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长壁布置刚性隔离煤柱房柱式开采技术 第六图书馆 本文在分析榆林市榆阳区鑫源煤矿房柱式采煤技术的基础上,对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造方案,并对留设煤柱的各项参数进行了 安全验算和稳定性评价。本文在分析榆林市榆阳区鑫源煤矿房柱式采煤技术的基础上,对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造方案,并对留 设煤柱的各项参数进行了安全验算和稳定性评价。长壁布置 临时煤柱 刚性隔离煤柱 采区回采率陕西能源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杨景波 杨相海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工程系,陕西咸阳7120002007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2 0 0 7年第 2期总第 4期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 o u rna l o f S h a a n x i E n e r g y I n s t i t u t e No . 4S um. 2 2 0 07 长壁布置刚性隔离煤柱房柱式开采技术 杨景波 , 杨相 海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能源_T - 程系, 陕西 咸阳 7 1 2 0 0 0 摘要 本文在分析榆林市榆阳区鑫源煤矿房柱式采煤技术的基础 上, 对其提 出了针 对性的改造方案 , 并对 留设煤柱的各项参数进行 了安全验算和稳定性评价。 关键词 长壁布置 ; 临时煤柱; 刚性隔离煤柱 ; 采区回采率 中图分类号 T D 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9 4 8 1 2 0 0 7 0 21 1 0 4 M i n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 o f Ro o m a n d p i l l a r i n Lo ng wa l l m g m I s o l a t i o n YANG J i n g - b o Y ANG Xi a n g - h a i D e p a r t me n t o f E n e r g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h a a n x i E n e r gy I n s t i t u t e , X i a n y a n g 7 1 2 0 0 0 S h a a n x i Ab s t r a c t Th i s pa p e r ,b 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r o o m a n dp i l l a r t e c h n o l o gy i n Xi n y u an Co a l Mi n e,Yul i n Ci t y, o ff e r s i t s r e f o r m s c h e me an d d o e s s a f e t y c h e c k i n g an d s t a b i l i t y e v a l u a t i o n t o v a rio u s p a r a me t e rs o f c o a l pi nar. Ke y W o r dsl o ng wa l l l a y o u t ;t e mp o r a r y c o a l p i l l a r ;r i g i d i s o l a t i o n pi l l ar ;mi n i n g r e c o v e r y 1 鑫源煤矿概况 鑫源煤矿是榆林市榆 阳区的一处小型煤矿, 井 型为 9万吨/ a 。采煤方法是传统的房柱式开采 , 安全 性差 , 回采率低且开采参数的选择也缺乏科学依据。 1 . 1 煤层赋存特征 井 田内开采煤层 为 3号 煤层 , 厚度 6 . 3 8 m~ 7 . 5 3 m, 平均 6 . 7 9 m, 埋藏稳定 , 属近水平煤层。顶 板为长石砂岩 、 粉砂岩, 属半坚硬 一坚硬岩层 ; 底 板 为长石砂岩 、 泥岩和粉砂质泥岩 , 属半坚硬岩层 , 局 部为泥岩软弱岩层 , 但一般不会 造成底鼓 ; 煤层埋 深 7 5 . 4 0 m~1 7 0 . 4 0 m。 1 . 2 巷道布置及煤柱留设 鑫源煤矿沿用这一带普遍应 用的房柱式开采 技术 。 