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1985).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198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198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198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198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198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色金属矿山企业 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 有色金属矿山企业 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 (试 行) (试 行)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一九八五年七月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一九八五年七月 前前 言言 初步设计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项目决策后所做 的具体实施方案,初步设计必须做到内容完整并达到一定的深度,以“满 足项目投资包干、 招标承包、 材料设备订货、 土地征用和施工准备的要求” 。 任何繁琐和简化都不利于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开展。为切实保证初步设计 的质量,有利于各有色设计单位“初步设计书”的编制,特制定本原则 规定 (试行) 。 在初步设计工作中,各有色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计委有关设计工作 的各项指示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建设程 序,特别要贯彻执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技术进步的方针;要注意资源的 综合利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合理使用劳动力,立足自力 更生。 本原则规定适用于大、中型项目的初步设计。对于引进项目、援外项 目、合作项目、合资项目以及小型项目的初步设计,可参照本原则规定的 精神酌情调整。对于具有不同工程特点、不同要求的初步设计项目,各设 计单位应根据工程需要,在内容和深度上做必要的增删。 各有色设计单位在试行过程中,可将存在的问题以及修改意见报有色 总公司基建部,以便在适当时机再做修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基建部 一九八五年七月 原则要求原则要求 一、初步设计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并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可 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制。 二、编制初步设计必须遵循国家和上级机关制定的有关建设方针和技术政策,执行 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 三、编制初步设计,一般应具备下列文件和设计基础资料 1.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 2.批准的矿区地质勘探总结报告 (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 还包括批准的水 文地质勘探报告) ; 3.批准的选矿试验报告; 4.三废处理试验报告; 5.矿区气象、水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烈度、地形测绘等重要的设计基 础资料; 6.水、电、交通运输等基础资料和外部协作条件。 四、初步设计是项目决策后根据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所作的具体 实施方案。在初步设计中,对业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主 要原则方案,如厂址、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法、主要工艺流程、主要设备选型等, 一般不应有较大的变动。当基础资料及情况发生变化,致使原确定的重大工艺方案有较 大变动或初步设计概算大于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 10以上时,须经原审批设计任务书 (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管部门的批准。 五、初步设计的内容和深度按国家计委指示“满足项目投资包干、招标承包、材料 设备订货、土地征用和施工准备等要求” 。 