作用形式分为 3 种冲击波、压缩波、弹性波, 与之对应的作用区域分为裂缝区、裂隙区、弹性 区。作用区域如图 1 所示。 1爆心;2裂缝区;3裂隙区;4弹性区 图 1 可控电脉冲波作用区域示意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action area of controllable electric pulse wave a. 裂缝区 冲击波从钻孔处向煤层内部传递, 近孔处煤层吸收了冲击波的较多能量,使该区域内 煤层出现宏观裂缝,可沟通钻孔和深部煤层。同时 控制冲击波能量,使该区域煤层不形成碎裂形态。 b. 裂隙区 冲击波通过裂缝区后,能量大幅降 低, 进而转变为压缩波。 压缩波的强度低于煤层的三 轴抗压强度, 不会直接使煤层产生宏观破裂。 压缩波 可使裂缝区外的煤层受强力压缩作用, 使质点产生径 向扩张和切向应变,形成径向和切向裂隙。 由于该区域波的能量较高,当该冲击波作用在 煤层上时,煤层质点受到压缩作用。该作用可分为 ChaoXing 140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48 卷 弹性作用、非弹性作用。非弹性作用因质点位置的 改变导致煤层破坏;而弹性作用使煤层质点产生反 向位移而破坏。这种正反作用导致煤层沿着钻孔周 围径向产生交错裂隙区域。 c. 弹性区 冲击波的能量随着作用距离的增 加逐渐减弱,体现在波的振动幅度逐渐降低。冲击 波穿透裂缝区后减弱为弹性波,这种波能够引起介 质的弹性振动,且弹性振动逐渐减弱。该区域波的 能量被煤层全部吸收,因此,该区域又称为冲击波 吸收带。 随着在煤层中传递距离的增加,压缩波的能量 逐渐被吸收,表现为振动波幅进一步减小。此时, 冲击波不具有破坏性,而是能够使煤层质点发生弹 性振动,因此,称为弹性波,该区域称为弹性区, 能够吸收冲击波的残余能量。 1.3 设备及技术流程 可控电脉冲波技术实施设备分为孔外设备和入 孔设备 2 部分,如图 2 所示。其中,孔外设备通过 中心通缆式钻杆与入孔设备建立信号通信,并向其 发送指令和接收入孔设备工作参数。入孔设备包含 高压直流电源、储能电容器、能量转换器等,其中, 能量转换器中储存聚能棒,电能激发聚能棒产生爆 炸,进而产生冲击波;而冲击波以水为介质与煤层 进行耦合,最终将电能转化为作用在煤层上的机械 能即冲击波。其他辅助设备为钻机、通缆钻杆、水 压管线等,用于设备出入钻孔和向钻孔注水。 可控电脉冲波技术实施时,首先通过钻机在 煤层中钻孔,通缆钻杆主要作用为传输钻孔外控 制设备的指令。孔内设备在接收到经钻杆传输的 信号后,高压直流电源给储能器进行充电。充电 结束后,聚能棒在水中闪爆,形成的冲击波作用 在液体内,液体冲击波作用在煤层上。多个脉冲 波相互复合,对煤层进行多次冲击作用,达到储 层改造的目的。 图 2 可控电脉冲波工作流程 Fig.2 Operation process of controllable electric pulse wave 2 可控电脉冲波先导试验 2.1 试验区地质概况 选取神华神东保德煤矿为试验对象,矿井设计 生产能力为 8.0 Mt/a。矿井位于河东煤田的北部, 总体上为平缓的单斜构造形态,并显示波状起伏, 地层产状总体为走向 350, 倾向 260, 倾角平均 4。 开采的 8 号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基本顶为粗粒 砂岩,底板为泥岩及细粒砂岩。煤层中上部裂隙发 育,呈条带状分布,裂隙带间距 120~170 m,裂隙 走向 270,井田地质构造简单。主采 8 号煤层平均 厚 6.02 m,回采标高在 500~900 m,煤的坚固性系 数为 0.72,含 7~8 层夹矸,夹矸最大厚度 1.05 m, 瓦斯压力梯度 0.50 MPa/hm,煤层透气性系数 0.17~ 0.8 m2/MPa2d,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 0.004 7~ 0.049 1 d-1。主采 8 号煤层具有透气性低、钻孔衰减 系数大、煤壁裂隙发育等客观条件。现阶段矿井瓦 斯主要通过钻孔抽采[12],常规钻孔组瓦斯日均抽采 量仅为 50 m3。20152019 年鉴定结果显示,矿井 绝对瓦斯涌出量 78.48~107.55 m/min,则该矿井为 典型的低透气性高瓦斯矿井。 为增大煤层透气性,提高瓦斯抽采效果,同时 探究可控电脉冲波增透技术在较硬低透气性煤层裸 眼钻孔中的作业效果影响因素,采用改进型的可控 电脉冲波设备在该矿 81310 备采工作面的回风巷道 内进行煤层局部改造试验。与前人所采用设备不同 之处在于,改进型可控电脉冲波产生设备外径缩小 到了 90 mm,长度小于 6 m,可单次携带的聚能棒 为 100 颗,单孔作业时间小于 8 h。试验区域工作面 走向长度 2 000 m, 倾向长度 240 m, 煤层倾角 3~5。 2.2 试验布孔方案 前人首次将可控电脉冲技术应用于保德煤矿 8 号 煤层,得出冲击波致裂增透煤层的有效半径大于 15 m,证明冲击波增透煤层存在最佳作用次数[17]。 但受当时设备条件限制,其可控电脉冲波的影响范 ChaoXing 第 4 期 安世岗等 可控电脉冲波增透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中的应用 141 围显著小于预期效果,也没有给出适合该区块的最 佳作用次数。为深入考察可控电脉冲波在空间上的 改造效果,设计 1 个增透孔对应 3 个观测孔,观测 孔距离增透孔分别为 5、15、30 m。 为了提高改造效果,本次依据体积改造原理[14], 即单组改造、多组复合方式进行作业。