1 采区布置 开采系统基本是沿主要大巷分 区布置, 特点是相邻采 区共用一 条回风巷。一般每 个采区宽度 1 0 0~1 2 0 m, 可 以布置 4个落垛采场 , 每 5 0 m划分一个准备区段 , 如图 1 所示 。 2 开采房柱 的基本 尺寸 采场 1 6~1 7 m x 1 7 m, 煤柱宽度 8 m; 采区回采率为 3 0 % , 矿井 回采 作者简介 杨景波 1 9 6 5一 , 男, 河南偃师人, 助理实验师。 率实际上仅 1 O~ 2 O %。 3 采煤工艺 如图 2为落垛采场。先从垛 口 开始前进 卧底 开采 , 高度一般 为 3 m; 再后 退放顶 煤 , 高度 2 . 5 m~3 m; 上 方留 1 . 7 m左 右护顶煤, 据 反映留顶煤是在一旦 冒顶 时, 事先有 响声 , 而直接 顶板冒落没有明显先兆。厚度损失约 2 5 % , 实际上 采区采出率为 3 0 %左右。 图 1 鑫源煤矿采煤系统示意图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1 2 陕 西 能 源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 毒 I 一一 l _ -e - _ 图 2 落垛采场不意 图 1 . 3 存在主要问题 鑫源煤矿现有采煤方法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1 此法采场既无完整的通风系统也无两个安 全出口。落垛采煤法是我国政府一直明确制止的 采煤方法。 2 工人在无支护状态下生产, 顶板安全没有 保证 1 7 m1 7 m工作空间处于无支护状 态, 顶板 安全没有保证。特别是煤层厚度大, 工人也无法实 施“ 敲帮问顶” 。 3 采区回采率极低从根本上影响矿井生产和 经营效益 实际的回采率 3 0 %, 从根本上影响矿井 生产和经营效益 , 也是业主所不希望的。 4 开采参数仅靠“ 经验” 确定 , 没有科学依据 和安全保证。 2 改造方案 根据鑫源煤矿的地质条件以及现有生产中存 在的诸多问题, 对其采煤方法必须进行改革。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1 从大巷直接送采区进风平巷和回风平巷到 采区边界 , 两条巷道的问距取 1 2 0 m, 即工作面的长 度为 1 2 0 m。后退开采 , 每 1 8 m划分为一个开采条 带, 采 1 2 m留6 m煤柱不采, 共划分 6 个开采条带, 即留设 6个 6 m宽的区内煤柱, 再采 1 2 m宽的条带 , 然后留设 1 5 m宽的刚性隔 离煤 柱, 形成小 区域 隔 离 。依此类推 , 采用 同样的采 留比开采下一个小区 域 。考虑 到 回风 平巷 旁 与下 一 区段 之 问即便 留 1 0 m区段煤柱 , 采 区内回采率仍在 6 0 %左右 , 显然 比改造前高出 1倍以上。 2 施行条带放顶煤 的开采工艺 将 6 . 7 9 m的 煤层分为两个分层开采 , 上分层开采厚度 2 . 0 m, 下 分层开采厚度 4 . 7 9 m。先 由进风平巷 即运输顺槽 垂直向两边的回风平巷掘进出宽 3 m、 高 2 . 0 m的矿 房回采巷 , 采用 防腐木锚杆锚 固矿房 回采 巷顶板 , 构成完整的通风回路 , 并使整个开采期间工作场所 都有两个安全出 口, 三条平巷均沿煤层底 板掘进。 工作面分为两个台阶开采 , 上台阶采高为 2 . 0 m, 下 台阶采高为 4 . 7 9 m, 台阶错距为 5 m, 相邻矿房工作 面回采错距不大于 2 0 m。下分层 开采时 , 采用放顶 煤开采 。 3 工作面爆破落煤 , 选用 Z NZ 一1 7型装煤 机装煤 , S G W 一 4 0 T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将煤运 出 工作面。 根据榆神府矿区多个小型煤矿的开采经验 , 在 开采至第二到第三个小区域后, 已采空的隔离区域 就会发生垮落 , 垮落 区距工作面至少 问隔 2 4 0 m, 在 3~ 5重隔离煤柱的有效隔离下, 对工作面不构成任 何威胁。 3 煤柱安全性验算 3 . 1 煤柱载荷 根据初步确定的煤柱间距和煤柱宽度 , 隔离区 域内的煤柱布置如图 3所示 。区内临时煤柱为 6 m 1 2 0 m的条带形 , 刚性 隔离煤柱为 1 5 m1 2 0 m的 条带形 , 工作面长 1 2 0 m, 推进距离 1 2 0 m。 1 进风巷2回风巷3隔离煤柱4区内临时煤柱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扬壁波 扬相海 长 壁布 置刚 性隔离 煤柱房柱式开采 技术 1 3 以此为基础 , 建立如 图 4所示连续 梁力 学模 受的载荷 。 