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分析原理.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绪 论 一、工程地质的基本任务 人类工程活动 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 研究对象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 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 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正确评价、合理利用、有效改造和完善保护地质环境。 二、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 研究对象工程地质问题即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主要形式。 例区域稳定问题 岩土体稳定问题 围岩稳定问题 地基稳定问题 边坡稳定问题 变形 程度 时间效应 研究内容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地质条件、形成机制、发展演化趋势 研究方法地质分析、地质模拟分析、试验分析、力学分析 第一章 地壳岩体结构的工程地质分析 1.1 基本概念 岩体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那一部分地质体。它处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被各种结构面所分割。 注意与岩石、岩块的区别。 结构面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力学强度相对(上下岩层)相对较低而延伸(或具一定厚度)的地质界面。 结构体由结构面分割、围成的岩石块体(相对完整)。 岩体结构由岩体中含有的不同结构面和结构体在空间的排列分布和组合状态所决定。(8类)。 为什么要研究岩体结构。 a. 结构面是岩体中力学强度相对较薄弱的部位,导致岩体的不连续性、不均一性和各面异性。 b. 岩体结构特征对岩体的变形、破坏方式和强度特征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c. 在地表的岩体,其结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营力对岩体的改造程程。 风化、地下水等。 1.2 岩体结构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1.2.1 结构面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从成因角度 原生结构面 构造结构面 表生结构面层向错动、泥化夹层、表生夹泥 1.2.2 岩体结构类型 一、岩体分类 a. 分类目的和原则 目的对工程地质条件优劣不同的岩体进行分类,便于深入评价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和特征,以达到合理利用和有效治理的目的。 b. 原则 ①差异性原则不同类别的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有明显的差异。 ②适用性原则分类体系便于(工程)应用。 ③分类指标便于测定原则 岩体分类的三大体系 ①以岩石材料的力学 性质指标为基础的分类。如Y轴抗压强度。 ②以岩体稳定性为基础的分类专门性分类。如RMR、Q等。 ③以岩体结构为基础的分类。 目前岩体分类的趋势 ①考虑岩石的基本性质。(建造) ②考虑岩体强度的改造。 ③考虑岩体所处的实际地质环境条件。 二、岩体结构类型划分 以中科院地质所方案为代表,重点考虑岩体的改造,并应用地质力学观点对岩体结构类型进行详细划分。 这种分类方案首先考虑建造特征。 分为块体(整体)状 块状 层状 散体状松散堆积 其次考虑岩体的改造特征 如完整的、块裂化的(或板裂化的),碎裂化的散体化的。 