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能源(第九节 核能).ppt

返回 相似 举报
第三章 新能源(第九节 核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第三章 新能源(第九节 核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第三章 新能源(第九节 核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第三章 新能源(第九节 核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第三章 新能源(第九节 核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节核能,人们对原子的认识原子世界发出的信息核能的发展核能利用与核电站核事故中国核工业发展巧妙应用放射性,(一)人们对原子的认识,中国古代学者的观点公元前五世纪,我国墨瞿曾提出过物质微粒说,他称物质的微粒为“端”,意思是不能再被分割的质点。战国,庄子天下篇中却提到了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一尺之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个短棍今天是一尺,明天取一半,余二分之一尺,后天取一半,余四分之一尺,以此类推,永远没有尽头。,公元前四世纪,希腊人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的概念,也认为这是一种不能再被分割的质点。后来伊壁鸠鲁又把这一概念大大地推进了一步。罗马人卢克莱修(约公元前99-55年)曾用诗句阐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观点物体或者说物质要素,都是由原始粒子集合而成;虽有雷霆万钧之力,要破坏物质要素也不可能。,古希腊哲人的原子观,原始物质,由此可见,是既结实又单纯,由极小粒子之力牢固抱紧,但又不是粒子的堆集,其特征在任何情况下是无穷地单纯。不能从它夺取什么,也不许缩小其本性,原始物质,世世代代,永远长存。原始物质,在无边无际的真空,当然不会静止,反而被迫不断地作各种各样的运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在整个封建时代,没有人去证实它。当时,化学为了适应封建主的特殊要求,走进了炼金术和炼丹术的泥坑,致力于寻求点石成金和长生不老的秘方。而且还受到了封建的神学思想的束缚。对“圣典”条文的研究代替了对自然的研究。从物质结构的争论,转移到另一种争论,去争论什么一个针尖里能住得下几个天使,以及天使吃些什么东西等等。一直到18世纪中叶,俄国人罗蒙诺索夫才把原子观点复活起来,1808年英国人道尔顿又加以进一步的总结。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原子论中引进了“分子”的概念。他认为,构成任何气体的粒子不是原子,而是分子。,,原子观点复活,原子可分18-19世纪,原子学说处在创立和发展的阶段,它解释了不少物理、化学现象。但是到了19世纪后期,由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发现了许多新的现象,为旧的原子学说所无法解释,因而暴露出严重的缺陷。当人们着手研究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为什么会随着元素原子量的递变而有周期性的变化,以及同族元素性质为什么相似的原因时,对“原子不可分割”论产生种种疑点元素周期律开始动摇了原子是“不可分割的”这种根深蒂固的信念,而使这种信念受到摧毁性打击的则是放射性现象的发现。,(二)原子世界发出的信息,1、X射线的发现,德国维尔茨堡大学伦琴教授(1845~1923年),在他从事阴极射线的研究时,发现了X射线。1895年11月8日傍晚,他研究阴极射线。为了防止外界光线对放电管的影响,也为了不使管内的可见光漏出管外,他把房间全部弄黑,还用黑色硬纸给放电管做了个封套。为了检查封套是否漏光,他给放电管接上电源,他看到封套没有漏光而非常满意。可是当他切断电源后,却意外地发现一米以外的一个小工作台上有闪光,闪光是从一块荧光屏上发出的。他非常惊奇,因为阴极射线只能在空气中进行几个厘米,这是别人和他自己的实验早已证实的结论。,于是他全神贯注地重复刚才的实验,把屏一步步地移远,直到2米以外仍可见到屏上有荧光。伦琴确信这不是阴极射线了。伦琴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经过反复实验,确信这是种尚未为人所知的新射线,便取名为X射线.