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害矿井冷负荷分析.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热害矿井冷负荷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热害矿井冷负荷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热害矿井冷负荷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热害矿井冷负荷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热害矿井冷负荷分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 6卷第4期重 庆 大 学 学 报 V o l . 3 6N o . 4 2 0 1 3年4月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A p r . 2 0 1 3 文章编号1 0 0 0-5 8 2 X(2 0 1 3)0 4-1 2 5-0 7 热害矿井冷负荷分析 姬建虎1 ,2 , 廖 强 1, 胡千庭2, 陈孜虎2 ( 1.重庆大学 动力工程学院, 重庆4 0 0 0 4 4;2.中国煤炭科工集团 重庆研究院, 重庆4 0 0 0 3 7) 收稿日期2 0 1 2-1 2-1 9 基金项目 科技 部 “ 十 二 五”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资 助 项 目 (2 0 1 2 B AK 0 4 B 0 0) ; 重 庆 市 科 技 攻 关 计 划 资 助 项 目 (C S T C, 2 0 0 8 A B 7 0 0 8) 作者简介 姬建虎(1 9 7 8-) , 男, 重庆大学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矿安全、 矿井降温及地热利用等。 廖 强( 联系人) , 男, 重庆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T e l)0 2 3-6 5 1 0 2 4 7 4。 摘 要 以热害矿井风流为研究对象, 建立能量平衡方程, 通过理论推导出非稳定多股流冷负 荷表达式、 稳流冷负荷表达式、 稳定流忽略动能变化、 忽略势能变化、 忽略风机做功影响等5种情况 下冷负荷表达式, 推导了井下湿空气焓变的表达式和围岩散热计算过程, 案例分析和计算矿井冷负 荷, 对热害矿井治理和设计具有良好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热害矿井;冷负荷;矿井降温 中图分类号T D 7 2 7 文献标志码A A n a l y s i s o n c o o l i n g l o a d o n h o t m i n e J I J i a n h u 1,2, L I A O Q i a n g 1, H U Q i a n t i n g 2, C H E N Z i h u 2 ( 1. C o l l e g e o f P o w e r E n g i n e e r i n g,C h o n g q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C h o n g q i n g 4 0 0 0 4 4,C h i n a; 2. C h o n g q i n g B r a n c h,C h i n a C o a l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C h o n g q i n g 4 0 0 0 3 7,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A i r s t r e a m o f h o t m i n e s i s t a k e n a s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a n d e n e r g y b a l a n c e e q u a t i o n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 C o o l i n g l o a d e x p r e s s i o n s u n d e r f i v e d i f f e r e n t c o n d i t i o n s a r e d e r i v e d t h r o u g h s t r i c t t h e o r e t i c a l d e r i v a t i o n , i . e . u n s t e a d y m u l t i-s t r e a m,s t e a d y f l o w,s t e a d y f l o w i g n o r