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湖北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技术规范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在设计、安装和建设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六大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2 编制依据 下列文件凡注日期的,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未注日期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订 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42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2013.1-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GB14161 矿山安全标志 GB2893 安全色 GB7231 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 GBZ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AQ1029-2007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GB50070-94 矿山电力设计规范 GB2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安监总管一〔2010〕168 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通知 3 术语和定义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以平硐、斜井、斜坡道、竖井等作为出入口,深入地表以下,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 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六大系统 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井下作业人员安全避险提供支持的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 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 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累积量采集、传输、储存、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用 于监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主要工作地点风速、风压、大面积采空区地 压、提升系统运行状况等,并实现超限声光报警,由主机、传输接口、传感器、声光报警器、电源箱、 避雷器等设备组成的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 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储存、处理、显示、打印、查询、报警、管理等功能,用于监测金属非金属 地下矿山井下人员活动信息,由主机、传输接口、读卡器、识别卡、声光报警器、电源箱、避雷器等设 备组成的系统。 紧急避险系统 由避灾线路、避灾设施、避灾设备、避灾措施等组成,在灾变时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井下遇险人 员提供生命保障的系统。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的自救器、井下避灾设施(避灾硐室、救生舱、其他新型 避灾设施) 、合理设置的避灾路线、科学制定的应急预案等。 压风自救系统 由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阀门、呼吸装置等组成,在灾变时,通过地面输送空气,为金属非金属 地下矿山井下遇险人员提供空气,改善避灾场所生存环境的系统。 供水施救系统 由水源、饮水净化装置、供水管道、三通、供水接头、控制阀门、检修阀门等组成,在灾变时,为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井下遇险人员提供洁净饮用水的系统。 通信联络系统 使调度与设在各环节的被调度之间能直接通话联系,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提供通信联络的系统。 UnRegistered 4 技术要求 4.1 监测监控系统 4.1.1 监测监控系统应进行设计,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和验收。设计内容包括监测监控设备的种 类、数量、位置、电缆光缆敷设等,并绘制布置图。采掘工作面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 4.1.2 主机应安装在中心站,井下分站应安装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 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安装时应垫支架,或吊挂在巷道中,使其距巷道地板不小于 300mm。地面 调度室应设置显示终端。 4.1.3 地面调度室应安装显示终端。 4.1.4 监测监控系统应能连续运行。 4.1.5 传感器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因爆破作业产生的冲击波、飞石等破坏。 4.1.6 连接传感器的电(光)缆应留有一定余量,方便随着采掘面的变化进行移动。具体余量在设计 中明确。 4.1.7 一氧化碳监测监控。 4.1.7.1 采用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 5-10m 混合风流处和距离巷道出口 10-15m 回风流中各设置 1 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4.1.7.2 采用抽出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风筒口与工作面的混合风流处设置 1 个一氧化碳传感 器. 4.1.7.3 采用混合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 5-10m 混合风流处设置 1 个一氧化碳 传感器。 