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41卷第5期 2013年10月 煤田地质与勘探Vol. 41 No.5 Oct. 2013 COALGFOLOGY explorative degree; exploitative degree; index analysis 以往分析勘查开发程度通常侧重于描述煤炭累 计探获量、预测量、已利用量或尚未利用量等资源 量的大小[1-14),往往造成“累计探获量、预测量和已 利用量大的省区勘查开发程度高,而累计探获量、 预测量和已利用量小的省区勘查开发程度低”这样 一种错觉,客观上并不能直接反映各单元勘查开发 程度的相对高低。本次研究则是在以往定性描述基 础上,以累计探获量、保有资源量、尚未利用资源 量和预测资源量的资源属性和勘查开发属性为基 础,定量分析各单元。~1000 m(浅部)煤炭资源的勘 查开发程度。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程度的定量分析,无 论是对于直观对比各单元勘查开发程度的高低,了解 具有勘查开发潜力的单元分布,还是对于制定未来勘 查开发战略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收稿日期2012-09-10 基金项目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项目(1212011121043 1 煤炭资源统计说明 统计资料来源于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项目30 个省区的相关资料,统计内容包括累计探获资源量 (η、保有资源量(R,含“334”级别及以上级别)、 尚未利用资源量Nu)以及浅部预测资源量(P),时间 截止于2009年底。统计按照“井”字型[lS)划分为辽吉 黑分区、黄淮海分区、华南贫煤分区、蒙东分区、 晋陕蒙宁分区、云贵川渝分区、北疆分区、甘青南 疆分区和滇藏分区等9个分区(图1)。其中辽吉黑、 黄淮海和华南贫煤3个分区为东部带;蒙东、晋陕 蒙宁和云贵川渝3个分区为中部带;北疆、甘青南 疆和滇藏3个分区为西部带[16)。跨区省份按其矿区 分布予以人为分解并归属不同分区(表1)。 作者简介刘占勇(1968一),男,坷北张家口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煤田地质与工程地质相关研究工作. ChaoXing 2 煤田地质与勘探第41卷 酬曰 图 醋圈 、- E 南海J - J . . . . 图1中国大陆煤炭资源分布及“井”字型区划 Fig. 1 The distribution and octothorpe shaped pattern of coal resources in Chinese mainland 表1各省煤炭资源累计探藐量、保有量、尚未利用量和预测量占全国的比例 Talbe 1 Percentage of total resources, reserved resources, unuted resources and predicted r”ources of each province 分区省市T比例R比例Nu比例p比例分区省市T比例R比例Nu比例p比例 辽宁0.522 0.43 0.23 O.Q7 蒙东分区蒙东15.752 16.17 18.98 8.86 辽吉黑 吉林0.145 0.11 0.03 0.26 蒙中28.820 29.61 35.29 6.87 分区 黑龙 江 1.171 1.12 0.85 0.99 晋陕蒙宁 山西14.301 13.83 8.34 5.96 分区 皖北1.847 1.81 1.06 0.25 陕北9.023 9.22 9.48 1.16 苏北0.215 0.17 0.07 0.02 宁夏1.909 1.94 1.51 0.92 河北1.861 1.78 1.49 0.19 重庆0.218 0.21 0.11 0.24 黄淮海 山东川东0.56 0.59 分区 1.660 1.17 1.11 0.26 0.625 0.52 云贵川渝 河南3.316 3.18 3.27 0.47 分区 贵州3.520 3.51 3.95 6.1 北京0.136 0.12 O.Q7 0.24 滇东1.466 1.45 1.53 1.71 天津0.019 0.02 0.02 。陕商0.006 0.005 0.001 。 皖南0.013 0.01 。O.Q7 北.分区北疆10.500 10.78 9.44 60.29 苏南0.016 0.01 0.01 0.05 甘肃0.832 0.82 0.82 1.07 浙江0.002 0.001 5 0.001 9 。 