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次 前言 1 范围1 2 引用标准1 第一篇 锅炉机组的简要特性 3 锅炉总体介绍3 3.1 锅炉设备简况3 4 设计规范及参数10 4.1 主要设计参数10 4.2 主要承压部件及受热面11 4.3 汽水管道19 4.4 燃烧设备20 4.5 附属设备21 4.6 安全阀24 4.7 热工调节及控制系统26 4.8 给水、锅水及蒸汽品质27 4.9 燃煤特性28 4.10 燃油特性29 5 锅炉机组的保护30 5.1 锅炉主汽压力保护30 5.2 锅炉水位保护30 5.3 锅炉再热汽温保护31 5.4 锅炉安全保护监控系统31 5.5 锅炉自动装置37 第二篇 锅炉机组的启动 6 锅炉检修后的验收与试验38 6.1 检修后的验收38 6.2 主要辅机的试运行40 6.3 拉合闸、事故按钮及联锁试验42 6.4 锅炉冷态漏风试验45 6.5 水压试验46 7 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50 7.1 启动前的基本要求50 7.2 检查与准备项目51 8 锅炉的上水54 8.1 上水前的检查和要求54 8.2 锅炉上水的操作及注意事项55 9 炉底蒸汽加热57 9.1 炉底蒸汽加热装置投入前的检查与投入57 9.2 炉底蒸汽加热装置的解列及加热注意事项57 10 锅炉点火前的准备工作58 10.1 点火前的检查与准备58 10.2 炉膛吹扫60 11 锅炉点火61 11.1 投油点火的条件及油枪的投入61 12 锅炉的升温升压65 12.1 锅炉的冷态启动65 12.2 锅炉的热态启动69 12.3 锅炉启动过程的注意事项70 12.4 安全阀的校验71 第三篇 锅炉运行的控制与调整 13 运行参数的调整74 13.1 运行调整的目的74 13.2 燃烧的调整77 13.3 汽温的调整83 13.4 汽压的调整84 13.5 水位的调整85 13.6 空预器烘干与热风再循环运行86 14 双色水位计的运行87 14.1 双色水位计的运行及注意事项87 15 锅炉吹灰系统的运行90 15.1 吹灰的技术参数90 15.2 远方手动吹灰90 15.3 程控吹灰的对象与要求91 15.4 程控吹灰的操作91 15.5 吹灰的注意事项92 16 风机的运行与维护92 16.1 风机及辅机参数92 16.2 风机的启动95 16.3 风机的运行维护99 16.4 风机的停运101 16.5 紧急停止风机运行103 16.6 附图104 17 锅炉电动机的运行105 17.1 电动机运行规定105 17.2 电动机启动次数与间隔时间的规定105 17.3 电动机运行中的检查维护106 第四篇 锅炉停运及保养 18 锅炉机组停运107 18.1 停炉前的准备107 18.2 锅炉机组的正常停运107 18.3 停炉后汽包锅炉的冷却111 18.4 停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12 19 停炉后的保养113 19.1 锅炉保养的原则113 19.2 防腐工作的责任分工114 19.3 锅炉的保养方法114 19.4 锅炉的防冻117 第五篇 锅炉机组事故及故障处理 20 总则118 20.1 重大事故及故障时的处理原则118 21 故障停炉119 21.1 紧急停炉119 21.2 紧急停炉的操作步骤119 21.3 申请停炉120 21.4 “MFT”动作原因120 22 故障减负荷121 22.1 发生RB的条件121 22.2 RB命令执行程序121 23 锅炉水位异常122 23.1 锅炉满水122 23.2 锅炉缺水123 24 锅炉承压部件损坏124 24.1 水冷器管损坏124 24.2 省煤器管损坏125 24.3 过热器管损坏127 24.4 