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孟现飞 博士 中国矿业大学 1、体系概述 1.1体系由来 体系由来 1.2理论与方法 理论与方法 1.3体系构成 体系构成 1.4体系特点 体系特点 1.5试点总结 试点总结 1.6体系与质量标准化及其它管理体系的区别与联 体系与质量标准化及其它管理体系的区别与联 系 1.7当前的误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当前的误区、 当前的误区 1.1体系由来 1.1体系由来 背景 矿难频发、被动救灾,举世关注、压力空前; 原因何在众说纷纭; 多方努力寻求破解之方ISO9000、14000、NOSA、杜邦 体系等等尝试收效甚微。 1.1体系由来 1.1体系由来 安全管理现状 安全管理现状 危险源辩识不全面、隐患排查不及时、安全管理缺乏 超前性; 管理制度不系统、不完善、不健全,安全管理缺乏系 统性和全面性。 操作流程不清晰、不闭合,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人员培训不全面、针对性不强,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缺 乏有效控制; 没有制定相应的岗位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安全管理 缺乏针对性; 1.1系统由来 1.1系统由来 路在何方 路在何方 系统诊断综合致因,人因为首,管理失当。 系统诊断综合致因,人因为首,管理失当。 对症下药实施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对症下药实施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1.2理论与方法 1.2理论与方法 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树立“生命至上、以人为本” 的方针,树立“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 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实施“ ,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实施“本质安全管理体 系”,从根本上提高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模式和 水平,杜绝较大责任事故发生, 水平,杜绝较大责任事故发生,实现煤矿安全 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1.2理论与方法 1.2理论与方法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 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以预控为核心 的、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 、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做到 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 无漏洞,进而实现“人、机、环、管”的协调 统一,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杜绝 已知规律的、酿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煤矿生产责 任事故发生的煤矿本质安全目标。 1.2理论与方法 1.2理论与方法 水平定位 水平定位 符合国情并具有煤矿特色的,与传统安全 管理相比更有效、更科学、更系统的安全管理 体系。通过应用,使煤矿生产安全状况得到根 本改善,达到国际先进安全管理水平。 1.2理论与 方法 1.2理论与方法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定义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定义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经济与技 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设计、建 设、生产、扩建等)中对系统中已知规律的危 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 行消除、减小、控制,通过煤矿“人-机-环-管 ”的最佳匹配,杜绝有人员伤亡的责任事故, 使各类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 会可接受水平的闭环风险管理过程。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微内核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 控制与消除 风险预控 风险评估 业务部门 监管考核 管理标准管理 措施制定执行 1.3体系构成 1.3体系构成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 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 组织保障管理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1.4体系特点 体系特点 本质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 本质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 通用性与特殊性 科学、系统、完整、闭合性 “本质”安全性 针对性、简单性 全员、全过程、持续改进、长久性 1.4体系特点 体系特点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过程控制、闭环管理 过程控制、 注重依靠机制、依靠流程 注重依靠机制、 风险预控,事前管理 风险预控, 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将针对每个作业人员的 具体标准和措施制成工作卡片,简单、易学、易掌握; 现场员工、区队干部等不同层次人员积极参与、共同研 究、共同辨识; 从根本上解决操作人员的培训针对性不强以及严不 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 1.4体系特点 体系特点 体系给出的是一整套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 体系给出的是一整套解决问题的思路、 途径。