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正文.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17.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正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17.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正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17.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正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17.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正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17.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正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岩市新罗区岩山乡佳山村黄土坑煤矿 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编 制 人 卢燕祥 审查批准人 张潮龙 有 效 时 间2008年1月~2009年1月 编 制 时 间 2008年1月 编制人员名单 姓 名 工作岗位 工 种 职务、职称 签 名 张潮龙 矿领导 采掘 矿 长 林墨毅 矿领导 采掘 副矿长 陈正义 矿领导 采掘 副矿长 陈国鑫 矿领导 采掘 技术负责 付柏辉 安全科 采掘 安全科长 廖春才 机电科 机电 机电科长 罗成开 机电科 机电 机电副科长 审批意见 审批人矿长签名 年 月 日 工人参加学习教育情况 培训时间 培训负责人 工人签字 龙岩市新罗区岩山乡佳山村黄土坑煤矿 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前 言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煤矿灾害事故的发生,做到矿井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时能及时认真组织处理,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编制本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第一章 概 况 龙岩市新罗区岩山乡佳山村黄土坑煤矿,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城东31公里,交通方便,地处龙永井田,行政隶属新罗区岩山乡管辖。矿井开采时间较早,矿井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煤层赋存较不稳定,矿井现生产采区均在750水平以上,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3万吨/年,主要开采煤层为下二叠统童子岩组三段37、38、39、41煤层,主井平硐标高750M,风井标高765M,采用平硐上山开拓,矿车运输,机械通风。 一、影响矿井安全生产主要因素 影响矿井安全生产主要因素有顶板、瓦斯、煤尘、水、火。即煤矿安全生产的“五大灾害”。 1、顶板方面 1、可能发生顶板事故的条件、原因 A、工人技术素质低,思想麻痹,敲帮问顶不认真,发现隐患不及时排除,遇特殊地质构造及工作面条件变化,未及时采取特殊支护等措施。 B、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低劣,违章作业。 C、地质构造复杂,松软破碎的顶板易发生局部冒顶,坚硬的顶板易发生大面积冒顶。 D、回采工作面顺槽掘进遇煤层变厚且松软时,没有及时超前支护,造成冒顶。对缓倾斜回采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规律没有充分掌握,导致顶板大面积垮落。采煤工作面的上、下出口,由于顶板压力递增,顶板松动,岩层破坏面积大,易发生冒顶事故。 E、木支架掘进工作面不注意合理布眼、装药,放爆前没有及时加固支架,易发生顶板冒落。 2、可能发生冒顶地点采煤工作面由于部份顶板破碎,回采过程中柱未能及时跟到位,压力增大未能及时加固支护,容易造成顶板事故的发生(如750水平 38S采面)。掘进工作面,过断层破碎带,裸体巷道过煤层而未及时支护,维护质量差的巷道,矿压显现复杂的工作面未按要求检查支护如39N沿煤巷道。 (3)、开采三角煤、断层带、残留煤柱或地质构造极为复杂的煤层,不能保持两个安全出口的应及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加强顺槽支护质量管理,顶帮应控紧背实,有断梁折柱应及时进行套架加固支护,上山顺槽应严格按规程规定打好中柱,设立溜槽隔板,且隔板高度不低于30cm,顺槽倾角大于25度时应严格按要求设立“三板一绳”,回采时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确保安全退路畅通,严禁进入采空区作业,严禁空顶作业,扒煤地点应设立坚固的护身柱和护身板。由于地质构造变化需重新开口时,开口应及时按规程要求架设台棚。 2、瓦斯方面 1、可能发生瓦斯事故条件、原因 井下空气中瓦斯浓度超限是引起瓦斯事故的先决条件。职工对瓦斯性质、危害了解不够,缺乏必要的认识,私自撤栅栏进入无通风且瓦斯超限区域是造成井下瓦斯窒息事故的主要原因。 在一般情况下,空气中的瓦斯浓度小于5时,遇火源能够燃烧,但不会爆炸。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①瓦斯浓度达到5~16;②点燃瓦斯的引火源,温度在650度~750度以上;③空气中氧气浓度在12以上。因此,引起井下瓦斯爆炸的原因是井下产生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并出现引火源。 2、可能发生瓦斯事故的地点 A、无通风的采空区老巷,报废巷道和临时停工停风的独头采掘工作面及小眼。 B、通风距离远,通风能力不足的上山掘进巷道和沿煤掘进工作面。 C、工作面透老塘及采空区,回采工作面的上隅角。 3、煤尘危害 1、可能发生煤尘灾害的条件、原因和地点 煤尘爆炸的三个必备条件煤尘本身具备爆炸性;有一定的浓度和足够的氧气;有引爆的热源存在。 经鉴定,我矿煤尘爆炸指数为零。但采掘工作面炮后洒水喷雾不正常,特别是回采工作面粉尘飞扬常有出现,增加造成从业人员矽肺病机率,必须完善防尘洒水等个人防护措施。 4、水害 1、可能发生水灾事故的条件原因 A、地面防洪、防水措施不当或有措施而未认真执行,对防洪实施管理不善,雨季山洪冲破防洪工程,由井口或断裂带塌陷区大量涌入井下,造成水灾事故。 B、不可预见的采空积水区、老巷积水区等大量涌入井下造成水害。 C、井巷接近可疑积水区,充水断层而未进行探放水或虽进行探放水,但探放水措施不力,未按规程要求进行探放水操作施工。 D、乱采乱掘,破坏防水煤柱而造成透水。 E、积水区域位置不明,新开巷道、高落式采煤与其连通或造成隔水煤柱减少,引发透水。 2、可能发生水灾事故的地点 750水平38S煤层的开采。 5、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条件、原因 根据我矿地质资料及煤层爆炸性鉴定资料表明,煤层自燃可能性很小,外因火灾是外来热源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由于井下吸烟引起可燃物燃烧,造成火灾事故。 2、由于井下明电、明火,电缆过载或短路引起可燃物质燃烧。 3、由于井下使用电焊,气焊未按规程规定采取安全措施,致使可燃物燃烧。 4、由于与矿井直连通的相邻矿井发生火灾,致使烟流入我矿导致井下造成火灾。 必须完善消防系统,杜绝火源入井,电气设备严格按照规程管理和操作。 二、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领导小组 组长林墨毅 副组长卢燕祥 陈国鑫 成员付柏辉、黄金明、罗成开、陈根林、陈清炎 三、处理重大灾害事故的组织措施 成立救灾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 总指挥张潮龙 副总指挥林墨毅 成员卢燕祥、陈国鑫、付柏辉、黄金明、罗成开、陈根林、陈清炎 及各采掘队队长。 四、发生事故后应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 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立即向矿生产调度办公室报告,而后由调度办公室通知矿技术负责人、正、副矿长及在矿救灾指挥部的全体人员。矿井法人代表、矿长、矿技术负责人,必须立即赶到现场,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展开积极抢救。 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必须在6小时之内通知区煤行办、区安监局、邻近矿山救护队等有关部门;矿井发生特大事故后,必须在l小时之内通知区煤行办、区安监局邻近矿山救护队等有关部门。 当矿井发生灾害后应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电话号码如下 职务 姓名 手机号码 单位 姓名 手机号码 矿长 林墨毅 13950886882 区安监局 陈友森 13860290056 技术负责人 陈国鑫 13599611148 区煤行办主任 陈泽亮 13950829116 调度室 陈清炎 13599635388 区煤行办主任助理 魏炎波 13507521516 安全科 付柏辉 13950836992 区行办安监科长 黄庆辉 13605638996 机电科 罗成开 15960924812 区行办生产科长 吴 茂 13806986318 通风队 曾庆民 13605916199 乡煤管站长 陈海荣 13950863566 龙岩煤电救护队 2621172 五、灾害发生后的通讯联络 当井下发生灾害时,调度室必须按照灾害与预防处理计划有关要求,一方面立即通知矿有关部门组织人员进行救灾。