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超临界锅炉再热器事故减温水量大原因分析及措施.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600MW超临界锅炉再热器事故减温水量大原因分析及措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600MW超临界锅炉再热器事故减温水量大原因分析及措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600MW超临界锅炉再热器事故减温水量大原因分析及措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600MW超临界锅炉再热器事故减温水量大原因分析及措施.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600MW超临界锅炉再热器事故减温水量大原因分析及措施.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4 4卷第 5期 2 0 1 3年 9月 锅 炉 技 术 B0I I ER TECH NOI OGY VoI _ 4 4.No . 5 S e p t ..2 Ol 3 6 0 0 MW 超临界锅炉再热器事故减温水量大原因分析及措施 宋大勇 ,文 岩 ,吴 炬 ,金 岩 ,薛永 峰 ,张 野 ,粱 辽宁省 电力有限公 司电力科学研 究院 ,辽宁 沈 阳 1 1 0 0 0 6 摘要 对 6 0 0 Mw 超 临界锅炉再热 器事故喷水量高 的原 因进 行 了分 析 , 指 出人 口汽温高 、 运 行氧量 高 、 人 口烟温高以及受热面面积布置偏多是再热器事故 喷水 量大 的主要原 因 。通过采 用将 再热器 烟气挡板 关小 到 2 O ~4 0 、 将不同负荷下运行氧量降低 0 . 6 ~1 . 1个百分点 、 合理调 整吹灰程 序人为增 加再热 系统沾污程 度 等方 式 , 有效减少 了减温水量 3 O ~4 0 t / h 。建议电厂通过减少再热 系统受热 面 、 增 加省煤器 受热面等 改造 , 在 保证 排烟温度不升高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再热系统事故喷水量 。 关键词 超 临界锅 炉 ;再热 汽温 ;减 温水 ;受 热面 ;烟气挡板 ;氧量 ;吹灰 中图分类号 TK 2 2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2 4 7 6 3 2 O l 3 0 5 0 0 6 2 0 5 1 设备及煤质 某 电厂 9号 机组 为 国 内 首 台燃 用 褐 煤 的 超 临界 机组 , 锅 炉 为 一 次 中 间 再 热 、 超 临 界 压 力 变 压运 行带 内置 式再 循 环 泵启 动 系 统 的 直 流锅 炉 。 该锅 炉采 用 兀 型 布置 、 单 炉膛 、 尾部 双烟 道 、 全 钢 架 、 悬 吊结 构 、 燃 烧 器 前 后 墙 布 置 、 对 冲 燃 烧 , 炉 膛 出 口依 次 布置 屏 式过 热 器 、 末 级 过 热 器 、 末 级 再 热器 , 尾 部 前 烟 道 布 置 低 温 再 热 器 和 省 煤 器 , 尾 部后 烟 道 布 置 低 温 过 热 器 和 省 煤 器 。制 粉 系 统 采用 中速 磨正 压 直 吹 系统 , 每 台 炉 配 7台磨 煤 机 , 布 置于 前墙 或后墙 同一 层 的 I NAS B燃 烧 器 , 前 墙 4层 , 后墙 3 层 , 每层 布置 5只 。在 煤粉 燃烧 器 的上方 前 、 后 墙 各 布 置 1层 燃 尽 风 喷 口, 每 层 各 5个 , 设 计煤 质 为霍 林 河 褐 煤 。锅 炉 主 要设 计 煤 质 和设计 参 数特性 如 表 1 、 表 2所 示 。 表 1 设计 煤质 表 2 锅 炉主 要设 计参 数 项 目 负 荷 工 况 BM CR TRI 75 THA 过热器 出口蒸汽流量 / th 再热器 出口蒸汽流量 / th 一 过热器出 口温度/ ℃ 再热器出 口温度/ ℃ 再热器进 口温度/ ℃ 排 烟 温 度/ ℃ 省煤器出 口过量空气系数 燃煤耗量/ t h _ 1 571 5 69 。