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煤气化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分析_齐景丽.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几种煤气化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分析_齐景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几种煤气化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分析_齐景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几种煤气化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分析_齐景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几种煤气化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分析_齐景丽.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几种煤气化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分析_齐景丽.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 8卷第5期化工设计通讯 2 0 1 2 年 1 0 月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e s i g n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s 几种煤气化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分析 齐景丽,孔繁荣 (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北京 1 0 0 0 4 8) 收稿日期2 0 1 2-0 8 -1 7 作者简介齐景丽 (1 9 7 9-) ,女,河南宜阳人,注册化工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从事石化项 目设计及工程咨询评估工作。 摘 要以褐煤为原料,对几种煤气化技术即壳牌粉煤气化技术、航天炉粉煤气化技术、G S P气化技 术、B G L气化技术和五环炉气化技术的先进性及适用性进行分析;提出在褐煤的干燥和输送能够满足工业 运行的前提下,优先推荐选用粉煤气流床激冷流程气化技术,符合现代煤气化技术发展方向;气化炉设置 应该考虑多炉互备运行。 关键词褐煤;气化技术;先进性;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TQ 5 4 6 . 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 0 0 3 -6 4 9 0(2 0 1 2)0 5-0 0 1 5-0 5 A n a l y s i s o f A d v a n c e m e n t a n d A p p l i c a b i l i t y o f S e v e r a l G a s i f i c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Q I J i n g-l i,KONG F a n-r o n g (C h i n a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n s u l t i n g C o r p o r a t i o n,B e i j i n g 1 0 0 0 4 8,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T a k i n g t h e l i g n i t e a s t h e r a w m a t e r i a l f o r e x a m p l e,a n a l y z e a d v a n c e m e n t a n d a p p l i c a b i l i t y f o r s e v e r a l g a s i f i c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w h i c h a r e S h e l l p u l v e r i z e d c o a l g a s i f