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方法研究页岩有机孔三维结构_王羽.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方法研究页岩有机孔三维结构_王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方法研究页岩有机孔三维结构_王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方法研究页岩有机孔三维结构_王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方法研究页岩有机孔三维结构_王羽.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方法研究页岩有机孔三维结构_王羽.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 年 5 月 May 2018 岩矿测试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Vol. 37,No. 3 235-243 收稿日期 2016-12-21; 修回日期 2017-05-10; 接受日期 2017-08-02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B 类 “页岩三维成像实验技术和数据获取技术” XDB10020102 ; 上海市科学 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页岩微观结构的同步辐射研究” 12JC1410400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项目 41325016 作者简介 王羽, 助理研究员, 从事同步辐射技术在地质地震领域的应用研究。E- mail yuwang sinap. ac. cn。 通信作者 汪丽华, 副研究员, 从事同步辐射技术在地质考古领域的应用研究。E- mail lhwang sinap. ac. cn。 王羽,汪丽华,王建强, 等. 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方法研究页岩有机孔三维结构[ J] . 岩矿测试, 2018, 37 3 235-243. WANG Yu,WANG Li- hua,WANG Jian- qiang,et al. Three- dimension Characterization of Organic Matter Pore Structures of Shale Using Focused Ion Bea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J] .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18, 37 3 235-243. 【DOI 10. 15898/j. cnki. 11-2131/td. 201612210188】 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方法研究页岩有机孔三维结构 王羽1, 2,汪丽华1, 2*,王建强1, 2,姜政1, 2,金婵1, 2,王彦飞3 1. 中国科学院微观界面物理与探测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800; 2.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上海 201204;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摘要 页岩中纳米级有机孔的大小直接影响页岩气含气量, 其连通性亦对气体运移和开采至关重要。本文 选择漆辽地区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 利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 FIB-SEM 在纳米尺度上 10 nm 进行有 机孔结构的三维重构。研究结果表明 ① FIB-SEM 方法适用于微米级页岩的纳米 >3 nm 孔隙结构特征研 究。② 蜂窝状有机孔发育均匀, 孔径集中于 10~200 nm, 连通性较差; 界面有机孔孔径集中于 200~300 nm, 局部连通性较好。③ 页岩总孔隙度与有机质含量成正比。研究认为, 对于以有机孔为重要储集空间的页 岩, 有机质分布越集中, 连续性越好, 研究孔隙度的表征单元体尺度越小。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 三维空间结构; 有机孔; 纳米孔隙结构; 龙马溪组页岩 要点 1 FIB-SEM 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表征纳米微尺度页岩孔隙三维结构的方法。 2 龙马溪组页岩样品的总孔隙度与有机质含量成正比。 3 以有机质孔隙为主的页岩, 有机质分布越集中及其较好的连续性, 则使孔隙度的表征单元体越小。 中图分类号 P575. 2; P588. 2文献标识码 A 页岩气储层中发育有大量的微纳米孔隙, 其结 构特征是衡量和评价页岩气储层优劣的重要指 标 [1-2 ]。