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含油气远景(书)-李国玉译.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论中国含油气远景(书)-李国玉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1页
论中国含油气远景(书)-李国玉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1页
论中国含油气远景(书)-李国玉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1页
论中国含油气远景(书)-李国玉译.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1页
论中国含油气远景(书)-李国玉译.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中 国含油 气远景 〔俄 〕 A . A . 特拉菲穆克 等著 李国玉 等译 石 油 工 业 出 版 社 内 容 提 要 本 书主 要是 50 年 代前苏 联专 家的报 告。 前半部 分是 1954 年 A . A . 特 拉菲 穆克等著 的关 于我国 甘 肃等 地 区 油 气勘 探 远 景 的报 告 , 以 及 一 些 有关 文 章 ; 后 半部分 是 1958 年 至 1959 年 N . O . 布罗 德和 K . H . 克 拉 符 钦柯 所 著 的 我 国松 辽盆地等 地区 含油气 远景 的报 告 以 及 三篇 当 时 石 油地 质 理 论 认识 和 研 究 方 法的 论文。 本书 可供 石油、 地质 等领 域 的 管 理人 员 、历 史 研 究 人员 、 科 研 技术 人 员 以 及大专 院校 师生参 考。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论中国含油气远景/ 〔俄 〕 A . A . 特拉菲穆克著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7. ISBN 7 - 5021 - - Ⅰ. 论⋯ Ⅱ. Ⅲ. Ⅳ.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第 号 石 油工 业出版 社出 版 100011 北京安 定门 外安华 里二 区一号 楼 石油 工业出 版社 印刷厂 排版 印刷 新华 书店 北京发 行所 发行 * 7871092 毫米 32 开本 16印张 千 字 印 11500 1998 年 3 月 北京 第 1 版 1998 年 3 月 北京第 1 次印 刷 ISBN75021 3/ TE 定 价 元 目 录 译者的话 ⋯⋯⋯⋯⋯⋯⋯⋯⋯⋯⋯⋯⋯⋯⋯⋯ A.A. 特拉菲穆克院士简介 ⋯⋯⋯⋯⋯⋯⋯⋯ 关于甘肃省采油和陕西、四川、贵州及广西 等 省的油气勘探远景 ⋯⋯⋯⋯⋯⋯⋯⋯⋯⋯ 附录 ⋯⋯⋯⋯⋯⋯⋯⋯⋯⋯⋯⋯⋯⋯⋯⋯⋯⋯ 调查出真知 康世恩从全国油气大调查中 知道了中国含油气远景之广阔 ⋯⋯⋯⋯⋯⋯ 难忘的回忆 康世恩谈当年带领苏联专家 组进行全国油气大调查的认识 ⋯⋯⋯⋯⋯⋯ 令人尊敬的专家在特拉菲穆克院士 85 岁 寿辰庆祝会上的祝词 ⋯⋯⋯⋯⋯⋯⋯⋯⋯⋯ 深厚的友谊 特拉菲穆克院士谈他对中国 朋友的感激之情 ⋯⋯⋯⋯⋯⋯⋯⋯⋯⋯⋯⋯ 美好的祝愿 特拉菲穆克院士希望中国 2000 年产油 2 亿吨 ⋯⋯⋯⋯⋯⋯⋯⋯⋯⋯⋯ 来往信件 ⋯⋯⋯⋯⋯⋯⋯⋯⋯⋯⋯⋯⋯⋯⋯⋯⋯ 特拉菲穆克院士的邀请信 ⋯⋯⋯⋯⋯⋯⋯⋯ 康世恩致特拉菲穆克院士的邀请信 ⋯⋯⋯⋯ 特拉菲穆克院士致李国玉教授的 信 一 二 ⋯⋯⋯⋯⋯⋯⋯⋯⋯⋯⋯⋯ 关于“中国贫油论”和“陆相生油 问题”的资料 ⋯⋯⋯⋯⋯⋯⋯⋯⋯⋯⋯⋯⋯ 对我国石油资源总量与可采量的展望 ⋯⋯⋯⋯ 找油的哲学 ⋯⋯⋯⋯⋯⋯⋯⋯⋯⋯⋯⋯⋯⋯⋯ И.О. 布罗德教授来华工作情况简介 ⋯⋯⋯⋯ 松辽盆地和四川盆地含油气远景 ⋯⋯⋯⋯⋯⋯ 附件一 川中油气区各探区试油成果 资料 ⋯⋯⋯⋯⋯⋯⋯⋯⋯⋯⋯⋯⋯⋯⋯⋯ 附件二 K.H. 克拉符钦柯的工作报告 ⋯⋯ 含油气远景的比较性评价方法 初稿 ⋯⋯⋯ 对银川石油地质勘探局 1959 年鄂尔多斯 地区工作计划草案的意见 ⋯⋯⋯⋯⋯⋯⋯⋯ 论地质学中的继承作用和新生作用 ⋯⋯⋯⋯⋯ 油气生成与油气藏形成问题的研究现况 ⋯⋯⋯ 译者的话 这里收集了 50 年代前苏联专家论中国含油气远 景的报告 , 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特拉菲穆克等人 所写的报告正文有五百多页, 这里发表的只是当时为 了满足我国政府急于想了解这样一个高级石油专家工 作组对我国石油勘探远景的看法而写的摘要。 