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湖南省县镇村九组栗木山滑坡 地质灾害调查及拟搬迁场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湖南省县镇村九组栗木山滑坡 地质灾害调查及拟搬迁场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项目负责 编 制 审 核 审 定 总工程师 院 长 报告编制单位 资质证号 资质等级甲级 提交日期 二○一四年十二月 项目负责 编 制 审 核 审 定 总工程师 院 长 报告编制单位 资质证号 资质等级甲级 提交日期 二○一四年十二月 I 目 录 目 录 一、前 言......................................................................................................................................................3一、前 言......................................................................................................................................................3 (一)任务由来...........................................................................................................................................3 (二)主要目的和任务...............................................................................................................................3 二、 地质环境条件概况..............................................................................................................................4二、 地质环境条件概况..............................................................................................................................4 (一)滑坡区位置与交通...........................................................................................................................4 二气象........................................................................................................................................................4 (三)水文...................................................................................................................................................4 (四)地形地貌...........................................................................................................................................4 (五)地层岩性...........................................................................................................................................4 (六)地质构造及地震...............................................................................................................................5 (七)水文地质...........................................................................................................................................5 (八)工程地质...........................................................................................................................................5 三、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分析.........................................................................................................6三、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分析.........................................................................................................6 (一)滑坡基本特征...................................................................................................................................6 (二)滑坡稳定性评价...............................................................................................................................9 四、工程治理与搬迁避让方案比选...........................................................................................................12四、工程治理与搬迁避让方案比选...........................................................................................................12 (一)工程治理方案.................................................................................................................................12 (二)工程治理与搬迁避让方案的比较分析.........................................................................................14 五、搬迁避让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4五、搬迁避让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4 (一)搬迁避让实施的必要性.................................................................................................................14 (二)搬迁避让的可行性.........................................................................................................................15 六、拟搬迁场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5六、拟搬迁场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5 (一)拟搬迁场址位置及范围.................................................................................................................15 (二)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16 (三)拟搬迁场址地质环境条件概况.....................................................................................................17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8 (五)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8 (六)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20 (七)防治措施.........................................................................................................................................25 七、结论和建议..........................................................................................................................................25七、结论和建议..........................................................................................................................................25 (一)结论.................................................................................................................................................25 (二)建议.................................................................................................................................................26 II 附图 1、县镇村九组栗木山滑坡工程地质平面图 比例尺 11000 2、县镇村九组栗木山滑坡工程地质剖面图 比例尺 1500 3、县镇村九组栗木山滑坡搬迁场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分区图 比例尺 12000 4、县镇村九组栗木山滑坡搬迁场址工程地质剖面图 比例尺 12000 附图 1、县镇村九组栗木山滑坡工程地质平面图 比例尺 11000 2、县镇村九组栗木山滑坡工程地质剖面图 比例尺 1500 3、县镇村九组栗木山滑坡搬迁场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分区图 比例尺 12000 4、县镇村九组栗木山滑坡搬迁场址工程地质剖面图 比例尺 12000 3 一、前 言 一、前 言 (一)任务由来 栗木山滑坡位于湖南省县镇村九组, 距县城直线距离约 41km。 