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 3 林伯强 何晓萍 内容提要由于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稀缺性,现在开发能源资源对未来使用者福利和 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影响。本文采用El Serafy的使用者成本法对中国油气资源耗减的估 计结果说明,在近几年加快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中国油气资源耗减的成本在快速增 加。征收资源开采税可以反映资源的耗减成本,纠正目前能源资源价值低估和能源价格 扭曲,使价格能真正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CGE模型的定量分析表明,对油气开采行业征 收20 以下的资源税,宏观经济负面影响并不大,但它顾及稀缺性资源耗减问题对后代 福利的影响,从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资源耗减 资源税 经济影响 3 林伯强、 何晓萍,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邮政编码361005 ,电子信箱bqlin 。感谢匿名审稿人的评 论意见,文责自负。 ①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 一、 前言 中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低。2006年,人均煤炭资源拥有量为世 界平均水平的50 ,石油天然气资源拥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Π15左右。 ①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 济快速发展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高能耗、 高投入、 低附加值是增长特点,这种经济增长方 式导致了对能源需求的迅速上升林伯强等, 2007。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及消费 国,经济正处于以资源密集开采和快速消耗为特征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快的进程中,能源资源的有 限性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能源资源开采利用的外部性主要体现为环境污染和资源耗减。能源在生产、 运输和消费各阶 段会不同程度地损害环境,产生外部环境费用,这一外部性已受到重视,而且相应的治理政策措施 不断出台。然而,资源耗减的成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常常被忽略。主流的常规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你用多了,我就少了;这代人用多了,下代人就少了;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考虑将来不发达国 家的能源稀缺问题。因此,资源稀缺有很强的经济外部性,但它的外部性影响往往被低估,政府 “修 正外部性” 的作用非常重要。 能源分配的代际问题更为复杂。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资源的压力很大。下一 代人是否有足够的能源支撑现代化生活,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当代人手中,代际之间的能源公平取决 于当代人的偏好。现在的能源价格和投资决定会影响资源损耗率,从而影响后代人的生活质量。 依目前的能源状况看,如果现在没有处理好代际之间的公平,后代的能源负担不堪设想。 因此,能源资源耗减的外部性不仅减少当代人的福利,更容易减少后代人的福利。解决能源外 部性必须正确理解外部性源于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上的 “失灵”,修正外部性主要是政府如何协助 解决 “失灵” 问题。政策不当会进一步扭曲市场,放大外部性问题。因此,对于经济转型国家,确立 市场为主、 政府为辅的能源战略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如何减少资源耗减的速度,这一问题越 49 林伯强、 何晓萍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 来越受到经济学家和政策部门的关注。恰当的政府管制对政策和制度设计有很高的要求。除了保 证市场有效运行,政府应该尽量使用经济手段来解决能源外部性问题,有效的资源税则是解决资源 耗减的重要经济手段。对于合理有效地开采利用能源资源以保证能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们已 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能源资源耗减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有多大,或者开采不可再生资源 的机会成本是多少,以及如果在资源定价中考虑资源的稀缺性将对宏观经济会造成何种影响,还缺 乏深入讨论。对上述问题给出合理回答,必要而又迫切,这是本文研究的初衷。 二、 自然资源耗减的理论和经验研究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注意力仍集中在土地、 劳动、 资本和人力资本等投入要素,不重视经济增 长中日趋突出的资源约束。在讨论经济增长时,一般假定所有生产要素投入不会耗尽,或者耗尽时 有其它替代来使用。