一方面迅速用通讯系统或口头通知井下受灾可能威胁到的地区人员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进行避灾或安全撤离灾害地点的措施。同时电话汇报区煤行办办公室,区煤行办办公室通知有关部门迅速抵矿协助救灾。 六、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领导小组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各有关部门和人员接到井下灾情通知后,应立即赶到井口,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救灾布置,并各负其责进行救灾抢险。 总指挥负责审定处理灾害计划采取措施进入现场抢救指挥,并对灾害发生的事故及善后处理全面负责。 副总指挥根据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负责组织处理灾害事故所必须的人员,保证救灾所必须的设备和材料到位。 安全管理人员根据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对抢救工作及入井人员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布置安监员进入现场进行抢救监察和搜集灾害现场资料,配合总指挥进行抢救指挥工作。 生产管理人员遵照总指挥的布置,召集生产技术人员准备好必要的资料准备,分别布置地测工作和提供地测资料,带领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抢救和技术指导。 通风管理人员组织通风人员进入现场进行通风测定工作,必要时改变矿井通风线路,注视主扇工作情况,搜集现场通风资料,并参加抢救工作。 机电管理人员组织好机电人员对井下停送电工作和机电设备的管理,尤其主扇、局扇的工作制度要在总指挥的命令下随时改变掌握好,以适应抢救的需要,协助通风队搞好通风管理。 调度室负责立即将灾情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对井下抢救情况应及时记录和汇报,及时下达总指挥和煤行办有关救灾工作的指令,统计人员出入人数和井下生产人数,并调度好地面各部门和有关人员的工作任务。 七、其他部门及负责人的职责 矿灯房负责人;根据管理矿灯的号码,查清井下人数及姓名并及时报告井口调度。 供应部门负责救灾工作所必须的材料和设备、组织人员协助地面工作。 总之,在灾害发生后,各部门做到临危不乱,在总指挥统一指挥下,各负其责,在确定灾情性质情况下,按总指挥统一布置下进行抢救工作,救灾时救灾人员应带上自救器和救护器材,在抢救过程中,行动要敏捷、果断,技术要过硬,有应变能力,互相协作。还应搞好自我保安工作,有情况及时对口汇报,提出意见。主动接洽煤行办和兄弟矿救灾人员到矿进行援救,互相支持、互相配合,顺利完成灾害抢救任务。 第二章 井下冒顶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煤矿冒顶事故在煤矿“五大灾害”占着很大的比例,顶板事故伤亡的人数占事故的40,冒顶事故包括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冒顶事故,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伤亡人数占顶板事故伤亡人数的60,掘进顶板事故占40,由此可见,煤矿冒顶事故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如何预防冒顶事故是至关重要。 一、易发生冒顶事故的地点 我矿属于老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所以每个采掘面及长期失修的巷道都有可能发生冒顶,发生冒顶的事故很多,根据我矿以往顶板管理经验,比较有可能的发生冒顶的地点有 1、地质构造突变(如断层破碎带、褶曲、节理、裂隙、发育地点、倒转轴部),顶板裂隙发育,极易垮落。 2、巷道长期失修地点。 3、在倾斜中厚煤层沿煤施工或穿煤层的运巷及上山开口支护质量差、支护不及时的地点容易发生顶板事故。 二、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 1、对工作面及在用巷道敲帮问顶工作不重视,因本矿地质构造复杂,井下情况千变万化,尤其是断层裂隙多,节理发育,由于开采情况的变化,其状态极易发生变化,因此,每班班前班中及炮后均应及时进行敲帮问顶工作。 2、支护不及时,支护方法不当,和支护质量不符合要求,只顾进尺和产量,产生排柱距,棚距超宽,未及时控到顶,以及支护腿放在浮煤浮矸上,前倾后仰等等均极易发生支架倒掉而产生冒顶。 3、采煤工作面巷道布置不合理。 4、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只顾产量、进尺、不按“三大规程”施工。 