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西南北 2020 年 7 月 2 期 335 综合探讨 防止流行病,应该杜绝随地吐痰的恶习防止流行病,应该杜绝随地吐痰的恶习 姜 芯 姜土生 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摘要曾经有一幅漫画,一个中年人随地吐了一口痰,随之扬长而去,紧接着一位女士路过吐在地上的口痰,那些痰成为恶 心的泡沫,迅速钻进女士的呼吸道,导致女士重病住院。漫画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吐痰的危害,批判了我们周围存在的随地 吐痰现象,的确在医院、公厕和小区等公共场所,我们常常会看到痰迹。 关键词关键词防止流行病;应杜绝随地吐痰的恶习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TD80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实际上, “随地吐痰”是我国存在了多年的陋习,有媒 体报到,在中国科协对最痛恨的陋习所作的民意调查中,随 地吐痰列为十大陋习之首。而劝止随地吐痰的活动在我国也 有很长的历史。1910 年 9 月石家庄火车站正太路局紧要告 白 碑上就刻有 “卫生之术清洁为先是以车上切勿随地吐痰” 的要求,自 1934 年起,上海防病协会每年都举办劝止随地 吐痰运动,在民众中影响甚大,从抗战时期开始,重庆市卫 生局联合多个组织,开展了一场取缔随地吐痰运动。新中国 成立以后,我国社会各界进一步倡导“不随地吐痰” ,北京 市在 1957 年国庆节以后,就开展了大规模的劝止随地吐痰 运动。通过运动,使群众受到了深刻的爱国卫生教育,收到了 良好效果。 2003 年 “非典” 时期, 因为随地吐痰是会传播 “非 典”,各地对随地吐痰采取了更为严格的惩罚措施。这些措 施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效果,促进了社会道德文明。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成效十分显著,绿化优美、风景 怡人,处处呈现鸟语花香的美景。然而就在我们美丽的大街 上,仍然有人无意识的随地乱吐,有时候我们还会看到,有 穿着讲究,气质优雅的人,走着走着“啪”的一口将痰吐在 地上,粗俗至极,大煞风景,实在叫人无法直视。也有国家 和地区在公共场所用中文写着“禁止随地吐痰”字样,提醒 中国人注意行为的同时,也是损害了国人的形象,同样提醒 我们要加强反思和控制。相信没有一个人会愿意生活在一个 满是唾沫的城市。 随地吐痰不仅会使环境受到影响与破坏,还会严重影响 到人们的健康。研究表明,一口痰液中会存在千万、甚至是 数以亿计的细菌,痰液携带的细菌不仅在吐痰地点附近存在, 在有风的情况下,细菌可以随风扩散到距离七十米的范围。 痰液主要是在人的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黏膜分泌出的黏液, 这种黏液通过人体黏膜表面纤毛在喉部不断的进行波浪运 动,逐渐将痰液推向口腔。痰液属于肺泡、支气管和气管的 分泌物,健康的人体内痰液相对较少或者没有痰液,但即使 是健康人的痰液中也存在着大量细菌;而当人体出现支气管 炎症等病变时,由于其炎症的影响,大量炎症细胞死亡,呼 吸道黏膜会受到刺激,导致其分泌物有所增多,痰液的粘稠 度增加;当人体受到了致病微生物感染后,也容易产生大量 的痰液,而这是病人吐出的痰液,可以作为相关细菌的“培 养基”,有时候痰液会因为致病微生物的存在而变成黄色或 铁锈色,代表痰液中存在着寄生虫、血液和肿瘤细胞等病理 成分,痰液中的细菌含量也相对较高,还会携带病毒,包括 流感病毒、肺结核和麻疹等多种病毒。随着吐在地上的痰液 的干燥变化,携带的细菌和病毒会随着尘埃在空气中漂浮, 健康人群吸入带有细菌和病毒的气体后,导致细菌与病毒在 体内繁殖,进而引发相关疾病,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死亡。尤 其是玩耍嬉戏的儿童,如果摔倒在痰迹处,是更容易染上疾 病。 传统的肺炎和百日咳等疾病都可能通过痰液进行传播。 医学常识告诉我们,肺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结核排菌 者在咳嗽的过程中,喷出的气沫会带有大量的结核菌,大量 的附着在吐出的痰中,如果病菌干燥后随着尘埃漂浮,就可 能会导致结核病传播。同时我们也要了解,憋痰不吐也会导 致自身受到一定伤害。人们呼吸道中的痰液不能及时排出, 会使细菌繁殖具备适宜的条件,导致呼吸不畅,甚至出现呼 吸困难,还有可能发展为肺气肿,如果反反复复咳嗽致使肺 泡功能降低,造成支气管痉挛等问题。还有的人痰液中存在 抗原性,可能会引发过敏性哮喘等。也有人的做法是,吐痰 后用脚将其踩没,以为能避免细菌传播,殊不知这是一种错 误的看法和认知,用脚将痰液踩干,反而会增加细菌和病毒 与空气的接触面,加速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 更加增大痰液的危害性。 目前新冠肺炎正在全球肆虐,有专家指出,其传播途径 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虽然气溶胶传 播尚待确定,但是应该引起人们也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地 铁上,电梯里等相对密闭的空间场所,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相对比较严重,人们可能因为一个喷嚏就传染上病毒,更何 况是一口痰呢所以当前人们应更加注重公共卫生,进一步 增强公共卫生意识,提高文明素养,就需要人们加强自身行 为的控制,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比如感冒时,避 免去公共场所;咳嗽时,自动遮挡住口鼻;将痰液吐到便池 中冲掉等等,有效防控病毒的感染与传播。 当前我国大多数公共场所,可以见到“不要随地吐痰” 的标语,提醒着人们纠正随地吐痰的恶习,起到了一定的积 极作用。同时,我们还倡导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督促群众 加强自身行为的控制,自觉遵守公共卫生习惯,改正随地吐 痰的恶习,避免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还要形成与随地吐痰 的人做斗争的意识,主动制止随地吐痰,当自己吐痰时,用 纸巾将其包好放进垃圾桶的相应分区。随地吐痰既不卫生, 也不文明,既然知道了痰液是疾病传播的帮凶,不仅对他人 存在着一定的危害性,还会破坏美丽的居住环境,最终使我 们自身受到伤害。所以更就需要我们大家加强对自身行为的 管控,理所当然的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和高素养的文明 要求。 我国从来就是一个文明的国家,先人也强调“勿以恶小 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随地吐痰的人,可能自认为是 一件小事,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随地吐痰的人不在少 数,将是一件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 人从自身做起,禁止一切随地吐痰的不文明行为,还要提醒 身边的人不要随地吐痰,共同维护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宛诗平不随地吐痰也是战“疫” 经济日报2020 年 2 月 10 日第 3 版。 [2]周一平反对随地吐痰应有更深的理论认识 探索与争 鸣2003 年第 10 期。 [3]黄伞北京市的劝止随地吐痰运动 防痨通讯1957 年 第 6 期。 [4]彭善民民国年间劝止随地吐痰大会 世纪2006 年第 3 期。 [5]黄河、龚燕杰抗战时期重庆市取缔随地吐痰运动 江 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 3 期。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姜 芯 通讯作者姜土生,重庆师范大学,博士,副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