他发现X射线可穿透千页书、2~3厘米厚的木板、几厘米厚的硬橡皮、15毫米厚的铝板等等,可是1.5毫米的铅板几乎就完全把X射线挡住了。,他偶然发现X射线可以穿透肌肉照出手骨轮廓,于是有一次他夫人到实验室来看他时,他请她把手放在用黑纸包严的照相底片上,然后用X射线对准照射,第一张人手X射线照片,15分钟,显影后,底片上清晰地呈现出他夫人的手骨像,手指上的结婚戒指也很清楚.这是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它表明了人类可借助X射线,隔着皮肉去透视骨骼。,1895年12月28日伦琴向维尔茨堡物理医学学会递交了第一篇X射线的论文“一种新射线初步报告”,报告中叙述了实验的装置,做法,初步发现的X射线的性质等等。这个报告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几天后就传遍了全世界。X射线的发现,又很快地导致了一项新发现放射性的发现。可以说X射线的发现揭开了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序幕,2、铀天然放射性的发现,1896年,亨利贝克勒尔选了一种荧光物质铀盐,学名叫硫酸钾铀,想研究一下一年前伦琴发现的X射线到底与荧光有没有关系。把荧光物质放在一块用黑纸包起来的照相底片上面,让它们受太阳光的照射,就能作出判断。于是,贝克勒耳进行了这个实验,结果照相底片真的感光了。,可是,有次一连几天是阴沉沉的天气,太阳始终不肯露头,这就使贝克勒耳无法再做实验。他只好把那块已经准备好的硫酸钾铀和用黑纸包裹着的照相底片一同放进暗橱,无意中还将一把钥匙搁在了上面。几天之后,当他取出一张照相底片,企图检查底片是否漏光。冲洗的结果,却意外地发现,底片强烈地感光了,在底片上出现了硫酸钾铀很黑的痕迹,还留有钥匙的影子。,硫酸钾铀中,硫、氧、钾原子是稳定的,只有其中的铀原子能够悄悄地放出另一种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射线,使照相底片感光了。天然放射性的发现被誉为原子科学发展的第一个重大发现。,3、判定电子的存在,汤姆生测出,电子的质量只有氢原子质量的1/1840,,1897年,汤姆生根据实验指出,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每秒10万公里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4、镭及人工放射性发现,玛丽在1898年7月写给理科博士院的报告里得出了钋的存在。同年12月,在另一份报告里写道“还发现另一种有强放射性的新元素,它放出的射线强到了是纯铀的九百倍。我们提议叫它‘镭’”。,从宣布镭存在的那天起,经过三年零九个月漫长的艰苦奋斗,终于从三十多吨残渣里,提炼出0.1克的镭,并且测定了它的原子量。,5、核及质子中子的发现,有“核子科学之父”尊称的卢瑟福,终生从事原子结构和放射性的研究。,1899年,卢瑟福发现了镭的两种辐射。第一种辐射,不能贯穿比1/50毫米更厚的铝片,但能产生显著的电效应。第二种辐射,能贯穿约半毫米厚的铝片,然后强度减少一半,并且能穿过包装纸使照相底片感光。卢瑟福把前者命名为α射线,后者命名为β射线。,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模型。,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才在卡文迪许实验室里发现了中子。中子的发现被誉为原子科学发展的第二个重大发现。,(三)核能的发展,德国在核领域的入口处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后,德国的海森堡等立即提出了关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设想,使人们对原子核结构的认识有了飞跃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德国希特勒与美国罗斯福差不多同中子一起上台,由中子引起的原子弹所依赖的铀裂变的发现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从17世纪开始,科学是拒绝政治干预的,科学家本人也不介入政治问题的争论。他们甚至发出过警告“不要叫强力和它的骑士们进入你们的工场,因为这些人会滥用神圣的秘密来作恶,并把它用来为暴力服务。”如果在生产力还十分原始或低下的时代尚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自从19世纪诺贝尔发明新炸药以来,20世纪天上的飞机、地上的坦克、水下的潜艇投入战争以后,科学已经难以保持自己的贞操,科学家也不再能守住自身的清高和纯洁。