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长石的表面与整体分析比较.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不同类型长石的表面与整体分析比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不同类型长石的表面与整体分析比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不同类型长石的表面与整体分析比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0 0 8 .1 1国外金属矿选矿2 5 不同类型长石的表面与整体分析比较 及其对浮选过程的重要意义 I 古尔戈努力等 摘要早先报道说在有一价盐存在的条件下,可采用阳离子浮选的方法分选钠长石 N a A l S i 3 0 8 和钾长石 K A t S i 3 0 B 是可能 的。然而,与这一结果相反,一系列的钾长石矿物的可浮性表明,每种微斜长石都显示出不同的可浮性和Z e t a 电位曲 线,这些情况转而又对我们研究小组早先报道的结果提出怀疑。采用化学分析电子能谱法 E s C A 和扫描电镜与X 射 线色散能谱法 S E M /E D S 分析表明.在微斜长石表面上存在着纳米级尺寸的显微斑点.这些从几个n m 到大约1 0 0 0 n m 尺寸的缩米缓显徽襄点,不仅扭睦了长石矿物的表面畸交,而且还控制长石矿扬的浮选行为.很有意思的是。这些 斑点中还包藏着那些在整体化学分析过程中不能检测出的元素杂质,而且在表面以下2 0 A 深度处却含有着百分之几的 M n 、C u 、B e 、C r 、F e 元素。这些杂质被认为是在颗粒沿着较弱界面选择性碎裂时曝露出来的,并且是按曝露杂质数量而 成比例的改变着微斜长石的表面性质. 关键词钠长石微斜长石长石探针分析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 P S 浮选 概述 相当数量具有工业价值的长石矿物 钠长石和 微斜长石 都存在于花岗岩、正长岩和伟晶岩中。较 多数量的钠长石和钾长石分别用于玻璃和陶瓷工业 中。K O /N a O 的比例以及存在的F e 和T i 等致色 杂质的数量,决定着这些矿物的质量。随着只含有 钾长石的长石矿床日趋减少,因此,含有不同比例的 这两种矿物的长石矿石或岩石也就自然地越来越具 有重要的工业意义。所以,人们就对制定出选择性 分离钠长石 N a A l S i 。O 。 和微斜长石 K A l S i 。O e 或 正长石 K A l S i 3 0 。 的工艺方案更感兴趣。 然而,长石类矿物在矿物学、化学和表面性质方 面的相似性,使得选择性分选它们成为难题。以前 所进行的一些理论研究和试验工作,主要都集中于 石英和长石的分选机理方面,而对钠长石与钾长石 的分离只进行过非常有限的一些试验研究,并得出 了一些与表1 中相矛盾的结果。能查到的文献只有 俄罗斯的两份专利 原苏联专利2 2 7 2 3 4 和俄罗斯专 利2 1 3 7 2 4 和美国的一份专利 美国专利3 8 4 4 9 3 9 。 表1 有关钠长石与钾长石分选的文献概述 研究人员内容 S h a p o l o va n dp o l k i n ,1 9 5 8月C a z 。在高p H 值下活化微雾} 长石 J o ye ta 1 .1 9 6 6在没有H F 存在的条件下使用十二胺盐酸盐在低p H 值下抑制缴斜长石 K o v a l e n k o .1 9 6 7 在有M g C l z 和C a C l 2 存在的条件下浮选钾长石和抑制钠长石 Y a n i s .1 9 6 8使用H F 的条件下阳离子浮选钠一钾长石 专利 S t a r i k o v a .1 9 6 8在有N a C l 存在的条件下通过H F 活化作用提高K 2 0 含量 R e v n [ v t z e ve ta 1 .1 9 6 8使用K 、R b t 、C s 和B e 离子抑制K 长石,使用c a ”、N a ‘、s r 2 和M 9 2 离子抑制N a - C a 长石。使用 R e v n i r t z e va n dp u t r i n ,1 9 6 9K C I 明显地提高了钠长石的选择性,使用N a C l 明显地提高了微斜长石的选择性. K l y a c h i ne ta I ,1 9 6 9使用H C I 或H z S O { 替代H F ,阳离子浮选长石矿物 专利 M a r i u sa n dL a u r a 。