六、初步设计必须按照国家计委要求,注意企业的节能工作。编制的初步设计书, 要在总论或有关专业章节阐明设计中采用节约能源的新工艺、 新技术以及合理利用能源 的有关内容。 七、本原则规定各章节的内容,不作为设计文件章节划分的唯一依据。各设计 单位可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作必要的调整和增删。 八、本原则规定各章节的内容不作为各设计单位内部专业分工的依据,各设计 单位可根据各自的习惯进行专业分工。 九、本原则规定只适用于国内大、中型有色矿山企业设计,对小型矿山项目可 参照本规定的要求酌情编制。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总论 „„„„„„„„„„„„„„„„„„„. 1 第二章 技术经济 „„„„„„„„„„„„„„„„„. 2 第三章 地质 „„„„„„„„„„„„„„„„„„„. 6 第四章 岩石力学 „„„„„„„„„„„„„„„„„. 9 第五章 采矿 „„„„„„„„„„„„„„„„„„„. 10 第六章 矿山机械 „„„„„„„„„„„„„„„„„. 23 第七章 选矿 „„„„„„„„„„„„„„„„„„„. 30 第八章 尾矿设施 „„„„„„„„„„„„„„„„„. 35 第九章 总图运输 „„„„„„„„„„„„„„„„„. 37 第十章 给排水 „„„„„„„„„„„„„„„„„„. 40 第十一章 电力、自动化仪表及电信 „„„„„„„„„„. 43 第十二章 热力及采暖通风 „„„„„„„„„„„„„„. 47 第十三章 机修、汽修及电修 „„„„„„„„„„„„„. 50 第十四章 土建 „„„„„„„„„„„„„„„„„„„. 52 第十五章 环境卫生 „„„„„„„„„„„„„„„„„. 54 第十六章 安全与工业卫生 „„„„„„„„„„„„„„. 55 第十七章 概算 „„„„„„„„„„„„„„„„„„„. 56 初步设计附件、附表及附图 „„„„„„„„„„„„„„„. 58 有色金属的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试行)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一、企业地理交通位置,隶属关系和区域经济地理特点。 二、设计依据 1. 引述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审批文件规定的设计原则。 2. 简述资源条件及设计基础资料(地质报告、工艺流程试验等)条件。 三、外部建设条件 外部交通运输、电源、水源、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以及其它对外协作关系等 四、总包和分包设计的分工和协作。 五、对改、扩、续建企业,还应说明企业现状、特点、存在主要问题以及主要建(构)筑物和 设备的利用情况。 第二节第二节 设计基本原则设计基本原则 一、概述设计中所遵循的主要方针、政策。 二、企业专业化协作和装备水平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第三节 设计规模、企业组成及方案设计规模、企业组成及方案 一、设计规模概述设计规模;一次建设或分期建设以及发展远景。 二、企业组成。 三、产品方案列述各主要产品(包括综合利用的主要产品)数量、等级、规格。 第四节第四节 厂址厂址 概述企业工程布局、厂址方案、用地总数、占用农田数等。 第五节第五节 主要设计方案主要设计方案 一、引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采选设计方案和工艺流程以及初步设计检验结果和推荐方案的主要 内容。 二、概述外部运输、供电、供水、尾矿、机汽修、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和企业总平面布置 等主要内容。 三、概述企业设计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内容。 四、概述企业设计中采用的节约能源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及合理利用能源的具体措施。 第六节第六节 企业建设综合经济效益企业建设综合经济效益 列述企业建设总投资、主要工程量、设备总重量、总电容量、三材用量、总定员、建设周期、 年总产值、总成本、总盈利、投资偿还年限、净现值、收益率等,说明企业建设的经济效果和投资 效果。 第七节第七节 问题及建议问题及建议 阐明本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意见。 有色金属的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试行) 2 第二章第二章 技术经济技术经济 第一节第一节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地质储量、设计储量、规模、产品品种、产量、质 量、基建开拓工程量、基建时间、生产年限、采选工艺技术指标、主要设备数量、设备台效、主要 原材料和燃料年需要量、用水量、综合能耗、三废排放量、设备安装容量、最大负荷、用电量、设 备重量、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征地迁民数量、外部运输量、基建三材用量、年工作天数、劳动定 员、工资、劳动生产率、基建投资、流动资金、销售收入、产品成本、税金、利润、贷款偿还年限、 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投资收益率等。 