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地质学基础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质学基础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质学基础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质学基础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质学基础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 .1.概述 一、风的概念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空气流动受到气温的控制), 由于地球上不同纬度接受太阳的幅射量不同,出现大气温差,温差导致了各处大气密度的变化。高纬地区气温低,密度大,气团下降,并沿地面向低纬方向运动;低纬地带气温高,密度小的气团上升,并向高续地区运动。这就造成了全球性大气压环流,因此可以说地球表面无处不有风。 对风的描述 1. 风向------ 风的来向 2. 风速------ 单位时间内风的行程 3. 风力------ 风的强度12级风力 P=1/2CV2 二、风的地质作用特点 作为一种地质营力,风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1. 面状分布 风不象流水有固定的河道,基本不受地表限制。 2. 纯机械动力仅物理性质贩改变,不造成岩石化学成分的变化。 3. 风沙流空气运动和流水一样有层注能紊流,由于紊流的上举使风沿地表吹动时,挟带一些砂粒、尘土,形成风少流风的地质作用,就是这种风沙地质作用。风沙流中的含砂量与风速有关,风速大、含砂量大、颗粒大,距地面高度有关,靠近地面,含砂量越大。 4. 干旱、半干旱地区极为盛行。 原因 ①降雨小、蒸发大。②植被小③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地表疏松。 为风的剥蚀提供了有利的场所,为风的托运沉积作用提供了碎屑来源。 2.风的剥蚀作用 吹扬利用风本身的冲击力对地表的破坏。 磨蚀以挟带的碎屑物对地面破坏。 机械破坏 风蚀 一、风蚀作用方式 (一)、吹扬作用 吹扬强弱程度取决于 ①风力的大小 ②松散的粒径大小 ③地面植物情况 风本身的冲击力及上升流产生的上举力将地面碎屑吸扬到空中或剥离原地的作用。 不同的粒径,启动风速不同,风速≥起动风速时 (二)、磨蚀作用 风以挟带的砂砾为工具,运动中对地表面岩石的碰撞、磨擦旋磨作用。 ① 风力的大小; ② 碎屑狭带量; ③ 距地表的高度在近地表10cm内风砂量多磨蚀强烈,沙漠 地区电线杆基部磨蚀; ④ 地面岩性。 磨蚀强弱取决于 旋磨作用 吹物和磨蚀作用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吸扬引起磨蚀,磨蚀促进吹扬,吹扬的风沙为磨蚀提供了动力。而磨蚀所产生的碎块、砂、尘土,为吹扬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吹扬、磨蚀的共同作用,地表产生了特有的地貌形态。 二、风蚀地貌 (图) 1. 风棱石沙漠地区或戈壁滩上常见一些较大的砾石,有一个或几个磨光面,磨光面之间有明显的棱脊。 风棱石的产生是风蚀作用改造了原有砾石形态的结果。 ①较大砾石,在多方向风的风蚀下形成。 ②嵌在泥土中的砾石 ③砾石风蚀后,又被风吹翻形成另一个风蚀面。 2.蜂窝石和风蚀洞 物理性质不均一的岩石,经风蚀作用,在岩石的表面可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似蜂窝。 在凹槽中风的旋磨作用强烈使其扩大形成风蚀洞。 3.风蚀蘑菇和风蚀柱 孤立突起的岩石,近地表的基部易风蚀,形成蘑菇状岩石。垂直节理发育的岩层,长期风蚀,形成柱太,成群或单一出现。 4.风蚀谷风蚀盆地 干旱地区,岩石表面疏松,暴雨后形成很多冲沟,风蚀作用使冲沟扩大成为大小不一,纵使横交错的风蚀谷。 相邻的风蚀连通形成风蚀盆地。 5.雅丹(风蚀垅槽) 干旱的泥质地面,泥裂发育,风沿裂隙剥蚀,地面出现许多不规则的垄槽。 6.绿洲 在面积的干旱浇灌地区,由于风蚀作用使地面局部地段降低,地下水面露出地表,成为水草丰富的绿洲。 3 风的搬运作用 与流水相比,风的密度小,速度大。 水的密度大,速度小 风的搬运能力小,搬运量可观(面状分布) 一、风的搬运形式 ① 风速5m/s ¢200米,主要分布在秦岭大别山以北阳山以南的广大地区。 陕、甘、宁、晋、冀、鲁、豫、皖都有黄土。 黄土高原厚度可达250米 黄河水之所以混浊,就是因为流经的黄土高原使河水中带大量泥土。我国的黄土主要是由于西北风(季风)将西伯利亚、蒙古及新疆内陆干旱地区粉沙尘土带入并堆积下来形成的总的趋势。 NW → SE 厚 → 薄 粗 → 细 我国的黄土是近400万年以来(晚第三纪)堆积的,。目前仍在继续以大约1mm/年速度堆积。 5荒漠概况 荒漠气候干旱、植被少、地面裸露的地区,不毛之地。我国109.5万km2, 占11。风的地质作用盛行。 1.岩漠基岩裸露的地带。 常出现在大山脉的山麓地带,这里物理风化作用强烈,风的剥蚀、河流、暴雨的冲刷作用都是很强烈,大部分风化产物被搬运走,造成基岩裸露,植被稀少或没有。 2.砾漠(戈壁滩)地面上大工业面积覆盖着砾石的地带常出现在岩漠的外转,风蚀作用强烈,砾石很多且发育成风棱石。 3.沙漠大面积覆盖沙层的地区,发育各种沙丘。 常出现在岩漠和砾漠的沿线方向上。呈现出岩漠--砾漠--沙漠的分带性。 我国西北、新疆地区,大面积的沙漠。 4.泥漠富含盐碱的泥质地面。常出现在荒漠的低洼地带或闭塞盆地中心,一些暂时性流水带来一些泥质沉积(季节湖沼、暴雨),干旱呈干裂现象。同时强烈的蒸发使水分减小,盐类物质过饱和而结晶沉淀,分布在地面上称盐漠。 8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