再热器管损坏128 24.5 蒸汽或给水管损坏129 25 锅炉燃烧异常130 25.1 锅炉灭火130 25.2 烟道再燃烧132 26 蒸汽带水133 27 吸风机故障134 27.1 吸风机故障跳闸的原因134 27.2 两台吸风机运行一台跳闸135 27.3 两台吸风机运行同时故障跳闸135 28 送风机故障136 28.1 送风机故障跳闸的原因136 28.2 两台送风机运行一台跳闸136 28.3 两台送风机运行同时故障跳闸137 29 回转式空预器故障138 29.1 空气预热器故障跳闸原因138 29.2 两台空气预热器运行一台跳闸138 29.3 两台空气预热器同时跳闸139 29.4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着火139 30 甩负荷及厂用电中断故障141 30.1 甩负荷141 30.2 6kV厂用电源中断142 31 汽动给水泵跳150 31.1 两台汽动给水泵运行,一台跳闸150 31.2 两台汽动给水泵运行,同时跳闸151 附录A(标准的附录) 锅炉常规上水、水压试验上水、 水压试验前检查卡153 附录B(标准的附录) 锅炉点火前检查卡168 附录C(提示的附录) 饱和温度对照表188 5、6号锅炉运行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5、#6锅炉运行操作、维护及事故处理的要求、步骤及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5、#6锅炉运行人员、检修人员、管理人员通用的技术标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引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1981年版)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热力和机械部分)(1994年版) GB258691热量单位、符号与换算1991年版 DL/T6111996 3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1997年版 DL6122004电站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2004年版 GB/T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2000年版 Q/1.041.2303.011995 本厂消防安全规程 Q/1.041.2303.011995厂用电动机运行规程 东方锅炉厂DG1025/18.2Ⅱ6型锅炉产品设计说明书 湖北戴蒙德机械有限公司吹灰器产品说明书(1988年版) 铁岭光学仪器厂TCMHE2507型双色水位计使用说明书(1987年版) 长春锅炉仪表程控设备股份有限公司B69H1632/2W型无盲区双色水位计使用说明书(2004.01版) 上海鼓风机厂FAF23.7151动叶可调轴流送风机使用说明书 成都电力机械厂静叶可调轴流风机使用说明书(88年版) 恒河西仪CENTUMXL系统操作说明(94年) 第一篇 锅炉机组的简要特性 3 锅炉总体介绍 本锅炉是与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N30016.7/537/537型汽轮发电机配套的亚临界压力中间再热自然循环燃煤汽包锅炉。 锅炉型式为单炉膛Π型露天布置、全钢架悬吊结构、燃煤、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喷燃器为四角布置切圆燃烧、亚临界压力、中间一次再热、自然循环汽包锅炉。 