目前, 油气领域多采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 镜 Ar-ion Milling SEM [3-4 ]、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 镜 FIB -SEM [5-6 ]、 宽离子束 -扫描电镜 BIB - SEM [7 ]、 微米 X 射线显微镜 Micro-CT[8-9 ]、 纳米 透射 X 射线显微镜 Nano-CT [10-12 ]等一系列方法 对页岩孔隙结构进行直观观测。氩离子抛光-扫描 电镜方法与宽离子束-扫描电镜方法均采用离子溅 射获取毫米级至厘米级高质量的平整表面, 然后结 合扫描电镜, 能够快速观测页岩样品中的孔隙含量、 分布及孔径范围。不过上述两种方法较适合于页岩 二维孔隙结构的定性研究, 不能精确反映其三维空 间结构。Micro-CT 能够表征页岩三维空间结构特 征, 但是受分辨率限制, 该方法仅适合于表征页岩亚 微米级至微米级孔隙结构 [8 ]。鉴于上述原因, 对页 岩纳米孔隙三维几何形态、 孔隙大小、 连通性等的认 识主要是利用 FIB -SEM 和 Nano -CT 方法来实 现 [6, 9-10, 13-14 ]。由于 Nano-CT 是基于不同物质对 X 射线吸收的差异成像, 因而依据 X 射线投影数据, 利用反演算法可以更加精确地实现页岩组分定量研 究 [15 ]。但 Nano-CT 方法制样较为复杂[12 ], 且其分 辨率一般不高于 50 nm, 不适宜表征页岩介孔及微 孔 <50 nm 。FIB-SEM 方法利用镓离子束对样品 532 ChaoXing 进行连续切割, 同时在电子束下成像, 可以在数纳米 级分辨率下对页岩孔隙进行显微形貌的观察与分 析 [16-17 ], 更加真实地还原页岩纳米孔隙的三维结构 特征, 使孔隙三维空间成分、 孔径分布和连通性等分 析结果更为准确。因此, FIB-SEM 是目前页岩纳米 级孔隙三维结构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 [5- 6, 13 ]。 有机孔是页岩纳米孔隙的主体, 其数量与孔径 大小直接影响页岩气储量, 连通性则对页岩气的运 移和开采至关重要 [16, 18-19 ]。已有研究发现 35的 有机质发生转化会使页岩孔隙度增加 4. 9, 形成 页岩重要的孔隙系统 [20 ]。有机孔结构是页岩气勘 探开发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Milliken 等 [21 ]对 马塞勒斯页岩有机孔展开了定性定量研究, 分析了 有机孔发育特征与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 Loucks 等 [16 ]通过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技术判别有机孔来 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机孔演化历史模型; Zhang 等 [18 ]利用扫描电镜 SEM 对不同沉积背景的海陆 相页岩有机孔展开研究, 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有机 孔的形貌特征与孔隙度, 并探讨了影响其发育的地 质因素; Hu 等 [22 ]结合 SEM、 氮气吸附与压汞技术, 对建业 1 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有机孔孔径分布 特征与孔隙度进行了综合表征, 发现有机孔是五峰 组龙马溪组页岩最主要的孔隙系统。上述前人成 果为页岩有机孔结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 但是受 仪器方法自身的分辨率、 适用尺度和表征维度限制, 如何提高页岩纳米孔隙的三维成像实验精度、 明确 不同实验方法的适用范围等仍然是页岩有机孔表征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四川盆地石柱地区广泛发育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富有机质页岩, 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层位之 一 [23 ]。扫描电镜研究表明该套地层中有机质含量 高, 普遍发育蜂窝状有机孔, 具有较高的孔隙度 [4 ]。 基于此, 本文选取四川盆地石柱地区漆辽剖面龙马 溪组富有机质页岩, 利用 FIB-SEM 技术, 对其有机 孔三维形貌和连通性特征进行表征, 深入研究其孔 隙特征及连通性, 以期为页岩气储量评价与勘探开 发提供科学依据。 1实验部分 1. 1样品特征 页岩样品采集自渝东石柱县漆辽剖面下志留统 龙马溪组, 构造位置上属于四川盆地东缘石柱复向 斜带 [24 ]。样品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 71 , 其次为 长石 8 与黏土矿物 14 , 黏土矿物包括伊利 石 9 与伊蒙混层 5 , 此外含有少量白云石与 黄铁矿。 1. 2FIB-SEM 切割与成像 页岩薄片经过机械抛光与氩离子抛光后, 放入 Zeiss crossbeam 540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样品腔 内。利用离子束切割前, 首先打开电子束, 使用背散 射模式对样品表面进行观测, 选取有机孔发育区域, 并在该区域表面喷涂一层铂金 沉积模式 , 以避免 切割过程中离子束对样品表面造成损伤。然后将样 品台旋转 54 切割过程中离子束与样品表面垂 直 , 使用镓离子束将样品目标区域两侧和前方的 页岩切除, 露出新的页岩截面; 在目标区域后方制作 一个十字形标记, 作为离子束连续切割时的对齐参 考。