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48 卷 第 4 期 煤田地质与勘探 Vol. 48 No.4 2020 年 8 月 COAL GEOLOGY hydraulic fracturing; three components; detection of fracturing effectiveness 水力压裂技术作为围岩控制和低渗透煤层增透 的有效手段在煤矿井下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包 括冲击地压防治、回采工作面坚硬顶板控制、围岩 卸压等方面[1]。对压裂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压裂 所形成裂缝的扩展形态、延伸方向和距离,因此, 有必要对压裂裂缝发育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 行监测,评价检测压裂效果[2-4]。 目前通过物探技术来检测评价压裂效果的实际 ChaoXing 42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48 卷 应用报道比较少,主要包括微震监测法和瞬变电磁 法[5-9],微震监测法通过在监测区域提前布设的传感 器拾取压裂所形成裂缝在扩展过程中向外传播的微 震波信号,经过处理计算后实现定位。但该方法存 在的问题是如果压裂区围岩破碎严重,压裂液会随 着破碎的裂缝流动,很难产生新的裂缝,不发生微 震从而导致该技术失效[10]。 瞬变电磁法对低电阻率介质反应敏感,而压裂 液作为低阻探测目标,非常适合利用瞬变电磁技术 对其进行探测。通过对比压裂区域内压裂前后的视 电阻率变化情况,可以获取到压裂液的扩散分布状 态,从而实现压裂效果检测的目的[11]。 利用巷-孔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及装备在水力压 裂效果检测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试验研 究,获得很好的应用效果[12-15]。该方法及装置通过 手推杆将接收探头送入钻孔中,感应线圈接收到的 二次场信号通过线缆传输至孔口主机进行处理,受 人工推送施工及信号线缆衰减等因素影响导致其探 测孔深有限。 在前期巷-孔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研究的基础上, 为了提高探测孔深,更好地满足定向长钻孔压裂效 果检测的应用需求,笔者设计了一套钻孔瞬变电磁 三分量探测技术及装置,并开展试验,将其用于水 力压裂效果检测。 1 方法原理 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电极向地 下发送脉冲式一次电磁场,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 由该脉冲电磁场感应的地下涡流产生的二次电磁 场,通过对该二次场的空间和时间的分布分析来认 识有关地质问题[16-18]。 钻孔瞬变电磁三分量探测技术是根据瞬变电 磁法的基本原理,将发射线圈和三分量接收线圈 一同送入钻孔中,逐点进行三分量测量。定义顺 钻孔轴向方向为 Z 分量,垂直钻孔轴向向下方向 为 Y 分量,与 Y 分量正交方向为 X 分量,通过接 收到的 Z 分量二次场信号分析钻孔周围可能存在 的低阻异常区,通过 X、Y 两组水平分量二次场信 号分析异常相对于钻孔的空间方位,最终形成以 钻孔为中心,径向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圆柱形探测 区域,如图 1 所示。 整个探测过程中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激励 源与接收装置始终同时移动,相对位置不变,因 此,将该技术称为动源动接收钻孔瞬变电磁三分 量探测。 图 1 动源动接收钻孔瞬变电磁探测原理 Fig.1 Principle of dynamic source and reception of borehole TEM detection 2 施工流程 本文所设计的钻孔瞬变电磁三分量探测装置主 要包括孔中三分量测量探管和孔口装置两部分,孔 中探管将测量数据实时处理后保存在其内部存储器 中。 孔口装置的功能是向孔中探管下发测量配置参 数以及在测量完成后回读孔中探管内部存储器中 保存的测量数据。 利用钻孔瞬变电磁三分量探测技 术检测水力压裂效果的施工流程主要通过以下步 骤实现 ① 在进行压裂前,给孔口装置及孔中探管上 电,孔口装置向孔中探管授时同步、发送发射频率 及采样频率等测量参数; ② 完成配置后,将孔中探管送入钻孔,推送至 测量位置后探管静止开始测量并记录当前位置探管 方位姿态信息倾角、方位角和工具面角,孔口装 置记录当前测量时间及深度信息; ③ 探管送至孔底后完成探测工作, 取出探管, 通过孔口装置对孔中探管内部存储数据发起回读 操作; ④ 对钻孔进行水力压裂, 压裂完成后等待一段 时间; ⑤ 打开压裂钻孔,再将探管送入钻孔,重复 ①④步骤的工作; ⑥ 对压裂前后 2 次测量数据的垂直分量进行 全期视电阻率计算并对视电阻率计算结果按对应测 点进行差值计算,确定主要裂缝分布范围; ⑦ 对水平分量数据进行校正, 判断异常体方位 并计算出裂缝的延展角度; ⑧ 计算主要裂缝视电阻率异常的立体空间坐 标,绘制其立体分布图,完成压裂效果三维展示。 3 数据处理 完成探测施工获得测量数据以后,需要通过对 ChaoXing 第 4 期 赵睿等 钻孔瞬变电磁探测在水力压裂效果检测中的应用 43 比压裂前后 2 次探测数据垂直分量的视电阻率计算 结果来提取出纯异常场,判断裂缝主要分布范围。 因此,在数据处理流程中,首先,对 2 次测量数据 的垂直分量进行全期视电阻率计算[19-21],由于矿井 瞬变电磁法感应场为全空间瞬变响应,视电阻率表 达式与地面视电阻率表达式应有所区别,故将矿井 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表达式定义为 () 2/3 00 τ 2 4π5 μμ SNsn ρC tt V I ■■ ■ ■ ■■ ■■ 1 式中ρτ为视电阻率;C 为全空间系数;μ0为真空 导磁率;t 为观测时间;S 为发射线圈面积;N 为发 射线圈匝数; s 为接收线圈面积; n 为接收线圈匝数; V 为接收电压;I 为发射电流。 根据垂直分量处理成果,判断出主要的含水压 裂裂隙分布范围,为了分析这些主体异常相对于钻 孔的方位,需要进行水平分量解释。水平分量解释 主要是根据垂直正交于钻孔的 2 组水平分量即 X、 Y 分量的幅值变化,判断异常中心方位角。