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地质勘察报告.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云南省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地质勘察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云南省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地质勘察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云南省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地质勘察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云南省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地质勘察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云南省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地质勘察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云南省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地质勘查报告 地质勘查报告 个旧市日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个旧市日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 OO 五年十二月 二 OO 五年十二月 云南省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云南省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地质勘查报告 地质勘查报告 报告申报单位个旧市日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报告申报单位个旧市日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赵唐卿 法人代表赵唐卿 项目负责人王木林 项目负责人王木林 报告编写人王木林 刘勇 李玉昆 报告编写人王木林 刘勇 李玉昆 报告审查人高云峰 报告审查人高云峰 技术负责人刘永和 技术负责人刘永和 经 理赵唐卿 经 理赵唐卿 报告提交单位个旧市日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报告提交单位个旧市日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提交报告时间二 OO 五年十二月 提交报告时间二 OO 五年十二月 目录 目录 1 绪论 ............................................................... 11 绪论 ............................................................... 1 1.1 目的任务 ............................................................1 1.2 位置与交通 ..........................................................2 1.3 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3 1.4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4 1.5 本次工作情况 ........................................................5 1.6 获得的主要地质成果及认识 ............................................6 2 区域地质............................................................ 62 区域地质............................................................ 6 2.1 地层 ................................................................7 2.2 构造 ................................................................9 2.3 岩浆岩 .............................................................11 2.4 区域矿产 ...........................................................11 3 矿区地质.............................................................123 矿区地质.............................................................12 3.1 地层 ...............................................................12 3.2 构造 ...............................................................14 3.3 岩浆岩 .............................................................16 3.4 变质岩 .............................................................18 3.5 围岩蚀变 ...........................................................18 3.6 岩相古地理 .........................................................18 4 矿床地质.............................................................194 矿床地质.............................................................19 4.1 矿体规模、形态与产状 ...............................................19 4.2 矿石质量 ...........................................................21 4.3 矿石类型 ...........................................................25 4.4 矿体围岩及夹石特征 .................................................27 4.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28 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29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29 5.1 概况 ...............................................................29 5.2 矿石选矿试验情况 ...................................................29 5.3 结论 ...............................................................31 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2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2 6.1 水文地质 ...........................................................32 6.2 矿区工程地质 .......................................................37 6.3 环境地质 ...........................................................38 6.4 小结 ...............................................................40 7 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417 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41 7.1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41 7.2 勘查工作质量评述 ..................................................43 7.3 地形测量、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 .............................44 7.4 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46 7.5 采样、化验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47 8 资源量估算...........................................................508 资源量估算...........................................................50 8.1 资源量估算工业指标 ................................................50 8.2 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51 8.3 资源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51 8.4 矿体圈定原则 .......................................................53 8.5 资源量分类和块段划分原则 ..........................................53 8.6 资源量估算结果 .....................................................55 8.7 共伴生金资源量估算方法及结果 .......................................56 9 矿床技术经济概略评价 .................................................579 矿床技术经济概略评价 .................................................57 9.1 市场及资源形势分析 .................................................57 