对改、扩建项目,可列出改扩建前后重要指标的对比。 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设计方案论述主要设计方案论述 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 (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 简述所推荐的主要设计方案, 包括矿床工业指标、 原料基地选择、企业规模、总体布局、厂区厂址、分期建设和改扩建方案、生产方法、工艺流程、 产品品种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水源、电源、交通运输方式等。同时,根据初步设计的检验结果, 对所推荐方案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生产的安全可靠性予以论述。 第三节第三节 劳动定员劳动定员 一、编制企业劳动组织及机构设置。 二、确定工作制度。 三、编制定员表确定在册职工人数;计算各部门、各类人员分布及比例,确定最大班人数。 四、确定工人及管理服务人员工资和福利基金,计算工资总额。 五、计算劳动生产率并进行劳动生产率分析。 六、说明职工培训的目的、培训的方法和培训计划。 第四节第四节 资金筹措资金筹措 一、计算总投资 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包括基建投资和流动资金。基建投资根据设计概算确定。流动资金按企业正 常生产及销售计算。 二、确定各项资金来源及其条件 1. 自筹资金 2. 银行贷款 3. 其它形式 三、予计投资进度 投资进度一般需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在无施工组织设计的情况下,由项目总设计师会同概 算、技术经济及有关专业共同拟订予计的建设进度及投资进度安排并列表说明。 第五节第五节 成本成本 一、计算企业正常生产年度成本 1. 确定原材料、动力、燃料及辅助材料价格; 2. 确定维简费提取标准、基本折旧率、大修理费率、维修费率; 3. 确定生产工人工资及应提取的福利基金; 4. 确定车间经费和企业管理费用; 有色金属的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试行) 3 5. 确定应摊销的费用; 6. 计算产品销售费用; 7. 确定主付产品或联产品生产成本分摊原则; 8. 必要时计算主要作业、辅助作业车间成本; 9. 计算主付产品或联产品车间、工厂、销售总成本及单位成本。必要时,区分可变成本与固 定成本。 二、列出产品成本表 三、成本分析与比较 第六节第六节 产品产量、销售收入、税金及利润产品产量、销售收入、税金及利润 一、产品产量和规格。 二、产品销售收入 1. 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 2. 计算产品的销售收入。 三、根据国家规定的税率计算产品的销售税金。 四、利润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的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工厂成本销售费用技术转让费 销售利润包括所得税、调节税、企业留利等。 五、产品产量、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表; 产品销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第七节第七节 贷款偿还贷款偿还 一、贷款偿还年限 1.确定偿还资金来源,包括销售利润(扣除企业留利) ;按规定可免交的销售税金;可用于归 还借款的维简费和基本折旧基金等。 2.偿还原则,包括宽限期;偿还时间;计息周期(年或半年) ;等额或非等额偿还;偿还方式 等。 二、贷款偿还能力计算表 企业财务平衡表。 第八节第八节 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所得的纯收益的累计总额达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所经历的时间(年 限) 。 项目所得的纯收益一般包括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税金;流动资金利息;按产量提取的维 简费节余额;选厂提取的基本折旧资金等。 列表计算投资回收期。 第九节第九节 净现值及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及投资收益率 一、确定项目的经济寿命期(矿山一般可按设计服务年限计) 。 二、计算经济寿命期内净资金流量 1.资金流入 (1)销售收入; (2)固定资产残值; (3)流动资金回收。 有色金属的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试行) 4 2.资金流出 (1)基建投资; (2)流动资金; (3)销售成本(减基本折旧;矿山维简费节余额;流动资金利息) ; (4)技术转让费 3.净资金流量 三、净现值及投资收益率 1. 净现值 根据部门基准收益率计算折现系数并计算净现值 (在国家尚无统一规定的基准收益率之前, 可暂不计算净现值;或参照银行暂定的项目评估所推荐的指标进行试算) 。 