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41-86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及地质图清绘规程比例尺1:50000.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DZ41-86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及地质图清绘规程比例尺1:5000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DZ41-86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及地质图清绘规程比例尺1:5000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DZ41-86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及地质图清绘规程比例尺1:5000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DZ41-86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及地质图清绘规程比例尺1:5000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 中华 人民共和国 地质矿产部部 标准 1 r} Z 4 1 -8 6 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 编绘 及地质图清绘规程 比例尺15 0 0 0 0 1 9 8 6 一 0 7 一 0 2 发布1 9 8 6 一 1 2 一 0 1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批准 目录 地理底图编绘 , , , , 1 ⋯⋯,’’, , ‘ 4 - , 1 ⋯⋯ 1 1 . 1总 则 。 , 4 。 。 一 , , 。 , , 一1 1 . 2 编辑准备工作 ... , 。 , 。 , - 甲 一 1 1 . 3 制图资料 , , 。 , 。 , .’’ , 一 2 1 . 4 成图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 5 原图编绘 , ‘ , 。 - , , , 1 , , , 卜 。 ‘ 一2 1 . 6各 要 素 的 制 图 综 合 , 一 ,’’ , , , , , 一 4 1 . 7 审校及验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印刷 原图 清 刻 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 . 1 一般 要求 , 1 , 、 、 、 ” 1 。 ⋯,’ 7〕 2 . 2 对清 亥 1} 3 绘蓝 图的要 求 。 ⋯ ⋯, . . . . ⋯⋯, . . ⋯⋯, 。 ⋯⋯ 8 2 . 3 分版 方案 及作业 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8 2 . 4 各要 素清 刻 绘 , .’ , , , , 。 , , , , 一8 2 . 5 清绘原图整饰 , , , ‘ 。 。 , 。 。 , 。 ⋯⋯ 1 0 2 . 6 地质图件的设色及分色样图的制作 , , , , ⋯ 1 0 2 . 7 审校样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部标准 区 域地质图 地理底图 编绘 及地质图清绘规程 比例尺I 5 0 0 0 0 DZ 41 -8 8 地理底图编绘 】 . 