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潜水员.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潜水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潜水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潜水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潜水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潜水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职业编码6-30-04-04 潜水员 (2019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制定 2 说说 明明 为规范从业者的从业行为,引导职业教育培训的方向,为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依据,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立足培育工匠精神和 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交通运输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潜水 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 。 一、 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 年版) 为依据,严格按照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 年版) 有关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技 能为核心”为指导思想,对潜水员的职业活动内容进行规范细致描述,对各等级从业者的技 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根据潜水员职业的特殊性和高危险性,进行 适当调整,体现了潜水员职业的特点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 二、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 二级/技师和一级/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权重表四个方 面的内容。 三、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有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广州潜水学校、深圳市杉叶实业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 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有陈水开、张辉、薛寒冰、荆岩林、孙万、申英杰。参 与起草人有陈班雄、姜平、孙海京、田坤文、潘明光、李海滨。 四、本标准主要审定单位有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 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交通运输部南海 救助局、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大连海事大学、烟台海员职业中 等专业学校。主要审定人员有张建国、林旭辉、朱伟文、金锋、邢思浩、张开波、薛晖、 董德州、曹玉庆、张增猛、吴魁锡。 五、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张灵芝, 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李辉,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刘鹏、郝鹏玮等专家的指导和大力支 持,在此一并感谢。 六、本标准业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批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 潜水员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19 年版)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潜水员 ① 1.2 职业编码 6-30-04-04 1.3 职业定义 从事水下救助打捞、海洋工程、港口和桥梁工程等水下作业的人员 ②。 