适用于我国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煤矿的 途径。适用于我国不同类型、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例如权台与上湾煤矿主要危险源不同 权台-水害和自燃发火等 上湾-顶板与自燃发火等 1.4体系特点 体系特点 能够解决目前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能够解决目前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通过危险源辨识,可以明确管理的对象;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明确管理的重点; 通过危险源的监测和预警,可以明确管理的薄弱环节; 通过标准和流程,可以明确管理的依据和途径; 通过安全文化的引领,可以有效地促使员工由“要我安全” 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转变; 通过严格考核,能够解决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1.4体系特点 体系特点 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和信息化管理,能够保证管理的 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和信息化管理, 持续改进,形成 长效机制 持续改进,形成长效机制 建立科学的综合性评价标准按照四级指标进行考 核,根据企业实际制定具体的考核内容。 例如上湾矿制定了835个考核指标,而权台矿制定了820 个考核指标。 实施信息化管理评分更加客观公正,预警信息 自动发出。 1.4体系特点 体系特点 与资源赋存条件的关系 与生产工艺、技术水平、 与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的关系 与人员素质的关系 与ISO9000、NOSA等管理标准的关系 、 等管理标准的关系 与管理成本、 与管理成本、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关系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与本安型煤矿的关系 1.5 试点总结 上湾矿体系实践(例一) 上湾矿体系实践(例一) 对全矿234项任务 进行了风险辨识, 辨识出危险源1871个。 确定了重大风险任务 32项,中等风险任务 159项,一般风险任 务43项。 1.5 试点总结 试点期间完成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体 系文件(共8册)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取得 系文件( 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 了良好的效果。 了良好的效果。 管理手册 确定了本质安全管理的方 针、目标,明确了矿内各 目标, 单位/部门的职责。 单位/部门的职责。 1.5 试点总结 试点期间完成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体 系文件(共8册)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取得 系文件( 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 了良好的效果。 了良好的效果。 程序文件 规定了高风险任务及主要 管理环节的过程控制。 管理环节的过程控制。 1.5 试点总结 试点期间完成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体 系文件(共8册)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取得 系文件( 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 了良好的效果。 了良好的效果。 考核评分标准 是检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运行效果的综合性评价标 准。 1.5 试点总结 试点期间完成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体 系文件(共8册)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取得 系文件( 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 了良好的效果。 了良好的效果。 风险管理手册 风险管理手册主要包含矿 井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等 内容。 内容。 1.5 试点总结 试点期间完成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体 系文件(共8册)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取得 系文件( 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 了良好的效果。 了良好的效果。 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 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 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 针对管理对象制定的管理 标准和管理措施。 标准和管理措施。 1.5 试点总结 试点期间完成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体 系文件(共8册)的编制,通过在 全矿试运行,取得 系文件( 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 了良好的效果。 