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03.220.20 R 11 备案号57487- 2017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 T 1322.412017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 41 部分汽车客运站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ade assessment of work safety Part 41 Passenger transport station 2017 - 12 - 15 发布 2018 - 07- 01 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1/T 1322.412017 I 目 次 前 言 ..............................................................................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评定内容 ............................................................................. 1 3.1 基础管理要求 ..................................................................... 1 3.2 场所环境 ......................................................................... 2 3.3 生产设备设施 ..................................................................... 3 3.4 特种设备 ......................................................................... 5 3.5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 ........................................................... 5 3.6 用电 ............................................................................. 5 3.7 消防 ............................................................................. 5 3.8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 5 3.9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 ................................................................. 5 4 评定细则 ............................................................................. 7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 ................................... 8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9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场所环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22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28 附录 E (规范性附录) 特种设备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32 附录 F (规范性附录) 公用辅助用房与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38 附录 G (规范性附录) 用电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39 附录 H (规范性附录) 消防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54 附录 I (规范性附录)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66 附录 J (规范性附录)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67 DB11/T 1322.412017 II 前 言 DB11/T 1322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分为若干部分 第 1 部分总则; 第 2 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 第 3 部分加油站; 第 4 部分石油库; 第 5 部分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 第 6 部分食品制造企业; 第 7 部分饮料制造企业; 第 8 部分纺织企业; 第 9 部分服装制造加工企业; 第 10 部分木材加工企业; 第 11 部分家具制造企业; 第 12 部分纸制品制造企业; 第 13 部分机械制造企业; 第 14 部分汽车制造企业; 第 15 部分仓储企业; 第 16 部分印刷企业; 第 17 部分机动车维修企业; 第 18 部分燃气供应企业; 第 19 部分环卫从业单位; 第 20 部分科研单位; 第 21 部分烟草制品企业; 第 22 部分日化产品制造企业; 第 23 部分建材企业; 第 24 部分冶金企业; 第 25 部分有色企业; 第 26 部分酒类制造企业; 第 27 部分煤矿; 第 28 部分金属非金属矿山(露天) ; 第 29 部分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 ; 第 30 部分尾矿库; 第 31 部分瓶装工业气体经营企业; 第 32 部分烟花爆竹经营(批发)企业; 第 33 部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第 34 部分小规模企业; 第 35 部分医药制造企业; 第 36 部分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 DB11/T 1322.412017 III 第 37 部分旅游客运企业; 第 38 部分省际客运企业; 第 39 部分出租汽车客运企业; 第 40 部分道路货物运输企业; 第 41 部分汽车客运站; 本部分为DB11/T 1322的第4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诺亚明升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蒋阳明、要栋梁、李善、韩鹏、韩芳、唐洁凤、雷辉。 