甘青分区青海0.350 0.33 0.3 1.33 福建0.072 0.06 0.01 0.13 南疆0.997 、l.02 1.02 0.92 华南 江西0.123 0.1 0.12 0.24 贫煤滇西0.033 O.o3 0.03 0.09 分区 湖北0.059 0.04 0.03 0.08 湖南0.203 0.16 0.14 0.31 滇藏分区川西0.085 0.07 0.06 0.07 广东0.041 0.02 。0.05 广西0.121 0.11 0.08 0.13 西藏0.013 0.01 0.02 0.06 海南0.008 0.01 o.oi 0.01 ChaoXing 第5期刘占勇等中国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程度分析 3 2 煤炭资源勘查程度分析 勘查程度较高的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比重是勘 查程度定量分析的重要指标。保有资源量是指经过 一定地质勘查工作,并由、相应工程网度圈定的精度 较高的资源部分,目前保有资源量多分布于IOOOm 以浅;已采资源量(C是指已采出的勘查程度最高的 资源量,保有和已采资源量之和为累计探获量。潜在 资源量属于仅经历了较低程度的地质勘查工作,其经 济价值尚不明确的预测资源部分。预测资源量随着地 质勘查程度的逐步增高,部分资源会向累计探获量转 化,该转化过程即是勘查程度逐步提高的过程。 基于保有量(R)、已开采量(。和预测量(P)三者 勘查属性的差异和之间的数据关系,采用式(1)衡量 各单元某一深度段勘查程度的高低,并将其定义为 勘查程度指数(Er)。在某一深度段内,累计探获量 比例越高,衡量指数越大,勘查程度越高;反之, 勘查程度越低。衡量指数随着勘查程度的提高,逐 步由0向l趋近。 RC Er =一一-=一一-1 TP TP 2.1 勘查程度总体对比 基于以上分析,采用式(1)对浅部(1-1000 m)煤 炭资源勘查程度指数计算结果如表2。通过表2,并 结合表1可以看出 .除浙江和陕南地区勘查程度指数为1之外, 其他省区都介于0-1,说明浙江和陕南地区资源虽 然匮乏,但现有浅部资源量均为经过较高级别勘探 工作圈定的累计探获量,不存在级别较低的预测资 源部分,勘查程度也因此最高。 b.东、中、西三带,东部勘查程度总体高于中 部,中部勘查程度总体高于西部。 c. 9个分区中,黄淮海分区的勘查程度最高, 指数普遍大于0.9,其次为晋陕蒙宁、蒙东和辽吉黑 3个分区,指数普遍大于0.6,其他分区指数普遍低 于0.6,尤以北疆分区最低。 d.以秦岭一大别山为界,北部勘查程度总体高 于南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浙江、天津、北京等省区 目前已不允许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截止2009年,浙 江、天津两省区勘查程度较高;与其相对,新疆地 区,尤其是北疆地区,勘查工作力度在2009年之后 迅速加强,勘查程度大幅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北 疆地区当前勘查程度指数约在0.5左右,但截止 2009年其指数仅为0.20,全国最低。 表2各省区煤褒资源勘查程度指It统计表 分带 东 部 带 分区 辽吉黑 分区 黄淮海分区 华南贫煤分区 、、 Table 2 Index of explorative degree in each pr。vince 省市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皖北 苏北 北京 天津 . 河北 山东 河南 皖南 苏南 浙江 福建 江西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Er 0.91 0.43 0.62 0.91 0.95 0.44 0.91 0.93 0.90 0.91 0.20 0.30 1.00 0.43 0.42 0.52 0.48 0.56 。.57 0.61 分带 中 部 带 西 部 分区 蒙东分区 晋陕蒙宁分区 云贵川渝分区 北疆分区 甘青分区 带滇藏分区 省市Er 蒙东0.71 蒙中0.85 山西0.77 陕北0.92 宁夏0.74 重庆0.56 川东0.60 贵州0.45 滇东0.54 陕商1.00 北疆0.20 甘肃0.52 青海0.27 南疆0.60 滇西0.33 川西0.64 西藏0.22 ChaoXing 4 煤田地质与勘探第41卷 2.2 各省勘查程度对比 通过各省勘查程度指数对比可以看出 a.东部带的勘查程度总体较高,但以大别山为 界,北部的勘查程度远远高于南部。除吉林、黑龙江 和北京三省区外,北部的勘查程度指数均高于0止 而南部指数普遍在0.6以下,以皖南和苏南最低。 b.中部带的勘查程度相对东部带较低,但仍然 表现出以秦岭为界北高南低的特征。