1.3 岩体原生结构特征的岩相分析 原生结构体系对岩体的性能及其变形破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对原生结构体系特征的研究显得极其重要。 以河流沉积主要相模式的研究为例。 一、河流沉积主要相模式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a. 高弯度河流沉积相模式。 河流特点河床比降小、弯度大、水深但流态较稳定,单向环流。 其沉积物分底部滞留相(河床);中部边滩相(粉砂岩);顶部天然堤相和洪积相(砂堤、决口肩、滨岸沼泽沉积等) 特征自下而上由粗变细 岩体具软硬相间的互层状结构特征 砂岩抗风化能力弱,自下而上强度由高变低 顶部边滩相松散沉积物易发生砂土液化 b. 瓣状河流沉积相模式(游荡型) 河流特点河谷纵坡降大,河床不稳定、弯度小、水浅、流态不稳定,具复杂环流特征。 沉积物分底部(滞留相) 中部心滩相(上部,小型槽状交错层;下部,大型单斜交错层) 顶部,边滩相、洪流相(细砂、中砂、泥岩,具水平层理或包卷层理) 特征具层状或块状结构特征 滞留相岩泥岩砾石层成为主要软弱层 顶部相不发育 中部心滩相砂岩(砾岩)具较高的强度(抗风化能力强) 二、岩体原生结构特征的亚相、微相分析 a. 软弱夹层的亚相、微相分析 河流相沉积中的软弱夹层按亚相、微相特征见表1-4。(P20)注意洪泛平原砂岩层与天然堤粉砂质泥岩层的展布特征。 在亚相、微相分析中注意准同生变形作用。 b. 砂岩体中原生结构面的微相分析 流水沉积的层理类型与泥砂粒度、水流状态、水流强度相关。 由此追溯和判断沉积环境和古水流特征。 高弯度河流边滩相,下部为大型槽状交错层,向上递变为平行层理,小型波状交错层理,向上与堤岸相过渡。 而瓣状河流则主要由大型楔状交错层理,楔型错层理、逆行沙波为特征。 变质岩自己看。 1.4 岩体构造结构特征的地质力学分析 1.4.1 构造断裂的基本组合模式 解决两大问题区域构造稳定和岩体稳定性 追溯应力演变历史 根据现代构造地质学研究,构造断裂的形成,表现为两种或多种机制的组合。 纵向上分为上层构造(表现为剪切或拉裂)、中层构造(表现为弯曲)和下层构造(表现为压扁、流动) 一、 聚合带(大型推服构造) 按构造分类厚皮构造、薄皮构造、接触扰动带 a、厚皮构造带 发育高角度逆冲断层。 由中、下构造层的物质组成。 以塑性、韧性变形破裂为主,并沿推覆方向逐渐减弱。 后期叠加脆性破裂,沿推覆方向逐渐增强。 b. 薄皮构造带 以弯曲和剪切造成的浅部褶皱断裂为主,伴随表部的重力滑动构造滑覆体。 层间错动方式尤为突出。 c. 接触振动带 以地表条件的弯曲 、剪切为主,形成正错叠瓦式断裂。 二、裂谷带(伸展带) 一般认为是区域隆起背景上以断陷谷为特征的大型复杂地堑系。 a. 深部 形成一系列拉张断裂或正断层。 b. 盖层 盖层随裂谷的扩展,在地幔中隆起轴附近形成受深部断裂控制的拉张断裂。 或随裂谷的拉张,形成侧缘拉裂,不受深部断裂控制。 三、走滑断裂 主要发育于相对稳定的地块中,属拉性剪切破裂。 地质力学对走滑断裂的研究较深入。 插图 现在的研究表明,最大主压应力在断层错动面附近发生偏转,偏转方向向错动方向。 1.5 岩体结构特征的统计分析 重点介绍路线精测法。迹线法和统计窗法、实习中已介绍。 一、结构面现场测量和资料较正 主要针对延伸数米或数十米结构面。 方法在掌子面上布置相互垂直的18条测线,组成测网。在网内,逐一测量每一条与测线相交的结构面位置、产状、延伸长度、张开度、充填情况、表面特征资料。 实践证明,采用六条测线已能正确探明结构面的状况。 资料较正主要解决被测机率不等的问题。特别是与长子面交角较小的节理,被子测机会大大减小。 资料校正分长度校正和方位校正。 a. 长度校正 以测线中最长线段Ln作为标准长度。,其它线段的应测结构面数量修改为(按某组结构面进行校正) b. 方位校正 即调整到结构面组法线方向上来确定结构面的数量。 二、岩体结构特征量化模式程序 第二章 地壳岩体天然应力状态 2.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天然应力指未经人为扰动,主要是在重力场、构造应力场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应力状态,亦称初始应力(物理、化学、变化,岩浆侵入等)由人为活动而引起的应力场变化原生应力。 