9.2 矿床资源远景评价 ...................................................57 9.3 矿山开发建设条件 ...................................................58 9.4 未来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 ...............................59 9.5 矿床经济价值估算分析 ...............................................61 9.6 综合分析评价 .......................................................62 3 10 结论 ...............................................................6310 结论 ...............................................................63 11 图片 ...............................................................6511 图片 ...............................................................65 附 图 目 录 顺序号 图号 图名 比例尺 1 05普-01 云南省思茅市老许寨铜矿区域地质及勘查区、 采矿区范围图 110000 2 05普-02 云南省思茅市老许寨铜矿地形地质及矿区范围图 12000 3 05普-03 老许寨铜矿探矿工程布置平面图 12000 4 05普-04 思茅市老许寨铜矿Ⅰ-1、Ⅰ-2 矿体储量计算平面图 11000 5 05普-05 思茅市老许寨铜矿Ⅱ矿体储量计算平面图 11000 6 05普-06 思茅市老许寨铜矿Ⅲ矿体储量计算平面图 11000 7 05普-07 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16 储量计算剖面图 1500 8 05普-08 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20 储量计算剖面图 1500 9 05普-09 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24 储量计算剖面图 1500 10 05普-10 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28 储量计算剖面图 1500 11 05普-11 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32-1 储量计算剖面图 1500 12 05普-12 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34 储量计算剖面图 1500 13 05普-13 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36 储量计算剖面图 1500 14 05普-14 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40 储量计算剖面图 1500 1 云南省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云南省思茅市老许寨铜矿 地质勘查报告 地质勘查报告 1 绪论 1 绪论 1.1 目的任务 1.1 目的任务 思茅市老许寨铜矿属思茅市大平掌铜矿的南延部份,地处一个较为有 利的成矿带内,矿区经前期地质工作,发现有铜矿分布,经零星工程及采 样分析,已构成工业铜矿体。该铜矿与思茅市大平掌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基 本一致,其含矿岩石属同源同体,类比大平掌铜矿,认为思茅市老许寨铜 矿区内铜矿找矿潜力较大。 为尽快摸清该区铜矿资源,进一步加强矿业经济的发展,2004 年 3 月 我公司自筹资金开展矿区普查地质工作,其目的任务是 1、在充分搜集整理、分析原有地质勘查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查明地层 层序,划分与成矿有关的地层,研究岩性和组合特征及其与成矿的时空关 系。研究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与侵入岩种类、规模、产状、形态、岩相变 化,研究形成时代和接触关系。 2、大致查明矿区范围内矿体的数量、赋存部位、顶底板岩性,分布范 围;大致查明工业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内部结构、厚度、品位及其变 化特点,确定矿体的连续性。 3、大致查明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种类、含量、共生组合及矿石结构构 造特征;基本查明矿石有用、有害组分种类、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 初步划分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 2 4、初步查明主要矿石类型的选 (冶)性能,并与成矿条件相似(大 平掌铜矿)的易选矿石可以进行类比评价,做出能否工业利用的评价。 5、大致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特征,初步划分矿床 开采技术条件类型。 6、设计主要实物工作量槽探 1000 立方米,浅井 100 米,坑道 300 米,钻探 2800 米(25 个孔) ,12 千地形地质简测 1.53 平方千米。 