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1 6 - 中国科技信息2 0 0 7 年第2 0 期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 A T I O N O c t . 2 0 0 7能源及环境 石山自燃后能量长期积聚,不能及时释 放,形成高温热源,遇水易形成水煤气而 爆炸,爆炸时高温气体携带矸石煤灰导致 灾害扩大。 二、煤炭资源科学开采需要解决 的技术方面的问题 煤炭资源科学开采以及相应的开采技 术,主要在于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和观点认 识和对待煤、瓦斯、水等一切可以利用的 各种资源,要有能源和环境两个战略思 想。基本出发点是防止或尽可能减轻开采 煤炭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不良影响; 目标是 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此, 科学的煤炭科学开采技术主要应包括以下 内 容 1 水资源保护“保水开采”技术; 2 土地与建筑物保护离层注浆、充 填与条带开采技术; 3 瓦斯抽放利用“煤与瓦斯共采” 技术; 4 整体开采地下气化技术。 三、煤炭资源科学开采技术的基 础理论 开采引起环境与主要安全问题的发生 都与开采后造成的岩层运动有关,因此, 科学开采的重大基础理论为 1 采矿后岩层内的“节理裂隙场”分 布以及离层规律; 2 开采对岩层与地表移动的影响规律; 3 水与瓦斯在裂隙岩体中的渗流规律; 4 岩体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岩层控制技 术 。 四、科学开采技术的主要内容 1 开采对地下水分布的影响 煤层开采后,随着关键层(即采场 老顶岩层“砌体梁”结构模型)的破断, 在该区域内地下水将形成下降漏斗。地下 水位能否恢复,则决定于随着工作面的推 进,上覆岩层中是否有软弱岩层经重新压 实导致裂隙闭合而形成隔水带。若有隔水 带,则随着雨水的再次补给,下降漏斗也 将随之消失。它对地面生态的影响则决定 于漏斗形成与消失的时间间隔。 2 建筑物下采煤与减沉技术 为了保证建筑物下采煤既具有较好的 煤炭资源的科学开采与环境保护 郭志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安全工程学院 4 3 0 0 7 4 摘 要 国内目前的煤炭资源开采技术大多没有充分 考虑对水资源、地面农田、道路、构筑物 以及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等环境保护因素,采 出的矸石堆积成山,易发生自燃,而且造成 可利用资源闲置,变成隐患,导致环境污 染。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对煤炭资源实 施保水开采、条带与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 采以及地下气化等技术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 意 义 。 关键词 科学开采;资源利用;环境保护 煤矿矿区在开发建设之前与周围环境 大多是稳定和谐一致的,而进行开发建设 后,频繁强烈的人为活动使周边环境发生 巨大的变化,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矿区生态 环境问题,如地表塌陷、农田荒芜、村 庄迁徙、建筑物破坏、土地沙漠化、矸 石堆积、地表水流量减少以及地下水供水 水源干枯、矿物内含有害物质流入地下水 系等。采取科学的开采技术和方法,这些 问题都是可以减轻甚至避免的。 一、煤炭资源开采形成的主要环 境问题 1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 煤炭开采对土地资源造成了破坏,井 下开采的破坏形式以地表塌陷、 工业广场、 生活区和矸石山压占为主,露天开采以直 接挖损形成大坑和外排土场压占的形式为 主。 另外, 开采过程中的外排水, 对周边农 田造成侵蚀,致使土地变质、碱化。 2 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 煤炭开采过程中,进行的人为疏干排 水和采动形成的导水裂隙对煤系含水层的 自然疏干,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对地表水 的影响显而易见,有的甚至因地表裂隙导 通而致河水断流、河流干涸。同时破坏性 地过度开采还可能污染地下水资源。 