i n g k i n e t i c e n e r g y c h a n g e,s t e a d y f l o w i g n o r i n g p o t e n t i a l e n e r g y c h a n g e a n d s t e a d y f l o w i g n o r i n g f a n p o w e r c h a n g e . T h e n t h e e n t h a l p y v a r i a b l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t h e s u b s u r f a c e m o i s t a i r a n d h e a t c a l c u l a t i n g p r o c e s s o f s u r r o u n d i n g r o c k a r e d e d u c e d .F i n a l l y,Y o n g C h u a n c o a l m i n e i l l u s t r a t e s a n d s u mm a r i z e s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c a l c u l a t i o n c o o l i n g l o a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l y . I t i s c o n d u c i v e t o s c i e n t i f i c l y m a n a g e h o t m i n e a n d d e s i g n m i n e v e n t i l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h o t m i n e;c o o l i n g l o a d;m i n e c o o l i n g 据中国煤田地温观测资料统计, 百米地温梯度 为2~4℃/1 0 0m, 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 埋深大于1 0 0 0m 的煤炭资源占全国预测总量的 5 9. 5% [1], 随着对能源需求的增加, 矿井向深部开 采, 热害也越来越严重, 国内外主要通过人工制冷方 式来达到井下环境目标温度, 需冷点的冷负荷成为 能否达到目标温度的关键, 冷负荷关系着能否达到 目标 温 度,能 否 创 造 出 舒 适 的 工 作 环 境 温 度。 G B 5 0 4 1 8-2 0 0 7 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 中规 定冷负荷Q≥G(i 1-i2) [2], 式中符号见文献[ 2] , 文 献[ 3-5] 与文献[2] 观点一致, 文献[6-7] 则认为冷负 荷应为Q≥G(i 1-i2)+Q ′, 即冷负荷为需冷点 风流焓变加上井下需冷点各热源的放热量, 以上2 种不同的观点在实践中皆有, 另外热害矿井热源中 围岩散热计算最为复杂, 围岩散热是引起水平巷道 中风流干、 湿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因此研究围岩温 度场分布规律及围岩散热计算方法, 对预测巷道风 流热参数、 控制井下风流热环境和研究热害矿井需 冷点的冷负荷, 对我国热害矿井设计和管理工作具 有重要意义。 目前, 国内外学者对围岩散热现象进行了大量 研究, 主要方法有解析法和数值计算法[ 8-1 2], 包括 有限元、 边界元、 有限差分、 无因次分析和解析计 算等, 解析法只能在很多失真假设条件下求解, 计 算围岩温度场的精度非常有限。所以围岩散热计 算方法一般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文中在建立数值 模型的基础上, 对围岩散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充分 了分析, 得出了较合理围岩散热计算公式, 为矿井 热害治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在实际应用中具 有重要意义。 1 冷负荷公式 能量守恒原则应用于系统中的能量变化时可表 达为 进入系统的能量-离开系统的能量= 系统中储存能量的增加。( 1) 为更加清晰分析矿井中风流守恒和变化规律, 建 立如图1所示模型, 将系统分割为趋向于无穷小的微 元过程, 参考热力学分析看作可逆过程。图1中虚线 部分表示风流控制系统, 矿井风流在巷道中流动通过 1 - 1、2 - 2位置, 在dτ时间内进行一个微元过程, 质 量为δ m1 、 体积为d V1的微元风流流入进口截面 1 - 1, 风流状态的参数分变为进入系统总能量E1、 压力P1、 速度v 1、 标高Z1;2 - 2处风流状态的参数分变为进入 系统总能量E2、 压力P2、 速度v 2、 标高Z2。