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课件(141P).ppt

返回 相似 举报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课件(141P).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课件(141P).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课件(141P).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课件(141P).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课件(141P).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9/26,Isomgt,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3,GB/T28001标准与OHSAS18001,一.GB/T28001标准的产生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提供预期产品的同时,会产生非预期产品。对企业外部就是环境问题(环境污染、资源能源消耗),对企业内部则是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生产安全事件、职业病、健康损害)。所以,企业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具有相关性。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87、1996年分别颁布了质量、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对推动企业管理活动规范化和持续改进起了重要作用。制定职业健康安全国际标准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由于职业健康安全问题涉及劳工权益、国家法律等问题,在多次国际会议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199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决定暂不制定该类标准。,4,GB/T28001标准与OHSAS18001,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挪威船级社等13个组织制定了职业安全健康评价系列标准OHSAS,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及OHSAS1800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AS18001实施指南]。该系列标准对推动全世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起了重要作用。我国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就是依据该标准制定的。为适应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新情况,OHSAS18001-1999标准在2007年进行了修订,做了重大技术改进,颁布了OHSAS18001-2007标准。我国2011.12.30.发布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并于2012.2.1.正式实施。2013.1.1起,不再颁发2001版标准的认证证书。,5,GB/T28001-2011标准术语,二.术语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危险源也称危险因素或危害因素。事故发生的本质存在有能量、有害物质,以及由于失去控制导致能量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泄漏。危险源分第一类(根源性)和第二类(状态性)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如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辐射能等。第二类危险源主要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物,人,环境,管理等方面的问题。,6,GB/T28001-2011标准术语,1.人的失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预定功能的现象。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2.物的故障指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3.环境因素人与物存在的环境,即生产作业中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换气等方面的问题,会促使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往往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应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是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其决定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造成事故必要条件,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关于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危险源称为重大危险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设备、设施或场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对重大危险源除采取一些必要的技术控制措施外,加强管理是重要手段。主要有依据法规,辨识企业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发现隐患,为隐患整改提供依据;建立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机构;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对重大危险源做日常的严格安全检查;建立监控预警系统,制定应急预案,发生事故时做出应急响应。,8,9,GB/T28001-2011标准术语,传统习惯管理安全隐患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危险源是在生产前事先辨识的,无论何时都是客观存在的。隐患只有在危险源发生时,即安全检查时被发现的,已经客观存在的。即现实的缺陷或问题。如施工生产前辨识的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未培训上岗、无照驾驶汽车、风力达到6级塔吊仍工作、人员在密闭环境作业无监护等是第二类危险源。但进行安全检查时未发现,则没有隐患,但危险源却是客观存在的。危险源的范畴远大于隐患。危险源的辨识为隐患排查提供了具体而详细排查表。,10,GB/T28001-2011标准术语,危险源可从如下一些方面考虑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违规操作、操作失误、超限作业、手代工具、无防护作业、无证操作、无监护作业、超高堆放、违规码放、疲劳作业、疲劳驾驶、精神不集中、情绪失常等;物的不安全因素装置失灵、材料质量缺陷、防护设施设计制造缺陷、设备缺陷、个人防护用品质量缺陷等;环境因素高温作业、粉尘作业、带电作业、狭窄空间作业、射线探伤作业、高处作业、化学品使用、有毒有害环境作业、噪声作业、电弧光作业、易燃易爆环境作业等;管理缺陷无策划无方案作业、指挥失误、处置失当、违章指挥、员工技能不足、培训教育不够、对风险及控制措施不清楚等。,11,GB/T28001-2011标准术语,危险源的描述就是说明事故发生的根源、状态或行为(原因)。如“钢丝绳长期磨损未及时检查更换”是危险源,而不将“断裂”后果写入;“未对空压机采取降噪措施噪声超标”是危险源,而不将“造成振动性耳聋”后果写入。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两项活动用一定方法确定危险源,其对何人造成何种伤害。辨识危险源的特性,就是确定危险源会对何人造成何种伤害,即带来何种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如“高处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会对操作人员带来高处坠落的伤害。