3.1 锅炉设备简况 3.1.1 制造厂家及编号 厂家东方锅炉厂 编号#5炉11717 #6炉11718 3.1.2 制造时间 #5炉1993年9月 #6炉1994年9月 3.1.3 安装时间 #5炉1994年1月15日(炉大件吊装) #6炉1995年3月5日(炉大件吊装) 3.1.4 投产时间 #5炉1995年6月15日 #6炉1996年3月15日 3.1.5 锅炉型号 DG1025/18.2Ⅱ6 3.1.6 锅炉运行方式 采用定压运行,也可以采用“定滑定”方式运行。 在燃用设计煤种的情况下,基本负荷变化范围在50﹪MCR以上时可以不投油助燃。 3.1.7 炉膛 炉膛四周墙由Φ63.5mm75mm的膜式水冷壁管围成。深为13743.4mm,宽为14706.6mm,其深宽比为1∶1.07。 炉顶棚管中心线标高为61米。 汽包中心线标高为65米,布置在炉膛上前方。 水冷壁下部集箱标高为7.1m,前、后墙水冷壁管在16.525m标高处折成冷灰斗,炉膛冷灰斗下方装有水封式除渣装置。 后墙水冷壁管至标高43.635m处,以50夹角向炉内折向伸进2.8m构成折焰角。 在炉膛标高为42.9m以上,炉膛前墙及两侧墙靠水冷壁向火侧布置有壁式再热器。 锅炉后烟井为单烟道,烟道内部布置有低温过热器,省煤器管组布置在低温过热器的下部。 两台LAP10320/883的容克式二分仓空气预热器布置在锅炉后烟井的尾部。 3.1.8 燃烧器 锅炉燃烧器为直流摆动式燃烧器,采用四角布置,切向燃烧,在炉膛中心形成Φ700mm与Φ1000mm的两个假想切圆。#1、3角切Φ700圆,#2、4角切Φ1000圆,位于炉膛四角标高为19.7m至30.1m处。每台燃烧器分上下两组,各由一个气动执行器带动,全部燃烧器由一个操作器控制,可在上、下30的范围同步摆动,在运行中可调整炉膛火焰中心高度并作为再热汽温的主调节手段。(现气动执行器已拆除,燃烧器固定) 每台燃烧器由六个一次风喷口,十个二次风喷口组成。一次风与二次风间隔布置,其中上组燃烧器最上层二次风喷口为消旋二次风喷口,在上组及下组燃烧器的最下一层一次风采用有利于低负荷稳燃的新型多功能稳燃器(船型稳燃器)。 原设计在B、C、F、G四层二次风口内各设置有一支外混式蒸汽雾化Y型轻油枪,共16支,每支油枪设计出力846kg/h,设计总出力为13536kg/h。每支油枪侧布置有一支高能点火装置。 现油枪更改为在B、C、F三层二次风喷口内各设置一支YYQ机械外混式蒸汽雾化程控油枪,共12支,每支油枪设计出力为1000kg/h~1200 kg/h。 在每台燃烧器的甲、乙、丙、丁、戊、己层一次风喷口及B、C、F层二次风喷口均布置有火焰监测探头。 3.1.9 汽包 汽包中心线标高为65m,其内径为Φ1792mm,壁厚为145mm,筒身直段长20m,两端为球形封头,总长约22.25m,筒身材料为锰镍钼合金钢,即13MnNiMo54(BHW35),布置在锅炉上前方,由两根Φ190mm(每端一根)的U型吊杆将汽包吊在大板梁下。 汽包的正常水位(即0位)设在汽包中心线以下100mm处,允许水位波动范围为(050)mm。 3.1.10 水冷壁 水冷壁由Φ63.5mm7.5mm,节距为76.2mm,由光管加焊扁钢组成膜式壁,材料为SA210C。四周膜式壁(前后墙各192根,两侧各169根,共722根水冷壁管)形成深13743.4mm,宽14706.6mm,高61m的炉膛。 水冷壁共划分为24个独立循环回路,前、后、甲、乙各六个回路。 在MCR工况下,整炉循环倍率是4.582。 为了防止膜态沸腾的产生,在热负荷较高的区域,水冷壁采用了内螺纹管。内螺纹管布置范围前墙和甲、乙侧墙为标高21050mm~43000mm之间,后墙为标高18880mm~49580mm之间。 