0 32 0 .3 1 5 0 1 .1 9 42 3. 6 57 1 5 69 .O 31 3 .8 1 45 .6 1 .1 9 40 4. 3 5 7l 5 69 . 0 3 05 .7 1 2 O 1 . 25 2 86 .6 2 现象 前 后 墙 对 冲 燃 烧 技 术 的 锅 炉 在 设 计 时 多 采 用 烟气 挡板 调整 再热 汽 温[ 1 ] , 对 于 6 0 0 MW 等级 超 临界 机 组 , 考 虑 与再 热 系 统 的 压 力 匹 配 问 题 , 事 故 减温水 多来 自给 水 泵抽 头 , 对 机 组 热 耗 影 响 较大 , 所以在设计 上, 通过调整 流经再热器 的烟 气量 , 满 足再 热 汽 温 要 求 , 事 故 减 温 水 量 设 计 为 0 t / h 。由表 3 分析表明 , 在 3 9 0 Mw 负荷时, 再 热器 减 温水 阀 门开度 在 4 7 ~6 1 , 两侧 减 温水 总 量为 5 O . 0 8 t / h , 在 5 3 0 Mw 负 荷 时 , 再 热 器减 温水阀门开度为 1 0 0 , 两侧减温水总量为 7 8 . 5 1 t / h , 在 6 0 0 MW 负荷 时 , 再 热 器 减 温水 阀 门开 度 收稿 日期 2 0 1 21 02 0 作 者简介 宋大 勇 1 9 7 7 男 , 工程师 , 硕 士研究生 , 现 主要从事 电站锅炉 的性能试验 、 故障诊断和设备改造等工作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5 期 宋 大勇 , 等 6 0 0 MW 超临界锅 炉再 热器事故减温水量大原因分析及措施 6 3 为 1 0 0 , 两 侧 减 温 水 总 量 为 7 4 . 0 3 t / h 。对 于 6 0 0 Mw 容 量 , 5 6 9℃/ 2 s . 4 MP a等 级 的超 临 界 机组 , 额 定负 荷 下 1 t / h事 故 减 温 水 量 对 供 电 煤 耗 的影 响为 0 . 0 3 1 g c e / k Wh , 6 0 0 Mw 负 荷下事 故 减温 水 量 达 到 7 4 . 0 3 t / h , 机 组 供 电煤 耗 增 加 约 2 . 2 9 g c e / k Wh , 而 且在 负荷 波 动时 , 烟气 挡板 调 节 存 在 滞后 性 , 汽 温 难 以控 制 , 即使 减 温 水 阀 门 全 开 , 高再 出 口汽 温 仍 有 超 温 现 象 发 生 l 2 J 。可 见 , 分析 并解 决 事 故 减 温 水 量 大 的 问 题 成 为 电 厂 提 高机 组经 济 性和 安全 性 的重要 方 向之 一 。 表 3实际 减温 水量 与设 计值 对 比 3再热器事故 喷水 大的原 因分析 分析 一个 受 热 面 的 吸热 量 , 通 常 按 照 3个 方 程 考 虑l 3 ] Q一 1 “P Q一 一 △a 。 2 H 3 式 中 Q 再 热 器换 热量 , k J / k g ; 走 再 热 器传 热 系数 , w/ m K ; H 换 热 面积 , m ; B 计 算燃 烧 消耗 量 , k g / h ; △ 温 压 , ℃ ; 保 热 系数 ; J 入 口烟气焓 值 , k J / k g ; 出 口烟气焓 值 , k J / k g ; △ a 漏 风 系数 ; J 。漏人受热面冷空气焓值 , k J / k g ; D 再 热蒸 汽流 量 , k g / h ; 出 E l 蒸 汽焓 值 , k J / k g ; i 人 口蒸汽 焓值 , k J / k g 。 在 其他 条件 不 变 的情况 下 , 当高 压 缸 排 汽温 度 高 于设计 值 , 入 口焓 值 i 升 高 , 虽 然 温 压 有 所 下降 , 换热量 Q下降, 但总体上再热器出 口温度 出 口焓 值 升 高 ; 当再 热 蒸 汽 流 量 D 减 少 , 虽 然 受 热面 整体 换热 量 Q下 降 , 但 单位 蒸 汽 吸热量 QB / D增加 , 再 热器 出口温度 出 口焓值 升 高 ; 当再热 系统 人 口烟 气温 度升 高 , 即 j 升高 , 换 热 量 Q升 高 , 再 热 器 出 F J 温 度 出 口焓 值 升 高 ; 当受热 面 H 布置 偏 大时 , 受 热 面换 热 量 Q 升 高 , 再热器 出口温度 出 口焓值 升高; 当烟气 流速升高 、 受热 面沾污状 况减轻时 , 传热 系数 k 升高 , 受热 面换 热 量 Q升高 , 再 热器 出 口温度 出 F J 焓 值 升 高 ; 除空气 预热 器 外 , 大 型 锅 炉受 热 面 漏 风量 很 少 , A c d。