对各观测孔结 果平行对比,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可信度。本次在矿井 81310 回风巷道 9L18L 联巷间约 720 m 的区域内共 进行了 9 组电脉冲波增透试验,组与组之间的距离大 于40 m, 第11L联巷和第15L联巷已布置定向分支孔, 增透试验孔组与其保持 50 m 距离。同时,为了避免 与同区域内的定向分支孔串孔,本试验钻孔设计深度 180 m,开孔角度为 50,钻孔孔径 133 mm。共计施 工钻孔 36 个, 其中 9 个增透钻孔, 27 个观测孔图 3, 图中 Z 代表增透钻孔,G 代表观测钻孔;Zx 表示第 x 组增透钻孔,Gx1 表示第 x 组的 1 号观测孔。 图 3 山西保德煤矿 81310 工作面可控电脉冲波试验钻孔布置 Fig.3 Borehole layout of the controllable electric pulse wave experiment at the working face 81310 in Baode coal mine 2.3 可控电脉冲波增透方案 利用钻机将可控电脉冲设备与通缆式钻杆连接 后送入钻孔内,同时借助通缆式钻杆的特点,实现 设备通信与孔内注水的目的。增透作业期间的安全 措施包括钻孔注水监测和上风侧远距离操作。即设 备入孔后利用钻杆向钻孔内注水,水可以将冲击波 耦合到储层外,也可以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钻孔 孔口采取封堵及泄压措施,预防安全事故;设备入 孔后开始作业前人员撤离至上风侧 50 m,在钻孔下 风侧安装瓦斯浓度监测设备。 除了距离因素外,根据文献[16],冲击作业次 数与裂隙发育程度相关,当达到一定次数后裂隙 不再扩展且煤样开始破碎。故本次试验对冲击波 的增透参数进行分析,主要思路为开展“单点多 次、多点连续”的方式,从钻孔底部向外回退式逐 点对煤层进行冲击增透,达到全孔段激励和煤层 改造的目的。 本次设置的增透试验参数见表 2,在一个点进 行 5 次脉冲作业, 且各脉冲幅值相同。 设置 0.5 次/m 和 0.25 次/m 2 种冲击密度,对比相同冲击幅值条件 下冲击密度对改造效果的影响。受钻孔沉渣及塌孔 的影响,设备推送入孔期间遇阻,增透范围即为遇 阻位置至孔口封孔段的距离。 本次试验单孔作业时间为 8~10 h时间主要耗 费在设备出入钻孔期间,试验后对每一个钻孔接通 单独的孔板流量计。作业开展过程中,每钻完一组 孔后,对该组进行增透试验,并记录瓦斯浓度、流 量和压力,直至完成全部点位作业。作业完成后接 通抽采系统,连续观测并记录试验组钻孔的瓦斯浓 度、纯量等参数。 表 2 可控电脉冲波增透工艺参数 Table 2 Process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lable electric pulse wave permeability-enhancing technology 组号 增透范 围/m 总冲击 次数 冲击密度/ 次m-1 作业间 距/m 单点 冲击次数 二 160 80 0.50 10 5 三 140 70 0.50 10 5 四 140 70 0.50 10 5 五 140 70 0.50 10 5 六 140 70 0.50 10 5 七 140 70 0.50 10 5 八 140 70 0.50 10 5 九 120 30 0.25 20 5 十 60 30 0.50 10 5 ChaoXing 142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48 卷 3 可控电脉冲波煤层增透效果分析 由于第八组钻孔在完成冲击作业后,交叉施工 的定向孔与该孔串孔联通,故该组数据仅做统计, 不纳入总结分析中。 对全部 36 个钻孔瓦斯抽采纯量 进行连续、独立监测,结果见表 3,增透孔组日均 瓦斯抽采流量曲线如图 4 所示。 表 3 试验孔瓦斯抽采量统计 Table 3 Statistics of the gas drainage volume in the experimental boreholes 单孔平均抽采纯量/m3d-1 组号 增透孔 5 m观测孔 15 m观测孔30 m观测孔 观测时 间/d 二 145 346 337 230 89 三 93 531 504 492 61 四 239 378 296 85 76 五 155 336 263 148 58 六 101 390 402 336 52 七 146 393 294 119 47 八 98 377 213 343 52 九 73 244 190 100 46 十 267 433 313 232 56 平均 152 381 325 218 注平均值计算时,不含第八组数据。 图 4 增透孔组日均瓦斯抽采流量曲线 Fig.4 Curves of daily average gas extraction of an permeability-enhancing borehole group 通过对增透孔抽采数据持续半年的统计2019 年 1 月 22 日至 2019 年 6 月 22 日,不含第八组数据, 瓦斯抽采总量为 589 915 m3;增透孔的日平均瓦斯抽 采量为 152 m3,观测孔的日平均抽采量为 308 m3, 其中,5、15、30 m 观测孔的瓦斯日均抽采量依次 为 381、325 和 218 m3。 冲击密度为 0.5 次/m 的增透钻孔组除第八、 九 组数据外平均瓦斯抽采量为 286 m3/d,钻孔内增透 作业范围平均为 131 m。