科学之卷入罪与罚的战争逐渐达到了如胶似漆的地步,几乎是每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都会被战争手段的升级所立即采纳。因此,核能在这个充满危机的时代出现,将不可避免地要卷入军火生产,就合乎历史发展的逻辑了。,德国核计划的夭折,海森堡本人在战后认为有两个原因在1942年以后,德国的短期军事研究的影响;原子核研究超过了德国科学技术研究的能力。,美国检查德国核研究的科学顾问高德斯密特则认为有四个原因德国物理学家骄傲自满;纳粹对纯科学研究的损害;纳粹对科学组织的严密控制;过分地依赖于“大物理学家”。,美国,20世纪以来,没有沉重历史包袱的美国,虽然取得了经济繁荣,但科学技术的基础远不如欧洲。可现在机会到来了,欧洲一大批在科学史上举足轻重的核科学家,因为“忍受不了苛刻的限制,连续的争吵和种族的歧视、镇压与痛苦。”纷纷背井离乡来到了当时中立的自由之邦美利坚合众国。这是输入美国的无价之宝,是新的真正的财富,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欧洲的人才与美国的工业相结合是很了不起的。集中到美国的欧洲科学家出于对欧洲局势的忧虑和对希特勒的仇恨,他们一反17世纪科学家的宣言,要让科学成果为政治军事服务。,核登上社会舞台的序幕就是以争取和平的姿态出现的。,西拉德等人由于听到德国有可能在从事原子弹方面研究的风声,强烈感到美国政府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于是,西拉德就找到了爱因斯坦以及进出白宫的经济顾问萨克斯,讨论了这个问题,最后决定由西拉德和萨克斯共同起草一封信,希望呈交罗斯福总统,要求制造原子弹,由于这封信在决定原子弹工程前是个极重要的先导,它成了后来史学家们广为引证的历史文献。爱因斯坦在当时被称为“物理学之父”,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在美国也是家喻户晓的。爱因斯坦还是众所周知的和平主义者。但就是这样一个热爱和平、充满博爱精神的科学家,面对希特勒的疯狂屠杀,也只能是义愤填膺。憎与爱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原子弹的历史,●1941年12月6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一天,罗斯福才批准了美国科学研究发展局全力研制原子弹。●1942年8月,美国制订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3年7月,美国成立原子弹研究所。●1945年3月,美国成立合并秘密的原子能委员会。●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可德沙漠中进行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其他国家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间是原苏联1949年8月29日;英国1952年10月3日;法国1960年2月13日;中国1964年10月16日,印度1974年5月18日。,原子弹的危害,倒塌的钢架结构建筑物,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核爆后的一片废墟,累累白骨诉说着战争的伤痕,死亡和生存往往就是这样接近,这种距离往往让人感到窒息般的可怕,死婴如同没有生气的洋娃娃一般被丢弃在路边,死者临死右手紧紧握住自己的脖子,似乎还想呼吸到人世间的最后一丝空气,原子弹辐射造成的伤疤,(四)核能利用与核电站,原子弹是由高浓度的(大于93)裂变物质铀-235或钚-239和复杂而精密的引爆系统所组成的。通过引爆系统把裂变物质压紧在一起,达到超临界体积,于是瞬时形成剧烈的不受控制的链式裂变反应,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核能,产生了核爆炸。而反应堆的结构和特性与原子弹完全不同,反应堆大都采用低浓度裂变物质作燃料,而且这些燃料都分散布置在反应堆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将燃料压紧在一起而发生核爆炸。而且,反应堆有各种安全控制手段,以实现受控的链式裂变反应。,核电站的结构,核电站除了关键设备核反应堆外,还有许多与之配合的重要设备。以压水堆核电站为例,它们是主泵,稳压器,蒸汽发生器,安全壳,汽轮发电机和危急冷却系统等。它们在核电站中有各自的特殊功能。