质量为 δ m2 、 体积为dV2的微元风流流出截面2 - 2, 同时系统 吸收围岩散热、 机电散热、 人体散热等热量δ Q, 风机对 系统做功δ W, 完成该微元过程后系统内风流质量增 加了dm, 系统总能量增加了dEc v, 系统总能量E包括 热力学内能U( 内能又包括化学能、 核能和内热能, 用 在工程上这里只考虑内热能) 、 宏观动能Ek、 宏观势能 Ep, 则 E=U+Ek+Ep。 ( 2) 图1 风流能量守恒模型 Ek= 1 2m v 2, ( 3) 式中m为风流质量, k g ; v为风流速度,m/s。 Ep=m g z, ( 4) 式中 g为重力加速度,m/s 2; z为风流标高差值,m。 由式( 2)~(4) , 得 E=U+ 1 2m v 2 +m g z。 ( 5) 单位质量风流的总能, 即比总能e可写为 e=u+ 1 2 v 2 + g z 。( 6) 分析微元过程的能量平衡 进入系统的能量 dE1+p1dV1+δ Q+δ W, (7) 离开系统的能量 dE2+p2dV2, ( 8) 控制系统的储存能增量 dEc v。 ( 9) 式( 7)~(9) 中dE1=d(U1+Ek1+Ep1) 、dE2= d(U2+Ek2+Ep2) 分别为微元过程中风流带进和带 出系统的总能。 dEC V=d(U1+Ek1+Ep1)C V是控制容积内总能 的增量。p 1dV1、p2dV2分别为微元风流带入、 带出 的推动功, 根据能量表达式( 1) , 得 dE1+p1dV1+ δ Q +δ W-(dE2+p2dV2)=dEc v。 ( 1 0) 即d(U1+Ek 1+E p 1 )+p 1dV1+ δ Q +δ W- d(U2+Ek 2+E p 2 )-p 2dV2=dEc v δ Q +δ W+dU1+p1dV1+dEk1+dEp1- ( dU2+p2dV2+dEk 2+dE p 2 )= dEc v 由d U=u δ m,dV=v δ m,dEk=1 2 v 2 δ m,dEp=g z δ m 代入上式, ( 得 u1+p1v1+ 1 2 v 2 1+ g z ) 1 δ m 1 ( -u2+p2v2+ 1 2 v 2 2+ g z ) 2 δ m 2+ δ Q +δ W=dEC V, (1 1) 由焓h=u+ p v 代入上式, ( 得 h1+ 1 2 v 2 1+ g z ) 1 δ m 1 ( -h2+ 1 2 v 2 2+ g z ) 2 δ m 2+ δ Q +δ W=dEC V。 ( 1 2) 如果流进、 流出控制体的风流各有若干股, 则上 式可写为 ( ih 1+ 1 2 v 2 1+ g z ) 1 δ m 1- (j h2+ 1 2 v 2 2+ g z ) 2 δ m 2+ δ Q +δ W=dEC V。 ( 1 3) 如果考虑单位时间内系统能量关系, 仅需在上 式两边各除以 dτ即可, 并设 δ Q dτ= q, δ m dτ=m , δ W dτ = w,q、m 、W分别表示单位时间的热流量、 质量流量 621 重 庆 大 学 学 报 第3 6卷 和内部功率。代入上式得出矿井风流能量一般表 达式 ( ih 1+ 1 2 v 2 1+ g z ) 1m 1- (j h2+1 2 v 2 2+ g z ) 2m 2+ q+w= dEc v dτ 。( 1 4) 风流流动为稳定流动时, 系统参数不随时间变 化, 因此d Ec v dτ =0, m 1=m 2, 如果只有一股 风流, 即对于单一巷道中风流系统, 其单位质量能量 平衡方程式可写为 h1-h2+ 1 2 v 2 1- 1 2 v 2 2+ g z 1- g z 2+q+w=0, ( 1 5) 式中 q为风流系统吸收热量, 指吸收围岩散热、 机 电散热、 人体散热等散热量 Q热 , 如果加入制冷系 统冷负荷为Q冷 , 则 q=Q热-Q冷。代入上式, 整理得 Q冷=h1-h2+ 1 2 v 2 1- 1 2 v 2 2+ g z 1- g z 2+Q热+w, ( 1 6) Q冷= Δh+ 1 2Δ v 2 +gΔz+Q热+w。(1 7) 式(1 6) 、 (1 7) 就是冷负荷在稳定风流状况下完 整表达式。 上述冷负荷能量平衡方程, 根据矿井不同情况, 可分解为如下方程 1) 非稳定多股流冷负荷表达式, 由q=Q热-Q冷 代入上式得出 Q冷= ( ih 1+ 1 2 v 2 1+ g z ) 1m 1- j h2+ 1 2 v 2 2+ g z () 2m 2+Q热+w-d EC V dτ 。 ( 1 8) 2) 稳流冷负荷表达式 Q冷=h1-h2+ 1 2 v 2 1- 1 2 v 2 2+ g z 1- g z 2+Q热+w。 ( 1 9) 3) 稳定流动能变化可忽略的情况 Q冷= Δh+gΔz+Q热+w。 ( 2 0) 4) 稳定流动能和势能变化可忽略的情况 Q冷= Δh+Q热+w。 ( 2 1) 5) 稳定流动能和势能变化可忽略、 且没有风机 做功的情况 Q冷= Δh+Q热。 ( 2 2) 由上述能量平衡方程可知, 热害矿井某一需冷 点( 如掘进工作面、 采煤工作面) 的冷负荷的计算, 应 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情况( 5) 计算冷负荷时, 应设定目标温度, 得出相应风流焓变△h, 并以目标 温度计算需冷点各热源放热量之和 Q热 , Q热 与Δh之和只是最小冷负荷Q冷, 其中焓变Δh和 Q热 是计算冷负荷一个关键的参数。 