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研究概述.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稠油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研究概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稠油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研究概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稠油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研究概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稠油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研究概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稠油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研究概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收稿日期2006 - 06 - 06;改回日期2006 - 07 - 31 基金项目该项目受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PLN0141 作者简介曾玉强1979 - ,男,2003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现为该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田开发。 文章编号 1006 - 6535200606 - 0005 - 05 稠油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研究概述 曾玉强1,刘蜀知1,王 琴1,任 勇2,鲁小会3 1 1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 成都 610500;21 中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 西安 710021; 31 中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利用蒸汽吞吐开采稠油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作为一种相对简单和成熟的注蒸汽 开采技术,目前仍在委内瑞拉、 美国和加拿大广泛应用。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蒸 汽吞吐开采技术的发展和现状,总结了蒸汽吞吐采油原理和开采特征,热力模型的发展,以及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认为蒸汽吞吐在稠油开发中仍然将继续占 有重要的地位;其采油原理复杂,是一项复杂、 技术难度大的系统工程;进入开采中后期,必须 运用各种手段改善吞吐效果并适时地转入合理的二次热采方式。 关键词稠油;蒸汽吞吐技术;开采特征;概述 中图分类号TE35714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研究表明,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蕴藏有十分可 观的稠油。全球已探明的稠油资源储量超过3 000 108t ,而可供开采的稀油资源仅剩下1 700108 t[1]。过去稠油开发主要集中在美洲大陆,近20 a 来亚洲的稠油开发得到了发展。20世纪80年代 初,我国的稠油资源才开始工业性开发,至2002年 产量已达1 300104t ,占全国原油产量的8 。 2000年初,世界上强化采油的日产量大约是3616 104t ,其中热力采油的日产量约为2017104t ,约 占强化采油的5616 ,可见稠油热采在强化采油 中占有主导地位[2]。在热力采油中,注蒸汽开采的 产量约占97 ,其次为火烧油层,产量约占热力采 油的212 ,其它的热力采油方法如蒸汽辅助重 力泄油,热水驱,电加热等还处在小规模的试验研 究阶段[3]。我国目前稠油开发主要包括蒸汽吞吐 约占78 ,蒸汽驱约占10 和常规水驱 12 等方法。 蒸汽吞吐工艺施工简单,收效快,不需要进行 特别的试验研究,可以直接在生产井实施,边生产 边试验,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尤其在某些油 藏条件下,例如油层厚,油层埋藏浅,井距小,特别 是重力排油能力达到经济产量时,蒸汽吞吐可以获 得较高的采收率[4]。蒸汽吞吐是单井作业,对各种 类型稠油油藏地质条件的适用范围较蒸汽驱广,经 济上的风险比蒸汽驱开采小得多,因此蒸汽吞吐通 常作为油田规模蒸汽驱开发之前的先导开发方式, 以减少生产的阻力和增加注入能力。此外,对于井 间连通性差、 原油粘度过高以及含沥青砂,不适合 蒸汽驱的油藏,仍将蒸汽吞吐作为一种独立的开发 方式,因而它在稠油开发中将继续占有重要的地 位。 1 蒸汽吞吐采油原理和开采特征 111 筛选标准 稠油热采项目一般投资较高,风险也比普通油 藏开发大,因此选择适宜于蒸汽吞吐的油藏就显得 尤为重要。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对油藏地质的各 项参数进行研究评价。经综合研究,得出了我国的 蒸汽吞吐开采筛选标准表 1 [5] 。 112 蒸汽吞吐增油机理 蒸汽吞吐过程中的传热介质包含物理的、 化学 的、 热动力学的各种现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 作用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不同流动梯度的非稳 定渗流过程。蒸汽吞吐的采油原理主要包括[6~8] 1油层中原油加热后粘度大幅度降低,流动阻 力大大减小。粘温敏感性是稠油热采的主要机理。 