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章编号 16722192620040220156206 收稿日期 2003212229;修回日期 20042012061 基金项目中德国际合作项目编号 200203210,中俄国际合作项目编号 2002042 08 资助 1 作者简介梅博文19402 , 男,湖北黄冈人,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有机地球化学、 生物地球化学观测及地质微生物研究 1 地质微生物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梅博文,袁志华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湖北 荆州434023 摘 要总结了地质微生物技术包括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M POG和本源微生物采油技术 M EOR的理论基础和原理,简述了M POG和M EOR技术的流程和主要特点等,评述了M POG 和M EOR技术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现状。M POG和M EOR技术的应用实践表明,加 强基础理论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批拥有微生物学、 生物化学、 地球化学、 石油地质学和石油工程学等 多学科理论和技术的专门人才或者实现了这些相关学科人才的有效结合,发展中国自己的成套地 质生物技术,必将对大幅度提高我国油气勘探成功率和采收率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甲烷氧化菌;烃氧化菌;本源微生物采油技术 中图分类号 TE132. 4 文献标识码 A 20世纪后期,现代生物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 广泛地渗透到科学和经济的各个领域,推动着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新的世纪 里,这种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石油 和天然气工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能源工业,其上游 工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当前面临新的形势 和发展机遇,提高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效益已 成为紧迫的任务,而研发和应用廉价而有效的生物 技术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近20年 来,我国科学和工业界在研究和引进微生物采油技 术M EOR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中断了30多年 之后,我国的微生物勘探技术M POG研究又重新 迈开了步伐,以往的实践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然而,生物技术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远 未达到石油工业所期望的规模效益。在油气勘探开 发中生物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地下生物圈中的地质微 生物,包括地下浅层的土壤微生物和地下深层油气 藏中的极端微生物。 研究这类微生物的多样性、 生态 环境、 基因构成、 代谢特性、 地球化学过程与产物,利 用土壤中烃氧化菌异常预测下伏油气藏,通过人工 激活本源微生物的地球化学活性实现井间驱替来提 高石油采收率等与地质环境下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紧密相关的生物技术称之为地质微生物技术Geo2 biotechnology。 该技术具有明显的多学科性质或交 叉学科性质。 只有造就了一批拥有微生物学、 生物化 学、 地球化学、 石油地质学和石油工程学等多学科理 论和技术的专门人才或者实现了这些相关学科人才 的有效结合,才可能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成套地质生 物技术,才能为提高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规 模效益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本文试图对地质微生 物技术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现状加以评 述。 