2 焓变 热害矿井下的风流为湿空气, 且湿度都比较高, 采掘工作面甚至常常达到9 0%以上, 因此不能用 H2-H1=C p a ( t2-t1) 来衡量湿空气的焓变, 而应按 照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性质, 焓H为干空气的焓与水 蒸气的焓之和, 即H=Ha i r+Hw a t e r。假设这里有 1k g的0℃ 的干空气、 d k g 的水位于不同的容器, 现 对其加热, 使空气温度达到t d。同理对水加热, 直到 水蒸发, 再继续加热, 使水蒸气干球温度也为t d, 最 后将空气和水蒸气混合得到干球温度为t d、 湿球温 度为t w的(1+d) k g 的非饱和湿空气。 通常热工计算中只要求确定热力变化过程的焓 值的变化量, 理想气体通常取0 ℃的焓值为零[ 1 3], 这样就可以很好定量上述的加热量 1)1k g干空气从0℃到td吸收的热量为 qa i r=1C p a td 2) 根据容器中的压力的不同, 0 ℃的水加热变 成t d的水蒸气可按以下3种方式进行 ①d k g 的0℃的水加热变成t d的水蒸气 qw a t e r=L(0)d+d C p a td, 式中, L(0) 为0℃的蒸发潜热,k J/ k g ; ②水温度从0℃升至td, 然后蒸发成水蒸气 qw a t e r=L(td)X+d CWtd, 式中 L(td) 为td℃的蒸发潜热,k J/ k g ; Cw为水的比 热, 4 1 8 7J/ k g ℃。 ③水升至任意中间温度t, 然后蒸发, 再继续加 热使蒸汽温度达到t d qw a t e r=d CWt+L(t)d+d CP V(td-t) , 式中L(t ) 为 t℃的蒸发潜热,k J/ k g 。 3种情况过程不同, 但结果一样。为易于理解, 取第3种情况, 设中间温度t为空气、 水蒸气的混合 物的湿球温度t w, 这样上述系统相对于0 ℃的焓 变为 H=qa i r+qw a t e r=CP atd+d[CWtW+ L+C p a ( td-tW) ] 。 ( 2 3) 温度范围变化不大( 不超过1 0 0 ℃) , 湿空气的 焓H可用以下公式[ 1 5] 721 第4期 姬建虎, 等 热害矿井冷负荷分析 H=1. 0 0 5t+d(2 5 0 1+1. 8 6t) , H=1. 0 0 5t+d h 式中 d为湿空气的含湿量, k g / k g ; t为湿空气干球 温度,℃; h ″为t℃时的饱和水蒸气焓值,k J/ k g 。 湿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是变化的, 干空气的质 量是稳定的, 因此湿空气的焓H是相对于单位质量 的干空气而言的[ 1 5], 单位为J / k g 。 3 热源散热 热害矿井热源 Q热 主要包括空气压缩热、 围 岩散热、 机电设备散热、 氧化散热、 爆破热及人体新 陈代谢散热等, 除围岩散热外, 其余热源可参考文献 [ 1 6] 通过相应公式直接计算得出。围岩散热是热害 矿井主要热源之一, 计算过程相对复杂, 因此下面主 要讨论围岩散热。 3. 1 围岩换热系数研究 将巷道看作圆形通道, 并以z、r、 φ柱坐标的方 向, z表示巷道长度方向坐标,r表示巷道径向长度, φ表示r与水平间的夹角, t表示时间, 如图2所示, 图2 传热模型 利用柱坐标系得出传热模型如下[ 1 4] k ρ ( c  2 θ r 2+ 1 r θ r+ 1 r 2  2 θ φ 2+ 2 θ z) 2 = θ t , ( 2 4) 式中K为围岩导热系数, W/ (m℃) ; ρ为围岩密 度, k g /m 3; c为围岩比热,J/ ( k g ℃)。 对于热害矿井中巷道风流来说, 风流被加热是 因为巷道围岩对风流散热并在巷道长度方向积累而 显现的。在巷道长度方向z和环巷道角度方向φ为 空气之间的换热, 相对围岩散热很小, 因此忽略巷道 长度方向和角度方向上的传热, 即 θ z =  2 θ z 2=0, θ φ =  2 θ φ 2=0 所以式( 2 4) 变为 k ρ ( c  2 θ r 2+ 1 r θ )r = θ t ,( 2 5) 由热扩散系数a=k ρ c, 则上式( 2 5) 变为 ( a  2 θ r 2+ 1 r θ )r = θ t 。( 2 6) 再解方程, 半径无量纲化 rd= r ra ,( 2 7) 式中, ra=周长 2 π , 为巷道有效半径。 时间无量纲化, 傅立叶数 Fo=a t r 2 a 。( 2 8) 将式(2 7) 、 (2 8) 代入式(2 6) , 得  2 θ (rard) 2+ 1 rard θ (rard)= 1 a θ (  For 2 a) a ,( 2 9) 消去常数ra和a , 得  2 θ (rd) 2+ 1 rd θ (rd)= θ (Fo) 。( 3 0) 当风流在巷道壁面上流动时, 由于粘性的作用, 在贴壁处流体没有相对于壁面的流动, 称之为贴壁 处的无滑移边界条件, 壁面和风流间的热量传递必 须穿过这个流体层, 而穿过不流动的流体层的热量 传递方式只能是导热[ 1 7], 应用傅立叶定律于贴壁流 体层, 可得 q = ( k θ )rS, ( 3 1) 式中 k为风流导热系数,W/ (m℃) ;(k θ )rS 为风 流与围岩贴壁面上法线方向上流体温度梯度, 以下 标s表示。 