3.1.11 过热器 过热器系统按蒸汽流向分类六级顶棚过热器、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全大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 全大屏和后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为辐射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在水平烟道内,低温过热器在后竖井烟道内,高、低温过热器均为对流式过热器。 烟气离开炉膛前,首先经过布置在炉膛上部的全大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再经过水平烟道的高温过热器后,经转向室转向后烟井,进入低温过热器。 3.1.12 过热蒸汽减温 过热器蒸汽温度由喷水减温器进行控制。减温水由给水泵出口至#3高压加热器前的给水管道上引出。过热器减温水设计流量为105t/h,共布置有三级喷水减温装置。 第一级减温器布置在低过出口集箱至全大屏进口集箱的连接管上,作为正常工况下汽温的粗调用。燃用设计煤种时,在MCR工况下设计喷水量为841.6kg/h;在ECR工况下,设计喷水量为20.327t/h。 第二级减温器分甲、乙侧分别布置在全大屏出口集箱至后屏进口集箱的左、右连接管上,作为备用。 第三级减温器分甲、乙侧分别布置在后屏出口集箱至高过进口集箱的左、右连接管上,作为汽温微调用和调节过热汽甲、乙侧偏差,以确保蒸汽出口温度合格。燃用设计煤种时,在MCR工况下,设计喷水量为210.4kg/h;在ECR工况下,设计喷水量为5.082t/h。 在燃烧煤种变化时,除采用喷水减温控制汽温外,亦可借助停炉检修时调整喷燃器摆角控制主汽温度。 3.1.13 再热器 再热器系统按蒸汽流程依次分为三级壁式再热器,中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 壁式再热器单排垂直布置在炉膛上部大屏区,紧贴前墙和甲、乙两侧水冷壁管向火面上,切角处不布置。中温再热器布置在后屏过热器后,高温再热器布置在中再之后,中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之间不设置中间联箱。 3.1.14 再热蒸汽减温 再热蒸汽温度的控制主要是依靠摆动式燃烧器改变喷口上下角度来改变炉膛火焰中心高度和炉内吸热分配来实现的。 在壁再出口至中再进口连接管道上布置有喷头式喷水减温器作为再热蒸汽温度的微调手段。再热器减温水分别由3台给水泵的中间抽头引出,合并为一根供水管后,供锅炉再热器减温用。再热器减温水设计流量为45t/h(每台泵中间抽头设计流量为22.5t/h)。 燃用设计煤种时,在MCR工况下,设计喷水量为3.877t/h;在ECR工况下,设计喷水量为1.323t/h。 在壁再甲、乙侧进口管道中布置有事故喷水减温器,在事故情况下或低温再热器进口汽温超过340℃时,用以控制再热器的蒸汽温度。 3.1.15 省煤器 省煤器采用顺列水平布置在低温过热器下方的烟道内。在省煤器进口管道与#6下降管之间设置了一条再循环管,管道上设置有两只电动阀门,其作用是在锅炉启动初阶段或停炉初期,锅炉停止补水时,开启此门,利用自然循环的原理向省煤器提供足够的水量,以防止省煤器汽化过热;当向锅炉进行补水时,严密关闭此门。省煤器内建立起连续的给水后,省煤器再循环门应严密关闭。 3.1.16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每台锅炉配置了两台型号为LSP10320/883容克式空气预热器。布置在锅炉后烟井的尾部,空气预热器为二分仓型式,转子直径为10320mm,蓄热元件高度自上而下为800mm、800mm和300mm,共1900mm,最下层30mm冷端蓄热元件为耐腐蚀钢,其余热段蓄热元件为碳钢。 本空气预热器采用的是受热面回转式再生热交换器,烟气和空气以逆流方式换热。