该滑坡为小型土质滑坡。2009 年 6 月,滑坡区内遇强降雨,栗木山东北侧山体发生 大面积变形,造成山体出现地面拉裂、滑移等现象,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近年来, 滑坡处山体地面拉裂有扩大迹象,坡体上住户房屋出现地基下沉,遇暴雨还会出现局 部垮塌,造成坡下 8 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 10 万元,该滑坡变形程 度逐年加剧,说明该滑坡一直处于蠕滑变形阶段。 该滑坡始发至今半毁房屋 8 间,直接经济损失达 10 万元。滑坡隐患体共威胁坡 下 21 户 85 村民生命安全, 威胁木结构房屋 16 栋、 房屋 100 余间, 潜在经济损约 300 万元。为查明滑坡隐患体发育特征、成因及险情等基本情况,受县国土资源局委 托,勘察院(以下简称我院)对栗木山滑坡进行了地质调查,并对拟搬迁场址进 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接受委托任务后,我院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赴现场调查,并组织村民坐谈,详细调 查并听取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及当地村民的情况介绍,收集了相关资料,在综合分析的 基础上,编写了本报告。 (二)主要目的和任务 本次工作目的是初步查明滑坡发育特征及成因机理,评估滑坡的稳定性及其发 展趋势,充分论证滑坡的危害性和实施防治措施的必要性;提出防治方案,对方案进 行技术论证,对拟搬迁场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下步防治方案的实施提供指 导性意见。 工作主要任务为 1、初步查明滑坡的发育特征及危害,分析滑坡成因机理,评估滑坡稳定性以及 预测其发展趋势和潜在危害,充分论证该滑坡的危害性和实施防治措施的必要性; 2、提出防治方案,并对其进行论证; 3、协助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住户选择搬迁避让场址,并对拟搬迁场址进行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价。 4 二、 地质环境条件概况 二、 地质环境条件概况 (一)滑坡区位置与交通 栗木山滑坡位于县镇村九组东北侧山体部位, 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 11031′35″,北纬 2727′35″。距县城直线距离约 41km,滑坡前缘有乡 村公路与省道 S312 相通,经 S312 国道往东约 45km 到达怀化市鹤城区,经鹤城区往 南沿国道 G209 约 15km 可到达县城,交通较便利(见图 2-1) 。 二气象 滑坡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 足,夏季多旱,冬少严寒,无霜期长。据县 1975~2010 年气象资料统计,多年 平均气温 16.4℃, 极端最高气温为 38℃ (2008.9.23) , 极端最低气温为-4℃ (2008.1.25) 。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563 毫米,最大年降雨量为 1700 毫米1987 年,最小年降雨量为 882.8 毫米1975 年。降雨集中在 4~7 月,占全年降雨量的约 70%,日最大降雨量 为 185.4 毫米(2008.7.14) ,连续冰冻期为 5~7 天。河流冬季无结冰现象;年平均蒸 发量 1379.02 毫米;年平均风速为 1.9m/s。11 月~翌年 1 月刮东北风,其余 9 个月刮 西南风,全年无霜期为 287 天, 年平均日照系数为 1519.2 小时,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三)水文 滑坡区属沅水流域。滑坡坡脚 50m 处有小溪自北向西南方向流出,调查时为枯 水季节,水量较小,约为 0.001 m3/s,流量受季节变化影响大,遇雨季或暴雨期,溪 沟流量增加,最大流量约 0.30~0.60m3/s,旱季流量减小,甚至干涸。该小溪洪水期 水位未超过 341m,枯水期水位约 340.2m,对滑坡无影响。 (四)地形地貌 滑坡区属剥蚀构造丘陵地貌,地势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位于滑坡东北侧 山顶,标高 431.6m,最低点位于西南侧小溪溪谷中,标高 340m,最大高差 91.3m。 自然坡度 30~50,局部大于 60,坡面以灌木林为主。 (五)地层岩性 滑坡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 、板溪群五强溪组第一段 5 (Ptbn2w1)凝灰质板岩,现分述如下 1、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 分布于滑坡区浅部地表,主要为粉质粘土,呈褐黄色,厚 4.0~7.0m,结构较松 散,稍湿~湿,含 20~30碎石,碎石粒径一般 2.0~4.0cm,呈棱角状、次棱角状, 砾石成份为砂质板岩、凝灰质板岩等。 