1 9 7 0使用N a C I 从伟晶岩中阳离子 F o t i g a mP A 捕收剂 浮选单一的长石矿物。N a 长石被抑制 S h e [ k o .1 9 7 2在有N a C I 和K C I 存在的条件下,十二烷胺盐酸盐 D A H 在钠长石和微斜长石 表面 上的选择性吸芦付作用 N a .K 和c a ”的影可句随胺浓度而变化,与钠长石相比微斜长石被选择性浮选.分别使用K 离子抑制K Y a m i sa n dG o r e l i k .1 9 7 3 长石和使用N a 和C a 2 离子抑制N a 长石 K l u n k e ye ta l ,1 9 7 4长石的可浮性与矿物中的N a 和K 含量、矿浆条件、捕收剂浓度、H F 浓度以及长石矿物的结晶结构有关 M a n s e y ,1 9 7 5 使用H F 活化钠长石;K 长石在扫选阶段得到富集 S e v e r i ne ta 1 .1 9 7 8 矿物可浮性差别取决于长石矿物的结晶结构以及N a 和K 的含量 U h l i g ,1 9 8 5 试验了几种不同长石矿石的可浮性 在p H 5 .8 的胺介质中,微斜长石的表面电荷比钠长石和正长石表面的负值更大.表明微斜长石具有更好 O c i e ∞.1 9 9 4 的可浮性 B a y r a k t a re ta l ,1 9 9 9在p H 2 .5 并有H F 、N a C 和胺存在的条件下选择性分离碱性长石,精矿中含有3 .3 %N ∞O 和1 3 .】%K 2 0 D e m i re ta 1 ,2 0 0 1 , 使用G T A P 捕收荆并加入N a C i 和C a C i 的条件下,在自然p H 和使用H F 调节到低p H 值条件下分离碾 2 0 0 3 a ,2 0 0 3 b 和2 0 0 4 G u l g o n u lt2 0 0 4 K a r a g u z e le ta 1 .2 0 0 6 性长石,钠长石被抑制,微貉长石浮选 各种长石的可浮性都与它们的表面杂质有关 提出了一种新的工艺境程,用以在工业上从伟晶岩中回收碱性长石;K 含量提高到1 0 .5 1 %K 2 0 而N a 含 量则保持在3 .0 2 %N a 2 0⋯一 万方数据 2 6国外 金属矿选 矿2 0 0 8 .1 1 D e m i r 等人成功地实现了在有阳离子捕收剂 G T A P 存在,并在自然p H 值和使用H F 调节到 低p H 值的条件下,使用N a C I 和C a C l 达到抑制钠 长石和浮选微斜长石。他们指出,在存在有N a C 作为微斜长石活化剂时,微斜长石与钠长石的选择 性分选,是由于无机阳离子能通过离子吸附或离子 交换而吸附在双电层中所决定的。本研究工作的目 的是要证实先前得出的那些结论是否普遍适用,也 就是说它们能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长石矿物。为了 验证这一假说,对采自不同地区的一些微斜长石样 品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的微量浮选试验、Z e t a 电位 测定、扫描电镜与X 射线能量色散光谱分析 S E M / E D S 和化学分析电子光谱 E S C A 测定。 1试验部分 1 .1 物料 用六种微斜长石 简称M 和一种钠长石 简称 A 样品进行试验。一种钠长石和五种微斜长石都 是从土耳其的艾登一奇奈 A y d i n c i n e 地区采集的, 而另一种微斜长石样品则来自美国犹他州。所有的 样品都是呈晶体形式,它们的化学分析是在加拿大 矾土陶瓷研究所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 I C P 完成的。化学分析电子能谱分析谱 E S C A 是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进行的。扫 描电镜/X 射线能量色散光谱 S E M /E D S 分析是在 土耳其马尔马托研究中一1 、5 完成的。配置着能量色散 X 射线谱仪 E D S 配件的J e o lJ S M 一6 3 3 5 F 牌号的 扫描电镜用于图像 分析 和探针分析。 试样都先在一个玛瑙研钵中手工磨细到一1 5 0 5 3 /.t m 粒级以用于E S C A 、S E M /E D S 分析和微量 浮选试验,而一5 3b t m 粒级则用于Z e t a 电位测定。 G e n a m i T A P 烷基二胺 是一种阳离子捕收剂,用 于浮选研究中。酸度是用H C l 进行调节的。 1 .2 试验方法 动电位测定采用一台基于微电泳方法的Z e t a 电位仪完成的。