第13卷第6期 2006年12月 特 种 油 气 藏 Speci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 Vol113 No16 Dec12006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表1 蒸汽吞吐开采筛选标准 Tab11 Screening criteria of cyclic steam stimulation 油藏地质参数 一等 12 二等特殊吞吐技术 345 原油粘度/ mPas50~10000019800019200019200 油层深度/ m15~160010105~10 有效/总厚度比014014014014014 ≥0120≥0120≥0120≥0120≥0120 Soi≥0150≥0150≥0150≥0150≥0150 Soi≥0110≥0110≥0110≥0110≥0110 单储系数/ 104m3km- 2m- 1≥10≥10≥10≥10≥10 渗透率/ 10- 3μm2≥200≥200≥200≥200≥200 2对于压力高的油层,油层的弹性能量在加 热油层后充分释放出来,成为驱动能量。 3解堵作用。高温蒸汽对岩石的冲刷可以 解除近井地带的污染,尤其是第1周期,解堵起到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降低界面张力,改善液阻和气阻效应贾 敏效应 , 降低流动阻力。 5流体和岩石的热膨胀作用例如回采过程 中,蒸汽的膨胀,以及部分高压凝结水由于突然降 压闪蒸为蒸汽 , 使得孔隙体积减小,增加产出量。 6开井生产后,带走大量热量,但油层、 盖顶 层及夹层中蓄留一定的余热,对下一周期的吞吐起 到预热作用;加热带附近的冷油缓慢补充进入降压 的加热带过程中,余热将降低冷油的粘度,使原油 向井底的流动可以延续很长时间,尤其是对于普通 稠油粘度小于10 000 mPas ,在原始油层条件下本 来就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当加热温度大于原始油层 温度时,在一定压力梯度下,流向井底的速度加快。 7吞吐降压后,地层的压实作用也是一种不 可忽视的驱油机理,在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岸重油 区压实作用驱出的油量高达15 左右和美国加 州重油区增产的油量约5 ~7 来自压实作用 该作用明显,中国尚未作系统观测和研究。 8地层中的原油在高温蒸汽下产生某种程 度的蒸馏裂解作用,使得原油轻馏分增加,起到一 定的溶剂抽提作用。 9对于厚油层,热原油流向井底时,除了油 层压力驱动外,还受到重力驱动作用。 10高温蒸汽改变岩石的润湿性,油水相对 渗透率变化,增加了流向井底的可动油。 11某些有边水的稠油油藏,在蒸汽吞吐采 油过程中,随着油层压力下降,边水向开发区推进, 这虽然补充了驱动能量,但是一旦边水突破,含水 率将大幅度增加,因此总的来说这种作用是弊大于 利的,尤其是极不利于以后的蒸汽驱开采,因而应 控制边水推进。 12放大压差作用,这是蒸汽吞吐开采机理 发挥效力的必要条件。 113 开采特征 蒸汽吞吐的开采机理和技术措施决定了蒸汽 吞吐开采总的趋势是逐步衰减。无论是周期内或 周期间,由于油层压力下降、 井筒附近油层温度、 含 水饱和度、 渗流条件的变化,油井的产液量、 产油 量、 油汽比随着生产时间的增加而递减。油藏类型 不同、 技术措施不同、 生产历史不同,递减规律有所 差异。此外还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9 ,10] 1蒸汽吞吐注入的热量仅使井筒周围一定 范围的油层加热,加热半径一般为10~30 m ,很难 超过50 m;以原油加热降粘、 改善油的流动性为 主,强化了天然驱动能量的作用。因此蒸汽吞吐阶 段采收率较低,一般为10 ~15 ,最大约为 30 。 2采油速度很高。一般为地质储量的4 ~ 6 ,甚至更高。 3开采中每个周期内的产量变化幅度较大。 有初期的峰值期,有递减期。峰值期为主要产油 期,如果油层达到30 m ,产量可达100 t/ d以上,因 而有足够的人工举升能力是很关键的。 2 热力模型的发展 注蒸汽热力采油是一项复杂、 技术难度大的系 6 特 种 油 气 藏 第13卷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统工程,它涉及到油藏地质、 油藏工程、 采油工程、 传热学、 经济分析等多门学科。因此,要科学、 经 济、 高效地管理好蒸汽吞吐井必须要从油层的实际 出发,研究蒸汽吞吐的全过程,包括地面管线和井 筒的压力降及热损失,焖井和开井生产过程中的动 态预测,以及生产方式的选择和合理工作制度的确 定。国内外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早在20世纪50年代,Marx - Langenheim就利 用能量平衡关系来计算油层的加热面积。1966 年,Boberg和Lantz[11]提出了蒸汽吞吐产油预测模 型,该模型比较简单,可以反映出蒸汽吞吐中加热 降粘增产原理,但不能计算油藏压力的变化。计算 时假设,从井底到计算范围内的油层受热是均匀 的,计算受热区范围时,考虑了上下盖层的热损失, 并假设可按一维径向流来计算采出量。计算的第 1步是研究温度和受热区的范围,然后计算产能。 但是,计算中需要求出冷采阶段的采油指数。而很 多稠油油藏由于油太稠而不能进行冷采,所以不能 得到冷采阶段的采油指数;同时该计算方法没有考 虑厚油层中注入蒸汽的超覆现象,使得加热区的范 围较小,也没有考虑温度和饱和度对相对渗透率的 影响。 1967年,Martin提出了非传导解析模型,即只 通过流体流动传送热量的模型。模型分析了若干 重要变量对理想化蒸汽吞吐井动态的影响,比如油 水比、 油层污染、 注入的热量、 油层厚度等,得到了 以下结论①最佳的注入量不仅取决于原油的粘 度,也取决于所考虑的经济因素;② 在多数情况下, 吞吐期间降低井底附近油的粘度,足以有效地克服 油层污染的影响;③ 在注汽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吞 吐产油量随着油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该方 法中最大的问题是采用一个忽略热传导的理想化 模型来描述注汽期间的油井动态。 1968年,K uo[12]等人研究了前人未曾考虑的重力 泄油问题,但未提到每一注汽周期间的特殊动态。 到了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三维三相注蒸 汽模型,但这些模拟器要求输入比较多的参数,对 计算机性能要求高并且需要专业人员来操作。 