5、管理不到位,跟班队长管理走过场,后勤材料未跟上,工作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中夜班,节假日或停产前后,思想麻痹大意。 6、技术水平不过硬,我矿新工人成份多,相对素质较差,缺乏安全知识,操作技术不过硬。 三、发生冒顶事故的预兆 不管是采煤工作面或掘进工作面,冒顶发生之前都会有预兆出现。了解研究掌握这些预兆,及时采取措施,对防止发生冒顶事故具有重要的作用,冒顶事故的预兆主要归纳有以下几种 1、响声由于顶板下沉,压力剧增,支架受力加大,断梁折柱增加,木支架会发出劈裂声,老顶来压之前,顶板断裂而发生连续的放炮声或闷雷声。 2、掉碴。顶板受矿压影响而产生破坏、断裂、便会出现掉碴,并急剧增多,碴块增大(即将发生冒顶的危险信号)。 3、垮帮。冒顶前由于岩(煤)帮所了承受的压力增大,变得破碎松软而发生垮帮。 4、漏顶。在冒顶前,破碎了的伪顶或直接顶,有时因背帮,背顶不严,支护不牢容易出现漏碴现象。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导致支架松动,失去支撑力,引起冒顶。 5、离层。顶板岩石层理发育的,在冒顶前,往往出现脱层现象。 四、冒顶事故的预防 (一)首先加强技术管理 1、地质人员尽量收集和结合现场提出可靠的地质资料,对每一个工作面的地质情况与邻近采掘工作面,采空区之间的关系,可能遇到的地质构造进行预测、预报,及时把各工作面进度填绘到各大图纸上。 2、采掘人员应根据资料及现场情况,合理地布置巷道,采面。 ⑴巷道布置在技术可行的条件下,尽量选择在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好的稳定岩体中,要避免布置在松软破碎带,褶曲地带的背斜或向斜轴部上,以及采场应力集中区,若无法避免时,应进行架棚支护,并做好超前支护及前探梁使用工作,巷道开口则不能选择在上述地带。 ⑵采面布置尽量可能按正规采煤工作面布置,并优先考虑采用短壁式采煤方法布置,残采面必须保证要有两个以上安全出口,尽量保持巷道顺槽高位贯通,反眼布置应充分考虑在保证最大回采率的条件下,少在采面反眼中开口,以免引起开口过多,三岔口压力过大造成冒顶关人。 3、采掘技术员对每个工作面应编制切实可行的作业规程,并贯彻到每位施工人员中去,特别是规程中的支护形式,采空区的顶板管理,回采顺序及安全技术措施等应写详细且有针对性,规程应贯彻到位,让每位施工人员心中有数。炮眼布置应根据煤厚及顶底板岩性确定布置形式及眼深,使其尽量减少对顶板、底板的破坏,减少冒顶事故的发生。 4、现场技术员必须深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监督,靠前指挥,把好工程质量关,条件变化应及时进行技术论证,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二)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安全知识培训教育 新罗区近几年的冒顶事故,可说大都是人为的,加上目前新工人成份多,素质低,安全意识薄弱,因而加强工人的操作技能及应知应会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强化工人的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是预防冒顶事故发生的非常必要手段,所以对每一工人上岗前都必须经过技能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并经过考核(笔试或现场操作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三)加强现场管理 1、每一工作面的现场施工工艺、工序都必须按规程进行,每班带班队干及班长都要带头执行,若有违章应立即制止。 2、每一工作面上班前、放炮后都要由班组长亲自从外到内,对巷道迎头进行检查,敲帮问顶,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3、掘进工作面遇煤岩变松软或在破碎带掘进时,必须及时支架,严禁空顶作业,除砂岩及坚硬岩性外,所有新开口前都必须架台棚,在半煤岩、全煤架棚巷道施工中,须使用前探梁,在特别松软煤层中施工,应用手工挖掘,严禁放炮,施工中若遇到岩层为厚层状,且有一块为锅底状倒挂顶帮上,应特别注意重视,冒落时预兆小,不易发现,极为危险,应重点进行支护。 4、巷道支护要求棚距不得超过规程规定,坑木直径不小于规定,接口要吻合,腿窝要够深,支架不得前仰后倒,帮顶要控紧背牢,并做好超前支护,使用挑扦或挑扦板,前探梁等。 5、回采工作面的柱距、排距不得超过规程规定,支护不得打在浮煤浮矸上,上下出口要有特殊支护(木垛或丛柱),严禁人员到采空区进行任何作业。 6、砌碹要严格按规程要求施工,并架好临时支护和护身板。 7、发现断梁折柱及时维修,套架须由外向内进行套架,套架时须先固定好工作面的支护,一架未完成不可中止工作和进入套下一架工作。 8、严禁空顶作业。放炮崩倒支架,应由外向里逐架修复。 五、冒顶事故的处理 (一)冒顶事故的一般处理方法 冒顶事故发生时,应立即派人向调度室汇报清楚发生冒顶的具体时间地点及详细情况,有无人员关埋情况,现场人员应积极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出处理措施,然后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处理,如有人遇难,则必须以抢救人员为主要目标,具体方法如下 1、探明冒顶区的范围和被埋压、堵截的人数和位置。 