当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时,这一假定不再有效。大 部分能源资源,包括煤炭、 石油、 天然气等,都不可再生。在未发现新储量或有替代资源保证的情况 下,一种不可再生能源资源被开采投入使用,意味着要考虑其最终枯竭的前景。也就是说,现在对 可耗减资源的开采利用有未来的机会成本,即资源耗减的成本。随着资本积累和劳动增长,有限的 自然资源势必日益稀缺。最初,在现有技术调整范围内,还可以通过使用更多资本和劳动来替代日 益稀缺的自然资源,一旦这种调节达到现有技术下要素替代的极限,自然资源最终将构成经济增长 的瓶颈罗浩, 2007。由于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现在开发利用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不仅应考虑 它现在的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时间安排和开发计划不同,资源耗减引 起的成本也不同。 资源耗减问题的理论研究,以霍特林Hotelling ,1931论文为经典。霍特林以 “社会价值” 来判 断开采可耗减资源的合理性。资源边际产出的社会总价值是为了得到该单位产出的社会意愿支付 价格,这一价格减去边际开采成本就是社会净价值。其主要结论是霍特林法则,它说明了资源不可 再生性对资源价格的影响即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源价格也不等于边际开采成本,两者的差额 社会净价值是稀缺租金霍特林租金。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社会最优开采路径上,霍特林租金 的增长率等于利率。后来的研究者重新考察了模型的假设条件,如边际开采成本固定或下降、 需求 弹性或贴现率变化、 市场垄断结构和技术进步等等。Hartwick 1977曾指出,一个国家在一定条件 下要维持消费水平不变,只有把不可再生资源开采所得全部净收入投资于生产性资本produced capital。在国民收入中考虑可耗减资源的机会成本 ,即核减资源耗减价值,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 代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的研究,但广泛的讨论是80年代到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度量研 究大量出现El Serafy , 1981 , 1989 ;Repetto et al. , 1989 ;United Nations ,1998 ,2000 ;World Bank ,1995 , 一些资源耗减价值的计算方法被相继提出,如净价格法net price、 净租金法、 使用者成本法 user cost approach、 净现值法Change in value 、 交易价格法 transaction price、 替代成本法 replacement cost和持续价格法sustainability price等。 然而,目前就资源耗减对国民经济指标进行修正的,主要仍限于联合国United Nations , 1998 , 2000、 世界银行World Bank , 1995 、 世界资源研究所Repetto ,1989等国际组织及美国、 荷兰等少 数发达国家。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并不考虑资源开采的耗减问题,全部开采净收入被看成 国民收入,结果资源耗减越多国民收入越高。考虑资源耗减的成本不仅对正确核算国民经济重要, 对制定资源税也有意义。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在税收设计中考虑了矿产资源的耗减成本,从而 使资源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一些重要的原因使资源耗减成本的定量分析存在困难,如能 源资源的国有或垄断经营引起市场结构的扭曲或无效,从而缺乏有效市场来传递有关资源价值的 信号;资源经济可采储量随技术和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储量无法确定,加上政策 59 2008年第5期 和经济环境变化等其它不确定性因素,分析变得更为困难。 各种分析方法中,持续价格法和替代成本法都涉及到未来资源耗尽后可替代资源的选择和估 计,分析难度和偏差随之增加,因而很少被采纳Von Amsberg ,1993。交易价格法需要资源探明储 量的交易价格信息,均衡状况下资源资产的交易价格等于储量的发现成本。现实中,企业通常选择 开发新储量而非出售全部资源资产,因而也很难用于资源价值的一般分析。净现值法以各年资源 净收入贴现值之和作为资源当期价值,当期价值变动为资源耗减,该法需确定未来各期矿产资源价 值,但这些数据难于获得或不够可靠。因此,除了确定贴现率、 储量和开采年限,研究者往往还需要 关于现在和以后的资源开采成本、 资源价格的信息。 净租金法以资源开采的优化模型为基础Hotelling ,1931。在资源净价格价格减边际开采成 本,即霍特林租金增长率等于利率的假设条件下,资源耗减价值等于霍特林租金与开采量的乘 积,主要问题是租金增长率等于利率的基本假定能否成立。此外,开采边际成本不易得到,应用中 常以平均成本来代替,这样就与净价格法Repetto et al. ,1989无异。净价格法以经济利润价格减 去平均开采成本取代霍特林租金,是净租金法的近似算法。由于平均成本更容易获得,在文献研 究中更常见。问题是,除了生产函数的特定情形,边际成本一般大于平均成本。净价格法将全部资 源开采的剩余作为耗减,而不考虑资本的正常回报,造成对资源耗减价值的高估。此外,净价格法、 净租金法都以完全竞争市场为条件,这一点也常受到垄断扭曲的挑战垄断企业如国有垄断的低 效生产会造成高成本,市场垄断力量如OPEC会造成价格扭曲;前者意味着净价格低,从而低估资 源耗减,后者因资源租金中还包含垄断租金,从而高估资源耗减Hartwick Neumayer ,2004。