7、工作周期2004 年 3 月-2005 年 12 月,在原见矿工程基础上,采 用钻探工程为主的勘探手段对老许寨铜矿区内进行解剖,并估算 331333334 铜矿资源量, 提交 云南省思茅市老许寨铜矿地质勘查报告 。 1.2 位置与交通 1.2 位置与交通 矿区位于思茅市 270方向,平距 45 千米处,隶属思茅市思茅港镇凉 水箐村委会管辖。矿区面积1.5304 平方千米, (见表 1-1) 。地理坐标 东经 10031′30″10032′14″;北纬 2246′35″2247′ 15″。 矿区范围边界拐点坐标 矿区范围边界拐点坐标 (表 1 一 1) 拐 点 坐 标 拐点号 X Y 开采深度 (m) 矿区面积 (Km 2) 矿 1 2521804.90 34348529.20 矿 2 2521792.30 34349800.00 矿 3 2520600.00 34349800.00 矿 4 2520600.00 34348517.20 1500 -1000 1.5304 矿区现有 35 千米简易公路与思澜公路相接,矿区至思茅港运距 45 千 米,至思茅城运距 110 千米,至昆明市运距 647 千米,与周边地、州、县, 3 临沧、景洪、澜沧以及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均有公路相通;思茅现建有 机场,可直飞昆明。交通条件较好,水电尚属方便,矿床开发条件优越(见 图 12) 。 1.3 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1.3 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矿区位于横断山系南段,山脉与主要河流呈北西走向,河谷深切,山 岭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一般 8001500 米,最高点 为矿区南部大歇厂,海拔高程 1605.6 米,最低点为矿区北部的小黑江,海 拔 654 米,最大相对高差 951.6 余米,属中山中切割地区。区内水系发育, 由南往北流入小黑江,小黑江由东往西流入澜沧江,属澜沧江水系。 矿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 季不明显,具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海拔高程低于 800 米小黑江河谷,年 平均气温 20℃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 15℃,全年长夏无冬。海拔高程 800 1600 米地带,年平均气温 17.7℃,极端最高气温 35.7℃,极端最低气 温-3.4℃,夏季短,春秋季长。 矿区地处东南亚季风区北缘,气候受季风进退制约,致使降雨量季节 分布不均匀,形成明显的旱、雨两季,510 月为雨季,11 月至翌年 4 月 为旱季。年平均降雨量 1337.5 毫米,87的雨量集中在雨季。雨季雨量充 沛、降雨日多,常出现山洪暴发、河水猛涨现象,不利于野外工作的开展; 旱季晴天少云,降雨量小且少,是开展地质工作的黄金季节。 矿区位于澜沧江东侧,处于思茅普洱、澜沧耿马两地震带的夹持 地带,常受地震波及,是地震多发区,按 1991 年出版的中国地震烈度区 划分图基本烈度为七度区,属较稳定区或基本稳定区。 矿区内属少数民族杂居区,主要居民为彝、傣、汉等民族。当地居民 多从事农业生产,农作物以稻谷、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茶叶、芒果、桔 子、香蕉等,居民文化落后,经济较困难,属贫困山区。 1.4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1.4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19541957 年, 省地质局有色金属地质队进行思茅澜沧地区铁矿地 质调查,对铜矿未开展过调查评价工作。 60、70 年代云南省地质局第二区测队先后作了 1/1 百万普洱幅、1/20 万思茅幅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对该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作了较详细 的研究。 19972000 年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开展了思茅大平掌铜 4 5 多金属矿区及外围地质勘查工作,提交了云南省思茅市大平掌铜多金属 矿勘查地质报告 ,提交 DE 级铜金属量 35.45 万吨。上述工作为本次开展 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地质依据。 2003 年 6 月2003 年 11 月,云南地矿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曲靖公司组 织地质、测量人员在此开展地质工作。 1.5 本次工作情况 1.5 本次工作情况 思茅市老许寨铜矿区地质普查工作于 2004 年 3 月至 2004 年 10 月底开 展野外工作,在原有地质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坑、钻探工程对铜矿化带进 行钻工程验证后控制到 4 个矿体,勘查工作投入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 1-5) 。 