创业, 太艰难了, 也太有意义了。50 年代初, 国家需要石油而当时原油产量只有几十万吨, 国家的 领土虽然广阔。而茫茫大地却不知在何处找油, 纵然 爱国之士意欲尽快发现大油田 , 却没有明人指点。当 时, 在勘探战线上的活跃人物有康世恩、陈贲、翁文 波、王尚文、余伯良、司徒愈旺、曾鼎乾、李德生、 杜博民、沈晨、张俊、张文彬、田在艺、杨文彬等 人。这些领导和专家, 都未曾对全国油气地质进行过 深入的研究, 对中国的油气资源尚未做过系统的调 查。 这时 , 应中国政府的邀请 , 苏联派遣了以特拉菲 穆克博士为首的专家组来华。特拉菲穆克是一个理论 素养很高的石油地质专家, 他为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 发现苏联第二巴库大油区做出过卓越贡献。他对在中 国找油的热情很高 , 对中国领导和专家非常尊重。我 当时担任翻译工作。 当时 , 苏联专家组在北京开始与陈贲、翁文波、 1 王尚文等人讨论中国找油问题时, 中国专家提出了三 个问题, 特拉菲穆克均谦虚地作了回答。 陈贲说 “中国是陆相地层 , 这是一个突出的特 点。是不是陆相地层比海相地层找油复杂 我们没有 经验, 不知你的意见如何 ” 特拉菲穆克说 “现在石油地质界有这种看法, 我看也不一定。我国中亚乌兹别克就发现了一批陆相 油田, 而且很好。我们专家组的萨伊多夫在这个地方 工作过, 他有经验。根据最新研究结果 , 只要是水下 沉积物就可以形成石油, 海相或陆相地层都是水下沉 积物, 没有多大差别, 我看不必受这个限制。 ”当时 在场的中国专家都面面相视, 像是听到了新理论, 使 人耳目一新, 对原先的认识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得 到了极大的启发。 翁文波说 “我国找油刚开始不久, 对油气资源 情况尚不 清楚。到目 前为 止,只有美 国美 孚公 司 1922 年发表文章说中国石油资源仅有 1.75 亿吨, 我 认为我国的石油资源比这要大的多, 但总是心中无 数, 这就妨碍了我们大规模开展勘探工作。今后我们 要做资源评价工作 , 想请您谈谈您的看法。 ” 特拉菲穆克笑着说“翁博士, 美国人是 1922 年 说的, 他怎么知道中国有多少石油资源 , 不过是一知 半解。何况今年已是 1953 年, 已过去了 31 年, 情况 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我们在苏联找油的经验, 以及 世界其他国家找油的经验 , 中国有这么多的沉积盆 2 地, 而且有一批面积很大的盆地, 沉积岩分布面积这 样广泛, 我认为中国找油的远景是非常乐观的, 当然 具体数字我现在说不上来。资源评价工作, 要到勘探 工作程度高一些的时候做比较合适, 现在条件不成 熟。不管美国人怎么说 , 也不管中国究竟有多少资 源, 关键问题是要开展大规模的勘探工作, 只有去 找, 才能找到油。这不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吗 反正我 对中国油气勘探信心很足。 ” 这时 , 康世恩笑哈哈地提了另一个问题 “我完 全同意你的意见, 应该大规模开展油气勘探, 你看在 哪里搞能得手, 能尽快发现油气田 ” 特拉菲穆克认真地回答说 “康世恩同志, 你提 的问题很好, 但我现在确实回答不上来。让我们先到 几个地区去考察, 然后我再回答你的问题也不晚, 你 看怎么样 ” 康世恩说“很好 , 让我们先去考察 , 然后再 谈。 ” 此后, 由康世恩带领苏联专家组, 到甘肃、陕 西、四川、贵州及广西等地去考察。回来后特拉菲穆 克与康世恩已成为好朋友, 他对康世恩说 “我欠你 的账该还了。 ”康世恩莫名其妙, 问道“什么账 ”特 拉菲穆克说 “临行前你不是问我, 应该到什么地方 勘探, 尽快发现油气田吗 ”康世恩说“是的, 请您 畅谈吧, 我就洗耳恭听了。 ” 特拉菲穆克说 详细的报告, 请您自己去读, 我 3 这里只想给您谈三点总结性的意见, 这就是 第一 , 这次实地考察说明 , 中国沉积盆地多, 沉 积岩分布广, 厚度大, 而且石油地质条件都很好, 所 以可以明确地告诉您, 中国油气勘探的领域很广, 远 景很大。 第二 , 现在的问题是要投资, 大规模开展油气勘 探工作, 只要工作量增加了, 我相信将会发现许多油 气田, 也会发现大油气田。不仅要在现在开展工作的 几个地区增加勘探工作量 , 而且要到中国东部的松 辽、华北的无露头地区开展工作。 