2、板溪群五强溪组第一段(Ptbn2w1) 岩性为凝灰质板岩,呈灰黄色、灰绿色,块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 发育,岩质较坚硬,岩石完整性较差,呈强~中风化状,岩层产状为 130∠61。 (六)地质构造及地震 1、地质构造 根据 120 万溆浦幅区域水文地质图,结合实地踏勘调查,此滑坡区内无活动性 断裂构造通过、无褶皱,区内整体呈一单斜构造。滑坡区下伏基岩为板溪群五强溪组 第一段(Ptbn2w1)凝灰质板岩,岩层产状为 130∠61。地质构造条件较简单。 2、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图 (GB18306-2001)标准,本地区地震烈度 属Ⅵ度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 (七)水文地质 滑坡区内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介质为第四系残坡积土,主要接受 大气降水补给,沿岩土接触面由坡顶向坡脚迳流,在坡脚以渗流形式排泄,其水位和 水量的季节性变化强。 其次为基岩裂隙水,赋存于下伏凝灰质板岩裂隙中,主要受大气降水及松散层孔 隙水补给,地下水主要沿裂隙运移,水量贫乏。 (八)工程地质 滑坡区内岩土体由板溪群五强溪组第一段 (Ptbn2w1) 凝灰质板岩及第四系土体成。 分述如下 1、土体 主要为粉质粘土,含 30~40碎石,呈褐黄色,厚 5.0~7.0m,结构较松散,可 6 塑状, 据区域资料, 塑性指数 10.5~11.9, 内聚力 18.3~20.6kpa, 压缩系数 0.24~0.29, 孔隙比 0.69~0.76,内摩擦角 9.2~10.8,承载力特征值 150~220kPa。 2、岩体 中风化凝灰质板岩,属较坚硬岩,抗变形能力较好,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其主 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密度 2.57~2.7710kg/m,抗压强度 30.3~60.4MPa, tgΦ0.57~0.63,C1.1~1.35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承载力为 3~6Mpa。但地表 风化厉害,风化层较厚。岩石风化后节理、裂隙较发育,较为破碎,工程地质条件较 差。 三、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三、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一)滑坡基本特征 1、滑坡边界、滑坡规模和形态特征 栗木山滑坡为一现代滑坡,后缘至栗木山东南侧陡坡中上部,前缘至陡坡坡脚, 南侧边缘至一冲沟,北侧至一山间凹部部位。后缘高程为 372m,前缘高程为 348m, 高差约 24m,坡向 248,总体坡度约 45,局部地段坡度可达 60。平面上呈圈 椅状,坡面形态呈凸状,滑坡体长约 70m,前缘宽 95m,后缘宽约 40m,平均宽约 65m,滑体平均厚 5.0m,滑坡隐患体总方量约 2.275 万 m,为一浅层土质推移式滑 坡,规模等级属小型。滑坡全貌见图 3-1,滑坡平、剖面图见附图 1、附图 2。 图 3-1 滑坡全景 图 3-1 滑坡全景 7 2、滑坡物质组成 根据实地踏勘,栗木溪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详细特征概述如下 (1)滑体 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含 20~30碎石,呈黄褐色、灰褐色,结构松散,稍湿~ 湿,粒径一般 2~4cm, ,呈棱角状和次棱角状,成份为砂质板岩等,层厚 4.0~7.0m, 平均厚 5.0m。 (2)滑带 滑带成分为粉质粘土,呈湿~饱和状,可塑状,平均厚 0.4~0.5m。 (3)滑床 滑床物质由凝灰质板岩成,呈灰绿色,块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 育,岩质较硬,岩石完整性较差,呈强~中风化状。 3、滑坡变形特征 根据现场调查,该滑坡隐患体变形特征较明显,目前呈欠稳定状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滑坡后缘坡体出现地面拉裂,形成一牵引性张裂缝,裂缝宽度 4~6cm 不 等,可见深 0.3~0.5m 不等,走向 120~160,与坡向、滑向基本垂直,现已被填 埋(图 3-2) 。 (2)滑坡后缘形成一高约 0.5~1.0m 滑坡后壁,可见明显擦痕及位移迹象(图 3-3) ; (3)滑坡体上住户房屋前坪地基、房屋地基出现下沉、开裂(图 3-4、图 3-5) ; (4)每逢强降雨、长时间降雨,坡脚陡坡会出现局部崩滑,造成坡脚房屋不同 程度受损(图 3-6) 。 (5)每逢强降雨、长时间降雨,坡脚渗冒浑水(图 3-7) 。 8 图 3-2 滑坡后缘张拉裂缝 图 3-3 滑坡后壁 图 3-4 坡体上住户房屋前坪地基下沉 图 3-5 住户房屋地基下沉 9 图 3-6 坡脚局部崩滑及毁坏的房屋 图 3-7 坡脚渗水口 4、滑坡影响因素及成因机制 从该滑坡产生、发展的过程分析,滑坡的形成与以下三个因素相关 (1)地层条件,滑体物质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具有变形的内在物质 基础,降雨入渗增加滑体自重,降低滑带的抗剪强度,容易造成坡体失稳。 (2)地形条件,山体自然坡角一般 30~50,地形陡峭。滑坡前缘为一陡坎, 坡度甚至达 60,形成临空面,为滑坡滑移创造了条件。 (3)降雨,区内降雨充沛,汛期为每年的 4-7 月,表现为持续降雨或大、暴雨。 