采用径向轴向,径向旁路密封系统,密封周界短,效果好,另外还设置了一套热态径向密封间隙调节控制系统,跟踪热态变形,以减少漏风。 甲、乙空预器出口热风箱与甲、乙送风机入口之间分别设有热风再循环管,管道上安装有热风再循环电动调整风门和手动插板风门,调整风门为远方控制,以调节空预器入口冷风温度。 3.1.17 5﹪环形集箱疏水 本锅炉在垂直烟道包墙过热器出口设有环形集箱,在环形集箱的四个角设置了5﹪MCR的疏水管路,各串联两只(一次门为手动,二次门为电动)截止阀,经疏水总管道排至定排扩容器。设计最大排放量为51t/h,工作压力为≤2.5MPa,工作温度≤285℃。 3.1.18 40﹪MCR旁路系统 40﹪MCR旁路系统设计容量为410t/h。分高、低旁路串联布置,高压旁路布置在高温过热器出口管与低温再热器进口管之间;低压旁路布置在高温再热器出口管与凝汽器之间。 在点、停炉过程中及全甩负荷情况下,40%MCR旁路可投入,以调节参数和流量,冷却再热器及过热器,维持锅炉低负荷时燃烧稳定的蒸发量。 3.1.19 炉墙 炉墙由水冷壁、水平烟道及垂直烟道的包覆管和炉前后顶棚管构成,均为膜式壁结构、敷管炉墙。 炉墙四周、水平烟道、尾部竖井的垂直烟道炉墙保温均为轻型结构,主要材料采用岩棉制品,炉墙膜式管壁外用150毫米厚的岩棉板敷设,镀锌铁丝网固定,其总厚度200mm,(自管子中心线算起),炉墙外部敷设1毫米厚的镀锌铁皮波形护板。在环境温度25℃时,外护板温度不大于50℃。 炉顶大包内的管道当其介质温度小于450℃,未保温。介质温度大于450℃的管道,包覆的保温材料为微孔硅酸钙管壳,外表面未敷设保护层。 3.1.20 锅炉钢架与刚性梁 锅炉钢架为全钢结构,露天独立布置,按八度地震裂度设防。全部钢架共分七层,钢架主要构件的连接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次要构件的连接采用焊接方式。 刚性梁主要采用截面H型60020011/17的钢材,炉膛和对流竖井承压能力短时间可达8718Pa,无永久变形。它的作用是用来保证整台锅炉壳体的刚性。刚性梁通过各种导向装置把锅炉受到的风栽荷、地震载荷及管道的膨胀推力传递到钢架上,防止锅炉晃动,并起到建立锅炉膨胀中心的作用。锅炉采用水平缠绕式刚性梁。 3.1.21 锅炉膨胀系统 本锅炉的膨胀中心点设在炉膛中心线与标高61.9米的顶板上护板平面的交点处,它作为锅炉膨胀零点,除壁再管和前墙水冷壁外,所有穿炉顶管子均与顶棚管之间封焊固定,而顶棚管的吊架全为刚性吊架,顶护板内温度按420℃考虑,凡高于420℃的管子(屏)则向上膨胀(标高61.9米以上部分)。 除顶棚进出口集箱,大屏进出口集箱,水冷箱上集箱和侧包墙上集箱为刚性吊架外,所有蒸汽系统的其他集箱和连接管均为弹性吊架。沿炉外表方向设有四层16个导向装置点,标高分别为59.5m、50.4m、40.3m、19.3m,炉膛前墙三个,后墙两个,两侧墙各一个,尾部竖井前墙一个,尾部竖井后墙两个。 壁再管在标高44950mm外设固定节点,由此有一定胀差时可通过膨胀节吸收并保证炉顶的密封。 其它各级受热面管排穿顶棚后与集箱连接时,有一定数量的弯头,使管排具有一定的柔性。 锅炉本体布置有膨胀指示器。 4 设计规范及参数 4.1 主要设计参数 序号 顶目 单位 设计数据 备注 1 锅炉蒸发量 t/h 1025/909 MCR/100﹪ 2 再热蒸汽量 t/h 824.76/740.18 MCR/100﹪ 3 汽包压力 MPa 19.36/18.3 MCR/100﹪ 4 主蒸汽压力 MPa 18.29/17.26 MCR/100﹪ 5 主蒸汽温度 ℃ 540/540 MCR/100﹪ 6 再热蒸汽进口温度 ℃ 319/313.6 MCR/100﹪ 7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 540/540 MCR/100﹪ 8 再热蒸汽出口压力 MPa 3.875/3.475 