了良好的效果。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 是针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 行管理的实施指南,也包 行管理的实施指南, 括了员工岗位规范。 括了员工岗位规范。 1.5 试点总结 试点期间完成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体 系文件(共8册)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取得 系文件( 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 了良好的效果。 了良好的效果。 管理制度汇编 规范矿井的安全管理, 规范矿井的安全管理,是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得以顺 利实施的保障。 利实施的保障。 1.5 试点总结 试点期间完成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体 系文件(共8册)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取得 系文件( 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 了良好的效果。 了良好的效果。 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 明确了本质安全文化建设 的内涵、结构、建设目标、 的内涵、结构、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1.5 试点总结 上湾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试点体会 通过体系的实施,我们体会到当前煤矿安全管理最终实际上是面临两 个问题,一个是安全管理究竟管什么,二是怎么管。 管什么有人说要管人,因为人在作业时有可能发生不安全行为,进 而可能导致事故;还有的人说要管设备,因为设备不完好,安全设施不齐 全也有可能导致事故;还有的人说是管工程质量,因为,工程质量不合格, 可能导致作业环境的不安全,进而导致事故。上面的说法对不对,应该说 是对的。虽然大家的回答不一样,但我们体会到归根到底都是在管危险源, 所以煤矿安全管理最终实际上是要管危险源,如果管住了危险源,我们就 可以肯定的说,我们就管住了安全。 1.5 试点总结 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管的问题。我们的体会是,首先要知道在我们的作业 环境或岗位上有哪些危险源,其中重大危险源是哪些,针对这些危险源,我们控 制的标准是什么,措施是什么,这些标准和措施在现场贯彻和执行的怎么样,是 否有效,如果无效怎么办,要想掌握或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就必须对危险源进行 辨识,对风险进行评估,只有危险源辨识清楚了,风险评估准确了,我们才可以 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标准和措施,进而明确管理对象、管理责任人和监管人员。并 通过严格的考核,使标准和措施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实现对危险源的管控。 而现在我们所建立的这样一套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就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 两个问题。因为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紧紧围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展开的。 1.5 试点总结 通过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 、 体会一 通过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标准和 管理措施,可以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和消除, 管理措施,可以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和消除,达到风险预控的目的 例如通过对我矿234项作业活动 的分析,我们辨识出危险源1871个, 针对这些危险源我们都制定了管理标 准和管理措施,只要强化现场的贯彻 实施,加大业务管理和监管部门的考 核力度,就能消除或控制危险源。 1.5 试点总结 通过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 体会二 通过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标准和 管理措施,可以达到风险预控的目的。 管理措施,可以达到风险预控的目的。 有人说这近2000条危险源怎么来管 理感觉难度很大,管理起来也很复杂。 实际上涉及到某个岗位的危险源并不是很 多,比如说综采队煤机司机这一岗位的危 险源仅有29条,他只需要知道这29条危险 源的管理标准和措施,并严格执行,便可 保证作业安全。 1.5 试点总结 上湾煤矿综采队风险管理表 任 工 务 序 风险评估 风 风 险 风险及其后果 事故类 风 可能 损 险 类 描述 型 险 性 失 等 型 值 级 管理 对象 直 接 主要 主要 主要 管 责任 监管 监管 理 人 部门 人员 人 员 安监 安监 带 处 员 班 队 业务 采掘 长 部门 专检 人员 危险源/危害因素 管理标准 管理措施 1.拉架时架前、架间、 支架内有人作业, 液压支架工推溜未 人 通知其撤离,盲目 拉架 液压支架工拉架前,必须检 造成支架或架 顶板事 查架前、架间、架内是否有 液压支 B 间液管挤伤人 故 重 人员工作,发现有人员工作 I4 20 架工 5 员,顶板漏矸 其它事 大 时,通知其撤离,只有在人 推溜 伤人 故 员撤离到安全地点后,方可 拉架。 液压 支架 工推 溜 安监处、带班队长抽查液压支架工拉 架时,发现液压支架工拉架时架前、 架间、架内有人员作业,对其进行相 应的处罚。 造成支架附近 安监 安监 1.液压支架工拉架前必须检查支架是 2.