Z e t a 电位值是根据外加电位和颗 粒运动速度自动计算的。置于1 0 0m L 溶液中的 0 .4g 的长石样品调浆1 0r a i n 。悬浮液静置5m i n 以使较粗的颗粒沉降。Z e t a 电位测定是在室温 2 5 2 ℃ 下进行的。 微量浮选试验是在一台配置烧结多孔皿和磁力 搅拌器的1 5 0m L 容积的浮选柱 2 5 2 2 0r a m 中 进行的。1g 样品在含有所需捕收剂的1 5 0m L 溶 液中调浆1 0m i n ,然后在氮气流速为5 0c m 3 /r a i n 的条件下浮选5m i n 。对浮选产品和不浮产品分别 进行干燥和称重,以计算浮选产品的百分数。 每种样品的表面都进行了被称之为X P S X 射 线光电子光谱 或E S C A 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 分 析。化学分析和E S C A 分析的结果都列出在表2 中。 表2 钠长石和微斜长石样品的表面分析和化学分析结果 分析分析方法 A 1M 1M 2M 3M 4M 5M 6 S i z PS i 0 2表面%/化学分析%6 .o o /6 8 .2 56 .3 7 /6 5 .0 45 .1 8 /6 4 .8 2 一/6 6 .2 6 一/6 6 .8 94 .8 4 /6 7 .6 46 .3 9 /6 5 .3 0 A 1 2 PA i z 0 3表面%/化学分析%2 .9 0 /1 9 .8 13 .9 7 /1 8 .5 8 1 .4 6 /1 9 .3 2 /1 8 .5 9 一/i s .5 35 .7 0 /1 7 .6 l 2 .7 3 /1 8 .7 2 F e , l , F e , O a 表面%/化学分析%8 .1 2 /0 .0 81 8 .1 4 /o .0 82 1 .1 6 /o .0 5/o .0 8/o .0 71 7 .6 0 /o .1 31 3 .6 5 /O .0 5 N a l sN a 2 0表面%/化学分析%2 3 .5 1 /l o .5 1一/1 .2 3一/2 .9 4一/1 .6 4一/3 .1 3/1 .3 9 一/2 .8 4 K 2 P K 2 0表面%/化学分析%1 .2 2 /0 .1 72 .5 3 /1 3 .2 41 .7 6 /1 1 .3 9 一/1 2 .7 9一/1 1 .1 1 1 .3 1 /1 2 .5 22 .6 /1 1 .8 1 C a 0 表面%/化学分析%一/0 .5 3一/0 .0 5一/0 .2 6一/0 .1 8一/0 .1 5一/0 .1 3 一/0 .2 4 M 9 0表面%/化学分析%/0 .0 2 一/0 .0 1一/o .0 2一/O .0 5一/o .0 2一/O .0 3- /o .0 1 C r 2 P 3C r 2 0 3表面%/化学分析%3 .7 4 /o .0 0 66 .7 S /O .0 0 38 .9 7 /o .0 6 一/0 .0 0 6 一/ M 6 1 1 .8 1 M 2 】】.3 9 M 4 。。 K z O % 1 M 4 3 .1 3 M 2 2 .9 4 M 6 2 .B 4 M 3 1 .6 1 M 5 1 .3 口 M 1 1 .2 3 N a z O % 2 然而,示于图1 中的Z e t a 电位曲线并不遵循上 述顺序。例如,其中的M 6 样品的Z e t a 电位曲线是 最负电性的。显然,A 1 样品的曲线是在M 6 样品的 曲线之上,而其它几个样品 即M 1 、M 2 、M 3 、M 4 和 M 5 的曲线,它们的负电性顺序全都在A 1 样品的 曲线之上。 与其它几个样品相比,M 6 这个样品的化学分 析结果表明,它有着较高含量的C a O 和P O 。和较 低含量的B a 见表2 。另一方面,这个样品中的 K 。O /N a z O 的比例为4 .1 6 。理论上,纯净的微斜长 石中含有1 6 .9 %K O 。然而,用于这项研究中的几 种微斜长石样品中,K 0 的含量都是低于这个理论 值,这是由于K 被N a 、C a 和B a 取代的缘故。K O 含量的亏缺值在3 .6 6 %~5 .5 1 %范围内变动。在 微斜长石和正长石产出时,这种所谓的条纹长石结 构是比较常见的。 测定了几种具有不同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的微 斜长石的可浮性,以查明在不同样品中的变化程度。 图2 示出了微量浮选试验的结果随胺类捕收剂 G T A P 浓度而变化的情况。在较低的胺浓度时几种 样品的回收率几乎都是相同的。在G - T A P 捕收剂 的浓度高于0 .1m g /L 时,浮选回收率显示出不同 的趋势。