i c a t i o n,HT-L c o a l g a s i f i c a t i o n,B G L c o a l g a s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WH g a s i f i c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U n d e r t h e p r e m i s e o f l i g n i t e d r y i n g a n d c o n v e y i n g b e i n g a b l e t o m e e t t h e i n d u s t r y o p e r a t i o n r e q u i r e m e n t s,r e c o mm e n d f i r s t l y u s i n g o f p u l v e r i z e d c o a l e n t r a i n e d f l o w b e d g a s i f i c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w i t h q u e n c h i n g p r o c e s s,a n d t h e g a s i f i c a t i o n u n i t s h o u l d b e e q u i p t e d w i t h m o r e g a s i f i e r s f o r b a c k u p.T h i s c h o i c e i s i n t h e l i n e w i t h d i r e c t i o n o f m o d e r n c o a l g a s i f i c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 K e y w o r d sl i g n i t e;g a s i f i c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a d v a n c e m e n t;a p p l i c a b i l i t y 近年来,我国石化产业稳步发展,2 0 1 0年 全 行 业 实 现 总 产 值 8 . 8 8 万 亿 元,同 比 增 长 3 4 . 1%。“ 十二五”期间,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 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石化产品国内需 求旺盛,将推动石化产业进一步发展。但是,我 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获取原油资源难度 逐步加大,人们开始更多关注煤炭深加工形成的 化工产品。 煤化工是我国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 化工行业的发展对于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等优 质能源供需矛盾,促进钢铁、化工、轻工和农业 的发展起到了必要的补充作用。我国煤炭资源相 对丰富,为科学合理、高效利用煤炭资源,保障 国家能源安全,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是必要的。 但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获取大量稳定、廉价的 合成气及成熟先进的技术路线。从根本上讲,现 代煤化工的发展取决于有多少较石油化工路线更 有优势的技术[ 1]。 煤气化技术是发展煤基化学品( 如甲醇、氨 等) 、煤基液体燃料、I G C C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 环发电、制氢、直接还原炼铁等过程工业的龙头 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是很多洁净煤新工 艺的基础和先导环节,而各种煤气化技术均有其 相应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特别是针对不同原料煤 种,如何合理选择先进、适用的煤气化技术尤显 重要。 目前,由于烟煤、无烟煤等优质煤炭资源已 得到充分利用,拓展空间有限,因此,褐煤资源 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关注。我国的褐煤资源丰 富,已探明保有储量达1 . 