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环评上岗证培训试题论述题部分 四、 论述题 一、水电项目工程分析的要点 以水力发电为目的的水电工程项目,包括 1、主体工程如库坝、发电厂房;配套工程如引水涵洞道等; 2、辅助工程如对外交通道路、施工到路网络、各种作业场地、取土场、采石场、弃土弃渣场等; 3、公用工程如生活区、水电公用设施、通讯设施等, 1、 环保工程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控制措施、绿化工程等。 评价时应把所有工程组成纳入分析工作中,并进行全过程分析,主要是施工期和营运期。 (1.)施工期直接影响占用土地、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弃土弃渣甚至可以发生泥石流问题。施工现场噪声、扬尘及废物的污染,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或有价值的历史遗迹,人类干扰和栖湿地生生物物种减少或丧失。还有施工队伍进驻造成的污染和对水库水坝地区动植物的干扰与破坏。合理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式施工期必要的减少影响的措施。 (2.)营运期环境影响 水库、水坝工程的影响是淹没土地,丧失农、林、牧和湿地资源;某些有历史、文化、美学价值的文物资源被破坏;野生、动植物因为失去原有的栖息环境而迁移或丧失。阻隔使洄游生物灭绝;淹没土地上的残余的有机物,在水库蓄水时未加清理会逐渐分解而丰富了水库营养,有利于水库养鱼和其他生物生长,但过多有机物分解耗竭水中溶解氧,影响水生生物正常生长;水坝建设进行的河道加宽或改造,会改变原来的水文状况,造成有的河道淤积;发电下泄清水会造成下游河道冲刷,形成塌岸塌堤灾害;上游河流带来的泥沙,可能在入水库前沉积下来,造成回水顶托现象和上游地区的洪水泛滥;由于河流流态、水质、水温变化,使鱼类失去产卵环境和洄游通道,导致物种减少和渔业产量下降,一些在河口繁殖的水生物种群也因水温、盐度和水文变化而改变原来的结构和繁殖模式,甚至不能生存. 3.防洪构筑物 为防洪而采取的构筑措施破坏洪水的天然模式和洪水长期泛滥形成的肥沃而湿润的泛滥平原,洪水补给型湿地会萎缩或消失,野生动物也因失去其适合的生存环境而数量下降。河道整治也可能破坏某些水生生物栖息地,对水生生物有巨大的影响,并造成水土流失。 (4.)水库移民影响 水电工程带来的社会问题是大量移民,大量移民造成新移民地土地、用水等压力,如为了维持农业生产水平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开垦荒地,造成污染和新的植被变化。与水传播有关的病原滋生导致传染病流行。近年来,不少大型水电项目在带来利益的同时,其复杂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也日益显示出其严重性,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例如阿斯旺水坝建设,带来诸如土地盐泽化和疾病流行等严重的生态问题。我国大渡河瀑布沟电站,水库蓄水淹没大量良田,产生大量移民问题。有的水库移民安置不当,为求生计,居民进行陡坡垦植和森林砍伐,造成水土流失和森林植被破坏。水库蓄水后诱发地震和地质灾害(崩塌、滑坡等),使后移民生产区出现地裂,出现新的安置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移民还有文化多样性破坏深层次的问题。 (5.)功能协调问题 许多水电工程确定了多种功能,其中有些功能可以兼顾,有心功能则相互矛盾。尤其供水与养殖、旅游、水上娱乐等功能矛盾突出,需要进行协调或确保主要功能的发挥。水库水坝的影响常常是流域性的,应进行全流域的用水协调。 (6.)间接影响 水库水坝修建淹没的道路、输电、通行设施需要复建,道路“上山”会造成很大问题。水库水坝修建过程中,同时开通了公路,有此使外地人群大量涌入,可能形成新的城镇,改变区域生态结构。此为间接影响,但影响长久而深刻。 二、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 (一)对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由于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都具有毒性、危害性和对环境影响的滞后性,因此为了防止在处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减少处置设施建设项目潜在的风险,认真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国函[2003]128号),国家环保总局于2004年4月15日发布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规定所有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建设项目的环评都应符合“技术原则”的要求。 (二)“技术原则”的内容 目前技术原则主要包括(11项)1、厂(场)址选择、2、工程分析、3、环境现状调查、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5、水环境影响评价、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7、污染防治措施、8、环境风险评价、9、环境监测与管理、10、公众参与、11、结论与建议等内容。 (三)技术原则的要点 (1)厂(场)址选择 由于危险废物与医疗废物处置所具有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首要关注的是厂(场)址选择。处置设施选址除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外,还要就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场地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候条件、应急救援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中规定的对厂址的选择的要求,详细论证厂(场)址的合理性。厂(场)址的合理性将为环境影响评价带来诸多有利因素。 (2)全时段环境影响评价 处置的对象是危险废物或医疗废物,处置的方法包括焚烧法、安全填埋法、其他物理化学方法。无论使用何种技术处置和中对象,其设施建设项目都经历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但是根据此类环评的特殊性,对于使用焚烧及其他物化技术的处置厂,主要关注的是营运期,而对于填埋场则关注的是建设期、营运期和服务期满后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填埋场,在建设期势必要发生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植被将受到影响,可能造成生物资源或农业资源损失,甚至对生态环境敏感目标产生影响。而在服务期满后,要求提出填埋场封场、植被恢复层和植被建设的具体措施,并要求提出封场后30年内的管理、监测方案。这对保护生态环境可谓是重要的问题。 (3)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处置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收集、运输、储存、预处理、处置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收集、专业运输、安全储存和防止不相容废物的混配都直接影响焚烧工况和填埋工艺,同时,各环节所产生的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又有所不同,由此制定的防治措施是保证在处置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的重要环评过程。 (4)必须有环境风险评价 危险废物种类多、充分复杂,具有传染性、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的危险,预测建设项目运营期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以及尤其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的泄漏,造成对人体的损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与减缓措施及应急预案,以使建设项目的事故率达到最小,使事故带来的损失及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所以环境风险评价是该类项目环评中必须有的内容。 (5)充分分重视环境管理和环境监 为保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处置安全、有效的运行,必须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规章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必须提出风险管理及应急救援体系、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处置过程安全操作规程、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处置全过程管理制度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等。 在环境监测方面焚烧处置场重点是大气环境监测,而对安全填埋场重点则是地下水的监测。 三、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6项) (一)场址选择评价 厂址评价是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主要是评价拟选场地是否符合选址标准。其方法是根据场地自然条件,采用选址标准逐项进行评判。评价的重点是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土壤自净能力等。 (二)自然、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主要评价拟选场地及其周围的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等自然环境质量状况。其方法一般是根据监测值与各种标准,采用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评判法。 (三)工程污染因素分析 主要是分析填埋场建设过程中和建成投产后可能产生的主要污染源及其污染物,以及它们产生的数量、种类、排放方式等。其方法一般采用计算、类比、经验统计等。污染源一般有渗滤液、释放气、恶臭、噪声等。 (四)施工期影响评价 主要评价施工场地内排放生活污水,各类施工机械产生的机械噪声、振动以及二次扬尘对周围地区产生的环境影响。 (五)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主要是评价填埋场衬里结构的安全性以及渗滤液排出对周围水环境影响包括两方面内容(1)正常排放对地表水的影响。主要评价渗滤液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出,经预测并利用相应标准评价是否会对受纳水体产生影响或影响程度如何。(2)非正常渗漏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评价衬里破裂后渗滤水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 (六)空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主要评价填埋场释放气体及恶臭对环境的影响(1)释放气体主要是根据排气系统的结构,预测和评价排气系统的可靠性、排气利用的可能性以及排气对环境的影响。预测模式可采用地面源模式。(2)恶臭主要是评价运输填埋过程中及封场后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是要根据环境的种类,预测各阶段臭气产生的位置、种类、浓度及其影响。 四、公路建设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 1、 点段结合,以点为主(工程重点,环境敏感区)。 2、 做好工程分析,包括全部工程。 3、 评价全过程影响。 4、 注重敏感目标。 5、 与规划的协调。 6、 关注间接影响。 7、 景观影响评价。 8、 措施按点段落实。 五、高等级公路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1)明确工程组成及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工程包括主体工程(路基及桥涵、隧道、立交、路面铺设)、配套工程(服务区、收费站、绿化工程等)、辅助工程(取土场、弃土场、采石场、施工隧道、加工作业场所如混凝土搅合场、砂石料洗选、沥青拌合等)、公用工程(施工营地、供水供电供热供油、通讯、机修汽修厂)。工程分析是,注意做到工程组成完全,主要技术指标清楚。 (2)按工程全过程分析工程活动内容与方式 公路工程的全过程包括勘探、选点选线、设计、施工、试运营与竣工验收、营运等不同时期,评价中主要关注与环境影响最为密切的两个时段;施工期和营运期。 施工期的活动强烈而集中,主要围绕着路基形成、桥涵建设、隧道贯通、直到路面铺设和配套工程建设进行。期间发生的影响有两类以土地占用、植被破坏、土石方工程、水土流失和景观影响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破坏与影响。以扬尘为主的空气污染、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及车辆和施工噪声为主的污染影响。工程分析须明确各种影响的强度、规律、发生点段及主要影响的对象。 营运期,主要的工程活动是汽车行驶,主要影响是噪声,其次是尾气以及降雨随地面径流发生的水污染。这期间,主要的生态的环境影响是公路的阻隔作用以及受噪声和水、气污染发生的生态影响。进行工程分析时,须明确发生的强度、特点以及主要受影响的对象。 (3)明确发生主要环境影响的工程和和点段位置 公路工程在全路程是不均匀的,有一些工程规模大、施工时间长,影响也强;公路全线的环境也是不均匀的,有一些路段特别敏感。因此,公路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点段结合”“重在点上”的原则,工程分析中必须对这些重点工程点段和敏感环境点段作重点分析。如大桥、特大桥、取土场、弃土场、采(砂)石场、服务区及穿越的环境敏感区段。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