第三 , 我认为只要不断地进行勘探 , 中国的石油 将会自给自足。 康世恩听得是那样聚精会神, 显得那样严肃, 一 句话也没有说 , 只是两眼盯着特拉菲穆克不断地抽 烟。当他听完特拉菲穆克的三条意见后 , 立即站起身 来, 紧紧握住特拉菲穆克的手说 “太感谢您了, 我 也不知说什么好, 我今后全力以赴按照您的三条意见 去做, 我想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 但我相信我们 一定会成功的。 ”特拉菲穆克紧跟了一句“我也相信 您们是会成功的” 。 在座的同志, 都称赞特拉菲穆克有远见。 据我所知, 康世恩很快就向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 作了汇报 , 陈部长很兴奋, 他又向主管全国经济的陈 云副总理作了汇报 , 肯定并采纳了特拉菲穆克报告中 的意见。随后, 就是增加投资 , 逐渐展开勘探。这就 4 是康世恩常讲的茫茫大地何处找油的情景。自从特拉 菲穆克来华后 , 我国对陆相贫油的说法渐渐地淡薄 了, 取而代之的情况是拼命地勘探找油。在创业过程 中, 历尽千难万险 , 终于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大庆 油田、渤海湾油田, 使我国原油产量超过了 1 亿吨, 确实达到了中国原油自给自足 , 应验了特拉菲穆克的 预言。这也就是中国石油工业领导人一直忘不了特拉 菲穆克院士的原因所在。 多年来 , 特拉菲穆克与我保持着联系。1960 年 以前他三次来中国, 均是我作翻译。1989 年以来直 至 1997 年, 每年我都有机会去拜访他。当我们提到 他曾对中国帮助很大时, 他总是谦虚地说 “该是我 们向中国地质家学习的时候了。50 年代初期我只是 做了微薄的工作。 ” 我在整理特拉菲穆克等的报告时, 发现手头上还有 一些苏联专家 И.О. 布罗德教授等人访华时的报告。 在 1958 年底到 1959 年初, 布罗德教授来到中 国, 正值我国石油工业处在一个发展与困难交织的时 期。1955 年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和建设, 后来玉门 油田的高速开采, 使得 1958 年我国原油生产从 1949 年的 12 万吨提高到 223 万吨。这是石油工业发展的 初期阶段。但由于国家计划 1957 年产油应该是 150 万吨, 而我们只完成了 146 万吨, 那时视国家计划为 法律, 于是就出现了将受人尊敬的李聚奎部长调离石 油部, 调来虎将余秋里任部长 , 他与李聚奎在工作上 5 调换了位职。 余秋里来到石油部, 先是一句话都不说, 成天面 带笑容找各路专家个别谈话, 寻找石油工业大发展的 良策。 正在这时, 四川川中连续传来好消息, 龙女寺、 蓬莱镇、南充三个构造, 在勘探很短时间内就喷出高 产原油, 全国上下 , 一片欢腾, “人民日报”头版头 条报导了中国在天府之国的橘子园发现了花园式大油 区。有个采油专家诺维科夫在南充现场与余秋里为庆 祝发现油田而碰杯时说 “祝贺中国发现中东式的大 油区” , 在场的人们喜气洋洋, 尽情畅饮, 互致祝贺。 于是, 立刻组织四川石油会战 , 各石油局局长, 包括 克拉玛依油田所在的新疆石油管理局的张文彬局长等 都到四川 , 车水马龙, 设备也不断运达现场, 好一派 繁忙景象。 但好景不长, 那几口高产井的产量急剧下降, 从 几百吨降至几十吨、几吨。什么办法都用尽了, 但它 们确已丧失了高产的风采。苏联石油工业部赫赫有名 的总地质师米尔钦克来了 , 还有许多苏联专家也来 了, 中国专家也云集四川, 可就是没有办法。这时布 罗德来了 , 在我见到的所有专家中, 他是最能从第一 性资料出发来分析问题的人, 他一个构造接着一个构 造、一口井接着一口井地分析 , 这可以从他给康世恩 报告的附件中看得很清楚。最后他在四川作了一个报 告, 谈了他的看法 , 认为川中是薄层裂缝性油藏, 但 6 他还是鼓励说 “你们会战取得很多资料, 很有效。 ” 但随后, 他与我一起找到唐克司长, 他说 “唐克同 志, 你是共产党员 , 我也是共产党员, 在大会上我不 能给群众运动泼冷水 , 我只能鼓励, 但我给你说实 话, 对待这种裂缝性油田, 不能采取短期奏效的会战 方式, 建议结束会战, 慢慢研究, 逐步勘探开发。 ” 唐克同志立即向康世恩报告, 康世恩表示同意, 并立 即向余秋里汇报, 最后同意停止会战, 人马各回各 处, 转入长期细致研究工作。这就是布罗德在华期间 的第一项工作。 布罗德教授在华期间完成的第二项工作就是关于 对松辽盆地含油气远景的评价和综合勘探的建议。他 到松辽盆地考察时 , 先请沈晨副司长到沈阳军区要了 一架飞机观察地貌, 在看了松辽盆地全景后他很兴 奋, 认为是个很有希望的大盆地。