a. 自重应力场 亦有 b. 构造应力场 由地壳的构造运动所引起,活动的、剩余的。 c. 变异应力与残余应力 变异应力为物理、化学变化及岩浆侵入形成的应力场。 残余应力岩体卸荷或部分卸荷所形成的拉压应力自相平衡的应力场。 2.2 影响岩体天然应力状态的主要因素 一、主要因素 天然应力场的形成取决于地质条件和岩体所经历的地质历史。 地质条件岩性 R、E、μ 岩体结构 不连续性、各向异性、应力集中 地质历史构造作用及其演变历史(主要因素) 区域卸荷作用 a. 构造作用 分活动构造应力,即现今还在形成,累积的应力场。 剩余构造应力,即地质历史时期构造作用形成的应力至今尚未完全卸除。 活动构造应力所形成的应力场,其最大主应力比较一致或呈规律变化而剩余应力则各地不一,比较杂乱。 b. 区域卸荷作用 指区域性的面剥蚀。 例岩体内 深度处的侵入岩应力场(静水应力状态) 经地面剥蚀后,剥蚀厚度为h。 则 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的减小幅有很大不同。 思考题岩体卸荷过程中能否造成岩体破坏(设) 二、自由临空面附近的应力重分布 以河谷为例 河谷下切,形成地表的自由临空面,由此引起临空面附近岩体卸荷回弹,形成临空面附近岩体内应力重分布。 重分布应力大小和特点受原始地应力水平、岩性特征、临空面形态特征的影响。 重分布应力的主要特征 ①主应力方向在临空面附近发生明显变化 最大重应力与临空面近于平行,而最小主应力与临空面近于垂直。 ②最大主应力由内向外逐渐增大,而最小主应力由内向外逐渐减小,至临空面上为零,甚至出现拉应力。 ③ 应力在坡脚附近显著增大。 应力增大现象称应力集中。集中程度用应力集中系数表示。 三、岩体切割面附近的残余应力效应 由于岩体是由多种力学性质不同的材料(元件)组成,在加载条件和卸载条件下,不同力学性质的材料表现出不同的变形特征,以达到岩体内部应力和变形的总体平衡。 特征以达到岩体内部应力和变形的总体平衡。 约束紧密的不同材料卸载的残余应力效应。 2.3 我国地应力场的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的一般规律 2.3.1 我国地应力场的空间分布特点 a. 各地的最大重应力方向呈明显规律性 大致与察隅和伊斯兰堡连线的夹角平分线方向一致。 仅伊斯兰堡外侧和察隅外侧不同。 b. 三向应力状态与由此决定的现代构造活动呈规律分布。 ①潜在逆断型应力状态主重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前缘一带。(与印度板块碰撞有关) 、水平, 垂直 ②潜在走滑型应力状态区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广大地区。 、水平 垂直 ③潜在正断型和张剪性走滑型应力状态区,主要分布于西藏高原(正断型)、东北、华北地区,汾渭地堑(张剪走滑型)。 2.3.2 断裂带附近局部构造应力集中作用 a. 一般规律 岩体受力变形时,其内所含的结构面会出现应力集中,使岩体内应力状态复杂化。 易于发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往往是裂隙、断裂的端点、交汇点、错裂段、拐点、锁固段、分支点等。 b. 局部应力集中区与活动断层的关系 上述应力集中的特殊部位往往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构造带。局部压力集中区,形成局部隆起和挤压型构造,伴强震。反之,局部拉应力集中区形成拗陷和拉裂型构造,伴正断型地震。 2.4 地应力随时间变化与地壳岩体应变速率的关系 a. 地应力与应变速率的关系 地壳岩体是粘弹性介质。 伊腾等做的试验表明,当应力小于某临界值时,(不同材料的临界值不同)。变形初期,应力增高,但随时间推移,应力一旦达到某一极限值就会不再增长,而变形不断发展。 前段表现出弹性介质特征,而后者表现出粘性特征。 当应力大于临界值,则岩体表现弹性介质特征,直至破坏,断裂是岩体的薄弱环节,其变形较岩体更加容易。 b. 地应力随时间变化的一般规律 从以上规律可得出应力随时间变化的一般规律。 在岩体中地应力大于临界应变速率的地区,应力随时间呈线性递增。 