1970~1973年,H1L1Stone和K1Azzlz [13] 及Settair 等人根据H1L1Remay所提出的相渗透率计算方 法,提出了油、 气、 水相渗透率的Stone模型以及修 正的Stone模型。该模型考虑问题全面,但过于复 杂,不易推广运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陈月明教授为代表, 对蒸汽吞吐注采参数优化设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1984年,J1E1G ontijo和K1Azzlz等人提出锥形 重力泄油机理。研究考虑了蒸汽超覆现象、 重力泄 油、 弹性驱动等问题,由此计算了加热半径、 径向垂 向热损失以及液体携带热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 果与现场吻合较好。 1985年,R1P1Gros[14]利用物质平衡方程得到 随时间变化的平均饱和度,并利用随时间变化的相 渗透率关系来计算动态指标,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 地层压力的变化情况。 1986年,国内的陈月明针对胜利油田单家寺 油藏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蒸汽吞吐产能计算分析, 在该地区应用效果较好。 20世纪80年代后期,Gros和G ontijo[15]的蒸汽 吞吐预测模型,已经考虑到了蒸汽吞吐中超覆现象 和地层压力的变化,但未解决冷采阶段采油指数的 问题。随着数模的完善,已经考虑裂缝的影响。 1996年,刘慧卿、 陈月明等人根据Vogel的研 究思路,提出了一种蒸汽吞吐流入动态方法,利用 数模方法模拟不同注入和生产动态,回归出各参数 项的系数,得到产能关系、 井底流动温度以及含水 率变化3种流入动态关系。 1997年,侯健和陈月明[16 , 17]在前人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蒸汽吞吐产能模型,考虑了多层 油藏的能量分配及相互影响,并引入了形状系数, 修正了蒸汽注入过程中超覆现象的影响。 1998年,蒲海洋[18]以周期注汽量、 蒸汽干度、 注汽速度和废弃产量等注汽参数为优化变量,对多 个生产指标进行优化设计。 近年来,人们开始考虑加热动态边界问题,并 对注入参数进行了相当多的优化研究,但多应用统 计中的正交设计方法,比较繁琐。 热采数值模拟是热采开发方案设计的一个组 成部分,近10 a来一般应用商业模拟器。在最近 的10 a中,新的模型较少,更多的工作是对存在的 问题解进行修正和改进,以提高模拟器的效率,例 如网格加密、 网格方向、 温度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19]。 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随着油藏或区块吞吐开采的进行,特别是到了 7第6期 曾玉强等稠油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研究概述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后期,由于蒸汽吞吐开采自身缺陷导致了一系列 问题的出现。具体反映有 1蒸汽吞吐采油过程中的主要技术矛盾是 由于湿饱和蒸汽的特性和油藏非均质性,注入油层 的蒸汽向顶部超覆推进及沿高渗透层指进,垂向扫 油系数很难超过50 。因而,如何保证井底蒸汽 干度高水平,并有效调控吸汽剖面,是蒸汽吞吐开 采的核心技术,尤其对于深层、 层状多层稠油油藏。 2蒸汽吞吐开采是单井作业,而且是依靠天 然能量开采,一般单井吞吐周期最多不超过8次, 极少数油井可达10次。不可能无限期持续开采。 随吞吐周期数增加,周期产量、 日产量及油汽比均 逐次递减,年递减率大于20 。 3某些油藏由于边底水的严重入侵,含水上 升,开采难度加大。 4储量动用不均,井间干扰明显,汽窜现象 严重。 5油井出砂日趋严重,造成砂卡、 砂埋,使油 井不能正常生产。 6受周期吞吐、 油井出砂等影响,套管损坏、 井下落物造成油井停产,影响到油井利用率和工艺 措施的实施。 4 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蒸汽吞吐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应用各 种助剂改善吞吐效果。 1注入蒸汽中加入天然气。注入天然气的 增产机理是扩大蒸汽加热带体积,增加油层能量, 回采时发挥气驱助排作用。 2注蒸汽时注入溶剂。对于粘度较高的稠 油,在注入蒸汽前注入轻质油等溶剂,能够增加周 期产量及油汽比。 3注入蒸汽中加入高温泡沫剂表面活性 剂。注入泡沫剂可以调整吸汽剖面,增加周期产 量及油汽比。有研究表明,加入015 ~110 的表 面活性剂能够扩大吸汽剖面1/ 3~1/ 2。 4注蒸汽前注入聚合物。在注蒸汽前注入 高浓度的聚合物溶液。聚合物在很长一段时间作 用于高渗透带,而不影响低渗透性层带,进而提高 波及系数。 5 N2辅助蒸汽吞吐和N2驱替 CO2段塞。辽 河油区针对稠油开采现状,利用膜分离制氮注氮装 置先后开发了氮气隔热助排、 氮气隔热采油一次管 柱泵、 氮气泡沫调剖工艺技术和蒸汽-氮气混合驱 等[20]。从1998年8月至今,在辽河油区推广应用 了近千井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辽河油区生产研究表明氮气在驱动稠油过程中有 调解气窜改善吸气效果的作用,可有效提高油层动 用程度,增大波及面积。试验的开采效果表明,氮 气-蒸汽热采工艺技术是稠油热采蒸汽吞吐后期 转换开采方式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表 2 。 表2 辽河油田N2辅助蒸汽吞吐统计 Tab12 Statistics of N2assisted cyclic steam stimulation in Liaohe Oilfield 项目常规注汽蒸汽溶剂蒸汽N2 统计井数/口3318 油汽比0114~016401530167~1179 回采收率/ 10~353244~71 单井产量/ t/ d3~1715125~58 周期产油/ t245~11921256658~4100 投入产出比1∶31∶615 J1P1Oleary研究了N2驱替CO2段塞的方法,结 果表明,生产一单位体积的N2成本仅为CO2的 15 。J1P1Oleary利用西得克萨斯Levelland油田和 Wasson油田的原油进行的实验结果是自始至终用 纯氮气驱,采收率为62 ;注入24 的CO2段塞后, 用N2驱替,采收率达到98 。