,12,GB/T28001-2011标准术语,健康损害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我国职业病目录规定共有十大类132种职业病。确认为国家法定职业病名录的职业病,也属于事故。健康损害包括了职业病,其范畴大于职业病。工作场所在组织控制下实施工作相关活动的任何物理场所。注在考虑工作场所的构成时,组织宜考虑对如下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影响,例如差旅或运输中(如驾驶、乘机、乘船或乘火车等)、在客户或顾客处所工作或在家工作的人员。,13,GB/T28001-2011标准术语,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风险包括可能性和后果两个方面。某国客运航空行业平均发生空难0.1次/百万飞行小时,每次平均死亡50人/次,则风险5人死亡/百万飞行小时该国长途客运行业平均发生车祸2次/百万行驶小时,每次平均死亡10人,则风险20人死亡/百万行驶小时可见,通常情况下,飞机比汽车安全、或曰风险小,GB/T28001-2011标准术语,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认的过程。风险评价有三项活动风险评估、考虑现有控制措施、确定风险可否接受。可接受风险根据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由组织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可接受风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参照物是现行的法规、方针、目标的要求。,15,GB/T28001-2011标准术语,不符合未满足要求。注不符合可以是对下述要求的任何偏离有关的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律法规要求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不符合包括隐患。隐患可能导致事故,存在隐患就必须马上解决,否则就有可能发生事故。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注1事故是一种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GB/T28001-2011标准术语,不符合和事件、事故的区别施工企业脚手架搭设不符合法规标准要求-----不符合(违规、违章)脚手架倒塌-----事件人员未受任何伤害----事件(未遂事件)人员受到伤害-----事故,17,GB/T28001-2011标准术语,美国的海因里希对事件进行过深入研究。他在调查了5000多起伤害事故后发现,在330起类似的事故中,300起事故没有造成伤害,29起轻微伤害,1起严重伤害。即事故件数之比为129300。300起无伤害事故,即未遂事故。即一般情况下,事故发生后造成严重伤害可能性小,大量的是轻微伤害或无伤害,这是人们容易忽视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一分析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可认为一起重大事故的背后有29起轻微的事故,300起潜在的隐患。即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事故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18,GB/T28001-2011标准术语,未遂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但由于其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极可能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规律,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其原因或阻断事件发展过程,达到控制和预防事件的目的。工业革命以后,人们在与各种工业事故斗争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事故发生规律。提出了阐明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如何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即事故致因理论。,19,GB/T28001-2011标准术语,事故致因理论发展到今,对致因的共同认识是能量物质或能量载体意外释放能量是造成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化学本质。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诱发能量物质和载体意外释放能量造成伤亡事故的直接因素。事故致因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导致伤亡事故的间接原因因素,这些间接原因因素具体到一个组织,可概括为管理原因因素。,GB/T28001-2011标准术语,事件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件、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的作业环境,不安全管理,,,,,,,,,21,GB/T28001-2011标准术语,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注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为采取措施和设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提供框架。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组织自我设定的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要达到的职业健康安全目的。注1只要可行,目标应是可测量的。注2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要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GB/T28001-2011标准术语,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组织对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绩效可表现在如下方面对风险日常活动控制的结果;方针、目标实现程度;对重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对供方施加影响的效果。,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三.标准条文解释4.1总要求组织应按标准要求并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建立、实施、保持、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分层次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文件。界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行政区域、组织单元、施工范围等)。,2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方针的内容⒈方针应与组织实际情况适应,适合组织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⒉应包括遵守现行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防止人身伤害和健康损害及持续改进的承诺。⒊方针是总的意图、方向,应为制定和评审目标和指标提供框架。方针的管理⒈方针应形成文件,传达到全体员工,并贯彻执行;2.方针具有公开性,相关方需要时应易于获取;3.方针应定期评审,保持与内外部环境的适宜性、有效性,必要时应得到修定。,2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举例预防为主,控制工程施工风险;强化监督,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以人为本,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科学管理,实现绩效持续改进。坚持人文精神,营造绿色建筑,追求社区、人居、施工环境的不断改善。