1 总则 了 ⋯ ,宝 5 。 的 。 区 域地质 调 查 图 件 的 地 理 底 图 以 下 简 称“ 底 图 ” 是 供 编 制 1 5 0 0 0 0 区 域 地 质 调 查图件使用 的,底 图内容 的选取及 表示应 根据 区域 地质 调查图 件的需 要,并 遵循 地图制图的 基本原 原理 。 1 . 1 . 2 底 图 既要有精 确的数 学基础 和准确的 地形、 地 物要素作 为转绘 地质内 容的 控制 和骨 架, 又需 通过各种地理 要素 概括反 映制 图 区 域的自 然地理 特征和 社会经济 状况, 以反 映地 质要素 与地理 环境之 1 可 的相互关系。 1 . 育 . 3 底图 采用高 斯一 克吕 格投影, 六度 分带 。按m 际分 幅编号,每 幅图 经差 拓 尸 ,纬 差切‘ 方里 网标注偶数 方里网 ,间 距为4 厘米。采 用1 9 5 4 年 北京 坐标系,1 9 5 8 年 黄海高 程系 。 按成矿带分幅出版时,图尺寸 包括地质图整饰内容应控制在大时开之内,其经纬差一般不 超过1 8 及1 2 , 。内图廓以经纬线组成,经纬度取至整分。在内外图廓间标出1 ; 5 0 0 0 0 国际分幅线并加 注国际分 幅图号。 当成 图含 有四幅以上1 -, 5 0 0 0 0 国际 分 幅时, 并需 在图内绘 出1 . 5 0 0 0 0 国际分 幅图 廓 点的 “ 干 ” 交叉 线,线 长为1 x 1 厘 米。 对于跨投影 带图 幅, 必须将投 影分带 线 经线 在内 外图廓 间标出, 并将主 要 幅面所在 投影 带的 方里卿贯通全图,而将次要幅面所在的投影带的方里网作为邻带方里网描绘在图廓外。 1 . 1 . 4 底 图的分 幅和图 名的 选取。 应与 相应的地 质图一 致,原则 上选用 国家 地形图 的名称 和编号。 对 于 按 成 矿 带 合 幅 的 图 幅 , 被 合 图 幅的 图 名 和 图 号 , 注 记 在 主 图 的 图 名 和 图 号 之 后 , 其 注 记 形 式 如 下 例 1 。F一 4 , 一 8 1 一 B 合山幅 主图幅 F 一 4 9 一 8 2 一 A 沙栏幅 被合图幅 注记形 式F 一 ‘ 9 一 8 1 一 B , 8 2 一 A 合山 幅、 沙栏 幅o 例2F一 4 9一 4 5 B 高明幅 主民幅 F一 4 9 一 4 6 一 A 洲幅 〔 被合图幅 注记形式;F一 4 9 - 4 6 一 B , A高明幅、三洲幅。 1 . 1 . 5 底图 图式符 号采 用总参 谋部 测绘局 1 2 5 0 0 0 , 1 5 0 o o 0 , 1 7 1 0 0 0 0 0 地 形图图 式 1 9 7 1 年版和总参谋部1 9 8 0 年补充规定以及国家测绘总局 8 1 测发字第3 4 0 号文通知。 图廓外整饰和区 域地质图件的图面配置,执行1 9 8 3 年部颁 1 . 5 0 0 0 0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图式图例。 1 . 2 编辑准 备工作 1 . 2习 地图的编辑工作是指贯穿于地图编绘全过程中的技术领导工作。 它的根本日的是在了解国家 有 关的 技术 法令 和规定以 及具 体的任务要求 的前 提下 ,充 分利用 各种资 料和 技术条 件以 最少的人力 、 物力 完成编图 任务。 编辑工 作是提高 成图质 量、 降 低生产成 本的关 键性环节 ,必须 十分 重视。 编 辑工 作可 分为编 辑准备 工作、 原图 编绘过 程中的 编辑 工作 和出版 准备 过程中 的编辑工 作。 中 华 人民 共和 国地质矿 产部1 9 8 6 - 0 7 - 0 2 发布 1 9 8 6 一1 2一 0 1 试行 DZ 41 一. 6 1 . 之 , 2 编辑准备工作是地图生产全过程的准备工作,它应包括1 a . 