4.1.7.4 每个采场入口处 10-15m 应设置 1 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4.1.7.5 掘进天井时,应按照独头掘进巷道的要求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 4.1.7.6 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大于 300mm,距巷壁不小于 200mm。 4.1.7.7 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体积)浓度应设定为 0.0024。 4.1.7.8 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安装,应做到维护方便和不影响行人行车。 4.1.8 温度、硫化氢、二氧化硫监测监控。 4.1.8.1 开采高硫等有自燃发火危险矿床的地下矿山企业,应在采掘工作面设置温度、硫化氢、二氧 化硫传感器。 4.1.8.2 温度、硫化氢、二氧化硫传感器设置在工作面回风巷距出口 10-15m 范围内。温度传感器应 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大于 300mm,距巷壁不小于 200mm。硫化氢、二氧化硫传感器应垂直悬 挂在巷壁上,且距离巷壁不小于 200mm,悬挂高度应位于巷道中部偏下位置。 4.1.8.3 温度、硫化氢、二氧化硫的安装,应做到维护方便和不影响行人行车。 4.1.8.4 温度传感器的报警值设定为 30℃;硫化氢报警(体积)浓度设定为 0.00066;二氧化硫报 警(体积)浓度设定为 0.0005。 4.1.9 风速、风压监测监控。 4.1.9.1 地下矿山每个采掘工作面(掘进、回采工作面)应根据工作断面大小及作业面条件在 510m 距离内设置 1 个风速传感器。 为获得断面的平均风速, 应事先测得断面平均风速与该测点处风速的比值。 当断面平均风速低于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4.1.9.2 主通风机站应设置风压传感器。取压点应设置在距风机出口约 2m 的风道内。 4.1.9.3 风速传感器宜安装在风硐断面上高、宽大约 1/3 处,并做到维护方便和不影响行人行车。 4.1.10 地压监测监控。 4.1.10.1 存在 5000 ㎡以上采空区,工程地质有断层、裂隙发育、构造复杂、矿岩不稳固、巷道顶板 及边帮有明显的开裂、变形现象,底板有隆起,采场及采空区顶板有明显的开裂、沉降变形现象,矿柱 有明显的压裂变形破坏现象的地下矿山,应建立完善地压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空区稳定性、顶板压 力、 位移变化等的动态监控。 地下矿山企业应采用监测仪器或仪表, 对开采范围内地表沉降量进行观测。 4.1.10.2 地压监测监控系统包括 对地表变形监测. UnRegistered 对巷道断面及空区顶底板收敛变形量进行监测,对采场及采空区顶板不同深度岩层变形进行监 测。 对矿柱的承载力进行监测。 对工程岩体的稳定和安全程度进行监测。 4.1.10.3 地压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包括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声发生器 等。 4.1.10.4 地压监测监控应根据矿山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并制定监测监控方 案。 4.1.11 与煤共(伴)生矿体的地下矿山监测监控 开采与煤共(伴)生矿体的地下矿山企业,应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 范AQ1029-2007的要求,实现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测监控。 4.1.12 视频监控 地下矿山企业应建立提升人员的提升系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井口调度室、提升绞车房、 提升人员进出场所(井口、井底、中段马头门、调车场等)的视频监控。 4.1.13 监测监控系统及配套设备应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4.2 人员定位系统 4.2.1 人员定位系统应进行设计,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和验收。设计内容包括人员定位系统的设 备的种类、数量、位置、电缆光缆敷设等,并绘制安装布置图。采掘工作面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 4.2.2 地下矿山企业应建设完善人员定位系统。当班井下作业人员数少于 30 人的,应建立人员出入 井信息管理系统。 4.2.3 主机应安装在中心站,地面设置显示终端。 4.2.4 以下地点应安装读卡器 人员出人井口; 中段出入口; 主要巷道出入口; 避灾硐室、救生舱和其他新型避灾设施出入口; 井下主变电所出入口; 井下主排水泵房出入口; 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出入口; 井下炸药库出入口; 相对独立的采掘工作面; 其他需要安装的地点。 4.2.5 读卡器应安装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位置。 4.2.6 每个下井人员应携带识别卡。 4.2.7 人员定位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应具有携卡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时刻等监测功能; 应能对乘坐各种运输工具的携卡人员进行准确识别; 应能识别多个人员进入识别区域; 应能显示携卡人员基本信息,包括卡号、姓名、身份证号、职务等; 应能统计携卡人员出人井总数,个人下井工作时间; 应能显示携卡人员井下活动路线信息,实现异常线路报警; 应能显示、储存、查询打印各种信息。 