,2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措施的确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程序考虑a常规和非常规活动;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c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d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e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注按环境因素对此类危险源进行评价可能更为合适。f由本组织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2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g)组织及其活动的变更、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h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i)所有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也可参见3.12的注);j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组织用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a在范围、性质和时机进行界定,以确保其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b提供风险的确认、风险优先次序的区分和风险文件的形成,以及适当时控制措施的应用。对于变更管理,组织应在变更前,识别在组织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或组织活动中与该变更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2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组织应确保在确定控制措施时考虑这些评价的结果。在确定控制措施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措施时,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a消除;b替代;c工程控制措施;d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措施;e个体防护装备。组织应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的结果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组织应确保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确定的控制措施得到考虑。注关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进一步指南见GB/T28002.,2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标准要求组织通过危险源辨识的活动来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和及其后果,分成不同等级的风险,考虑在现有控制条件下其是否安全或安全程度如何,确定是否是可接受的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考虑控制的措施。组织还应明确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3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组织应建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程序。控制以下三项活动a.危险源的辨识要充分辨识应具有主动性、前瞻性、预防性。识别出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的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辨识方法询问交谈、现场观察、生产过程分析、安全检查表、获取外部信息等。,3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3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辨识组织存在的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0个方面)组织常规活动(日常周期性、正常生产活动)、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抢修活动、紧急状态);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如本组织员工、分包方、监理人员等)的活动;人员行为(如员工的操作)、能力(未按规定的人员能力要求配备岗位人员)、其他人为因素(如指挥、监控方面);工作场所之外、可对场所内组织控制的人员健康安全产生有害影响的危险源(如场外的高压线、加油站、交通要道);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活动产生的危险源(如生产施工过程对场外造成的危害影响);,3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工作场所内的基础设施、设备、材料无论组织自有的或外部提供的(如临时设施、施工生产设备、物资等);组织内部活动的改变、材料的变化、计划的变化(新技术的采用、新材料的使用、生产计划变化等);管理体系的变化,包括临时变更对运行、过程、活动产生的影响(如组织机构的调整对人员的影响);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措施的实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法规要求涉及的危险源,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工作区域、过程、安装、设备、运作程序、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与人的能力相适应(在工作开始之前就应该考虑如何降低风险,包括工作的安排要适合人的能力等)。随着作业活动的不断进行,条件的变化,辨识活动应是持续的。,案例,南京“7.28”丙烯爆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拆除施工队擅自组织开挖地下管道、现场盲目指挥并野蛮操作挖掘机挖穿地下管道,导致丙烯大量泄漏,迅速扩散后遇点火源引发爆燃;且未履行各方承担的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在发现厂区有机械施工作业,可能危及地下丙烯输送管道安全时,未能及时有效制止,负有监管不力责任。,34,3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建筑施工企业可从以下方面考虑(以工程项目为主)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建立及人员的配备;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3.工地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气象、资源交通、自然灾害、抢险救灾等条件;工作场所之外可对场所内产生影响的。4.工程平面图。功能分区(施工区、辅助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等);高温、噪声、辐射、易燃易爆有害物料及设施布置;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施工流程布置;运输道路布置,与外界联系交通路线等;5.工地临时建筑、生活临时建筑、办公临时建筑。强度、采光、通风、防火、防雨、防雷、防汛、建筑设备的防漏电、防触电等;,3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6.在地基处理、基础结构施工、设备安装施工、装饰工程等施工生产过程,包括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以及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7.