在岩体地应力低于其临界应变速率,但高于断裂的临界应变速率时,岩体中应变速率递增到一定程度后将稳定在与临界应变速率相适应的应力水平,而断裂的应力所属于递增型。 当岩体中的应变速率和断裂应变速率均低于断裂临界应变速率时,岩体中的应力和断裂带内的应力都在初期递增至一定水平后,将稳定在与岩体和断裂应变速率相适应的水平。 2.4 地壳表层岩体应力状态的复杂性 仅为经验总结,并无统一的认识。 2.4.1 岩体应力的若干规律 a. 垂直应力 (岩体应力随深度增加,地表岩体卸荷尚未完成) b. 水平应力 ①各方向上应力水平各异,并非如,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关系为 0.50.75 ,且相互正交, ②水平应力随深度变化 分三种情况即 多见(构造应力型)或卸荷作用 ③浅部应力与深部应力状态差异明显 由于浅部河谷临空面的影响,使近地表岩体中应力无论量值还是方向均发生重大变化。 其次由于应力变化梯度不同,使浅部应力状态与深部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 2.5 岩体应力场与区域应力场研究(主要研究方法) 研究途径 ①以地质、地貌方法研究构造应力场的演变历史和现今应力场的基本特征。(定性研究) ②在此基础上进行应力场实测。 ③在应力实测基础上进行地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2.5.1 地质、地貌研究 一、构造应力场演变历史的研究 可采用地质力学的研究方法(构造体系配套) 配合断层错动机制的极射赤平投影方法。 二、现今地应力基本特征研究 主要采用震源机制解 (新断裂网络地质地貌解析) 三、应力累积条件和累积程度研究 主要查明 a. 历史上各时期及当代地壳隆起的速度和高度。 b. 应力集中条件和集中区的分布。 c. 高地力区的标志的地质、地貌现象发育及分布。 2.5.2 岩体的应力测定 主要有应力解除法、应力恢复法、水力压裂法等。 Kaiser效应测量法 2.5.3 区域地应力场的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 第三章 岩体的变形与破坏 3.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变形岩体的宏观连续性无明显变化者。 破坏岩体的宏观连续性已发生明显变化。 岩体破坏的基本形式(机制)剪切破坏和拉断(张性)破坏。 一、岩体破坏形式与受力状态的关系 岩体破坏形式与围岩大小有明显关系。 注意岩全破坏机制的转化随围压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破坏机制转化的界限围压称破坏机制转化围压。 一般认为,1/51/4[]不可拉断转化为剪切。 1/32/3[]可由剪切转化为塑性破坏。 有人认为(纳达),可用偏向的程度来划分应力状态类型。 应力状态类型参数 (=1,即σ2=σ1; =-1,即σ2=σ3) 二、岩体破坏形式与岩体结构的关系 低围压条件下岩石三 轴试验表明。 坚硬的完整岩体主要表现为张性破坏。 含软弱结构面的块状岩体,当结构面与最大主应力夹角合适时,则表现为沿结构面的剪切。 碎裂岩体的破坏方式介于二者之间。 碎块状或散体状岩体主要为塑性破坏。 对第一种情况,某破坏判据已经介绍很多了。 第二种情况,可采用三向应力状态莫尔圆图解简单判断。 三、岩体的强度特征 单轴应力状态时,结构与方向决定了岩体的破坏形式。 复杂应力状态时,含一组结构面的岩体破坏形式与岩体性质、结构面产状,应力状态关系很大。 3.2 岩体在加荷过程中的变形与破坏 3.2.1 拉断破坏机制与过程 一、拉应力条件下的拉断破坏 当时,拉应力对岩石破坏起主导作用。 二、压应力条件下的拉断破坏 压应力条件下裂缝尖端拉应力集中最强的部位位于与主压应力是地方向上,并逐渐向与平行地方向扩展。当时,破坏准则为 0时为单轴压拉断。 3.2.2 剪切变形破坏机制与过程 一、潜在剪切面剪断机制与过程 A.滑移段 B.锁固段 进入稳定破裂阶段后,岩体内部应力状态变化复杂。产生一系列破裂。 (1)拉张分支裂隙的形成,原理同前。 (2)不稳定破裂阶段法向压碎带的形成,削弱锁固段岩石。 (3)潜在剪切面贯通。 剪胀,压碎带剪坏,锁固段变薄弱,最终全面贯通。 