之后使用 Zeiss Atlas 5 软件控制离子束与电子 束, 进行连续切割和成像。离子束每切割 10 nm 厚 的样品薄片, 就利用电子束对其成像, 采集二次电子 图像, 每幅图像包含 25381106 个像素。切割过程 中离子束工作电压为 30 kV, 离子束流 700 pA; 电子 束加速电压 2 kV, 电流 180 pA, 工作距离 5 mm, 共 采集 800 张图像。 1. 3图像处理与数据分析 FIB-SEM 图像使用 Avizo 软件进行分割与三维 重建。首先选取感兴趣体元, 利用 Avizo 软件中的 阈值工具对图像进行分割。高分辨二次电子图像明 暗度与样品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成正比, 能够清楚 地显示页岩孔隙、 有机质与无机矿物基质在灰度值 上的差异 [25 ]。如图 1a 所示, 黑色部分表示孔隙, 灰 黑色部分表示有机质, 灰色与白色部分分别表示矿 物基质与黄铁矿。 依据上述原理, 采用手动阈值法分别将孔隙、 有 机质、 黄铁矿等提取出来, 并展示其三维空间结构。 之后使用 Avizo 孔隙网络模型 PNM 模块软件分析 孔隙结构 [10 ]。PNM 模块所存储的数据类型代表三 维空间中多条线性直线构成的网格, 网格的分支或 端点代表孔隙, 连接孔隙的直线称为喉道。对于每 一个孔隙和喉道, 可以计算其半径、 喉道长度、 配位 数等参数。 2结果与讨论 2. 1页岩三维空间分布特征 图 1b 为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测试样品的三 维空间分布图。样品体积为 6 μm7 μm18 μm, 主 要矿物组成包括石英、 黄铁矿与黏土矿物; 有机质 含量较高, 以不规则块状或带状不均匀地散布于矿 632 第 3 期 岩矿测试 http∥www. ykcs. ac. cn 2018 年 ChaoXing 图 1 a 基于 SEM 图像的矿物、 有机质和孔隙阈值法识别; b 漆辽龙马溪组页岩的三维空间分布图 Fig. 1 a Mineral,organic matter and pore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SEM image using thresholding; b Three 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Longmaxi ation shale in Qiliao area 物基质中。孔隙类型划分成无机孔与有机孔两大 类, 其中无机孔包括溶蚀孔、 粒间孔和黏土矿物层间 孔; 有机孔主要发育在有机质内部, 呈蜂窝状, 部分 发育在有机质与无机矿物边缘。 a蜂窝状有机孔; b有机孔三维结构重建图; c有机孔孔喉模型; d孔径数量与体积分布图; e配位数分布图。 图 2蜂窝状有机孔三维空间分布与结构参数 Fig. 2Three 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honeycomb organic matter pores 2. 2有机孔三维结构特征 SEM 观测表明龙马溪组页岩中主要发育两类 与有机质关系密切的孔隙, 一类为蜂窝状有机孔, 在 有机质内部普遍发育; 另一类为裂缝型界面孔, 发育 在有机质与无机矿物边界 [4, 6, 26 ]。在 FIB-SEM 系列 切片图像中分别选取了上述两类孔隙, 对其结构进 行三维重构。 蜂窝状有机孔三维空间分布图及孔隙特征如 图 2 所示, 样品测试体积为 1. 5 μm1. 5 μm1. 5 μm, 孔隙度为 8. 5。从图中可以看出有机孔相对 均匀地嵌于有机质中, 呈孤立的瘤状。孔径分布范 围主要集中于 10 ~ 200 nm, 平均孔径为 31 nm。 孔径分布图与对应的孔隙体积分布图 图 2d 表明, 介孔数量 <50 nm 占全部孔隙的 85, 其体积占全 732 第 3 期王羽, 等 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方法研究页岩有机孔三维结构第 37 卷 ChaoXing 部孔隙的 2. 3, 即介孔在数量上占明显优势, 但是 宏孔 >50 nm 提供了主要的储集空间。 图 2c 是有机孔样品的孔喉分布模型图, 图中球 体代表孔隙, 圆柱体代表喉道。与每个孔隙相连的 喉道数量称为配位数。孔喉分布图与配位数分布图 能够反映孔隙的连通性。孔隙与喉道数量越多, 喉 道半径越大, 配位数越大, 则孔隙连通性越好。 图 2c 表明该样品中宏孔数量稀少, 细长型喉道数量 占绝对优势; 配位数分布图 图 2e 证实了绝大部分 孔隙独立存在 即配位数等于零 , 不与任何喉道相 连, 另有部分孔隙仅与单个喉道相通, 表明有孔隙在 三维空间连通性较差。 a裂缝状界面有机孔; b有机孔三维结构重建图; c有机孔孔喉模型; d孔径数量与体积分布图; e配位数分布图。 图 3界面有机孔三维空间分布与结构参数 Fig. 3Three 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Longmaxi ation pores at the interface 裂缝型界面有机孔三维空间结构及特征如图 3 所示, 该选区体积为 1. 5 μm1. 5 μm1. 5 μm, 同时 包含蜂窝状有机孔与界面有机孔, 孔隙度为 7. 1。 从图 3b 中可以看出, 界面有机孔呈狭长的裂缝型, 与有机质内部孔隙相比, 连通性较好。孔径与体积 分布图 图 3d 表明, 一部分宏孔孔径集中于 200~ 300 nm。结合孔隙三维重构图判断该部分孔隙主要 为界面孔, 可作为页岩气运移的重要通道; 相邻区域 的有机质内部孔隙孔径集中于 10~150 nm, 为吸附 态页岩气提供了主要的储集空间。