施工机械、电气设备、起重机械、运输车辆、人货电梯、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8.地下、高空、起重、运输、带电、明火、粉尘、毒物、振动、噪声、辐射、高温、低温等危险作业。9.汽油、柴油、酒精、油漆、丙酮、氧气、乙炔、水泥、外加剂、粉煤灰、X或γ射线、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粉尘性等有害物料。10.油库、危险化学品仓库、乙炔站、氧气站、锅炉房、配电站等危险区域。,3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11.盖板、安全防护栏等防护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识等。12.急救、防暑降温、防冻防寒、生活卫生、事故应急抢救等设施。13.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等因素。14.施工生产活动可能对工作场所外产生的危险源。15.考虑在活动、计划、材料、体系发生变更时危险源的变化。16.行政区、生活后勤区的危险源辨识(取暖用电绿化食堂等)。,3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职业病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毒物、粉尘、振动、噪声、高温、低温、辐射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产生粉尘、有害气体、噪声的工序有爆破作业、运输作业、混凝土工程作业、电焊作业、喷砂作业、防腐作业、机械作业等;高温夏天露天作业、狭小空间焊接作业等;振动手风钻打眼、碎石、振捣、运输等;辐射探伤等;,3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b.风险评价运用风险评价方法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考虑现有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确定其是否可接受。风险评价有定性和定量评价。评价方法有风险评价表、安全检查列表、专家直接判定评价、水平对比、作业环境风险评价法等。建筑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为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所评价出的重大风险要符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工程项目的情况千差万别,只有评价的风险适合项目实际情况,控制才会取得预期效果。,4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作业环境风险评价法适合建筑行业的风险评价。LEC法是以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之进行评价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危险性分值。DLECL0.1~10E0.5~10C1~10010完全可以预料10连续暴露100大灾难多人死亡6相当可能6每天工作时间40灾难数人死亡3可能但不经常3每周一次15严重一人死亡1可能性小意外2每月一次7严重、重伤0.5很不可能设想1每年几次3重大致残0.2极不可能0.5非常罕见的1引人注目需救护0.1实际不可能,4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D危险分值风险等级≥320Ⅴ级特高级)320~160Ⅳ级(高级160~70Ⅲ级中级)70~20Ⅱ级(低级)≦20Ⅰ级(轻微级),4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4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伤害严重程度判断可考虑的因素1.轻微伤害表面损伤、轻微的割伤擦伤、粉尘对眼睛的刺激、烦躁和刺激、导致暂时性不适的疾病;2.伤害划伤、烧伤、脑震荡、严重扭伤、轻微骨折、耳聋、皮炎、哮喘、与工作相关的上肢损伤、导致永久性轻微功能丧失的疾病;3.严重伤害截肢、严重骨折、中毒、复合伤害、致命伤害、导致寿命缩短的疾病、急性不治之症。,4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伤害可能性判断可考虑的因素1.暴露的人数;2.持续暴露的时间和频率供应中断(如水电空气)、设备和机械部件以及安全装置失灵、暴露于恶劣气候、个体防护用品所能提供的保护及使用频率;3.人的不安全行为(不经意的错误或故意违反操作规程)不知道危险源是什么、可能不具备开展工作所必需的知识体能或技能、低估所暴露的风险、低估安全工作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在考虑了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后确定是否是可接受的风险。可接受风险,是(相对)安全的状态。不可接受风险,是不安全的状态。如登高作业在30米高处作业时,已采取了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防护措施(如符合要求的工作平台、护栏、安全网、安全带等),虽然可能还会发生事故、事件,但可理解为是可接受的风险。在3米高处作业时,如无符合要求的防护措施,则是不安全的,是不可接受的风险。也是必须采取措施后才可作业。,4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重大风险的判别原则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如消防设施不符合要求的、油库安全距离不够等;相关方合理抱怨或投诉的;如机械设备振动噪声超出安全卫生标准引起员工抱怨;通过LEC法超过一定分值(如70),且无有效控制措施的;曾发生过事故未采取有效措施的;类似的不符合反复发生的;现场直接观察可能导致事故的;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要求。组织应建立危险源、重大风险清单,以及评价的证据,并动态管理。,4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4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建筑业由于重大风险造成的典型事故主要有⒈高处坠落人员从屋顶、倒塌的脚手架、洞口、梯子,以及结构倒塌所造成的坠落。原因未系安全带,防护栏杆、扶绳、安全网、孔洞、盖板设置不当,高度牢度不够或改动等。⒉物体打击和挤压伤害存在于各类作业活动坠落的物体、运动着的重型设备、机械设备的倾覆等。原因脚手架绑架不牢、高处作业工具材料无防坠措施、进入现场未戴安全帽、运动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存在的问题、施工环境有缺陷等。,4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⒊电击伤害电器设备使用、维修、停送电操作、电工焊工作业等。原因带电体设备裸露、误操作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器、使用不合格电器设备、作业人员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够、安全防护用品使用问题等。⒋机械伤害施工中塔吊、卷扬机、电锯、钢筋加工机械等,尤其是起重机械造成的伤害。原因机械转动的危险部位未设防护装置、起重作业信号不当、指挥不当、钢丝绳磨损断丝等。⒌坍塌脚手架、基坑、料堆等发生的倒塌。原因脚手架设计不合理、基坑坡度及周围环境防护不到位、料堆重心太高等。,5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⒍中毒窒息原因地下防水、在空间狭小的区域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品通风不良、未配带防护用品等。⒎火灾或爆炸原因防火措施不当、氧气乙炔安全距离不够、易燃易爆物品保管不当、使用人员不了解不遵守规定要求、仓库电器设施选型布置不当、危险区违反消防规定(如抽烟)等。⒏职业病或其他健康损害原因振捣、机械噪声造成的振动性耳聋;水泥运输搅拌、焊接造成的尘肺;集体用餐引起的传染病等。,5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c.风险控制的措施基本原则1.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本质安全);2.以安全品替代危险品(如以不燃材料替代可燃材料);3.采取工程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或严重程度);4.采取管理控制措施,如组织机构、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标识、警告措施等;5.