剪切破坏过程中岩石销固段被各个击破,所以整个剪切过程中剪切位段具有脉动的特征。 二、单剪应力条件下变形破坏机制与过程 即力偶作用于有一定厚度的剪切带中。 这种应力条件下可出现的两种破坏,张性雁裂和压扭性雁裂。其中张性雁裂对软弱带的强度削弱最大。 三、沿已有结构面剪切机制及过程(略) 3.2.3 弯曲变表破坏机制与过程 一、弯曲变形的基本形式 按受力条件横弯、纵弯。 按约束条件简支梁、外伸梁、悬臂梁。 梁弯曲时,轴受挤压,两翼受剪力作用→板梁滑脱 二、横弯条件下岩体的弯形与破坏 a. 轴部区 若以,代表岩石的曲服应力。 极梁弯曲变形分三个阶段。 ①轻微隆起阶段 弯曲初期。梁底中心两侧出现局部塑性破坏,顶部受拉,但尚未破坏。(H/D1.8),H上隆量。 ②强列隆起阶段 随弯曲加剧,轴部顶、底均出现破坏区,并有上下贯通的趋势。H/D7.8。 ③折断破坏阶段 破坏进一步扩展,最终连通、折断破坏。(H/D4.8) b. 横弯滑脱 滑脱可缓解轴部应力集中现象,亦可使翼部应变能释放。但可引起地震。 三、纵弯曲条件下岩体的变形与破坏 a. 极梁的屈曲的应力条件 由经典欧拉公式,简支梁条件下,屈曲的纵向压力 其中惯性矩Jbh3/12 (矩形梁板时取单宽) 则临界应力 多层板梁组合情况(二层介质),等厚 n板梁层数 弯曲段波长 b. 轴部的变形与破坏 亦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轻微隆起阶段,顶部拉裂,底部出现剖面x节理。 ②强裂隆起阶段,顶部拉裂向纵深发展,底部x节理,护展层为中性层。 ③剪断破坏阶段,x节理与拉裂面贯通,或切断板梁形成逆冲断裂。大多数背斜符合纵弯模式。 三、纵弯过程中的滑脱 分两种形式 背斜式滑脱轴部虚脱,翼部单剪式剪裂。 向斜式滑脱主要发生向临空面方向的滑脱,甚至核部挤出。(地面剥蚀) 3.3 岩体在卸荷过程中的变形与破坏 3.3.1 基本类型 拉裂面拉应力集中部位 压致拉裂面平行临空面的拉裂面 剪裂面层间剪切滑段 基坑底板弯曲隆起等。 3.3.2 差异性卸荷回弹造成的破裂 一、张性破裂面 a. 材料性质不同造成 b. 应力历史不同造成 颗粒受压变形,后期胶结,胶结物未经压缩,卸荷面导致颗粒与胶结物接触界面上的拉裂。 裂纹之高部受压亦相同。 二、剪切破裂 以 状岩芯为典型 其本质也是差异性卸荷回弹,所不同的是其差异性卸荷回弹是由受限面引起的。 3.3.3 卸荷造成的变形、破裂空间组合模式 3.4动荷载(略) 3.5 岩体变形破坏过程中的时间效应 分两种类型蠕变、松驰 3.5.1 岩石变形时间效应介质模型 经典的描述介质流变性能的本构模型为马克斯韦尔模型和开尔文模型。这种模型仅考虑了粘性和弹性性质,而没有考虑岩石介质的塑性性质。 经过这些单元的不同组合,可形成各种各样岩体的流变本构模型。 岩体力学这已介绍。 3.5.2 岩体的累进性破坏和加速蠕变 累进性破坏,即应力变化不大,微裂及扩张地不断进行扩张、转移直至整体破坏。 流变试验已经证实,只有应力水平达到或超过其长期强度,加速蠕变阶段才能出现(累进性破坏)。 3.5.3 岩体变形破坏与应变速率的关系 由马克斯韦尔模型来说明。 应变 () 应变速率+ 当时,即常数,常数。 应为等速蠕变,岩体内应力保持不变。 当,岩体内应力有增加趋势,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由此看来,岩体变形过程存在一临界应变速率C0。 当CC0时,加速蠕变,可导致岩体破坏可能。 当应变速率C降低,岩体内应力将逐渐减小,松驰。 3.5.4 粘滑和嵌入蠕变 粘滑指剪切破坏过程中,由于动、静摩擦角的差异或由于凸起体剪断、翻越,或由于转动磨擦中的翻转所造成的剪切位移突跃现象。 粘滑现象可能与剪切上的凸起体嵌入蠕变机制有关。 嵌入时,静磨擦系数将提高。 结论 ①按运动特征,沿结构面的滑移分稳滑和粘滑面种基本类型。 稳滑状态的产生条件结构面平堤或有足够厚的夹泥。 匀速滑动 ②粘滑时释放的能量大小不仅与粘滑机制有关,对某一特定剪切滑移,停止活动承受法向应力时间愈长,则粘滑时释放的能量也就愈高。 3.6 空隙水压力在岩体变形破坏中的作用 一、有效应力原理在岩体中的适用性 完全适用 注意其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显然,1 1R0.1 R8.0 77.9 66.9 6以下 对断层错动速率的研究,可以采用跨断层重复测量,但对于获取平均错动速率有时较难。 