接受并研究编图任务书, 卜领会本规程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国家地形图图式和 I 5 。 。 。 。 区调T-作图式图例的规定, C . 集并分析制澎资料; d . 研究制图区城地理特点; . , 选定成图方案, f . 拟定地图各要素的综合取舍规定, 容 . 编写地图编辑设计书 编辑指示。 1 . 2 . 3 编辑设计书 的编写应参照1 9 8 2 年部颁 测绘技术设计编写规定 试行的有关条款。 编辑 设计书 需经 上 级主管部门批准, 1 . 3 制图资抖 制图资料包括基本资料和补充资料。基本资料一般应按下列顺序选择 a . 地质工作外业填图所使用的 I 2 5 0 0 0 地形图, ’ b . 如外业地质填图所使用的 1 2 5 0 0 0 地形图是由 1 5 0 0 0 0 地形图放大的,则采用工 5 0 0 0 。 地形 图等大修编,必要时对其内容作部分补充、修正; c . 如所使用的 1 2 5 0 0 0 地形图确属陈旧,有条件时应采用新测制的 1 1 0 0 0 0 或1 2 5 0 0 0 地形图 缩编,也可用现势时性较强的 1 5 0 0 0 0 地形图等大修编。 补 充资 料用 于补充 和修F 基本资 料的不足 ,使 所编底 图的主要内 容尽可 能的 完美、 正 确。补充 资 料可选用最新行政区划图、交通图、航片、地质员野外实地校正的资料以及野外分队提供的居民地、 山峰选取草图。一般需要补充校正的内容有居民地及其名称、行政区划界线、交通和水利设施等。 1 . 4 成图方法 各地区应根据基本资料的比例尺及各自编绘、制印技术条件,在保证编图精度的前提下,自 行确 定合it的作业方案。一 般可采用下列方法。 1 . 4 . 1 利用 1 2 5 0 0 0 地形图编绘 1 . 4 . 1 . 1 放大拼贴在大裱糊版上, 以基木资料比例尺 1 . 2 5 0 0 0 7 , 按新编I 5 0 0 0 0 图幅范甩展绘 数学 基础, 将基本资 料 彩图、 棕图、黑图或 薄 膜阳 图 直接 拼贴 在图 版上, 缩照 成I 5 。 。 。 0 比 例尺 , 晒成 裱版蓝图 或 薄膜蓝图, 进行 编绘 作业。 1 . 4 . 1 . 2 等大拼贴将基本资料缩照成 1 5 0 0 0 。 比例尺, 然后可采用a . 晒绘图纸蓝图,在展有 I 5 0 0 0 。 比例尺数学共础的裱糊版上 拼贴, 并进行编绘作业。 b . 晒印成相纸黑线图,在展有1 5 0 0 0 0 比例 尺数学 基础的 减糊版 上拼贴, 经等大 照相m薄 膜蓝图 ,而 后在 蓝图 上进行 连编带 绘作 业。 1 . 41 之 放大 编稿 将基本资 料缩照成1 4 0 0 0 0 ,晒 薄膜 蓝图,在 蓝图上分 福 进行编 绘作业 再缩 照 成 I 5 0 0 0 0 ,晒相纸黑图再拼贴于已展网的浓版上,成1 5 0 0 0 0 编绘原图。 1 . 4 . 2 利用1 5 0 0 0 0 地形图等大编绘 1 . 4 . 2 . 1 基 本资料为 裱版 原图或 薄膜二底图 , 可直接 复照 或翻版复制 蓝图, 而 后进行 编绘作 业。 1 . 4 . 2 . 2 基木资料为软纸彩图时, 应检查各要素套合精度、图纸的伸缩情况,图纸的伸缩率一般不 超过理论 值的千 分之四 。在 裱糊 版上进 行展网 拼贴, 对蓝色 要素线划注 记进行 标, 再行 复照、 晒蓝, 供编图使用。 15 原图编绘 1 . 5 . 1 展绘数学基础 1 . 5 . 1 . 1 展 t绘数 学基础 主要指展 绘方里网、 图 廊点和 大地控制 点。 在投 影带边 缘的图 幅, 按规 定还 应在图廓边展绘邻带方里网。方里网间距为4 . 0 厘米。 1 . 5 。 1 . 之 地图数学基础展绘的精度,必须达到下列规定 s 七 ‘ 点位误 差不 超过 0 . 1 毫米; 方里m线误差不超过 士 0 . 2 毫米; DZ 41 一. 5 c . 图廓边长误差不超过10 . 