DB11/T 1322.412017 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41部分汽车客运站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省际汽车客运站(以下简称“客运站”)安全生产等级评定内容和评定细则。 本部分适用于客运站安全生产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6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A 654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GA 1131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 GBZ 127 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 JGJ/T 60 交通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JGJ 100 车库建设设计规范 JT/T 200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JT/T 310 汽车客运站计算机售票管理信息系统规范 JT/T 1135 客运班车行李舱载货运输规范 DB11/T 190 公共厕所建设规范 DB11/T 657.4 公共交通客运标志 DB11/T 1322.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DB11/T 1322.2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 DB11/T 1322.3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3部分加油站 3 评定内容 3.1 基础管理要求 3.1.1 一般要求应符合 DB11/T 1322.2 的规定。 3.1.2 客运站应建立危险品查堵、车辆安全例行检查、车辆报班、车辆出站检查和车辆动态信息监视 制度。 3.1.3 客运站应建立危险品查堵、车辆安全例行检查和车辆出站检查操作规程。 3.1.4 客运站应制定交通事故、防火、防汛、重大疫情和客流高峰专项应急预案。 DB11/T 1322.412017 2 3.1.5 客运站应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 及时投入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所需经费,安全经费专款专用, 并 跟踪监督安全生产经费的使用情况。 3.1.6 客运站应与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签订进站经营协议,明确双方安全责任和义务。 3.1.7 客运站应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文化宣传内容应每月及时更新。 3.1.8 客运站应设立安全保卫岗,实行 24 h 值守。应有专人对车站、车场安全工作进行巡查,防火巡 查应每日 1 次。 3.2 场所环境 3.2.1 通用要求 3.2.1.1 客运站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GB 50016 规定的二级。 3.2.1.2 客运站建筑防火间距、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符合 GB 50016 和 GA 654 的规定。 3.2.1.3 站内场地道路、人行道路、车行道路和消防车道应符合 JGJ 100 的规定。 3.2.1.4 客运站无障碍设施应符合 GB 50763 的规定。 3.2.1.5 客运站停车场、发车区和落客区应实行封闭管理,做到无关人员不进站(发车区)、无关车 辆不进站。 3.2.1.6 客运站场站应干净、整洁,地面标线清晰,无积水、积液、废弃物和障碍物。 3.2.1.7 客运站售票室、票据室、行包房应有通风、防火、防盗、防鼠、防水和防潮措施。 3.2.1.8 候车室内外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果皮箱等卫生设施,并保持清洁,做到定期消毒;垃圾储运应 密闭化,日产日清。 3.2.1.9 客运场站灯具完好,无照明盲处。 3.2.1.10 车辆应停放有序,通道畅通。 3.2.1.11 旅客服务区域应通风良好。 自然通风达不到要求时, 应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通风相结 合的通风方式。 3.2.1.12 客运站建筑物应按 GB 50057 的规定设置防雷与接地系统,每年检测一次,并取得检测合格 证书。 3.2.1.13 客运站内加油站应符合 DB11/T 1322.3 的规定。 3.2.2 平面布局 3.2.2.1 客运站车辆进站口、出站口、旅客主要出入口设置应符合 JGJ/T 60 的规定。 3.2.2.2 客运站应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分开设置售票区、候车区、发车区、落客区和停车区。 3.2.2.3 客运站应合理设置作业流线,人流、车流、行包作业流线互不交叉。 3.2.3 站房 3.2.3.1 售票厅 3.2.3.1.1 客运站售票厅应单独设置。 3.2.3.1.2 售票厅旅客排队及安全隔离导流设施应完好。 3.2.3.2 候车室 3.2.3.2.1 候车室座椅排列方向应有利于旅客通向检票口,两端应设不小于 1.5 m 的通道。 3.2.3.2.2 候车室内检票口数量每 3 个发车位应不少于 1 个。 3.2.3.2.3 候车室供暖散热器应有防护装置。 3.2.3.2.4 候车室公共饮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相关规定。 DB11/T 1322.412017 3 3.2.3.3 行包房 行包房物品堆放应符合GA 1131的规定。 