2. 投资收益率 投资收益率是项目寿命期内资金流入的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而净现值等于 零时的折现率。投资收益率可按资金流量表所包括的内容进行计算。 3. 根据净现值、投资收益率与同类型企业或本部门平均指标对比,说明投资效果。 第十节第十节 盈亏平衡点及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点及敏感性分析 根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深度及项目的具体情况,在必要时可考虑进一步进行盈亏平衡点分析及 敏感性分析。通过分析,指出项目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节第十一节 综合经济评价综合经济评价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在下列一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一、从企业产品在本地区本部门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构成,说明设计企业在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 二、从满足国家计划需要、解决产需平衡所起的作用、说明企业建设的重要性; 三、从满足出口创汇或减少进口程度说明企业建设所起的作用; 四、从国家、地方、企业三者的收益说明企业建设的必要性; 五、从总投资、单位投资、成本、利税率、偿还贷款能力、净现值、收益率等与本部门或类似 企业对比,说明设计企业的经济效果; 六、从节能、环保的效果说明企业建设的效益; 七、从促进本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合理布局等说明企业 建设的意义。 同时在综合评价中还应说明,为保证予计的投资效果,设计中还存在哪些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建议和措施或提出进一步提高投资效果的途径。 附表附表 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2. 投资来源及支用进度表; 3. 产品产量、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表; 4. 产品成本计算表; 5. 利润表; 6. 贷款偿还能力表; 7. 企业财务平衡表; 8. 投资回收期计算表; 9. 资金流量表 有色金属的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试行) 5 10. 劳动定员明细表。 注 1. 技术经济章各节的编排、内容以及附表数量,可根据各项目的不同特点和要求酌情调整。 2.矿山受资源赋存条件及品位变化的影响,一般采矿出矿品位及逐年矿岩总量在各个时期有所 不同,因此,对产品产量、销售收入、税金、成本及利润等项指标除按正常年份进行计算外,还应 根据需要计算设计服务年限的各项指标。 3.技术经济各附表,可根据具体情况附于有关节之后或附于初步设计书附表中。 有色金属的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试行) 6 第三章第三章 地地 质质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一、矿区地理位置。 二、矿区自然地理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水系等。 三、矿区勘探史。 四、简述设计所依据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 (含水文地质勘探报告等)以及报告提交和审批情况。 第二节第二节 矿区及矿床地质矿区及矿床地质 一、矿区地质 简述矿区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外围矿点情况,矿区面积。 1. 地层岩性、厚度、接触关系、分布及含矿情况。 2. 构造主要构造的性质、规模、特征、对矿体的控制及破坏情况 3. 岩浆岩种类、形态、产状、分布及其成矿的关系,对矿体的破坏情况。 4. 围岩蚀变种类、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二、矿床地质特征 1. 矿床类型矿床成因类型,工业类型及其埋藏条件。 2. 矿体特征矿体赋存情况、矿体数量、主要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空间位置和分布情况、 矿体纵横变化规律、发展远景。 3. 矿石特征矿石的矿物组成及含量、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石的次生富集规律、氧化程度、 矿石的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划分和分布及其储量比例、矿石化学成份、主要元素、伴生有 益组分、有害杂质的种类、含量和赋存状态、矿石品位变化规律。 4. 矿石加工技术性质,矿石选、冶试验结果,伴生有益组分综合利用等。 第三节第三节 矿区水文地质矿区水文地质 一、矿区处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中的位置,地形地貌条件。 