暴雨冲刷、 入渗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 增加了土体自重, 且雨水沿岩土接触面运移, 降低了土体力学性质,在重力作用很易沿岩土接触面滑移,导致滑坡的发生。 (二)滑坡稳定性评价 1、定性分析 该滑坡自始发以来,山体出现地面拉裂、滑移等现象,近年来,地面拉裂有扩大 迹象, 坡体上住户房屋出现地基下沉, 遇暴雨还会出现局部垮塌, 变形程度逐年加剧, 说明该滑坡一直处于蠕滑变形阶段,现状处于欠稳定状态。 2、定量计算 (1)计算剖面的确定 稳定性计算选取滑坡 A-A’剖面,见下图 3-8 10 图 3-8 滑坡 A-A’剖面稳定性计算模型图 (2)计算方式及计算 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 K 和剩余下滑力,计算公式如下 ①滑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式 Kf 式中Ti下滑力, Diiii TaWTsin Ri抗滑力, iiiDiiii LCtgRaWRcos i 第 1i 块段的剩余下滑力传递至第i块段时的传递系数,即 iiiiii tgaaaasincos 11 Di T 渗透压力产生的平行滑面分力, cos iiiiiwwDi atgLhrT Di R 渗透压力产生的垂直滑面分力, sin iiiiiwwDi atgLhrR Dnnnn TaWTsin nnnDnnnn LCtgRaWRcos 其中 i W 第i条块的重量(kN/m) , SWi 或 SW si 滑体天然重度(kN/m) ; s 滑体饱和重度(kN/ m) ; S第i块滑体面积(㎡) ; i C 第i条块内聚力(kPa) ; nii nii TT RR 11 i 第i条块内摩擦角() ; i L 第i条块滑面长度(m) ; i 第i条块滑面倾角() ; i 第i条块地下水流向与水平方向夹角() ; W 水的重度(kN/m) ; Kf稳定系数。 ②剩余下滑力计算式 式中 i P0 、 10 i P 分别为第i块段、第i-1 块段滑体的剩余下滑力(kN/m); i T下滑力, Diiii TaWTsin i R抗滑力, iiiDiiii LCtgRaWRcos 传递系数, iiiii tgaaaasincos 11 (3)计算参数选取 ①依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 0219-2006)中第 5.1 条中表 3,并根据 受灾对象(威胁人数 85 人)等因素可知,栗木山组滑坡地质灾害等级为Ⅲ级; ②地震作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和中国地震动参数 区划图(GB18306~2001) ,县处于建筑抗震设防烈度 6 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 度为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可不考虑地震作用。 ③滑体重度天然状态取 19.5kN/m3,饱和状态取 20.5kN/m3;滑带抗剪强度 天然状态 c 取 19.33 kPa,φ 取 14;饱和状态 c 取 17.70 kPa,φ 取 13。 ④天然状态滑体内基本无地下水,呈稍湿湿状态;雨季,滑体粉质粘土含碎 石透水性强,难以形成稳定水位,大气降水沿滑体土垂直入渗,在滑面处沿滑面由 高处向低处径流,在滑坡剪出口排泄。因此,滑坡稳定性计算时可只考虑饱水体重和 饱水的内聚力 C、内摩擦角 φ。 ⑤荷载组合 工况一自重; 工况二自重暴雨; iii i RTPP 10 0 12 (4)计算结果及稳定性分析 表 3-1 滑坡稳定系数计算成果表 工况 滑坡稳定系数 评价结果 剩余下滑力(kN) 1(自重) 1.033 欠稳定 -217.33 2(自重暴雨) 0.940 不稳定 420.8 3、稳定性分析 (1)根据地面实地调查,该滑坡滑体物质主要为粉质粘土,滑坡后缘发育一条 牵引性张裂缝、形成高约 0.5~1.0m 的滑坡后壁,地表变形迹象明显。近年来,滑坡 处山体地面拉裂有扩大迹象,坡体上住户房屋出现地基下沉,遇暴雨还会出现局部垮 塌,滑坡稳定性差,遇暴雨可能再次整体滑移。 (2) 根据稳定性计算 天然状态下稳定系数为 1.033, 滑坡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 即蠕滑变形阶段;暴雨状态下稳定系数为 0.940,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滑坡稳定性 差,有可能再次整体下滑。 四、工程治理与搬迁避让方案比选 四、工程治理与搬迁避让方案比选 (一)工程治理方案 该滑坡受威胁的住户位于滑坡前缘及坡体部位,经过本次现场调查论证,综合滑 坡区地质环境情况、工程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滑坡工程治理方案可采取放坡 格构锚杆、坡后修建截排水沟等支护措施进行治理。由于坡脚住户房屋依山而建,距 坡脚距离仅为 0.3~0.5m,故治理工程实施前,还要对依山而建的房屋(约 8 户 10 栋)进行部分搬迁。 治理工程布置及工作量如下 1、放坡工程 滑坡前缘剪出口为一陡坎,坡度为 60左右,坡宽约 100m,坡高 5-8m,平均 6.5m,格构梁工程实施前需对该陡坎进行放坡。放坡时坡率建议采用 11.25(坡度为 39) ,则挖土方体积及土方外运工作量均为 1420m。 2、格构锚杆 可采用格构锚杆对滑坡进行支护,治理的坡面面积为 3850 ㎡。由于坡面植被发 13 育,施工前要做部分清除,以便施工作业,格构内自然生长草类或树木植被护坡。 锚杆按正立面 4m4m 网度布置, 实际坡面布设锚杆 286 根, 锚杆孔径 φ130mm, 下倾角 25,平均锚深 8m,锚固段长度 3m,锚筋采用Φ32 钢筋,单孔锚杆设计锚 固力为 70kN。