1.4 职业技能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 一级/高级技师。 空气潜水员工种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 高级技师。 混合气潜水员和饱和潜水员工种分别为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 /高级技师。 1.5 职业环境条件 1.5.1 空气潜水员、混合气潜水员 室外、水下、低温、高气压、能见度差、水流、风浪。 1.5.2 饱和潜水员 室外、水下、低温、高气压、密闭空间、能见度差、水流、风浪。 1.6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语言交流和计算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空间感和形体知觉较强;手 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心理素质良好。 1.7 普通受教育程度 初中毕业(或相当文化程度) 。 ① 本职业分空气潜水员、混合气潜水员、饱和潜水员三个工种。 ② 空气潜水员指操作空气潜水装备和水下工具,呼吸压缩空气,进行空气潜水作业的人员。 混合气潜水员指操作混合气潜水装备和水下工具,呼吸人工配制的混合气,进行混合气潜水作业的人员。 饱和潜水员指操作饱和潜水装备和水下工具,呼吸人工配制的混合气,进行饱和潜水作业的人员。 4 1.8 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1.8.1 申报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五级/初级工 (1)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 1 年(含)以上,且潜水作业次数不少于 30 次。 (2)本职业学徒期满,且潜水作业次数不少于 30 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中级工 (1)取得本职业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 4 年(含)以上,且空气潜水员潜水作业次数不少于 120 次,混合气潜水员混合气潜水作业 次数不少于 40 次,饱和潜水员巡潜作业次数不少于 40 次。 (2)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 6 年(含)以上,且空气潜水员潜水作业次数不少于 180 次, 混合气潜水员混合气潜水作业次数不少于 60 次,饱和潜水员巡潜作业次数不少于 60 次。 (3)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 ①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或取得 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 ②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 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高级工 (1)取得本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 5(含)年以上,且空气潜水员潜水作业次数不少于 150 次,混合气潜水员混合气潜水作业次 数不少于 50 次,饱和潜水员巡潜作业次数不少于 50 次。 (2)取得本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 ,并具有高级技工学校、技 师学院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或取得本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 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 ,并具有经评估论证、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专 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 (3)具有大专及以上本专业毕业证书,并取得本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 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含)以上,且空气潜水员潜水作业次数不少于 60 次,混合气潜水员混合气潜水作业次数不少于 20 次,饱和潜水员巡潜作业次数不少于 20 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二级/技师 (1)取得本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 4 年(含)以上,且空气潜水员潜水作业次数不少于 120 次,混合气潜水员混合气潜水作业 次数不少于 40 次,饱和潜水员巡潜作业次数不少于 40 次。 (2)取得本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 ① 本专业工程潜水专业,下同。 ② 本专业工程潜水专业,下同。 5 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含)以上,且空气潜水员潜水作业次数不少于 90 次, 混合气潜水员混合气潜水作业次数不少于 30 次,饱和潜水员巡潜作业次数不少于 30 次;或 取得本职业预备技师证书的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含)以上,且空气 潜水员潜水作业次数不少于 60 次,混合气潜水员混合气潜水作业次数不少于 20 次,饱和潜 水员巡潜作业次数不少于 20 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一级/高级技师 取得本职业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等级证书) 后, 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 4 年 (含) 以上,且空气潜水员潜水作业次数不少于 80 次,混合气潜水员混合气潜水作业次数不少于 40 次,饱和潜水员巡潜作业次数不少于 40 次。 1.8.2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审。理论知识考试以笔试、机考等方式为主, 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技能考核主要采用现场操 作、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综合评审主要 针对技师和高级技师,通常采取审阅申报材料、答辩等方式进行全面评议和审查。 理论知识考试、 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审均实行百分制, 成绩皆达 60 分 (含) 以上者为合格。 1.8.3 监考人员、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中的监考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 115,且每个考场不少于 2 名监考人员; 技能考核中的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15,且考评人员为 3 人(含)以上单数;综合评审委员 为 3 人(含)以上单数。 1.8.4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 90 分钟;空气潜水员技能考核时间不少于 90 分钟,混合气潜 水员技能考核时间不少于 120 分钟,饱和潜水员技能考核时间不少于 120 分钟;综合评审时 间不少于 20 分钟。 1.8.5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空气潜水员技能考核在具有潜水装具、供气系统、潜水 控制面板、入出水系统、甲板减压舱等装备和具备潜水训练池、塔或水域的场所进行;混合 气潜水员技能考核在具有潜水装具、混合气供气系统、混合气潜水控制面板、入出水系统、 甲板减压舱、潜水热水机等装备和具备模拟混合气潜水的高压水舱或水域的场所进行;饱和 潜水员技能考核在具有潜水装具、饱和潜水系统或带有闭式潜水钟的模拟饱和潜水系统等设 备和具备潜水训练井或水域的场所进行。 6 2 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遵纪守法,严于律己。 (2)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3)刻苦学习,钻研业务。 (4)工作认真,文明施工。 (5)谦虚谨慎,团结协作。 (6)安全第一,保持健康。 (7)确保质量,重视环保。 (8)面对危机,沉着勇敢。 2.2 基础知识 2.2.1 空气潜水员 2.2.1.1 潜水物理基本知识 (1)水的压强。 (2)水的浮力和潜水员的稳性。 (3)水的阻力对潜水的影响。 (4)潜水气体的物理性质。 (5)气态方程。 (6)分压定律。 (7)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规律。 (8)热传导的概念,水下低温对潜水员的影响。 (9)声波、光在水中传播特点及对潜水员的影响。 2.2.1.2 机械识图 (1)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立体的投影。 (3)轴测投影。 (4)组合体的视图、剖视和剖面。 (5)水工图、船体总布置图、基本结构图、型线图。 2.2.1.3 工程力学基本知识 7 (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 (2)平面汇交力系。 (3)力矩和平面力偶系。 (4)平面任意力系。 (5)轴向拉压。 (6)剪切。 (7)圆轴的扭转。 (8)直梁弯曲。 2.2.1.4 潜水生理学及医学基础知识 (1)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生理常识。 (2)高气压对机体的影响。 (3)惰性气体在体内的运动规律。 (4)减压理论和减压方法。 (5)潜水减压病及其它潜水疾病(如气压伤、挤压伤、氧中毒、缺氧、二氧化碳中毒、 体温过低等)的发生原因、症状、预防措施及处理原则。 2.2.1.5 潜水装具、设备和系统 (1)通风式潜水装具的组成、结构和原理。 (2)自携式潜水装具的组成、结构和原理。 (3)水面需供式潜水装具的组成、结构和原理。 (4)空气潜水控制面板的结构和原理。 (5)空气潜水供气系统的组成、基本结构和原理。 (6)甲板减压舱系统的组成、基本结构和原理。 (7)潜水员入出水系统的类型、组成、基本结构和原理。 (8)热水供给系统的组成、基本结构和原理。 2.2.1.6 船舶、水上设施及水文知识 (1)风、浪、涌、海流、潮汐的常识及其对潜水的影响。 (2)船舶常识。 (3)海上设施水下结构常识。 (4)水利电力设施水下结构常识。 2.2.1.7 安全和环境保护知识 (1)潜水作业安全规程。 8 (2)潜水装具、设备和系统操作的基本安全要求。 (3)船舶和水上设施倾倒废物、排放污水污油的管理规定。 (4)潜水作业环保知识。 2.2.1.8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相关知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相关知识。 (4)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相关知识。 (5)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潜水自律管理办法相关知识。 (6) 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规程 (GB 16636)相关知识。 (7) 潜水呼吸气体及检测方法 (GB 18435)相关知识。 (8) 职业潜水员体格检查要求 (GB 20827)相关知识。 (9) 空气潜水安全要求 (GB 26123)相关知识。 (10) 水下高电压设备作业安全要求 (GB 27881)相关知识。 (11) 空气潜水减压技术要求 (GB/T 12521)相关知识。 (12) 甲板减压舱 (GB/T 16560)相关知识。 (13) 近海潜水支持船选择技术要求 (JT/T 1281) 。 (14) 无人遥控潜水器协同潜水作业要求 (JT/T 746)相关知识。 (15) 钢制浮筒打捞沉船技术要求 (JT/T 39)相关知识 (16) 潜水员潜水后飞行要求 (JT/T 909)相关知识。 (20) 空气潜水医学保障要求 (JT/T 1802)相关知识。 2.2.2 混合气潜水员 2.2.2.1 混合气潜水物理学知识 (1)潜水常用混合气的种类。 (2)混合气潜水涉及气体的物理性质。 (3)混合气气体浓度、氧分压的概念,理解潜水深度与混合气氧分压、氧浓度的计算方 法; (4)混合气潜水有关的气体定律。 (5)热能在混合气中传导的特性。 (6)声波在混合气中传播的特性。 2.2.2.2 混合气潜水生理学和潜水医学 9 (1)氦氧混合气的特性及其在潜水中的应用。 (2)混合气潜水对机体的影响。 (3)混合气潜水的减压理论和减压方法。 (4)混合气潜水常见潜水疾病。 2.2.2.3 混合气潜水装具、设备和系统 (1)水面需供式潜水装具在混合气潜水中的应用。 (2)混合气潜水控制面板的结构和原理。 (3)混合气配制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4)混合气潜水供气系统的组成、基本结构和原理。 (5)甲板减压舱系统的组成、基本结构和原理。 (6)潜水吊笼及其吊放系统的组成、基本结构和原理。 (7)开式潜水钟及其吊放系统的组成、基本结构和原理。 (8)混合气潜水热水供给系统的组成、基本结构和原理。 2.2.2.4 混合气潜水作业程序 (1)混合气潜水作业的准备 (2)混合气潜水作业前检查。 (2)混合气潜水作业程序。 (3)混合气潜水应急程序。 (4)混合气潜水中气体转换程序。 (5)混合气潜水加、减压程序。 2.2.2.5 潜水支持船及无人遥控潜水器 (1)潜水作业中动力定位潜水支持船的条件和要求。 (2)潜水员与无人遥控潜水器协同作业的要求。 2.2.2.6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相关知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相关知识。 (4)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相关知识。 (5)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潜水自律管理办法相关知识。 (6) 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规程 (GB 16636)相关知识。 (7) 潜水呼吸气体及检测方法 (GB 18435)相关知识。 10 (8) 职业潜水员体格检查要求 (GB 20827)相关知识。 (9) 水下高电压设备作业安全要求 (GB 27881)相关知识。 (10) 混合气潜水安全要求 (GB 28396)相关知识。 (11) 甲板减压舱 (GB/T 16560)相关知识。 (12) 无人遥控潜水器协同潜水作业要求 (JT/T 746)相关知识。 (13钢制浮筒打捞沉船技术要求 (JT/T 39)相关知识。 (14) 潜水员潜水后飞行要求 (JT/T 909)相关知识。 2.2.3 饱和潜水员 2.2.3.1 饱和潜水物理学 (1)饱和潜水中气体的饱和与脱饱和原理和特点。 (2)饱和潜水的常用物理学定律。 (3)饱和潜水中气体浓度、分压的计算方法。 2.2.3.2 饱和潜水生理学和医学 (1)饱和潜水气体对机体的影响。 (2)饱和潜水环境对机体的影响。 (3)饱和潜水减压理论和减压方法。 (4)饱和潜水中常见疾病和处理原则。 (5)饱和潜水员营养要求。 (6)饱和潜水员体格和心理要求。 (7)饱和潜水舱室卫生学要求。 2.2.3.3 饱和潜水系统 (1)饱和潜水系统的基本组成。 (2)甲板居住舱和控制系统的组成、基本结构和原理。 (3)闭式潜水钟和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4)生命支持系统的组成、基本结构和原理。 (5)潜水钟吊放系统、潜水钟脐带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6)气体回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7)高压逃生系统的组成、基本结构和原理。 2.2.3.4 饱和潜水作业程序 (1)饱和潜水系统及其辅助设备操作程序。 (2)饱和潜水中气体的配备、配制、检测和分析。 11 (3)饱和潜水作业前系统检查要求。 (4)饱和潜水作业程序(包括潜水钟分离、吊放、回收、对接要求) 。 (5)饱和潜水中巡回潜水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6)饱和潜水应急程序。 (7)高压逃生舱操作程序(包括高压逃生舱与甲板居住舱的分离、释放要求) 。 2.2.3.5 潜水支持船及无人遥控潜水器 (1)饱和潜水作业中动力定位潜水支持船的条件和要求。 (2)饱和潜水员与无人遥控潜水器协同作业的要求。 2.2.3.6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相关知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相关知识。 (4)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相关知识。 (5)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潜水自律管理办法相关知识。 (6) 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规程 (GB 16636)相关知识。 (7) 潜水呼吸气体及检测方法 (GB 18435)相关知识。 (8) 饱和潜水卫生消毒要求 (JT/T 1233)相关知识。 (9) 潜水员供气量 (GB 18985)相关知识。 (10) 职业潜水员体格检查要求 (GB 20827)相关知识。 (11) 水下高电压设备作业安全要求 (GB 27881)相关知识。 (12) 甲板减压舱 (GB/T 16560)相关知识。 (13) 200 米饱和潜水作业要求 (GB/T 24555)相关知识。 (14) 200m 氦氧饱和潜水作业应急措施 (GB/T 24556)相关知识。 (15) 饱和潜水作业人员要求 (JT/T 741)相关知识。 (16) 200 米氦氧饱和潜水气体配置要求 (JT/T 742)相关知识。 (17) 200 米氦氧饱和潜水作业检查要求 (JT/T 743)相关知识。 (18) 200 米氦氧饱和潜水减压病处置原则 (JT/T 744)相关知识。 (19) 无人遥控潜水器协同潜水作业要求 (JT/T 746)相关知识。 (20) 潜水员潜水后飞行要求 (JT/T 909)相关知识。 12 3 工作要求 3.1 空气潜水员 本标准对空气潜水员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和一级/高级 技师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1 五级/初级工 职业 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要求 1. 