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内各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和分布,其含水性、渗透性及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对矿床开采 的影响等,矿区内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和分布、隔水性等。 岩溶、裂隙、断层、破碎带的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和含水特征;矿床疏干后地表塌陷的可能性 以及塌陷的大致范围;地表水系、老窿水与地下水的联系;对未来矿坑生产的威胁和危害程度等。 矿区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补给、排泄条件和矿床主要充水因素。 矿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矿山供水水源评价。 三、涌水量的予计 予计矿坑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以及崩落区降雨渗入量或露天坑大气降雨径流量,采用的计 算公式和参数。 第四节第四节 矿床地质勘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矿床地质勘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一、矿床地质勘探工作。 二、对矿床地质勘探程度的评述。 第五节第五节 矿区储量矿区储量 一、工业指标。 有色金属的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试行) 7 二、矿区储量。 1. 储委审批的储量。 2. 设计计算的矿山储量及中段(阶段)储量。 第六节第六节 基建(生产)探矿和采样基建(生产)探矿和采样 一、基建探矿及采样 1. 基建探矿基建探矿的任务和范围,基建探矿的方法、手段、网度,基建探矿工程量。 2. 基建探矿工程采样采样原则、方法、规格和数量。 3. 基建探矿预期效果。 二、生产探矿及采样 1. 生产探矿生产探矿的目的、任务、方法、手段和网度。 2. 生探工程采样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和数量。 三、化验分析 化验分析种类、项目和数量;化验分析设施设置说明。 四、定员和设备配置 1. 矿山地质测量组织和劳动定员。 2. 主要设备、仪器的型号和数量。 第七节第七节 矿床疏干防水矿床疏干防水 一、矿床疏干 1. 矿床疏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 疏干方案的比较,提出推荐的方案。 3. 各含水层的疏干方法、工艺和分期、分段疏干的原则。 4. 疏干工程的布置及结构。 5. 疏干设备。 6. 疏干的水文地质计算。 7. 观测孔的布置。 8. 矿床疏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注浆堵水 1. 注浆堵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 确定注浆堵水地段。 3. 选择注浆堵水方案。 4. 确定注浆堵水的基本工艺及材料。 5. 分析原始资料,确定有关计算参数。 6. 确定堵水工程的布置和位置。 7. 拟定帷幕线勘察任务和注浆试验要求。 8. 确定注浆钻孔结构、数量。 9. 确定观测孔位置、结构、数量。 10. 确定堵水的生产水文地质工作和涌水量计算。 第八节第八节 存在问题及建议存在问题及建议 概述本设计中在矿区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基础资料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附表附表 有色金属的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试行) 8 1. 基建工程量表; 2. 主要设备表; 3. 劳动定员表; 4. 主要基建材料表; 5. 主要材料、动力、燃料消耗表; 6. 概算或工程量。 (以上供汇总用) 附附图图 1. 矿床地质地形图 (1;1000~1;2000) ; 2. 矿体纵横剖面图 (1;500~1;2000) ; 3. 矿体纵投影或水平投影图 (1;500~1;2000) ; 4. 储量计算平、剖面图 (1;500~1;2000) ; 5. 矿体顶(底)板等高线图 (1;500~1;2000) ; 6. 中段(阶段)地质平面图 (1;500~1;2000) ; 7. 矿区综合水文地质图 (1;100~1;2000) ; 8. 矿区水文地质剖面图 (1;500~1;2000) ; 9. 矿床疏干、注浆堵水工程平面布置图 (1;500~1;2000) ; 10. 矿床疏干、注浆堵水工程结构图; 11. 放水孔、注浆孔和观测孔平面布置图; 12. 放水孔、注浆孔和观测孔结构图; 13. 注浆帷幕剖面示意图。 注 (1) “矿区水文地质”及“矿床疏干防水”部分的内容和深度,应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复 杂程度而增删,当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可考虑单独成“章” ; (2)附图数量应根据开采方式、矿床规模及其地质条件具体确定。 