实验初步证实了N2 驱替CO2段塞可以提高开发效果,降低成本[21]。 蒸汽吞吐及其后续开发的成功还依赖于先进的 工艺技术。主要包括高温固砂、 防砂技术,高温井 筒隔热、 套管防护及检测技术,分注分选技术,化学 剂增油助排技术,封堵调剖技术和高温检测技术等。 此外,现在的稠油开采越来越倾向于水平井和 复合井技术的应用。与常规井相比,水平井具有提 高生产能力、 加快开采速度和降低底水锥进等优 点。而复合井更是油藏工程师有力的新工具,它通 过复杂的井结构引入一种新思路,通过较多的测向 井进入到以前未被捕集到的原油带,可以视为一种 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与直井甚至单个水平井相 比,复合井具有更多的优势。 在蒸汽吞吐开采之后,油井间必然存在大片尚 未动用的剩余油,纵向上也存在未动用或动用程度 很低的油层段,采出程度一般仅占地质储量的 10 ~20 。因此,为提高原油采收率,挖掘石油 资源潜力,提高原油产量及整体开发效益,需要向 8 特 种 油 气 藏 第13卷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选定的注入井连续注入蒸汽、 热水或其它驱替剂, 向油藏补充大量的热能及驱替能,由井网中采油井 采油,形成注入井 采油井的驱油系统,这种热采 模式被刘文章先生统称为二次热采[22]。 二次热采模式包括蒸汽驱,常规蒸汽驱,蒸汽 驱热水驱,脉冲式或间歇蒸汽驱,蒸汽热水段 塞驱,变干度或变速度蒸汽驱,蒸汽泡沫驱,热水 驱,热水、CO2、N2、 泡沫剂驱,热水化学剂驱。总 之,不论何种类型稠油油藏,在蒸汽吞吐开采后,都 需要找到依靠注入热能及驱替能采出更多原油的 方法,而不能仅靠天然能量采油就结束油藏的经济 有效开发期。 5 结 论 1蒸汽吞吐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 一,在稠油开发中仍然将继续占有重要的地位。 2蒸汽吞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作用过 程和一个具有不同流动梯度的非稳定渗流过程,蒸 汽吞吐的采油原理复杂。 3注蒸汽热力采油是一项复杂、 技术难度大 的系统工程,国内外在这些方面均做了大量的研究 工作以提高和完善热力模型。 4蒸汽吞吐开采的油藏,特别是到了中后期, 进一步改善吞吐效果,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工艺技 术水平,与先进的钻井技术相结合,以及适时地转入 合理的二次热采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参考文献 [1]张锐 1 稠油热采技术[M]1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1~31 [2]刘文章 1 中国稠油热采现状及发展前景[J ]1 世界石油 工业,1998 ,145 15~181 [3]吴奇,张义堂,任芳祥,等 1 国际稠油开采论文集[C]1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36~441 [4]孙川生,彭顺龙 1 克拉玛依九区热采稠油油藏[M]1 北 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3~61 [5]刘文章 1 热采稠油油藏开发模式[M]1 北京石油工业 出版社,19988~91 [6]刘文章 1 中国稠油热采现状及发展前景[J ]1 世界石油 工业,1998 ,145 15~181 [7]刘文章 1 普通稠油油藏二次热采开发模式综述[J ]1 特 种油气藏,1998 ,52 1~71 [8]宋育贤译 1 稠油热采技术的进展[J ]1 国外油田工程, 1997 ,102 12~131 [9]黄鸥,黄忠廉译 1 油田稠油热采技术综述[J ]1 国外油 田工程,1997 ,16 9~101 [10]万仁溥,罗英俊,刘文章,等 1 稠油热采工程技术第 八分册 [M]1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204~2141 [11] Boberg T C and Lantzs R B1Calcalation of the production rate of a thermally stimulated well [J ]1J1Pet1Tech ,1966 1613~16231 [12] Kuo C H and Phocas D M1A gravity drainage model for the steam- soak process[C]1SPE2329 ,1969119~1261 [13] Jerry P Fontanilla and Khalid Azzlz. Prediction of botton - hole conditions for wet steaml injection wells [J ]1The Jour2 nal of Canadan Petroleum Technology , Mar~Apr ,198282 ~881 [14] G ros R P,et al1Steam soak predictive model [J ]1SPE14240 , 19851~51 [15] Neuman C H1A gravity override model of steamdrive [J ] 1J1Pet1Tech1,1985 ,Jan163~1691 [16]侯健,陈月明.综合化的蒸汽吞吐注采参数优化设计 [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213 36~391 [17]侯健,陈月明.