与常规孔组抽采量 50 m3/d 相比, 增透后 30 m 范围内瓦斯抽采量能够平均提高 4.7 倍。 当增透密度为 0.25 次/m 时, 钻孔内增透范围为 120 m。该组 5、15、30 m 观测孔的平均瓦斯抽采量 依次为 244、190、100 m3/d,明显低于增透密度为 0.5 次/m 时的抽采效果,但其平均日抽采量仅为 152 m3,仍较常规钻孔提高了 2 倍。 通过日均瓦斯抽采量对比,初步确认冲击密度 和钻孔内增透作业范围是影响储层改造效果的重要 因素。增透改造后瓦斯抽采量显著提高,表明可控 电脉冲波在煤层中形成了气体的渗流通道,提高储 层的透气性。 通过图 5 可以看出, 增透孔的抽采效果普遍低 于不同距离上的观测孔。 不同组之间同类孔产气量 差别较大,但存在明显规律按照钻孔瓦斯日抽采 量大小排序,5 m 观测孔>15 m 观测孔>30 m 观 测孔>增透孔。这表明超过 5 m 后,可控电脉冲波 增透效果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弱。但 30 m 处观 测孔的抽采量依然高于增透孔, 这一结果也初步揭 示了可控电脉冲波的影响半径在 30 m 以上。 图 5 试验孔瓦斯抽采日均流量分布 Fig.5 Daily average gas drainage volume distribu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boreholes 4 冲击密度的验证 为进一步验证冲击密度对可控电脉冲波增透效 ChaoXing 第 4 期 安世岗等 可控电脉冲波增透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中的应用 143 果的影响,在同一盘区同一煤层内的 81312 辅运巷 道采用相同钻孔施工参数开展了 10 个钻孔、4 种设 计冲击密度参数的对比验证0.5、 0.4、 0.3、 0.2 次/m, 与实际参数值略有偏差,钻孔布置如图 6 所示,参 数设计见表 4。 通过对 10 个验证孔开展的数据统计统计时间 2019 年 12 月 22 日至 2020 年 2 月 12 日, 结果见表 5, 日均瓦斯抽采量与冲击密度对比关系如图 7 所示。 图 6 验证孔布置 Fig.6 Layout of the verification boreholes 表 4 验证孔增透工艺参数设计 Table 4 Statistics of the parameters of permeability- enhancing process of the verification boreholes 孔号 增透 范围 总冲击 次数 冲击密度/ 次m-1 作业间 距/m 单点 冲击次数 Z1 110 61 0.56 9 5 Z2 92 51 0.55 9 5 Z3 110 46 0.42 12 5 Z4 85 24 0.28 18 5 Z5 100 42 0.42 12 5 Z6 110 46 0.42 12 5 Z7 100 33 0.33 15 5 Z8 110 37 0.34 15 5 Z9 90 50 0.56 9 5 Z10 110 61 0.55 9 5 表 5 验证孔瓦斯排采量统计 Table 5 Statistics of the gas drainage volume in the verification boreholes 孔号 日均瓦斯 抽采纯量/m3 日均瓦斯抽采体 积分数 φ/ 观测时间/次 Z1 318.00 64.18 15 Z2 288.10 65.40 15 Z3 116.17 21.80 15 Z4 9.84 1.61 15 Z5 96.80 21.58 15 Z6 135.84 30.82 15 Z7 34.16 7.22 15 Z8 45.76 7.18 14 Z9 306.07 69.45 15 Z10 348.47 79.82 14 由表 4表 5 和图 7 可以看出,Z4 号孔采用最 小冲击次数 0.28 次/m 时,钻孔内增透作业范围为 85 m, 无论从瓦斯抽采纯量9.84 m3/d还是体积分数 方面,与常规单孔的抽采效果无异;冲击密度增加 至 0.34 次/m、钻孔内增透作业范围为 110 m,瓦斯 抽采纯量升高至 45.76 m3/d,接近常规钻孔组的日 均抽采量;冲击密度进一步增加至 0.42 次/m、钻孔 内增透作业范围为 110 m 时,瓦斯抽采纯量 96.80~135.84 m3/d与体积分数显著提升; 当冲击密 度为 0.55 次/m,平均钻孔内增透作业范围为 100 m 时,抽采纯量与瓦斯浓度大幅度提高,甲烷体积分 数为 65.40~79.82,瓦斯抽采纯量为 288.10~ 348.47 m3/d,这一数值与研究区 81310 工作面采 用冲击密度为 0.5 m/次的结果286.00 m3/d相近。 图 7 验证孔不同冲击密度下日均瓦斯抽采纯量 Fig.7 Daily average drainage volume of different impact density in the verification boreholes ChaoXing 144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48 卷 对该组数值进一步细分,当冲击密度同为 0.55 次/m,钻孔内增透范围为 92 m 和 110 m 时,其 对应的瓦斯抽采量分别为 288.10 m3/d 和 348.47 m3/d; 当冲击密度为 0.56 次/m 时, 钻孔内增透作业范围为 110 m和90 m, 其抽采量为318.00 m3/d和306.07 m3/d。 