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 “ “ 第十篇 现代煤矿职业卫生与 劳动保护管理 第一章煤矿职业卫生管理 第一节概述 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迄今为止已取得很大成绩。在建国之初的经济恢复时期, 迅速 地改善了半殖民地、 半封建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厂矿劳动条件恶劣状况; 在大规模经济建 设时期, 基础工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 控制了高温中暑、 急性中毒、 矽肺等的危害; 职业病 防治、 科研机构和人才, 从无到有取得很大发展。对比国内外职业健康史, 这是很了不起 的成就, 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职业卫生工作的有效管理。但近几年来, 各种 形式的职业危害有日趋严重的趋势, 企业中重大伤亡事故屡有发生, 已经绝迹多年的危 害严重的重症型矽肺又重新出现, 并发现了一些过去未曾见过或者很少发生的严重职业 中毒。这说明职业危害的形势严重, 反映出职业卫生工作的方法和管理机制已不适应当 前的形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经济成分的变化、 劳动制 度的改革, 政府、 企业、 劳动者三者之间权利、 义务关系亦应随之调整。但总的原则是劳 动者的健康权益必须得到保护, 企业必须负起改善劳动条件的责任, 国家应加强监督的 权力。为适应我国加入 “ 后所面临的新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 各 种职业卫生中介、 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势在必行。职业卫生管理模式如何适应形势的 要求, 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职业卫生立法是职业卫生管理的依据。回顾历史, 我国职业卫生立法有其发展过 程。在建国初期的 共同纲领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 都明确规定了在发展经济中 内注射完毕, 第一个月每周用药 次, 第二个月每两周用药一次, 第三个月 以后每月用药 次。 毒副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肝脏肿大、 血清谷丙转氨酶一过性升高, 停药后或经 治疗后可恢复正常; 偶尔也有过敏性反应及心律失常者; 大剂量给实验性硅肺大鼠长期 注射可致纤维瘤或纤维肉瘤, 其慢性毒作用有待继续观察和研究。 注意事项。雾化吸入的效果与药物吸入量有关, 所以患者呼吸配合很重要, 应按 照疗程的规定进行全程治疗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故应争取患者的密切合作; 为确保用药 安全, 应注意防止喷雾动力装置油雾通过气管进入患者呼吸道, 以免造成肺部感染。 () 磷酸喹哌 (抗矽 * “) 。原是长效抗疟药, 化学名为 双 〔“ * (. * 氯代喹啉基 * “) 哌哔嗪 * 〕 丙烷磷酸盐。该药系我国合成的新药。在药物筛选中,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 院于 ,. 年发现该药对大鼠实验性硅肺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 且无明显毒性反应, ,.“ 年即试用于临床, 认为有一定治疗效果, 但对煤硅肺的疗效不如硅肺好。 .. 第二章煤矿职业病的防治 药物作用。据实验研究, 具有抑制巨噬细胞的产生、 成熟及其吞噬功能, 有稳定溶 酶体膜的作用, 能减少酶体的破坏从而保护巨噬细胞, 能调节免疫功能、 抑制尘肺在发病 过程中免疫反应的作用。 “临床应用。本药口服, 于睡觉前使用, 剂量每次 “, 每月服 次, 每 体位仰卧, 灌洗容器悬挂于距腋中钱 “生 理盐水; ;单侧或同期双侧全肺灌洗, 灌入量每次 ,/, 每次灌洗次数以回收 液为澄清为度, 总入量一侧肺约为 “ 9 “/; ;单侧肺灌洗时间 9, “67, 清吸 灌洗残留液 “ ,67, 至灌洗侧肺呼吸清晰, 水泡音消失, 然后单肺通气 ,67, A309保 持在 *,B以上, 再进行对侧肺灌洗, 麻醉全过程 67; C;清洗残留液, 一侧肺灌洗结束 ’ 第十篇现代煤矿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管理 后, 立即注射速尿 “、 地塞米松 “, 并放置吸引管以 静脉缓慢滴注, 效果较好; 对年老体弱者在紧急情况下可用氢化考的松 ““ * ““或地塞米松 2 * “, 置于 29葡萄糖 2““ 内静脉滴注, 病情缓解后可在 * 内改用较小的维持量, 但应注意不宜长期应用激素治疗。 (7) 胸痛。对轻微隐痛、 胀痛、 刺痛的尘肺患者, 不必用药物治疗。对较重的胸痛常 影响休息时, 可选用止痛剂加以缓解, 但不宜长期服用。 () 咳嗽。尘肺患者咳嗽, 且有较多脓性痰时, 应以控制感染治疗为主, 辅以止咳祛 , 第二章煤矿职业病的防治 痰药物。常用的镇咳药物有复方甘草合剂、 咳必清等。促进支气管粘液分泌增加, 可选 用氯化铵、 碘化钾、 远志或吐根糖浆等祛痰剂、 如果效果不好还可选用促使痰液稠度下降 的祛痰剂, 如必嗽平 “ 第十篇现代煤矿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管理 失处理, 给予积极治疗; 如果肺结核病变已痊愈或稳定, 则应重作劳动能力鉴定。 ) 代偿机能级别的划分 (“) 代偿机能甲。无临床症状或轻度临床症状, 无肺气肿, 肺功能正常或在正常范围 内。 () 代偿机能乙。有中度临床症状, 有中度肺气肿, 肺功能显著减退。 () 代偿机能丙。有重度临床症状, 有中度或重度肺气肿, 肺功能显著减退。 ) 肺气肿的判定 (“) 轻度。只有基底部气肿, 无桶状胸。 () 中度。典型桶状胸, 肺底活动度降低, 呼吸音减弱, 心浊音界缩小, 心音遥远, 但 无呼吸困难。 () 重度。明显桶状胸, 呼吸急迫。 此外, 衡量有无肺气肿, 还可采用肺通气功能中残气的相对值作为检查指标 (“) 轻度 。以听者对频率为 “。响度不仅与声压有关, 还与频率有关。根据人耳对声音感觉的生理特性, 结合声压和频率定出的人对声响度的 感觉量称为响度级, 以 ,表示, 单位为;, 它是以 “’ 纯音为基准定出来的, 不同 频率下的感觉响度相同的各条等响曲线如图 “ 0 * 0 “ 所示。响度与响度级的关系如下 式 615 第十篇现代煤矿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管理 图 “ 声音的等响曲线 “’“ ( “ *“) ) 计权声级 根据人耳对高频声敏感对低频声不敏感的特性, 参考等响曲线, 在测声仪器中设计 了数种具有频率计权特性的滤波器, 如 、 、 、 计权网络, 由之测出的声级称为 声 级, 声级或 声级等。 声级是模拟人耳对 *“,-./ 纯音的响应曲线, 对低频音有较大 的衰减, 对高频音不衰减, 这最符合人耳对声音的感觉特性。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 采用 声级作为噪声卫生评价的指标。 ’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可分为对听觉损害的特异性的对其他系统损害的非特异性的。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一般表现为慢性损害, 但在强大声级的突然冲击下, 可能引起急性损 伤。 ) 听觉系统 () 听觉适应及听觉疲劳。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 会感到声音刺耳、 不适、 耳鸣、 听力下降, 检查时, 听阈可提高 “ 0 123, 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后可完全恢复, 这种 现象称 “听觉适应” , 是保护性的生理功能。较长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 听力会明 415 第二章煤矿职业病的防治 显下降, 听阈提高超过 “, 甚至高达 以上, 离开噪声环境后, 需要几小时甚至十几 小时才能恢复, 这种现象称 “听觉疲劳” 。由于听觉还能恢复, 所以上述现象都称为暂时 性听阈位移 (“) 。 “ 变化的水平和恢复速度与接触的噪声的强度大小、 频谱特性 和作用时间有关。“ 在停止接触噪声后, 绝大部分在最初 ’ 内恢复, 一般 * 内 可完全恢复, 如果 * 内未能完全恢复, 第 ’ 日又继续接触, 日复日, 则可能发展成为 不可恢复的听阈移位, 即永久性听阈位移 (“) 。 (’) 听力损伤及噪声性聋。在听力疲劳发生的基础上, 继续接触强噪声, 内耳感音器 官 (螺旋器) 出现器质性退行性病变, 听力损伤不能完全恢复, 表现为永久性听阈位移, 进 展到噪声性耳聋。噪声性听力损伤或噪声性聋属于慢性过程, 初期, 患者无耳聋感觉, 交 谈及社会活动能正常进行, 纯音听力检查时, 听力曲线在 *,- (多在 .,-) 处出现一 “/” 型下陷 (如图 0 ’ 0 ’ 所示) , 而低频段未受影响, 患者无耳聋感觉, 此时称为噪声性 “听力损伤” ; 听力损伤进一步发展, 听力曲线在高频段下降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及更低 频段延伸并且下降程度加深, 在影响到语言频段 (“,- 1’,-) 时 (如图 0 ’ 0 所 示) , 表现出生活交谈中的耳聋现象, 即所谓噪声性耳聋。 