另一种研究方法,叫地质、地貌分析法。重要研究大地震事件。古地震事件的地貌证据 走滑型冲沟 、溪流、阶地、冲积扇和山脊错断 倾滑型断层陡坎、断层三角面、断陷湖等 此外,如错断第四系、地震崩积楔、地震冲填楔等。 通过对这些地震事件的分析、判断事件发生时间,次数、累积错的距离,各事件的绝对年龄,就可以求出平均错动速率和重复错动事件。 地震崩积楔 关于测年,有许多方法,用得较普遍的是14C,此外如热释光(TL)电子自旋共振等方法(ESR)。K-Ar法。 因此,研究活断层错速率和重交周期的地质、地貌学方法,首先是取得某一断层多次古地震事件位错资料(地震崩积楔、地震充填楔)。亦获得其年代数据(K-Ar、14C、TL、ESR)。由此研究这一条断裂的平均位错速率及由这一速率形成地震的位错量,推算下一次地震的重复周期。 此外,地震重复周期与一次地震产生的位错量成正比,而与平均错动速率成反比,即 有蠕滑成分时, 4.3 活断层活动的时空不均匀性 时间上,时密(群发性),时稀。 空间上,有弱活动区和强活动区这分,并随时间发生迁移。 4.3.1 活断层突然错动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 活断层活动具有间歇性活动特点。 特点 总体 时间上 具群集性 相对于分布稀疏 总体单发型 每隔一段时间发生一次强震,新验的二台断裂 群集型 在某段时间多发,别的时间稀少 阿尔金断裂 混合型 某时段群发,某时段单发 解水河断裂 4.3.2 活断层错动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 我国活断层的错动速率具有区域性的不均匀性,根据区域性差异,共分为七个断块,其中青藏高原、台湾等断块、断层的新活动性比较强烈。 同一区域的断层,也存在不均匀性。 同一断层的不同段,也存在不均匀性。 4.3.3 活断层迁移 当活断层的活动段发生一系列的群集方式的破裂后,(地震)断裂活动往往会转移到别的段落式别的区域,即形成活断层的迁移。 以郯庐断裂为例。 活断层的迁移,对地震的预报关系极大。研究活动断裂的发展规律及其时间序列。 4.4 活断层区规划设计建筑的原则 活动断层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危害很大,一般在活断层附近不宜选择建筑场地,特别是重要建筑物。 当不能避让活断裂时,也必须在场地选择、建筑物类型选择、结构设计等方面采取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4.4.1 场地选择 一、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 a. 低级别活断层地带优于高级别活断层地带。活动时期老的活断层地带优于新的地带。(尤其是全新世活动地带) b. 避开主干断层带,避开有强烈变形的地带,分支断层发育地带。(逆断和正断的下盘有利抗震) c. 避开填土层,避开结构自振周期与土层特征周期相同(相近)地带。 d. 避开浅埋大溶洞、地下采空区等地带。 e. 避开有加重震害的突出孤立地形、崩滑斜坡地带。 f. 持力层的选择宜选择基岩或坚硬岩土作为地基。 4.4.2 建筑物类型选择 选择有利于抗大变形的建筑物类型。 大坝以堆石坝、抗变形能力较强。 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平面设计(图、方形、矩形)无凹凸,有利的立面设计(利用沉降缝分割成规则单元)减轻重量,降低重心。 4.5 活断层的调查与判别 目的确定断层带的位置、宽度、分支断裂发育情况。错动幅度及变形带宽度,以及活断层的活动时间间隔。 一、地质、地貌调查 植被、溪流、山脊错动、微地貌变形、不良地质现象、断层三角面等。断陷湖及洼地。 二、历史标志 历史上记录的地震证据和说明。 三、地震标志 震中沿一定的断层线分布。 四、航空摄影 低阳光角源空摄影,增加断层崖、断层三角面等地面起伏的阴影效果。 红外摄影,了解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五、大地测量和活断层监测 六、断层带研究 开挖措施,研究最新沉积物是否被错断及错动幅度。 