遗憾的是,微斜长石中的N a O 和K z O 含 量所起的作用,目前还没能很好地弄清楚。因此还 不能根据N a O 和K O 的含量排列出有意义的顺 序。例如,从美国犹他州采集的微斜长石样品 M 3 样品含有1 .6 1 %N a O 和1 2 .7 9 %K 。O 的回收率曲 线,与钠长石样品的回收率曲线最为接近。从士耳 其艾登一奇奈地区采集的微斜长石样品2 M 2 样品 含有2 .9 4 %N a 。O 和1 1 .3 9 %K O 和微斜长石样品 3 M 3 样品含有1 .3 9 %N a O 和1 2 .5 9 %K O 的可 浮性最差。 学 、 哥 擎 回 圈2 不同微斜长石样品的可浮性随殷浓度变化 的情况 2 5 士1 ℃ A 一钠长石.M 一不同类型的微斜长石 示于图1 中的表面电荷测定结果证实了微量 浮选试验的结果,也就是说不能得出明确的可浮性 顺序。因此,微斜长石中的N a O 和K 。O 含量的变 化,对于它们的表面电荷有着不同的影响。此外,一 些固有的阳离子,例如N a 、C a 和B a 离子的含量只 产生了较少量的变化,而K 离子仍是晶格中的主要 离子。由于这一原因,不同的离子在微斜长石表面 上的积累,在浮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也 就进行了化学分析电子能谱分析 E S C A ,以确定 在不同样品表面上离子的积聚程度。‘ 微斜长石的化学分析电子能谱分析 E S C A 结 果表明,有些杂质,例如F e 、N i 和C r 的含量都是比 万方数据 2 8国外金属矿选矿 2 0 0 8 .1 1 较高的 1 3 .2 0 %~2 1 .1 6 %F e 、3 .7 8 %~1 2 .3 1 %N i 和5 .2 3 %~8 .9 7 %C r ,而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这 些杂质的含量要明显低得多,它们的最高含量为 0 .1 3 %F e 2 0 3 、N i 2 0 1 0 叫和0 .0 2 4 %C r 2 0 3 。类 似的情况是,在湿法化学分析中只测到1 0 .6 数量级 的B a 含量 3 3 i 0 “~3 2 5 5 1 0 叫 ,然而在化学分 析电子能谱分析 E S C S 中测得的B a 含量在 4 .5 9 %~1 0 .5 9 %的范围内变化 表2 。这两种分 析结果之间的这些差别,表明这些杂质并非来自磨 矿过程,而是出现在晶格中或是在颗粒的表面上。 已知在表面分析过程中化学分析电子能谱分析 E S C A 大约能扫描最上面的8 层 厚度为2 0 A 。 示于图3 中的微斜长石典型的化学分析电子能谱图 显示出几种重要的元素,也就是N i 、B a 、F e 和C r 的 峰值。 圈3 徽斜长石1 I M l 样品典型的化学分析电于能谮图 为了验证化学分析电子能谱分析 E S C A 结果 的可靠性,还同时进行了一组扫描电镜/能谱 S E M /E D S 分析,以找出长石表面上的这些元素 和 或 它们的化合物的类型和分布情况。从图,4 a 中的微斜长石1 M 1 样品的扫描电镜图像 放大 2 5 0 倍 ,可清楚地看出微斜长石颗粒的三斜和块状 构造。然而,从这些图像中却不易看出有这些元素 杂质的存在。为了获得更详细的图像,就在更大的 1 0 0 0 、1 0 0 0 0 和5 0 0 0 0 放大倍数下分别进行了扫描 电镜分析 图4 b 、c 和d 。每次放大都是在先前选 定的区域内进行的。用箭头示出在图4 ,a 到c 中的 一些斑点,在每个连续图上都已放大1 0 0 0 倍、1 0 0 0 0 倍和5 0 0 0 0 倍。这些扫描电镜图像表明,某些杂质 是呈斑点形式涂覆在颗粒表面上,并且似乎已很好 地分散在颗粒的表面上。这些斑点的尺寸估计在几 个毫微米到1 0 0 0n m 的范围,厚度大约为1 0 0n m 或更小~凸。 围4 徽斜长石样品1 M I 的扫描电镜图像 a 一放大2 5 0 倍;b - - 放大1 0 0 0 倍;c 一放大1 0 0 0 0 倍; d 一放大5 0 0 0 0 倍。在a 、b 和c 图像中的 圆圈表示随后进行放大的位置。 为了更好地了解在微斜长石表面上的这些斑 点的性质和成分,进行了能谱元素分析 E D Se l e - m e n t a lp r o b ea n a l y s i s ,并将分析结果列出在表3 中。在这些能谱 E D S 分析中,除了已在化学分析 电子能谱分析 E S C A 中已检测到的F e 、N i 和C r 元素以外,还检测到有C a 、M n 、C u 、P 、Z n 和S r 元素 存在。