3 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随着煤层开采而排出的瓦斯和地面矸 石山的自燃等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地 面矸石山积聚瓦斯问题一般形不成大的威 胁,矸石山在地面堆积,固体细微颗粒会 随风形成扬尘,污染环境。另一方面,矸 经济效益,同时又确保地面建筑物不受到 损害,根据具体条件下覆岩结构与关键层 特征来研究确定合理的减沉开采技术及参 数以确保主关键层不破断失稳就成为关 键。确定覆岩中的关键层位置,掌握其离 层与破断特征参数,是注浆减沉技术应用 可行性分析、钻孔布置与注浆工艺设计及 减沉效果评价的基础。 关键层初次破断前的离层区发育、离 层量大,易于注浆充填; 而一旦关键层初 次破断后,关键层下离层量明显变小,注 浆难度增加。因此,离层注浆必须在关键 层临初次破断前进行。钻孔布置及最佳的 注浆减沉效果应保证关键层始终不发生初 次破断。 3 采空区充填开采技术 从理论上来说,充填采矿是解决煤矿 开采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但由于目前充 填采矿的成本相对偏高,限制了该项技术 在煤矿的试验与应用。 在目前条件下,充填技术的关键是充 填材料的选取及如何降低成本,另外就是 充填技术本身,它应该包括充填系统与开 采系统的协调、充填运输系统的畅通和充 填后材料的力学特性等。为了降低充填成 本,基于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提出了 部分充填 条带充填 控制开采沉陷的思路 仅充填部分采空区,只要保证未充填采空 区的宽度小于覆岩主关键层的初次破断跨 距,且充填条带能保持长期稳定,就可有 效控制地表沉陷。 4 煤与瓦斯共采 我国煤层普遍具有变质程度高、渗透 率低和含气饱和度低的特点,这对开展煤 层瓦斯采前预抽是极为不利的。笔者了解 到,义煤集团公司对所属几对瓦斯含量高 的矿井进行了抽放,地面泵站抽出纯瓦斯 量 3 0 m 3/ m i n ,井下移动泵站抽出纯瓦斯 量7 . 5 m 3/ m i n ,其中千秋矿矿井瓦斯抽 放率达 5 0 ,耿村矿矿井瓦斯抽放率达 3 0 ,新安矿三个采煤工作面瓦斯预抽率 到3 0 以上。经过防突效果检验基本没有 出现超标现象,回采工作面瓦斯也基本不 超限,取得了明显的消突效果和显著的抽 放效果。虽然如此,但与理论上的要求、 下转第1 8 页 - 1 8 - 中国科技信息2 0 0 7 年第2 0 期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 A T I O N O c t . 2 0 0 7能源及环境 与变废为宝的利用空间还有相当差距,瓦 斯抽放工作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还 要继续探索更加成功的途径。 实践表明,一旦煤层开采引起岩层移 动,即使是渗透率很低的煤层,其渗透率 也将增大数十倍至数百倍,为瓦斯运移和 抽放创造了条件。因此若在开采时形成采 煤和采瓦斯两个完整的系统,即形成“煤 与瓦斯共采”技术,将会带来良好的经济 效益。因此在开采高瓦斯煤层的同时,利 用岩层运动的特点将煤层气开采出来将是 我国煤层气开发的一条重要途径。 5 煤巷支护技术与减少矸石排放 采矿引起的矸石排放对环境形成影 响,而减少矸石排放的主要措施是将巷道 设置在煤层内,但是岩石巷的开掘是不可 避免的,怎样处理矸石成为一个新的问 题。矸石不上井就要在井下建设一个矸石 处理系统。如果考虑将矸石在地面处理, 变为建筑材料、充填材料等,成本肯定较 井下处理低,这里就出现了经济和环境两 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煤炭 气化开采技术的发展。 五、结束语 煤炭资源科学开采技术研究的方向和 目的在于合理开采资源、保护环境,煤炭 资源开采战线的工作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形成共识 1 瓦斯是一种宝贵的可资利用的资 源, “煤与瓦斯同采”技术通过摸索实践 在不远的将来是可以成功的。 2 根据岩层的组成等具体条件,研究 保水采煤方法,研究充填、条带开采、离 层区注浆等保护地表及建筑物的开采技 术,能做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开采对地表、 地面造成的“伤害” 。 3 )应加快对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研 究速度,研究其对地下水系环境的影响, 争取地下气化开采技术早日取得成熟的经 验,以便于革新、推广。 上接第1 6 页个方面的问题,如何做到既经济又对环境 有利,是我们煤炭资源开采工作者应当考 虑的一个课题。 6 煤炭地下气化 煤炭地下气化是一种新型的整体开采 技术。