2、积极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如暂不能恢复时,可利用压风管、水管等对埋压、堵截的人员输送新鲜空气。 3、处理中,必须始终坚持由外到里的原则,加强支护防止二次冒顶,必要时,可开掘通向遇难人员的专用巷道。 4、遇有大块岩石威胁遇难人员时,可使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石块,但应尽量避免破坏冒落岩石的堆积状态。 5、被困人员要设法自救,不可惊慌失措,先躲到有支护的较安全地带,然后根据情况设法自救,若无法自救也不可勉强,冷静地等待外面人员抢救,并适时敲打管道,铁器与外面取得联系。 (二)采面冒顶的处理 我矿缓倾斜煤层直接顶顶板较为完整,岩性较好,直接顶的初次来压到冒落一般比工作面循环时间长,采用循环作业一般能满足要求,所以着重提出局部冒顶和伪顶冒顶的处理。 1、局部冒顶处理 如果冒顶范围不大,流矸已停止,这样比较容易处理,首先观察好顶板情况,要敲帮问顶,加固冒顶区,周围的支架逐架检查,清好退路。再进行掏梁窝,棚顶上如有空隙要用木板等刹严背实如空洞较大用小坑木接顶,然后清理煤顶贴帮柱支柱棚梁。 2、伪顶冒顶的处理 先检查冒顶的附近支架及顶及情况,敲帮问顶加固冒顶区域上下方的支架。清理好安全退路,然后用加密集支柱的形式来处理,如煤层倾角大则必须打护身板,以防煤岩滑落伤人。 如果大面积冒顶,无法处理可另开切眼形成工作面。 (二)巷道冒顶处理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撞楔法当巷道沿煤施工,煤层倾角大、松软,其煤炭不断冒落,无法进行处理冒落煤炭和架棚时,可采用此法处理,我矿750-38S沿煤施工时可采用此法。当迎头支撑挑扦的矮架无法做成时,可采用钢丝绳将梁绑在正常支架上,但处理完冒顶区后,必须倒回处理掉此梁,并套上正常支架。 2、搭棚与木板法过断层破碎带,煤层倾角25度以下煤层,顶板岩石煤连续冒落时可采用此法。 3、沿煤掘进时会出现上帮片帮多,稍有冒顶柱腿压断煤矸挤入巷道时如下处理在顶粱下一根顶柱,支撑住顶粱,清矸、换新腿柱,用旧木料架木板,用背板背好撤去顶柱。 第三章 井下水灾事故预防及处理 做好井下水灾事故预防及处理计划是保证煤矿正常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因此,必须掌握矿井水文地质规律,研究和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防止水害事故发生。 一、建立完善的矿井水文地质基础资料。 矿井水文地质图是综合记录井下实测水文地质资料的图纸,是分析矿井充水规律,开展水害预测,制定防治水措施的主要依据,主要内容包括 1、各种类型的突(出)水点要统一编号,并注明出水日期、涌水量、水位(水压)及涌水特征。 2、老塘、老峒、矸石窝等的积水范围和积水量。 3、井下放水孔、防水煤柱、泵房、水包、水泵台数及能力。 4、井下输水路线。 5、井下涌水量观测站位置。 二、提高安全意识,仔细观测采掘工作面透水预兆 采掘工作面透水预兆 1、煤层发潮变暗由于水的渗入使煤层变得潮湿,色泽暗淡。 2、煤层变冷正常煤层用手去摸,开始手触感到凉,不一会儿就会不凉了,但煤层含水时,则感到刺骨凉。 3、煤壁“挂汗”煤层有水时,煤壁和巷道空气的温度差很大,煤层表面有水珠凝结,像出汗一样。 4、巷道出现雾状由于煤层含水吸热使巷道里温度降低,而送入的风流温度较高,湿度又大,使空气中的水份凝结成雾。 5、煤层出现滴水,浸水现象。 6、顶板压力增大,支架断裂底鼓,渗水以及淋水增大。 7、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8、煤壁挂红,水味发涩,酸度大,水有臭鸡蛋味。 9、巷道温度低。 发现以上征兆,都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并迅向矿井负责人报告。 三、透水事故的预防 1、组织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查明矿区范围内老峒老采空区分布情况,并将实测情况填绘在矿井水文地质图纸上。积水区边缘外推60米用红线圈定警戒线。 2、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水淹的井巷、水文地质复杂的区域、含水层、导水断层、含水正断层、溶洞和陷落柱、其它有可能积水地区、小窑或老窑采空区积水、未封孔或封孔不良的导水钻孔、各类防水煤柱及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进行探水。 3、探放水的目的、要求和原则 本矿井田范围内有许多充水的老窑积水,含水断层及封孔不良的导水钻孔等,当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水体时,易发生地下水或老窑积水突然涌入矿井的透水事故。