1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M POG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源于前苏联。20世纪40 年代,美国从地表土壤样品中分离出烃氧化菌并将 其作为地下油气藏的指示菌[1, 2]。50年代, Phillips 石油公司开发了一种油气微生物勘测技术 MOSTM icrobial O il Survey Technique技术,利 用丁烷氧化菌的高抗丁醇的特性来探测烃微渗现 象[3]。 与此同时,德国亦开发了一项新型的地表勘探 技术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M POG,M icrobial Prospection for O il and Gas , 并一直应用至今[4]。 到90年代末期,M POG技术进入成熟阶段,形成了 现代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系统。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是地表勘探法的一个分 第15卷 第2期 2004年4月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NATURAL GAS GEOSCIENCE Vol . 15 No. 2 Apr. 2004 支,主要研究近地表土壤层中微生物异常与地下深 部油气藏的相关关系。 在现代勘探法中,油气微生物 勘探技术能为初期勘探“野猫井” 勘探提供廉价有 效的方法和指示,能预测有利勘探区块以降低勘探 风险[5]。 而在勘探成熟区,这项技术能将地震勘探查 明的地质构造划分成各种含烃级别,并以指示油、 气、 水的分布位置来为油气藏开发中的油气藏表征 服务。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的原理是在油气藏压力 的驱动下,油气藏的轻烃气体持续地向地表作垂直 扩散和运移,土壤中的专性微生物以轻烃气作为其 惟一能量来源并在油气藏正上方的地表土壤中非常 发育和形成微生物异常。 采用M POG技术可以检测 出这种微生物异常进而预测下伏油气藏的存在。总 的来说,M POG技术既有物理-化学的基础,又有 微生物学的基础。 1. 1 M POG技术的物理-化学基础 许多年来,地球化学家们经常在土壤气和土壤 中检测到轻烃异常,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异常都直接 位于含油气沉积物上方[6]。Price[6]、Klusman [7]和 Schumacher等 [8]总结了轻烃从油气藏逸出向上运 移过程中改变上覆沉积物化学组分和物理性质的很 多证据。 最近国外对850多口野猫井所有井都是在 微生物勘探之后开钻的作了总结,结果显示在异 常区内79的井钻遇可采油气藏,而在背景区内 87的井为干井。碳同位素研究也为烃的垂向微渗 运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Jones和D rozd[9]于1983 年论证了地表土壤中微渗烃与下伏沉积物中的热成 因烃类在化学组成上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此基础 上,地球化学家们提出并论证了由微裂隙水驱替微 气泡上升的垂直运移机制 “微泡的上浮” [7, 8, 10]。 Price [6]综述了轻烃气从油气藏到地表的垂直 运移的可能机理。他认为最可信的假设是轻烃以极 小的胶束气泡通过如M acElvain[11]所述的相互连 接的充满地下水的微裂隙网络垂直上升。这就解释 了为什么在土壤气组成中没有戊烷及更大分子量的 烃。 因为这类烃在近地表温度和压力下是液态,浮力 太小,不能运移到地表。 胶束大小的轻烃气泡很容易 被周边水向上驱替,速率可以很大[9, 10],并可以解释 新充注的气藏上方土壤气烃异常的快速形成和枯竭 后的油气藏这类异常的快速消失以及地层水侧向运 动并不影响地表烃异常改变的原因[12]。Brouw n[13] 则提出了气体的持续气缝流理论,他认为这种方式 更快更有利。 1. 2 M POG技术的微生物学基础 与微生物勘探相关的细菌有两类甲烷氧化菌 和烃氧化菌。 甲烷氧化菌不仅仅是烃氧化菌群体,而 且是一个专门利用C1化合物的细菌群体。这类细菌 不能消耗糖葡萄糖或短链烃,因此,甲烷氧化菌与 包括所有利用甲醇、 甲醛和其它一些C1化合物的细 菌和酵母菌构成了甲基类营养有机体的细菌种群。 自从首次报道甲烷氧化菌甲基营养菌的存在以 来,先后有许多科学家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 甲烷氧化菌分离的方法、 甲基营养菌的生态及其在 甲烷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甲烷新陈代谢等 , 并研究 了这种细菌的高度专属性和将其应用于天然气勘探 的可能性[14 ~16]。