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AVO分析技术,郑晓东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内容,AVO发展历史AVO基本概念AVO基本用途AVO分析方法AVO处理关键AVO解释方法AVO发展趋势结论,郑晓东(1985),地震岩性和油气分析,,,,AVO技术发展概况,“亮点”技术-1970,AVO技术出现-1982,烃类检测因子-1987,1989,AVO属性交汇图-1995,1997,流体识别/复杂储层烃类检测-,叠前AVO属性-90年代至今,四维AVO分析-90年代至今,叠前地震反演-90年代至今,各向异性/多波AVO-90年代至今,区分真假气层“亮点”,烃类检测,AVO油藏描述,裂缝储层预测,,,,AVO技术发展概况,AVO技术的提出Ostrander1982Koefoed,1955,Gassaway,1983,Shuey,1985,郑晓东1985,1990,Smith,1987,Rotherford,1989AVO理论和方法Zoeppritz,1919,Bortfeld,1961,Aki,1980,Shuey,1985,郑晓东(1991,1992),Patrick1999AVO烃类指示因子和属性交汇图分析Smith,1987,Rotherford,1989,Swan,1993,Castagna,1994,Smith,1996,Castagna,1993,1997,1998,2001,HILTERMAN,1995,Foster,1997,Sams,1998,Sim,2000,ROSS.2000,郑晓东2002,,,,①地震波反射振幅与入射角i1有关②地震波反射与分界面两侧岩石介质参数有关,地震波反射和透射,地震反射特点,AVO基本概念,垂直入射地震反射只与密度、纵波速度有关非垂直入射地震反射同时与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有关,为什么提出AVO,,,,地震采集过程,AVO基本思想,,水平叠加,水平叠加假设前提自激自收(垂直入射)振幅不随偏移距变化,为什么提出AVO,多次覆盖,,,,,,,,,,,,R1,S1,R2,S2,S3,S4,R3,R4,H,,,偏移距,实际观测,实际观测非垂直入射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叠加理论不符合实际观测的结果,叠加损失隐含在AVO中的横波信息,地震波反射透射过程RPPRPP1,2,VP1,VS1,VP2,VS2,)RPP0RPP1,2,VP1,VP2,0)地震勘探的过程多次覆盖技术偏移距2*深度为什么提出AVO非垂直入射振幅关系(AVA)水平叠加与CMP道集(AVO),AVO分析的基本思想,,,岩性和岩相直接识别烃类和流体成分检测各向异性与裂缝检测叠前属性提取与应用定量与定性参数反演静态和动态油藏描述多波信息提取与应用,AVO的应用领域,,50010000,CDP道集,,,,区分真假“亮点”,偏移距,叠前振幅可区分气层和水层,叠后振幅区分气层水层困难,AVO分析的用途,气层识别,,主要思路与技术,叠加,,弹性阻抗反演,弹性阻抗用途,烃类检测(油层)比声阻抗更为灵敏,AVO分析的用途,油层识别,,主要思路与技术,,,,,弹性阻抗,弹性阻抗,声阻抗,声阻抗,弹性阻抗随入射角变化声阻抗不随入射角变化,a测井响应模型.,b模型合成记录.,c实际地震道集.,,主要思路与技术,AVO分析的基本方法,AVO正演方法,根据岩石的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建立油气水层或特殊岩性体的AVO响应,指导实际地震道集烃类直接检测和岩性识别。,“亮点”型气层AVO呈增加现象,,主要思路与技术,,AVO正演模型AVO属性分析AVO参数反演远近道叠加,苏14井附近CMP道集,苏14井模型,AVO正演方法,AVO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思路与技术,97441测线远近道叠加剖面,远道能量强,AVO正演模型远近道叠加AVO增加现象,苏14井模型,,,,,,AVO分析的基本方法,AVO正演方法,P剖面,,,AVO烃类指示剖面,AVO属性反演,,AVO烃类指示因子P*GP*G0反映反射振幅随偏移距增加而增加现象,指示可能的III类气层分布,,气层,根据实际AVO关系反演岩石的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以及AVO烃类属性信息,用于岩性和烃类预测。,主要思路与技术,AVO分析的基本方法,AVO反演方法,AVO处理关键,振幅恢复(每个环节要考虑偏移距因素)球面扩散和吸收衰减补偿去噪与滤波地表一致性处理地表一致性振幅、相位补偿、反褶积、静校正速度分析、NMO、DMO线性或非线性AVO参数反演(AVO属性)广义AVO属性和多波信息提取后AVO反演(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主要思路与技术,AVO处理方法,第I类P0,G0,检测标志P*G。,,主要思路与技术,AVO解释方法,AVO油气检测因子,气层AVO分类和AVO检测标志,第I类,第II类,第IV类,第III类,入射角,反射系数,AVO指示因子截距和梯度乘积P*G据Castagna,1994,AVO指示因子纵横波差异(CP0-CS0)据Castagna,1994,PG比P*G更有效,主要思路与技术,AVO油气检测因子,,国内外发展趋势,含油气性分析(AVO分析),,主要思路与技术,,找含气砂,,II类气层识别,AVO交汇图分析,由模型道集计算的AVO属性,地震道显示的是截距P,AVO烃类指示因子以变密度彩色显示,(a)为AVO积(P*G),b为泊松比变化属性0.5*P0.31*G,两者均只在流体替换的储层展示明显的AVO异常。,含水砂岩(左)和含气砂岩(右)合成道集记录,,主要思路与技术,AVO解释方法,主要思路与技术,,国内外发展趋势,三参数AVO反演,C),,主要思路与技术,AV0异常,,,,,,密度差异,振幅异常,常规AVO异常指示烃类存在,结合密度差异可以区分高和低含气饱和度。,三参数AVO反演区分含烃饱和度;确定剩余油分布,低饱和度,,国内外发展趋势,三参数AVO反演,主要思路与技术,,地震岩性关系,国内外发展趋势,叠前地震反演,,弹性阻抗反演,弹性阻抗用途,烃类检测岩性检测比声阻抗反演更为灵敏,弹性阻抗反演,国内外发展现状,,主要思路与技术,AVO多波信息反演,,,,,纵波叠加剖面,横波叠加剖面,横波零偏移距剖面,纵波零偏移距剖面,气层,主要思路与技术,,国内外发展趋势,川东鲕滩储层和气层识别方法,AVO的应用领域,零偏移距剖面提取烃类直接检测、特殊岩性体直接识别岩性、储层参数估算、油藏定性和定量描述岩性参数、储层参数直接反演三维AVO与各向异性检测三维AVO分析与裂缝识别,AVO的应用领域,叠前地震属性分析和模式识别AVO频率、相位和振幅信息的应用广角AVO的应用地震偏移中振幅保持纵波、横波、转换波AVO分析不同相态介质的AVO分析EOR过程的监测与四维AVO分析,AVO技术研究前缘,AVO属性交汇图叠前地震反演叠前属性分析各向异性AVO、三维AVO、四维AVO叠前振幅和频率信息保持流体性质识别暗点型气藏评价碳酸岩烃类检测裂缝评价油藏静态和动态描述,结论,AVO方法是进行烃类检测的重要手段AVO参数反演是一种更为合理的岩性参数、储层参数反演方法途径.AVO多波反演可在常规地震资料上提取纵横波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