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处理措施_张秉来.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西藏林芝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处理措施_张秉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西藏林芝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处理措施_张秉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第12期西部探矿工程 * 收稿日期 2020-03-27修回日期 2020-03-27 第一作者简介 张秉来 (1980-) ,男 (汉族) ,青海湟中人, 高级工程师, 现从事电力工程勘察工作。 西藏林芝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处理措施 张秉来*, 刘宇平, 甘生军, 余焘 (中国电建集团青海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青海 西宁 810008) 摘要 在川藏联网工程220kV线路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 对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 和评价, 查明了沿线不良地质作用, 并提出经济有效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 工程地质条件; 不良地质; 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P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716202012-0027-02 1工程概况 林芝500kV变电站布久 (林芝) 220kV线路工程 (线路长227km) (同塔双回路架设) 和林芝500kV变 电站米林牵引站I、 II回220kV线路工程 (线路长2 26.5km) (两条单回路架设) 。其中林芝500kV变电站 布久 (林芝) 220kV线路工程是从拟建林芝500kV变电 站向北出线, 沿线经过甲日卡村、 仲沙巴村、 简切村、 麦 巴村及杰麦村, 最后进入已建的布久 (林芝) 220kV变 电站。林芝500kV变电站米林牵引站I、 II回220kV 线路工程是从拟建林芝500kV变电站向西出线, 沿线 经过多卡村、 红卫林场、 沙玉村和罗布琼则, 最后进入 拟建米林220kV牵引变电站。 2工程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该段线路所经区域地形地貌主要为构造、 剥蚀中 高山地貌和低高山地貌及山麓斜坡堆积地貌。区内山 峰高耸叠障, 山顶海拔高程一般在3000m以上, 河谷海 拔高程多在3000m左右, 相对高差约1000m, 线路沿线 海拔高度在2900~3600m之间。两岸谷坡上部坡度较 缓, 约在15~35之间, 下部较陡, 约在25~45之间, 岩 石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山脚、 山前有崩坡积、 冲洪积等 堆积物分布, 植被茂盛。 2.2地质构造 工程区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 麓, 横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由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绕喜马拉雅板块东端的南迦巴瓦峰形成了弧形特征, 使得该区地质构造变得异常复杂。 线路附近的主要断裂构造有 雅鲁藏布深大断裂 带、 茄子弄滚没色苏断裂、 下白若帮布卡米林 断裂、 夺松比丁断裂、 马与帮嘎司玛洗韧性剪切断 裂、 沃卡电站加查兑脆韧性断裂。线路大多平行于 这些构造行迹走线, 受其影响较大, 应注意塔位的选择 和采取适宜的抗震处理措施。路径区域地震活动频 繁, 区域地质构造复杂, 区域稳定性较差。 区内新构造运动强烈, 主要发震断裂带有 雅鲁藏 布江深大断裂、 雅鲁藏布缝合带、 嘉黎断裂带、 扎龙断 裂带, 以及散步测区的其余活动断裂等。雅鲁藏布缝 合带是区内最强烈的活动断裂带, 从1929~1965年测 区记录的33次强震中有18次发生于该带或其邻近外 缘。最强的两次地震发生在墨脱西南和林芝米瑞, 震 级分别达8.6级和7.25级。 据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 线路全线地震动峰 值加速度为0.20g 和0.30g, 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Ⅷ度。 