另一类微生物群体以短链烃C 2~ C8作为能量来源。这些微生物不能够代谢甲烷。但 短链烃乙烷、 丙烷、 丁烷可以被众多的细菌利用如 M ycobacteria, Flavobacteria, Nocardia, Pseudmo2 nas等。在利用过程中,有关细菌种类的数量随烷 烃链长增加而线性增加。烷烃的降解先通过单氧酶 对烷烃进行末端氧化,再通过 Β氧化进一步降解为 乙酰辅酶 A , 后者是大量生化反应的前体物质。 然而,与甲烷相反,烃类不代表单一的某种物 质,这意味着烃氧化菌也可以利用多糖类和单糖类 纤维素、 葡萄糖。当然,在细菌细胞体中基本的蛋 白质和酶的产生需要好几天的适应期这些具有非 活化状态的烃降解潜能的微生物可描述为 “兼性 的”。 与此相比,另一类微生物群体已适应自己生长 的自然环境,在实验室条件下不需要适应期,并立即 以乙烷、 丙烷和丁烷为食料而迅速生长这类群体被 称为 “专性的”。因此,对不经任何适应期即可将长 度为2~8个碳原子的正构烷烃用氧化的细菌进行 检测,可以表明在研究的土样中存在过短链烃,进而 指示地下油气的聚集。 在那些以这种方式检测到短链烃和甲烷的地 区,依据信号的强度,可以推断含大量短链烃的热成 因气藏或具有气顶的油藏。 当然,在油藏或气藏之上 的烃氧化菌不仅在细胞含量上而且在代谢活性上亦 远远高于无油气前景地区的细菌含量及活性。 1. 3 M POG技术的方法流程 为评价微生物的活性,首先选取一定重量的土 壤样品,按适当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在矿物介质中进 行悬浮,并经过震动器加以冲洗,最后,通过系列稀 释法将每个样品用选择性的生长营养液稀释,并分 别注入甲烷和丙烷 丁烷气体后再放入30℃的生化 751No. 2 梅博文等地质微生物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培养箱中恒温培养12~14 d。只有那些能在短期内 以提供的烃源为食料的专性甲烷氧化菌或烃氧化 菌,才能生长并消耗掉一定量的轻烃气。 在上述流程的每一阶段,均可划分出7个不同 的微生物活性判别参数,这些参数可用在培养后测 量甲烷及轻烃气的消耗量。生化活性参数可运用气 相色谱和压力测量计算出加入烃类的消耗量甲烷 和丙烷 丁烷 , 或者确定甲烷氧化菌或烃氧化菌生 成CO2的速率。 综合生化活性参数和显微镜鉴定结果以及每克 土壤样品中的细胞数目,可计算出甲烷气指示和 轻烃油指示的测量单元,进而确定油气异常区域。 1. 4 M POG技术的主要特点 根据国内外对各种地质构造进行微生物勘探的 实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果①通过M POG技术,可 以检测出地表土壤或沉积物样品中烃氧化菌分布的 异常,这种异常可反映来源于正下方深部封存的油 藏或气藏的高丰度的连续的烃供给;②M POG技术 能够探测出陆上和海上的油藏和气藏与油气藏的 岩性无关 , 并能肯定地区分出烃前景的级别和无烃 指示的区域背景值 ; ③由于能分别鉴定甲烷氧化 菌和烃氧化菌,M POG技术可以区分出油藏和气藏 以及带气顶的油藏;④M POG技术对由于强烈倒转 而破坏的古含烃构造并不给出任何指示;⑤对油田 和气田的勘探并不受上覆地层中不同厚度盐岩层的 影响,同时微生物异常与断层无关;⑥M POG技术 不仅能适用于500~3 500 m的浅层-中深层油藏 的勘探,而且关于适于5 000~7 000 m的深部油藏 的勘探也有报道;⑦M POG技术的勘探在阿曼和澳 大利亚等干旱地区同样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⑧ M POG技术不仅在新区勘探中取得了成功,而且在 成熟区的滚动勘探和油藏表征中显示了威力和在油 藏开发领域取得初步成果;⑨M POG技术与地表化 探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预测专一性强,成功率高,后 者多解性强,成功率低,必要时化探可作M POG技 术的辅助手段;β κM POG技术同样具有局限性,其 只能确定有无油气藏,并对油气藏定性判别,不能预 测油气藏深度、 厚度和大小但可以判别油水边界。 1. 5 M POG技术的应用实例 M POG技术于1961年首次应用于德国。在过 去30年中,总共在17个地区进行了M POG技术研 究,这些地区分布于北欧和远东。1986年在巴尔的 干海W ostrow构造和1995年在北海开始海上微 生物勘探研究。根据德国东部的基本地质情况, W agner选择了具有不同地质条件的代表性区块进 行M POG方法试验,如Kietz油田未断裂油田、 Girmmen油田典型的盐岩层断裂油田、Sprotau 油田完全断裂构造和Guben油田复杂断块小油 田 , 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96年,在Broad Four2 teens盆地的北海K18L 16区块采集了32个沉积 物样品并作了微生物、 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分析,在不 知道任何地质构造和Kotter油田或生产井的方位 的情况下进行了微生物勘探研究[17]。