北部蒙东分区 和晋陕蒙宁分区的勘查程度指数均在0.7以上,尤 以陕北和蒙中地区最高,分别为0.92和0.85;南部 的云贵川渝分区除陕南之外,其他的勘查程度指数 均在0.6以下,且以贵州最低,仅为0.45。 c.西部带的勘查程度指数多不超过0.6,勘查 程度在三带中最低,南北差异也不如其他两带明显。 该带以甘肃、南疆和川西地区勘查程度较高,指数 均大于0.5,其他省份多在0.3以下,以北疆地区最 低,仅为0.20。 综上所述,我国浅部煤炭资源勘查程度总体表 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其中,东部带以黄淮海 分区的勘查程度最高,辽吉黑分区次之,华南贫煤 分区最低;中部带以蒙东和晋陕蒙宁分区的勘查程 度较高,云贵川渝分区较低;西部带以南疆、JII西 和甘肃三省区勘查程度较高,青海、滇西和西藏勘 查程度较低,北疆地区最低。 3 煤炭资源开发程度分析 与勘查程度相对,开发程度侧重于反映不同单 元当前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主要包括已采资 源量(。和保有巳利用资源量(U。尚未利用资源量 Nu)是指保有资源量(R)减去生产矿井、在建矿井和 拟建矿井所占用的煤炭资源量后的剩余部分,其大 小不仅能反映各单元不同的资源开发潜力,同时, 尚未利用量(Nu)与累计探获量(η的比值还能间接衡 量不同单元的开发利用程度,比值越大,开发利用 程度越低;反之,开发利用程度越高。 依据上述分析,为了便于直观反映开发程度, 采用式(2)进行计算,并将其定义为开发程度指数 Ei)。指数越大,开发利用程度越高;反之,开发利 用程度越低;指数为“。”时,表示没有开发利用活动。 各省开发程度指数见表3。 CU T-RR-Nu Ei=一一一=1-一一2 T 3.1 煤炭资源开发程度总体对比 由表3可以看出 a.天津、海南和西藏的开发程度指数接近“。”, 说明三省区当前没有煤炭资源开发工作,开发利用 表3各省区煤炭资源开发程度指数统计表 Table 3 Index of exploita“ve degree of each province 分带分区省市Ei 分带分区省市Ei 辽宁0.66 蒙东分区蒙东0.08 辽吉黑分区吉林 0.83 中 象中0.06 黑龙江0.45 皖北0.56 晋陕蒙宁分区 山西0.55 陕北0.19 苏北0.76 部 宁夏0.39 北京0.62 天津。 东 黄淮海分区 重庆0.63 川东0.36 河北0.39 云贵川渝分区贵州0.14 山东0.49 带 滨东0.20 河南0.25 陕商0.86 部 皖南0.96 北疆分区北疆0.31 苏南0.44 甘肃0.24 浙江0.41 西 甘青分区青海0.34 福建0.86 江西0.28 湖北0.59 带 华南贫煤分区 南疆0.22 滇西0.22 部 湖南0.48 广东0.90 川西0.46 带滇藏分区 广西0.51 海南0.006 西藏0.05 ChaoXing 第5期刘占勇等中国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程度分析 5 程度最低;皖南的开发程度指数达0.96,全国最高, 说明其资源虽然匮乏,但利用程度却很高;其他省 区的开发程度指数介于上述省区之间,均存在不同 程度的开发利用。 b.辽吉黑分区的开发程度最高,平均指数为 0.65;华南贫煤分区各省开发程度差别较大,平均 指数为0.54,开发程度其次;黄淮海分区和云贵川 渝分区开发程度居第3位,平均指数均为0.44;北 疆分区为0.31;晋陕蒙宁分区平均为0.30;甘青分 区平均为0.27;滇藏分区平均为0.24;蒙东分区(地 区)最低,仅为0.08,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 综上所述,我国浅部煤炭资源开发程度总体表 现为东高西低,除天津、海南和西藏基本没有开发 活动外,其他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各分 区开发利用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辽吉黑分区、华 南贫煤分区、黄淮海分区和云贵川渝分区、北疆分 区、晋陕蒙宁分区、甘青和滇藏分区、蒙东分区。 3.2 各省煤炭资源开发程度对比 结合各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指数对比可以 看出辽吉黑分区开发利用程度最高,其中辽宁和 吉林在0.6以上,黑龙江较低,为0.45;华南贫煤 分区开发程度其次,但各省差异较大,皖南、福建 和广东三省区开发程度高,开发利用程度指数均在 0.8以上,其他省份均在0.6以下,以江西最低,仅 为0.28;黄淮海分区和云贵川渝分区的平均指数均 为0.44,以苏北、重庆和陕南开发程度高,指数分 别为0.76、0.63和0.86,其他多在0.5以下;甘青 分区和滇藏分区开发程度低,除川西开发程度较高 (指数为0.46)外,其余指数均在0.4以下;蒙东地区 和北疆地区均为独立分区,两者开发程度指数分别 为0.08和0.31,蒙东分区开发程度最低。 