这些研究结果证实了在一1 5 0 肚m 粒度的微 斜长石和钠长石颗粒的表面上,存在着微细粒分散 的杂质,而且这些样品还都被认为是比较纯净的样 品。由于在每种样品中存在的元素数量都是不同 的,因此对于每个样品的两个单独的斑点进行了两 次探针分析。获得的结果示出在表3 中。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光谱 I C P 、化学分析电子 能谱 E S C A 和X 射线色散能谱 E D S 三种方法分 析结果之间的差别,清楚地表明了在微斜长石颗粒 的表面上存在着一些含有C u 、M n 、S r 、B a 、C r 、F e 和 N i 的斑点。这些纳米级尺寸的斑点是在颗粒通过 它们的较弱界面发生碎裂过程中产生的。这种选择 性碎裂作用估计能在长石颗粒表面产生纳米级尺寸 的杂质斑点。不同形状的斑点可看作是包藏着像 N i 、C r 、C u 等离子的金属硅酸盐的不同形式,或是云 母类杂质,它们也含有着这些杂质。矿物的确切成 分的鉴定,还需对这些参考资料很少的物料进行认 真和仔细的化学分析电子能谱 E S C A 分析研究。 万方数据 2 0 0 8 .1 1国外金属矿选矿 2 9 表3 钠长石和微斜长石的扫描电镜与能谱探针分析结果 分析 A 1M 1M 2M 5M 6 项目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二次 第一次 第二次第一次弟- 二次第一次第二次 N a7 .5 86 .6 40 .3 40 .6 90 .6 6 0 .3 20 .7 84 .1 1 0 .8 53 .5 7 A l9 .0 39 .4 59 .Z 58 .6 59 .7 39 .2 69 .0 49 .1 29 .5 38 .7 0 S i2 9 .4 0 3 0 .5 02 9 .4 6Z 5 .3 93 0 .6 33 0 .6 13 1 .0 32 9 .7 5 3 0 .7 92 7 .3 2 KO .0 80 .1 21 3 .4 49 .0 91 0 .7 31 1 .5 Z1 3 .3 17 .9 01 6 .9 76 .6 8 C a0 .2 9O .4 8 0 .1 50 .0 40 .1 2 0 .1 8 C r O .1 1O .0 6 M nO .I Z 0 .1 I F e0 .1 50 .1 0O .0 10 .1 50 .1 4 N i O .0 30 .Z 70 .0 8 C u1 .1 20 .5 4 0 .3 70 .7 1 1 .0 2 O .4 8 s r 1 .0 81 .3 2 P0 .1 Z0 .3 60 .2 7 B a0 .3 l0 .2 60 .1 20 .4 00 .2 1O .4 20 .4 4 0 .0 4 Z n 0 .2 9 0 .6 6 O .3 9 O5 1 .7 75 1 .6 04 6 .8 75 5 .4 34 6 .3 44 6 .0 44 5 .2 l4 7 .9 84 0 .6 25 Z .5 9 3结论 六种相当纯净的、K C l 含量在1 1 .1 1 %到 1 3 .2 4 %范围的微斜长石的浮选结果表明,它们在相 当宽的胺类捕收剂浓度范围内,都能得到较好地浮 选。Z e t a 电位测定的结果也表明,在几种微斜长石 样品之间的Z e t a 电位有着相当大的变化。浮选回 收率和Z e t a 电位随着胺浓度变化的情况,都是与它 们的K O 含量无关。这就清楚地表明,这些样品的 整体化学成分不一定都能决定它们的可浮性。 采用化学分析电子能谱 E S C A 、扫描电镜 S E M 和X 射线色散能谱 E D S 分析方法对长石 颗粒表面进行鉴定试验的结果清楚地表明了存在着 ~些纳米级尺寸的杂质,它们包藏着相当数量的 N i 、C r 、M n 、F e 、B a 和C u 元素。很有意思的是,除 了B a 元素以外,在整体化学分析时都没法确定这 些元素的存在,但在使用化学分析电子能谱 E S C A 和扫描电镜/X 射线色散能谱 S E M /E D S 分析 时,都能独立地检测到在一些显微斑点内存在着这 些元素。 这些几个纳米到1 0 0 0n m 的纳米级尺寸的斑 点,是在颗粒沿着较弱界面选择性碎裂过程中曝露 出来的。这些纳米级斑点能根据它们的数量成比例 的改变着微斜长石的表面性质。这些斑点不是酸溶 性的,因此可将它们看作是几种类型的硅酸盐矿物, 并且最可能是云母。它们的确切鉴定还需作更仔细 的和系统的研究。 可以认为,N a K 长石的浮选选择性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存在于表面上的这些杂质。这些杂质能 根据它们的分布情况成比例地改变着颗粒的疏水 性。