完 成 主要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完 成 主要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表 1-5 表 1-5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12000 地质简测 Km 2 1.53 1500 地层剖面测量 m 3150 钻探 m 3116.23 25 个钻孔 坑道 m 350 浅井 m 123 探矿工 程 探槽 m 3 1200 基本分析样 件 750 岩矿样 件 35 小体重样 件 30 化验测 试 组合、物相分析 件 10 钻孔简易水文 个 10 水文、 工 程地质 钻孔静止水位 层/孔 5/5 6 坑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 m 350 1.6 获得的主要地质成果及认识 1.6 获得的主要地质成果及认识 通过本次地质勘查,取得了以下地质成果 1、大致查明了区域地质条件和其它主要矿产分布的情况。 2、大致查明了矿区内的地层层序、分布特征,含矿层位为石炭系上统 龙洞河组二亚段(C3l 2-2) ,有Ⅰ-1、Ⅰ-2、Ⅱ、Ⅲ矿体,呈似层状、层状产 出。矿石类型分为块状硫化矿和浸染状含铜硫化矿,矿层稳定而连续,其 产状形态、厚度、规模、内部结构和空间分布以及矿石的结构、构造,主 要有用组分大致查明。 3、大致查明了矿段内F4、F5二条断裂的性质、产状、分布范围及与矿体 空间分布的关系。 4、大致查明了矿段内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区含(隔)水层、主要构 造、破碎带的水文地质特征、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 5、 探获Ⅰ-1、 Ⅰ-2、 Ⅱ、 Ⅲ矿体铜矿资源量 332333334 矿石量 4558631 吨,金属量 46902 吨,铜平均品位 1.029。按资源储量类别分为 332矿石量 234485 吨,金属量 2255.89 吨,铜品位 0.962; 333矿石量 3028241 吨,金属量 29552.69 吨,铜品位 0.976; 334矿石量 1530390 吨,金属量 15093.31 吨,铜品位 0.986。 2 区域地质 2 区域地质 本区位于三江南段,即澜沧江复杂火山岩带南段,大地构造位置为唐 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兰坪思茅褶皱带南西侧,澜沧江断裂 东侧,半坡复背斜中部,成矿区划属澜沧江成矿带南段。该区形成于古特 提斯洋内岛弧环境(图 2-1) ,具边缘成矿的特点。并夹持于北西向区域性 酒房断裂与李子菁断裂之间,西邻著名的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具备寻找块 状硫化物多金属矿的潜力。 陆壳 陆壳 陆壳 洋壳 洋壳 软流圈 贝尼夫带 图2-1晚古生代澜沧江板块剖面示意图 火山岛弧 海沟 边缘海盆 思 茅 澜 沧 江 老喜寨所处的 大地构造位置 具边缘成矿的 特点 矿区内仅在西部见斜长花岗斑岩分布外,主要以强烈发育的中性火山 岩为特征;区内,受古澜沧洋闭合挤压大环境影响,断裂构造发育;北西 向断裂尤为发育,次为北东向和近南北向,构成对岩体、矿体错断。 矿区内主要出露岩性为流纹岩、英安岩、火山角砾岩、火山砂岩等, 其中英安岩与成矿关系密切。 2.1 地层 2.1 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有第四系、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J2h) ,三叠系中统下 坡头组 (T2x) 、 大水井山组 (T2d) 、 臭水组 (T2c) , 三叠系上统威远江组 (T3wy) 、 桃子树组(T3t) 、石炭系上统龙洞河组上段(C3l 2) 。从新至老简述如下 1、第四系(Q)区内第四系主要分布于低洼、沟谷处,为山间堆积、 冲积、坡积,由紫红色、灰白、黄色粘土,中基性、酸性熔岩,凝灰岩等 碎块组成。 2、中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J2h) 分布于矿区外围,下部为一套陆 相红色碎屑岩,岩性为紫红色、紫灰色、黄绿色粉砂岩、钙质泥岩、泥岩 7 8 夹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底部为砂砾岩或砾岩。上部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碎 屑岩夹碳酸盐岩,岩性为紫红、灰绿色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岩屑 长石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夹灰色泥灰岩、介壳灰岩。厚 8081914.2 米。 本组南西角不整合于上三叠统火山岩之上,其它地方则与下伏地层上三叠 统桃子树组呈整合接触。 3、上石炭统龙洞河组上段(C3l 2) 。其岩石组合为下部浅灰色、浅肉 红色石英角斑岩、角斑岩夹灰绿色细碧岩、放射虫硅质岩。中部为灰绿、 灰白色流纹岩夹灰绿色石英安山岩、火山角砾岩、薄层沉凝灰岩、凝灰岩, 流纹岩具斑状结构,斑晶为石英,基质具霏细结构,成分为长英质。岩石 具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上部浅灰色角斑岩与凝灰岩互 层,夹灰色薄层状硅质岩、泥岩。该套地层与矿区铜矿化关系密切。 上石炭统火山岩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南北两端与中三叠统下坡头组 呈不整合接触,东西两侧为区域性断裂夹持,分别与中上三叠统臭水组、 威远江组、桃子树组,中三叠统大水井山组,中侏罗统花开左组呈断层接 触,厚度大于 2460 米。 4、三叠系,区域内出露有中三叠统下坡头组、大水井山组、臭水组, 上三叠统威远江组、桃子树组。 (1)臭水组(T2c) 分布零星,出露面积 3 平方千米,为一套浅海相 泥质岩、碳酸盐岩,岩性为灰色钙质泥岩、粉砂岩与灰岩、泥质灰岩互层, 厚 75.5706.3 米。大区域与下伏中三叠统大水井山组呈整合接触,区内 与上石炭统龙洞河组、中三叠统大水井山组呈断层接触。 (2)大水井山组T2d 分布于区域南东和北东,出露面积约 4 平方千 米,岩性为浅灰色灰岩夹泥岩,下部含硅质结核及条带,上部含白云质团 9 块,厚度>472.4 米。在大区域上与下伏中三叠统下坡头组呈整合接触, 在本区则和上石炭统龙洞河组、中三叠统臭水组、上三叠统威远江组、中 侏罗统花开左组呈断层接触。 (3)下坡头组(T2x)分布于上石炭统龙洞河组的南北两端,出露面 积约 6 平方千米,为一套滨海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底部为复成分 砾岩,其上为灰紫、灰绿色岩屑砂岩、粉砂岩、泥岩与泥灰岩、灰岩互层, 厚 112.8373.5 米,与下伏上石炭统龙洞河组呈不整合接触。 2.2 构造 2.2 构造 区域构造线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区内褶皱、断裂发育,以断裂为主, 褶皱次之。 断裂构造主要有澜沧江断裂和酒房断裂 (F1) 、 白沙井断裂 (F2) 、 李子树断裂(F3) ,褶皱为老许寨背斜。见图 21。 2.2.1 褶皱 老许寨背斜轴向北西南东,核部地层为上石炭统火山岩,两翼地 层为中三叠统下坡头组、大水井山组、臭水组,上三叠统威远江组、桃子 树组,中侏罗统花开左组等。由于断层破坏,两翼地层出露不对称,东翼 出露地层较西翼全,南北两端为中三叠统覆盖,即向南北两端倾伏,老许 寨背斜为一长轴背斜。 2.2.2 断裂 区内断裂发育,主断裂走向北西南东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 1、酒房断裂(F1、酒房断裂(F1 1) ) 位于区域西部,区内长 12 千米,两端均延出图外。断裂倾向北东,倾 角 6580,断裂旁侧见 24 米宽的断裂破碎带,两侧岩石出现牵引 褶曲。断裂切割了上石炭统、中三叠统、中侏罗统地层,且见中侏罗统和 平乡组和上石炭统龙洞河组火山岩呈断层接触,该断裂为一区域压扭性大 断裂。 2、白沙井断裂(F2、白沙井断裂(F2 2) ) 位于白沙井及中和以西,图内长 15 千米,北延出图外,南在图内与酒 房断裂相交。 其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 倾向 70, 倾角 3245, 在白沙井见宽十余米的挤压破碎带,破碎带中见岩石受挤压形成的片理化 岩石和断层泥相间出现。上盘上石炭统火山岩超覆于中三叠统紫红色粉砂 岩之上, 二者之间见一厚 3050 厘米的灰色断层泥。 断裂切割了上石炭统, 中侏罗统地层,切割最新地层为中侏罗统和平乡组。该断裂为一向东倾的 压扭性逆断层。 10 11 3、李子树断裂(F3、李子树断裂(F3 3) ) 位于区域中东部李子树一带, 图内长 15.5 千米, 南北两端均延出图外, 走向北西南东,倾向西。该断裂切割了上石炭统、中三叠统、中侏罗统 地层。为一向西倾斜之逆断层。 综上所述,白沙井断裂开和李子树断裂开,控制了上石炭统火山岩的 主要出露范围,使上石炭统火山岩夹持于两断裂之间。同时控制了区内铜 矿体的分布、产出特征。 2.3 岩浆岩 2.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发育,以喷出岩为主,侵入岩为次。侵入岩为斜长花岗斑 岩(γοοπ) ,角砾状流纹斑岩、流纹斑岩(λπ) ,呈岩株或岩枝侵入于石炭 系中统龙洞河组(C3l 2) 、三叠系中统下坡头组(T 2x)中;喷出岩分布在澜 沧江断裂带和酒房断裂间,酒房断裂以东仅有少量出露,火山活动时期主 要为晚古生代。早石炭世火山岩呈北西南东向展布,长13千米,宽2 4千米,面积约45平方千米。由灰、浅灰、绿灰色细碧角斑岩、英安岩、 流纹岩、少量火山碎屑岩、硅质岩组成。其中火山岩以熔岩为主,少量火 山碎屑岩,总体为一喷发旋回,含四个亚旋回。主要岩石类型有细碧岩、 角斑岩、英安岩、流纹岩及火山角砾岩、晶屑岩屑凝灰岩、沉凝灰岩、凝 灰硅质岩。详见地层部分。 2.4 区域矿产 2.4 区域矿产 区内的矿产以往资料无记载,近年在老许寨铜矿之西已发现大平掌铜 多金属矿,该类铜矿,受火山岩地层控制,具有分布面积大,从景谷芭蕉 林--小茫海--昔本--思茅大平掌--景洪橄榄坝到山达山铜多金属成矿带, 长大于 200 公里,具用元素多、品位高的特点,是澜沧江中、下游火山岩 中最具有找矿前景的地区之一。 12 3 矿区地质 3 矿区地质 3.1 地层 3.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有石炭系上统龙洞河组,三叠系中统下坡头组、大水井 山组,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等地层(图 3-1) 。现由新至老描述如下 1、第四系(Q) 分布在沟谷低洼处,面积小,为山间冲积、坡积及浮 土层,由紫红色、灰色、黄色粘土、中酸性熔岩、沉凝灰岩及角砾组成。 厚 015 米。 2、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J2h) 主要分布在矿区西部(即F2 以西) , 为一套陆相红色碎屑岩,岩性为紫红色、灰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 夹泥岩,底部为砂砾岩。 本组南西角不整合于上三叠统火山岩之上。 厚 808 1914.2 米。 3、三叠系中统 (1)大水井山组(T2d) 出露在矿区北东部,为浅灰色灰岩夹泥岩, 上部含白云质团块,下部含硅质核及条带,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厚大 于 472.4 米。 (2)下坡头组(T2x) 主要分布在矿区西部及南部,为灰紫、灰绿色 岩屑砂岩、粉砂岩、泥岩与泥灰岩、灰岩互层。底部为复成分砾岩,与下 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 112.8373.5 米。 