它是将地下煤炭通过热化学反应就 地转化为可燃气体的技术,是对传统采煤 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这种技术不仅极大地 减少了井下繁重的开采工程量,降低作业 人员的危险程度,而且消除了煤炭开采对 环境的污染和煤炭燃烧对生态环境的不利 影响和危害。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近年来积累了一定 的经验, 但由于属于新领域, 遇到了一些亟 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热值和生产适合 于用户的气体;如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 的测控系统(重点放在燃烧位置和燃烧速 度的控制技术上) ;如何开展对燃烧后地下 气化炉体结构变化及地面沉降状况的研究 以及如何使地下煤炭气化产生的致癌物质 苯和酚不扩散、 不污染和毒化地下水资源 ; 如何处理燃烧形成的大量二氧化碳对空气 的污染等等。 如何研究处理以上一些问题, 表 3 植物样品中铅含量测定结果(m g / k g ) 表 2 土壤样品中铅含量测定结果(m g / k g ) 壤监测点位和1 0 个背景值监测点位中,土 壤中P b 含量均低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 B 1 5 6 1 8 - 1 9 9 5 )二级标准的限值。锦 州市市区土壤中 P b的平均含量为 5 8 . 0 7 3 8 m g / k g 。 2 . 2 植物样品中P b 的含量 采用 A A 3 2 0 N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测定锦州市市区主干道周边及渤海大学校 园内的植物体中P b 的含量,结果见表3 。 由表3 可以看出各监测范围内银杏 叶中P b 含量普遍较低,P b 的平均含量为 4 . 7 2 0 6 m g / k g 。与表2 相比较,土壤中P b 含量高的点位,银杏叶中 P b的含量也相 应较高。 3 . 结论 3 . 1 采用M u l l e r 地积指数法,采用背 P b含量最小。 3 . 4 由于汽车尾气属于流动型污染源, 其污染程度还受到风向的影响,在主导风 向的下风向影响区有利于尾气的稀释和扩 散,而不利于铅污染的积累,但铅含量的 总体水平略高一些。 3 . 5 根据富集系数 C 植物/ C土壤,计算 锦州市市区主干道周边银杏叶对土壤中P b 的平均富集系数A x 0 . 1 8 7 9 ,A x <1 ,表 明银杏对土壤中 P b并无明显富集作用。 景值为评价标准,对锦州市市区主干道周 边土壤中 P b污染进行评价,土壤污染程 度为无污染 -轻度污染级别。 3 . 2 锦州市市区主干道周边土壤中P b 的平均含量为5 8 . 0 7 3 8 m g / k g ,银杏叶片 中P b 的平均含量为4 . 7 2 0 6 m g / k g 3 . 3 交通流量及时间对市区主干道周边 土壤中 P b含量分布有一定的作用,按交 通流量各监测点位顺序为中央大街>解放 路>云飞街≥洛阳路≥士英街>市府路, 土壤中 P b含量分布也符合类似规律。但 云飞街、洛阳路、士英街交通流量相差不 大,而土壤中 P b含量却相差明显,可能 是由于怠速条件下 P b的释放有关。在所 有监测干线中,市府路建成最晚,且交通 流量最小,故市府路周边土壤及植物体内 参考文献 [ 1 ] 冯福建, 王兰, 虞江萍. 我国铅污染的时空 走势[ J ]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2 0 0 1 , 2 0 6 8 4 0 - 8 4 3 . [ 2 ] 伍均, 孟晓霞, 李昆. 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 复研究进展[ J ] . 土壤. 2 0 0 5 , 3 7 3 2 5 8 - 2 6 4 . [ 3 ] 曲蛟, 袁星, 王莉莉等. 钼矿区土壤中重金 属污染状况的分析与评价[ J ] . 环境保护科 学. 2 0 0 7 , 3 3 2 3 6 - 3 8 . [ 4 ] 魏复盛, 陈静生. 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 究[ J ] . 环境科学. 1 9 9 1 , 1 2 4 1 2 - 1 9 . 作者简介 丛孚奇(1951-) ,男,辽宁锦州人, 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工 作,发表论文 5 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