空 气 潜 水 1.1 自携 式潜水 1.1.1 能进行自携式潜水装具潜水前 检查 1.1.2 能进行自携式潜水着装和卸装 1.1.3 能从潜水平台、潜水梯或小船 入水 1.1.4 能计算自携式潜水气瓶的供气 时间 1.1.5 能在流速不超过 0.2 m/s 的条 件下,潜入 20 m 深的水底进行水下活动 1.1.6 能使用信号绳与水面照料员联 系、使用手势信号或联系绳与结伴潜水 员联系 1.1.7 能使用浮力调节器在水中调节 自身浮力 1.1.8 能应急处理面罩、咬嘴进水和 脱落的情况 1.1.9 能在水下与结伴潜水员进行成 对呼吸 1.1.10 能在呼吸器故障、 供气中断等 情况下紧急上升出水 1.1.11 能在 10 m 水深处进行水下卸 装逃生 1.1.1 自携式潜水装具潜水前的检查程 序 1.1.2 潜水气瓶内气体使用时间的计算 方法 1.1.3 自携式潜水的限制条件 1.1.4 自携式潜水着装、卸装程序 1.1.5 自携式潜水气瓶供气时间的计算 方法 1.1.6 自携式潜水程序和注意事项 1.1.7 入水、下潜、上升、出水的注意 事项 1.1.8 自携式潜水呼吸方法和注意事项 1.1.9 水下辨别方向的常用方法 1.1.10 浮力调节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 项 1.1.11 常规拉绳信号的含义和发送方 法,手势信号的含义和示意方法 1.1.12 面罩、咬嘴进水和脱落的危险性 及应急处理方法 1.1.13 结伴潜水规则和成对呼吸方法 1.1.14 紧急上升的注意事项 1.1.15 水下卸装逃生的注意事项 1.2 水面 需供式潜水 1.2.1 能进行水面需供式潜水装具潜 水前检查 1.2.2 能在水面人员照料下进行水面 需供式潜水着装和卸装 1.2.3 能在流速不超过 0.2 m/s 的条 件下,潜入 50 m 深的水底进行水下活动 1.2.4 能借助脐带在水下辨别方向 1.2.1 水面需供式潜水装具潜水前的检 查程序 1.2.2 水面需供式潜水着装、卸装程序 和注意事项 1.2.3 水面需供式潜水程序和注意事项 1.2.4 跳跃入水、沿潜水梯下水的操作 要领 1.2.5 下潜前水面检查的要求 1.2.6 下潜、上升过程中注意事项 1.2.7 借助信号绳或脐带在水下辨别方 向的要领 1.3 通风 式潜水 1.3.1 能进行通风式潜水装具潜水前 检查 1.3.2 能在水面人员照料下进行通风 式潜水着装和卸装 1.3.3 能在流速不超过 0.2 m/s 的条 件下,潜入 35 m 深的水底进行水下活动 1.3.4 能调节通气量控制自身的浮力 1.3.1 通风式潜水装具潜水前的检查程 序 1.3.2 潜水梯的要求 1.3.3 通风式潜水着装、卸装程序 1.3.4 通风式潜水程序和注意事项 1.3.5 沿潜水梯入水的注意事项,下潜 前水面检查要求 1.3.6 沿潜水导索下潜、上升的注意事 项 13 职业 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要求 1.3.7 通风式潜水浮力控制的操作要领 2. 水 面 照 料 2.1 潜水 现场布置 2.1.1 能布置潜水现场装具、设备及 系统 2.1.2 能对潜水现场装具、设备进行 连接和拆卸 2.1.1 潜水装具、设备及系统的现场布 置要求 2.1.2 潜水供气系统、入出水系统及甲 板减压舱系统的连接与拆卸要求 2.1.3 水面需供式、通风式潜水装具的 连接与拆卸要求 2.2 潜水 员照料 2.2.1 能照料潜水员着装和卸装 2.2.2 能对潜水员进行着装后检查 2.2.3 能照料潜水员入水和出水 2.2.4 能控制潜水软管或脐带的收放 速度以限制潜水员的下潜和上升速度 2.2.5 能保持信号绳、潜水软管或脐 带松紧适中 2.2.6 能使用潜水电话、信号绳或脐 带向潜水员传递信号 2.2.7 能对使用后的潜水装具进行清 洗和检查 2.2.1 自携式、水面需供式、通风式潜 水装具的着装、卸装程序及注意事项 2.2.2 自携式、水面需供式及通风式潜 水员着装后的检查要求 2.2.3 自携式、水面需供式、通风式潜 水的入出水方法 2.2.4 潜水员下潜前装具检查要求 2.2.5 信号绳和潜水脐带的长度标记要 求 2.2.6 信号绳、潜水软管或脐带的收放 要求和注意事项 2.2.7 下潜和上升速度的要求 2.2.8 使用信号绳或脐带与潜水员联系 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2.2.9 与潜水员通信的要领 2.2.10 潜水装具使用后冲洗和检查的 要求 3. 水 下 作 业 3.1 水下 整平 3.1.1 能在水下标示抛填位置 3.1.2 能在水下操作标高导尺 3.1.3 能在水下架设钢轨 3.1.4 能在水下操作刮刀进行粗平和 细平 3.1.1 水下基床整平的精度要求 3.1.2 标高导尺操作的基本要求 3.1.3 钢轨架设的基本要求 3.1.4 刮刀操作的基本要求 3.1.5 基床石层分布的要求 3.1.6 搬动石块与刮刀行进时的注意事 项 3.2 水下 除泥 3.2.1 能使用气升式吸泥器抽吸泥沙 3.2.2 能使用射流式吸泥器抽吸泥沙 3.2.3 能使用高压水枪冲除积泥 3.2.1 气升式吸泥器的原理、结构、操 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3.2.2 射流式吸泥器的结构、原理、操 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3.2.3 高压水射流装置冲除积泥的操作 要领和注意事项 3.3 水下 清理 3.3.1 能用手动铲刀等工具清理水下 结构物表面的海生物 3.3.2 能用气动或液压打磨工具对焊 缝或杆件进行打磨 3.3.3 能清除固定式拦污栅和管道进 出水口网罩表面锈垢及蚌壳类水生物 