3.2.4 场地 3.2.4.1 站前广场 3.2.4.1.1 有分区的站前广场应明确划分车流路线、客流路线、停车区域、活动区域和服务区域。 3.2.4.1.2 不应占压、移动和拆除供水、排水、消防、供热和供气等市政公用设施。 3.2.4.2 停车场 3.2.4.2.1 客运站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防火应符合 GB 50067 的相关规定。 3.2.4.2.2 停车场的停车数大于 50 辆,其汽车疏散口不应少于 2 个。 3.2.4.2.3 停车场应施划停车泊位,车辆分组停放,车辆停放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 0.8 m,每组停车 数量不超过 50 辆,组与组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6 m。 3.2.4.2.4 停车场应合理布置洗车设施及检修台,通向洗车设施及检修台前的通道应保持不小于 10 m 的直道。 3.2.4.3 发车区 发车位应设挡车器或防撞装置。 3.2.4.4 安检区 3.2.4.4.1 在旅客候车室入口、旅客抵达出站口、行包托运处和到站行包交接处应设置安检区并配备 行包检查设备。 3.2.4.4.2 车辆安全例检区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例检场所地面应坚实、平整,并具备防风、防淋、防晒及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通风等条件; b 地沟的长度应当不小于承检车辆最大长度的 1.1 倍,宽度不小于 0.65 m,深度不小于 1.3 m; 并配备安全电压的照明设施; c 地沟无积油、积水、杂物。 3.2.5 安全标志、标识 3.2.5.1 客运站应在存在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标识。安全标志、 标识种类和设置位置应符合 DB11/T 657.4 的规定。 3.2.5.2 售票厅、候车室张贴的旅客须知应完好,字迹清晰。 3.2.5.3 行包安检处应设置安全综合检查信息引导标、宣传告示完好。 3.2.5.4 安全标志应完好,无损坏、变形、褪色。 3.2.5.5 安全标志设置应醒目、便于识别,设置牢靠。 3.2.5.6 悬挂标志牌下缘距地面高度应不低于 2 m 。 3.3 生产设备设施 3.3.1 通用要求 3.3.1.1 客运站设备和设施配备应符合 JT/T 200 的规定。 3.3.1.2 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检验、检测,功能齐全有效。 DB11/T 1322.412017 4 3.3.1.3 设备紧固件、连接件和锁紧装置应完整有效。 3.3.1.4 设备应整洁,摆放有序。 3.3.2 售票检票设备 3.3.2.1 计算机联网售票信息管理系统应符合 JT/T 310 的规定。 3.3.2.2 售票信息系统应具有超员售票警示和限制售超员票功能。 3.3.2.3 设备环境应通风、干燥,具备防火、防潮、防尘和防静电措施。 3.3.2.4 电子检票应能准确识别客票和旅客身份证件。 3.3.3 候车设备 3.3.3.1 候车座椅和母婴床应安装稳固牢靠。 3.3.3.2 候车座椅无缺损,无尖锐突出物。 3.3.4 行包安检设备 3.3.4.1 行包安检设备元件、接头无松动,元器件无锈蚀。 3.3.4.2 固定式行包安检仪应安装稳固,设置接地保护线。 3.3.4.3 固定式行包安检仪通电指示灯和 X 射线发射指示灯应正常。 3.3.4.4 固定式行包安检仪通道口处铅胶帘应保持完整,无缺损。 3.3.4.5 固定式行包安检仪系统的安全联锁装置应可靠有效,符合 GBZ 127 的规定。 3.3.4.6 固定式行包安检仪图片信息储存容量不应少于 3 万张。 3.3.5 车辆安全例检设备 3.3.5.1 检验量具应经法定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 并取得计量检定合格证, 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3.3.5.2 车辆安全例检信息管理系统应具有车辆信息、检查数据存储、检查信息查询、检查报告生成 等功能。 3.3.5.3 车辆安全例检场所应配置对讲设备。 3.3.6 监控设备 3.3.6.1 站场视频监控设备监控范围应能覆盖进出站口、售票厅、候车室、停车场、发车区、行包房、 票房、行包安检处、车辆安全例检区和加油站。 3.3.6.2 进站大厅、候车室、售票厅等人流密集地方摄像机应满足逆光、夜晚等环境要求,安装数量 与点位应保证没有监控盲处、死角。 3.3.6.3 机动车出入口、停车场(库)出入口及其他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摄像机,应能清楚的辨别出 入人员的面部特征及机动车牌号。 3.3.6.4 视频监控记录储存时间应不少于 90d 。 3.3.7 公共广播设备 3.3.7.1 公共广播系统应对售票区、候车室、停车区、发车位、停车场、司乘休息区、办公区和广场 区具有分区广播的功能。 3.3.7.2 公共广播应覆盖旅客在站场内活动区域。 3.3.7.3 公共广播系统应与消防系统联动,具有消防广播优先功能。 3.3.8 宣传告示设备 DB11/T 1322.412017 5 3.3.8.1 宣传告示设备应有效、醒目。 3.3.8.2 宣传告示设备应安装牢固、可靠。 3.3.9 信息管理系统 客运站应配备站务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应具有报班、车辆安全例检、出站检查记录等功能。 3.4 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应符合 DB11/T 1322.2 的规定。 3.5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 3.5.1 公共卫生间设置应符合 DB11/T 190 的相关规定。 3.5.2 公共卫生间地面应有防滑措施,无积水、积液、垃圾、杂物。 3.6 用电 用电应符合DB11/T 1322.2的规定。 3.7 消防 3.7.1 客运站消防安全应符合 DB11/T 1322.2 的规定。 3.7.2 停车场和发车位应具有消防栓和适用于扑灭汽油、柴油、燃气等易燃物质的消防设施设备,且 完好有效。 3.8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3.8.1 劳动防护用品应从具有资质的生产和销售单位购买;其中特种防护用品生产单位应具有工业产 品生产许可证,特种防护用品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特种劳动防护用品“LA”安全标志。 