支架误动作;急停 人员伤害,顶 顶板事 液压 带 处 员 否有窜液、漏液现象,支架动作是否 液压支架动作灵敏可靠,支 D 中 液压支 可靠,发现不完好时,必须立即处理; 健及工作面闭锁健 板漏矸伤人, 故 支架 班 J3 9 机 架无漏液、串液现象,每台 3 失效;支架泄液; 使用支架时支 其它事 等 架 工推 队 业务 采掘 2.包机人每天对每台支架进行详细的 支架的闭锁健动作可靠。 3. 6. 支架漏液 架液管喷射伤 故 溜 长 部门 专检 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液压支架存在 割 拉 人 人员 的故障,保证台台支架完好。 煤 架 1.采煤机司机割煤过程中必须认真观 察工作面的顶、底 板,及时调整顶、 底板,保证工作面平整; 2.液压支架工拉架时,必须认真检查 工作面顶板,发现工机道梁端至煤壁 顶板冒落高度大于300mm时,及时采 取措施调整; 3.生产调度中心每发现一处工作面顶 板未割平,其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造成工作面漏 顶板事 矸堵塞系统, 3.工作面顶板不平、 D 故 中 I4 12 环 支架前梁不接 3 漏顶 其它事 等 顶,出现压死 故 支架事故 安监 安监 1.顶、底板平整,无波浪起 带 处 员 综采 伏; 班 顶板 机司 2.机道梁端至煤壁顶板冒落 队 业务 采掘 机 高度不大于300mm。 长 部门 专检 人员 1.5 试点总结 体会三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体会三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不同岗位、 不同层次的人员参与了危险源的辨识, 通过贯标使全矿每个员工都知道本岗 位的危险源是什么,怎么干才能控制 和消除危险源,避免危险源造成严重 后果,大大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1.5 试点总结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找出安全管理的重点。 体会三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找出安全管理的重点。 我们通过对危险源的分级,找出了我矿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源58个, 如“井下违章电气焊、采煤机检修未闭锁、大采高工作面片帮漏顶、带电检 修、搬迁设备、刮板运输机解马达前没有释放链的张力”等,这些都是日常 安全管理的重点。 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严格管理, 确保这些重大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如果我们不能确定重大危险源,就抓 不住安全管理的重点,管什么,怎么 管 1.5 试点总结 通过危险源的监测和预警, 体会四 通过危险源的监测和预警,能够找出安全 管理的薄弱环节。 管理的薄弱环节。 我们按照体系标准要求,借助本安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检查问题 的录入和实时监测数据的读取自动生成预警信息,责任单位可以及时查 阅预警信息并进行整改。通过对一段时间内录入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果 发现某类问题频繁出现且预警等级较高,就说明对这类问题的管理比较 薄弱,相关单位责任人没有管理到位,这就需要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必 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对薄弱环节的管理。 1.5 试点总结 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体会五 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体系所涉及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都是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法, 由现场生产作业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 员共同认定的,集中体现了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的特点,所以更具有针对性和 可操作性,更易被员工学习和理解,使员 工知 道怎么干,管理人员怎么管,达到学 有重点、干有标准、管有措施的目的。 1.5 试点总结 体系考核评分标准更加严格。 体会六 体系考核评分标准更加严格。 考核评分标准充分体现了 “风险预控” 的核心思想,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较以往的管理 考核更严、更细,每一评价指标,只有满足与 不满足两种情况,满足时得满分,不满足就是 零分;例如综采工作面的支架,假设工作面的 176台支架有1台支架初撑力不合格,那么本项 考核就是0分,这就迫使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 准作业,精细化地进行管理。体现了体系管理 中“100-1=0”的理念。 1.5 试点总结 将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紧密结合, 体会七 将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紧密结合,可以引领 企业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迈进。 企业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迈进。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纳入体系,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引 导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引领企业从制度管理 向文化管理的最高境界迈进。 