,核能发电示意图,核电的安全性究竟怎样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国家的核电站对外开放,组织人们参观。实际情况说明,核电不但是安全的,而且它的危险性比其他许多能源都小。,核电站的反应堆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它的潜在危险是强放射性裂变产物的泄漏,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各种能源危险性比较,10种能源系统中,天然气发电的危险性最低,其次是核电站,第三是非常规的海洋温差发电系统。其他大多数非常规能源系统都有大得多的危险性。但所有能源系统中最高的是煤和石油,其危险性大约为天然气的400倍。,职业危险与公共危险,各种能源系统每单位能量输出造成的劳动日损失,核电的经济竞争力,在中国的金山石化总厂,要建设一个热电站。在选择方案时,曾考虑到,如果建煤热电站,每年约需煤110万吨,不仅运输无法解决,烧煤造成的环境污染尤其是个严重问题;如果建烧油电站,每年烧油需80万吨,发电仅值1.8亿元,而要是做化工原料的价值就达4.8亿元,出口可换外汇1.36亿美元。因此最后选择建造核热电站,这不仅运输不成问题,每年只需U26吨,从经济上考虑也是合算的。,七个核电国家的发电成本,核电的潜力,核电站的基建费虽然高于火电,但燃料费要比火电低得多,而两者的运行费又相差不多,所以折算到每度电的发电成本,核电已普遍低于火电约15~50。火电的燃料费约占发电成本的40~60,而核电只占20~30。同时,火电厂的发电成本受燃料价格的影响要比核电站大得多。,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安全壳的事故考验,这样的安全壳,在设汁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即便壳内的反应堆本身发生最大事故,它也不会损坏。那么它对外面来的“飞来横祸”是不是有足够的防御能力呢作为安全的考虑,应该把所有的可能性都估计到。,安全壳旁边就是汽轮发电机厂房,这是一栋没有防护的厂房,如果汽轮发电机正在高速运转,忽然,旋转着的叶轮碎裂了,裂成了几个碎片,它们冲破屋顶,打在安全壳上,结果会怎么样呢最好的办法是做实验。做一块厚达1.4米、面积为6米长6米宽的钢筋混凝土板,它同实际核电站的反应堆安全壳的混凝土壁是一样的。把重达1.5千克的汽轮机叶片放在一个小型火箭的头部,发射火箭,使火箭加速到每小时300千米的速度,射击这块混凝土板,看看它是否损坏。,每小时300千米是计算出来的碎片可能的甩出速度,试验的结果是叶片的一头钻入了混凝土中达半尺深,而整块混凝土板却没有大的损伤,只不过在背后有少许裂纹而已。如果电线杆因刮大风而倒在安全壳上又会怎样呢坚固的安全壳肯定不会损坏。,要是一架飞机失事,撞在安全壳上,这又会发生什么结果呢很多研究者在研究这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幸亏核电站总不会建在飞机起落频繁的航线之下。要是真的有一架飞机撞到核电站的安全壳上,是不是撞破安全壳,那要看是什么飞机了。小型飞机对安全壳可能不会造成什么大损害。,地震会不会使安全壳破裂这在选择厂址的时候就已经作了回答,那时就已经对地质情况作了调查,最好是在从未发生过地震的地区、并且按照防震的要求来建造核电站。也就是说,即便发生最大的地震,安全壳仍旧能保持完整;不管是下陷也好,翻倒也好,安全壳仍应安然无恙。这样,里面的东西即使震坏了也不致漏出来。,1、死于氢弹的第一人,1954年3月1日凌晨,一艘140吨的日本远洋渔船“第五福龙丸”正在太平洋比基尼附近的海面上捕捞作业。突然,一名船员在甲板上大声惊呼“快看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同船的船员开始都不相信,然而举目望去,的的确确看到西边的天空被一个巨大的火球染红了。紧接着,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从天上纷纷扬扬飘落下许许多多的粉末,在甲板上积下满满的一层。,(五)核事故,谁能想到,这就是美国在比基尼岛上进行的氢弹试验。日本人毕竟经受过原子弹的伤害。船员们很快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已经晚了。“第五福龙丸”开足马力,飞快行驶,花了两周的时间才返回日本。就在途中,那些落在甲板上的带有放射性的“死灰”,已使船员们感到恶心,一部分人严重脱发、面部溃烂。他们回到日本,船一靠岸,立刻被送入医院治疗。半年后船员久保山爱吉死去,成为人类死于氢弹的第一人。,2、致人死命的沙漠,在50年代,美国某电影制片公司著名影星海华、摩海德和韦恩,突然患上了癌症,并且先后去世。