3.3.1 水下结构物表面清洁标准 3.3.2 水下气动作业工具系统的原理及 安全操作规程 3.3.3 水下液压作业工具系统的原理及 安全操作规程 3.3.4 清理固定式拦污栅及管道进出水 口网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4 职业 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要求 3.4 水下 安装与拆解 3.4.1 能准备拆装工具、材料 3.4.2 能在水下安装和拆解悬挂构件 3.4.3 能解除船舶推进器上的绞缠物 3.4.1 拆装工具、材料的要求 3.4.2 水下使用手工工具进行安装和拆 解的注意事项 3.4.3 水下安装悬挂构件的操作要领和 注意事项 3.4.4 解除船舶推进器绞缠的操作要 领、与水面配合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3.5 水下 打捞 3.5.1 能在水流平缓、能见度为零的 水底探摸寻物 3.5.2 能使用钢丝绳在水下绑扎不规 则物件 3.5.3 能使用钢丝绳、索具在水下绑 扎起吊重物 3.5.1 水下搜索基准点的确定方法 3.5.2 水下圆周寻找法的操作要点 3.5.3 水下弧行寻找法的操作要点 3.5.4 水下拖底寻找法的操作要点 3.5.5 钢丝绳绑扎物件的要求 3.5.6 起吊重物的注意事项 3.6 缆绳 索具操作 3.6.1 能编打 10 种常用的绳结 3.6.2 能插接常用钢丝绳扣 3.6.3 能穿绕滑车组 3.6.1 船用麻绳、化纤绳的用途、规格 及保养方法 3.6.2 常用绳结的编打方法和适用范围 3.6.3 常用钢丝绳的种类、性能和规格 3.6.4 常用钢丝绳扣的插接方法 3.6.5 常用索具的使用方法 3.6.6 滑车组的结构、种类及穿绕方法 4. 装 备 维 护 保 养 4.1 自携 式潜水装具 维护保养 4.1.1 能保养潜水气瓶总成 4.1.2 能保养潜水呼吸器 4.1.3 能保养浮力背心 4.1.4 能保养湿式潜水服 4.1.1 气瓶总成的保养要求 4.1.2 潜水气瓶内部清理的要求,气瓶 阀更换方法 4.1.3 气瓶本体的法定检验要求 4.1.4 气瓶背负装置固紧要求和方法 4.1.5 潜水呼吸器的保养要求 4.1.6 中压管的配备要求和更换方法 4.1.7 浮力背心的维护保养要求 4.1.8 湿式潜水服的维护保养要求 4.2 水面 需供式潜水 装具维护保 养 4.2.1 能保养水面需供式潜水头盔和 潜水面罩 4.2.2 能装配和保养脐带 4.2.3 能保养干式潜水服、热水服 4.2.4 能保养潜水电话 4.2.5 能检查、更换潜水头盔或面罩 中的口鼻罩、头罩 4.2.6 能调整、更换潜水头盔中的颈 部密封组件 4.2.1 潜水头盔和潜水面罩的保养要求 4.2.2 脐带的装配要求及保养方法 4.2.3 干式潜水服、热水服的保养要求 4.2.4 潜水电话的保养要求 4.2.5 潜水头盔或潜水面罩中口鼻罩、 头罩的更换方法 4.2.6 潜水头盔中颈部密封组件的拆装 方法 4.3 通风 式潜水装具 维护保养 4.3.1 能保养通风式潜水头盔 4.3.2 能保养重装潜水服 4.3.3 能保养潜水软管 4.3.4 能检查、更换压铅提手绳、前 后压铅连接绳和后压铅挂攀绳 4.3.5 能检查、更换、固紧潜水鞋鞋 底、铜鞋头及鞋绳 4.3.1 潜水头盔及领盘的保养要求 4.3.2 潜水头盔内受、送话器的检查和 更换方法 4.3.3 重装潜水服的保养要求及修补方 法 4.3.4 潜水软管的保养要求 4.3.5 压铅提手绳、前后压铅连接绳和 后压铅挂攀绳的绳头和绳结的编打方法及 要求 4.3.6 潜水鞋鞋底、铜鞋头及鞋绳的要 求及紧固方法 15 职业 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要求 5. 应 急 与 事 故 处 理 5.1 事故 处理 5.1.1 能处理水面需供式潜水常见紧 急情况(如主供气中断、通信中断、水 下绞缠等) 。 5.1.2 能处理通风式潜水常见紧急情 况(如放漂、绞缠、体位倒置、供气中 断、通讯中断等) 5.1.3 能处理潜水过程中的水下绞缠 5.1.4 能处理潜水员在水下被吸泥管 吸住 5.1.1 水面需供式潜水发生主供气中断、 通信中断、水下绞缠等紧急情况的应急程 序。 5.1.2 通风式潜水发生放漂、绞缠、体 位倒置、供气中断、通讯中断等紧急情况 的应急程序 5.1.3 水下绞缠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5.1.4 潜水员在水下被吸泥管吸住的原 因及应急处理方法 5.2 心肺 复苏 5.2.1 能判断遇险潜水员是否有呼吸 和心跳 5.2.2 能清除遇险潜水员口鼻中的异 物以畅通气道 5.2.3 能按要求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5.2.4 能按要求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5.2.1 判断有无心跳和呼吸的方法 5.2.2 清除口鼻中异物的方法 5.2.3 畅通呼吸道的方法 5.2.4 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5.2.5 心脏按压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5.3 外伤 处理 5.3.1 能实施指压动脉止血 5.3.2 能进行绷带包扎和三角巾包扎 5.3.3 能对前臂骨折和小腿骨折患者 进行临时性固定 5.3.1 指压动脉止血法的用法和注意事 项 5.3.2 绷带包扎和三角巾包扎的方法和 注意事项 5.3.3 骨折的检查和判断方法 5.3.4 前臂骨折和小腿骨折的固定方法 16 3.1.2 四级/中级工 职业 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要求 1. 