为了消除这些隐患,要求在采掘过程中采用探放水方法,探明工作面前方的水体,在有积水的情况下,根据水量大小有控制地将水放出,然后再进行采掘工作,以确保安全生产。 4、老空积水的探放技术设计 1、积水线 积水线是指经过调查核定后的积水区边界线,也就是老采空区的范围,其深部界线是根据老采空区的最深下山划定的。 2、探水线 探水线是沿积水线向外推移60m而划出的界线,掘进工作面进入探水线后,必须超前打探水钻孔。 3、警戒线 警戒线是从探水线再向外平行推移60m所圈定的一条界线,当巷道到达警戒线,要注意迎头有无异常变化,如发现有透水征兆,应提前探放水,如无异常现象则继续掘进,到达探水线时,作为正式探水的起点。 4、放水线 在距积水实际边界(探水证实的)20m处停止掘进,进行打钻放水。在确认积水已被释放干净后,才允许继续掘进。 5、探水钻孔的布置 为了取得理想的探水效果,必须合理布置探水钻孔。探水钻孔布置有下列四个要素 A、允许掘进距离L指经探水后,证明无水害威胁,可以安全掘进的长度。 B、超前距a指探水钻孔位置始终保持在允许掘进工作面的一段距离。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超前10~20m,在薄煤层中可缩短,但不小于8M。超前距可用下式计算 a0.5KL3P/Kp 式中a超前距,m L巷道宽或高,取最大值,m K安全系数 P水头压力,MPa Kp煤柱或岩柱抗张强度,MPa 或采用经验数据(如下表)。 C、探水超前距和帮距经验值 D、帮距D探水钻孔中心孔终点与斜孔之间距离。帮距一般等于超前距,有时略小1~2m。 E、钻孔密度E允许掘进距离的终点处,探水钻孔之间的间距。它一般不应大于老空巷道的尺寸一般不大于3m。 注一般情况下,超前距等于帮距,约20m,探水钻孔一般不少于5个,一个中心眼,一侧两个斜眼与中眼成一定角度呈扇形布置。 6、探水方法 A、探水机具 强力电钻一台、1M长接合式探水钻杆至少23根,探水机具架1付。 B、探水眼布置 探水钻孔呈启扇形布置,沿煤层正倾,伪倾及走向各布置一探水眼,探水眼深23m,超前距20m,允许掘进距离3m。 C、探水巷道布置 在安全警戒标高以下,上下顺槽每隔10m进行贯通,贯通小眼坡度控制在零度,上下顺槽间隔20m,上顺槽每掘5m必须掘一躲避洞,在保证安全出口形成标准残采面后,方可实行探水。 7、各探放水作业点必须按以上内容在作业规程中做具体规定。 5、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1、在安排钻探水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加强钻孔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栏板;并背紧顺槽及小眼的煤帮; ②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保证水流畅通,同时要备好相当容量的水仓和排水设备; ③在打钻地点或其附近安设专用电话,一旦出水,情况危急时,立即通知受威胁地点工作人员撤离危险区。 ④确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应由测量和负责防探水技术人员及队干亲临现场,共同确定钻孔方位、角度、钻孔数目以及钻进深度。 2、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常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并派人监测水情。如果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钻孔内水压过大时,应采用反压和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有防止孔口管和煤壁突然鼓出的措施,措施内容包括背紧工作面,在拦板外面加设顶柱或木垛,必要时还应在顶、底板坚固地点砌筑防水墙,然后方可打开钻孔放水。 4、钻孔放水前 ①必须估计积水量,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容量,控制放水孔的流量,还必须观测水压。 ②放水前通过调度协调做好井口变电站人员值班及通知变电所做好电力调度。 ③放水前组织放水地点所在片盘的所有施工队进行避灾路线学习,让他们熟悉遇水灾时撤退路线。 5、钻孔放水时 ①放水时应先通知所在片盘各施工队做好避灾准备。 ②必须设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水压做好记录。遇有水量突然变化时,必须进行处理,并立即报告矿调度室,由调度室通知水泵房等有关部门及人员,采取应急措施 。 ③必须派专职电工对探水所在片盘供电管理,防止突然停电所引起安全事故。 ④若探水孔被矸、煤泥堵住时,不得人工扩孔(炮砸或人工挖掘),只能重新打眼放水。 6、排水过程中,被水所封住的瓦斯或其它有害气体可能突然涌出,必须加强通风及瓦斯监测。 7、在钻杆打中水体时 ①人员必须站在钻孔两侧,防止高压水喷射伤人。 ②水量不大时可利用探水孔放水,水量很大时需另打放水孔。 8、由于老窑平巷采用垫矸掘进,钻孔排水过程中极易堵塞必须经常观察及时捅通,为确认老塘水是否排干,必须重新打一个探水眼证实,在完全确认水已排干后方可施工。 