1.5 试点总结 本安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管理, 体会八 本安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管理,提 高了工作效率。 高了工作效率。 我们神东分公司几年来建立了许多管理 系统,也支撑了神东分公司的快速发展,例如 生产我们有生产管理系统,资产有EAM管理系统, 财务有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有OA系统等,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专门针对煤矿安全管理制 定的,本安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填补了煤矿 安全信息化管理的空白。 1.5 试点总结 本安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有 一是具有危险源管理、自动预警(短信自动发送)、考核评价、人员不 安全行为管理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借助本安信息管理 系统,形成各岗位、区队和业务监管部门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实现了 闭环管理。 1.5 试点总结 总的来讲,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具有传统安全 管理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体系的实施推广对提高我 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建立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6 体系与质量标准化及其它管理体系的区 别与联系 与质量标准化 与ISO9000、ISO14000、ISO18000、 、 、 、 NOSA 1.7当前的误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当前的误区、 当前的误区 形式大于内容 危险源管控模式存在重大缺陷 考核评分标准缺乏实施指南 体系文件建设内容交叉、 体系文件建设内容交叉、重复 2 体系微内核 2.1微内核的构成 微内核的构成 2.2微内核的运行模式 微内核的运行模式 2.1微内核的构成 2.1微内核的 构成 危险源辨识(根源、状态) 危险源辨识(根源、状态) 风险评估 制定管理标准(控制标准)、管理措施( 制定管理标准(控制标准)、管理措施(控制 )、管理措施 措施) 措施) 危险源检查(隐患、不安全行为、考评指标) 危险源检查(隐患、不安全行为、考评指标) 危险源消除 2.2微内核的运作模式 2.2微内核的运作模式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 控制与消除 风险预控 风险评估 业务部门 监管考核 管理标准管理 措施制定执行 3危险源管控模式 3.1危险源的定义(风险存在的前提) 3.2风险的定义及其分类 3.3危险源与隐患、不安全行为、风险、 事故之间的关系 3.4危险源的归类 3.5危险源辨识方法 3.6风险评估方法 3.7管理标准 3.8管理措施 3.1危险源的定义 3.1危险源的定义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 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 财产损失、 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 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根源 3.2风险的定义及分类 3.2风险的定义及分类 风险的定义 其一是把风险理解成损失,认为风险可以折算为货 币数量,如期望损失,这是以损失数量大小来理解风 险的; 其二是把风险理解为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大小,这是 概率风险概念; 其三是将风险理解为出现好结果或坏结果的差异性 ,用方差进行刻划,称之为方差风险概念; 其四是抽象风险概念,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 其五是认为风险是一种事态(事件或状态),或称 局面,用风险分布来描述风险。 3.2风险的定义及分类 3.2风险的定义及分类 风险的分类 风险的分类 (1)按风险的大小可分为 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 低风险。 (2)按照风险可能导致的煤矿事故类型可分为 瓦斯事故风险;水灾事故风险;火灾事故风险;顶 板事故风险;机电事故风险;运输事故风险;放炮 事故风险;其他事故风险。 (3)按照风险来源分类可分为 来自人员的风险;来自机物的风险;来自环境的 风险;来自管理的风险。 (4)按照根源状态可以分为 根源危险源、状态危险源 3.3危险源与隐患、不安全行为、风险、 3.3危险源与隐患、不安全行为、风险、事故之间的关系 危险源与隐患 当潜在的危险源 当潜在的危险源 变成隐患或 变成隐患或不安全 隐患 行为时,风险就出 行为时 风险就出 现了, 现了,随时可能导 致事故的发生 事故的发生 的发生 3.4危险源的归类 3.4危险源的归类 按照作业系统划分 按照作业系统划分 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 按照风险类型划分 按照风险类型划分 人、机、环、管 按照风险 等级划分 按照风险等级划分 低风险、一般风险、中等风险、重大风险、 低风险、一般风险、中等风险、重大风险、特 别重大风险 按照根源状态划分 按照根源状态划分 根源危险源、状态危险源、 根源危险源、状态危险源、实体危险源 3.5危险源辨识方法 3.5危险源辨识方法 目前煤矿危险源辨识常用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 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直接经验分析法 直接经验分析法就是在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依据 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技术标准等进 行分析,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作出定性的描述。 