围岩壁面与风流间的对流换热应用牛顿冷却 定律 q=h(θS-θd) , ( 3 2) 式中 θS为围岩表面温度,℃;θd为巷道风流干球温 度,℃; h为表面对流换热系数,W/ (m 2℃) 由式( 3 1) 、 (3 2 ) 得 q = ( k θ )rS =h(θS-θd) 。 ( 3 3) 将边界层的温度梯度无量纲化, 得 G= ra tV R T-θ( d θ )rS, ( 3 4) 821 重 庆 大 学 学 报 第3 6卷 式中tV R T为原始岩温(v i r g i n r o c k t e m p e r a t u r e) ,℃; 将式( 3 4) 代入式(3 3) , 得 G(tV R T-θd)=h r a k ( θS-θd) 。 ( 3 5) 由于无量纲传热系数毕渥数B i=h r a k , 式( 3 5) 变为 θS= G B i( tV R T-θd)+θd。 ( 3 6) 至此, 得出计算围岩对流散热方程组  2 θ (rd) 2+ 1 rd θ (rd)= θ (Fo) θ(0,x)=tV R T θ(t,0)=θS θS= G B i( tV R T-θd)+θ 烍 烌 烎 d 。( 3 7) 解上述方程组, 即可得出无量纲温度梯度G。 3. 2 围岩辐射换热 围岩散热除了对流散热之外, 还有辐射散热。 辐射一般采用根据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 在地下 环境工程中, 更加实用辐射换热公式[ 1 4] qr=hr(θS-θd)Fe v, ( 3 8) 式中 qr为辐射散热,W/m 2; hr为辐射换热系数, W/ (m 2℃) ; θS为围岩表面温度,℃;θd为巷道风 流干球温度,℃; Fe v为包含辐射率和角系数的复合 系数, 对于粗糙的表面, 一般大于0. 9 5。对于单位 面积对风流中的水蒸气的角系数, 或对大多数围岩 表面, 形成一个整体, 因此取Fe v的值为1。 对于具有1 0~4 0℃的表面温度, 辐射换热系数 为5~7W/ (m 2℃) , 更加准确的估值按下式计算 hr=45. 6 71 0 - 2T3 a v, ( 3 9) 式中,Ta v为两表面的平均绝对温度, K, 实践中可以 看作风流的干球温度。 通常hr比对流换热系数hc要小很多。风流中 水蒸气对辐射热的吸收率的经验公式 ab=0. 1 0 4 l n(1 4 7L) , ( 4 0) 式中 L为风流通过的辐射换热距离,m。 因此, 围岩和风流间有效辐射换热系 数变 为 abhr, 总换热系数为 h=hc+abhr。 ( 4 1) 3. 3 围岩散热计算步骤 整理以上所述围岩散热过程, 围岩散热计算步 骤如下 1) 整理计算基本参数; 2)N u计算; 3)计 算 综 合 换 热 系 数h=hc+abhr, W/ (m 2℃); 4) 计算B i; 6) 计算F o; 7) 计算无量纲温度梯度G; 8) 计算热流密度q=hG B i( tV R T-θd) ,W/m 2; 9) 计算围岩对风流的散热量 q周长风流风流长度 1 0 0 0 。 4 矿井冷负荷应用 热害矿井下的冷负荷的计算通常只计算采、 掘 工作面和硐室等需冷点的制冷量, 该条件下巷道风 流高差一般不大, 风流量流速也比较稳定, 如果再忽 略风机对风流的影响, 则冷负荷应按照式( 2 2) 计算, 矿井各需冷点设计冷负荷应为 Q冷≥G(h2-h1)+Q ′, ( 4 2) 式中 Q冷为需冷点的冷负荷,kW;G为需冷处的风 量质量流量, k g /s; h1为需冷处达到降温目标对应 的焓,k J/ k g ; h2为需冷处风流的焓,k J/ k g ;Q’ 为需冷点最大热负荷, 总散热量, kW, 由热源分析计 算得出。 根据式( 2 3) 、 (4 2) 、 围岩散热计算过程及其他 矿井热源散热, 结合永川煤矿实测数据[ 1 8-1 9], 按国 内外通常做法将2 8 ℃作为目标温度, 计算矿井各 需 冷 点 的 冷 负 荷 ( 见 表 1) ,需 冷 点 -3 7 5 0 6、 -3 7 1 0 7、-3 7 4 0 3、-3 7 6 1 6为4个采煤工作面, 其 余6个 需 冷 点 为 掘 进 工 作 面, 工 作 面 冷 负 荷 为 3 0 0~5 0 0kW, 掘进面为2 0 0~3 2 0kW, 为计算简 便, 工 作 面 冷 负 荷 平 衡 取4 0 0 kW,掘 进 面 取 2 6 0kW, 则4个工作面6个掘进面共需3 1 6 0kW, 再乘以附加系数1. 2, 则总冷负荷为3 7 9 2kW。计 算结果忽略了风机对风流做功、 动能差、 势能差, 且风流为单股稳定流的情况。设计热害矿井制冷 量时, 除了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外, 还应考虑管道 设备冷损、 排热等, 确保冷量充足, 能够到达目标 温度。 921 第4期 姬建虎, 等 热害矿井冷负荷分析 表1 矿井各需冷点的冷负荷计算 需冷点 风量 G/ (m 3m i n- 1) 风量 G/ ( k g s -1) 最热时温度目标温度 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干球温度/℃相对湿度/% 焓变 G(h2-h1) / kW 热源散热之 和 Q ′/ kW 冷负荷/ kW -3 7 5 0 6 4 7 1 9. 