2.3地层岩性 2.3.1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层 (1) 风积层 (Q4eol) 黄褐色, 稍湿, 稍密, 砂质不均 匀, 混大量碎石颗粒,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长石, 级 配不良。该层厚度3.0~10.0m不等。多分布于山麓斜 坡缓坡和坡脚处。 (2) 冲洪积层 (Q4alpl) , 该层主要分布在沿线河谷阶 地及漫滩部位, 一般多为圆砾, 厚度0~10.0m。 (3) 坡洪积层 (Q4dlpl) , 该层主要分布在沿线低山丘 陵缓坡及坡脚地带, 多为稍密的碎石层, 厚度一般为 1~3m。 2.3.2三叠纪 (P) 浅灰色砂岩, 表层强风化厚度大于1.0~3.0m, 以 27 2020年第12期西部探矿工程 下为中等微风化。 2.3.3二叠纪 (T) 呈青灰色、 黑灰色的板岩, 表层强风化, 强风化厚 度1.0~3.0m不等, 风化成碎块、 碎片状, 其下为中等 微风化, 解理裂隙发育, 表面风化面呈浅黄色。 2.4水文地质条件 按照含水层介质和水力性质, 将区内地下水划分 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2.4.1松散岩类孔隙水 广泛分布于雅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 大中型支 沟谷地以及部分小支谷与山前洪积扇。受岩性结构、 成因类型、 地形地貌、 补给条件等因素的控制, 松散岩 类孔隙水的分布规律与富水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 由降雨、 冰雪融水和地表水补给, 其排泄方式主要排泄 给河流、 蒸发, 由于本工程线路所在路径地势较高, 故 可不考虑该类地下水的影响。 2.4.2基岩裂隙水 零星分布于沿线基岩山区,基岩裂隙水, 尤其是在 岩体表部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裂隙水, 可产生动水压力, 在寒冻气候条件下可冻胀, 从而加剧裂隙的发展及贯 通, 严重时往往导致边坡基岩崩塌。该类地下水一般 埋深较大, 深度一般大于5.0m, 对本段路径内的塔基基 础不受影响, 可不予考虑。 3不良地质 沿线的不良地质主要表现为风沙灾害、 泥石流和 崩塌。 3.1风积沙灾害 线路沿线在靠近米林县附近, 不良地质以风沙灾 害为主要特征。风沙颗粒组成以细砂为主, 颗粒组成 细腻均匀, 粉粒或粘土含量较低, 抗剪强度低, 在风沙 基础施工中, 由于颗粒间粘附性差, 易在外力作用下产 生地表位移, 难以压实, 基坑易塌陷。 3.2泥石流 近年来, 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强, 全球气候变 暖、 降雨量增大, 沿线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 规模以及 危害程度都表现出上升发展的趋势。在G318沿线地 段, 断裂构造发育, 岩石力学性质及抗风化能力差异较 大, 地表水系发育, 岩石破碎, 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一般 发育, 很容易形成泥石流。 3.3崩塌 沿线在低中山地貌段, 由于岩石力学性质及抗风 化能力较弱, 风化裂隙较发育, 并在塔基上方存在崩 塌, 崩塌形成的滚石直接会威胁到输电线路铁塔的安 全。 4处理措施 4.1风积沙的处理措施 由于风积沙抗剪强度低, 颗粒间的粘结力差, 在外 力作用下表面易产生位移, 压实较困难及基坑易坍塌 的问题, 在基坑开挖时采用护筒进行支护开挖, 采用湿 法振动压实回填土, 即在饱和条件下, 风沙中的空气受 到冲击或振动等外力的排放, 颗粒紧密结合以提高其 压实度, 从而提高风沙的强度。 4.2崩塌的处理措施 存在崩塌不良地质作用地段, 应采用主动防护网 进行防护, 并清理松动岩块, 施工期间避免振动造成崩 塌的加剧发生。 4.3泥石流处理措施 沿线路径内局部分布坡面性泥石流, 在规模较大 的泥石流地段尽量采取避让措施或大跨越措施, 对一 些小型泥石流地段无法避让时建议采用拦截和拍导措 施, 在塔基周围修筑挡墙并修筑排洪道或导流堤等。 5结束语 通过对该输电线路工程的地质调查, 对该线的工 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 确定了沿线不利 的地质现象。分析了不良地质对工程的控制作用, 评 价了不良地质对工程的危害, 提出了有效的治理措施, 为确定输电线路方案提供了地质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219-2014架空输电 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2]化建新,郑建国,等.工程地质手册[M].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18. 28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