图 0 ’ 0 ’噪声性听力损伤 (高频凹陷) 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 可进行噪声性耳聋的诊断 有明确的噪声接触职业史; “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感音性耳聋、 如老年聋; 头外伤、 耳毒性药物、 传染病以及 传导性耳聋等, 纯音测听, 高频段 ( *,-) 听力下降超过一定范围, 语频段 (“,- 1’,-) 平 均听力下降大于或等于 ’“。 对噪声性耳聋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 重点应加强预防。在早期采用高压氧或 *2 第十篇现代煤矿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管理 给以扩张血管、 加强营养和代谢的药物, 据报道有部分疗效; 佩戴助听器能起到部分作 用。 图 “ 噪声性耳聋 (高频及语言频段听力下降) ) 神经、 内分泌系统 各种刺激 (强劳动、 强光、 强声、 疼痛、 精神创伤等) 均可通过神经体液作用, 影响肾上 腺髓质和垂体 肾上腺皮质系统, 使之分泌促肾腺皮质激素, 而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 分泌增多。肾上腺皮质活性增高可引起一系列生化变化, 以克服外来刺激的危害。因而 可引起一系列肾上腺皮质活性增高的症状和体征。 声刺激对肾上腺的其他影响表现为可导致电解质平衡失调 (、 ’、 、 *) , 嗜酸性 细胞减少。 声刺激对生殖功能的影响有人认为噪声可能降低生育力和性欲, 女工有月经失调现 象。 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在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中枢两部分 () 噪声对大脑皮层的影响。长时期接触高强度噪声后, 有头晕、 头疼、 耳鸣、 心悸、 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状。检查时, 可发现大脑皮层功能表现为抑制和兴奋过程平衡失 调, 脑电图 节律消失, 视觉运动反应潜伏期延长, 视觉分析器功能下降, 闪烁融合频率 降低, 视力清晰度及稳性下降; () 对植物神经中枢的影响。噪声可使植物神经中枢调节功能减弱, 表现为皮肤划 痕试验反应迟钝、 血压不稳、 血管张力有改变。 ) 心血管系统 在噪声作用下, 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加, 表现为心率加快、 血压有波动、 舒张压增高、 心 搏出量减少。脉搏波幅下降, 且与声强成正比, 停止接触噪声后仍可继续存在。心电图 ,- 第二章煤矿职业病的防治 “、 “ 移位呈缺血型改变。脑血流图有异常改变, 波幅低, 流入时间延长, 表现为血管紧 张度增加弹性降低。已有报道, 人体缺镁时, 噪声的应激可显著增高高血压的发病率。 ) 消化系统 在噪声作用下, 胃功能紊乱, 食欲不振, 消瘦, 胃液分泌减少, 蠕动减慢。 ) 代谢的改变 噪声刺激可影响血液中糖、 白蛋白、 胆固醇、 脂蛋白、 游离脂肪酸的改变, 血中总 磷量和氯离子降低, 谷丙转氨酶和乳酸增高。 在血液方面, 有人发现红细胞、 白细胞数减少, 血沉减慢。 ) 呼吸系统的改变 强声可引起呼吸频率减低, 速度变慢, 呼吸加深。 ) 对心理精神方面的影响 突然又剧烈的声响刺激, 可引起惊恐反射。长期接触噪声, 在影响工作效率、 干扰说 话、 妨碍休息或安宁的情况下, 易会使人厌烦、 苦恼、 情绪不正等。 ’ 预防措施 ) 贯彻执行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 年由卫生部和国家劳动总局批准并公布了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 , 这 是预防噪声危害的重要措施。但上述标准不适用脉冲噪声。 ,)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 这是防止噪声的根本措施, 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式来解决。应尽多用无声或 低声设备代替高噪声设备, 如用液压代替锻压, 以焊接代替铆接等。 -) 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反射 吸声、 消声、 隔声、 隔振等技术措施的实施, 实践证明可以达到降低噪声强度的目的。 ) 卫生保健措施 应作好个人防护工作, 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工作配戴耳塞是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 隔音效果可达 - . /0。对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定期实行健康检查, 如在停止噪声接触后 (1) 发现高频段 (- . 23) 听力下降超过 /0 时, 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并注 意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的改变。新工人就业前, 应进行健康检查, 对患有听觉器官、 神 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者, 不应参加接触噪声工作。合理安排劳动与休息, 在工 间休息时, 应暂时离开噪声环境。 三、 生产性振动与局部振动病 ’ 生产性振动 , 第十篇现代煤矿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管理 ) 基本概念 生产中由于生产工具、 设备等产生的振动称生产性振动。振动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 以中心位置为基准呈往返振荡的物理现象。物理学上表示振动特性概念的有卫生学意 义的有以下几种; () 振幅及频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称为振幅, 单位为 “; 单位时间 内的振动次数称频率, 单位为 , 振动 次为 。 () 速度及加速度。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称速度, 单位为 “’; 单位时间内速度 的变化量称加速度, 单位为 “’。物体振动时, 其速度和加速度随着时间呈周期性改变。 在物体位移为零时, 速度最大, 加速度为零; 位移最大时则速度为零, 加速度最大。研究 证实, 以上的振动易为组织吸收; 低频振动传播得较远, 可传至脊柱而衰减很少。 当振动频率增高、 强度加大到一定的程度时, 对机体将产生不良影响, 甚至引起损伤。 ) 产生振动的原因 由于生产工具、 设备等的动作或为不平衡物体的转动, 或为旋转物体的扭动和弯曲, 或为活塞运动, 或为物体的冲击, 或为物体的摩擦, 或为空气的冲击波等, 这些都是产生 振动的原因。 *) 接触机会 使用风动工具的作业, 如锻压、 凿岩、 造型、 清砂等, 使用电动工具的作业, 如电钻、 电 锯、 砂轮机、 抛光机等; 从事交通运输工作, 如汽车、 火车、 井下电机车等, 其作业人员都有 接触振动的机会。 ) 对机体作用特点 () 全身性振动。其频率范围主要在 , 来自地板和座位。 () 局部性振动。其频率范围主要在 , 某些工具、 设备的振动都在 以上。 一般在一定范围内既有全身性振动作用也有局部性振动作用。对人体危害较大的 是局部性振动。 ,) 影响振动不良作用的因素 () 频率与振幅。 频率起主导作用, 人体只对 的振动产生振动感觉; “* * 作用最明显; 低频率、 大振幅的振动在全身受振时主要作用于前庭及内脏器官、 局部受振时主 要作用于肌肉骨关节系统。 *-. 第二章煤矿职业病的防治 在频率一定时, 振幅越大, 对机体的影响越大, 振动病的发病越快。 () 加速度。频率相同的振动, 加速度愈大, 其危害也愈大。如 “ 振动, ’时 可感不适, *’时则不可耐受, 可引起手麻、 白指、 指端皮温下降和冷水试验阳性率升 高。 () 接触时间。局部振动接振时间是每日纯接振小时数, 再按年接振工作日计算成 年接振时数。工龄长发病率增加。 名使用振动工具男工的白指发生率与工龄长短 间的关系的统计结果为 , - 为 ./0, , *- 为 .10, “ , 2- 为 “.10, , 2- 为 “/.10, - 以上为 12.0。 工间休息具有预防意义。 (*) 体位和静力紧张。立位时对垂直振动敏感, 卧位时对水平振动敏感。有些振动 作业还要采取强迫体位, 甚至被迫以胸腹部直接接触振动物体, 振动的危害作用更大。 静力紧张还可增加振动的传导, 血管受压, 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检查发现, 手紧握工具时, 其血流只有平时的五分之一。 (“) 被加工部件硬度越高, 机械反冲力就越大, 人体受冲击的影响也越大。冲击力强 的振动易使骨关节发生病变。例如, 凿岩工打眼, 打岩石层与打粘土层相比, 前者发病率 高, 而后者尚未发现振动病患者。 (1) 气温、 噪声等联合因素。日本高杉松诚等把振动、 噪声和寒冷列为振动病三大致 病因素。寒冷是促使振动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 预防时应注意保暖。