就这一点来说,不仅需要采用整体化学分析的 方法,而且还应采用几种表面分析技术,例如化学分 析电子能谱 E S C A 和扫描电镜/X 射线色散能谱 S E M /E D S 分析的方法,以查明决定着几种类型 长石矿物浮选的机理,而且还需查明决定着其它几 种矿物浮选的机理。 张兴仁;李长根 0 8 1 1 0 5 万方数据 不同类型长石的表面与整体分析比较及其对浮选过程的重要不同类型长石的表面与整体分析比较及其对浮选过程的重要 意义意义 作者I古尔戈努力, 张兴仁, 李长根 作者单位 刊名 国外金属矿选矿 英文刊名METALLIC ORE DRESSING ABROAD 年,卷期2008,4511 被引用次数0次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C德米尔 在HF介质中用一价盐从微斜长石中选择性浮选钠长石 -国外金属矿选矿2004,417 含钠长石钠长石和含钾长石微斜长石是晶体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相近的主要长石矿物.浮选似乎是分离这些长右的唯一方法.在一价盐存在时胺- 长石体系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pH范围,某一浓度的一价盐可以浮选分离钠长石和钾长石.在本研究中,在HF介质中有盐存在时浮选分离长石所需要的 胺浓度比中性pH时的胺浓度要高.根据钠长石和钾长石所带电荷的不同提出了浮选它们的机理,即在钠长石和微斜长石表面上产生电荷,使捕收剂胺吸附在 这些矿物表面上. 2.期刊论文 V波兹库尔特.李成秀.李长根 用磁载体工艺分离长石和石英 -国外金属矿选矿2007,445 本研究的目的是用磁载体分选工艺分离石英、钠长石和微斜长石.磁载体为磁铁矿.在有和没有十二烷胺存在的条件下,分别测试了石英、钠长石、微 斜长石和磁铁矿的Zeta电位.磁载体分选试验在由Zeta电位测定结果所确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磁载体分选试验结果表明,石英和微斜长石在pH值为9.5时可 与钠长石分离,此时十二烷胺浓度为9.37510-5 mole/L,加入的煤油量为2.1 kg/t.在pH值为6的条件下,石英和微斜长石也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同时 还发现矿物表面的疏水性是比表面电荷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3.学位论文 张琪 硅线石与微斜长石浮选分离及其机理研究 1998 该文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测试确定了长石矿样为钾钠长石系列中的微斜长石,并利用表面电动电位的测定、红外光谱测试和X射线光电子能 谱测试及浮选溶液化学的研究,对捕收剂的作用机理、Fe与Al的竞争吸附作用以及焦磷酸钠的造反性抑制机理作了较为深刻的探讨. 4.会议论文 V波兹库尔特 用磁载体工艺分离长石和石英 2008 本研究的目的是用磁载体分选工艺分离石英,钠长石和徼斜长石.磁载体为磁铁矿.在有和没有十二烷胺存在的条件下,分别测试了石英,钠长石 ,微斜长石和磁铁矿的Zeta电位.磁载体分选试验在由Zeta电位测定结果所确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磁载体分选试验结果表明,石荚和微斜长石在pH值为 9.5时可与钠长石分离,此时十二烷胺浓度为9.37510-5mole/L,加入的煤油量为2.1kg/t.在pH值为6的条件下,石英和微斜长石也能达到一定程度 的分离.同时还发现矿物表面的疏水性是比表面电荷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5.期刊论文 安银祥 柯鲁木特矿区帚状构造特征 -新疆有色金属2006,291 柯鲁木特花岗伟晶岩矿床构造极为复杂,给矿床的开发利用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研究分析矿区内的构造体系,对区内找矿、勘探及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意 义. 6.学位论文 徐桂文 攀枝花A型正长岩体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2009 攀枝花正长岩体与含超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的辉长岩体在空间上共生、侵位时间近于一致,均为晚古生代蛾眉山地幔柱岩浆活动的产物。