5 0 3 2. 5 9 0 2 8 9 0 2 1 6 -3 7 1 0 7 4 4 2 8. 9 1 3 1. 5 9 0 2 8 9 0 1 5 8 -3 7 4 0 3 5 4 8 1 1. 0 5 3 2. 5 9 0 2 8 9 0 2 5 2 -3 7 6 1 6 5 3 0 1 0. 6 9 3 2. 0 9 0 2 8 9 0 2 1 6 1 5 0~2 5 0 3 0 0~5 0 0 -3 7 5 0 8 1 5 1 3. 0 5 3 5. 5 9 0 2 8 9 0 1 2 0 -3 7 1 0 9 1 4 1 2. 8 4 3 3. 0 9 0 2 8 9 0 7 2 - 3 5 0延伸 2 1 4 4. 3 2 3 0. 5 9 0 2 8 9 0 5 5 下北一1 4 8 2. 9 8 3 3. 0 9 0 2 8 9 0 7 6 -3 7 4 0 4 1 3 2 2. 6 6 3 2. 6 9 0 2 8 9 0 6 2 下南二 1 6 4 3. 3 1 3 4. 0 9 0 2 8 9 0 1 0 2 8 0~2 0 0 2 0 0~3 2 0 5 结 论 热害矿井冷负荷计算公式应根据不同条件分辨 选取, 如式( 1 8)~(2 2) 所示, 热害矿井下空气为湿空 气, 湿空气焓变应按照式( 2 3) 计算, 也可通过湿空气 h-d图描出过程起始点读出和计算其他热力参数。 计算热害矿井热源时, 还应充分研究围岩散热条件、 潮湿程度等。实践中设计热害矿井制冷量时, 除了 要考虑上述因素外, 还应考虑管道设备冷损、 排热等 情况, 确保冷量充足, 能够到达设计要求。通过矿井 冷负荷计算, 为热害矿井的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为矿井降温设备及工程提供设计依据, 达到有解决 矿井热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永炜.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现状和远景预测[J].煤, 2 0 0 7(5) 4 4-4 5. WANG Y o n g w e i .C h i n a c o a l r e s o u r c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p e r s p e c t i v e p r e d i c t i o n[J]. C o a l,2 0 0 7(5) 4 4-4 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 B 5 0 4 1 8-2 0 0 7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S] .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 0 0 7. [3]曲方, 秦跃平.高温矿井集中生产对采煤工作面气候及 制冷量的影响[J].山西矿业学院学报, 1 9 9 6,1 4(4) 3 4 1-3 4 9. QU F a n g,Q I N Y u e p i n g . E f f e c t s o f c o n c e n t r a t i n g p r o d u c t i o n o n t h e c l i m a t e a n d r e f r i g e r a t i n g c a p a c i t y o f c o a l f a c e i n h o t m i n e[J].S h a n x i M i n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L e a r n e d J o u r n a l,1 9 9 6,1 4(4) 3 4 5-3 4 9. [4]柳源, 菅丛光, 陈宁,等.高温矿井冰输冷降温系统设 计[J].能源与环境, 2 0 1 0(4) 1 1 2-1 1 3. L I U Y u a n,J I AN C o n g g u a n g,CHE N N i n g,e t a l . D e s i g n t o b e i c e c o l d c o o l i n g s y s t e m i n h i g h t e m p e r a t u r e m i n e[J]. E n e r g y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2 0 1 0,(4) 1 1 2-1 1 3. [5]吴亚非.关于高温矿井回采工作面降温设计温度的讨 论[J].