孔喉模型图 图 3c 与配位数分布图 图 3e 共同表明, 虽然样品整 体连通性较差, 但是单独就界面孔而言, 该部分孔隙 与喉道半径较大, 配位数多为 3~5, 因此在一定程度 上能够改善样品的局部连通性。 2. 3表征单元体研究 页岩的非均质性一直是其孔隙结构多尺度表征 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 [27-28 ]。目前扫描电镜、 FIB- SEM 和微纳米 CT 所表征的页岩样品范围集中于微 米-毫米量级 岩块尺度 , 而生产上压裂试验则需 关注米-千米量级的储层性质 储层尺度 。表征单 元体 REV 是岩体力学性质由岩块尺度推广至储 层尺度的基本问题 [29 ]。本研究为探究反映有机质 孔隙空间分布不均质性程度的最小表征单元体, 在 页岩不同位置分别选取了不同体积的页岩子块体 图 4a , 利用阈值法分别将有机质与孔隙提取出 来, 对其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并展示, 如图 4b 所示。 其中红色部分代表有机质, 绿色部分代表孔隙。所 选取的 15 个页岩子块体中孔隙主要为有机质内部 的蜂窝状有机孔, 无机孔几乎不发育。 利用 Avizo 软件对每个子块体中的有机质含 量、 有机质孔隙度与页岩总孔隙度进行了计算与统 计。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研究尺度的升降, 有机质孔 832 第 3 期 岩矿测试 http∥www. ykcs. ac. cn 2018 年 ChaoXing 图 4表征单元体研究选块位置示意图 Fig. 4Sketchs showing the locations of sub- volumes for REV studying 隙度[ 孔隙体积/ 孔隙体积有机质体积 ] 基本维 持稳定, 页岩总孔隙度 孔隙体积/块体体积 则出 现较大波动。以块体 V1 为例, 当研究区域大小分 别为0. 5 μm0. 5 μm0. 5 μm V1-1 、 0. 8 μm0. 8 μm0. 8 μm V1-2 、 1 μm1 μm1 μm V1-3 、 1. 2 μm1. 2 μm1. 2 μm V1-4 、 1. 5 μm1. 5 μm 1. 5 μm V1-5 时, 有机质孔隙度分别为 18. 5、 21. 4、 17. 7、 20. 9与 19. 5, 差异较小 图 5a ; 相对应的页岩总孔隙度变化较大 图 5b , 分别为 7. 6、 4. 3、 3. 1、 2. 6与 2. 5。在块体 V2 与 块体 V3 中同样观察到上述变化趋势。 页岩有机孔发育程度与有机质自身性质关系 密切。在一定尺度范围内, 有机质内部孔隙基本均匀 分布 图 5a 。页岩孔隙度受有机质的连续性与集中 程度影响较大, 与有机质含量呈正比, 如图 5b 所示。 从图 4b 可以看出, 与块体 V1 相较, V2 和 V3 的总孔 隙度随尺度升降的变化幅度较小,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 在每个尺度上, 有机质含量基本维持稳定。对以有机 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的页岩来说, 有机质分布越集中, 连续性越好, 则研究孔隙度的表征单元体越小。 本次研究通过对页岩不同位置不同体积的页岩 子块体孔隙度的计算, 表明漆辽龙马溪组页岩中有 932 第 3 期王羽, 等 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方法研究页岩有机孔三维结构第 37 卷 ChaoXing 图 5有机质孔隙度和页岩孔隙度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 Fig. 5Distribution relationships of organic matter porosity and bulk porosity to organic matter contents for different sub- volumes in Longmaxi ation shale sample 机质的孔隙发育相对均匀, 页岩总孔隙度主要与有 机质的含量及其分布相关。因此对富有机质页岩而 言, 在有机质含量已知的情况下, 页岩孔隙度的 REV 问题可以简化为有机质分布的 REV 问题, 使 得研究尺度由纳米级上升至微米级尺度或以上, 在 提高实验结果准确度的同时亦降低了实验难度。 2. 4FIB-SEM 方法局限性 利用 FIB-SEM 技术能够获取高分辨率 SEM 图 像, 在纳米尺度上定量表征页岩三维孔隙结构。然 而, 受实验设备参数限制, FIB-SEM 在研究页岩孔 隙度与连通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 目 前 FIB-SEM 技术的分辨率最高可达到 3 nm 每张 图像代表 3 nm 厚的页岩 , 且实际 FIB-SEM 切片实 验中, 为保障离子束流的稳定性, 切割间距通常大于 3 nm 分辨率 8 nm 或 10 nm 。这意味着直径小于 分辨率或切割间距的孔隙未被统计在内, 从而使得 计算获得的孔隙度结果小于实际值, 进而影响连通 性的计算与判断。以本次研究为例, 实验切片厚度 为 10 nm, 意味着直径小于 10 nm 的孔隙未被统计 在内, 根据切片数据计算的有机孔连通性相对较差。 