占换 热 量 很 小 比例 , 可忽 略 不计 。通过 机组 的热力 性 能试 验 测 试 , 再 热蒸 汽 流 量 与设计 值 基本 相符 , 证 明 其不 是 机 组事 故 喷 水 量大 的 主 要 原 因 。 主要 原 因 是 由 以下 几 方 面 造 成 3 . 1再 热器入 口汽 温高 于设计 值 如 表 4所 示 , 在 工 况 I中 , 当末 级 过 热 器 出 口蒸 汽 温度为 5 6 5℃ 时 , 再 热 系 统人 口蒸 汽温 度 高达 3 1 9 ℃ 左 右 , 高 出 设 计 值 5℃ 左 右 , 而 此 工况 下减 温水 流量 高达 4 5 t / h左 右 。在 工 况 Ⅱ 中 , 当末 级过 热器 出 口蒸 汽 温度 达 到 锅 炉设 计 值 5 7 1℃ 时 , 再 热 系 统 人 口蒸 汽 温 度 高 达 3 2 5℃ 左右 , 高 出设 计 值 1 2℃ 左 右 , 此 工 况 下减 温水 流 量高 达 7 5 t / h左 右 。在其 他条 件不 变 时 , 当再 热 器入 口汽温升高 , 虽然传热温压有所下 降, 换热 量下 降 , 但 总体 上 出 口汽 温 还 是 会 升 高 , 要 想 维 持再 热 器 出 口 汽 温 不 变 , 需 要 增 加 事 故 喷 水 量 ] 。按照文献[ 3 ] 计算 , 在 6 0 0 Mw 负荷下 , 人 口汽温 升高 1 2℃ , 事故 减温水 流量 将增 加 2 1 t / h 左右 。 表 4再 热器入 口汽 温对 事故 喷水量 的影 响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6 4 锅 炉 技 术 第 4 4卷 3 . 2 实 际运行 氧量偏 高 再热 系统 共 分两 级 , 低 温 再热 器 布置 尾 部 炯 道 , 高温过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 后侧 , 两级 受热 面 的对 流特性 较 强 。在 一 定 范 围 内 , 当运 行 氧 量 增加 时 , 炉膛 温 度 略 有 下 降 , 辐 射 受 热 面 吸 热 量 减少 , 但 烟 气 量 增 加 , 使 属 于对 流 受 热 面再 热 系 统 吸热 量增 加 , 为 了维 持 出 口汽 温 , 事 故 喷 水 量 增加 。图 1分 析 了实 际运 行 氧 量 与 设 计 值 对 比 情况 , 受 表 计 指 示 不 准 等 因 素 影 响 , 6 0 0 Mw ~ 3 5 0 Mw 负荷 下锅 炉运 行 氧量 比设 计 值 高 出 0 . 6 ~ 1 . 1个 百 分 点 , 通 过 计 算 得 知 烟 气 量 增 加 了 3 . 1 ~6 . 8 , 烟 气 换 热 量 相 应 增 加 , 出 口汽 温 升高 。可见 , 锅 炉 实 际 运行 氧 量 偏 高 也 是再 热 系统 事故 喷水 量偏 大的 原 因之 一 。 图 1 实际运行氧量与设计值对 比 3 . 3高 温再 热器 入 口烟温 高 由表 5分析 表 明 , 设计 工况 水 冷 壁 吸 热量 占 总输入 热 量 的 4 2 . 6 3 , 工 况 I~ Ⅲ中 实 际运 行 中水 冷 壁 吸热 量 仅 为 3 6 ~3 9 , 低 了 4 ~ 7个 百分 点 ; 设 计 工 况 屏 式 过 热 器 吸 热 量 占 总 输 入 热量 的 1 1 . 8 2 , 工 况 I~ Ⅲ 中 实 际 吸 热 量 为 1 3 ~ 1 4 , 高 出设计 值 1 ~2个 百 分 点 ; 设 计 工 况末 级 过 热 器 占总输 入 热 量 的 5 . 9 oA , 工 况 I~ Ⅲ中实 际 吸热量 为 6 ~7 9 / 6 , 高 出设 计 值 1 个 百 分点左右。