目前实践中常用的直接经验分析法主要包括工作 任务分析法;直接询问法;现场观察法;查阅记录 法等。 3.5危险源辨识方法 3.5危险源辨识方法 系统安全分析法 根源状态方法 根源状态方法 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危险源,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 各层次的根源危险源,然后采用多种方法确定其有哪些 不安全状态。 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又称作故障 事故树分析 Analysis,FTA又称作故障 树分析或事故逻辑分析 是一种表示导致灾害事故或称为不希望事件的各种因素 之间的因果及逻辑关系图。这种由事件符号和逻辑符号 组成的模式图,是用以分析系统的安全问题或系统的运 行功能问题,并为判明灾害或功能故障的发生途径及导 致灾害功能故障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形象而简 洁的表达方式。 煤矿企业存在的危险源非常复杂多样, 煤矿企业存在的危险源非常复杂多样,仅靠一种方法难 以辨识完整,在煤矿企业危险源辨识实际工作中, 以辨识完整,在煤矿企业危险源辨识实际工作中,需要综合运 用多种辨识方法 3.6风险评估的方法 3.6风险评估的方法 风险评估是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危险源 风险评估是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 在危险源 辨识也即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定风 辨识也即风险识别的基础上, 险的等级, 险的等级,也就是度量每一个危险源对应的风 险水平, 险水平,这个过程也是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的过 通过分级, 程。通过分级,煤矿就可以有重点有先后地选 择应对措施,并最终消减风险。 择应对措施,并最终消减风险。 常用的方法有 常用的方法有 风险矩阵、直接经验法、 方法( 事故 风险矩阵、直接经验法、LEC方法(L事故 方法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人体暴露在该危险环境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该危险环境 中的频繁程度、 一旦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失后 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失后 果) 3.7管理 3.7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 管 理标准 管理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 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本质安全管理标准是一个尺度,达到该标准 本质安全管理标准是一个尺度, 就可以控制风险的出现,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就可以控制风险的出现,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3.8管理措施 3.8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是指为解决某一问题所采取的具 体办法。 体办法。 危险源、风险、管理标准、 危险源、风险、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的关 系对危险源的管理达到相应的管理标准就可 以控制风险的出现,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以控制风险的出现,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而 管理措施就是为了达到该标准所采取的具体办 法。 4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4.1发生机理 发生机理 4.2管控模式(员工招聘、培训、跟踪) 管控模式(员工招聘、培训、跟踪) 管控模式 4.3员工评价 员工评价 4.1发生机理 4.1发生机理 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 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 生的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 生的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 直接 生的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 生的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 间接 生的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 生的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 不尽职行为。 不尽职行为。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 4.1发生机理 4.1发生机理 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 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造成员工人身伤害的 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设备、环境) 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设备、环境)的不安全 状态,或两者共同作用。 状态,或两者共同作用。