2 毫米. d . 对角线长误差不超过0 . 3 毫米, 二两对角线长的较差不超过。 . 3 毫米。 展绘完毕必须认真检查。如放大拼贴,规定可适当 放宽。 1 . 5 . 1 . 8 按国际分幅的1 5 0 0 0 。 图的图廓线以直线绘出, 当按成矿带分幅时, 南北图廓需连绘成折 线,其折点为国际分 幅的1 5 0 0 0 。 图廓点。 1 . 5 . 2 拼贴要求 1 . 5 . 2 . 1 拼贴控制 点 包括大地控制点、方里网交点 及 1 2 5 0 0 。 地形图图廓点。 为保证拼贴精度,每幅1 5 0 0 0 。 图 国际分幅 的拼贴控制点一般在3 2 个以 上, 分布均匀,要有 尽 可能多的大地控制点。 1 . 5 . 2 . 2 拼贴精度 拼贴时,每幅 1 5 0 0 0 0 国际分 幅范围内的基本资料不 得裁 割城1 6 块以上,每小 块 拼贴 图之间的裂隙不大于。 . 2 毫米, 控制点的对点误差不超过。 . 1 毫米, 方里线应为直线,因扭曲而造 成 的弯曲矢 长不超过 0 . 2 毫米。 1 . 5 . 2 . 3 拼贴实施 a . 拼贴 前, 方里网和1 2 5 0 0 0 图廓线均应着墨 连线。大地控制点应通过点 位绘 出1x1 厘米长 的“ 十”交叉墨线,上述连线线号为0 . 1 毫米。 b . 在基本资料上用于拼贴的大地控制点处开M 形切口, 方里网线交点处开3 x 4 毫 米的矩形切口 。 c . 将基本资 料按相应的拼贴控制点,精确地镶 嵌于图版上,各切口 需待检 查合 格后方能 封口。 1 . 5 . 3 编绘程序和用色规定 1 . 5 . 3 . 1 编绘作业开始前必须对编绘蓝图质量进行检查,确认合 格后,方能进行编绘 作业。 底图各要素的编绘,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水部普染,内图廓线及图廓间方里网线,控制点,海 岸线和陆地水系,居民地及独立地物,道路网,陆地地貌,海底地貌, 境界线,注记 和抄接边等,最 后进行整饰。 1 . 5 . 3 . 2 编绘 原图一般采用彩色编稿,其用色规定如下 浅蓝- 一 水 域普 染; 墨绿水系要素及其注记, 棕色一 一她貌要素; 黑色一 一 地图内容的其他要素。 1 . 5 4 图幅抄接边 1 . 5 . 4 . 1 两图 幅接边处取舍要一致,线划要协调自 然,直线部分在接合处不要发生 扭曲。 1 . 5 . 4 . 2 接边时应以图 廓线及方里网线 作控制, 逐格拼接。地理 要素接边误差在。 . 5 毫米以内 时, 接 边者可进行合理改正, 超过时, 需查找原因,进行合理改正。 1 . 5 . 4 . 3 如属新旧资料接边, 应以新资料为准;若与已出 版图相接,应以出版 图为主。若因 新旧资 料 差异而引起主要地物接 边误差较大时,不必强行拼接,但应在图历簿中说明。 1 . 5 . 5 图幅整饰 1 . 与 5 . 1 绘出 外图廓及分度带 间隔为经纬差各1 ,并注出投影 带号、 公里数注记及图廓点经 纬度注记。 1 . 5 . 5 . 2 处于 投影 带边 缘按规定需加绘邻带方里网的图 幅, 按地形图图式在外图廓 生力 G 绘出 邻带方 里网短线 〔 只绘偶数网线,并注出带号和公里数注记。 1 . 5 . 5 . 3 按规定位置注出图名、图号、比例尺、接合表、编绘说明、 图廓间注记 和编图机关名 称等 见图1 、图2 。按成矿带成图时,可视具体情况作必要的更改。 DZ 4 1 -8 6 1 . 5 . 6 填写图历簿 1 . 8 . 6 . 1 图历簿是该图 幅的技术档案, 是今后使用和查考该图有关问 题的重要依据。 在每幅底图的 编 辑、 编绘和清 刻绘、 审校、检查的各个阶段中,应实事求是,认 真地逐一填写 和签署,不允许 在工作结束后追记。 1 . 5 . 6 . 2 作业员在 编绘 过程中, 发现资料上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及时填写在图历簿中。 