3 0 31 0 1 1 t,占全国煤 51 化工设计通讯第3 8卷 炭储量的1 7%,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部、黑 龙江东部和云南东部[ 2]。 褐煤又名柴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 是泥炭沉积后经脱水、压实转变为有机生物岩的 初期产物,因外表呈褐色或暗褐色而得名。该煤 种具有氧/碳( 原子比) 高、 内水含量及挥发分高、 灰分及灰熔点变化大、 发热量低、 化学反应性强等 特点, 易于燃烧, 不易储存和远距离运输。据资料 显示, 我国褐煤平均灰分为 2 1 . 9 0 %, 挥 发分为 4 5 . 2 1 %, 水分3 0 %左右, 发热量为2 8 . 7 1M J/ k g [3]。 由于褐煤内水含量较高,且内孔外表面积 大,吸水能力强,一般不易制得高浓度的煤浆, 导致气化效率较低。因此,褐煤加工不宜选用相 对较为成熟的水煤浆气化技术。从可能性来看, 现有的碎煤/粉煤流化床气化技术及粉煤气流床 气化技术均可应用于褐煤气化,但又各有其特点 和适用范围。以下分别就壳牌粉煤气化、航天炉 粉煤气化、G S P技术、B G L气化和五环炉气化 几种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进行分析。 1 选择煤气化技术的几个问题 大型煤化工装置选择煤气化技术的原则先 进、成熟、可靠,具有 “ 安全、稳定、长周期、 满负荷”运行业绩;充分考虑煤种的适应性和目 标产品需求;装置投资、运行维护费用的合理 性;满足节能、环保要求。 几种气化技术中,壳牌、G S P、航天炉和五 环炉属气流床粉煤加压气化技术,B G L 炉属固 定床碎煤液态排渣气化技术。 1 . 1 关于气流床和固定床 当气体以较低速度自下而上通过均匀固体颗 粒床层时,气体只在静止不动的固体颗粒空隙中 穿过,固体颗粒床层的高度基本上维持不变,这 样的床层称为固定床。随着气体流速增大,固体 颗粒床层开始松动,固体颗粒的相对位置也在一 定区域内调整,床层高度略有增加;如果气体流 速继续增大,固体颗粒则完全悬浮在向上流动的 气体中,并进行相当不规则的运动;气体流速进 一步增大,床层高度将随之增加,固体颗粒的运 动更为激烈,但仍停留在床层中,而不被气流所 带出,这样的床层称为流化床。当气体流速继续 增大,流化床的上界面消失,固体颗粒分散悬浮 在气体中并被气流夹带而离开床层,这样的床层 称为气流床,此时,气体通过固体颗粒床层的压 力降随气体空塔速度的增大而急剧减小,甚至固 体颗粒被气体全部带出。根据上述原理,形成3 种制气技术,即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和气流 床气化[ 4]。 气流床气化技术的特点是气化温度高、处理 负荷大、容易放大,合成气成分适用于生产合成 氨、甲醇等化工产品。固定床气化技术的特点是 原料煤预处理相对简单,气化炉出口粗煤气组成 中甲烷、酚、焦油等杂质含量较高,冷煤气效率 高,适合于煤制天然气。 1 . 2 关于褐煤进料状态问题 由于褐煤含水量高、挥发分高、热稳定性 差,必须经过预处理,降低煤中水分含量,满足 气化装置进料需要。国内外褐煤干燥脱水技术有 管式、流化床式、床混式、热机械脱水等,其中 热机械脱水干燥技术可以通过热压力使矿物质 ( 特别是碱金属) 同时析出,过热蒸汽干燥脱水技 术是一种以水蒸气为热介质进行干燥的技术,也 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开发的重点[ 5]。 对于气流床气化技术,褐煤必须经过预干 燥、磨煤干燥达到一定要求后进入气化炉。目 前,国内采用褐煤作气化原料的工业化装置有 限,褐煤的干燥和输送尚未有成功经验。应借鉴 国内外成熟的褐煤干燥技术;密切跟踪大唐多伦 项目的运行和改进;联合国内相关研究机构,进 行褐煤干燥和输送试验,以满足安全输送和气化 炉入炉原料要求。 对于固定床气化技术,褐煤需经过干燥、成 型后进入气化炉。应对云天化金新项目的褐煤干 燥成型情况进行跟踪,同时与云南解化项目褐煤 直接入炉运行情况进行调研比较,确定合适的褐 煤预处理方案。 1 . 3 关于气化炉连续稳定运行问题 煤气化工艺迄今已有1 5 0多年的发展历史, 大量生产实践表明,单台气化炉无法满足装置长 周期连续运行的要求,应该采用双系列或多系列 气化炉互备运行。 从长远来看,粉煤气流床气化技术对于褐煤 是适用的,但缺少工业化运行业绩。影响装置稳 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为煤质和输送的稳定性、水冷 壁挂渣、气化炉堵渣等。褐煤固定床气化技术有 长周期工业化运行业绩。影响装置稳定运行的主 61 第5期 齐景丽等几种煤气化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分析 要因素为褐煤干燥成型和后系统堵灰等。 2 几种适合褐煤气化的技术优劣势分析 2 . 