在北海P11 P15区块沿几个测线也作了M POG方法研究。 为了 验证该方法,某些测线穿过了已知的一个油田和一 个气田以及一个不含油气但已钻探的构造。结果表 明,在油藏和气藏上方都发现了明显的微生物异常, 而无油气的构造则没给出任何烃显示。 在 我 国,中 国 石 油 天 然 气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PetroChina已认识到微生物勘探技术的价值,并 将之应用于勘探实践。2001年,在PetroChina的资 助下,通过中德国际合作,以国内外研究机构高校 油田三结合的方式首次进行了华北油田油气微生 物勘探先导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已知 的油气钻井相比,其成功率为83 ,与国外的 M POG技术成功率91 接近。华北油田的实验成 果是4个试验区实验效果,在综合研究微生物勘探 和化探结果以及地质和物探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 总结了试验经验,分区评价了各个试验区的微生物 异常及其勘探前景,详细论述了最有利目标区,并提 出了可供勘探的井位设计。这一成果有待进一步的 钻井证实。2002年,长江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地质微 生物实验室在甲方的大力支持下,在湖北松滋区块 进行了油气微生物自费风险勘探,其M POG技术成 果与现有的已知钻井情况不仅相符,而且对正钻探 井做出了气多油少的预测,还预测探区南部有连片 的油藏分布、 应为优先勘探的方向。 这一结果与甲方 设计不谋而合,增强了勘探的信心。 近年来,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正作为油藏表征 的新工具从勘探领域延伸到开发领域。详细的微生 物调查有助于改善油气藏表征,在开采成熟区,采用 紧密排列的采样网格来检测微生物异常,并将微生 物信息与地质和地球物理信息结合起来,能对现有 油区内布置加密井和进行扩边增储提出合理的预 测。这无疑将增加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的生命力和 应用范围。 2 本源微生物采油技术M EOR 美国人最早提出采用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 851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Vol . 15 构想[18]。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石油研究所通过一 系列微生物学实验,证实了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 的可能性[19 ~21]。50 年代,俄罗斯科学院微生物研究 所以地质微生物学为基础,利用长期注水开发油田 中无意带入地层的细菌,率先开展利用本源微生物 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研究工作,并通过20多年的深入 研究,使之成为一项成熟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本源微生物采油法的原理是通过注水井向地 层中注入经过优化了的营养物这些营养物可激活 地层中长期处于蛰伏状态的、 有益的微生物 , 产生 大量的代谢产物,如酸、 气、 表面活性剂、 有机溶剂、 生物聚合物等,这些代谢产物可通过降低油水界面 张力、 封堵大孔道等作用提高油层原油采收率。 2. 1 M EOR技术的地质微生物学基础 生长于地面水中的细菌被注入地下油藏后,一 部分因不适应恶劣的高温、 高压和缺氧环境而不能 生存,另一部分则适应了地层条件而生存了下来。 这 些生存下来的细菌和地层中原有的极端微生物的种 群、 生理特性因油藏的条件不同而异,数量也各异。 由于油藏的恶劣条件和营养物质的缺乏,阻碍了它 们进一步大量繁殖,因而没有起到作用。 为了有效地激活油藏中的本源微生物,我们必 须进行较为详尽的微生物学和化学特征的试验调 查,用现代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和物理-化学方法 对地下温热环境进行综合研究,鉴定生物圈下界由 生物和非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特别是研究高温油 田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确定现代微生物在其中引起 的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作用的速率。 