一种改进的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模型 [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 ,23 53~561 [18]蒲海洋,杨双虎,张红梅 1 蒸汽吞吐效果预测及注汽 参数优化方法研究[J ]1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 ,253 52~551 [19] M1Tamim et al著 1 见宋付权译 1 热采数值模拟技术 的最新进展[J ]1 国外油田工程,2002 ,182 1~31 [20]张小波 1 辽河油区稠油采油工艺技术发展方向[J ]1 特种油气藏,2005 ,125 9~131 [21]刁素,蒲万芬,林波,徐晓峰,张晶 1 稠油油藏自生CO2 吞吐技术室内研究[J ]1 特种油气藏,2005 ,126 98~ 1001 [22]刘文章 1 特稠油超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模式综述[J ]1 特种油气藏,1998 ,53 1~111 [23 ] Hong K C,Jensen R B1Optimization of multicycle steam stimulation[J ]1SPE J ,1969357~3671 编辑 刘兆芝 9第6期 曾玉强等稠油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研究概述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Open up a new prosp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sustain effective development in Liaohe Oilfield XIE Wen - yan Liaohe Oilfield Company , PetroChina , Panjin , Liaoning12401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hievementsof Liaohe Oilfield in“the tenthfive - year plan”period , indicat2 ing tha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Liaohe Oilfield is a history of invigorating oilfiel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which have been a motive force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At present , the oilfield depends more on technical advances , and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appear more outstanding. On this basis , the general goal of“the eleventh five - year plan”perio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proposed , and the main work for achieving the goal is also proposed , especially emphasized are 6 aspects of work.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workers of the oilfield shall understand the status and responsibility and keep sustained effort to work hard and open up a new prosp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creating a bright future of Liaohe Oilfield. Key words Liaohe Oilfield;“the tenth five - year plan”period;”the eleventh five - year plan”period;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hieve2 ment ;experience summary; the go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work Overview of heavy oil cyclic steam stimulation recovery technology ZENG Yu - qiang1, LIU Shu - zhi1, WANGQin1, REN Y ong2, LU Xiao - hui3 1.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 Chengdu , Sichuan610500, China;2.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 PetroChina , Xi’an , Shanxi710021, China;3.Xinjiang Oilfield Company , PetroChina , Karamay , Xinjiang834000, China Abstract Using cyclic steam stimulation to exploit heavyoil first appeared in the early 1950’s. As a relatively simple and mature steam in2 jection exploitation technology , it is still widely used in Venezuela ,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This article forecasts the future develop2 ment of cyclic steam stimulation technology after reviewing its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situation in detail and summarizing cyclic steam stim2 ulation principle , characteristics , thermal model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at present stage.