1 壳牌粉煤气化技术 ( 1)该技术先进、可靠,工业化业绩最多, 经过近几年的攻关,出现的大多数工程问题都已 经解决或正在解决。 ( 2)该技术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装置的 自动化程度、联锁保护系统和装置的安全性能 高。 ( 3)单炉生产能力大,运行周期长,技术正 走向成熟阶段。目前开发的上行激冷流程适合于 生产合成氨,设备国产化率较高,相对废锅流程 投资较低。 ( 4)对煤种的适应能力强,高硅铝比、低铁 含量和合适的灰熔点有利于气化炉的稳定运行。 但是,国内唯一以褐煤为原料的大唐多伦气 化装置,于2 0 0 8年开始至今一直处于试车阶段, 建议密切关注其进展情况。 2 . 2 航天炉粉煤气化技术 ( 1)航天炉是一种以粉煤为原料(2 0~9 0μm 煤粉颗粒) ,惰性气体输送( 氮气或二氧化碳) 、 高温( 气化炉膛允许操作温度1 4 0 0~1 9 0 0℃) 、 高压( 2 . 0~4 . 0MP a) 的气流床煤气化炉,具有 煤种适应范围广、碳转化率高的特点。 ( 2)采用干煤粉进料,严格控制进料煤粉的 水含量。与湿法比较,粉煤气化比水煤浆气化冷 煤气效率提高1 0%,有效气产量提高6%,氧耗 量降低1 5%~2 5%,干煤粉密相输送悬浮速度 达7~1 0m/s。 ( 3)干煤粉纯氧燃烧,燃烧器火焰的中心温 度1 8 0 0~2 1 5 0℃,气化炉膛允许操作温度1 4 0 0 ~1 9 0 0℃,使煤的灰熔点可选范围宽( 1 2 5 0~ 1 6 5 0℃) ;碳转化率高,粗合成气品质好,CH4 含量低,出口合成气有效气体(C O+H2) 体积分 率≥9 0%,CH4体积分率≤1 3 01 0 -6;高温、 高压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停留时间。 ( 4)采用单烧嘴顶烧组合燃烧器,燃烧负荷 调节范围大。燃烧器结构设计合理,燃烧火焰、 炉内物料流场与炉膛结构合理,炉内煤粉热解 区、火焰燃烧区、烟气射流区、烟气回流区以及 二次反应区分布合理,反应停留时间满足气化要 求,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集高能电点火装置、 液化气( 柴油) 点火烧嘴、火检为一体,独立冷却 水外盘管,拆装维护方便。水冷夹套式烧嘴冷却 方案,可保证烧嘴长周期运行,稳定可靠。设计 寿命2 0年,烧嘴头部局部维护时间6月一次。 ( 5)密闭式盘管水冷壁辐射室结构,设计寿 命2 0年。“ 四进四出”结构可以保证管程水流分 布均匀。可控制盘管内水汽化率,调节炉内热平 衡。烧嘴盘管、渣口盘管分别进水,多组冷却水 盘管易于调节,便于维护和更换。 ( 6) “ 自我修复式”耐火材料结构,炉内向 外依次有液渣、固渣、S i C耐火材料、水冷壁、 惰性气体保护层、高铝不定型耐火材料、外保温 层,水冷壁外可以形成3~5mm 稳定的固渣层, “ 以渣抗渣” ,抵抗气体和熔渣的冲刷和磨损,耐 火材料的选择具有低的气孔率、较高的高温强 度、较好的热稳定性,耐火材料的施工、养护、 维护和更换方便,价格低。该技术采用激冷、水 浴式合成气冷却及洗涤方案,可靠性较好。 航天炉粉煤气化技术有成功产业化运行经 验,该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有效实用的特点。目 前有7 5 0 t/d示范装置两套,主要设备完全实现 国产化,投资具有一定竞争力。但该技术目前尚 无单炉1 0 0 0 t/d以上工业装置,应密切关注工 程放大风险。 2 . 3 G S P煤气化技术 G S P煤气化技术是单喷嘴下喷式干煤粉加 压气流床气化技术,该技术目前为西门子所有。 根据煤气用途不同,可直接水激冷,如化工合成 气用户;也可用废热锅炉回收热量产生高压蒸 汽,如I G C C发电用户。G S P技术采用了干煤粉 进料、盘管式水冷壁,既扩大了原料煤种范围, 又避开了耐火砖的麻烦。下喷的直接激冷使设备 造价大幅度下降,流程简单,激冷后合成气中的 水蒸气也基本能满足后序变换工段使用。 国内采用 G S P气化技术的宁煤神华煤制烯 烃装置,采用5台投煤量为2 0 0 0 t/d的气化炉, 经过近二年的运行,期间不断改造,目前已经做 到4开1备,甲醇产量已经超过5 0 0 0 t /d,达到 设计的日产指标。 尽管 G S P气化技术在国内没有用于褐煤气 化,但是在德国是经过褐煤气化试验的,如果国 内在航天炉上能够采用褐煤气化,则 G S P气化 炉采用褐煤气化也能够成功。 71 化工设计通讯第3 8卷 2 . 4 五环炉气化技术 ( 1)该技术在气化反应气体出口上方设置激 冷室。正常操作时,通过设在激冷室筒壁上的多 排多个水/汽组合型喷嘴实现对高温合成气喷水 雾化冷却和固灰,取代壳牌炉采用后续返回气进 行激冷的方法,取消压缩机,简化了流程,降低 工程投资,节约了运行费用。 ( 2)在输气管出口设置了激冷罐,取代废热 锅炉对气体进行降温和除尘,取消干法除尘和回 收系统,增加了灰水处理能力,大幅度降低了工 程投资。 ( 3)煤种适应性广,可以用于气化含高碱性 元素和氯离子的煤,避免采用合成气冷却器传热 面,从而避免粘灰结垢堵塞通道,降低传热效 果。 ( 4)采用多喷嘴进料,单炉产气能力大,具 有高效、大型化和长周期运行的显著特点。 ( 5)对气化炉出来的高温粗合成气采用水蒸 气混合激冷,随后直接进入激冷管水浴激冷,降 低了一次性投资,减少了下游变换工序对蒸汽的 消耗。 五环炉技术采用上行气流床激冷流程,但目 前尚无工业化运行业绩,其技术可靠性有待进一 步验证。 2 . 5 B G L气化技术 ( 1)该技术综合了熔渣气化技术高气化率、 高气化强度的优点和移动床加压气化技术氧耗低 和炉体结构廉价的优点,具有建设投资少、周期 短、生产率高、运行成本低、维护成本低的综合 优势。 ( 2)B G L块( 碎) 煤熔渣气化炉技术在鲁奇 炉内壁设计基础上加入耐火砖衬,形成水夹套保 护层,在炉下部沿周向设置了一组喷嘴,将混合 氧气/水蒸气高压喷入炉内,形成炉内局部高温 ( 2 0 0 0℃左右) 燃烧区,气化区温度在1 4 0 0~ 1 6 0 0℃范围,较大幅度提高了气化率和气化强 度。 ( 3)粗煤气的出口温度仅为3 0 0~5 5 0℃, 提高了气化过程的热效率,节省了氧气消耗,降 低了废热回收的需求和设备成本。 ( 4)由于B G L 气化技术的设计特点,炉内 靠近炉壁处温度和粗煤气出口处温度较低,气化 炉炉体和附属设备可采用常规压力容器钢材,在 国内就近加工制造,大幅度降低了制造、运输和 安装的成本。 ( 5)该技术可气化石油焦、无烟煤、烟煤、 次烟煤、褐煤,以及这些煤种的混合投料;对高 灰熔点煤种,仅需添加石灰石助熔剂。 B G L技术已有褐煤气化工业装置用于生产 甲醇,已运行两年多,其干燥、成型技术相对成 熟,但后续流程比较复杂,废水处理难度较大, 目前还在继续试验和完善中。 3 几种暂不适合褐煤气化的技术现状及 发展趋势 就目前的制浆技术而言,以下几种煤气化技 术难以用褐煤作原料。但是这几种气化技术是有 效和成 熟 的,有 的 适 合 于 化 工,有 的 适 合 于 I G C C。未来在制浆技术上如果有突破,或者在 制浆原料上做些工作,用于褐煤气化不是没有可 能的。 3 . 1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开发始于2 0世纪 4 0年代,1 9 5 0年首先在天然气非催化部分氧化 上取得成功,1 9 5 6年又应用于渣油气化。7 0年 代末 建 设 了 德 国 的R AG和 美 国 加 州 的C o o l W a t e r 2套示范装置,1 9 8 3~1 9 8 5年分别在日本 的U B E公司和美国的 E a s t m a n公司建设了3套 商业化装置。9 0年代 T e x a c o煤气化技术共有9 套装置投入运转,其中 5 套在中国,4 套在美 国。目前,在建和运转的德士古气化炉有8 0多 台,属较为成熟的气化技术,在国内运行的业绩 良好,目前该技术被 G E收购。 3 . 2 G l o b a l E-G a s气化技术 [6] E-G a s气化技术为采用水煤浆做原料的两段 气化技术。其技术开发始于1 9 7 8年,在美国路 易斯安娜州的 P l a g u e m i n e建立了日处理1 5t煤 的中试装置,其后于1 9 8 3年建立了单炉5 5 0 t/d 的示范装置,于1 9 8 7年建设了单炉1 6 0 0 t/d煤 气化装置,配套1 6 5MW I G C C电站。基于这两 套装置的经验,1 9 9 6年在路易斯安娜州的 T e r r a H a u t e建立了单炉2 5 0 0 t/d的气化装置,配套 W a b a s h R i v e r的2 6 0MW 的I G C C电站。 E-G a s气化炉内衬采用耐火砖,约8 5%的 煤浆与氧气通过喷嘴射流进入气化炉第一段,进 行高温气化反应,一段出口的高温气体含量接近 81 第5期 齐景丽等几种煤气化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分析 2 0%;1 5%左右的煤浆从气化炉第二段加入,与 一段的高温气体进行热质交换,使上段出口温度 降至 1 0 4 0℃左右。 1 0 4 0℃的合成气通过一个火 管锅炉( 合成气走管内) 降温,降温后的合成气进 入陶瓷过滤器,分离灰渣。过滤器分离出的灰渣 循环进入气化炉一段。 E-G a s技 术 适 应 多 种 类 型 原 料, 能 够 从 1 0 0%煤给料切换到1 0 0%石油焦给料并进行相 互转换或混烧,比传统的一段式湿法给料气化工 艺更为节能。其原因是,通过二段式反应炉在不 额外添加氧气的条件下将多余的水煤浆予以转换 利用。这一措施减小了空分装置的规模,节约了 氧气成本。除渣系统摈弃了昂贵、结构复杂和返 修率高的闭锁料斗,显著降低了气化框架高度, 施工费用大幅降低。E-G a s技术在投资、效率、 操作成本上实现了优化平衡。 3 . 