与此同时, 采用常规的传统的方法,研究生态系统的物理- 化学特征,如温度、 地层压力、 地层水矿化度、pH、Eh 和低级醇类、 酸类、 碳酸氢盐、 氧、 铁的含量以及地下 水中其它矿物组分的含量。 通过大量的实践表明,在众多的本源微生物中, 有利于改变地层及原油性质的主要有3个菌群,即 烃氧化菌、 发酵菌和产甲烷菌。当然,在地层中也存 在对生产有害的微生物,主要是硫酸盐还原菌。 如果 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过大,会产生大量的H2S。 这些本源微生物的作用及其产物如下①发酵 菌、 烃氧化菌等的产酸作用,所产酸能溶解岩石并增 加其孔隙度和渗透率;②各种本源微生物所产生的 生物量具有选择性封堵、 乳化、 破乳化及改变润湿性 的作用;③产甲烷菌、 发酵菌、 产氢菌等的产气作用 可产生CO2、CH4、H2 , 产生的气体可使原油粘度 下降,地层压力增加、 岩石基质溶解和由于碳酸盐岩 被二氧化碳溶解而使渗透率增加;④发酵菌、 烃氧化 菌等可产生溶剂,这些溶剂参与原油的直接提取或 与表面活性剂共同降低表面张力和增加原油的流动 性;⑤烃氧化菌及酵母菌等产生表面活性剂,这些活 性剂具有乳化作用,可降低界面张力;⑥生物聚合物 的产生,如黄原胶、 葡聚糖等具有控制流体的流 动性及选择性封堵作用。 2. 2 M EOR技术的流程 本源微生物技术流程主要分室内和现场两大部 分。 对野外注水井和完成油水采样的生产井,即可开 展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工作,主要目的是筛选有益菌 激活剂,激活有益菌,抑制有害菌。这一过程包括本 源微生物的计数厌氧和好氧菌、 细菌的生长及代 谢产物的测定常采用分光光度计和气相色谱仪测 定、 硫酸盐还原速率和甲烷生成速率的测定采用 放射性同位素测定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 在实 验室研究基础上,进行现场激活本源微生物的工作。 这一过程主要是以地层固有的微生物活性作为基 础,在注水过程中引入空气和磷酸盐以及含氮的矿 物质。该过程由2个连续阶段组成。第1阶段需氧 的和兼性厌氧的烃氧化菌被激活,由于重油的部分 氧化,形成了乙醇、 脂肪酸、 表面活性剂、CO2、 多糖 和其它组分,这些物质一方面是油释放剂,另一方面 为厌氧微生物包括产甲烷菌提供营养物质。第2 阶段产甲烷菌在缺氧层被激活,产生CH4和CO2, 这些物质在溶于油后,就会增加油的流动性,进而提 高采收率。这项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微生物技术和 物理化学调节的共同采油。 2. 3 M EOR技术过程的动态监测法 为了充分激活本源微生物,随时了解本源微生 物的活化效果,应根据油田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艺, 在注入营养液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可分次注水,并监 测溶解氧量和磷酸根的浓度。而当营养液注入完成 后,则需要周期性地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测①生 产动态包括日产油量、 综合含水、 注水井注入压力、 注水井注入能力等;②产液层中不同生态群体的微 生物如好氧嗜热菌、 发酵菌、 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 烷菌等生理特征及数量变化;③注入水和地层水的 物理-化学特性如总碱度、HCO - 3、CO 2- 3、H2S等 ; ④注入水和地层水的流体特性如乳化活性、 表面张 力、 粘度等 ; ⑤硫酸盐还原速率及产甲烷速率。 另外 还要对地层甲烷气及CO2的成因作分析。 2. 4 M EOR技术的主要特点 本源微生物采油方法仅仅需要注入富氧水和营 951No. 2 梅博文等地质微生物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养液来激活地层固有的微生物,因而与外源微生物 技术相比具有许多独到的特点和优势①本源微生 物一旦注入经过优化的营养液和氧气后,其相应的 目的菌群不需要很长适应期就会被激活,适应周期 大大缩短,而外源微生物注入后,尽管可以在某些极 端环境下生存,但复杂的地下地质条件使得这些被 注入的细菌必须适应地下的恶劣环境后才开始产生 代谢产物,适应期较长;②正因为本源微生物是地层 固有的,是未经人工改造的天然菌群,因此,一旦被 充注的营养液激活,其利用率较高,且生长过程比较 稳定,具有不变异、 适应性强等特点,而外源微生物 多数是在模拟地下地质条件培养驯化出来的,随注 入水注入后,将会有一定数量的细菌因不适应地下 地质条件而死亡,利用率将受到影响,且存活下来的 细菌亦不太稳定,如基因工程菌常常经过若干代后 就会产生回复突变,丧失其特有的活性,难以达到预 