由此可见,冲击密度和钻孔内增透作业范围的进一 步提升可以获得更好的瓦斯抽采效果。 针对不同冲击密度,其瓦斯日平均抽采纯量对 比显示冲击密度为 0.33~0.34 次/m 的平均瓦斯抽 采量是冲击密度为 0.28 次/m 的 4.1 倍;冲击密度为 0.42 次/m 时,其结果是 0.33~0.34 次/m 对应抽采结 果的 2.9 倍;0.55~0.56 次/m 是 0.42 次/m 的 2.7 倍。 由试验结果得出, 可控电脉冲波应用在煤体较坚硬、 瓦斯含量高、煤层透气性系数低的保德煤矿煤储层 时,其施工参数设定为,冲击密度平均 0.5 次/m, 钻孔内增透作业范围平均 100 m,可实现最佳的储 层增透改造效果。 5 讨 论 笔者综合对比文献[11]和本文试验结果认为,前 人是在有筛管支护煤层钻孔中探索了可控电脉冲波增 透作业参数和脉冲影响范围,筛管对钻孔起到了一定 的支撑保护作用。但由于冲击次数过大,导致孔壁结 构破碎,冲击效果受孔壁破碎影响较大。冲击试验对 钻孔壁改造过度,试验周期长、能耗过大。 本次试验是采用可控电脉冲波升级设备在裸眼 钻孔内完成的,设备尺寸、结构和操作智能与便捷 性方面均有质的提升。通过控制冲击波能量和作业 参数,裸眼钻孔结构完整性得到了保护。钻孔孔壁 及附近渗流通道得到明显改善,获得了最佳作业参 数。同时,本次试验周期短、能耗显著降低。 目前尚未在极软或构造强烈和坚硬煤层中开 展相应增透试验,根据松软煤层、较硬煤层和含油 煤层中开展过的增透试验[10-11]认为,钻孔成孔率及 增透后钻孔的维护是增透效果的关键影响因数。 无论松软煤层还是较硬煤层,增透效果的保障 条件之一是维护增透钻孔的孔身结构。目前还需要 解决的共性问题是增透作业后下行钻孔的排水问 题。与煤层气地面井排水降压产气相似,增透期间 大量注入钻孔内的水无法及时排出,地层流体含瓦 斯不能快速、有效地解吸并产出,影响增透效果的 快速显现。 6 结 论 a. 可控电脉冲波能够在低渗透性煤层钻孔附近 产生较多宏观裂缝、 裂隙和微裂缝, 从而大幅度改善 钻孔附近煤层透气性,显著提高煤层瓦斯抽采量。 b. 可控电脉冲波的冲击密度、钻孔内增透作 业范围是提高增透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煤体较 坚硬坚固性系数为 0.72、瓦斯含量高、低透气性 煤层中,选择钻孔内 100 m 增透作业范围,以平均 0.5 次/m 冲击密度作业,效果最佳。可控电脉冲波 增透效果半径在 30 m 以上,增透效果随着距离的 增加逐渐变差。 c. 钻孔成孔及增透后钻孔结构维护是确保增 透效果的关键,增透后钻孔内积水的快速排出是急 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请听作者语音介绍创新技术成果 等信息,欢迎与作者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OSID 码 [1] 张群,葛春贵,李伟,等. 碎软低渗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 煤层气高效抽采模式[J]. 煤炭学报,2018,431150-159. ZHANG Qun,GE Chungui,LI Wei,et al.A new model and applic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high efficiency production from broken soft and low permeable coal seam by roof strata-in hori- zontal well and staged hydraulic fracture[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8,431150-159. [2] 马会腾,翟成,徐吉钊,等. 基于 NMR 技术的超声波频率对 煤体激励致裂效果的影响[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474 38-44. MA Huiteng,ZHAI Cheng,XU Jizhao,et al. Effect of NMR technology-based ultrasonic frequency on stimulated cracking of coal[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2019,47438-44. [3] 王建利,陈冬冬,贾秉义. 韩城矿区碎软煤层顶板梳状孔水力压 裂瓦斯抽采工程实践[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46417-21 WANG Jianli,CHEN Dongdong,JIA Bingyi. Practice of gas drainage by hydraulic fracturing of roof pectination boreholes in broken soft coal seam in Hancheng mining area[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2018,46417-21. [4] 闫志铭. 低透煤层井下长钻孔水力压裂增透技术[J]. 