空 气 潜 水 1.1 自携 式潜水 1.1.1 能在流速不超过 0.5 m/s 的条 件下潜入 30 m 深的水底进行水下活动 1.1.2 能使用各种自携式潜水辅助器 材(如潜水电脑、潜水手表及潜水指南 针等) 1.1.3 能进行各种情形(如潜水员受 困、失联或意识丧失等)的自携式潜水 救援 1.1.1 在水流较大的条件下自携式潜水 的安全措施 1.1.2 进行较大深度自携式潜水的安全 措施 1.1.3 潜水电脑、 潜水手表及潜水指南针 的使用方法 1.1.4 自携式潜水时潜水员受困、失联 或意识丧失等的救援方法 1.2 水面 需供式潜水 1.2.1 能在水流不大于 0.5m/s 的条 件下沿潜水导索潜入 50 m 深的水底进行 水下活动 1.2.2 能在有缆索或系船设施等障碍 物的水域进行潜水 1.2.1 水面需供式潜水的流速、风力限 制 1.2.2 进行深度较大的水面需供式潜水 的安全注意事项 1.2.3 在有障碍物的水域进行潜水的注 意事项 1.3 通风 式潜水 1.3.1 能计算通风式潜水的供气流量 和供气压力 1.3.2 能在水流不大于 0.5m/s 的条 件下沿潜水导索潜入 50 m 深的水底进行 水下活动 1.3.3 能进行水下悬空停留 1.3.1 通风式潜水供气流量和供气压力 的计算公式 1.3.2 水面需供式潜水的流速、风力限 制 1.3.3 进行深度较大的通风式潜水的安 全注意事项 1.3.4 水下悬空时浮力控制的要领及注 意事项 2. 水 面 照 料 2.1 潜水 员照料 2.1.1 能配备潜水装具和设备 2.1.2 能对已连接的潜水装具进行状 态检查和测试 2.1.3 能借助信号绳(或脐带)和排 出气泡确定潜水员的位置和下潜深度 2.1.4 能通过倾听潜水员的答话和呼 吸节律判断其状态 2.1.5 能按已选定的减压方案照料水 下潜水员减压 2.1.6 能检查出水后的潜水员是否有 外伤及其它异常情况 2.1.1 自携式、水面需供式及通风式潜 水方式对潜水装设备的配备要求和检查要 求 2.1.2 自携式、水面需供式及通风式潜 水装具连接后的检查和测试要求 2.1.3 借助信号绳(或脐带)和气泡排放 判断潜水员位置的方法 2.1.4 倾听潜水电话的要求 2.1.5 潜水员供气流量、呼吸频率与其 劳动强度的关系 2.1.6 水下阶段减压的实施程序,减压 记录的要求 2.1.7 潜水员出水后照料工作的内容和 要求 2.2 潜水 控制面板操 作 2.2.1 能操作潜水控制面板上调压器 调节供气压力 2.2.2 能操作潜水控制面板上阀门为 潜水员、待命潜水员供气 2.2.3 能操作潜水控制面板上测深系 统测量潜水员的所在深度 2.2.4 能操作潜水控制面板上测深阀 向潜水员应急供气 2.2.1 潜水员供气量(GB 18985) 的相关要求 2.2.2 潜水控制面板与供气系统、潜水 装具的连接要求 2.2.3 调压器的结构、原理及调节方法 2.2.4 潜水控制面板的操作要求 2.2.5 测深系统的原理和操作要求 2.2.6 测深管的强度要求和应急供气操 作方法 17 职业 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要求 2.3 甲板 减压舱加压 与减压 2.3.1 能检查舱室内外及操纵台上各 类阀门、仪表及通讯装置 2.3.2 能检查舱门、递物筒及观察窗 的气密状态 2.3.3 能检查供氧系统及内置式呼吸 装置的气密状态 2.3.4 能操作阀门向舱内进气或从舱 内排气 2.3.5 能操作阀门向舱室内置式呼吸 装置供氧 2.3.1 舱室内外阀门、仪表及通讯装置 的功能、检查要求和方法 2.3.2 舱门、递物筒门及观察窗玻璃的 气密要求和检查方法 2.3.3 供氧系统及内置式呼吸装置的气 密要求和检查方法 2.3.4 甲板减压舱的安全操作规程 2.3.5 舱内吸氧的安全注意事项 3. 水 下 作 业 3.1 水下 封堵 3.1.1 能探查水下结构物破洞的位 置、形状和尺寸 3.1.2 能根据水下结构物舱口或破洞 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封堵器材 3.1.3 能选用木楔、木塞、堵漏板及 堵漏垫封堵水下结构物的破洞(100 cm 2 以下) 3.1.1 探查水下结构物舱口和漏洞的方 法和要求 3.1.2 根据水下结构物舱口或破洞面 积、水深计算洞口压力差的方法 3.1.3 测量水下结构物舱口或破洞形状 和尺寸的方法和要求 3.1.4 水下封堵器材的种类和选用要求 3.1.5 木楔、木塞、堵漏板及堵漏垫堵 漏的方法和操作要领 3.1.6 水下封堵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