由于瞬变 电磁早期数据存在电感影响,而晚期信号容易受到 干扰,信号弱且数据质量较差,因此,选用水平分 量中期数据进行异常中心定位。 在孔中瞬变电磁探测时,异常体引起的二次场 是矢量场,由水平涡流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可知,在 钻孔中观测到 2 个水平分量Vx、Vy的矢量和Vxy, 其方向一定是由钻孔指向异常体的等效涡流中心 上, 只需计算出 Vxy的方向, 就可知道异常体中心的 具体方位。 如图 2 所示,设 Vxy与 X 轴夹角为 θ,则 22 sin yy xy xy VV θ V VV 2 其中,Vx、Vy均为已知值,求反正弦即得到 θ 22 arcsin y xy V θ VV 3 图 2 水平角度示意 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horizontal angle 4 应用实例 陕西某矿 42108 工作面采用水力压裂的方法对 其顶板开展了卸压治理,为了检验压裂效果,笔者 采用本文所阐述的钻孔瞬变电磁三分量探测技术分 别在压裂前与压裂后对压裂孔进行探测,通过对比 分析钻孔周围的富水情况与裂隙发育情况推断水力 压裂的破碎位置与展布方向,为压裂效果检测评价 提供依据。 本次试验的施工钻孔为 3-3 号压裂孔,终孔孔 深 360 m,实钻平面情况如图 3 所示。本次主要探 测钻孔深度 111~357 m 区段,钻孔径向探测范围 0~35 m 低阻异常。设计施工测点点距 3 m,每个测 点进行三分量数据采集,总共施工测点 120 组,数 据点 360 个。 图 3 3-3 号钻孔实钻平面轨迹 Fig.3 Actual drilling plan of No.3-3 borehole 根据压裂前后 2 次探测数据视电阻率的计算结 果,将压裂前的探测成果当作背景场,在压裂后的 探测成果中减去背景场,提取出纯异常场,共得到 11 个条带状异常,计算成果如图 4 所示。 通过对纯异常的提取可以看出沿钻孔深度方 向 1 号异常位于钻孔深度 114~129 m,异常区域呈 明显条带状分布,且异常强度较强;2 号异常位于 钻孔深度 135~156 m,异常区域呈明显条带状分布, 异常强度中等;3 号异常位于钻孔深度 165~185 m, 异常区域呈明显条带状分布,异常强度中等;4 号 异常位于钻孔深度 186~210 m,异常区域呈明显条 带状分布,异常强度较强;5 号异常位于钻孔深度 210~225 m,异常区域呈明显条带状分布,异常强度 中等;6 号异常位于钻孔深度 225~255 m,异常区域 分布区间较大条带状较为明显,异常强度中等;7 号异常位于钻孔深度 255~270 m,异常区域分布较 为零散,异常强度中等;8 号异常位于钻孔深度 276~285 m, 异常区域分布范围较小, 异常强度中等; 9 号异常位于钻孔深度 285~315 m, 异常区域呈明显 ChaoXing 44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48 卷 图 4 压裂后纯异常场分布 Fig.4 Distribution of pure abnormal filed after fracturing 条带状分布,且分布范围较大,异常强度中等;10 号异常位于钻孔深度 315~336 m,异常区域呈明显 条带状分布,异常强度中等;11 号异常位于钻孔深 度 336~345 m,异常区域呈明显条带状分布,异常 分布范围较小,异常强度中等。 根据以上异常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本次压裂造 成沿钻孔径向探测方向近区岩层0~10 m散碎,而 远区岩层10~35 m裂隙形成较为明显。 完成垂直分量数据处理以后,根据水平分量解 释处理结果,判断异常体中心所在象限,求出方位 角, 在 VOXLER 软件中绘制裂缝立体空间三维成像 结果图 5。图 5 中 X 轴方向为正东方向,Y 轴方向 为正北方向,Z 轴方向为垂直水平面向上方向。 图 5 主要裂缝空间分布 Fig.5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ain cracks 5 结 论 a. 钻孔瞬变电磁三分量探测技术通过将发射 线圈及接收线圈同时送入钻孔中,逐点进行瞬变电 磁三分量探测,对比压裂前后 2 次探测数据的垂直 分量处理成果,提取出纯异常场,获得主要裂缝分 布范围, 再对校正后的水平分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得出裂缝的延展方向及角度,最后根据上述计算处 理结果完成主要裂缝的立体空间三维成像展示。 b. 井下现场的探测实例完成了水力压裂钻孔 周围压裂前后的对比探测,精细解释了本次压裂所 形成主要裂缝的延展方向及形态,证明钻孔瞬变电 磁三分量探测技术能够对水力压裂裂缝的发育情况 进行监测,为压裂效果评价提供有力依据。 请听作者语音介绍创新技术成果 等信息,欢迎与作者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OSID 码 [1] 林柏泉,李子文,翟成,等. 高压脉动水力压裂卸压增透技术 及应用[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283452-455. LIN Baiquan,LI Ziwen,ZHAI Cheng,et al. Pressure relief and permeability-increasing technology based on high pressure pul- sat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and its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Mining and Safety Engineering,2011,283452-455. [2] 徐刚, 彭苏萍, 邓绪彪. 煤层气井水力压裂压力曲线分析模型 及应用[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402173-178. XU Gang,PENG Suping,DENG Xubiao. Hydraulic fracturing pressure curve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oalbed methane wells[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 2011,402173-178. [3] 李安启, 姜海, 陈彩虹. 