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 曾经调查了美国的75000起工业伤害事故,发现占总数 起工业伤害事故, 曾经调查了美国的 起工业伤害事故 发现占总数98 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只有2的事故超出人的能力所能预 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只有 的事故超出人的能力所能预 防的范围,在可预防的工业事故中, 防的范围,在可预防的工业事故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 主要原因的事故占88,以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主要原因的 主要原因的事故占 , 占10。在我国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煤矿事故占煤 。 矿事故总数的80以上,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煤矿事故 以上, 矿事故总数的 以上 远高于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煤矿事故, 远高于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煤矿事故,并且随着生产技 术的进步, 术的进步,煤矿生产设备质量和安全防护装置不断得到提 高和改进, 高和改进,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煤矿事故比例越来越 因此,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高。因此,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避免造成财产损失、人 身伤害事故发生的基本保证。 身伤害事故发生的基本保证。 冰山理论 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图 4.2管控模式 4.2管控模式 不安全行为控制的基本思路 不安全行为控制的基本思路 制定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措施必须能 够控制和管理上述所有罗列的不安全行为发 生的“叶子”因素(即上图不含有子节点的 生的“叶子”因素( 因素),因此本法方又称“叶子控制法” 因素),因此本法方又称“叶子控制法”。 ),因此本法方又称 4.2管控模式 4.2管控模式 应制定如下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措施 人员准入措施 加强人员准入的控制,详细分析岗位要求,可以采用“ 加强人员准入的控制,详细分析岗位要求,可以采用“岗位 胜任特征模型”确定岗位人员。 胜任特征模型”确定岗位人员。岗位胜任特征是指根据岗位 的工作要求, 的工作要求,确保该岗位的人员能够顺利完成该岗位工作的 个人特征结构,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 个人特征结构,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 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 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 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的综合表现。此方法能有效地控制如下 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的综合表现。 一些因素学习能力差、身体素质差、反应迟钝、 一些因素学习能力差、身体素质差、反应迟钝、注意力容 易分散、人际关系不好、情绪急躁烦躁、麻木麻痹、 易分散、人际关系不好、情绪急躁烦躁、麻木麻痹、追求利 学习积极性不够等。 益、学习积极性不够等。当然是否有效取决于该方法能否合 理运用,同时也不是说通过人员准入措施控制后, 理运用,同时也不是说通过人员准入措施控制后,这些因素 就不会再出现,如某位员工应聘岗位时身体素质满足要求, 就不会再出现,如某位员工应聘岗位时身体素质满足要求, 但工作后由于某种原因身体素质下降了, 但工作后由于某种原因身体素质下降了,那么有可能导致不 安全行为发生的“身体素质差”因素就又出现了, 安全行为发生的“身体素质差”因素就又出现了,所以还要 有岗位胜任能力跟踪机制,还要有安全监督检查机制。 有岗位胜任能力跟踪机制,还要有安全监督检查机制。 4.2管控模式 4.2管控模式 应制定如下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措施(续) 应制定如下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措施( 安全工程措施 对所有员工的动作地点存在的环境、机器 对所有员工的动作地点存 在的环境、 危险源( 、 危险源(1、可以从风险管理小组取得该信息 ,2、可以再次从整体工艺、环境等角度分析 、可以再次从整体工艺、 3、现场观察法,4、询问法,等等)进行分 、现场观察法, 、询问法,等等) 析搜集,确认现在那些环境、 析搜集,确认现在那些环境、机器条件有可 能导致员工做出不安全行为, 能导致员工做出不安全行为,制定解决方案 该方法能有效控制光线不足、 。该方法能有效控制光线不足、空间不够 噪声影响、工具不易操作、 、噪声影响、工具不易操作、工艺流程不合 理等因素。 理等因素。 4.2管控模式 4.2管控模式 应制定如下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措施(续) 应制定如下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措施( 教育培训措施 如果岗位出现了新的素质要求, 如果岗位出现了新的素质要求,或员工出 现了不安全行为就有可能要进行教育培训, 现了不安全行为就有可能要进行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主要分为 、岗位职责教育 教育培训主要分为1、岗位职责教育能控 制的因素有 制的因素有知识遗忘或岗位职责理解不准 2、安全知识技能教育 确。2、安全知识技能教育能控制的因素有 技能生疏知识遗忘。 、安全态度教育 技能生疏知识遗忘。