随后为了了解情 况, 查看了露头, 又到扶余油田看了岩心。在做完这 些工作后 , 他正式向石油部建议, 松辽盆地含油气远 景很大, 关键问题是要综合勘探, 而且要在大同镇等 第三排构造上钻井 , 这些建议很切合实际, 得到了石 油部领导的赞同, 并立即成立工作组编制综合勘探意 见, 后来也取得了很大成果。一个事业的成功, 是很 多人智慧的结晶, 布罗德关于松辽盆地的报告, 也是 从一个侧面做出了一份贡献。 布罗德是大学教授, 很重视理论研究, 当时作了 几个报告, 代表了当时的石油地质理论水平。另外, 7 他对鄂尔多斯盆地 , 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报告 都一并收入本书中。 依我看来,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特别是在 50 年代初期的创业阶段, 有五个基本条件 , 一是中国政 府振兴中华发展石油工业之决心, 二是一批高级苏联 专家的指点迷津, 三是康世恩的全神贯注, 四是余秋 里的指挥若定, 五是中国专家、干部和工人们的献身 精神。 为了丰富这份历史性资料, 我又附了三篇文章 一是翻译家周家珩编译的“关于‘中国贫油论’和 ‘陆相生油问题’的资料” , 说明对中国找油认识的肤 浅与错误 ; 二是张树国关于“对我国石油资源总量与 可采量的展望”一文, 说明中国油气资源丰富程度认 识的过程; 三是美国著名地质学家华莱士 .E. 普拉 特的“找油的哲学”一文, 说明地质学家应具备的乐 观与求实精神。 另外 , 我又附了一些近年来康世恩老部长和我与 特拉菲穆克院士的来往信件, 为本书增添些生气。 编辑完这本书之后, 我希望对历史的回顾能使我 们更加充满信心地对待当前的油气勘探工作。对我们 中国的油气勘探工作我想奉上一句话 “在沉积盆地 中, 找油有油, 找气有气, 不找就什么也没有。 ” 参加本书翻译工作的还有范特、刘永山、李泰明等。 李国玉 1998 年 1 月 7 日 8 A.A. 特拉菲穆克院士 来华工作情况简介 李国玉 1987.11 特拉菲穆克院士敦厚, 矮胖, 有头脑, 有胆识, 是白俄罗斯人。1953 年 10 月 6 日到 1954 年 3 月 10 日, 他带领一个 6 人高级石油地质专家组来华全面考 察中国石油地质, 全程均由当时的中国石油总局局长 康世恩率领, 这次全国油气大调查卓有成效。最后特 拉菲穆克等著有“中国油田和气田”的报告, 内容十 分丰富。访华时特拉菲穆克是莫斯科油田开发研究所 所长, 访华期间在玉门油田他收到了在苏联当选为苏 联科学院通讯院士的通知, 康世恩向他表示了热烈祝 贺。 特拉菲穆克先后于 1953 至 1954 年, 1957 年和 1959 年三次来华, 每次都对中国石油勘探和开发提 出了不少积极的建议。 他对中国石油资源的富饶一直抱有很乐观的态 度, 对松辽盆地的勘探一直很积极。 他在“中国油田和气田”的报告中写道 “中国地下蕴藏的石油是很丰富的。 ” “目前对华北及东北平原的研究工作还非常差。 但是可以设想, 在平原内除了厚度大、分布广泛的新 9 生代沉积外, 可能还有较古老的中生代及上古生代的 沉积。如在隆起地带的边缘就发现了这种沉积。在满 州里的这片凹地上, 于沈阳以西曾打过二十多口井, 其中最深的打到 流, 其次在该区的其他地方也有关于石油露头的资 料。此外, 唐山的奥陶纪沉积中所见到的油苗更显 著” 。 “这些地区应进行区域性地球物理勘探工作。 ” 1957 年他来华时 , 我记得很清楚, 他在石油部 二楼会议室作报告时提出 “你们应该尽快在松辽盆 地开展勘探, 那里一定会有大油气田。 ” 1959 年他来中国时是应中国科学院邀请访华的, 到石油部只来了一次。这时 , 各方面情况已明朗了, 他提出应到松辽盆地中央去找大油气田。 他虽然三次来中国, 但却没有机会到过松辽盆 地。 特拉菲穆克不愧是有战略眼光的勘探实干家。他 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现苏联第二巴库油区中涌 现出来的优秀地质学家。后来 , 他以全部精力研究开 辟西西伯利亚大油气田, 而且他自己也从首都莫斯科 搬到了西西伯利亚。 这里我引述一段他们在 1954 年所著“中国油田 和气田”报告中最后总结性的一节话。他在用大量篇 幅阐述了中国具有巨大的含油气远景后表现出了一个 勘探家应具有的开拓品质。他说 “由于油气储集的 条件异常复杂, 埋藏又很深, 所以每次调查和勘探不 01 一定都会很顺利。随胜利而来的, 也许会发生由于我 们对这些富藏区了解不够所引起的失败。但决不能让 失败抑制我们勘探者的满腔热情。