我国煤层气井水力压裂的实践及煤层 裂缝模型选择分析[J]. 天然气工业,2004,24591-94. LI Anqi,JIANG Hai,CHEN Caihong. Hydraulic fracturing practice and coalbed fracture model selecting for coalbed gas wells in China[J]. Natural Gas Industry,2004,24591-94. [4] 康红普, 冯彦军. 煤矿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及在围岩控制中的应 用[J]. 煤炭科学技术,2017,4511-9. KANG Hongpu,FENG Yanjun. Hydraulic fractur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strata control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J].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4511-9. [5] 张翠兰,郭臣业,许洋铖,等. 盐井一矿煤层水力压裂范围监 测技术研究[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4,344462-466. ZHANG Cuilan, GUO Chenye, XU Yangcheng, et 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on the scope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effect of coal bed in Yanjing No.1 coal mine[J]. Journal of Xian Univer- 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344462-466. [6] 陈海潮,唐有彩,钮凤林,等. 利用微地震参数评估水力压裂 改造效果研究进展[J]. 石油科学通报,2016,12198-208. CHEN Haichao,TANG Youcai,NIU Fenglin,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hydraulic fracturing mapping[J]. Petroleum Science Bulletin, 2016,12198-208. ChaoXing 第 4 期 赵睿等 钻孔瞬变电磁探测在水力压裂效果检测中的应用 45 [7] 袁永榜. 低透气煤层水力压裂范围综合物探检验技术试验研 究[C]//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 地球物理信 息前沿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1862-63. YUAN Yongb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testing technology for hydraulic fracture range of low permeability coal seam[C]//Ination Technology Committee of China Geophysical Society. Abstracts of Sym- posium on advanced technology of geophysical ination. 201862-63. [8] 王先美,李俊峰,徐胜明,等. 湘中煤层气井水力压裂改造效 果初评[J]. 中国煤层气,2018,1553-8. WANG Xianmei, LI Junfeng, XU Shengming, et al. Preliminary uation on CBM well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central Hunan Province[J]. China Coalbed Methane,2018,1553-8. [9] 张瑞林,谷志鹏. 基于 TEM 探测煤岩水力压裂有效影响范 围的实验研究[J]. 煤炭技术,2015,34395-98. ZHANG Ruilin,GU Zhipeng. Experiment al Study of effective scope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coal and rock seam based on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J]. Coal Technology,2015, 34395-98. [10] 段建华, 汤红伟, 王云宏. 基于微震和瞬变电磁法的煤层气井 水力压裂监测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2018,466160-166. DUAN Jianhua,TANG Hongwei,WANG Yunhong.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coalbed methane well based on microseismic and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J].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8,466160-166. [11] 范涛,程建远,王保利,等. 应用瞬变电磁虚拟波场成像方法 检测井下煤层气水力压裂效果的试验研究[J]. 煤炭学报, 2016,4171762-1768. FAN Tao,CHENG Jianyuan,WANG Baoli,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imaging of TEM pseudo wave-field to detect the effect of underground coal-bed gas hydraulic fracturing[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6,4171762-1768. [12] 范涛. 