人耳可听频率 范围为 , , 可感振动频率范围 , , 二者相互交错, 再加上噪声强度大 时有致聋的问题, 噪声通过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可促使振动病发生。 (3) 个体差异。在振动病的发生和流行中, 个体差异也很明显。在同样条件下接触 振动, 有的数周发病, 有的 - 以上发病, 甚至不发病, 说明存在个体差异, 有待进一步探 讨。至于发病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多数调查未发现它们之间密切相关。 (/) 其他。吸烟、 饮食、 营养状况、 体质好坏、 对寒冷和振动的敏感性等, 都能影响振 动性白指的发生及其发作的频度。 1)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 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大脑皮层功能下降, 植物神经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末梢神经方面表现为感觉迟钝。 () 心血管系统。振动使末梢血管痉挛、 短小、 扭曲、 扩张、 模糊不清, 皮温较正常人 低。* , 的振动能引起周围毛细血管形态和张力的改变, 使上肢大血管紧张度升 高, 脑血管的改变使脑血流图改变异常。心脏方面表现为心动过缓, 窦性心率不齐和房 *13 第十篇现代煤矿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管理 内、 室内、 房室间传导阻滞和右束枝不完全传导阻滞; 严重者可见心电图卜胸前导联的 “ 、 、 、 的 ’ 波形改变, 波降低, “ 、 、 * 出现 波倒置, 说明左心室前壁 出现灶样改变。 () 肌肉系统。有握力下降、 肌萎缩、 肌电图异常、 肌纤维颤动和疼痛等体症。 () 骨组织。,- 以下的大振幅振动可引起骨和关节的改变及囊样变、 骨质增生、 骨质疏松、 骨关节变形、 桡骨茎突肥厚, 骨岛和无菌坏死等。 (*) 听觉系统。振动引起的听力受损以 “* . *,- 的低频音为主。 (/) 免疫系统。接触振动的工人, 血清中肝结合球蛋白、 球蛋白、 012 增高。 在振动作用下, 可出现胃蠕动加强, 胃张力提高, 气体代谢增加, 溴代谢改变, 尿中葡 萄糖胺聚糖排泄增加, 性机能低下, 女性子宫下垂、 流产, 异常分娩率增加等。接触振动 早期有血凝功能升高、 晚期出现血凝活性降低等表现。 由此可见, 局部振动对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 全身振动多为大振幅、 低频率的振动, 常引起足部周围神经和血管的改变; 此外, 由 于前庭和内脏的反射作用, 常引起脸色苍白、 冷汗唾液分泌增加, 恶心、 呕吐、 头疼、 头晕、 全身衰弱、 呼吸表浅频数和体温降低等症状。 3 局部振动病 “) 定义 局部振动病是长期接触强烈振动而引起的以指端血管痉挛、 上肢骨及关节骨质改变 和周围神经末梢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又称职业性雷诺氏病、 振动性血管神经病、 气锤病和振动性 “白指” 等。 ) 临床表现 表现为手麻、 发僵、 疼痛、 四肢无力、 关节疼, 以手麻最常见, 寒冷可促使发作。疼痛 常在夜间发生, 前臂及全身无力多在下午及工作后发生, 程度甚至可达到工具突然失手 落地, 严重时, 手对寒冷比较敏感, 过冷时, 手指出现明显缺血发白, 冬晨或深秋雨后, 尤 其冷水洗手或全身受凉后多见, 加温可缓解。还有头疼、 头晕、 易疲劳、 记忆力减退、 耳鸣 和入睡困难等神经衰弱综合症。 早期, 客观体征较少。检查时, 发现有指端感觉异常, 首先是振动觉降低, 其次是疼 觉减退。紧压上肢手部缺血时, 手麻感的出现比正常人早, 手掌多汗。 血管方面, 因血管痉挛肢端皮温低, 可下降 3 . 3*4, 严重时, 血管痉挛现象明显 出现雷诺氏征, 表现为白手、 白指。白指发生顺序是中指、 无名指、 食指和小指, 多从远端 开始发作。 */5 第二章煤矿职业病的防治 线检查可见骨及关节改变, 部位多在指骨、 腕骨、 掌骨和肘关节。骨质改变有囊样 变、 生内骨疣 (骨岛) 、 变形性骨关节病。反冲力大的振动能引起无菌坏死。还可见上髁 炎, 桡、 尺骨茎突炎, 关节周围炎, 肘关节矩状突; 有的可见腰椎骨轻度楔形变, 前下角唇 样增生, 骨刺形成和腰椎生理曲线消失; 有的出现肩关节韧带钙化。 个别重症患者病变可累及下肢, 血管痉挛可累及冠状动脉和脑血管, 引起阵发性眩 晕、 头疼, 伴晕厥状态、 胸骨后疼痛等。 “) 诊断及处理 可参照卫生部发布的国家标准 职业性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 防振措施 () 进行工艺技术改革。