1 . 6 . 6 . 7 各级检查 脸收 人员, 需将检查验收情况及处理意见、 图幅的 质最评价意见等 填写在图历薄 中。 1 . 5 . 6 . 4 图历簿应随同 图件归档保管。 1 二 各要紊的制图综合 1 . 6 . 1 水系 1 . 8 . 1 . 1 应正确表示海岸的类型及特 征。 编绘 海岸线要保持主要特征点的精确位置 及 弯曲 程度对比。 海岸 线一般不简化,但小于0 . 4 x 0 . 6 毫米的小弯曲,在保持其基本特征的条件下可以 简化。 不能依比 例表 示的狭窄海峡或 伸向海域的狭窄陆地,两水涯线之间的距离不窄于 0 . 4 毫米, 当有道 路通过狭长陆 地时, 道路符号与岸线 之间应有0 . 2 毫米的间隔。 1 . 8 . 1 . 2 海岸线以下的干出滩分为沙滩、 泥滩、 岩滩 和红树滩四种。 图上宽度不足1 . 0 毫米的干 出 滩, 不分 种类都以狭窄干出滩表示。狭窄干出滩图 上短于5 毫米时可以 舍去 。 图上面积小于4 平 方毫米的干出滩 可以综合 取舍,当其与另 一种干出滩相邻时, 可合 并在相邻干 出滩中 。成片分布的 小面积滩地,既不能全部 舍去,也不应合并成一大 片,可在保持其 分布特征的情 况下进行取舍。 1 . 8 . 1 . 3 岛 屿一般均应表示, 并保持其精确 位置和基本轮廓形态。 图上面积小于。 . 5 乎方毫 米 的小 岛, 可 按其形状放大至。 . 5 平方毫米。 成群分布的 小岛、礁石,在图上不能逐个表示时,应 保持其分布范围 和密 度对比关系,进行 适当的取舍,但不能合 并。 1 . 6 . 1 . 4 用等深线表示海底地形,等深线选取2 , 5 , 1 0 , 2 0 , 5 0 , 1 0 0 , 2 0 0 , 5 0 0 米。 基本资料没有 等深 线时,可不绘等深 线。 水深点择要表示。 1 . 8 . 1 . 5 编绘 河流时, 应保持河系的类型 特征、 河流密度的对比关系 和河流弯曲程 度, 注意区分主、 支流和河口的特征。 河流宽度在2 0 米以 下,用 。 . 1 一 。 . 4 毫米单 线表示,宽度在2 0 米以上 的用双线表示。 资料上没有河 宽注记,又无从查考 的河流,则按其图上宽度 确定.不足0 . 4 毫米的用单线表示,在0 . 4 毫米以上的用 双线表示。 图上长度不足1 . 5 - - 3 . 0 厘米的河流,依其 本身的意义决定取舍。 在密度 较大的平 行河系中,相邻 两 河的距离应保持在6 -1 0 毫米以上。时令 河可酌情 取舍。河流弯曲小于。 . 4 x 0 . 6 毫 米者可以简化, 菌形 弯曲最窄部分不小于0 . 3 毫米。 河中岛图上 面积小于2 . 。 平方毫米的可不表示。 1 . 8 . 1 二 湖泊、 水 库、 池塘图上面积大于4 - - 8 平方毫米时,一般均 应表示。分布 密集的小湖塘群 不能逐个描绘时,应在保持分布范围和疏密对 比的条件下予以取舍, 长度在。 . 5 厘米以上的双线牛扼湖应予选取。 1 . 8 . 1 . 7 干 旱及沙漠缺水地区的水系 各要素的选取指标, 可依具体情况酌情降低。 这些地区的时令 河、 时令湖应较详细 地表示,其选取指标应低 于1 . 6 . 1 . 5 , 1 . 6 . 1 . 6 之规定。 1 . 6 . , 二 图 上长度在3 . 0 厘米以上的运河 和5 厘米以上的沟渠,一般应选取。 运河、沟渠宽度 在2 0 米以上用双线表示,1 0 - 2 0 米用。 . 3 毫米单线表 示,1 0 米以下的用 。 . 1 毫米单 线 描绘。两沟渠之间 的距离一般不窄于1 0 毫米。当资料没有宽度注记, 应按图上实际 宽度决定其描绘 符号的粗细。 1 . 6 . 1 . 9 与地质有关的泉、自 流井、澡布和大于2 5 平方毫米的盐田、 大于1 0 0 平方 毫米的沼泽,一 般应表示。 1 . 6 . 1 . 1 0 一 般的水井不表示。