综合对 比, 从烟气流程 上看 , 末 级再 热器之前的水冷壁 、 屏式过热器和末级过热器等 受 热 面 总 吸 热 量 比设 计 工 况 低 了 2 ~ 3个 百 分 点 。也就是说 , 在输入相 同热量情况下 , 当烟气 进入再热 系统 时, 烟气温度并未 降到设 计值 , 通 过实际测量 , 人 口烟温 比设计 值偏高 2 0℃~4 O ℃ 。所以说 , 水冷壁等再热系统之间的受热面吸 热量少造成高再入 口烟温高是再热 系统 事故喷 水 量偏 大 的原 因之一 。 表 5各 受热 面吸 热量 比例分 析 项 目 设 计 工 况1 况 I 工 况 Ⅱ 工 况 Ⅲ 屏 / 式 MJ 过 .h 热 器 1 6 1 8 8 7 8 6 9 1 2 8 4 7 2 1 9 j 3 7 2 8 。 7 5 末 / 级 MJ 过 .h 热 器 I 3 。8 97 9 3 2。 881 3 45 。3 6 3 5 4 3 4。 水 总 4 2 .6 3 3 8 . 6 1 3 7 . 6 6 3 6 . 9 4 的 百 分 I L / 4 Z . 6 3 3 8 . 占总 1 1 1 3 . 1 3 . 热 量 的 百 分 L b/ / / 0 / 。 11 . 82 1 3.一 ⋯6 9 ⋯8 O 未 占 总 5 . 9 o 6 . 6 . 5 4 6 . 7 2I*b / O/0 8 热 量 的 百 分 / o ⋯~ ⋯‘ ⋯。 s z s s e ss s s ⋯ 锅炉 热效 率/ 9 2 . 3 6 9 1 . 5 9 1 . 5 9 1 . 5 末级再热器之前 的 受 热 面 吸 热 量 6 0 . 3 6 5 7 . 8 0 5 7 . 8 9 5 8 . 1 8 百 / 3. 4 受热面 面积 布置 偏大 受 热 面沾 污 系数 的选 取 是 锅 炉 受 热 面 布 置 的难点 之 一 , 受 煤 质 、 运 行 方 式 、 布 置 方 式 的 影 响, 沾污系数差别很大 , 即使 同一受热 面, 吹灰前 后 沾污 系数 也会 有 5 O ~1 5 O 的 变化[ 6 ] 。所 以 设 计者 基本 参 照经 验 进行 选 取 , 当沾 污 系 数 选 取 不 当 , 受热 面面 积 的设 计 很 难 满 足 实 际需 要 。从 3 . 1 ~3 . 3节 分 析 , 入 口汽温 高 、 运行 氧 量高 、 入 口 烟温 高等 因素 对 减 温 水 流 量 的 影 响 范 围在 3 0 ~ 4 0 t / h 。但 实 际 运 行 中 减 温 水 量 达 到 了 5 O ~ 8 0 t / h 。可 见 , 对锅炉 沾 污系 数 考虑 不 足 , 造成 再 热 系统 受 热 面 布 置 偏 大 是 事 故 喷 水 量 的 原 因 之 一 。 4 降低 事故减温水量的运行措施 4 . 1关小再 热器 烟气 挡板 在 5 5 0 Mw 负 荷 下 , 过 热 系 统 烟气 挡 板 开 度 为 1 0 0 , 当再 热 系统 烟 气 挡板 从 5 0 关 到 4 0 9 / 6 时, 事故喷水量从 7 5 t / h左右下降到 6 8 t / h左右, 继续关 到 3 O 时 , 事故喷 水量下 降到 5 9 t / h左 右 , 见 图 2 。可 见 , 通过 烟气挡板 调整再 热汽 温是 较为 有效的方式之一。但再热器侧 烟气挡板关小后 , 部分 烟气转 移 到 低 温 过热 器 侧 , 受 低 温 再 热 器 和 低 温过热 器整 体 换 热效 率 下 降 , 受 热 面 出 口烟 气 温度升高 , 再热器烟气挡板从 5 0 9 / 6 关到 4 0 时, 排烟温 度升 高 了 2℃~ 3℃ 。再 热器 烟气 挡板 从 4 0 关 到 3 0 9 / 6 时 , 排 烟 温 度 升 高 了 l℃ ~2℃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5期 宋大勇 , 等 6 0 0 Mw 超 临界 锅炉再热器事故减温水量大原 因分析及措施 6 5 在额定 负荷 下 , 当 烟气 挡 板 从 5 0 关 到 3 0 时 , 排烟 温 度 升 高 3℃ ~ 5℃ , 对 锅 炉 热 效 率 影 响 0 . 1 ~O . 3 , 对 供 电煤 耗影 响 0 . 3 ~ 1 g c e / k W h 左右 , 事故 喷水下 降 1 0 ~2 0 t / h , 影响供 电煤耗 0 . 