3.8.2 绝缘靴、绝缘手套等需周期性检测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定期检测,并明确管理人,编制台账,保 存检测记录。 3.8.3 安全帽等有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定期报废。 3.9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 3.9.1 通用要求 3.9.1.1 作业人员应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职责、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自 救互救及应急处置方法。 3.9.1.2 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作业规定。 3.9.1.3 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9.1.4 设备设施保养和维修时,应关闭所有动力源。检修机器设备时,应在明显位置、电气开关处 挂上安全标志牌,同时加设防护装置(设施)。必要时,设专人看管,以确保安全。 3.9.2 售票和检票人员 3.9.2.1 按照车辆核定载客人数售票,严禁售超员票。 3.9.2.2 实名制售票和实名查验。严禁向没有有效身份证件旅客出售车票,检票时应对车票记载的身 份信息与旅客及其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行一致性核对。 3.9.3 危险品和违禁品查堵人员 DB11/T 1322.412017 6 3.9.3.1 安检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9.3.2 安检人员应对进站和到站旅客随身行李物品、托运物品和卸载交接行包全部进行安全检查。 下列情况,应配合驻站警务人员进行开包检查 a 图像模糊不清,无法判断物品性质的; b 疑似严禁随身携带和托运物品的。 3.9.3.3 对于残疾人和孕妇旅客,应由安检人员对其随身携带物品进行人工检查,不能用便携式金属 探测仪对孕妇进行人身检查。 3.9.3.4 固定式行包安检仪外壳、传送带、电缆或铅防护帘损坏,应停止操作。 3.9.3.5 安检中查获的违禁品和危险品应放入专用容器,进行登记后移交相关部门处置。 3.9.4 车辆安全例检人员 3.9.4.1 客运班线单程营运里程小于 800 km 的客运班车和往返营运时间不超过 24 h 的营运班车,应 每日检查一次;客运班线单程营运里程在 800 km含以上的客运班车和往返营运时间在 24 h含以上 的营运班车,应每个单程检查一次。 3.9.4.2 车辆安全例检检查项目应完整、检查方法正确。 3.9.4.3 车辆安全例检合格通知单应由车辆安全例检人员签发, 安全例检合格通知单有效期不超 24 h。 3.9.5 报班和发车管理人员 3.9.5.1 符合下列要求的方可签发报班凭证 a 驾驶员为客运站已备案本班次驾驶员; b 400 km 以上班次的配备 2 名以上驾驶员; c 驾驶员驾驶证、从业资格证合格、有效; d 车辆行驶证、道路运输证、线路标志牌、安全例检单合格、有效; e 驾驶员身体状况良好,无酒后和服用违禁药物。 3.9.5.2 发车管理人员应督促驾驶员进行安全告知。 3.9.6 行包托运人员 3.9.6.1 应使用安检仪对托运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或人工对托运物品进行开封验视。 3.9.6.2 应对托运人有效身份信息进行登记。 3.9.6.3 客车行李舱装载托运物品应符合 JT/T 1135 的规定。 3.9.6.4 应与承运人指定人员逐件核对运单票号、件数、装车班次是否相符。 3.9.7 出站检查人员 出站安全检查人员应清点核对旅客和驾乘人员人数,核对营运客车、驾驶员证照,检查营运客车超 载情况,出站车辆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不超员、超载; b 安全例检合格; c 驾驶员资格证件齐全有效; d 随车证件齐全有效; e 出站登记表检查人员和驾驶员均签字确认; f 旅客和驾驶员全部系戴安全带。 3.9.8 调度人员 DB11/T 1322.412017 7 3.9.8.1 因天气、路况等原因影响行车安全时,调度人员应调整发班或停班。 3.9.8.2 对行经三级(含)以下山区道路的客运班线,调度人员应合理安排发班时间,避免夜间通行。 3.9.9 车辆动态监视人员 外埠车辆动态监视人员, 应监视进出本场站的外埠客车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运行动态信息, 对违章 行为及时提醒和记录。 3.9.10 停车管理人员 停车管理人员应监督驾驶员拉紧驻车制动,关闭总电源,关好门窗,留存车辆备用钥匙和驾驶员个 人电话号码。 4 评定细则 4.1 安全生产等级划分应符合 DB11/T 1322.1 的相关规定。 4.2 客运站所属加油站按照 DB11/T 1322.3 评定分值。加油站满分为 20 分,最终计入客运站安全生产 等级评定分值的计算方法为 (1) 式中 P1加油站计入客运站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的分值; S1加油站按照DB11/T 1322.3规定的评定分值; S2加油站在DB11/T 1322.3中涉及条款的分值之和。 4.3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见附录 A。 4.4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 B。 4.5 场所环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 C 4.6 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 D。 4.7 特种设备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 E。 4.8 公用辅助用房与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 F。 4.9 用电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 G。 4.10 消防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 H。 4.11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 I。 4.12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 J。 