期的效果;③本源微生物呈溶解氧和无机盐溶液的 形式注入,其波及面基本上与现有的注水波及面相 同,且无堵塞之虑,而外源微生物注入时,一定要根 据地下地质条件控制好菌液浓度,以免造成不必要 的堵塞;④只要营养液较充足,本源微生物就会产生 有利于提高采收率的代谢产物,且产生的效果持续 时间长,一般至少可以达到2 a,而外源微生物经过 一段时间后,将会消失殆尽,需不断补充,因而其效 果取决于地下外源微生物的有无;⑤注入一定比例 的溶解氧及无机营养液激活本源微生物,无论是工 艺设备还是施工过程均比较简单,成本低廉,且在施 工过程中基本上对人体健康无潜在影响,而外源微 生物的培养设备不仅庞大,而且成本极高,特别是菌 种更是昂贵,整个过程操作难度较大,对环境及现场 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存在潜在影响;⑥M EOR技术 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如油层厚度≥1 m最佳3~ 10m , 孔隙度为12~25 最佳为17~25 , 渗 透 率 ≥4913510- 3Λm 2 最 佳 ≥148105 10- 3Λm 2 , 油层压力 40 M Pa,油层温度为20~ 80℃最佳30~50℃ , 地层水矿化度 300 gl最 佳 100 gl , 注入水矿化度 60 gl最佳 30 gl , 硫酸盐含量 100mgl最佳 5mgl , 含 水率为40~95 最佳60~80 ,原油粘度 10~500 mPas最佳30~150 mPas ; 硫化氢含 量 30 mgl最佳为 0 。 2. 5 M EOR技术应用实例 从1986年到1999年,该项技术在俄罗斯Ro2 mashkis、Bondyugskoye等油田17个区块进行了矿 场试验,总增油量达45万t。如Romashkis油田的 Sarman区块, 3口注水井和8口生产井增产原油14 300t。再如Sev2A znakay区块17口注水井和 37口 生产井共增产原油107 900 t[22 ~24]。 美国 GM T公司 采用竞争排斥采油法,并有效地控制了SRB,亦获 得了较大的成功[25, 26]。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 开始进行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27, 28]。80年代以来引 进美国公司外源微生物采油法,在吉林扶余等油田 进行了单井吞吐和消防蜡技术试验,有增产效果,但 大规模驱替尚未成熟。 当前,中俄国际合作本源微生 物采油项目2000- 2006正在顺利实施中。 总之,本源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是一项 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技术。只有对这一技术的理 论基础进行广泛深入地研究,才能充分认识本源微 生物在油气藏条件下的生态规律、 生理生化特征及 其生物工程潜力,才能充分利用本源微生物来提高 采收率,以便在我国许多油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Mogilew skii G A. M icrob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 connec2 ting w ith gas surveying [J ].Razvedka Nedr, 1938, 8 1 59268. [2] Mogilew skii GA. The bacterial of prospecting for oil and natural gases[J ]. Razvedka Nedr, 1940, 121 32243. [3] Hitzman D O.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deposits[P ]. U S Pat. , No 2880142, 1959. [4] W agnerM , Rasch H J, Piske J,et al. M ikrobielle Prospeck2 tion auf Erd l und Erdgas in O stdeuschland[J ]. Geologisches Jahrbuch, 1998b, 1493 2872301. [5] Land J P. Nonseism ic s can provide many view s of a drillsite[J ]. O il M ethane oxidizing bacteria; Hydrocarbon oxidizing bacte2 ria; M icrobial abnormal; M icrobial enhancement of oil recovery. 161No. 2 梅博文等地质微生物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