有色金属的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试行) 9 第四章第四章 岩石力学岩石力学 第一节第一节 岩体稳定性的地质背景岩体稳定性的地质背景 一、简要阐明矿区内各类岩体形成的环境、时代、成岩作用和演变过程。 二、矿区构造体系。叙述构造的形成及其发展历史;断层、破碎带、节理的展布情况。 第二节第二节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一、矿岩的体重、湿度、松散系数、安息角。 二、各类矿石的抗压、抗拉、剪切、三轴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泊桑比、粘着力(C) 、内摩 擦系数(Φ) 。 三、表土风化层的特性。 四、不连续面充填物的力学参数。 第三节第三节 岩体结构岩体结构 一、根据节理裂隙调查成果、岩体质量指标(R、Q、D)测定成果、岩体弹性波传递速度等有 关资料分析岩体的结构特征并进行分类。 二、矿岩崩落块度预测。 第四节第四节 原岩应力原岩应力 一、原岩应力测点的布置及测定方法。 二、测量成果分析说明应力场的特征、最大主应力的大小及方向、地应力对开采的影响。 第五节第五节 岩体稳定性(或可崩性)评价岩体稳定性(或可崩性)评价 一、岩体稳定性(或可崩性)分级。 二、分析采掘工程允许暴露面积,推荐维护岩体稳定或支护方法。 三、评价初始崩落及正常崩落的拉底面积。 第六节第六节 露天边坡稳定性计算露天边坡稳定性计算 第七节第七节 坑内采掘工程稳定计算坑内采掘工程稳定计算 注对于矿山岩石力学的有关内容,当条件具备时,可考虑单独列“岩石力学”章;当不具备 开展岩石力学研究工作时,亦可考虑将矿岩物理力学性质(如矿岩硬度、体重、松散系数、块度、 安息角、内摩擦角、湿度、放射性以及矿石含泥、自燃、结块等) 、矿岩稳定性(如矿体及顶底板围 岩裂隙、节理发育程度、地质构造对岩体的破坏程度)等有关内容相应列入地质章或采矿章中,而 不单独列“岩石力学”章。 有色金属的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试行) 10 第五章第五章 采采 矿矿 露天露天开开采采 第一节第一节 开采范围及开采方法的选择开采范围及开采方法的选择 一、开采范围选择 1. 根据“可行性研究”所确定的内容,进一步论述开采对象和开采范围,当一个矿区有二个 以上矿床或同一矿床有多个矿带(体)时,论述设计开采范围确定的原则和依据以及开采 的总顺序。 2. 对改、扩建企业应说明其开采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开采方法选择 根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从矿床赋存条件、企业规模、产品品种、产量、质量、资源利用 程度、基建工程量、基建时间、投资、经营费用、成本、设备数量、能源消耗、材料消耗、劳动生 产率、环境保护、占用土地及远近期结合等方面,论述采用露天开采的理由及其经济效果。 三、当采用露天和地下联合开采或先露天后坑内,先坑内后露天时,应叙述露天、地下的界线, 两者在平面和立面上的关系,相互影响及其安全措施等。 第二节第二节 露天开采境界确定露天开采境界确定 一、采场边坡参数的确定 1. 简述边坡参数确定的原始条件、影响因素、方法; 2. 确定边坡参数终了台阶高度,崖径组成方式与尺寸,终了台阶坡面角,最终边坡角。 二、露天境界的确定 1. 阐明露天境界圈定的原则、技术经济条件及经济合理剥采比的确定。 2. 阐明电算圈定露天境界的方法及其主要约束条件。 3. 阐明手工圈定露天境界的方法和结果以及露天底的标高和尺寸。 4. 比较不同开采境界方案(列表)的矿岩总量,采出矿石量及其占工业储量的比例,平均剥 采比,采场境界几何尺寸,采深以及其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确定推荐方案。 5. 推荐方案露天采场分层矿岩量表,列表内容要求 矿岩总量、矿石量、岩石量均用万立方米与万吨表示。 矿岩量、出矿品位、金属量、应按不同矿种、不同自然类型分别列出。 岩石量中应把采出的远景储量列出。 三、分期建设和扩帮开采,应阐述分期和扩帮的必要性、优缺点、首采地段的选择、分期和扩 帮的步骤、过渡措施、技术要求和经济效果。 四、境界内采出的远景储量,或暂时难于加工处理的储量以及境界外的储量,应说明其利用及 开采的初步设想。 第三节第三节 矿山工作制度,生产规模,产品方案矿山工作制度,生产规模,产品方案,服务年限,服务年限 一、矿山工作制度 1. 阐明确定矿山工作制度的依据和原则,提出年工作天数、日工作班数、班工作小时数。 2. 阐明确定采矿主要设备工作制度的依据、方法、提出设备年工作天数、日工作班数、班工 作小时数。 二、生产规模的验证 1. 按企业合理生产年限、达产年限论证; 有色金属的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试行) 11 2. 按咽喉部位的线路通过能力及卸载点卸载能力验证; 3. 按台阶工作线长度和同时工作电铲台数(或其他挖掘设备)在作业面的布置方式及其台年 效率验证; 4. 按新水平准备时间和类似矿山实际所能达到的年下降速度验证; 5. 采用分期建设和扩帮开采时,应阐明各期边界和规模。 三、产品方案 根据矿床赋存特点、矿石类型、采选冶工艺的可能与要求,阐明采矿出矿品种、分采或混采的 理由。 