而压汞实验与气体吸附等实验证实有机质中孔径小 于 10 nm 的孔隙大量发育 [30-31 ], 前人亦有研究表明 相邻 地 区 龙 马 溪 组 页 岩 有 机 孔 连 通 性 较 好 [5, 26, 30, 32 ], 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就是 FIB - SEM 技术忽略了直径小于 10 nm 的孔隙。 其次, 数据处理软件和参数的选择也会对实验结 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 Avizo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与分析时, 一方面基于图像灰度的阈值分割具有一定 主观性, 另一方面在图像平滑和孔喉模型建立的过程 中, 部分像素点被忽略, 直接影响了孔隙度与连通性 计算结果, 从而对实验结果准确度判断产生影响。因 而, 利用 FIB-SEM 技术研究页岩孔隙结构需限定研 究对象的尺度, 明确所研究的孔径主体范围。对超出 FIB-SEM 方法表征能力以外的孔隙特征, 需要结合 其他技术手段进行补充。例如, 利用微纳米 CT 方法 研究微米至厘米级样品, 获取页岩亚微米至微米结构 特征, 采用氮气吸附方法获取页岩亚纳米至纳米孔隙 分布特征及其连通性等信息, 为更好地实现页岩孔隙 结构的多尺度多方法定量表征提供数据参考。 3结论 本文利用 FIB-SEM 方法研究漆辽地区龙马溪 组富有机质页岩有机孔特征, 在纳米尺度上进行孔 隙结构的三维重构和定量分析, 研究表明 ①龙马溪 组页岩中发育蜂窝状有机孔与界面有机孔。蜂窝状 有机孔发育均匀, 孔径集中于 10~200 nm, 三维连通 性较差; 界面有机孔孔径集中于 200~300 nm, 局部 具有较好连通性, 但对研究区域整体连通性改善不 大。②表征单元体研究发现在一定尺度范围内, 页 岩孔隙度受有机质的连续性与集中程度所控制, 与 有机质含量成正比。对以有机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的 龙马溪组页岩来说, 有机质分布越集中, 则孔隙度研 究的表征单元体越小。 FIB-SEM 技术对深入研究孔径大于 3 nm 的页 岩孔隙, 具有明显的直观性与准确性, 但是受实验设 备及数据处理软件的限制, FIB-SEM 方法仍然存在 局限性, 需要结合微纳米 CT 和氮气吸附方法等技 术手段进行补充, 以实现页岩孔隙结构的多尺度多 方法定量表征。 致谢 感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耿明 博士和郭光军研究员提供页岩样品; 感谢卡尔蔡司 公司王贤浩博士给予三维成像实验技术指导。 4参考文献 [ 1]Loucks R G, Reed R M, Ruppel S C, et al. Spectrum of 042 第 3 期 岩矿测试 http∥www. ykcs. ac. cn 2018 年 ChaoXing pore types for matrix- related mud pores[J] . AAPG Bulletin, 2012, 96 6 1071-1098. [ 2]邹才能, 朱如凯, 白斌, 等. 中国油气储层中纳米孔首 次发现及其科学价值[J] . 岩石学报, 2011, 27 6 1857-1864. Zou C N, Zhu R K, Bai B, et al. First discovery of nano- pore throat in oil and gas reservoir in China and its scientific value[J] .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11, 27 6 1857-1864. [ 3]王羽, 金婵, 汪丽华, 等. 应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方 法研究四川九老洞组页岩微观孔隙特征[ J] . 岩矿测 试, 2015, 34 3 278-285. Wang Y, Jin C, Wang L H,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re structures of Jiulaodong ation shale in the Sichuan Basin by SEM with Ar- ion milling[ J] .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15, 34 3 278-285. [ 4]王羽, 金婵, 姜政, 等. 渝东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矿 物成分与孔隙特征分析[ J] . 矿物学报, 2016, 36 4 555-562. Wang Y, Jin C, Jiang Z, et al.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microscopic pore characteristics of WufengLongmaxi ation shale in Eastern Chongqing City, China[J] .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16, 36 4 555-562. [ 5]马勇, 钟宁宁, 程礼军, 等. 渝东南两套富有机质页岩 的孔隙结构特征 来自 FIB-SEM 的新启示[ J] . 