西北干旱及 沙漠地区的水井 包括坎儿井应详细 表示。 DZ 4 1 一 二 1 . fi . 1 . 1 1 底图上的海洋、 海峡、海湾、岛屿应加名称注记。 河流名称注记可按资料的情况选取,一般长于1 0 一 1 5 厘米的应选注 河名, 大 于1 平 方厘米的湖泊、 水 库 也 应 注出 名 称 。 与 地 质 有 关 的 河湖 应 尽 量 注 出 名 称 。 1 . 6 . 1 . 1 2 河流的宽度、 深度、 河底性质,车行桥的长度、宽度、载重量,拦水坝等的说明注记均 不表示。 1 . 6 . 2 居民地及独立 地物 1 . 6 . 2 . 1 居民地的选取标准, 一般规定每乎方分米选取5一 1 5 个。 乡 镇以 上及与地质有关的 居民地 需由 地质人员提供资料,原则上应全部选取。其 他居民地的选取, 虽不可能完全依 照地图制图一 般原则要求,但仍 应适当考虑到居民地的分布特征及相对密度。 1 . 6 . 2 . 2 居民地以真形和不依 比例尺的独立房屋符号表示, 不得用圈形符号表 示。街 区不区分坚固 与不坚固, 都按规定街区及依比 例尺的房屋用单斜晕线表示。 居民地可作较大的概括, 城镇居民 地只需 保持其主要街区 轮廓和主 要街 道, 边缘的房屋可舍去。 农村居民地只表示中 心部 分, 并应优先选取中心部分的依比例尺表示的符 号。远离中心的房屋, 不论依比例尺不依比例尺的都可舍去。 小居民地以独立房屋符号表示。 1 . 6 . 2 . 3 底图上居民 地名称都 应注出, 居民地在图上分布比较集中,有总名和分名时, 一般取总名, 舍分名,但当总 名所包括的范围 较广,也可只注分名,不注总名。 1 . 6 . 2 . 4 具有明显方 位意义 的独立地物,如远离居民地的纪念碑、 古塔、 油气井、天然气井、 深山 旷野的古庙、高 大的城墙 和长城等 都要表示。一般的地物可不表示。 1 . 6 . 3 道路 1 . 6 . 3 . 1 铁路、 公路除次要叉道可以 舍去外,都应表示。 铁路只区分普通铁路和窄轨铁路,不分单 轨或 双轨,也不区分电气铁路或非电 气铁路,公路只区分普通公路和简易公路,不加路面注记 。 不表示废弃的或建筑中的道路。建筑中的道路其路基已全部完成, 即将通车的, 按已成道路符号表 刁 屯 。 1 . 6 . 3 . 2 大车路是作为连接高 级道 路网的补充, 因此只表 示连接乡 镇一级以上及与 地质矿点有关的 大车路, 其他大车路以及乡 村路、 人行小路,只在人稀少地区酌情表示。 1 . 6 . 3 . 3 图上选取的道路原则上应组成道路网。 一般要 求网圈面积为 5 0 一 1 0 0 平方厘米。 不要求所有 居民地都有道路相通。 1 . 6 . 3 . 4 铁路通到内 图廓线时, 应在图廓间注出 通往县以上城市的名 称及公里数。公 路通到内图廓 线时,要注出通往附近重要村镇的名称和公里数。 当 双线道路在图廓间回转时,可将双线道路连续绘出 。图廓间的铁路不分节。 铁路车站择要表示,但不表示会让站, 车站不注站名。 1 ⋯ 3 . 5 双线河上的车行桥和车渡、重要关隘和要塞应表示。 1 . 6 . 3 . ‘ 图上长于6 毫米的隧道 应表示,路堤、路堑一般不表示。 1 . 6 . 4 地貌 1 . 6 . 4 . 1 基本等高距的选取原则 二底图 上两条等高线的平面距离一般 不小于 。 . 5 毫米; b . 等高 距必须是国家地形图基本等高 距的整倍数; c . 能显示制图区域基本地貌形态和主 要特征; d . 相邻两幅底图的基本等高距必须是整 倍数关系。 根据上述原则,等高距确定为2 0 或4 0 米,平 原地区可 采用1 0 米,高山地区可采用 8 0 米。采用何种 基本等高 距,必须在编绘设计书中具体规定。一幅图内只 能采用一种等高距。 1 . 6 . 4 . 2 地貌综合 时, 应保持各种地貌类型、 地貌形 态的不同 特征,保持地貌主要 特征点、线位置 的正确。