四、透水事故的避灾路线 当井下各工作面发生水灾时,井下各工作面人员立即撤至各水平车场、往上山到上水平车场,再到+765风井平峒然后至地面。 第四章 井下有害气体中毒、窒息事故 的预防与处理 一、有害气体的来源 井下常见的有害气体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它们的来源是多方面的。 1、甲烷主要来自煤层开采及采空区; 2、一氧化碳主要来自瓦斯与煤尘爆炸、矿井火灾、爆破从煤层中涌出以及润滑油高温分解; 3、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煤岩、坑木等物质的氧化,井下爆破,瓦斯、煤尘爆炸,井下火灾,人员呼吸,酸性水分解,煤、岩会中涌出或突出; 4、硫化氢主要来源为有机物腐烂、含硫矿物缓慢氧化,含硫煤遇水分解,煤岩层中放出,水灾; 5、二氧化硫主要来源有含硫矿物、缓慢氧化、自燃,在含硫岩层中爆破,含硫矿尘的爆炸; 6、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爆炸; 7、一氧化氮主要来自炸药爆炸及压风要排出废气。 各有害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按照新板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执行。 二、有害气体中毒,窒息事故的预防 1、井下空气应定期取样化验,取样地点和次数由矿通风部门确定。 2、加强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一线工人对有害气体的认识。 3、不断加强技术装备工作,杜绝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防止由此而诱发的有害气体中毒、窒息事故。 4、加强气体检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处理。 5、凡是停产或临时停工的工作面或巷道,在恢复生产时必须通风半小时以上,待有害气体吹散后,达到保安规程的要求后,方能进入。 6、凡打有栅栏或停产的工作面,严禁入内。 7、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完善通风系统及设施。 8、采掘工作面一定要正常通风,不得停风,特别是上山,保持风流畅通。 9、采掘工作面炮后,严禁马上进入迎头,待通风半个小时放烟吹散后,方可入内,以防止气体中毒。 10、栅栏内严禁存放劳动工具及轨道、风水管等等材料。 11、严禁携带烟火及可燃物下井,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及矿井火灾。 12、矿井主扇应定期检查反风装置,矿井一旦发生火灾,主扇即可反风,使井下作业人员免受烟流侵害。 13、加强巷道贯通管理,采掘工作面与采空区,老窑巷道贯通前的瓦斯管理措施,除了严格按照规程第108条有关规定执行外,还需做好如下工作 A、贯通前要求采掘、测量过程技术人员紧密配合,并按正常采掘速度,最迟贯通前两天即通知通风部门及施工队伍。 B、贯通时风筒未端离采掘工作面距离不得超过3米,迎头风量不得低于40m3/min,以保证迎头作业人员在安全环境下免受有害气体侵袭。同时瓦检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做好气体检测工作。 C、巷道贯通后,若巷道要往采空区、老窑巷道前进,即要按照恢复旧巷道通风安全措施执行。 14、进入栅栏或密闭内作业必须做到以下安全措施 A、恢复旧巷道通风的全过程都必须至少有一名安监测气人员,一名生产技术人员和一名区队长在现场统一指挥。 B、根据规程规定,只有局部通风机及开关地点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通风。 C、恢复旧巷道通风时,局部通风机不得出现循环风,否则应采取移动局部通风机位置,加大全风压配风量或限制其出口风量等相应措施预先进行处理。 D、在接风筒排放瓦斯过程中,接风筒人员要戴潮湿口罩,每次只能接一节风筒10米。同时应调整吊挂好风筒,使风筒出口射流能较好地沿巷道一侧冲刷前方盲巷瓦斯,只有通过气体检测,证实其回风在风筒口后10~20米处监测三次,并取其中最大值风流的CO2与CH4均不超过1.5,以及该回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汇合后CO2与CH4均不超过1.0时,方可继续往前接第二节风筒,如此重复下去,直至风筒出口距迎头不超过5米为止。 E、往前接风筒排放瓦斯过程中至少应留二名后应人员在安全地点观察接应。 F、恢复旧巷道通风前生产部门应负责选择避灾路线,同时应注意做好排放出瓦斯经过地点作业人员的保安工作。 G、排放瓦斯地点至少应各有三个自救器。 三、有害气体中毒、窒息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 井下所有通风不良的地点都可能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特别是临时停风的工作面及小眼上山。 