型 , 求出各个支座 的受力大小 , 也就是 每个 煤柱承 图 4 连续梁力学模型 每个支点处的弯距分别为 M1 一 5 6.7 0 5 9q, M2 一 1 9.1 8 2 6q, M3 一 2 8. 5 63 5q, M4 一2 8.5 6 3 5q, M5 一 1 9.1 82 6 q, M6 一 56. 7 0 5 9q。 可知位于 1 ~ 8号位置的煤柱承受的载荷求得 的煤柱载荷 P MN 表达式依次是 P1 1 7 . 4 8 “ ,/ HW , P2 2 3. 6 0T HW , P3 1 5. 4 0 , ,/ HW , P4 1 8 . 5 2T HW , P5 1 8 . 5 2 THW , P6 1 5 . 4 0“,/ HW , P7 2 3. 6 , ,/ HW , P81 7. 4 8 “ ,/ HW。 式中 为隔离区宽度 。 将 0 . 0 2 5 5 MN / m 、 H1 6 0 m、 W 1 2 0 m代 人计算得 P 1 8 5 5 8 . 2 1 MN , P 2 1 1 5 5 4 . 5 6 MN , P 3 7 5 3 9 . 8 4 MN , P 4 9 0 6 7 . 3 9 MN , P 5 9 0 6 7 . 3 9 MN, P 6 7 5 3 9 . 8 4 MN , P 7 1 1 5 5 4 . 5 6 MN , P 8 8 5 5 8 . 2 1 MN 。 3 . 2 煤柱 极 限强度 及 其宽度 井下煤柱主要有护巷煤柱和边界 隔离煤 柱两 类 , 前者是为支护巷道而留设 的 , 后者是 为了隔离 采空区而留设的, 煤柱的损失及稳定对岩层控制有 着极大影响。煤柱设计的任务主要是根据 预计 的 载荷 , 针对各种用途确定合理 的煤 柱形式和尺寸。 煤柱设计 的理 论主要 有两种 一种是 极限强 度理 论 , 另一种是逐步破 坏理论。在此 , 我们仅介绍隔 离煤柱设计。 1 煤柱极限强度 煤柱的极限抗压强度值可由两种方法求得 1 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一 2 c c o s 4,8 1 1-s i n 4, 一 1 一 1 式中, 为上赋岩层的平均容重 , MN /m ; 日为 开采深度 , m; c 为煤体的黏聚力 , M P a ; 为煤体 的 内摩擦角, 。 。 取 0 . 0 2 5 5 MN m , H1 6 0 m, C 2 . 0 M p a , 咖 2 8 。 , 代人得 o . ∞ D l 1 虿 x ∞ o u 即 8 1 3 . 5 MP a 。 2 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8 z l 2 . 7 2 9 们 2 煤岩试块的抗压强度 8 5 3 . 4 MP a 详见 7 . 5 . 6煤柱强度的确定 , 煤岩的流变系数 叼0 . 4 , 代人 得 8 , 2 . 7 2 9 O . 45 3 . 4 。 2 5 . 4 MP a 煤柱极限强度 8 2 5 . 4 MP a 。 以上两种方法求得的煤柱极限有 2种解 , 一般 取最大值 8 2 5 . 4 M p a代人计算。 2 煤柱宽度确定 根据理论公式 l n C 8 , t t a n 4 t a n ㈩ 可求得屈服 区的宽度 。 其它参数 采高 M 6 . 7 9 m; 开采扰动 因子, d1 . 3 ; 卢 0 . 2 5 2 ; C3 . O MP a ; 咖2 8 。 ; 隔离 区内 的煤柱不需要加固, 也没有冒落矸石充填, 侧 向约 束力 为零 , 代人计算 垒 [ 1n 3 0 2 5 . 4 ta n 2 8 .1n ta n 2 2 8 。 1 5 . 9 1 rp m 2 2 8 - - 。 ⋯ ’ J 可知煤柱屈服 区宽度 r p5 . 9 1 m, 则煤柱 的极 限宽度约为 1 2 . O m, 按照上述理论加上 2 5 %核区宽 度, 隔离煤柱的宽度为 1 5 m。 4 煤柱稳定性 根据煤柱承受 的平均应力 与通 过现场取煤样 计算得 出的煤柱抗压强度就可以求得煤 柱稳 定性 系数 4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1 4 陕 西 能 源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将经过连续梁力学分析得出的煤柱受力与通 过现场取煤样计算得出的煤柱抗压强度代入式 4 进行稳定性系数的计算, 依次为 k l3 . 3 5, k 2O. 9 6, k 31 . 5 2, k 41 . 2 6, k 51 . 2 6, k 61 . 5 2, k 7O . 9 6, k 83 . 3 5。 