该正长岩 岩体由成分连续的中酸性侵入岩组成并伴生酸性喷出岩和正长斑岩。本研究以攀枝花正长岩体及相关的酸性岩石为研究对象,在较为系统的矿物化学、 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等方面研究基础上,并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探讨了该岩体的岩浆演化过程、成因及其对于地幔柱活动条件下地 壳演化机制的指示意义。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 1 岩体中的闪长岩由中酸性斜长石、普通辉石、铁橄榄石等组成。正长岩由条纹长石、钠长石、普通辉石、Na-Ca和Ca角闪石等组成。石英正长 岩主要矿物为条纹长石、石英。碱性花岗岩由条纹长石、石英、普通辉石和Na和Na-Ca角闪石构成。相关的正长斑岩的斑晶为微斜长石和钠长石,基质主 要由条纹状的微斜长石、钠长石、石英、黑云母、磷灰石组成。伴生粗面岩的斑晶为钠长石、石英和普通辉石。流纹岩的斑晶为条纹长石和石英,基质 有钠长石、钾长石、Na角闪石。 2 矿物化学特征显示,从中性岩到酸性岩,长石向贫Ca,富Na、K趋势演化;普通辉石向贫Mg,富Fe、Na、Ca趋势演化;角闪石向贫Ca、Mg,富 Fe、Na趋势演化。因此,不同类型岩石中矿物的成分变化主要受母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控制。 3 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攀枝花正长岩体富含高场强元素和具高Ga/AI比值,显示典型A型花岗质岩石的特征。Nb/Ta、Zr/Hf比值与OIB源区的 相应比值接近表明岩体中不同类型岩石来自同一地幔源区。 4 攀枝花正长岩体中各类岩石具有一致的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其母岩浆来源相似。该正长岩体主要源于两种不同的正长质熔体,由与峨眉山 地幔柱有关的底侵弱碱性玄武岩浆在地壳深部经分异产生。这两类正长岩浆在地壳浅部岩浆房进一步经历分离结晶作用并最终形成闪长岩、正长岩、正 长斑岩、石英正长岩和花岗岩,部分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粗面岩、流纹岩。 5 本研究认为巨量的玄武质岩浆底侵于下地壳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A型花岗岩体形成的必要前提。晚古生代峨眉山地幔柱活动对于大火成岩 省内带的地壳垂向增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攀枝花;A型正长岩体;成因;峨眉山地幔柱;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7.期刊论文 C卡拉古泽尔.谭欣.李长根 用分段分支浮选法分离钠长石与钾长石 -国外金属矿选矿2007,446 钾长石正长石和微斜长石和钠长石的分离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因为它们大部分混合产在长石矿床中.这些矿物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和类似的物理 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证实,浮选法已成为一种独特的选择性分离钾长石与钠长石的方法.在本研究中,在HF创造的酸性pH条件下,在Denver浮选机中对一种 K2O/Na2O3.78/3.37比值为1.12的混合长石矿石进行了浮选研究.采用分段分支浮选方法实现了钾长石与钠长石的选择性分离.在HF介质中,对含3.37 Na2O和3.78 K2O长石矿石浮选,获得的精矿K2O和Na2O品位分别为10.51和3.02,K2O/Na2O比值为3.48.研究结果表明,用分段分支浮选法,在酸性介质中 ,NaCl能促使钾长石与钠长石的选择性分离. 8.期刊论文 朱金初.吴长年.刘昌实.李福春.黄小龙.周东山.ZHU Jin-chu.WU Chang-nian.LIU Chang-shi.LI Fu- chun.HUANG Xiao-long.ZHOU Dong-shang 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岩浆-热液演化和成因 -高校地质学报 2000,61 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由一陡倾斜的巨大岩钟和缓倾斜的板状体联合组成,总体形态似一实心草帽.