使用者成本法最早由El Serafy1981 ,1989提出,其思想源于霍特林1931的 “经 济租”Economic Royalty和Hicks1946的 “可持续收入”Sustainable Income。理论上它是福利经济 学动态框架下资源资产的经济折旧,折旧就是现在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对未来使用者造成的机会成 本,即使用者成本,资源开采净收入在扣除使用者成本后的剩余才是能够无限维持的消费水平。El Serafy1989假定有限开采期内各期开采净收入为常数 ,得出使用者成本占净收入的比例为1Π 1 r n 1 ,其中r和n分别表示贴现率和开采期。如果n或r很大,使用者成本都将很小。使用者成 本法中不含边际成本参数,因此不必担心会因使用平均成本而产生估计偏差;也不要求资源租金增 长率与利率相等的假定成立。 实际上,净价格法、 净租金法、 使用者成本法和净现值法等,都是以各期资源资产价值的变动来 计算资源耗减价值,主要区别在于假定条件不同。虽然在技术上有困难,但对于考察资源耗减的必 要性,没有多少争议,分歧在于计算的方法。如果经济是完全竞争和动态优化的,那么答案就很简 单并且是唯一的Hartwick Neumayer ,2003 ,问题是现实往往偏离于理想假设。如 果承认资源租金增长率等于利率的假定成立,净现值法就可以转为净租金法;如果认为利率和各期 净收入均不变,净现值法又可以简化为使用者成本法。 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减问题,国内的研究十分有限,高明辉2007、 唐智和2005分析矿产资 源价值时采用了净价格法。李国平2004 ,2007以使用者成本法研究了中国煤炭资源、 陕北油气资 源耗减问题。 三、 中国油气资源开采的使用者成本 对于分析资源耗减问题,好办法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假定条件最少,二是数据比较容易获得 Repetto , 1989。本文利用使用者成本法El Serafy法估计中国油气资源耗减,基于下列原因第 一,El Serafy法并非以动态优化模型为基础,不含资源最有效定价的假定,因此不要求资源租金增 长率与利率相等。Neumayer2004指出,如果无法保证所用数据来自一个沿最优增长路径发展的 69 林伯强、 何晓萍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 经济体,那么最好采用不含最优假定的方法。第二,对于资源开采量和可采储量都变化的情况,El Serafy法通过调整剩余开采年来反映;第三,经验研究表明,相对于净价格法,El Serafy法的计算结 果比较稳定,与净租金法的估计更接近,也符合资源资产经济折旧的分析框架Hartwick 分析者也可以根据长期市场利率的变动对r作定期调整。实际应用中,研究者往往同 时考察几个贴现率下的情形,对比不同的结果。n是资源静态储量与当年开采量的比率指标,表示 今后各年维持与基准年相等的开采量时资源的剩余可采年限。对于资源新发现量的问题,El Serafy 1989建议,可通过逐年调整来反映资源储量的动态变化。 二估计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使用者成本 估计中国油气资源耗减的成本d时,需要获得中国油气资源可采储量、 年开采量、 贴现率。由 前两个指标可以计算剩余可采年限n,即资源剩余可采储量除以年开采量。由于El Serafy法对贴 现率r的选择比较敏感,而发展中国家的贴现率一般高于5 Neumayer ,2004 ,本文采用6 12 之间的几种贴现率来对比分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可采储量和开采量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 鉴和BP发布的数据。 图2 中国石油资源使用者 成本与净收入之比 图3 中国天然气资源使用者 成本与净收入之比 中国石油资源的估计结果说明图2 从1980年到2006年,石油资源的使用者成本占净收入 的比例总体上呈缓慢递增,并且水平相对比较高。即使以12 的高贴现率来看,d的范围是918 19842216 2006 ;如果贴现率采用6 ,d在3013 19844616 2006之间。中国石油资 源储量不大,剩余可采年限不足20年,这是使用者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 天然气资源的估计结果说明图3 相对于石油资源,天然气使用者成本占净收入的比例d低 很多。对于10 以上的贴现率,历年d均不足 2 因数值很低,图中省略贴现率10 和12 的情 况。以贴现率为6 的情形看,d的范围为013 1993年812 2006年。原因在于,中国天 然气开发利用尚在起步阶段,开采量较低,剩余可采年限相对较高 40 年以上。 不论是石油还是天然气,从2003年开始,使用者成本占净收入的比例d都在增加,2006年达 到了1980年以来的最大值。这说明,中国近几年在加快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油气资源耗减 的成本在增加。 三基于使用者成本的油气资源开采税 由于中国油气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资源开采有使用者成本,它是一种代际之间的外部 性。可持续真实收入理论认为,应将资源开采净收入的一部分即使用者成本R-X用来投资,以 获得可持续发展。按使用者成本征收资源开采税,是获得投资的一个简单办法,还可纠正上述外部 性问题。因此,需要估计税率的合理范围。资源税按从价税设计,根据6式,以单位使用者成本与 资源价格之比R-XΠPQ可得 Tax 1 1 r n1 P-AC P 7 首先,需要计算油气开采的单位净收入P-AC油气资源价格P减油气开采平均成本AC。