3 ~0 . 6 g e e / k Wh , 两者对经济性影响相当。但 考虑到烟气 挡板对再 热汽温调整有较强 的滞后 性 , 当负荷波 动 时 , 如果 调 整 不 当 , 常有 再 热 器 出 口汽 温超温 现象发 生 , 所 以在额 定 负荷 下 , 再热 器 挡板开度控制在 2 O ~4 0 , 其他负荷可根据事 故减 温水流 量裕度 来调 整再热 器烟气 挡板 。 邑 血1 辑 烟气挡板开度, % 图 2 烟气挡板开度对事 故减温水量的影响 4 . 2 降低 运行 氧 量 在 6 0 0 Mw 负 荷 下 , 当运 行 氧量 从 4 . 0 下 降到 3 . 3 , 变 化 0 . 7个 百 分 点 时 , 烟 气 量 从 2 5 8 1 t / h下降到 2 4 9 2 t / h , 下降了 3 . 6 左 右, 受热面换热量下降 2 . 8 左 右, 减温水 量下降 了 5 ~ 1 0 t / h 。可 见 , 降 低 运 行 氧量 , 减 少 再 热 系 统 吸热 量 , 是 控 制事 故减 温水 量有 效 方式 之一 。 4 . 3 吹灰 方式 改 变 受 热 面 的 积 灰 使 烟 气 与 受 热 面 之 间 的传 热 热阻增加 , 传 热量减少 , 当炉膛蒸发 受热面积 灰 会使炉膛 内辐射换 热量减少而导致 炉膛 出 口烟 气 温度 升 高 , 使 对 流 区 间受 热 面 的温 度 升 高 , 而 处 于水 平 烟道 和尾 部 烟 道 的 受 热 面积 灰 , 对 流换 热 量减 少 , 使烟 温 升 高 [ 7 ] 。每 级 受 热 面 积 灰 均会 使减少受热 面吸热量 。电厂吹灰投 运程序通 常 为从炉 膛 内受 热 面 开 始 , 依 次 经 过 水 平 烟 道 、 尾 部烟道 , 到空气预热器结束 。调整后 的吹灰程序 为跳过高温再热器和低温再热器受热面吹灰器 , 人为增加再热系统受热面沾污程度 , 减少其吸热 量[ 8 ] 。同 时加强 再热 系 统 之 前 的水 冷 壁 、 屏 式 过 热器和高温过热器受热面的吹灰次数 , 使进入再 热系统 烟 温 下 降 , 同 样 也 减 少 了 再 热 系 统 吸 热 量 , 降低事 故喷水 量 。 5 结 语 1 人 口汽温 高 、 运 行氧量 高 、 入 口烟 温高 以 及受热 面 面 积 布 置 偏 多 是 造 成 锅 炉 事 故 喷水 量 大 的主要原 因 ; 2 通 过 采 用 将 再 热 器 烟 气 挡 板 关 小 到 2 0 ~4 0 、 将运行氧量降低到设计范畴 、 调整 吹灰方 式人 为增 加 再 热 系统 沾 污程 度 等 方 式 , 有 效减少 了事 故减 温水 量 3 0 4 0 t / h ; 3 通过合理的运行调整 , 虽然减温水下降 幅度较大 , 但仍无法达 到设计 工况, 建议采用 减 少再热 系 统 受 热 面 、 增 加 省 煤 器 受 热 面 等 改 造 , 在保证排烟温度不升高 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 再 热系统 事故 喷水 量 。 参考 文献 [ 1 ]樊泉桂. 锅炉原 理E M1 . 北京 中国电力 出版社 , 2 0 0 4 . [ 2 ]狄万丰 , 韩继伟 , 杨 忠灿 , 等. 超 临界 6 0 0 Mw 机组褐煤 锅炉 的运行特性研究 [ J ] . 热力发 电, 2 0 1 1 , 4 0 4 6 2 6 5 . [ 3 3北京锅炉厂译.锅 炉机组热力 计算标准 方法[ M] .北 京 机 械工业出版社 , 1 9 7 6 . [ 4 3张文景, 黄郁 明 , 张 书谨 .大型机 组再热 汽温调节 手段研 究 [ J ] . 热能动力工程 , 2 0 0 2 3 . [ 5 ]冯 俊 凯 , 沈 幼 庭.锅 炉 原 理 及计 算 [ M] . 北 京 科 学 出 版 社 , 1 9 9 2 . [ 6 ]樊桂 泉, 樊增 权.煤 的灰污 特性 对受 热面 传热 的影 响分 析 [ J ] .热力发 电, 2 0 0 5 1 1 . [ 7 ]徐雪 源.锅炉排烟温度分 析口] . 锅炉技术 , 1 9 9 9 3 . [ 8 ]刘伟勋 , 宋大勇.HG一1 0 2 5 / 1 7 . 5 一HM3 5型锅炉吹灰对 机 组 的影响[ J ] . 