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cyclic steam stimula2 tion will keep on occupying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heavyoil production; the oil extraction principle is complicated , and it is a highly skill2 ful system engineering; it is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o use various means to improve stimulation effect and timely convert to proper sec2 ondary thermal recovery at the middle and later stage of recovery. Key words heavy oil ; cyclic steam stimulation; recovery characteristics; overview Study on large pore path in sandstone reservoirs reviewand prospect HU Shu - yong1,ZHANGLie - hui1,LUO Jian - xin1,LUO Guo - shi2,HEJin2 1.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 Chengdu , Sichuan 610500 , China; 2. Southwest Company , SINOPEC, Deyang , Sichuan 618000 , China Abstract After long time development bywaterflooding , the pore structure of sandstone reservoir changes a lot.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of permeability and pore - throat radius , high permeability zone and extremely high permeability zone may in reservoirs , i. e. large pore path. The large pore path would be the preferred path of injected water , and it is hard to improve the sweep area. Injected water circulates around large pore path at low efficiencyor inefficiently to make it difficult to sweep other partsof a reservoir , thus severely affectingoil dis2 placement efficiency and resulting in obvious difference in areal residual oil saturation. Therefore , large pore path in sandstone reservoir will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reservoir permeability and injection - production proces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 large amoun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data , reviews the study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tatusof large pore path , summarizes the ing mechanism, identification and de2 scription techniques of large pore path , and puts forward the focal point and difficulty in the study. This study is of significance to water2 flooding oilfield in medium- high water cut stage. Key words sandstone reservoir; large pore; ing mechanism;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permeability; pore - throat radius; study overview Diagenesis and reservoir feature of Chang4 5reservoir in Jiyuan - Baoziwan Area , Ordos Basin LEI Yan - ping , ZHOU Shu - qing , Y ANG Fa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Beijing100083, China Abstract The reservoir rock in Chang4 5of Jiyuan - Baoziwan area has been studied on lithology characteristic , diagenesis and petrophysi2 cal property with testing s of casting thin section , X- ray diffraction ,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alysis , etc. . It shows that the reservoir rock consists of fine arkose and litharenite lithic feldspar , whose clastic granule appears subangular , c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