MCR/100﹪ 9 再热蒸汽出口压力 MPa 3.674/3.294 MCR/100﹪ 10 给水温度 ℃ 276.4/269.2 MCR/100﹪ 11 冷风温度 ℃ 60/25 预进口/环境 12 热风温度 ℃ 349/345 MCR/100﹪ 13 排烟温度 ℃ 159/153 MCR/100﹪ 14 锅炉计算效率 ﹪ 91.23/91.35 MCR/100﹪ 15 燃料消耗量 t/h 141.3/127.6 MCR/100﹪ 16 炉膛出口烟温 ℃ 1081/1072 MCR/100﹪ 17 锅炉汽水系统总阻力 MPa 1.76 MCR/100﹪ 18 烟气总阻力 Pa 2600 MCR/100﹪ 19 空预器空气总阻力 Pa 1000 MCR/100﹪ 20 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 1.25 MCR/100﹪ 21 炉膛容积热负荷 kJ/m2h 338103/306106 MCR/100﹪ 22 炉膛截面积热负荷 kJ/m2h 14.35106/12.95106 MCR/100﹪ 23 炉膛辐射受热面热负荷 kJ/m2h 404/103/347103 MCR/100﹪ 4.2 主要承压部件及受热面 序号 顶 目 单位 设计数据 备注 1 汽包 1内径 mm Φ1792 2壁厚 mm 145 3长度直段 总长 m 20 约22.25 4材料 13MnNiMo54 BHW35 5中心线标高 m 65 6正常水位在中心线下 mm 100 7总水容积 m3 53 2 省煤器 1型式 蛇形管式 2受热面积 m2 2954 3管排数 排 112 管排为三 根管弯制 4外径及壁厚 mm Φ516 5材料 SA-210C 6进口/出口水温 ℃ 269.2/281 100工况 3 水冷壁 1型式 膜式壁 2受热面积 m2 3534.5 3管根数 根 722 4外径及壁厚 mm Φ63.57.5 5材料 SA-210C 4 包覆过热器 1型式 膜式壁 2受热面积 m2 3外径及壁厚 mm Φ516 4材料 SA-210C 续表 序号 顶 目 单位 设计数据 备注 5 低温过热器 1型式 对流式 2受热面积 m2 13896 3管根数 根 5112 5根套 4外径及壁厚 mm Φ577 5材料 12Cr1MoV 15CrMo 15Mo3 SA210C 6运行控制壁温 ℃ 441 7报警壁温 ℃ 473 8进/出口蒸汽温度 ℃ 362/409 100﹪工况 6 全大屏过热器 1型式 辐射式 2受热面积 m2 714.7 3片数、根数 根 1444(片 4外径及壁厚 mm Φ516 5材料 SA-213 TP347H 12Cr2MoWVTiB 12Cr1MoV 6运行控制壁温 ℃ 459 7报警壁温 ℃ 481 8进/出口蒸汽温度 ℃ 400/447 100﹪工况 续表 序号 顶 目 单位 设计数据 备注 7 后屏过热器 1型式 辐射式 2受热面积 m2 1307.9 3屏数 片 21 13根套 4外径及壁厚 mm Φ548.5 Φ608 Φ608.5 Φ549 5材料 12Cr2MoWVTiB 12Cr1MoV SA213 TP347H 6进/出口蒸汽温度 ℃ 447/497 100﹪工况 7运行控制温度 ℃ 524 壁温 8报警温度 ℃ 542 壁温 8 高温过热器 1型式 对流式 2受热面积 m2 2884.1 3管根数 根 684 4外径及壁厚 mm Φ519 5材料 SA-213 TP347H 12Cr2MoWVTiB 12Cr1MoV 6进/出口蒸汽温度 ℃ 493/540 100﹪工况 7运行控制壁温 ℃ 550 8报警壁温 ℃ 573 续表 序号 顶 目 单位 设计数据 备注 9 低温壁式再热器 1型式 辐射式 2受热面积 m2 419.4 3管根数 根 483 单排管 4外径及壁厚 mm Φ504 5材料 