最后考虑采取个体防护设备。,5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标准对职业健康安全控制措施提出了层级的要求,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本质安全是避免事故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包括消除危险源、用安全品替代危险品。1.改变设计以消除危险源消除设备或物品表面的毛刺、尖角,以防止刺、割、擦伤皮肤;机械提升取代手举或提重物;道路立体交叉,防止撞车;电镀工艺不用氰化物。2.用安全品替代危险品或降低系统能量喷涂工艺中用无苯油漆替代含苯油漆;用不燃材料替代可燃材料;采用低电压;稀释可燃气体的浓度使其达不到爆炸界限。安全释放能量,如电气系统接地保护;建筑物安装避雷保护装置。,5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3.避免、减少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安装通风系统、联锁装置;用机器代替人机器的可靠性远大于人的可靠性;冗余系统人机并行;基本安全功能设计依据安全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如脚手架;耐失误设计对设计控制,使人员不失误,或失误也不带来严重事故后果;远离将危险物质的工艺设备或工厂等布置在远离人群的地方;隔离将不相容的物质分开,防止相互作用意外释放能量;缓冲吸收能量,减轻能量的破坏作用;设置薄弱环节利用薄弱部分使能量释放。,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4.采取管理措施安全教育与技能训练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教育;合理安排工作要适合人的能力;警告可采用听觉、视觉、气味、触觉、味觉等;人、机、环境匹配如合理布置作业现场;安全监控系统;作业标准化;安全检查;良好的企业风气和和谐的人际关系。,5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5.采取个体防护设备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其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国家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的,不得上岗作业。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及使用管理规定JGJ184-2009,5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个人防护用品是指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少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分为1.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套袖、鞋罩等2.防护眼罩和面罩如电焊工护目镜和面罩3.呼吸防护器分为过滤式、隔离式两类;4.防噪声用具主要有耳塞、耳罩、防噪声帽盔;5.皮肤防护用品手套、防护油膏等。,56,5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风险控制措施可考虑如图包括的条款内容风险控制计划目标、方案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监测和测量4.3.34.4.64.4.74.5.1,,,,,,,5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提出风险控制的方法。可考虑⒈针对需要优先控制的风险,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⒉针对重大风险的活动,制定运行程序、控制措施;针对潜在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3.对可接受的风险,保持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防止其超出可接受的范围。,5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4.3.1的程序中还要求对变更情况如何管理作出规定。变更包括组织机构、员工、管理体系、过程、活动、设备设施、材料使用等方面的变化,所带来的危险源和潜在风险。变更管理的控制活动有⑴是否已产生新的危险源;⑵与新危险源相关的风险;⑶其他危险源的风险是否已发生变化;⑷变更是否对现有风险控制措施产生不利影响;⑸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选择最适宜的控制措施。,6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组织应建立程序。程序中应对如下活动作出规定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判断适用的条款、传达和更新。识别的依据是确定的重大风险;获取渠道网上下载、发行部门、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等;应明确法规中适用的内容;使相关岗位人员清楚了解掌握有关要求;及时获取最新的法规要求。其他要求与当地政府部门签署的协议、上级单位的要求、与相关方之间的协议、组织的某些承诺等。,6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建筑企业有关的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⑴适用于组织的主要法律,如劳动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妇女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⑵有关的行政法规,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⑶与行业安全生产有关的安全规范、标准、要求,如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起重机械安全规程、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等;(其他行业的施工安全生产规范)⑷有关的地方行政法规、行业技术政策、规范等。,6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4.3.3目标和方案目标的制定和管理是管理体系一项重要的活动,目标的实现是组织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建立和评审目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有关相关方的观点。目标类型监测型、管理型、改进型。,6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举例杜绝较大伤亡事故及重大设备事故,工伤事故频率不超过8‰;杜绝职业病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达标率100;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每年争创市级及以上安全文明工地1-2项。年度较大伤亡事故率为零;年度轻伤事故率0.5;中长期目标职业健康安全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管理方案是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文件,其包括职责、方法、时间表三要素。重大风险是制定目标的重要依据,为杜绝某类事故的发生,对产生重大风险的多个方面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即成为管理方案中的方法或措施。重大风险→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控制危险源。这体现了危险源、重大风险、目标、管理方案之间的关系。,6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某建筑公司项目部管理方案公司目标杜绝触电事故项目部指标施工过程无触电死亡措施内容责任人时间1.编临电方案,按“三相五线”“一机一闸一漏保”电气技术员施工前2.对操作人员培训,持证上岗率100;电气技术员操作前3.安全用电技术交底率100;电气技术员操作前4.在设备负荷首端设置安全有效的漏电保护器;电工使用前5.作业前,检查电气设备,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电工使用前6.