石 油实验地质, 2015, 37 1 109-116. Ma Y, Zhong N N, Cheng L J, et al. Pore structure of two organic- rich shales in Southeastern Chongqing area Insightfromfocusedionbeamscanningelectron microscope FIB- SEM [J] .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15, 37 1 109-116. [ 6]Zhou S W, Yan G, Xue H Q, et al. 2D and 3D nanopore characterization of gas shale in Longmaxi ation based on FIB- SEM[ J] .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16, 73 174-180. [ 7]Klaver J, Desbois G, Littke R, et al. BIB- SEM pore characterization of mature and post mature Posidonia shale samplesfromtheHilsarea,Germany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16, 158 78-89. [ 8]Wang Y, Wang L H, Wang J Q, et al. Investigating microstructure of Longmaxi shale in Shizhu area, Sichuan Basin, byopticalmicroscopy, scanningelectron microscopy and 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 J] .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2017, 28 163. [ 9]Ma L, Taylor K G, Lee P D, et al. Novel 3D centimetre- to nano- scale quantification of an organic- rich mudstone The carboniferous Bowland shale, Northern England[ J] .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16, 72 193-205. [ 10] Wang Y, Pu J, Wang L,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ypical 3D pore networks of Jiulaodong ation shale using nano- transmission X- ray microscopy[J] . Fuel, 2016, 170 84-91. [ 11] 吴松涛, 朱如凯, 崔京钢, 等. 鄂尔多斯盆地长 7 湖相 泥页岩孔隙演化特征[J]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 42 2 167-176. Wu S T, Zhu R K, Cui J G,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lacustrine shale porosity evolution,Triassic Chang 7 Member,OrdosBasin,NWChina [J] .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5, 42 2 167-176. [ 12] 王羽, 汪丽华, 王建强, 等. 利用纳米透射 X 射线显微 成像技术研究页岩有机孔三维结构特征[ J] . 岩矿测 试, 2017, 36 6 563-573. Wang Y, Wang L H, Wang J Q, et al. Investigation of organicmatterporestructuresofshaleinthree dimensions using nano- X- ray microscopy[J] .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17, 36 6 563-573. [ 13] Misch D, Mendez- Martin F, Hawranek G, et al. SEM and FIB- SEM investigations on potential gas shales in the DnieprDonets Basin Ukraine Pore space evolution in organic matter during thermal maturation[J] . 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6, 109 012010 . [ 14] Jiang W B, Lin M, Yi Z X, et al.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using 3D FIB- SEM images for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model of shale gas flow in nanoscale pore clusters[J] .