4、安全态度教育能 控制的因素有情绪急躁烦躁、麻木麻痹、 控制的因素有情绪急躁烦躁、麻木麻痹、 追求经济利益、赶时间赶进度、 追求经济利益、赶时间赶进度、群体组织行 为影响, 、矫正培训 为影响,5、矫正培训是指特定的针对人员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施行不安全行为而实施的 行为矫正性培训。分析煤矿人员惯常、 行为矫正性培训。分析煤矿人员惯常、频发 的不安全行为特征属性, 的不安全行为特征属性,制定针对性的矫正 培训方案。 培训方案。 4.2管控模式 4.2管控模式 应制定如下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措施(续) 应制定如下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措施主要有监督检查、 安全管理措施主要有监督检查、合理化安 全相关制度, 全相关制度,其中的合理化相关制度能控制 的因素有违章指挥、制度职责不合理、 的因素有违章指挥、制度职责不合理、赶 时间赶进度、追求经济利益等因素, 时间赶进度、追求经济利益等因素,监督检 查措施能直接控制的因素有 查措施能直接控制的因素有追求经济利益 赶时间赶进度、违章指挥、 、赶时间赶进度、违章指挥、情绪急躁烦躁 麻木麻痹、光线不足、空间不够、 、麻木麻痹、光线不足、空间不够、噪声影 反应迟钝、注意力容易分散等 等。 响、反应迟钝、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等。 4.2管控模式 4.2管控模式 应制定如下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措施(续) 应制定如下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措施( 本质安全文化建设 能直接控制的因素有企业文化, 能直接控制的因素有企业文化,会间接 的控制其他很多因素,如违章指挥等, 的控制其他很多因素,如违章指挥等,但此 方法周期较长,但一旦建设成功, 方法周期较长,但一旦建设成功,对安全将 产生决定的提升作用。 产生决定的提升作用。 4.2管控模式 4.2管控模式 此外,不安全行为还有很多其他的分类, 此外,不安全行为还有很多其他的分类, 如按照是有意还是无意把不安全行为划分为有 意不安全行为、无意不安全行为, 意不安全行为、无意不安全行为,按照不安全 行为的风险等级进行划分, 行为的风险等级进行划分,按照不安全行为发 生是否在一定的时间内留有痕迹分为有痕和无 痕不安全行为等。 痕不安全行为等。企业应根据这些划分制定具 体控制与管理措施。 体控制与管理措施。 4.3员工评价 4.3员工评价 员工安全评价应包括 员工安全评价应包括 安全意识 安全通识 技能知识 平时表现 5组织保障 5.1目的与意义 目的与意义 5.2四层保障(集团、矿、科室区队、班组) 四层保障( 科室区队、班组) 四层保障 集团、 5.1目的与作用 5.1目的与作用 管理是一切组织的基本活动, 管理是一切组织的基本活动,组织离不开 管理;但与此同时, 管理;但与此同时,一切管理工作又都是在组 织中进行的。离开组织, 织中进行的。离开组织,管理活动也无法有效 展开。 展开。 所以要想有效的开展本质安全管理工作, 所以要想有效的开展本质安全管理工作, 必须设计良好的组织架构。 必须设计良好的组织架构。 5.2四层保障 5.2四层保障 集团公司应设置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 集团公司应设置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其下应 设常务办公室、 设常务办公室、专职工作人员 集团公司应与本安专家研究人员建立长期合作 关系, 关系,以根据贯标情况和情景的变化做出改进 。 下属贯标单位应设体系办, 下属贯标单位应设体系办,负责本矿的体系建 设、接受集团本安办公室的培训、指导 接受集团本安办公室的培训、 集团、贯标单位、科室、区队、 集团、贯标单位、科室、区队、班组均应设置 本安代表 6考评体系运行模式 6.1目的与作用 目的与作用 6.2运行模式 运行模式 6.1目的与作用 6.1目的与作用 内审外审的依据 发现贯标中存在的问题 辅以奖惩是确保体系贯彻、 辅以奖惩是确保体系贯彻、提高全绩效 的有力 手段 7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7.1部署模式 部署模式 7.2功能划分 功能划分 7.3使用简介 使用简介 7.3使用简介 7.3使用简介 演示 演示 8考核标准解读 8.1组织制度保障 组织制度保障 8.2系统功能与运行 系统功能与运行 8.3维护管理 维护管理 8.4系统培训 系统培训 8.1组织制度保障 组织制度保障 1、在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办公室下设置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 专职管理员,要求专职管理员懂安全、 专职管理员,要求专职管理员懂安全、有本安体系建设运行 经验、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且明确岗位职责。 经验、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且明确岗位职责。 文件及现场检查 办公室设在安监科,参与人员要参与了本安体系 建设工作,有至少一年以上的的安全管理经验, 熟悉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的安全 生产规程和环节。 8.1组织制度保障 组织制度保障 2、制定了系统使用管理办法、维护管理办法、值班制度、 、制定了系统使用管理办法、维护管理办法、值班制度、 岗位责任制、主要信息报表制度, 岗位责任制、主要信息报表制度,制度具有可操作性 文件检查 岗位责任制包含系统管理员、信息录入员、安全管 理员、部门本安负责人 主要报表制度多长时间出隐患报表、不安全行为报 表、报表的上报或发布(可以放到矿的页面上)。 值班制度根据生产班次安排情况,制定制度明确要 求,保证信息能够及时录入系统。有的谁检查谁录入, 不用安排专人值班录入,如果检查人不能录入就要安 排安监科值班人员负责及时录入。 维护管理办法根据授权对系统相关进行维护,明确 维护流程。 8.2系统功能与运行 –危险源辨识 系统功能与运行 1、危险源应统一按照根源危险源、状态危险源进行归类整 、危险源应统一按照根源危险源、 应将所有的实体危险源录入系统并归类。 理,应将所有的实体危险源录入系统并归类。 文件及系统检查 根源危险源根据人、机、环、管对危险源进 行分类。如采煤机、掘进机、瓦斯是根源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