中 89 林伯强、 何晓萍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 国天然气井口价明显低于同等热值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LNG价格,原油价格也没有完全与国际 接轨。因此,本文采用原油和天然气的国际市场价格,以更真实地反映资源价值。对于天然气,目 前没有统一的国际价格,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参考石油价格进行倒算,本文用LNG到岸价Japan , CIF 转换为天然气价格作为国际价格。LNG和原油价格Brent dated均来自BP公布的数据。 国际上的油气开采成本一般包括取得成本、 发现成本勘探开发成本、 生产操作费。由于国内 外对油气成本的分类与构成不同,国内现有统计数据中很难获得油气开采成本的详细数据。研究 过程中,作者采用了两种估计方法一是按1218美元Π 桶的油气成本区间, ① 估计油气资源耗减 成本的范围;二是以现有统计资料中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产品销售成本” 指标作为油气开采成 本。 ② 两种方法都可能有某种偏差。对两种估计比较后发现,第二种方法得到的单位油气成本除 了2006年达到2318美元,其它都在1218美元范围内。鉴于国际上油气成本普遍上涨,而国内原 油成本远高于国外,这一估计即使有偏差,基本也在合理范围内。再考虑到第一种方法猜测程度更 大,设定情形更多,对研究却无太大改进,因此采用第二种方法。在这一部分,油气产量和剩余可采 储量均为原油和天然气经热量转换之后的综合指标,二者相除得到油气资源综合可采年限n。单 位开采成本AC也是热量转换后每桶油当量的综合指标。石油和天然气之间替代性较强,并且经 过热量转换后两者的价格变化趋势和水平都很接近,因此作者认为合并计算是合理的。油气成本 原始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年鉴、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年鉴。部分 主要结果如下图45 ,表 1 。 图4 油气使用者成本与净收入之比 d 图5 油气使用者成本与净收入之比 d 油气资源使用者成本占净收入之比d图 4 介于单独计算石油和天然气的结果之间,这并不 意外。与原油资源相比,中国天然气资源相对丰富,开采水平低,可供开发年限长,部分抵消了石油 资源的快速耗减。从使用者成本与资源价格之比看图5 ,1998年有一个明显回落。1998年,世界 石油价格从每桶19109美元猛跌至12107美元;天然气价格从0114美元降低到0111美元,但油气 开采成本 11 16美元左右基本不变,导致资源开采净收入大幅降低;在可采年限 19 年左右也基 本不变的情况下,使用者成本降幅更大,因此使用者成本与价格之比明显下降;随着1999年石油价 格迅速回升,这一比例也随之提高。无论是d还是Tax,从2003开始都呈上升趋势,这与前文对石 油和天然气的单独分析结果一致。从单位使用者成本看表1 ,1998年降至低谷,此后基本呈上升 趋势,并从2003年加快上升。如果按12 的高贴现率估计,2006年油气资源的单位使用者成本大 约是每桶3197美元,分别占净收入和资源价格的1110 和616 ;按6 的贴现率估计,每桶油当 量的使用者成本则高达11159美元,分别占净收入和资源价格的3212 和1914 。 99 2008年第5期 ① ②产品销售成本指企业在销售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过程中的实际成本,该指标不包括期间费用,即不含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与国际油气成本指标较接近。 国外大石油公司的原油成本在1017美元Π 桶,近几年还有所上升,2004年一体化国际石油公司在美国的勘探和开发成 本平均达16180美元Π 桶BAS,2005。冯红霞2002估计,国内平均原油成本一般为1218美元,一些老油田在20美元以上。 表1中国油气资源使用者成本的估计 ① 使用者成本2006年价 美元Π 桶油当量 使用者成本与净收入之比d 使用者成本与资源价格之比tax 年份 贴现率010601080112010601080112010601080112 1994217011730173251216126191212719313 19973117212111093212221411101219819414 199801610141011930102014916316215112 1999212311510171291720119141011618312 200251013152117733132314111817181215613 20046188416921223012201691817151210517 2006111598105319732122213111019141315616 四、 征收油气资源开采税的宏观经济影响 ② 目前,文献研究中就资源稀缺性对资源价格的影响,讨论更多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本文以下 部分将通过构建中国能源环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 ,模拟分析在考虑油气资源稀缺性后征 收资源开采税的宏观经济影响。 CGE模型以Arrow2Debreu的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明确定义了经济主体的生产函数和需求函 数,能够反映多部门、 多市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关系,揭示比局部均衡模型或宏观计量经 济模型更广泛的经济联系。第一个CGE模型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Johansen ,1960。