3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 [6,7]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创新性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效的预膜式喷嘴更利于煤 浆的雾化;多喷嘴进料在炉内形成撞击流场,强 化混合和热质传递;喷淋和鼓泡复合床型的合成 气初步洗涤冷却系统,避免了合成气带水、带 灰;采用分级净化思路的合成气初步净化系统, 净化效果好,系统能耗低,设备不易结垢堵灰; 热回收与除渣单元采用蒸汽与返回灰水直接接触 工艺, 换热效果好, 灰水温度高, 蒸汽利用充分。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已在山东兖矿 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山东兖矿 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在现有气化装置的基础上,增 加2台日处理煤量1 1 5 0 t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 气化装置,年产2 4 0k t甲醇,联产7 1 . 8MW电 量,并实现了煤气化技术带压连投操作。带压连 投是煤气化技术的重大突破,大大降低了气化炉 停车几率,使新型气化炉的稳定性和经济适用性 大大增强。与山东兖矿鲁南化肥厂采用国外水煤 浆气化技术装置同期运行结果对比,这套装置将 有效气成分和碳转化率分别提高2%~3%,比 氧耗降低7 . 9%,比煤耗降低2 . 2%,处于水煤 浆气化技术的国际领先水平。 现代煤气化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加压、高 温、粉煤、纯氧气化和液态排渣。纵观当今世界 各国煤炭气化技术的特点,对现代煤气化技术的 要求大致为,煤种适应性广、煤( 或碳) 转化率 高、煤气品质好、操作性能好、便于实现自动控 制,与其他先进煤气利用技术有良好的兼容性, 与发电或先进化工合成工艺技术的联合等[ 4]。 4 结论与建议 ( 1)在褐煤的干燥和输送能够满足工业运行 的前提下,宜优先推荐选用粉煤气流床激冷流程 气化技术,力求做到投资少、煤的利用率高、环 境污染小,从而符合现代煤气化技术发展方向。 ( 2)鉴于B G L气化炉拥有褐煤气化工业运 行经验,所需干燥、成型等入炉前处理技术也较 为成熟,在与气流床粉煤气化相配套的褐煤干燥 和输送工艺的问题解决之前,可将其作为备选方 案。建议密切关注即将投产的型煤气化装置试运 行情况,同时关注副产品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情 况。 B G L气化技术采用的是碎煤,随着机械化 采煤的发展,碎煤的比例越来越小,因此,改善 碎煤成型技术、降低碎煤成型的成本,显得十分 重要。 ( 3)目前,国内已投入运行的粉煤气流床激 冷流程气化技术有航天炉、G S P炉,类似技术 还有科林的气化技术及东方炉等。建议重点关注 航天炉大型装置的工程化、集成设计和运行情 况,以及 G S P国产化进程及投资运营成本,以 便选择更为合理的工程技术方案。 ( 4)在建设大中型煤化工装置时,无论何种 气化炉,都要考虑备用炉,从而为 “ 安全、稳 定、长周期、满负荷”运行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唐宏青.现代煤化工新技术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 0 1 0. [2]董洪峰,云增杰,曹勇飞.我国褐煤的综合利用途径及前 景展望 [J].煤炭技术,2 0 0 8,2 7( 9) 1 2 2~1 2 4. [3]初茉,李华民.褐煤的加工与利用技术 [J].煤炭工程, 2 0 0 5,5 2(2) 4 7~4 9. [4]王国祥.煤气化技术在合成氨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J].氮肥技术,2 0 0 8,2 9(5) 1~6. [5]唐宏 青.褐 煤 气 流 床 气 化 相 关 问 题 探 讨 [J].煤 化 工, 2 0 1 0,3 8(6) 1~6. [6]王辅臣,于广锁,龚欣,等.大型煤气化技术的研究与发 展 [J].化工进展,2 0 0 9,2 9( 2) 1 7 3~1 8 0. [7]孙铭绪.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工程设计 [J].化 工设计,2 0 0 7,3 6( 5) 3~7. 91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