接着公司又发生了一连串不幸事件,一向健康无病、身体素质很好的青年男女影星,也都莫名其妙地染上了可怕的癌症。截止80年代初期,患癌症的演员高达91人,其中46人相继死去。,影星大批死亡引起了人们的震惊。有关方面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和分析,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原来,这些患者都是影片征服者摄制组的成员,1954年拍片时,为了在银幕上真实地再现成吉思汗征服中亚的场面,摄制组曾到圣乔治沙漠拍外景。他们在沙漠中活动了两个月,随后又用卡车运回大量的沙子到摄影棚继续拍摄内景。经化验,致人死命的正是这些从沙漠中运回来的沙子。据调查,离圣乔治沙漠2028公里以外的内华达州就是美国的原子弹试验基地,试验场上飘过来的蘑菇云严重污染了圣乔治沙漠,这沙漠中的沙粒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它引起了人体细胞发生癌变,酿成了世界电影史上最悲惨的事件。,3、比基尼岛的悲剧,美国从1946年到1958年在马绍尔群岛共进行了60多次原子弹和氢弹的试验爆炸。规模最大的一次试爆是在比基尼岛进行的。在这一段时间里,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等岛上的居民,由于岛上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污染被迫迁居了。,,从那以后,关于这些岛存在残余的放射性污染以及解决的方法,岛上的居民得到了多种不同的科学建议。马绍尔群岛政府授权进行4年的调查研究。结果在1994年春公布。它或许能够解答部分问题。参加调研的美国核能专家史迪文西蒙谈了调研的有关结果。在一次氢弹试验时,由于比基尼和相邻的其他环礁岛的距离太近,当地居民在试爆之前就已经疏散了。然而,氢弹试爆那一天,放射性散落物升入天空的高度比预期的要高。,高空气流不是把散落物带到西面,而是吹向东方,降落到另一环礁朗格拉普一带,当地居民两天后才疏散。这些人受到的辐射,相当于致死剂量。当时有些人出现了皮肤烧伤,有的人头发脱落,有的人感到恶心出现呕吐等,后来在居民中出现了甲状腺疾病,而且相当普遍,还有一些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自从一系列试爆开始以后,比基尼等岛上的居民一再地因试爆疏散。,安全问题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当地生产的食品和饮水,这是主要的辐射污染源。另一方面,人们还关心岛上是不是有所谓的“热点”,就是放射性散落物高度集中的地方。很多朗格拉岛居民要求对整个环礁岛进行彻底消除辐射的处理。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经历了40多年,残留的放射物早已经混杂在土壤中了。如果真的要彻底清除这些放射性散落物,唯一的办法是把整个岛上的表层搬掉。如果把所有的表土和树本都消除,剩下的就只有沙子,整个岛就成了荒地。,4、切尔诺贝利事故,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事故。这一天的凌晨1点23分,位于苏联大城市基辅以北130公里白俄罗斯-乌克兰大森林地带东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机组发生了事故,反应堆猛烈爆炸,引起熊熊大火导致反应堆堆芯毁坏和部分厂房倒塌。,事故发生后,1986年5月1日,核电站安全监督小组组长向原子能研究所所长提出一个看法“事故并非操作人员违章所致,而是因为反应区结构有缺陷,以及对反应区内的中子物理过程认识错误。”1986年7月2日和17日,在某院士主持下举行了跨部门科技会议,讨论了反应堆的结构缺陷。,由于在事故发生后最初几小时参加抢险工作的原因,电站和事故处理的部分工作人员遭受了大剂量辐射。同时,参加扑灭火灾的人有的被烧伤。政府对所有受伤者提供了紧急医疗救护。到1986年4月26日晨6时,已有108人住进医院。在当天,经诊治观察,又有24人住院。1986年4月26日晨6时由于重烧伤,一人死亡,一名在事故机组上工作的人失踪。可能他工作的地方位于倒塌的结构物区,并且是强放射性区。,在最初的两天内,送往莫斯科129名患者。在之后的三天中,这些病人中84人确定为Ⅱ-Ⅳ度急性射线并发症患者,27人为Ⅰ度急性射线并发症患者。在基辅,有Ⅱ-Ⅳ度患者11人,Ⅰ度患者55人。据1987年7月8日即一年多以后的报道,工作人员中,由于烧伤和急性射线并发症死亡的总人数为30人。