提取样品 14C、TL、ESR 研究擦痕 研究断层性及混入物 充填物(砂脉等) 注意区别假象 第五章 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 5.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地震地表岩层中因弹性波的传播所引起的震动。 震源地球深处因岩石破裂引起地壳振动的发源地。 震中震源在地面的投影。 震源深度震中至震源的距离。 按震源深度将地震分为 浅源地震(070km) 中源地震(70300km) 深源地震(300700km) 我国地处两大地震带,是地震多发国家。 5.2 地震及地震波 5.2.1 地震波 地震时,震源释放的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处传播,这种弹性波就是地震波。 地震波种类体坡 P波(纵波)、S波(横波) 面坡 R波(瑞利波)、Q波(勒夫波) 5.2.2 震源机制和震源参数 震源机制地震发生时震源的物理过程。 震源参数指描述震源物理过程的一组物理量。 一、震源机制 推拉模式 单力偶模式 双力偶模式 震源机制断层面解 利用赤平投影可以表达地震P波初动最适合的象限分布特征。 [实例]解水河断裂带震源机制解与断裂带变形组合的关系。 二、震源参数 震源实际上一个产生有限错动的断层面。 限定一个震源需要以下七个物理是 断层面长度、宽度、走向、倾向和倾角、断层错动方向、错距、破裂扩展速度。 5.2.3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震级是表示地震发生时,震源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波与释放能量大小的关系为 lgE11.81.5M 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发生时对一个具体地点的实际震动的强弱程度。它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大小,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离、传播介质特征等因素有关。 按地震发生时对人或地面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十二度。(见表5-2) 平均震害指数 i震害指数 0≤i≤1 仅相类似条件比较才能真正确定出地震烈度的相对强弱。 有的学者想用地震力的大小来表描地震的破坏力。但统计也较困难。 基本烈度指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定地点的一般场地可能遭受的最大烈度。 5.3 我国地震地质的基本特征 5.3.1 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及其大地构造环境 地震并非均匀分布在地球各部分,而是集中于某些特定的条带,称为地震带。 世界范围的地震带主要为 一、环太平洋带 集中了全世界的绝大部分地震 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以浅源地震为主 三、大洋海岭地震带 以浅源地震为主,震级也不大 上述三大地震带均处于板块构造的边缘。 由于地幔物质对流,运载着深浮其上的刚性极块运移,因而造成了板块增生带、板块消减带和转换断层三个发震构造带。 a. 板块增生带 地幔软流图圈在海岭两侧作相反方向流动,使海岭中轴承受拉应力,产生正断层面发生地震。 b. 转换断层 在海岭间形似走滑断层,在转换断层上常发生走滑断层地震。 c. 板块消减带 两大板块相接触,产生两种运动方式俯冲和碰撞。 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下俯冲,在泮壳一侧形成正断型地震,陆壳一侧产生逆断型地震,其中洋壳可俯冲至720km深度形成深源地震。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欧亚板块以低角度仰冲起覆于印度板块之上,形成喜马拉雅山强烈隆开,并伴随地震,以低角度逆动型地震为主。 