通过概括等高线图形即采用合并、 删除、 夸大、 移位等制图综合手段,达到正确反映地貌形 态、 起伏状况、 山脉及分水岭的走向和地面切割程度等地貌特征。 DZ 4 1 一 . 6 1 . 6 . 4 . 8 因等高距放大,抽简等高线, 按原图位置不能正确显示 地貌的特征时, 特别是谷地等高线, 往往会产生等高线不套合现象,可适当 用等高 线移位的办法来表示。等高线移位一般不超过四 分之一 等高距,个别可不超过二分之一等高距。 1 . 6 . 4 . 4 基本等高距不能充分反映地貌特征时, 可适当 加绘间曲线和助曲线。 1 . 6 . 4 . 5 谷地的综合, 应保持实地相对切割程度和谷地纵横断面的形态特征。水平切割微弱地区, 谷 间距 应保持5 毫米以上,而在切割降烈地区,谷间距为3 毫米左右。对于干河 床、干湖床的取舍, 可参照水系的取舍标准 进行。 1 . 6 . 4 . 6 要清晰形象地反映出山脊线、分水线、坡折线、山 脚线的形状位置、走向。 在编绘山头和谷源的同时,要注意鞍部的形态和分水岭的走向。鞍部两侧的谷源等高线间距不应 小于0 . 5 毫米。 山脊 的综合程度应依各山脊的大小形态而定。山脊上部等高线的宽度不 窄于 0 . 5 毫米。 圆山头的直 径在。 . 8 毫米以上,椭圆形小山头的短 径不小于。 . 6 毫米。当 有境界线通过时, 小山头的形状可适当 放 大。 斜坡 上零散小山头,无方位意义的可合并于山坡等高线中。丘陵地区群集的小山头,应在反映其 群集分 布特征的情况下进行取舍。 因等高距 扩大而落选的山头, 是否使用间曲线,应根据山脊和谷源以及山头本身的重要性而定。 斜坡的坡度变化及坡面形态, 对反映地貌类型影响较大,综合时应保持各地段不同斜坡形态。斜 坡倾斜变化部位要明显。 1 . 6 . 4 . 7 山隘、 岩群、石灰岩漏斗和图上较长、比高较大的崩崖、滑坡、陡崖、冲沟以及反映地区 地貌特点的各类沙地、戈壁滩、石块地、雪山、冰川及火山等都应表示。 不表示梯田坎、土堆。 1 . 6 . 4 . 8 所有的封闭凹地、不易判读的山头、鞍部, 靠图廓的山头或谷地等高线和难于判定地面倾 斜方向的地方,应适当加绘示坡线。 1 . 6 . 4 . 9 图上每平方分米注出3 - - 5 个高程注记及3 一4 个等高 线注记。 选注高 程注记,应优先选取测 量控制点 没有选作拼贴 控制的测量控制点,应降为一般高程点注 出、独立山头、山顶和重要地物的高程,要求分布较为均匀,高程注记精度为0 . 1 米。 主要山 峰、测量控制点与地质 矿产有关 的山名应注出。 1 . 6 . 5 境界 县以上的境界线均需表示。 国界 线应根据我国与邻国正式签订的边界条约或议定书 及其附图梢确绘制。实际作业时,可依国 家地形图精确描绘,并报送省、区、市测绘局 审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界线, 应按照一九八四年八月民 政部、国家测绘局0 9 3 号文“ 印发关 于 中 国百万分 之一地图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 域界线画法的通知”及其附图绘制 。 县界 应以各地测绘局编绘 的分 县图或最新行政区划资料为依据。 各级境界通到内图廓时,在图廓间注出相应行政区名称。 1 . 6 . 6 植被 各类植被和地类界不表示。 1 . 7 审校及验收 1 . 7 . , 审校是对已完成作业的编绘原图进行全面、 系统的 审查,以审核其是否符 合本规程以 及地形 图图 式和图幅编辑指示的要求, 通过审校,还须指出 图内 存在的各种错漏和缺陷,以便作业员修正。 编绘原图的审校可分两步进行,即一般审校和详细审校。 一般 审校的目 的是确定原图在 编绘原则上的正确性,以 便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详细审校,如发现重 大问题,则需退还作业人员, 进行修正和返工。 一般审校应着重检查下列各点 a . 