四、矿山服务年限 说明矿山服务年限内的基建年限、生产年限中投产到达产时间、达产年份、减产年份。 第四节第四节 开拓运输开拓运输 一、开拓运输方案的选择 1. 说明矿区地形特征,采矿工业场地,选矿厂,废石场,表外矿石与副产矿石的堆场。 2. 开拓运输方案比较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包括矿岩性质、采剥矿岩总量、年矿岩运量、开拓 运输方式、矿岩运距、运输设备型号及数量、三材需用量、基建投资、运营费、能源(电、柴油等) 消耗、劳动生产率、占地和迁民等。 3. 综合分析开拓运输方案比较结果,阐述推荐的开拓运输方案。 二、开拓运输方案的描述 对选定的开拓运输方案,若山坡与凹陷开采不同,前期与后期不同,则首先要说明划分标高、 服务时间、承担的服务运输量、两者的过渡方式和措施。 不论何种开拓运输方式,均应说明露天采场各台阶与采矿工业场地、受矿仓、废石场、副产矿 石和表外矿堆场之间的系统联系。 1. 当采用单一汽车或铁路运输时,一般应说明固定坑线的布置方式、线路技术等级与相应的技 术条件、总出入沟口的位置、采场内移动坑线的布置形式与推进方向、主要规格、服务时间等。对 于铁路运输还应说明矿山站、废石站、会让站、信号点的分布与形式等。 2. 当采用斜坡道、胶带机、平窿溜井等运输方式时应分别说明 斜坡道的位置、布置形式和提升方式(箕斗、矿车串(台)车、汽车台车提升)及数量、服务 对象(矿石、岩石、材料、人员等) 、斜坡道结构形式与主要技术规格、上下调车场(或装载栈桥) 结构形式与各台阶的联系方式、斜坡道提升能力等。 胶带机斜坡道(或斜井)的位置、布置形式、长度、数量、主要技术规格、服务对象、粗碎站 位置和形式(固定、半固定、移动) 、服务时间、生产能力、半固定与移动站的服务时间、移动步距、 移动方式等。 平窿、溜井、井下破碎站(或装矿站)位置的选定和布置形式,井底车场型式,溜井数量、平 硐、溜井、破碎站及井底车场的主要尺寸、支护形式、结构、加固方案,溜井生产能力,溜井降段 措施等。 三、运输设备的选型与计算 1. 阐明国产设备或引进设备选型的原则、主要依据。 2. 运输设备的数量与效率计算(列表) 分别计算矿石运输和岩石运输以及人员、材料运输的 设备需用量及备用量。 3. 设备计算应尽可能按基建、生产不同时期和最大计算年计算,并以表格形式表示。 4. 运输设备的选型应尽可能与装载设备(电铲)合理匹配,其数量亦应据此校核调整。 有色金属的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试行) 12 第五节第五节 采剥工作采剥工作 一、采剥方法的确定 1. 确定采剥工艺的主要原则和依据。 2. 确定采剥工作台阶的开段沟位置及其推进方向,采剥推进方式及同时工作台阶数与工作帮坡 角。 3. 确定采剥台阶工作面主要结构要素台阶高度、最小工作平台宽度,陡帮作业的临时非工作 平台宽度、工作台阶坡面角、堑沟底宽、电铲工作(正常、最小)线长度。 二、采剥工艺的简述 1. 穿孔、爆破作业简述矿岩物理机械性质,选用的穿孔设备型号,孔网布置、孔距、孔深、 倾角,采用的爆破方式,起爆方式,炸药、爆破器材种类,爆破制度。合格块度,大块产出率,二 次破碎,根底处理设备和方法,边坡穿孔爆破方式与相应的设备等。列表计算穿孔爆破作业参数与 穿孔爆破作业效率。 2. 装载作业简述装载方式、装载设备选型,工作面辅助作业(平场、清道、道路、采场洒水, 爆堆堆积等)的方式,辅助设备选型,计算装载、辅助设备效率及设备数量。 三、采矿损失、贫化 1. 论述引起采矿损失、贫化的主要原因、确定损失、贫化的计算方法和指标。 2. 论述减少损失、贫化的措施。 四、采剥工作的主要原材料消耗(列表) 。 第六节第六节 基建、采剥进度计划基建、采剥进度计划 一、计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和原则 1. 说明计划编制所依据的主要文件和资料。 2. 阐述计划编制遵循的原则 矿山投产标准的确定,露天矿二级矿量的保有期限及其划分标准,基建付产矿石的价值和回收 原则。 二、基建进度计划 1. 基建剥离量,道路工程量或井巷工程量。 2. 基建时间(投产时间) ,基建剥离部位,基建终了标高,基建终了保有二级矿量及保有期限, 副产矿石量。 3. 基建期逐年的剥岩量,副产矿石量以及相应的设备数量。 三、生产进度计划 1. 投产到达产的时间,逐年剥岩量、采矿量安排、生产剥采比,逐年保有的二级矿量及保有期 限。 2. 达产服务年限以及计算年份,生产剥采比,设备数量,出矿品位等。 3. 生产期均衡生产剥采比的方法和效果。 4. 减产年份,减产期的生产能力,减产年所在标高。 四、绘制基建、生产逐年矿岩量表和变化曲线图。 第七节第七节 露天矿防排水露天矿防排水 一、简述矿区气象、水文地质条件、露天矿防排水条件。 二、确定防排水的设计标准、频率、允许淹没采场最低开采台阶的日数。 三、山坡露天开采防洪截水方式,截洪、导水沟布置形式,截洪、导水沟主要技术规格和工程 量计算。 有色金属的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试行) 13 四、确定凹陷露天开采的排水方式,排水系统的布置,排水设备选择与计算,排水工程量。 第八节第八节 爆破材料设施爆破材料设施 一、爆破材料 采用的爆破材料品种和数量。 二、爆破材料库 爆破材料总库、分库的位置和容积,库房的组成及组厂贮存时间。 三、炸药加工厂 炸药加工厂的组成、工作制度、加工工艺流程、生产能力、采用的主要设备型号、数量及加工 厂的平面配置。 附表附表 1. 基建工程量表; 2. 基建、采剥进度计划表; 3. 