矿井巷道-钻孔瞬变电磁二维拟地震反演方法及应用[J]. 煤炭学报,2019,4461804-1816. FAN Tao. and application on 2D pseudo-seismic inver- sion of roadway-borehol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 in coal mine[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9,446 1804-1816. [13] 范涛. 矿井极小线圈单钻孔瞬变电磁方法检测煤层气水力压 裂效果[J]. 煤炭学报. https//doi.org/10.13225/ki.jccs. 2019. 0827. FAN Tao. Coalbed methane hydraulic fracturing effectiveness test using minimal coil single bore-hol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https//doi.org/ 10.13225/ki.jccs.2019.0827. [14] 范涛. 孔巷瞬变电磁动源定接收方法探测采空区试验[J]. 煤 炭学报,2017,42123229-3238. FAN Tao.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xploration of coal mine goaf by dynamic source and fixed reception roadway borehole TEM detection [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7, 42123229-3238. [15] 李学潜,韩德品,王程,等. 巷-孔瞬变电磁法在探测含导水 构造中的应用[J]. 中国煤炭地质,2019,31377-82. LI Xueqian,HAN Depin,WANG Cheng,et al. Application of roadway-borehole TEM in water-bearing and water conducting structure prospecting[J]. Coal Geology of China,2019,313 77-82. [16] 薛国强,于景邨. 瞬变电磁法在煤炭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新 进展[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321319-326. XUE Guoqiang,YU Jingcun. New development of TEM re- 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coal mine exploration[J]. Progress in Geophysics,2017,321319-326. [17] 程建远,聂爱兰,张鹏. 煤炭物探技术的主要进展及发展 趋势[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446136-141. CHENG Jianyuan,NIE Ailan,ZHANG Peng. Outstanding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oal geophysics[J]. Coal Ge- ology Exploration,2016,446136-141. [18] 韩德品,郭林生,赵利利,等. 瞬变电磁法快速探查煤矿突水 构造关键技术及应用效果[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4,426 97-100. HAN Depin,GUO Linsheng,ZHAO Lili,et al. The ke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for rapid detecting of water inrush structure in coal mine[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2014,42697-100. [19] 范涛,赵兆,吴海,等. 矿井瞬变电磁多匝回线电感影响消除 及曲线偏移研究[J]. 煤炭学报,2014,395932-940. FAN Tao,ZHAO Zhao,WU Hai,et al. Research on in- ductance effect removing and curve offset for mine TEM with multi small loops[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4, 395932-940. [20] 陈清礼. 瞬变电磁法全区视电阻率的二分搜索算法[J]. 石油 天然气学报,2009,31245-49. CHEN Qingli. Searching algorithm for full time apparent resis- tivity from tem electromotive force data[J].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2009,31245-49. [21] 姜国庆,程久龙,孙晓云,等. 全空间瞬变电磁全区视电 阻率优化二分搜索算法[J]. 煤炭学报,2014,3912 2482-2488. JIANG Guoqing,CHENG Jiulong,SUN Xiaoyun,et al. Op- timized binary search algorithm of full space transient electro- magnetic all-time apparent resistivity[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4,39122482-2488. 责任编辑 聂爱兰 ChaoXing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