地图数学基础展绘的正确性 此项应在展绘后立即检查; DZ4 1 一 日 6 七 . 使用编图资料是否充 分和正确, c地图内容各要素的容量是否符合地区的特征; d . 最基本要素显示的正确性; e . 重要地 名注记及图外整饰注记的正确性; f . 图面清晰程度及描绘 质量是否符合复制要求。 详细审校包括下列各点 二 按 要 素 或 按 区 域分 片详 细 检 查 各 要 素、 各 类 注 记 的正 确 完 善 程 度; 。 .详 细 检 查 所 有 要 素 的 线 划 、 符 号 和 注 记 描 绘 的 精 确 性 及 其 整 饰 质 量 是 否 符 合 下 工 序 的 要 求 , c . 图廓整 饰内 容的正确 性和整饰规格是否符合 标准; d . 抄接边的正 确性; e . 图历簿 填写 的完备程度; f . 分版作业 时必须套版检查。 审校完成后,作业员应 按审校意见认真 进行修改, 修改后审校员应进行复查并评定作业质量。 审校工作情况及审校意见、质量评价,均 应填人图 历簿。 1 7 . 2 验收是对编绘作业和审校工作的综合审查 。 验收工作应依据地质矿产部 地区 1 9 8 2 1 5 2 号文 颁布的 “ 测绘成果成图检查验收规定”执行。 按 “ 规定”验收工作应分为分队和队二级进行。 分队验收工作的主要内容应参照审校工作 项目进行1 00纬的检查 验收。 队级验收工作主要内容有 a . 是否符合本规程、地形图图式及 编辑指 示的要 求,是否充分利用了各种制图资料; b . 地形图的数学基础是否正确,图廓点、方里网、 控制点展绘 精度和图廓尺寸精度是否符合 限 差要求,基本资料的嵌贴或拼晒蓝图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变形; c . 各要素的综合取舍是否适当,层次是否分明, 地貌特征、 地图 载负量、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等 是否恰当, d . 地图内容的表示是否符合保密规定。 e .各 级 行 政 区划 界 线 的表 示是 否 正 确、 国 界 是 否 符 合 边 界议 定书 附 图 或 国 界 线 画 法 标 准图 , f . 图上各种名称注记是否正确,位置是否恰当, 各种比高 和高程注记是否与等高线相符; 9 . 线划、符号、注记是否符合复制要求; ’ 卜 . 图幅抄接边及图外整饰是否正确; 1 . 图历簿填写是否完善、正确。 印刷原图清 刻 绘 2 . 1 一 般要求 地质作者原图经转绘 或套印到正式地理底图后即成全要索 地质 编稿原图。该图经审查验收合 格 后,即可进行清绘或刻绘 。清绘 版材可选用裱版或厚度为。 . 1 毫米并经过热定型处理的薄膜。 211 清绘工作的主 要任务是严格按照图式及有关规定对编绘 原图进行工艺加工, 以求获得线划质 量、符号规格、整饰内容等各方面均为精美的印剧原图,以 便制印 出高 质量的地图。 2 . 1 . 2 出版原图清绘 工作的基本要求是 a . 清绘时 必须尊重原稿,不能任意改变原线划和符号的位置,并严格按照本规程和有关规定及 图 式进行,图内与图例必须一致。 b . 必须保证出版原图的数学精度,图廓尺寸 的理论 值及实际尺寸应注于图 幅右上角 空白处。 c . 保持各要素的几何精度,图廓、方里网、 控制点移 位误差不超过。 . 1 毫米, 其他线划符号移位 误差不超过0 . 2 毫米。各要素 之间的相互关系协调 。 d . 符 号、 线划、注记及整饰的质量 必须满 足制 版要求。线条要求墨色 浓黑、线划均一、光滑饱 D Z 41 一 T 满。同一版上线划、符号 和各类注记,力求黑度一致。注记字 迹清晰,黑白 反差明显,无蒙M, 剪贴 平整 牢固,图面整洁美观。 2 . 2 对清 刻绘 蓝图的要求 a . 图形位置适中,图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