,后来,据1989年11月间苏联的新闻周刊报道自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3年多以来,苏联专家学者做了工作总结,认为土地和农产品(尤其是牛奶)的放射性核污染水平未能降低。发现有的地区(如纳罗季奇区)有大约半数儿童甲状腺异常或淋巴腺肥大。成人癌症患者成倍增加。先天性畸形家畜急剧增加。,动植物体积竟变得比平常大3倍以上,以致出现“鼠大如猪”的景象,看那体态行动敏捷,浑身灰褐,尖尖的嘴巴,硬硬的胡须,拖着硕长无毛尾巴,身体足足有3英尺长。核辐射使这里的动物,如狐狸、兔子、野猪,就连河中的游鱼,也怪得不可名状。事故后新长出的松针比通常的长,一些植物、花卉的苞蕾也异常肥大。在普里皮亚特市的一个大型温室里培植的黄瓜,比通常的大2~3倍;这里培植的土豆种子具有抗病力强的特性。,这里面有一种意外的情况,人们未曾料到。与10年前科学家们估计在今后的数十年至数百年,区内的大片土地将成为寸草不生之地相反,美国一群科学家先后9次,深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30公里范围的受辐射污染区,他们意外地发现,区内竟然生机勃勃,不少野生动植物正在迅速成长,数量大大增加,它们重新返回以往被人类霸占了的地方。而且那些动物的外貌,并没有受到辐射损害的明显痕迹。,科学家考察后认为,这是因为事发当天刮大风和下大雨所致,在反应堆爆炸以后,第一团毒气吹到了核电站的附近树林,把那儿的树木毁灭;其他的放射性化学物质则被吹送到更远的地方,雨水再把化学物质带进泥土里去。因此,远在北欧的驯鹿会吃到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苔藓,可核电站邻近的土地,反而能避过这场浩劫。,据白俄罗斯政府1997年公布的资料,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泄漏的放射性粉尘,有70%飘落在白俄罗斯境内,在事故发生初期,白俄罗斯大部分公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6000平方公里土地暂停使用,400多个居民区成为无人区,政府不得不关闭了600多所学校、300多个企业以及54个大型农业联合体。白俄罗斯政府预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给白俄罗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350亿美元以上。这个数字相当于白俄罗斯32个财政年的总和,政府为消除核危害,每年的拨款要占整个国家预算的20%~25%。,5、“库尔斯克”号事故,2000年8月12日发生了外界知道有记载以来核武装部队最惨烈的一次事故。这一天,参与巴伦支海俄罗斯军事演飞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与总部失去联系。次日,俄一艘巡洋舰的回音测深仪发现了沉于105米海底的“库尔斯克”号。,据报道,该艇是1995年服役的,排水量1.8万吨;艇长154米,核动力装置2座,200MW压水堆;汽轮机2台,55MW;编制130人;武器装备24枚巡航导弹(可装核弹头);8组鱼雷发射器。该级核潜艇凝聚了俄国潜艇制造技术的精华,艇上的许多设计方案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在,这艘俄海军引以自豪的核潜艇却沉没了,艇上118名官兵无一生还。沉没的原因扑朔迷离,当时说法不一,至少有五种说法。经过一年的充分准备以后,用了三个月时间于2001年10月打捞回船坞。11月俄军事专家说,根据通话记录表明,“库尔斯克”号上的一枚鱼雷出了问题,艇上要求把它发射出去,但决定太晚,引起爆炸。,其实,在沉艇事故前一天,即8月11日,普京总统在作国家安全会议上就指出,“今天武装力量的结构,未必让人感到乐观”,因为“许多部队不训练”,“飞行员不上天,海军不下海”。普京总统的这“三不”或许是问题的症结。,(六)中国核工业发展,铀浓缩厂于1964年初取得了合格的高浓铀。于1964年4月浇铸出铀和钚毛坯,随即加工出第一套原子弹核部件。二机部把苏联来信拒绝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的日期,1959年6月,作为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596”。1964年4月11日下午,周恩来主持召开了第八次中央专委会,决定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采取塔爆方式。,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根据试验场区的气象情况,中央把第一颗原子弹装置试验的起爆时间(在技术上称为零时)定在1964年10月16日15时。