其空间分带十分明显,自外向内可依次 划分出如下九个共生-结构带 Ⅰ文象、变文象伟晶岩带;Ⅱ糖粒状钠长石带;Ⅲ块状微斜长石带;Ⅳ白云母-石英带;Ⅴ叶钠长石-锂辉石带;Ⅵ石英-锂辉石 -叶钠长石带;Ⅶ白云母-薄片状钠长石带;Ⅷ锂云母-薄片状钠长石带;Ⅸ石英和微斜长石核.根据伟晶岩各共生-结构带的时空关系、矿物的多世代性和 矿物中的包裹体等特征,从岩浆-热液演化的角度,探讨了伟晶岩的成因问题,认为Ⅰ、Ⅲ带和部分Ⅱ、Ⅳ带主要是富水但水不饱和的伟晶岩浆直接结晶的 产物;Ⅴ、Ⅵ、Ⅶ带是在晶体相、熔体相和流体相三相并存的条件下,即岩浆- 热液过渡阶段结晶形成的;Ⅸ带是在热液早阶段从高温富硅酸盐溶质的超临 界流体中结晶出来的;Ⅷ带和部分Ⅱ、Ⅳ带则是热液交代的产物.但交代流体不是从深部外来,而是从伟晶岩浆体系本身在分异演化过程中发生液相分离的 结果. 9.期刊论文 陈宝泉.Chen Baoquan 福建南平西坑铌钽矿区玉帝庵矿段含矿伟晶岩特征 -福建地质2008,273 南平西坑铌钽矿区玉帝庵矿段含矿伟晶岩沿玉帝庵复式背斜及两翼展布,贮存于下元古界麻源群南山组中.根据伟晶岩矿物成分,结构及其共生关系可 分为石英块体9个主要矿物组合类型.矿段内伟晶岩造岩矿物基本相同,主要有石英、钠长石、腐锂辉石、微斜长石、白云母等,铌钽铁矿除了与钠长石共 生外,还呈迭片状、板状嵌布于白云母中. 10.学位论文 徐莉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流体地球化学和矿化 2008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ject)是利用现代深部钻探高新技术,在具有全球地学意义、世界 上规模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实施的中国第一口5158米深的科学深钻,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建立“超高压变质岩石形成与折 返机制”的模式及研究“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流体和岩石相互作用”,是CCSD的主要目标。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中的石英脉、金红石、磷灰石、绿帘石等矿物的矿物学、流体地球化学及矿物定年等 方面的研究,对CCSD流体地球化学及矿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如下结论 1. CCSD石英脉、地表石英脉及水晶中主要副矿物有石墨、磷灰石、金红石、绿辉石、白云母、方解石、钾长石和黄铁矿等。CCSD榴辉岩石英脉磷灰 石中存在四类出溶物不规则状的磁铁矿和赤铁矿的连生体、针状赤铁矿、板状到菱型的独居石、针状锶重晶石。除独居石外,其余均未见报道;四类 出溶物的长轴和生长方向均基本平行于磷灰石之C轴,显示它们可能是基本同时出溶的;磷灰石中铁氧化物等出溶物的出溶是在氧逸度变化的环境下进行 的;副矿物磷灰石是CCSD UHP岩石中LREE的重要储库之一,其LREE特征显示在板块俯冲折返的过程可能发生过短时增温作用,并极有可能发生过部分熔 融; 2.较系统的镜下观察并结合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激光拉曼分析结果,发现上述石英脉中存在6类流体包裹体(Ⅰ)盐水溶液包裹体,并进一步分 为中高盐度盐水溶液包裹体(Ⅰa)、中等盐度盐水溶液包裹体(Ⅰb)和低盐度盐水溶液包裹体(Ⅰc);(Ⅱ)NaClCaCl2H2O体系包裹体 ;(Ⅲ)N2CH4体系包裹体;(Ⅳ)含方解石子晶的包裹体;(Ⅴ)CO2NaClH2O包裹体(Ⅴa型)及纯CO2包裹体(Ⅴb型);(Ⅵ)含烃类的有机 包裹体。其中川、Ⅳ、Ⅴ、Ⅵ类包裹体是CCSD钻孔石英脉中首次发现;Ⅰa、Ⅰb、Ⅲ和Ⅴb类包裹体以原生或假次生方式分布于一些石英脉中,指示部分 石英脉及其围岩可能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甚至麻粒岩相阶段;在CCSD石英脉及地表水晶中发现含烃类有机包裹体,而且成熟度较低,表明有机质沉积物 理藏沉积成岩过程中,随着板块发生俯冲,带入地下深部,又折返带回地表,板块发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