煤炭工程, 2 0 0 9(9) 2 2-2 4. WU Y a f e i . D i s c u s s i o n o n t h e d e s i g n e d c o o l i n g t e m p e r a t u r e o f c o a l f a c e i n h i g h t e m p e r a t u r e m i n e[J]. C o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2 0 0 9(9) 2 2-2 4. [6]胡春 胜.矿 井 集 中 空 调 技 术 中 几 个 关 键 问 题 的 探 讨[J].煤矿设计, 1 9 9 8(1) 4 3-4 6. HU C h u n s h e n g . S e v e r a l k e y p r o b l e m s o n m i n e c e n t r a l a i r c o n d i t i o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J]. C o a l M i n e D e s i g n,1 9 9 8 (1) 4 3-4 6. [7]王德银, 胡春胜, 霍正齐.矿用制冷设备的研制与应 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 2 0 0 5,3 2(4) 4 2-4 5. WANG D e y i n,HU C h u n s h e n g,HUO Z h e n g q i .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 i n e r e f r i g e r a t i o n e q u i p m e n t[J]. M i n i n g S a f e t y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2 0 0 5,3 2(4) 4 2-4 5. [8]S a s a k i K,M i y a k o s h i H,M a s h i b a K,e t a 1.A n a l y t i c a l s y s t e m f o r v e n t i l a t i o n s i m u l a t o r s w i t h s k y l i n e n o d a l p r e s s u r e m e t h o d a n d p r a c t i c a l e s t i m a t e s y s t e m f o r u n d e r g r o u n d m i n e a i r-c o n d i t i o n i n g[C]∥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2 6 t h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C o m p u t e r s a n d O p e r a t i o n s R e s e a r c h i n t h e M i n e r a l I n d u s t r y,S e p t e m b e r 1 6-2 0, 1 9 9 6,T h e P e n n s y l v a n i a S t a t e U n i v e r s i t y,U n i v e r s i t y P a r k,U S A.P e n n s y l v a n i aT h e S o c i e t y o f M i n i n g, M e t a l l u r g y a n d E x p l o s i o n I n c .,1 9 9 6 3 9 3-3 9 9. [9]S t a r f i e l d A M,B l e l o c h A L.A n e w m e t h o d f o r t h e c o m p u t a t i o n o f h e a t a n d m o i s t u r e t r a n s f e r i n p a r t l y w e t a i r w a y[J]. 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A f r i c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M i n i n g a n d M e t a l l u r g y,1 9 8 3,8 3(1 1)2 6 3-2 6 9. [1 0]高建良,张学博.围岩散热计算及壁面水分蒸发的处 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 0 0 6,1 6(9) 2 3-2 8. GAO J i a n l i a n g,Z HANG X u e b o .T r e a t m e n t o f w a t e r e v a p o r a t i o n o n a i r w a y s u r f a c e i n c a l c u l a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