15日深夜,有关操作人员完成了原子弹装置的核部件装配、上塔、插雷管几个工序后,现场所有人员便撤离靶区,等待“零时”的到来。,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府声明强调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如果这个主张能够实现,中国本来用不着发展核武器。”,中国首次核试验的成功,对于和平力量,是一个巨大鼓舞,对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核工业基础的初步建立。,探索氢弹,1965年5月14日进行了核航弹空投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爆炸威力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从而我国开始有了可供实战使用的核武器。1966年10月27日成功地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试验结果,导弹飞行正常,准确地飞向靶区,核弹头在预定高度实现了核爆炸。,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第一颗氢弹试验,美国用了七年零四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法国用了八年零六个月,而我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发展速度是最快的;我国首次氢弹爆炸试验,赶在了法国的前边,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公认中国核技术已进入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2002年世界核电稳步发展亚洲国家成为世界核电发展排头兵2002年,世界范围内主要国家的核发电量小幅上升,核电厂的运行业绩进一步提高,核电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核事故。亚洲国家核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成为世界核电发展的排头兵。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动力堆信息系统(PRIS)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3年3月,全世界共有441个核电机组运行,总装机容量3.59亿千瓦,在建核电机组33个,世界核电机组累计运行经验已超过10600堆年。,2002年,共有6个核电机组并网发电,分别是中国的秦山二期1号机组、秦山三期1号机组、岭澳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捷克共和国的泰梅林核电机组,以及韩国桂马6号核电机组。此外,2002年共有7个核电机组开工建造,共中印度6个,韩国1个。,20世纪核控制条约,1963年8月5日,关于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部分禁止核试验的莫斯科条约。1968年7月1日,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签署关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72年5月26日,签订关于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这年美苏签署反弹道导弹条约)。1974年7月3日,关于限制地下核试验条约。1975年8月1日,西欧和东欧国家以及美国和加拿大共35国签署赫尔辛基最后文件。,1979年6月18日,签订关于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1987年12月8日,美苏两国在华盛顿签署关于消除中程核导弹条约。1990年11月19日,约16国和华约6国在巴黎签署欧洲削减常.规武器条约。1991年7月31日,苏联和美国在莫斯科签署减少战略武器条约。1992年6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达成的关于控制核武器的协议。,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