4、石炭系上统龙洞河组(C3l) 石炭系上统龙洞河组在本区受断层破 坏,仅出露上段(C3l2) ,是矿区分布面积最大的一套地层,据实测剖面及 其岩石组合,将龙洞河组上段分为五个岩性亚段,现从下往上分别叙述于 下 (1)一亚段(C3l 2-1) 分布于矿区西部,受F3 断裂和侵入岩的破坏, 13 出露不全。岩石组合为浅肉红、浅灰色石英角斑岩、角斑岩夹绿灰色细碧 岩,含放射虫硅质岩。厚>350 米。 (2)二亚段(C3l 2-2) 分布面积大。岩石组合下部为浅灰色流纹岩夹 少量凝灰岩,底部见灰绿色熔结角砾岩。中部为灰绿色、灰白色角砾状流 纹岩。岩石具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上部为 灰、浅灰色沉凝灰岩夹硅质岩,厚大于 300 米,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具深海相特征,具备块状硫化矿古地理环境,为区内主要含矿层位。 (3)(3)三亚段(C3l 2-3) 分布于矿区中东部,范围窄,面积小。岩性 为暗绿红色石英安山岩,岩石具绿泥石化,厚 60118 米。与下伏地层呈 整合接触,局部为断层接触。 (4)(4)四亚段(C3l 2-4) 分布于矿区中部,面积大。岩石组合为上部灰 绿色、灰白色流纹岩夹凝灰岩、火山角砾岩、褐黄色薄层泥质粉砂岩、泥 岩,局部见薄层状赤铁矿和凝灰岩。下部浅灰色、灰绿色角砾流纹岩、黄 铁绿泥石岩、块状黄铁矿、黄铜矿化角砾状流纹岩。岩石具硅化、黄铁矿 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该段岩性与铜矿化关系密切,是 区域最具有寻找铜多金属矿之层位。厚 1102 米,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5)(5)五亚段(C3l 2-5) 分布于矿区东部,出露面积较大。岩石组合下 部为紫灰、灰色角斑岩夹绿灰、浅灰色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硅质岩。上 部为灰黄、灰绿色凝灰岩夹薄层硅质岩。角斑岩具碎裂岩化,裂隙中充填 物为石英细脉。该套地层与三叠系中统大水井山组、呈断层接触,未见顶, 厚>690 米。 老许寨矿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老许寨矿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图 3-1 界系统 组 符号柱状图 厚 度 m 岩性描述 中 生 界 侏 罗 系 中 统 花 开 左 组 J2 h 8 0 8 - 1 9 1 4 上部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夹碳 酸盐岩,岩性为紫红、灰绿色泥岩、 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岩屑长石砂岩、 岩屑石英砂岩夹灰色泥灰岩、介壳灰 岩。 下部为一套陆相红色碎屑岩,岩性 为紫红色、紫灰色、黄绿色粉砂岩、 钙质泥岩、泥岩夹泥质粉砂岩、粉砂 岩,底部为砂砾岩或砾岩。 三 叠 系 中 统 大 水 井 组 T2 d 浅灰色灰岩夹泥岩,下部含硅质结核 及条带,上部含白云质团块。 >4 7 2 下 坡 头 组 T2 x 为一套滨海- - 浅海相碎屑岩、碳酸 盐岩。底部为复成分砾岩,其上为灰 紫、灰绿色岩屑砂岩、粉砂岩、泥岩 与泥灰岩、灰岩互层 1 1 2 - 3 7 3 上部为灰黄、灰绿色凝灰岩夹薄层硅 质岩。角斑岩具碎裂岩化,裂隙中充 填物为石英细脉。 下部为紫灰、灰色角斑岩夹绿灰、浅 灰色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硅质岩。 >6 9 0 石 炭 系 上 统 龙 洞 河 组 C3l 2 - 5 上部灰绿色、灰白色流纹岩夹 凝灰岩、火山角砾岩、褐黄色薄 层泥质粉砂岩、泥岩,局部见薄 层状赤铁矿和沉凝灰岩。 下部浅灰色、灰绿色角砾流纹 岩、黄铁绿泥石岩、块状黄铁矿 、黄铜矿化角砾状流纹岩。岩石 具硅化、黄铁矿化、绢英岩化、 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 C3l 2 - 4 1 1 0 2 暗绿红色石英安山岩,岩石具 绿泥石化 6 0 - 1 1 8 C3l 2 - 3 上部为灰、浅灰色沉凝灰岩夹 硅质岩. 中部为灰绿色、灰白色 角砾状流纹岩。岩石具硅化、黄 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 碳酸盐化。下部为浅灰色流纹岩 夹少量凝灰岩,底部见灰绿色熔 结角砾岩。为该区主要赋矿层位 。上层为块状硫化矿、下层为浸 染状硫化矿。 C3l 2 - 2 >3 0 0 浅肉红、浅灰色石英角斑岩、 角斑岩夹绿灰色细碧岩,含放射 虫硅质岩。 >3 5 0 C3l 2 - 1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3.2 构造 3.2 构造 矿区构造构造线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为北西南东向。褶皱 不发育,纵向断裂是区内主要控矿断裂。 14 15 3.2.1 褶皱 矿区老许寨长轴背斜北东翼的向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 23 45。 3.2.2 断裂 矿区主要构造为存在于花岗闪长斑岩和火山熔岩之间的推覆()断 层,现已查明的有F4、F5断裂。各断裂特征如下 1、F1、F4 4逆断层逆断层 位于矿区中部,呈 310330方向展布,北西方向继续延出矿区, 南东方向中部被F5切割,并继续延出区外。出露长度 1840 米,倾向南西, 地表倾角 6075,中深部倾角 5060,断层北东盘为C3l 2-4地层, 南西盘为C3l 2-4 、C 3l 2-3、C 3l 2-2地层,南西盘上升,北东盘下降,为一逆断层, 地层断距大于 100m。断层破碎带宽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