寻找石油, 要求我 们要有异常的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我们应从失败中 汲取更多的教训, 丰富我们的地质知识 , 并进而满怀 信心地继续战斗。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石油勘探的老 专家, 他的这番话是很深刻的。 他对中国勘探提出了五条建议。 第一, 克服对有希望地区地质研究上的落后状 况。 第二 , 不仅在有露头的地区开展工作, 而且在没 有露头的地区也应开展工作。 第三 , 扩大地球物理勘探的范围并提高质量。 第四, 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应多做各种勘探工 作。 第五 ,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 应多打探井, 少 打生产井, 探井进尺应至少保持 55 60。采油 速度不能超过 4 相当于地质储量的 1.3 , 储采 比保持在 25∶ 1 或 50 ∶1。 时至今日, 我一想到他, 就有几个情景令人难以 忘怀。这就是他 1953 年到延长油矿发表了油层为裂 缝性的判断, 很有见识。1953 年他在老君庙油田千 方百计地劝我们采用注水, 这是他第一次向我国建议 注水保持压力。1957 年到青海冷湖油田, 在勘探司 司长唐克陪同下, 他毫无顾忌地跪在地下仔细地一块 11 一块看岩心。当谈到中国含油气远景时 , 他总是那样 充满信心。 记得 1953 年我们在友谊宾馆第一次见面时, 他 问我是哪里人, 我回答是兰州人, 我问他是哪里人, 他回答说是白俄罗斯人, 我当时怔了一下, 误认为他 是“白俄” , 我又重复说了一遍,“你是白俄罗斯人 ” 他笑着说 ,“那又怎么样 ”我们双方都笑了。 21 关于甘肃省采油和陕西、四川、 贵州及广西等省的油气勘探远景 特拉菲穆克等 1954 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的报告 苏联专家工作组, 由索阔洛夫、西马科夫、萨伊 多夫、库卡平、拉弗鲁什克和特拉菲穆克组成。此次 应邀来华 , 任务是对中国境内寻找、钻探和开发油气 田给予技术上的援助。 我们最初接到的任务是给甘肃省已有的油田及有 希望产油的区域作一个评价, 其目的是要查明这里已 有的石油资源, 对于将来在兰州建设的大炼厂所需要 的原油供应究竟能满足到什么程度。 后来 , 在我们还没有离开甘肃的时候, 中华人民 共和国燃料工业部又向我们提出要求, 要我们去陕西 和四川, 视察一下那里的油气田勘探工作, 并且还要 我们到贵州和广西去了解一下那里的油苗露头情况。 31 因为本文是历史资料 , 故所有地层名称及计量单位等使用均保 留原样, 不作修改。 在中国的 118 天里 , 我们花了 65 天的工夫, 到 上述各省去考察和了解各油气田地质调查、钻探和开 发等工作的成果。我们特别重视甘肃省的研究工作, 为此一共用了 34 天。其余的时间, 我们在北京研究 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布的资料, 向中国专家咨询 关于老君庙油田开采方案设计方面的问题, 并计划完 成一份关于上述各省油气田寻找、钻探和开发工作现 况和远景的报告。这个报告现在还远没有完成, 预计 到 1954 年 2 月底可以完成, 但是, 因为燃料工业部 急于要知道我们工作的结果, 所以我们答应作这个报 告, 把它作为一个初步的、代表工作组成员个人看法 的报告。 这个报告的材料来源包括有 我们工作组成员在中国矿区、探区以及有希望油 区的亲自观察。 中国地质家所作关于各省和探区地质构造和含油 远景的报告。 从我们到中国一直到现在一共听了三十一次报 告, 有的是石油总局和地质局担任领导工作的地质家 作的, 有的是各油矿和探区的地质家作的。其中, 随 同苏联专家一起工作的中国地质师陈贲和王尚文两位 同志的报告, 和他们随时随地给我们的解释, 以及黄 汲清教授在成都所作的详细深刻的报告 , 对我们的帮 助特别大。 同样还应提出来的, 有李德生地质师关于延长油 41 田地质构造、钻探和开发成果的报告, 曾鼎乾地质师 关于海棠铺构造 四川省内 地质情况和钻探成果的 报告, 他们的报告内容都非常丰富。 当我们在老君庙和广西进行工作的时候, 燃料工 业部苏联顾问专家莫谢耶夫也参加了我们的工作。 石油管理总局康世恩局长对我们工作组的工作一 贯地给予绝无仅有的帮助。特别是在这样短促的期间 内, 我们工作组能够走完这样辽阔的各种不同的路 程, 全要归功于康局长的亲自领导和他的卓越的组织 能力。 