主要设备表; 4. 劳动定员表; 5. 主要基建材料表; 6. 主要材料、动力、燃料消耗量表; 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8. 概算或工程量。 (4-8 项供汇总用) 附附图图 1. 露天开采终了图(比例 11000~12000) ; (1)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 (2)露天开采终了纵、横剖面图(可选有代表性剖面) 。 2. 露天开采基建年年末平面图(比例11000~12000) ; (1)基建期逐年年末平面图; (2)基建终了(投产年末)平面图。 3. 露天开采生产年年末平面图(比例 11000~12000) ; (1)投产至达产年年末平面图; (2)达产年年末平面图(一般可编 5~7 年) ; (3)计算年年末平面图。 4. 露天开采采剥方法图。 5. 露天矿汽车破碎胶带运输系统图。 6. 露天矿汽车机车运输系统图。 7. 露天矿防排水系统图(比例11000~12000) (1)系统平面图 (2)系统剖面图 8. 露天开采转入坑内开采开拓系统衔接图。 注 露天开采基建及生产平面图(年终图)的数量,应根据不同矿体的赋存条件及露天矿的不同特 点具体确定。 有色金属的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试行) 14 附大爆破设计附大爆破设计 一、概述 1. 论述采用大爆破必要性、目的、要求和设计依据。 2. 叙述爆区地形、地貌、岩类、岩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 3. 爆破预期效果。 二、爆破范围及爆破量的确定。 三、爆破类型和爆破方案选择。 四、确定药室布置原则,选取爆破参数。 五、药室布置及装药量计算。 六、准备巷道布置和掘进工程量。 七、填塞原则及充填量计算。 八、确定起爆网路及主要起爆材料。 九、安全距离计算,确定安全技术措施。 十、边坡爆破,确定维护边坡稳定的安全技术措施。 十一、爆破试验及科研观测项目。 十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附表附表 1. 装药量及爆破参数选择计算成果表; 2. 安全距离计算表; 3. 巷道和药室掘进工程量表; 4. 主要基建材料表; 5. 主要材料、动力、燃料消耗量表; 6. 劳动定员表; 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8. 概算或工程量。 (4-8 项供汇总用) 附附图图 1. 药室、巷道总体工程布置平面图; 2. 药室布置剖面图; 3. 爆区爆破后底板等高线图; 4. 爆堆分布剖面图; 5. 起爆网路系统图; 6. 安全警戒图。 有色金属的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试行) 15 地下采矿地下采矿 第一节第一节 开采范围及开采技术条件开采范围及开采技术条件 一、开采范围 1.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一步论述开采对象和开采范围。如在同一矿区有二个以上矿床 或同一矿床有多个矿带(体) ,要阐明首采地段选择的原则和依据以及矿区开采的总顺序。 2. 对改扩建企业应说明其开采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必要时计算可采储量。 二、开采技术条件 1. 矿床类型、产状、各类矿体所占的比例。 2. 矿岩稳定性、自燃性、结块性、抗压强度、裂隙及节理发育规律等性质。 3. 某些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特殊条件,如地表是否允许塌陷,老窿、空洞、破碎等对矿山开采 的影响。 4. 水文地质条件对开采的影响。 5. 回采顺序的特殊要求。 第二节第二节 采矿方法采矿方法 一、采矿方法的选择 1.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推荐的采矿方法,从矿块生产能力、工艺环节、采准切割工程量、 安全可靠性、通风条件、矿石损失和贫化、能源和材料消耗、劳动生产率、成本指标等技术经济方 面进一步论述推荐采矿方法(包括矿柱回采的采矿方法)的合理性。 对大型、复杂矿床,要结合矿山生产能力、金属产量、服务年限、投资、返本等综合因素进行 技术经济比较。 2. 确定各推荐方案所占出矿比例。 3. 选定回采顺序及基建采切矿块范围和数量。 二、回采工艺及设备选择 1. 矿块构成要素确定矿块、矿房、矿柱的布置、尺寸及其底部结构型式。漏斗、扒道或平底 装矿装矿点布置和尺寸等。 2. 采准切割采准巷道的布置,分段(分层)高度的确定,进路布置和间距,回采凿岩巷道、 切割空间的位置、尺寸以及切割方法和切割顺序。采准、切割凿岩、装运、支护及辅助设备选型, 设备生产能力和设备数量的计算。 3. 矿房回采 凿岩、落矿方式,凿岩爆破设备选型;凿岩爆破设备的生产能力和设备数量计算。 出矿设备的选型;出矿设备的生产能力和设备数量计算。 采场所需其它辅助设备的选型及数量确定。 矿石合格块度、大块产出率、二次破碎方式及二次破碎设备的选型和设备数量计算。 矿房回采各个工艺之间关系和循环图表,每一循环回采矿石量,矿房平均日生产能力。矿房回 采延续时间。 回采过程中的通风及其它问题。 4. 矿柱回采(叙述内容同矿房回采) 5. 采空区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