在可能的条件下以液压、 焊接粘接等新工艺代替铆接, 改进 风动工具, 采取减振措施, 设计自动、 半自动式操纵装置, 减少手及肢体直接接触振动体 的机会; 工具把手设缓冲装置; 改进压缩空气泄出口的方位, 防止手部受冷风吹袭; 定期 检修机器。 () 增发个人防护用品。发放防振保暖手套、 防寒服装, 对露天野外作业更属必要。 车间内温度应在 ’以上。 (“) 建立合理劳动休息制度。订立工间休息 (如工作 休息 *,) 及定期轮换工作 制度; 冬季野外作业地点设取暖休息室; 根据保健水平和要求限制接振总时间。 () 隔振措施。为了防止全身受振, 建筑材料及地板应隔振, 机器设备地基也应隔 振。 (-) 保健措施。 健康检查的要求 ./ 凡准备从事局部振动作业的人员, 均应进行就业前体检。体 检项目包括一般内科及神经科检查, 发现职业禁忌症者不得从事本作业; 0/ 凡从事局部 振动作业者, 均应定期进行体检, 间隔时间 1 “., 体检项目包括手部末梢循环及末梢神 经功能检查。 “职业禁忌症包括明显中枢性及周围性神经病变, 周围血管性疾病; 尤其是素质性 白指, 心血管疾病, 明显的内分泌功能失调, 严重听力减退。 四、 电光性眼炎 / 基本概念 被波长为 - 1 “* 的紫外线照射可引起急性角膜结膜炎, 常因电弧光引起, 故称 为电光性眼炎, 也称紫外线角膜结膜炎。电焊作业工人及从事接触紫外线辐射的作业人 2 第十篇现代煤矿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管理 员皆可发生。 从事电焊、 气焊、 氧气焰切割作业, 使用、 修理紫外线太阳灯, 使用炭弧灯及水银灯的 工作, 都能接触到电弧光。高压电发生的电火花, 也可以使接触人员患该病。 “ 临床表现 一般在受照射 后发病, 潜伏期长短主要取决于照射剂量, 常在夜间或次日清 晨发病。早期, 轻症仅有双眼异物感; 重症有眼部烧灼感和疼痛, 高度畏光、 流泪和睑痉 挛。检查时, 可见眼球充血, 球结膜水肿, 瞳孔痉挛性缩小, 眼睑皮肤潮红; 严重时, 有水 泡形成, 角膜上皮存点状甚至片状剥脱, 荧光素染色阳性。长期暴露于小剂量紫外线中, 可发生眼睑炎及慢性结膜炎。 ’“ 诊断及处理 诊断可参见相关标准。治疗可用 “*潘妥卡因滴眼, 次, -./, 共用 ’ 0 次; 严重 时, 可在结膜囊内涂 “*潘妥卡因油膏, 以止疼及解痉挛。若结膜囊内有异物, 应及时 取出。患者应闭目休息, 或用眼垫遮盖, 以减少光线对眼的刺激。 0“ 预防 从事电焊作业工人及电焊助理工人、 徒工, 均需戴用防护眼罩。活动性角膜患者禁 忌从事该工种作业。 五、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国家劳动部、 卫生部和全国总工会于 10 年联合发布了 关于将煤矿井下工人的滑 囊炎试列为职业病的通知 。12 年国发卫防字第 号文规定的职业病范围中, 已将煤 矿井下工人滑囊炎正式列为职业病。 “ 病因和发病情况 ) 病因 正常的滑囊, 扁平、 壁薄, 内含少量滑液, 位于肌腱与骨面相接触部位, 有减少摩擦、 增加运动灵活性的作用。 长期在低采煤工作面作业的采煤工, 需经常跪着操作, 可致滑囊炎。此病主要是由 于长期强烈压迫及摩擦所引起, 有时可在原来没有粘液囊的地方产生, 还可能在一定部 位上由于频繁而强烈的动作及反复的轻微损伤所致。此外, 急性外伤使粘液囊出血而伴 有偶然感染及代谢改变 (痛风及钙质沉着) 时, 只要轻微的职业因素就可引起滑囊炎。 ) 发病情况 典型的职业性滑囊炎是慢性的, 但也有急性的。其经过一般轻微, 仅有轻度局部疼 22 第二章煤矿职业病的防治 痛, 肿胀, 功能改变不大。滑囊浅时, 其上部皮肤可呈红色。滑囊炎易复发, 有时延及相 邻关节, 常被误认为单纯的关节炎, 有时还可被误认为肌化的肌炎。职业性滑囊炎, 可能 是粘液性的、 增生性的或退行性变化的, 后两者较常见。 “ 年全国煤矿抽样调查, 滑囊炎的患病率为 ’左右。在煤层薄、 工作面低、 机械化程度不高的矿区, 其患病率可高达 ’; 而煤矿地面工人患滑囊炎仅有 ’。滑囊炎除极少数为类风湿性、 结核性、 感染性之外, ““’为慢性损伤所致。 采煤工、 掘进工、 开拓工由于长期爬行在低的坑道里, 蹲跪操作, 滑囊炎好发部位常 在膝、 肘关节周围。 * 临床表现 煤矿井下作业工人患滑囊炎, 在急性外伤或慢性机械摩擦损伤初期, 滑囊腔内除炎 性渗出液外尚有出血, 患者自觉疼痛或隐痛, 可扪及囊性肿物, 经抽吸或加压包扎或囊腔 内注射激素治疗, 有些病例可以治愈, 但多数患者可再发或反复发生; 大约经 个月后, 滑囊腔内渗出液逐渐吸收、 浓缩, 通常多无明显自觉症状, 但患处被压迫时可产生疼痛或 不适感。 诊断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的诊断比较容易。主要依靠 矿井作业的特殊职业史;“肘 膝部位有滑囊炎的典型临床经过; 肘膝部位 , 线检查显示滑囊及骨质病变者, 可进一 步确诊。 