5.3.2 我国地震的基本特征 我国除台湾东部、西藏南部和吉林东部深源地震外,其余地区的地震均属大陆板块内部地震。 一、我国强震空间分布及地震带划分 以东经105为界,西部地震广泛分布、东部仅华北和东南沿海一带有地震分布,西部地震强度和数量也大于东部,西部塔里木、 准噶尔等盆地地震亦少发生。 有的研究者将我国及邻近区域共划分为12个地震区见P194页图5-21。 从西部看,地震以喜马拉雅南缘、青藏高原南部最强,向北减弱,但天山南北地震有所增强。 地震发震深度西部4070km,东部20km,东南沿海仅10km。 二、我国强震发生的地质构造条件 已有资料表明,绝大多数强震都发生在稳定地块边缘的深达岩石圈,基底岩层深大活动断裂或断陷盆地中。 a. 强震与活动断裂的关系 强震经常发生在活动断裂的应力集中的特定部位上,如 ①活动得大断裂的交汇部位,约占50; ②活动性得大断裂的转折段,约占15; ③活动性得大断裂的端部或锁固段(错裂段) 在发震断裂中,第四纪以来有明显活动的、晚第三纪以来有活动者和新生代以来有活动者的比例为7∶2∶1。 由此看来,新近活动的第四纪活动断裂活动性最强。 b. 强震与断陷盆地的关系 断陷盆地受活动断裂的影响和控制,因而也是强震的多发地。其主要发震构造部位为 ①对于倾斜的断陷盆地,其较深、较陡的一侧的活动断裂易形成地震。 ②盆地间或盆地内由横向断裂控制的隆起带两侧。 ③断陷盆地的锐角形端部。 ④断陷盆地内多组断裂交汇部位。 ⑤复合盆地中的次级凹陷带。 c. 地震活动与深部构造的关系 主要是地壳厚度的梯度异常带或莫霍面的梯度异常带,如青藏高原周边,常发育深达地壳的地壳断裂,或岩石圈断裂,常发生强震。 5.4 地震区划 即根据基本烈度对地震的可能危害程度进行分区。1977年内国家地震局已编制了中国地震烈火度区域划分图,作为工程建设参考。 其方法是首先地震区或地震带在未来100年内可能发生的各极地震的地点、地段、勾划出各极地震活动危险区。 其后,根据地震活动危险区,以及我国历史地震的震级与震中烈度的经验关系,将各级地震危险区核算为相应的震中烈度。地震影响烈度及其分布范围。编制地震烈度区划图。 目前地震区划多采用概率模型。(略) 5.5 场地地震反应及地震小区划 上述的地震区划图比例尺太小,是较大地区内地震危险性的平均估计。显然,对于某一特定的场地或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包括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因而地震震害的影响也就不同,因而有必要根据具体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编制适合于工程建设和土地规划利用的地震小区划图。 地震的小区划图的编制需要结构场地的具体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震破坏效应来进行。 地震破坏效应在地震波的作用下,场地会出现的各种破坏作用。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场地破坏效应和强烈震动效应。 5.5.1 场地破坏效应 一、地面破裂效应 分两种情况 其一,活动断裂错动,直接将地面错裂。 其二,地震力超过地面质点的弹性极限,从而形成地面破裂。 二、地基失效 松散土体震动变形造成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如地震砂土液化引起地基失效。 三、斜坡破坏效应 包括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地震水体溃决等,引起的附加破坏效应。 5.5.2 强烈地震动 强烈地震动造成的地震力是造成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地震力的大小为 Fmakm K地震系数垂直、水平 描述地震强烈程度的参数为振幅、频谱和地震持续时间。 一、振幅 由地震加速度 A即为振幅,是质点的最大位移。 二、频谱 地震波是由不同振幅、不同频率的谐波合成的,不同振幅、不同相位的谐波随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