4 勘查开发潜力区块圈定 未来具有勘查开发潜力的区块必须符合既有充 实的资源基础,同时当前勘查开发程度又较低这两 个条件。结合表1尚未利用资源量和浅部预测资源 量比例以及勘查开发程度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蒙 东、晋陕蒙宁和北疆3个分区在未来具有最广泛的 勘查开发潜力。 5结论 a.浅部煤炭资源勘查程度总体表现为东高西 低、北高南低,其中黄淮海分区勘查程度最高,晋 陕蒙宁、蒙东和辽吉黑3个分区其次,其他分区较 低,北疆分区最低。 b.浅部煤炭资源开发程度总体表现为东高西 低,各分区开发利用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辽吉 黑分区、华南贫煤分区、黄淮海和云贵川渝分区、 北疆分区、晋陕蒙宁分区、甘青和滇藏分区、蒙 东分区。 c.蒙东、晋陕蒙宁和北疆3个分区的煤炭资源 未来具有最广泛的勘查开发前景。 d.明确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等各勘查阶段 的资源量后,勘查程度指数法同样适用于保有资源 量勘查程度的进一步细化。 参考文献 [I]刘志逊,陈河替,黄文辉.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及勘查战略[月. 煤炭技术,2005,2410 1-2. [2]王新民,王玉怀.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 析[巧.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3 34-36. [3]张瑞胜.浅谈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现状[几科技风,20117 254-255. [4)易同生.贵州省煤炭资源勘查与开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几 中国煤炭,2010,366 32-36. [5]薛庆远.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及其合理开发利用[月.煤田地质 与勘探,1996,246 23-26. [6]杨森从.河北省煤炭资源勘查及开发现状[巧.中国煤田地质, 2006, 184 5-10. [7]毛德荣,侯振才全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保护对策的探 讨[巧.中国地质,1997114-17. [SJ吴景龙.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巧.煤炭 工程,20082 101-102. [9]王俊民.新疆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巧.中国 煤田地质,2001,133 20-21. [10)邱增国,孟云平,廖家隆,等.江苏省煤炭资源保障程度及勘 查研究向中国煤炭地质,2011,2310 75-76. [11)龚绍礼.江西煤炭资源勘查现状及前景分析[月.江西地质, 2001, 154 297-300. [12)唐卫国,蒋星祥,汤亚平.湖南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 策[巧.中国矿业,2012,211“-47. [13)蔡宝森,J章现.平顶山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对 策[巧.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1233-34. [14)刘耀华.永春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思路[月. 西部探矿工程,20061165-66. [15)回山岗,尚冠雄,唐辛.中国煤炭资源的“井 地域分异性与资源经济地理区划[J].中国煤炭地质,2006, 183 1-5. [16]程爱国,宁树正,袁同兴.中国煤炭资源综合区划研究[巧.中 国煤炭地质,2011, 238 5-8. ChaoXing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