东北 电力技术 , 2 0 1 0 8 . Me a s u r e s a n d Ca u s e An al y s i s on t h e Hi gh At t e mp e r a t i o n W a t e r F l o w i n R e h e a t er o f 6 0 0 MW S u p e r c r i t i c a l Bo i l e r S oNG Da y o n g, W EN Ya n, W U J u, J I N Ya n, XUE Yo n g f e n g, ZHANG Ye, LI ANG Chu a n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t a t e Gr i d Li a o n i n g El e c t r i c P o we r Co .,Lt d . ,S h e n y a n g 1 1 0 0 0 6。Ch i n a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锅 炉 技术 第 4 4卷 Ab st r a ctThe c a us e of t he h i gh a t t e mpe r a t i o n wa t e r f l o w o f 6 0 0 M W Su pe r c r i t i c a l Boi l e r i s a n a l ys e d,po i n t ou t t ha t t he h i gh i nl e t s t e a m t e m p e r a t u r e,t he h i gh r un ni n g o xy ge n,t he h i gh e n t r a nc e s m o ke t e mpe r a t ur e a nd t he m o r e h e a t i ng s ur f a c e a r e a a r e t he m a i n c a us e s of t he l a r ge a mou nt o f a t t e m p e r a t i on wa t e r i n r e he a t e r . By a d op t i n g t he r e he a t e r g a s b a f f l e do wn t o 2 0 ~ 4 O ,b y a d o p t i n g o x y g e n t o r e d u c e 0 . 6 ~ 1 . 1 ,a n d r e a s o n a b l y a d j u s t i n g t h e b l o wi n g p r o c e s s ,a t t e mp e r a t i o n wa t e r f l o w i s d e c r e a s e d b y 3 0 4 0 t / h .S u g g e s t i o n s a r e t o r e d u c e t h e m o r e a t t e mpe r a t i o n wa t e r f l o w by r e du c i n g t he r e he a t e r he a t i ng s ur f a c e a r e a,a n d i n c r e a s e i n g t he e c on omi z e r he a t i n g s ur f a c e a r e a i n t he c a s e o f e ns u r i n g e x ha u s t t e mpe r a t ur e d o e s n o t r i s e . K e y wor ds s up e r c r i t i c a l b oi l e r; r e he a t e r s t e a m t e mpe r a t ur e; a t t e m p e r a t i on wa t e r ; h e a t i ng s u r f a c e a r e a; ga s ba f f l e; ox yg e n; s o o t b l owi ng 锅炉技术 来稿要求 1 来 稿 要 求 论 点 明确 、 数 据 可 靠 、 逻 辑 严 密 、 文 字精 炼 , 文 稿 必 须 包 括 题 名 、 作 者 姓 名 、 单 位及 邮编 、 中英 文 摘 要 和 关键 词 3 ~8个 、 中 国 图书资料分类号、 第一作者简介 包括姓名, 出生 年 , 性 别 , 籍贯 , 何 年何 校 毕 业 , 所 获 学 位 , 目前 主 要 从 事 的 研 究 方 向 及 联 系 电 话 、 E - ma i l地 址 。 