各地党委的行政机构, 在工作期间给予了我们很 大的帮助和便利, 他们到处给我们创造完成任务的条 件。 在中国大陆境内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省份有新 疆、甘肃、陕西和四川等省。 关于阐明新疆油田的发展前途, 原不在我们任务 之内。但是, 因为我们工作组成员萨伊多夫、索阔洛 夫和库卡平三位专家以前曾经到过新疆 , 对该区的石 油远景也有一些概念, 所以我们可以说新疆境内既然 有很大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盆地, 对 于勘探新的油气田 , 当然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甘肃省及邻区 要阐明油田勘探与开采的现状与远景, 我们应该 51 从甘肃省说起, 因为这里有中国最丰富的油田 老 君庙。 老君庙油田 老君庙油田位于南山 祁连山 北麓, 在所谓的 酒泉盆地内。这里的油藏是属于第三纪的砂岩层, 是 一个东西向不对称的短袖背斜构造。南翼平缓而北翼 陡, 甚至局部有倒转现象, 沿着构造的顶部, 有断层 经过, 因此南翼逆掩到北翼上面。这个逆掩断层面封 闭了南翼的油层。老君庙构造含油边界内的长度为 000 米,宽为 3,000 米, 油层。“K”油层的深度一般为 50400 米, 含油砂 岩的平均厚度为 18.4 米。各油井的最初日产量从未 超过 510 吨。当打开“K”油层下面那个产量很高 的“L”油层以后,“K”层就停止开采了。 “L”层在 400 “L”层比“K”油层埋藏较深, 渗透率与孔隙率也较 高, 原油内溶解的天然气量也大, 因此, “L”油层 的产油量比“K”油层的产油量大的多。 “L” 油层生产井的初产量曾达到过150200 吨/ 日。 老君庙油田所产的原油差不多都产自“L”层。 1953 年的采油量最高, 日产量达 900 吨。 “M”层比“L”油层深 70 米, 油砂层平均厚度 为 14.8 米,“M”油层的储油性质与“L”油层的相 61 似。 “M”层油井的最初产量未曾超过 35 吨 , 实际 上, 这个油层还没有着手开采。 在没有对老君庙油田作工业估计之前 就是在 没有提出老君庙油田的工业储量与可采量的具体数字 之前, 必须先简单地分析一下油田的开采情况, 并应 阐明它的驱动类型。 正如下面我们所要谈到的一样, 原油储量不仅以 石油本身储集的地质条件来确定, 而且还要看油田开 发与开采的方法, 以及推动原油的驱动类型。 由于“K”油层和“M”油层实际上还没有着手 开采, 所以我们现在只来分析一下“L”油层的开采 情况。上面已经指出过, 这个油层产量最高, 储量亦 丰富, 是本油田的主要油藏。 开采情况 我们将“L”油层开采以来的总情况 , 绘制成一 张专门的指示图表 , 图中指示有采油速度, 以月产量 曲线与先进采油曲线表示; 采气速度, 或者更确切的 说, 这是溶解气放空到空气中的速度, 也是用同样的 曲线表示 ; 采油过程中油气比 每采一吨原油同时产 出的天然气, 米3 的变化情况, 地层应力随采油量 变化的情况, 以及采油井数量曲线。 现在我们看一看这些曲线。 “L”油层是 1941 年 1 月开始开采的。当时在这 个油层带一口自喷的是 4 号井 , 1950 年以前月产量 曲线成锯齿状, 采油量在一定时期 一般在年中 明 71 显提高, 然后又下降到原来的产量, 据说这是受原油 运输条件的限制。原油大部分产量是供给炼厂需要, 大部分是在秋夏雨季开采。自 1942 年到 1949 年期 间, 年采油量达到 吨。 自 1950 年开始 , 采油量不断增加, 增加情况由 下面的数字可以看出 总采油量 千吨 平均月产量 千吨 年份 1950 年 95.0 8.0 1951 年 136.4 11.3 1952 年 141.8 11.8 1953 年 233.3 19.4 1953 年的采油量 , 提高得特别大。这儿应当指 出, 采油量虽然增长, 但是生产井的数目却并没有相 应地增加 , 这可以从下面的数据看出来 年份 生产井数 口 1950 年 20.5 1951 年 21.2 1952 年 17.9 1953 年 32.0 前三年的井数, 不但没有增加, 反而在 1952 年 减少了。而当年的产量却继续提高。1953 年 , 井数 显著增多 , 但这种增加, 是因为在年中与年底时将构 造顶部产量小的井也投入了开采的缘故 , 这些井大部 81 分在前几年都是停采的。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 油井的总数虽然是与年俱 增,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井都能采油。