锚杆注浆砂浆配合比宜为灰砂比 1∶1~1∶2,水灰比 0.38~0.45。 砂浆强度不低于 M25。 坡面布设 4m4m 格构梁,共计 2400m。格构布局形态呈井字方格形,锚杆节点 用格构梁串接。格构梁断面尺寸为 0.3m0.3m,钢筋混凝土结构,通长筋采用 φ25 钢筋,箍筋采用 φ10300。锚板 20cm20cm,厚 2cm;锚板置于网格梁上侧钢筋 笼,将锚头锁住。锁头用 3φ25 L50 钢筋焊接于锚杆头成梅花形分布,锁住锚杆。格 构梁均采用现浇 C30 混凝土。主要工作量详见表 4-1。 表 4-1 锚杆格构梁护坡工程量计算表 构件 数量 材料名称 单位 单位数量 总量 F25 钢筋 kg 15.40kg/m 36960 F10 钢筋 kg 4.32kg/m 10368 格构梁 2400m C30 砼 m 0.12m/m 288 F32 kg 62.21kg/根 17792.06 f10 kg 1.41kg/根 403.26 11 水泥砂浆 m 0.08m/m 22.88 锚杆 286 根 钻孔 m 8.4m/根 2402.4 3、截排水沟工程 在滑坡后缘依地形设置截排水沟,截水沟长 125.0m,截排水沟截面采用矩形断 面,宽 0.5m,深 0.5m,主要工作量详见表 4-2。 表 4-2 截排水沟设计工程量 项目 数量 工程名称 单位 单位数量 总量 人工挖土方 m 3 0.88m 3/m 110.00 外运土方 m 3 0.88m 3/m 110.00 M7.5 浆砌片石 m 3 0.63m 3/m 78.75 伸缩缝 m 0.14m/m 17.50 M7.5 浆砌片 石截排水沟 125.0 抹面 m 2 2.1m 2/m 262.50 4、治理费用估算 依据治理工程主要工作量及费用估算依据, 栗木山滑坡工程治理方案可采取放坡 格构锚杆、 坡后修建截排水沟等支护措施进行治理。 治理费用估算结果为 320 万元。 14 (二)工程治理与搬迁避让方案的比较分析 (1)从经济性对比分析,滑坡治理工程费用大。依据本报告 P12 页工程治理方 案,滑坡工程治理方案可采取放坡格构锚杆、坡后修建截排水沟等支护措施进行治 理,治理费用估算结果为 320 万元,治理费用大。 (2)从施工难度、可行性及防灾减灾效果分析,搬迁避让方案要优于治理方案。 滑坡工程治理方案采用放坡格构锚杆、坡后修建截排水沟等支护措施进行治理,由 于坡脚住户房屋依山而建,房屋距滑坡前缘陡坎距离仅为 0.3~0.5m,故放坡工程实 施前,还要对依山而建的房屋(约 8 户 10 栋)进行部分搬迁,才能实施放坡工程。 滑坡区受威胁居民迫切希望搬迁避让项目能够实施, 镇人民政府对搬迁避让项目 相当重视,已选好搬迁场址,拟搬迁场址遭受和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 五、搬迁避让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五、搬迁避让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搬迁避让实施的必要性 1、滑坡的危害 栗木山滑坡威胁坡下 21 户 85 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潜在经济损失 300 多万元,危 害性大,故对该滑坡下村民的搬迁避让工作应快速进行。 2、坡体处于欠稳定~不稳定变形阶段 该滑坡自2009年6月始发以来, 滑坡后缘发育一条牵引性张裂缝、 形成高约0.5~ 1.0m 的滑坡后壁,地表变形迹象明显。近年来,滑坡处山体地面拉裂有扩大迹象, 坡体上住户房屋出现地基下沉,遇暴雨还会出现局部垮塌,滑坡稳定性差。据调查, 该滑坡处于蠕滑变形阶段,但雨季在入渗雨水的润滑作用下,变形有加剧趋势。 3、治理难度大,治理成本高 经过本次现场调查论证,该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可采取放坡格构锚杆、坡后 修建截排水沟等支护措施进行治理,治理费用估算结果为 320 万元,治理费用大。由 于坡脚住户房屋依山而建,距坡脚距离仅为 0.3~0.5m,故治理工程实施前,还要对 依山而建的房屋(约 8 户 10 栋)进行部分搬迁。而滑坡区内受威胁居民均有搬迁避 让的意向,搬迁避让项目可以一劳永逸,且与治理相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5 (二)搬迁避让的可行性 1、已选好安全的安置地点 镇人民政府充分考虑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今后的发展,已选好搬迁场址, 拟搬迁场址位于栗木山滑坡西北侧 150m 处一小山头,属于县镇村管辖 区。拟搬迁场址自然条件较好,无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无爆雷等气象灾害,易于 修建安置房屋。 2、当地居民迫切要求搬迁 自滑坡地质灾害发生以来,当地居民多次向镇人民政府、县国土局等有 关部门汇报,申请搬迁避让,以保障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及农业生产与生活安全。在本 次调查过程中,当地居民也向我院技术人员表达了请求搬迁的迫切要求。 3、县国土资源局、镇人民政府大力支持 县国土资源局、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十分重视,把该地质灾害点搬迁避 让工作作为迫在眉睫的紧急工作, 已多次研究并做好搬迁的前期准备工作 (搬迁场地选址 等) 。目前县国土局等相关部门组织当地村民对滑坡采取了一些应急的措施(裂缝填 埋、设置预警监测设施、紧急疏散通道等) ,并设立了地质灾害警示牌,编制了地质灾害 防灾预案。 六、拟搬迁场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六、拟搬迁场址地质灾害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