注 如论文作者系硕、 博 士生, 必须提供 导师 联 系人 的电话 和 E ma i l 、 正文 、 参考文献 。请在 文稿 地 脚 处 注 明 论 文 属 何 基 金 项 目 资 助 及 项 目号 。 2 文题 名应 恰 当简 明地 反 映 文 章 的特 定 内 容 , 要符 合 编 制 题 录 、 索 引 和 选 定 关 键 词 等 所 遵 循的原则 , 不使用非公 知的缩略词 、 首 字母缩写 字符 、 代号 等 ; 也 不 能 将 原 形 词 和 缩 短 词 同 时 列 出 , 一 般不 同 副 题 名 , 避 免 用 “ ⋯⋯ 的研 究 ” 等 非 特定词 , 中文题 名一 般 不 超 过 2 O个 汉字 , 英 文题 名应 与 中文题 名含 义一致 。 3 论 文摘 要 尽 量 写 成 报 道 性 摘 要 , 其 内 容 独立 于正 文而 存在 , 它能 否 准 确 、 具 体 、 完 整 地 概 括原文 的创新之 处 , 将 直接 决定 论文 是否 被 收 录、 阅读和引用, 摘要长度一般不超过 2 0 0 ~3 0 0 字 , 英文摘要 1 0 0 ~1 5 0 wo r d s 须 与中文摘要相 对应 , 摘要 应 回答 好 以下 四方 面 问题 ①Wh a t y o u wa n t t o d o 直接写 出研究 目的, 可缺省 ; ② HO W y o u d i d i t 详细陈述过程和方法 ; ③Wh a t r e s ul t s d i d yo u g e t a n d wh a t c on c l us i o ns c a n y ou d r a w 全 面 罗列 结果 和结 论 ; ④ Wh a t i s o r i g i n a l i n y o u r p a p e r 通 过 ② 和③ 两 方 面 内容 展示 文 中 创新之处 , 中英文摘要 一律采用第 三人称表述 , 不使用“ 本文” 、 “ 作者” 等作为主语 。 4 关 键 词 选 词 要 规 范 , 应 尽 量 从 汉 语 主 题 词表 中选 取 , 未 被词 表 收 录 的词 如 果 确 有 必 要 也 可作 为关键 词选 用 , 中英 文关 键词 应一 一对 应 。 5 论 文篇 幅 含 图 表 限 7 0 0 0字 以内 , 技 术 报告 限 4 0 0 0字 ; 研 究 简 报 限 3 0 0 0字 , 正 文 含 图 表 中 的量 和 单位 的使 用必 须 符 合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法 定计 量单 位 最新 标 准 , 文 稿 中 外 文字 符 的 大 小写 、 正 斜体 、 黑 白体 、 上下 角 标 及 易 混淆 的字 母 应 打 印清楚 , 并用 铅 笔作 出标 注 。 6 文 中 图、 表 应 有 自明性 , 且 随 文 出 现 , 图 以 6幅 为限 , 图 、 表名 应 附 相 应 的 英 文名 , 图注 只 用英文 , 插图须符合制 图规范 。图中文字 、 符号 、 纵横坐标 中的标值 、 标值 线必须写 清, 标 目应 使 用法定计量单 位 一 般不用 中文表示 。文 中表 格一律使用“ 三线表” , 表的内容切忌与图中文字 内容 重复 。 7 文稿章节编号采用 三级标题顶 格排序 , 一 级标题形如 1 , 2 , 3 ⋯顺序 , 二级标题形如 1 . 1 , 1 . 2 ⋯ ; 2 . 1 , 2 . 2 ⋯顺 序 , 三 级 标 题 形 如 1 . 1 . 1 , 1 . 1 . 2 ⋯; 2 . 1 . 1 , 2 . 1 . 2 ⋯排序 , 引言不排序。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