4.2.8 人员定位系统及配套设备应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4.3 紧急避险系统 4.3.1 紧急避险系统应进行设计,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设计内容包括绘制避灾硐室土建 施工图、设备安装图,标明救生舱和其他新型避灾设施、设备的种类、数量、位置、避灾路线等,编制 UnRegistered 应急救援预案。采掘工作面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 4.3.2 紧急避险应遵循“撤离优先,避险就近”的原则。 4.3.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应根据不同作业地点选择条件好、距离短的避灾路线,并按照 GB14161 的规定在做好井下避灾路线标识的同时保持其通畅。 4.3.4 当避灾路线较长时,应在途中设置配备自救器的中继站。自救器的数量不低于撤离人数的 1.2 倍。 4.3.5 每个中段至少设置一个避灾设施。独头巷道掘进时,每掘进 500m 应设置一个避灾设施。 4.3.6 避灾设施应设置在避灾路线上,要便于救护队员及时到达,并与潜在 危险源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设置地点的岩石应坚硬稳固。 4.3.7 避灾硐室应根据矿山具体情况,优先利用现有巷道、硐室进行改造设计。 4.3.8 避灾设施应可容纳所服务区域的全部当班作业人员。 4.3.9 避灾硐室净高不低于 2m,其面积按 0.7 ㎡/人计算,单个避灾硐室设计避灾人数不多于 100 人。 4.3.10 避灾硐室的形状宜采用半圆拱形,内部顶板和墙壁的颜色为浅色,以减轻受困人员的心里压 力。 4.3.11 避灾硐室顶板应安装防水设施,不得有滴水现象。硐室地面应高于巷道底板 0.2m,硐室内应 设置单向排水管。 4.3.12 避灾硐室应采用向外开启的 2 道隔离门结构,以形成风障。隔离门不低于反向风门的标准, 高不小于 1.5m,宽不小于 0.8m。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隔离门上应设置观察窗。 4.3.13 隔离门墙体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 0.2m,或见硬顶、硬帮,墙体用强度不低于 C25 的混凝土 浇筑,并与岩体接实。 4.3.14 避灾硐室应根据不同岩性采用锚喷、砌碹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应阻燃、抗静电、耐高温、 耐腐蚀。 4.3.15 在井下通往避灾硐室的入口处应有“避灾硐室”的反光显示标志,标志应符合 GB14161 规定。 4.3.16 避难硐室外 20m 范围内不应堆放易燃物品。 4.3.17 避灾硐室应与压风自救系统的压风管路相连,并设置供风阀门和与外界相通的单向排气管, 室内一侧的管口靠近避难硐室底板。避灾硐室内部与外部巷道相比始终处于不低于 200Pa 的正压状态, 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渗入。 4.3.18 在额定防护时间内的供风量应满足所服务区域的全部当班作业人员进入避灾硐室并关闭密闭 门后,内部氧气(体积)浓度应在 18.5-23,二氧化碳(体积)浓度应≤1.0,一氧化碳(体积)浓度 应≤0.0024,甲烷(体积)浓度应≤1.0,硫化氢(体积)浓度应≤0.00066,二氧化硫(体积)浓度 应≤0.0005,温度为 33℃2℃,湿度 65-85。 4.3.19 采用压缩氧气供气时,避灾硐室应具备对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能力和空气调节能力,在额度 防护时间内,避灾硐室内的环境参数应达到 4.3.18 的规定。 4.3.20 避灾硐室应与供水施救系统的供水管路相连,并设置阀门。保证所服务区域的全部当班作业 人员进入硐室后的用水需要。 4.3.21 避灾硐室应配备所服务区域全部当班作业人员一周所需的食品和饮用水。配备适量的急救药 品、工具箱、和独立的照明设备。配备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 45min 的 自救器,配备数量不低于所服务区域全部当班作业人员数的 1.2 倍。 4.3.22 避灾硐室应设置内外环境参数检测仪器,至少应对避灾硐室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 温度,避灾硐室外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温度等进行检测或监测。根据需要对内外环境中的甲 烷、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或监测。 4.3.23 避灾硐室应安装与地面调度室直通的有线电话。 4.3.24 避灾硐室也可以设置直通地面的大直径钻孔。直通地面的大直径钻孔可以作为压风管路、供 水管路、通信线路、食物供给等通道。 4.3.25 避灾硐室的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 5 年,或根据矿山的采掘面变化情况、开采年限等具体设计。 4.3.26 避灾硐室内外的电气设备、仪器仪表、化学药剂等,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管理要求,纳入 UnRegistered 安全标志管理的设备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4.3.27 救生舱应符合相关规定。 4.3.28 其他新型避灾设施应满足避灾硐室或救生舱的功能要求。 4.4 压风自救系统 4.4.1 压风自救系统应进行设计,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采掘工作面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 改。 4.4.2 地下矿山企业应在按设计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 按照为采掘作业的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 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建立完善压风自救系统,或者单独设立压风自救系统。 4.4.3 在人员集中的采掘工作面、采掘工作面的放炮撤离地点、人员集中的硐室附近(如泵房、变电 硐室等)等场所设置阀门。在经常行人的巷道每隔 200m 设置一个阀门。 4.4.4 空气压缩机应安装在地面。采用移动式空气压缩机供风的地下矿山企业,应在地面安装用于灾 变时的空气压缩机,并建立压风供气系统。 