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2017, 117 1 5-25. [ 15]Wang Y, Luo S, Wang L, et al. Synchrotron radiation- based/1- norm regularization on micro- CT imaging in shale structure analysis[J] . Journal of Inverse and Ill- posed Problems, 2017, 25 4 483-498. [ 16]Loucks R G, Reed R 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petrographic evidence for distinguishing organic matter pores associated with depositional organic matter versus migrated organic matter in mudrocks[J] . Gulf Coast Association of Geological Societies Journal,2014,3 51-60. [ 17] Zhu X J, Cai J G, Liu W X, et al. Occurrence of stable and mobile organic matter in the clay- sized fraction of shale Significance for petroleum geology and carbon cycle[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16, 160-161 1-10. [ 18]Zhang H, Zhu Y M, Wang Y, et al. Comparison of organic matter occurrence and organic nanopore structure within marine and terrestrial shale[ J] .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6, 32 356-363. [ 19]Ko L T, Loucks R G, Ruppel S C, et al. Origi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agle Ford pore networks in the South Texas Upper Cretaceous shelf[ J] . AAPG Bulletin, 2017, 101 3 387-418. [ 20]Jarvie D M, Hill R J, Ruble T E, et al. Unconventional 142 第 3 期王羽, 等 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方法研究页岩有机孔三维结构第 37 卷 ChaoXing shale- gas systems The Mississippian Barnett shale of North- Central Texas as one model for thermogenic shale- gas assessment[J]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2007, 91 4 475-499. [ 21] Milliken K L, Rudnicki M, Awwiller D N, et al. Organic matter- hostedporesystem, Marcellusation Devonian , Pennsylvania[ J] . AAPG Bulletin, 2013, 97 2 177-200. [ 22]Hu H, Hao F, Lin J, et al. Organic matter- hosted pore system in the WufengLongmaxi O3w- S11shale, Jiaoshiba area,Eastern Sichuan Basin,China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17, 173 40-50. [ 23] 董大忠, 邹才能, 李建忠, 等. 页岩气资源潜力与勘探 开发前景[ J] . 地质通报, 2011, 30 2/3 324-336. Dong D Z, Zou C N, Li J Z, et al. Resource potenti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shale gas in the whole world[J] .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11, 30 2/3 324-336. [ 24] 杨珊, 廖泽文, 刘虎, 等. 渝东漆辽剖面五峰组龙马溪 组页岩及残余干酪根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 矿 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5, 34 6 1231-1237. YangS,LiaoZW,LiuH,etal.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ce elements of s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