12Cr1MoV 6进/出口蒸汽温度 ℃ 319/374 100﹪工况 10 中温再热器 1型式 对流式 2受热面积 m2 2094.3 3管根数 根 1432 14根套 4外径及壁厚 mm Φ608.5 Φ604 Φ605 5材料 SA213 TP347H 16Cr1Mo 12Cr1MoV 12Cr2MoWVTiB 6进/出口蒸汽温度 ℃ 374/482 100﹪工况 7运行控制壁温 ℃ 489 8报警壁温 ℃ 529 续表 序号 顶 目 单位 设计数据 备注 11 高温再热器 1型式 对流式 2受热面积 m2 1731.6 3管根数 根 764 7根套 4外径及壁厚 mm Φ608.5 Φ604 Φ605 Φ514 Φ515 5材料 SA213 TP347H 12Cr2MoWVTiB 12Cr2MoV SA213 T91 6进/出口蒸汽温度 ℃ 482/540 100﹪工况 7运行控制壁温 ℃ 548 8报警壁温 ℃ 563 12 锅炉水容积 1汽包 m3 53 水压试验时 m3 23 正常运行时 2省煤器 m3 46 3水冷壁系统 m3 158 4过热器 m3 177 水压试验时 5再热器 m3 101 水压试验时 6锅炉总水容积 m3 535 水压试验时 m3 227 正常运行时 续表 序号 顶 目 单位 设计数据 备注 13 过热器一级减温器 1型式 多孔喷水式 2数量 只 1 3减温水量 kg/h 841.6 MCR t/h 20.327 ECR 4减温水源 从给水泵出口管道引出 5减温水压力 MPa 22.52 6减温水温度 ℃ 169.89 14 过热器二级减温器 1型式 多孔笛喷水式 2数量 只 2 3减温水量 t/h 4减温水源 从给水泵出口管道引出 5减温水压 MPa 22.52 6减温水温度 ℃ 169.89 15 过热器三级减温器 1型式 多孔笛喷水式 2数量 只 2 3减温水量 kg/h 210.4 MCR t/h 5.082 ECR 4减温水源 从给水泵出口管道引出 5减温水压 MPa 22.52 6减温水温度 ℃ 169.89 7Ⅰ、Ⅱ、Ⅲ级减温水量 t/h 105 续表 序号 顶 目 单位 设计数据 备注 16 再热器减温器 1型式 喷水式 2数量 只 2 3减温水量 t/h 45 设计 t/h 3.877 MCR t/h 1.323 ECR 4减温水源 从给水泵中间抽头引出 5减温水压 MPa 7.5 6减温水温度 ℃ 169.89 7 17 再热器事故喷水减温器 1型式 喷头式 2数量 只 2 3减温水量 t/h 4减温水源 从给水泵中间抽头引出 5减温水压力 MPa 7.5 6减温水温度 ℃ 169.89 18 旁路系统 1型式 两级串联 40﹪MCR 2容量 t/h 410 3高旁减温范围 ℃ 221 4高旁减压范围 MPa 13.05 100﹪ 5低旁减温范围 ℃ 360.5 100﹪ 6低旁减压范围 MPa 2.416 100﹪ 续表 序号 顶 目 单位 设计数据 备注 19 空气预热器 1型号 LAP10320/883 2型式 容克式 二分仓 3受热面积 m2 104263 4台数 台 2 5直径 m 10.32 6转速 r/min 1.14 7转向 甲侧出轴反向 乙侧出轴正向 8进/出口风压 kPa 9进/出口风温 ℃ 60/349 MCR 10空气侧阻力 Pa 1000 MCR 11漏风系数 Δaky ≯0.20 12主驱动电机 异步电机 型号 Y160L4 功率 kW 15 转速 r/min 1460 电流 A 30.3 13辅助驱动电机 异步电机 型号 Y160M28 功率 kW 5.5 转速 r/min 720 电流 A 13.3 14减速机减速比 131∶1 15主驱动时转子 r/min 1.14 16辅助驱动时转子转速 r/min 0.5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