此后,CGE模 型的发展突飞猛进,逐渐成为经济政策模拟和分析的标准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税收、 国际贸易、 收 入分配、 能源环境和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开发CGE模型李善同、 翟凡, 1997 ,近年来CEG模型在能源环境领域的应用也开始增多。 一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 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 ,SAM是构建CGE模型的数据基础。它是在投入产出表 的基础上加入机构等账户扩展而成,反映一定时期内经济系统交易流向的方阵。SAM对 “商品” 和 “部门” 进行了区分,目的在于允许多个部门生产同一种商品,即允许同一种商品生产存在不同的生 产技术。传统的SAM包含六个账户部门、 商品、 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金、 机构家庭、 企业、 政 府、 投资-储蓄以及国外部门。账户的行表示收入,列表示支出。根据复式记账原则,每个账户的 收入必须等于支出,即行和与列和相等。对于每一个行为主体,每个部门行向量中各元素之和总 收入等于相应列向量中各元素之和总支出 , 即表示该行为主体的预算约束。 本模型以中国2002年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编制中国能源社会核算矩阵,将42个 部门合并整理成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建筑业、 服务业、 煤炭、 石油与天然气、 燃煤电力、 燃油燃气电 力、 水电、 核电、 可再生能源电力、 二氧化硫减排、 污水减排和固体废弃物减排15个部门。构建SAM 所需的数据基础,主要来自2003年的 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金融年鉴 、中国环境年鉴 、国际收 支平衡表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等。对因统计口径差异及统计误差等造成的SAM不平衡,采用跨 熵方法Cross Entropy 进行平衡。 001 林伯强、 何晓萍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 ① ②本研究采用的CGE模型由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构建。 为节省篇幅,本表只列出部分年份的主要结果。 二模型结构 以上述SAM为数据基础所构建的中国能源环境CGE模型详细划分了能源产业,并借鉴Jian Xie2000对污染物减排的处理方式,将减排活动作为一个衍生生产部门纳入 CGE模型,从而对能 源环境问题进行模拟分析。 模型结构如图6所示。煤炭、 石油天然气和电力是经济中的能源生产部门,各部门的生产活动 由 “能源投入” 、“其它中间投入” 、“劳动” 、“资本” 和 “减排” 五种投入构成,形成国内总产出。产出一 部分用于出口,一部分供给国内市场。另外,国内市场也向国外进口商品。一般而言,国内生产的 商品和进口商品具有不完全替代性,本研究采用阿明顿总供给来反映这种性质。污染排放产生于 中间投入消费和最终消费的过程中。对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为避免重复计算,只计算一 次能源消费产生的排放。 图6 CGE模型结构 图7 生产函数结构 三函数设定 本研 究 采 用 嵌 套 式 固 定 替 代 弹 性 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 CES函数描 述经济的生产活动和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 两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可写成YL,K αL -ρ 1 -αK -ρ1Π-ρ。其中 ,σ 1 1 ρ 为 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与传统的柯布道格拉 斯生产函数和里昂惕夫生产函数相比,CES 生产函数更具有一般性质。当ρ→-∞ 时,σ 图8 效用函数结构 →0 ,CES生产函数退化为昂惕夫生产函数;当 ρ→0时,σ→1 ,CES生产函数退化为柯布道格 拉斯生产函数。另外,CES生产函数的齐次 性和替代弹性为常数,大大减少了对生产函 数的假定条件限制。CES函数还可进行多层 嵌套,这些特性增加了CES函数在实际建模 中的实用性。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的嵌套结 构如图7和图8所示。 101 2008年第5期 四情景模拟及结果 根据前文分析,中国油气资源的开采有使用者成本。使用者成本是现在开采可耗减资源对未 来使用者造成的机会成本,是一种代际之间的外部性。从可持续真实收入的观点出发,资源定价中 应考虑使用者成本,以反映不可再生资源的耗减性和稀缺性,从而纠正这一外部性问题。从政策角 度看,简单的办法是征收资源开采税从价税,以使用者成本与资源价格的比例计算。资源税对经 济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利用CGE模型可以就资源开采税对整个经济的宏观影响进行较 为准确的定量分析。贴现率不同时,油气资源开采的使用者成本与资源价格的比例不同,即资源开 采税的税率不同。因此,本文在6 、8 、12 等三种贴现率下,根据第三部分的分析,按各贴现率 对应的18 、12 和6 的税率Tax值情形进行了政策模拟。由于CGE模型标定到2002年,因 此模拟也采用当年的估计值。 ① 我们主要关注征收资源开采税对G DP、 进出口、 就业以及单位G DP 能耗的影响。模拟结果见表2。 