电气线路由专人安装,不得私拉乱接;电工施工前7.操作人员工作前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员操作前8.定期检查线路,破损老化裸露设备线路及时更换;电工施工期间9.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电气技术员安调期间,6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项目部的情况非常具体,如内外部环境、人员、设备、工艺技术、质量、工期、产品流程等,所以其方案中的措施、实施人、以及完成的时间非常清楚,是一个操作检查性很强的文件。公司、分公司的管理方案应覆盖其管理的区域,有针对性的解决其区域中所存在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或称管理计划)。公司、分公司所建立的方案不同于项目部的管理方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某建筑公司一分公司对其下属的工程项目部安全管理情况经检查分析后发现在高处作业活动中发现的隐患存在很多共性问题,为此,编制了高处作业的管理计划。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管理计划管理目标杜绝高处坠落事故实施时间高处作业开始-结束责任部门安全部、各工程项目部一.职责权限1.项目部土建技术员编制高处作业的专项施工方案;,67,6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2.项目部施工员按方案要求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项目安全员对脚手架搭设过程及登高作业过程安全检查验收;4.项目经理组织专项施工方案的策划、审核;提供资源;5.安全部对方案进行审批,需要专家论证的,组织论证。二.控制措施1.大型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审核,报分公司安全部、总工程师/项目总监审批后实施;属危险性较大的必须经专家论证通过后实施。2.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合格证书,脚手架、操作平台搭设完毕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3.施工员必须严格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及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到每一个高处作业人员并签字确认。包括外包方的施工管理人员。,6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4.高处作业的日常管理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可靠的防护用品;安全防护设施完好齐全,如安全网、安全防护栏杆等;安全员加强检查工作,发现问题或隐患立即提出整改确保效果项目部各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检查督促方案、规定、制度的落实分公司安全部对安全员工作及方案的实施情况和效果监督检查。三.项目经理应保证方案所需资源的提供。,案例,2012.9.13武汉东湖景园C区工地发生施工电梯坠落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19人死亡。施工单位湖北祥和建设集团具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多年获得“安全零事故单位”称号。该事故属典型“违章操作”,违反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升降机必须由专人操作。事发当天还未上班,专业操作员不在,工人们自己撬开锁进入升降机,当升降机生到两三层时,操作员到了楼下,要求升降机里面的人下来,未同意。升降机升到30层100多米顶端时,失去约束,井架上面两节断裂,(升降机的安装也存在问题。安装厂家是武汉中汇机械公司)升降机呈自由落体状坠落地面。据工人说,每台升降机都配备有专职操作员,在操作员工作时间之外,工人经常自己操作升降机,“很简单”。并不觉得有何危险。,70,7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4.4.1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最高管理者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应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法规要求,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最高管理者应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设施设备、专项技术技能、资金、信息等,以保证作业场所的安全和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中指定一名安全主管,安全主管可以将有关任务委托给“管理者代表”,但责任还是安全主管的。,7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最高管理者应对各层次及各岗位人员的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规定,包括最高管理者、安全主管、管理者代表、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代表、各部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重要设备负责人、OHS培训负责人、管理承包方事务的人员、具有特定OHS资格员工或其他专业人员等,形成文件。,7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4.4.2能力、培训和意识组织应根据各工作岗位的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及职责,从教育、培训、经历等方面确定对岗位人员工作能力的要求,并选择能胜任的人员承担该岗位工作。很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相关人员健康安全意识薄弱、未建立安全管理要求、有要求不按要求实施造成的,所以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意识是预防事故发生,确保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提高意识的同时还应对员工进行有关专项技能的培训,使之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7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组织的培训应具有针对性,培训应考虑不同层次的需求。培训内容可从以下方面考虑⒈全员培训教育。理解组织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及个人的具体作用、职责和权限的培训;⒉新员工及转岗员工所需的意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开展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培训、安全技术交底等活动;⒊针对具体岗位人员的局部危险源和风险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应遵守程序的培训;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活动人员的培训;⒌法律法规要求及合规性评价等方面要求的培训;⒍对负责管理员工、承包方的有关管理人员的培训;⒎针对承包方、供方及进入现场人员所面临风险的培训。,7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4.4.3沟通、参与和协商一.组织应确保就职业健康安全的有关事宜的内、外部沟通组织内部在各职能部门间及各层次间产生的职业健康安全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开展组织内各职能和层次间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方面事宜的沟通。外部相关方包括监管机构、上级单位、应急服务机构、相关方(顾客、供方、承包方、访问者)等。组织就职业健康安全信息与相关方进行协商、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