在构造顶部的大 部分油井 , 由于油气比过度增高, 会定期地停采一个 很长的时间, 这些井没有增加产量。产量的增加, 也 并不是靠构造顶部新打的油井 , 而是靠构造南翼所打 的新井。 根据这些资料, 我们可作出一个结论, “L”油 层总采油量的增加 , 不在于井数的增加 , 而是由构造 上井位定得确当与否而决定。我们看一看油气比变化 曲线, 就可以部分地说明这种情况。 1941 年到 1943 年, 老君庙开采的井都是在构造 顶部, 采油量不大 , 同时也看不出油层压力有显著下 降的现象。因此, 油气比总是在 80 米3/ 吨左右。 以后 , 自 1944 年到 1948 年, 所钻的井, 主要还 是在构造的顶部, 同时加强了对油井的采油工作。结 果, 构造顶部附近的油层压力骤然下降。天然气大量 逸出。平均油气比也随着大大提高, 1944 年为 248 米3/ 吨 , 1945 年为 198 米3/ 吨, 1946 年为 190 米3/ 吨, 1947 年为 179 米3/ 吨, 1948 年 8 个月的油气比 为 135 米 3/ 吨。自 1948 年已开始在“L”油层构造下 倾部分 构造两翼 打井。这时, 便从这些井开采石 油。 后一个时期, 自 1949 到 1952 年, 主要是从构造 下倾部分的油井中采油。这种由顶部采油转到从南翼 91 采油之后 , 立即从油气比上显示出来, 油气比开始明 显大幅降低, 从开采初期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以后 到 1951 年 7 月便下降到最低数值 60 米3/ 吨。原因 是 在构造顶部 , 400500 米的深处 , 油层压力比 两翼的油层压力低得多, 差不多接近于饱和压力。因 之, 即使构造顶部油层压力稍微下降, 也会引起大量 油溶解气的逸出 , 而这种现象在“L”油层的下倾部 分中是看不到的。 我们特地研究了 1951 年 6 月产油的各井的工作 情况。使我们得到的结果证明 , 当时大部分的产量确 实是从构造南翼的油井中采得的。这些油井, 在开采 的时候, 由油水界面标高 1470 米折算出来的油层 压力, 大半保持在 81 个大气压以上。此时平均油气 比为 58 米3/ 吨。而那些开采时油层压力在 81 个大气 压以下的油井, 它们的平均油气比为 80 米3/ 吨。从 这样的分析可作出两个重要的结论 1 “L”油层在未开采以前 , 顶部和翼部的天 然气都是溶解在原油之中, 当时, 每一吨原油平均含 有 60 米3的天然气。 2 油层压力降至 80 个大气压以下时, 天然气 开始由原油中逸出。这个压力大致可以视为是油气饱 和压力。 有人曾问 对开采一个油田来讲, 油气比与饱和 压力究竟有什么意义 这些指数, 对于用近代科学方 法开采油田具有很大的意义。 02 “L”油层的原油, 一直处在极大的压力之下, 里面溶解着一定数量的天然气。当天然气在井筒中或 在油气分离器中从原油里逸出时, 我们就称之谓油田 的正常开采。除此而外 , 若是油层压力降低得很大 时, 致使天然气在油层中就开始逸出。油藏中的原油 便会失去它所含的溶解气, 而使粘度增高。原油粘度 增高, 会减低它向井底流动的速度, 于是产量亦随之 下降。而且, 天然气在油层中逸出时, 会阻碍原油流 向井底的速度 , 这对油井的产量当然会有不良的影 响。粘油附着在岩石表面, 会大大地降低原油的采收 率。不但如此, 老君庙油田“L”油层原油的含蜡量 很高 ≤1 。当天然气饱和在原油中时, 石蜡也呈 溶解状态。当天然气消失和压力降低时 , 石蜡也要开 始从原油中分离出来。如果这种压力的降低和天然气 的逸出是在油井里发生的 , 油管中就会发生结蜡现 象, 这样有时候就需要每日进行数次的油管清蜡工 作。而当压力降低 , 天然气在地层中向外逸出时分离 出的蜡质就会将油层的孔道堵塞。这样会使油井产量 逐渐下降 , 直到完全停产为止。因此, 如果我们想从 油田中采得更多的原油, 如果我们想增加原油的可采 储量, 我们就应极力控制不要在采油过程中过量地消 耗天然气 , 并使井底压力不超过饱和压力。我们应该 认识到, 根据老君庙油田“L”油层的条件, 采油时 的油气比决不能超过 100 米 3/ 吨。我们应当竭力使其 达到 60 米3/ 吨左右。 12 自 1952 年年底到 1953 年年底, 由于构造中部各 井进入开采, 而这中部油层的压力已大大减低, 又由 于其他油井的工作压力也已降至 87 个大气压以下, 所以油气比再次升高。1953 年 11 个月的平均油气比 为 126 米 3/ 吨。 现在我们再看看“L”油层压力变化情况。 在指示图表上有一条油层压力变化曲线。原始油 层压力, 已以原始油水界面标高 是根据在 I - 28 和 D - 14 两口井中测量油层压力的材 料求出的约为 120 个大气压。 