治疗 滑囊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肘、 膝部位因滑囊炎而出现囊性肿物、 疼痛不适时, 可在 严密消毒的情况下抽吸炎性渗出液, 或进行加压包扎, 或于囊腔内注射抗炎药物治疗; 肘、 膝部位滑囊壁呈纤维性肥厚, 影响劳动和生活时, 可行手术切除。对于膝前、 鹰嘴处 滑囊炎, 由于持续摩擦、 损伤、 压迫和反复穿刺、 激素治疗, 原水瘤样滑囊会逐渐变小, 囊 液吸收或消失, 滑囊萎缩退化, 常伴有局部皮肤过度角化, 呈胼胝样改变, 这时患者自觉 皱憋感、 隐痛, 走路时膝前有踩雪感, 这时不宜再施行手术切除治疗; 否则伤口不易愈合, 即使愈合后也会因瘢痕挛缩而影响工作。 预防 改善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 改革生产技术, 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 自动化以代替蹲跪 作业方式, 减轻作业工人劳动强度, 是降低矿工职业性滑囊炎发病率的根本措施。劳动 条件暂时无法改善时, 加强个人防护, 采用柔软的肘膝垫或改变工作体位, 对预防本病发 生都有一定的作用; 避免发生创伤, 既可预防发生滑囊炎, 也可防止其复发。 - 第十篇现代煤矿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管理 六、 急慢性放射病 “ 放射线的基本概念 ) 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指射线或高能粒子照射物质时, 使物质的原子按其能量而产生电离作 用, 它包括、 “、 、 射线和中子 种。这 种射线虽各不相同, 但其对物体都具有穿透 力和电离作用, 以及可以使胶片感光等。放射性物质通常包括放射性同位素、 辐射源、 标 准源、 中子源、 物射性矿物以及其他放射性制品。放射性物质以及放射性制品被广泛应 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最常见的是医学的 线和同位素的应用, 工业上 、 射线 作金属探伤的应用等。但是, 如果在使用时没有做好防护, 就会使人体受到损伤。 ) 照射量及吸收单位 () 照射量 () 。 或射线在单位质量空气内释放出来的所有电子被空气完全阻 滞时, 在空气中产生任一种符号 (带正电或负电) 离子的总电荷, 其专用单位是伦琴 () 。 当 或射线在每千克空气中产生的电量为 “’ * 库仑时, 其照射量为 。 () 吸收剂量 (“) 。电离辐射传给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的能量, 其专用单位是拉德 (,-.) , 国际单位为戈瑞 (/0) 。,-. 1 “/0。吸收剂量适用于任何类型和任何能量的 电离辐射。 (2) 剂量当量 () 。它是一种防护上专门用来表示各种电离辐射对机体危害程度大 小的辐射量, 剂量当量的专门单位是雷姆 (,34) , 其国际单位为西弗特 (56) 。,34 1 “57。剂量当量 1 吸收剂量 品质因子。一般 、 射线品质因子为 ,、 “射线品质 因子为 , 中子品质因子为 。 () 剂量率。单位时间的剂量。 () 累积剂量。机体在各种电离辐射的一次连续照射下, 或多次反复照射下, 所受到 的总剂量。累积剂量须注明时间, 如一年的累积剂量、 一生的累积剂量等。 (8) 最大容许剂量。是国家制定的一个可以容许人体接受电离辐射的最大剂量。在 这样的辐射剂量照射下, 在人的一生中可能不会引起人体的显著损伤。 2) 内、 外照射和本底照射 () 内照射。生产和使用放射性物质时, 若防护不当, 放射性物质可经呼吸道、 消化 道、 伤口、 皮肤和粘膜侵入体内造成所谓的内照射。 () 外照射。是指来自体外的放射性物质对机体的照射。 (2) 本底照射。来自宇宙射线和地球上早就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的照射。 98 第二章煤矿职业病的防治 “ 接触机会 电离辐射广泛应用于勘探、 开采、 冶炼、 金属探伤、 管道疏通、 核物理动力、 测量以及 医疗卫生方面的诊断和治疗, 在这些工作中, 放射性物质操作人员均可接触, 若防护不当 可致急性、 慢性放射性损伤。 “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 急性放射性损伤 急性放射性损伤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 (数日) 内分次受到大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 性疾病。在临床上本病有明显的阶段性, 吸收剂量的不同将产生相应不同的临床表现。 