四、有害气体中毒、窒息预兆 甲烷窒息的预兆氧浓度正常为21,当甲烷浓度较高时,氧浓度下降到17时,工作会出现喘气及呼吸困难;下降到15时,失去工作能力;10-12会失去理智。 一氧化碳中毒预兆浓度为0.016,经数小时仅有轻微中毒症状头痛、心跳、耳鸣;达到0.048,一小时即可引起上述症状;达0.128,经0.5-1小时,意识迟钝,丧失劳动能力;达0.4时,短时间失去知觉、抽筋、假死。 二氧化碳窒息的预兆浓度达到3,呼吸急促,易感疲劳;达5,出现耳鸣呼吸困难,发生昏迷现象。 硫化氢中毒的预兆;含量为0.0001,能闻到臭鸡蛋气味;达0.02时强刺激眼及喉咙膜,并感到头痛、呕吐乏力;达0.5,经0.5-1小时,即失去知觉、抽筋、瞳孔变大。 二氧化硫中毒的预兆它是一种红褐色气体,对眼、耳、鼻呼吸道及肺有强烈刺激及腐蚀作用,中毒时指头上出现黄色班点,可引起肺火肿,其中毒有潜伏期为6-24小时发作,呈现严重咳嗽、头痛、呕吐甚至死亡,空气中NO2的浓度达0.004时,2-4小时无显著症状;达0.006,短时间喉咙感到刺激、咳嗽、胸痛;达0.01时,强烈刺激呼吸器官,严惩咳嗽、声音痉挛、沤吐、泄泻、神经麻木;达0.025,短时间即死亡。 五、有害气体中毒、窒息事故的处理 无论是一氧化碳中毒、还是其它有害气体中毒,窒息都应该按急救要点进行处理 ①立即将中毒者从险区运送到新鲜风流中或地面,进入瓦斯区或有害气体中毒、窒息场所,救护者一定要戴上防毒面具。 ②迅速将中毒者口、鼻内妨碍呼吸的粘液、血块、泥土、碎煤等除去,并将上衣、腰带解开,胶鞋脱掉。 ③中毒、窒息者应进行保暖,用棉被或毯子将身体盖进来有条件时,可在中毒者身旁放置热水袋。 ④为了促使内毒物的排除,要及时输氧或进行人工呼吸,受氧化氮或硫化氢中毒时,在纯氧中加入不超出5二氧化碳,因其能刺激呼吸中枢,增强肺部的呼吸能力,使毒物尽快地排出体外,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中毒,进行人工呼吸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对伤员肺部刺激,注意是否有肺水肿的情况。 ⑤人体局部因受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有害气体剌激,如眼睛可用1有硼酸水减弱明矾溶液冲洗,或用奶水点眼喉痛者可用苏打液或硼酸水及盐水漱口。 ⑥中毒严重者,应请医生进一步检查处理。 第五章 井下火灾的预防与处理 一、矿井火灾的原因 矿井火灾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凡是在井下或在入风井附近起火,其火烟流将威胁井下安全生产,叫做矿井火灾,所以矿井火灾可分为地面火灾与井下火灾(或称矿内火灾)。 井下火灾,因引火热源不同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1、外因火灾(外因火灾)指外来热源引起的火灾,发生外源火灾的原因有 ⑴明火如吸烟,使用电炉或大灯泡取暖,电焊、气焊等; ⑵不安全爆破如用明电放炮,无炮泥、少炮泥放炮,或放糊炮,或用不防爆放炮器放炮,或使用已变质炸药等。 ⑶电器、电气设备损坏、电流短路、电路布置不合理,电缆破损,机电设备的过负荷 运转,漏电以及违反操作规程等。 ⑷爆炸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等出现的明火。 外因火灾可以发生在矿井的任何地点,但多发生在井口房、井筒、机电峒室,爆破材料库,安装有机电设备的巷道或采掘工作面等。 2、内因火灾主要指煤炭在一定的条件或环境下,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聚积热量导致着火而形成的自燃火灾。自燃火灾大多发生在采空区破裂的煤层煤壁,浮煤堆积处,煤巷冒落的空间等处,内因火灾的主要原因煤层要具有自燃倾向性。无自然倾向性的煤层不发生自燃,也即不存在内因火灾。 二、井下防火具体情况 我矿的煤层不具有自燃倾向性,所以不构成内因火灾。但外因火灾的隐患依然存在,具体情况是 ①消防系统不够完善,采区进风巷、消防主干道消防火栓设置不够。 ②可燃性质物普遍存在,井下各采掘工作面普遍使用支护,井下的各通电电缆。 ③运输巷电缆悬挂不规范,运输时如果撞破电缆,就可能引起火灾。 ④防火设备落后,措施落实不到位。 ⑤人员流动大,工人安全素质差,防火意识薄弱。 三、可能发生火灾的地点 由于我矿不存在内因火灾,即只有外因火灾。外因火灾可发生在井下任何地点,但其多发生在风流畅通的地点,如750平峒, 750集运巷等,其特点是氧气较足,突然发生,来势较猛很快出烟和火焰,易于及时发现。 井下发生火灾时应变要点 1、刚起火时。任何人员一经发现,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直接扑灭。 2、火灾发生时(如750主平硐发生火灾) (1)、井下一切人员立即报告调度室,调度室立即通知矿山救护队及矿领导。 (2)、矿领导按灾害与预防处理计划及矿井应急预案立即组织撤出灾区人员,同时通知所有相关人员到井口集中,组织抢救。 (3)、按规程规定,根据火灾地点对井下人员的威胁快慢程度,组织对765水平抽风机进行反风。 3、发生火灾时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