由上述可知 , 1 、 8号位置 的隔离煤柱处于绝对 安全稳定状态 , 从 占整个煤柱 面积比例上来讲 , 它 占的比例是 4 0 %, 其作用是把采后的顶板垮落来压 限制在隔离 区间内, 而煤柱 的稳定性不受影响 , 该 煤柱称为刚性隔离煤柱; 位于2 、 7号位置的区内煤 柱处于亚 稳 定状 态 , 占整个 煤 柱 面 积 的 比例 是 2 0 %; 位于 3 、 4 、 5 、 6号位 置的区内煤柱处于安全稳 定状态, 占整个煤柱面积 的比例是 4 0 % , 这些煤柱 作用是在隔离区间支撑顶板 , 而在隔离 区间开采后 让压或破坏 , 使采空 区顶板垮 落, 这些煤柱称 为让 压煤柱 。这种设计对实现小区域适 时无灾 害垮落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可以防止大面积垮落灾 变。 在整个隔离区域 内, 稳定性最强的煤柱和稳定 性最差 的煤柱留设在一起 , 有利于稳定性差的煤柱 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 , 因此鑫源煤矿煤柱群设计从 理论上分析是安全可行的。 5结束 语 1 长壁布置刚性隔离煤柱房柱式开采技术从 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房柱式开采的弊端 , 确保 了采 煤工作面有二个安全出V I 的规定 , 实现 了通风系统 的完整性 , 解决了人员空顶作业 的问题 。 2 区内临时煤柱和刚性隔离煤柱的留设 , 由 于建立了力学模 型, 所以有关的煤柱尺寸 的取值既 合理又科学。 3 由于采区回采率提高了 1 倍, 而且安全性 大大增强 , 所以在相似条件下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4 需要指出, 纵然采区的回采率提高了 1 倍, 达到了 6 0 %, 仍无 法满足 煤炭工业 矿井 设计规 范 第2 . 1 . 4条之规定 厚煤层开采采区回采率不 应小 于 7 5 % , 在实践 中, 有待进一步 的丰 富和完 善。 参考文献 [ 1 ] 钱鸣高, 石平五等.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2 0 0 3 , 1 1 1 . [ 2 】 陈炎光, 钱鸣高. 中国煤炭采场围岩控制.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1 9 9 4 . [ 3 ] 石平五, 刘洋, 绍小平. 榆林市鑫源煤矿采煤方法论证 , 2 0 0 5 . 上转 2 7页 4 结束语 目前,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外围扩展已从并行方 式为主过渡到以串行方式为主的时代。许多新型 外围器件都带有 U A R T的移位寄存器方式, 如 M O T 0 R O L A公司的 S P I , N S公司的 M i c r o w i r e , D a l l a s 公 司的 1 一w i r e和 P h i l i p s 公司的 I C总线等。它们都 提供 了较完善 的总线协议 , 连接方式简单 , 在扩展 外围器件设计 中得到广泛 的应用。在一个十分完 善的多主系统总线 中, 总线上可以挂接多个 MC U, 有 4种工作方式 , 即主发送 、 主接受 、 从发送 、 从 接 受。但实际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绝大多数都是单个 MC U系统 , 只用串行总线 的主方式 , 即主发送与主 接受。带有总线接口的M C U只有少数几家厂商的 个别性好 , 致使总线难 以推广。本文通过在设计 中 使用 M C S 一 5 1 的I / 0口来模拟总线接口, 实现了单 片机 与串行总线接 口器件的数据传输 , 该方案已通 过调试 , 整个单片机系统运行 良好。试验表明 M C S 一 5 1的 I / O口来模拟总线接 口的方法在设计 中可 行有效。 参考文献 [ 1 】何立民. 1 2 C总线应用系统设计. 北京 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M] . 1 9 9 5 . [ 2 】马忠梅, 籍顺心, 张凯, 马岩. 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 M] . 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 9 9 6 [ 3 】天峰, 张俊谟.单片机应用技术讲座, 电子世界[ J 】 . 2 0 0 2 . [ 4 】何立民. 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 M] . 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5 】谭浩强.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