剂量低于 时, 少数人可能出现头晕、 乏力、 食欲下降等症状, 血象有暂时性变化; 剂量 达 ’ 时, 出现以造血系统损伤为主的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剂量在 ’ 时, 出 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肠型急性放射病; 剂量在 以上时, 出现以脑损伤症状为主的 脑型急性放射病, 其病程一般分为初期、 假愈期、 极期和恢复期 * 个阶段。 ) 慢性放射性损伤 机体在较长时间内反复或间断受到超过容许剂量当量限值的外照射时, 可致慢性放 射病。该病以神经衰弱症候群为主, 并有造血功能障碍。其特点是病程长, 病情不稳定, 主诉多, 阳性体征少, 临床表现无特异症状。 ) 其他损伤 电离辐射除可致急、 慢性放射性损伤外, 还可致胚胎及胎儿的辐射损伤。因胚胎和 胎儿对辐射比较敏感, 在胚胎植入前期受照常可致胎儿出生前死亡率升高, 畸形率升高, 在胎儿期受照, 畸形率、 新生儿死亡率相对下降, 但小头症, 智力迟钝等发育障碍的出现 率增高, 白血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生率增高。此外, 辐射致癌以及遗传损伤已为动物实验 和流行病学调查所证实。 *“ 诊断及处理原则 ) 急性放射病 根据短期内受大剂量射线的照射接触史, 结合临床表现和周围血象以及淋巴细胞染 色体的检查结果, 一般诊断可以明确。急性放射性损伤目前临床比较少见。对于急性放 射病人, 应根据具体病情给予积极治疗; 同时对事故性照射, 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专业 机构, 以便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 慢性放射病 慢性放射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必须根据射线接触史、 临床表现及现场调查结果进 行综合诊断。 第十篇现代煤矿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管理 度慢性放射病“有明确的长期连续或间断超过最大容许剂量当量的全身照射 史, 有明显的自觉症状 (以神经衰弱症候群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 , 其消长与接触 射线有关; 白细胞总数自身对照进行性降低至 “““ 以下, 并伴有分类异常, 或白细胞 较长时间内 (半年至一年) 无其他原因保持在 “““ 以上;血小板长期稳定在 万以 下, 红细胞减少 (男性低于 “ 万, 女性低于 ““ 万) 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男性低于 ’, 女性低于 “’) ;骨髓检查多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异常; ’内分泌功能或物资代谢方面轻 度变化。对度慢性放射病患者, 应调离放射工作进行治疗; 健康恢复后, 在加强防护的 前提下, 可逐渐参加放射工作, 并注意密切随访。个别症状明显、 白细胞总数一直在 “““ 以下者, 可考虑调离放射工作岗位。 度慢性放射病“有明确的长期超过最大容许剂量当量的全身照射史;有较重 的自觉症状, 除了功能性变化外, 还有器质性改变;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均稳定地减少, 并有出血倾向; 骨髓增生障碍;内分泌功能和物质代谢明显改变者。 对于度慢性放射病患者, 应调离放射工作岗位, 积极给予治疗, 恢复后不再从事放射工 作。 外照射急性、 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详见 *“, *。 , 预防 ) 放射性防护标准 () 天然放射性本底。对人类辐射相对稳定在每人每年平均为 ““ 多毫雷姆 (-./-) 。 (*) 人工辐射源。人类除了遭受天然放射本底辐射外, 还可能受到医疗照射、 职业性 照射、 环境污染以及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研中的各种放射性物质等人工辐射源的作 用, 其中医用 0 线占 1“2以上, 每人每年平均为 ““ 多毫雷姆。 () 电离辐射最大容许量标准。我国现行规定要求, 对于放射工作人员, 随机效应的 全身均匀照射的基本限值为 “-3456 或 “,./-56。公众在长期持续照射条件下, 每年接 受小于 -34 或 “,./- 的全身照射。 *) 外照射的防护措施 () 减少辐射源的用量。核医学脏器显像应选用纯发射体、 治疗应选用“发射体, 以利于防护 0 线诊断和工业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