表2征收油气资源开采税的宏观经济影响 资源开采税从价税18 12 6 贴现率 0 1 06 0 1 08 0 1 12 G DP - 0197- 0166- 0133 出口 - 1107- 0173- 0137 进口 - 0174- 0150- 0128 就业 - 0127- 0118- 0109 单位G DP能耗 - 0114- 0111- 0106 二氧化碳排放 - 0188- 0161- 0131 二氧化硫排放 - 0135- 0124- 0112 废水排放 - 0171- 0156- 0140 固体废弃物排放 - 0159- 0141- 0122 从表2可以看到,在18 、12 和6 三种税率情形下,征收油气资源开采税对 G DP、 就业、 进出口、 单位G DP能耗和污染 物排放的影响都比较小。原因可能在于 一是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油气 资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较低2002年油气合 计占1916 ,目前约20 左右,单独对油 气资源征税的宏观经济影响不大;二是单 独对油气资源征收资源税,油气成本上升, 促进经济主体对煤炭能源的替代,造成整 体影响较低;第三,本文的资源税仅考虑了 资源稀缺性,即资源耗减的成本,而没有考 虑资源利用的环境影响,因此在贴现率为 6 12 的给定条件下,税率均不足 20 ,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来看,这个税率不算高。此外,中外油气成本的分类口径不同,本文采用 的 “油气开采行业产品销售成本” 指标,可能高于实际油气开采成本,这样可能低估资源租金和使用 者成本,使资源开采税率比较低。最后,考虑到现行人民银行存款利率水平,以6 12 的贴现 率来设计资源开采税率,所得到的应该是比较保守的估计结果。 五、 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以使用者成本法定量分析了现在开发资源对后代福利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表 明,中国石油资源的使用者成本比较高,自1980年开始缓慢上升。以12 的贴现率看,使用者成本 占资源开采净收入的比例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217 上升到2006年的2217 ;天然气的使用者成本 相对较低,但从2003年开始也在增加,2006年为0178 。如果按照6 的贴现率计算,使用者成本 还将大幅提高。 201 林伯强、 何晓萍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 ①虽然以2002年的估计值进行模拟,但事实上,这三种税率情形与各年份使用者成本与资源价格之比估计值的平均值十分 接近,因而具有一般意义。第三部分的估计结果显示, 20002007各年Tax平均值,在6 、8 、12 的贴现率下,也分别大约对应 于18 、12 和6 的情形;从整个考察期19912006年看,除去1998年这个异常点之后,各种贴现率下Tax的年平均值也与模拟 取值十分接近。 从油气资源的综合情况看,1998年开始油气资源的使用者成本保持上升趋势,并且从2003年 开始加快上升。到2006年,开采一桶油当量油气资源的使用者成本为3197美元,占净收入的 1110 、 资源价格的6163 ;如果按照6 的贴现率计算,则分别达到11159美元、32115 和 19136 。这说明,中国近几年在加快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油气资源耗减的成本在快速增加。 从宏观经济影响看,开征资源税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资源税将直接提高资源开采企业 的生产成本,间接影响其它生产企业的要素成本,继而最终影响到进出口和就业;另一方面,税收提 高了资源价格,促进了油气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抑制了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 利用CGE模型,对征收资源税的宏观经济影响的政策模拟说明,开征资源税对G DP、 进出口、 就业、 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等宏观经济变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本文根据资源耗减的使用 者成本所设计的资源开采税率均在20 以下,征收资源税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很小。所考察的 各类宏观经济变量中,征收油气资源税对出口影响最大,对G DP的影响次之。征收18 的较高资 源税,出口下降1107 ,而6 的低税率仅使出口下降0137 ;征收18 的资源税, G DP将下降 0197 ,如果税率为6 ,则G DP下降约0133 ,其它宏观经济变量的下降幅度更低。 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对不可再生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考虑资源耗减对经济可持续发展 和降低真实国民收入的影响。征收资源税,一方面可以反映资源耗减的机会成本,消除资源价格的 低估和扭曲,使价格能真正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另一方面,在油气资源基 本由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情况下,征收资源税也有利于减少国有垄断石油企业的垄断租金及因垄 断获得的超额利润,使企业自觉改进低效生产,提高稀缺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率,进一步说,还可以用 国有垄断资源企业的部分利润有针对性地补贴消费者。