煤田地 质与勘探,2017,45345-48. YAN Zhim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technology for permeability improvement through underground long borehole along coal seam[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2017,45345-48. [5] 武杰,田永东. 高聚能电脉冲技术在沁水盆地煤层气井的 应用[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465206-211. WU Jie,TIAN Yongdong. Application of high energy electric pulse technology in coalbed methane wells in Qinshui basin[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2018,465206-211. [6] 汪长栓,姚元文,冯国富,等. 脉冲爆燃压裂技术在煤层气井 中的应用[J]. 钻采工艺,2013,362128-130. WANG Changshuan, YAO Yuanwen, FENG Guofu, et al. Application of pulse deflagration fracturing technology in coalbed methane[J]. Drill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2013,362128-130. ChaoXing 第 4 期 安世岗等 可控电脉冲波增透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中的应用 145 [7] 牛庆合,曹丽文,周效志. CO2注入对煤储层应力应变与渗透 率影响的实验研究[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46543-48. NIU Qinghe,CAO Liwen,ZHOU Xiaozhi.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s of CO2 injection on stress-strain and permeability of coal reservoir[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 2018, 465 43-48. [8] 孙四清,郑凯歌. 井下高压水射流切割煤层增透效果数值 模拟[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7,45245-49. SUN Siqing,ZHENG Kaige.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permeability enhancement effect of high pressure water cutting coal seam[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 2017, 452 45-49. [9] 徐晓乾,孟应芳,段正鹏,等. 贵州省煤层气瓦斯开发适用 性技术分析[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4768-13. XU Xiaoqian,MENG Yingfang,DUAN Zhengpeng,et al. Analysis of suitabl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of CBMgas in Guizhou[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2019,4768-13. [10] 于文龙. 煤岩渗透率与有效应力耦合关系及控制机理[J]. 煤 矿安全,2018,49810-14. YU Wenlong. Coupling relationship and control mechanism be- tween coal permeability and effective stress[J]. Safety in Coal Mines,2018,49810-14. [11] 李波,孙东辉,魏建平,等. 孔隙压力梯度对煤的渗透性影响 实验[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46135-40. LI Bo,SUN Donghui,WEI Jianping,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gas pressure gradient on coal permeability[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2018,46135-40. [12] 石智军,董书宁,杨俊哲,等. 煤矿井下 3 000 m 顺煤层定向 钻孔钻进关键技术[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4761-7. SHI Zhijun, DONG Shuning, YANG Junzhe, et al. Key technology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