4.4.5 井下压风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因灾变破坏。 4.4.6 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 0.3-0.7MPa。 4.4.7 为避灾硐室提供空气的管路的供气量应能满足避灾硐室被困人员供风要求, 保证避灾硐室内的 环境参数达到 4.3.18 规定的要求; 为采掘工作面、 采掘工作面的放炮撤离地点、 人员集中的硐室附近 (如 泵房、变电硐室等)等场所提供空气的管路的供气量不低于人均 0.3 ㎡/min;为经常行人的巷道提供空 气的管路的供气量不低于每个供气点 2.4 ㎡/min。 4.5 供水施救系统 4.5.1 供水施救系统应进行设计,编制供水施救系统图,对管道、阀门及有关装置进行标注,并按照 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采掘工作面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 4.5.2 地下矿山企业应在现有生产和消防供水系统的基础上, 按照为采掘作业地点及灾变时人员集中 场所能够提供水源的要求,建立完善供水施救系统,或者单独设立供水施救系统。水质应当达到饮用水 要求。 4.5.3 井下供水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因灾变破坏。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 室(场所)处应设置供水阀门。 4.5.4 距采掘工作面 15-30m 应安装阀门;采掘工作面的放炮撤离地点、人员集中的硐室附近(如泵 房、变电硐室等)等场所应安装阀门。 4.5.5 供水量不少于当班作业人员每天每人 6L,用水地点管道出口水压不小于 0.1MPa。 4.5.6 供水施救系统的管道颜色应符合 GB7231 的规定。 4.6 通信联络系统 4.6.1 通信联络系统应进行设计,绘制通信联络系统图,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采掘工作 面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 4.6.2 地下矿山企业应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以及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 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4.6.3 矿井井筒通讯电缆线路一般分设两条通讯电缆,从不同的井筒进入井下配线设备,其中任何一 条通讯电缆发生故障,另一条通讯电缆的容量应能担负井下各通讯终端的通讯能力。 4.6.4 通信联络系统终端设备安装地点如下 井底车场; 井下运输大巷; 主要穿脉大巷; 井下井下变电所; 采掘工作面; 采场出入口; 主要风机房; 同水平海拔最高点; UnRegistered 避灾硐室和救生舱以及其他避灾场所; 放炮人员撤离地点; 其他需要安装通信终端的地点。 若采用无线通信系统,通信信号应覆盖上述范围。 4.6.5 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能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终端设备与调度室之间无阻塞的双向语音通信; 调度室可以发起全呼、组呼、选呼; 调度室可以发起强拆、强插、紧呼; 调度室可以实现监听; 调度室可以显示和查询终端设备的位置; 调度室可以储存和查询通信历史记录(包括语音、时间等) 灾变现场线路中断不影响其它终端的正常通讯。 4.6.6 通信联络系统及配套设备应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4.7 电气设施 4.7.1 井下电气设施应安装防雷击装置。 4.7.2 井下电(光)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水平巷道或倾角 45以下的巷道内,电光缆悬挂高度和位置,应使电光缆在矿车脱轨时不 致受到撞击、在电光缆坠落时不致落在轨道或运输机上,电光缆悬挂点的间距应不大于 1.5m,与巷 道周边最小净距应不小于 50mm; 不应将电光缆悬挂在风、水管上,电光缆上不应悬挂任何物件,电光缆与风、水管平行敷 设时,电光缆应敷设在管子的上方,其净距不应不小于 300mm; 在竖井或倾角大于 45的巷道内,电光缆悬挂点的间距在倾斜巷道内,应不超过 1.5m;在 竖井内应不超过 6m;敷设电光缆的夹子卡箍或其他夹持装置,应能承受电光缆重量,且应不损坏电 光缆的外皮; 电光缆与高、低压电力电缆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 100mm; 电光缆通过防火墙、防水墙或硐室部分,每条应分别用金属管或混凝土管保护。管孔应根据 实际需要予以密闭; 避灾硐室和救生舱以及其他新型避灾设施直通地面调度室的电话线的井下部分应用金属管保 护,经过巷道的部分应沿底板埋设,防治因灾变破坏。 井下电(光)缆应作防水、防腐处理。 通信线路严禁用大地作回路。 5 使用管理 5.1 地下矿山企业应建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 设置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维护。 要根据井下采 掘系统的变化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5.2 地下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通风工、区队长、班组长、当班安全员等应携带便携式检测仪器, 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AQ2013-2008)的有关规 定,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随机检测,对风速、风质等进行定期测定,发现和监测监控系统显示数值 不一致时,应及时进行调校。 5.3 地下矿山企业应加强培训, 确保入井人员熟悉各种灾害情况的避灾路线, 并能正确使用安全避险 设施。 5.4 地下矿山企业每年应开展一次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应急演练,并建立应急演练档案。 UnRegistere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