对于竞争激烈或存在过剩产能的钢铁、 水 泥等下游行业,短期中单个企业很难通过提高价格把税负转嫁给消费者,只能通过提高效率等措施 来内部消化增加的成本。 国际经验表明,日本和欧洲的能源税负较重,而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国家相对较轻。如对 汽油征收的税率,日本为120 ,英国73 。德国260 ,法国300 ,美国只有30 孟丽、 尚可文, 2007。能源重税政策并没有降低日本、 欧洲等国的生产竞争力和增加社会问题 ,反而使其能源效 率远远高于美国。资源税在发达国家已逐渐成为利于资源和环境的绿色生态税收,目的主要在于 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征收资源税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二 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 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都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当然,本研究只考虑了油气资源的稀缺性,还没有考察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在资源价格 中同时考虑资源稀缺性和环境外部性即环境税问题 , 把资源税提高到应有的水平上,应该是进一 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冯红霞,2002国内外油气成本对比分析和油田成本控制方法探讨,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第4期。 高明辉等,2007矿产资源损失价值核算及实例研究,中国矿业 第1期。 林伯强,2007中国能源问题和能源政策选择,中国煤炭工业出版社。 林伯强、 魏巍贤、 李丕东,2007中国长期煤炭需求影响与政策选择,经济研究 第2期。 李国平,2007陕北地区油气资源价值的折耗分析,统计与决策 第1期。 李国平、 吴迪,2004使用者成本法及其在煤炭资源价值折耗测算中的应用,资源科学 第5期。 李善同、 翟凡,1997一个中国经济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第3期。 罗浩, 2007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经济研究 第6期。 孟丽、 尚可文,2007中外石油税制对比分析及政策改革建议,税务与经济 第6期。 唐智和、 张天柱,2005石油企业绿色G DP核算指标体系研究,环境经济 第5期。 Carson et al. , 1994 ,“Accounting for Mineral Resources , Issues and BEA’s Initial Estimates”,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74 , 4 , 5072. 301 2008年第5期 El Serafy , 1981 ,“Absorptive Capacity , the Demand for Revenue , and the Supply of Petroleum”,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8. El Serafy , 1989 ,“The Proper Calculation of Income from Depletable Natural Resources in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A UNDPWorld Bank Symposium”, World Bank , Washington , D. C. , 1018. El Serafy , 2002 ,“The’El Serafy’ for Estimating Income from Extraction and Its Importance for Economic Analysis , A Synoptic Paper , Revised”, Arlington , Virginia. Hotelling , H. , 1931 ,“The Economics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39 , PP137175. Hicks , J. R. , 1946 , Value and Capital.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rtwick , 1977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and the Investing of Rents from Exhaustible Resourc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7 , 5. Hartwick and Hageman , 1993 ,“Economic Depreciation of Mineral Stocks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El Serafy in‘T oward Improved Accounting for the Environment’ ”, World Bank , Washington , D. C. PP211235. Jian Xie and Sidney Saltzman , 2000 ,“Environmental Policy Analysis , An Environmental Comput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