系统地在各井中测量层油压力, 是 1947 年 3 月 才开始的 , 根据这些测量的资料先绘制了等压图, 即 压力相等的各线联在一起的图 , 然后再根据等压图求 出了原始含油边界内整个油层的平均压力。 我们就将这样求出的油层压力, 写在这张指示图 表上。 截至 1947 年 3 月, 从“L”油层一共采了 37.9 万吨原油, 而同时期内, “L”油层的平均压力降低 了 4.21 大气压 , 这就是说, 每采 9 万吨油就要降低 一个大气压的油层压力。 自 1947 年 3 月起到 1948 年年底, 采油量不断提 高, 由 1947 年 3 月月产量 22 报告中所讲到的压力数字, 是以假定油水分界标高 算而得的。 至 12 月,月产油量增加到 8,000 增加采油 量就引起了油 层压力又一次 的下降,由 115.79 降到 111.41 个大气压。如果是从原始压力计 算, 一共下降 8.59 个大气压, 如从 1947 年 3 月的压 力计算一共下降了 4.38 大气压。在 1947 年 3 月到 1948 年年底期间 , 共采油 6.2 万吨, 而自开始采油 时算起到 1948 年年底, 共采原油 1949 年的采油量, 又大大降低 , 1948 年的采油量为 7.8 万吨。而 1949 年的采油量只有 6.9 万吨 , 其间 以 1949 年年中的下降情况特别显著 , 由于 1949 年 6 月采油量的减少, 油层的加权平均压力非但没有下 降, 反而还增加了 3 个大气压。由于 1949 年年底与 1950 年 1 月采油量的增加, 油层压力又自 113.45 降 到 110.3 个大气压。1950 年年中由于三、四、六 3 个月的采 油量 减低,油层 压力 又稍有 上升 , 升 到 111.64 个大气压。1951 年上半年采油量增加后油层 压力又随着降到 109.35 个大气压。 自 1951 年 7 月到 1952 年 8 月, 采油量始终保持 着月产量 1.1 万吨的平稳状态 , 同时, 油层压力也保 持在 109 个大气压的平稳状态。 1952 年年底 , 在同样采油速度下, 主要开采了 构造边部的油井, 而对于构造顶部的油井差不多没有 进行开采 , 在这样调换了采油部位之后 , 不仅是油气 比下降了 , 而且油层压力也从 108.94 个大气压增加 到 110.15 个大气压。1953 年年中, 采油量达到最高 32 数量为每月 2.7 万吨。采油量从 4 月的 1.4 万吨提高 到 6 月的 2.7 万吨 , 这样的骤然增加, 却又招致了油 层压力的剧烈下降 , 从 110.15 个大气压降到 106.51 个大气压。到 1953 年 10 月, 降到 102.41 个大气压。 我们从油层压力变化曲线分析, 可以作出下面的 结论 1 油层压力逐渐在下降 ; 2 油层压力下降的速度决定于两个因素 采油 总量与采油速度。 采油量骤然增加 , 油层压力就随着剧烈的降低, 采油量降低时, 油层压力就增高 ; 采油量保持平稳 时, 油层压力也保持平衡状态。 自 1941 年 1 月 1 日至 1954 年 1 月 1 日整个开采 期间 内,根 据 总局 采 油处 资 料 由“L”层 共 采 出 111.6 吨原油 , 根据计划处资料为 112.5 万吨。最多 的采油井数是 42 口, 平均日产量为 23.3 吨, 平均采 油率为 2.1 吨。 关于“L”油层的驱动问题 上述资料可以使我们明“L”油层的驱动类 型, 确定出推动原油流向井底的主要力量。 当苏联专家, 即本报告的作者们, 未到达中国之 前, 大多数中国专家认为“L”油层是一个溶解气驱 油藏。他们考证了在采油过程中增长的高油气比的资 料, 并以没有资料可以证实有边水推进等等理由来支 持他们的论点。 42 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搜集了许多新的资料证明这种 论点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显然 , 油藏底部是有水存在的, 并且还随着原油 的开采面积, 向前推进。关于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构 造南翼, 距假定含油边界 350 米的 K - 15 井水浸的 实事得到证明, 至于油气比, 我们已确信地指出, 并 不是由于采油量日渐增加而使其增加的 , 而是因为在 开采过程中, 井底压力降低到油气饱和压力之下而引 起的结果。 从“L”油层开采情况的分析 , 可以看得出 1 “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