DB11/T 1322.412017 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 表A.1规定了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的一级否决条款。 表A.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分标准 对应条款编号 1 客运站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未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即为否决。 3.1.1 2 客运站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从业人员超过 100 人(含 100 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从业人员在 100 人以下的,应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人员,即为否 决。 3.1.1 3 客运站应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 不应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 报废的特种设备。 不符合要求的,即为否决。 3.4 DB11/T 1322.412017 9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表B.1给出了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总分为400分。 表 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 要素 分值 评定 细项 分值 评定 条款 分值 评分标准 评定 得分 扣分 说明 对应条款 编号 1 基础管理要求 400 3.1 1.1 安全生产责任制 30 3.1.1 1.1.1 客运站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b)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岗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c)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d)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及奖惩。 12 1)责任制度内容或要素不全,每缺一处 不符合要求,扣 3 分; 2) 安全生产职责未覆盖所有人员和岗位, 每缺一个部门或岗位的责任制,扣 2 分; 3)安全生产职责描述不清晰,与实际不 符的,扣 2 分; 4)安全生产目标未按照部门和岗位逐级 分解的,扣 2 分。 3.1.1 1.1.2 客运站应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逐级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 5 1)未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全部签订 安全生产生责任书,不得分; 2)无安全生产目标,扣 2 分。 3.1.1 1.1.3 安全生产职责应每年评审,适时更新,并保存记录。 5 1)未定期进行评审,不得分; 2)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不得分; 3)未见记录视同未开展。 3.1.1 DB11/T 1322.412017 10 表 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 要素 分值 评定 细项 分值 评定 条款 分值 评分标准 评定 得分 扣分 说明 对应条款 编号 1.1.4 客运站应每年考核安全生产职责的履行情况。 8 1)未对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的,不 得分; 2)缺少部门或人员责任制履职情况考核 记录的,扣 2 分。 3.1.1 1.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60 3.1.1 1.2.1 客运站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括下列内容 a)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培训目的、计划、 形式、内容、学时及培训档案等要求; b)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排查内容、方法和 周期,事故隐患治理过程管理及档案等要求; c)安全生产检查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检查范围、内容、方式、 频次及检查档案等要求; d)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劳动保护用 品选择、采购、发放、使用、维护、更换、报废及台账记录等要求; e)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考核方法、内容 及奖惩档案等要求; f)事件事故(生产安全事故)管理规定组织实施部门及职责分工,事件事 故报告程序、时限、内容,调查处理流程及档案等要求; g)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规定责任部 门及职责分工,危险源范围、防范措施及人员行为等要求; h)危险作业(爆破、吊装、动火、动土、断路、高处、设备检修、盲板抽堵、 受限空间、临时用电、缺氧等作业)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审批 程序、防范措施及记录等要求; i)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培训、 取证、复审、证书保管及档案等要求; j)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消防设施和器材配备、 日常维护保养及档案等要求; 40 1)规章制度中未包含上述内容的,每缺 一项制度扣 5 分; 2)制度内容不全,或与实际不符的,每 处扣 2 分。 3.1.1 3.1.2 DB11/T 1322.412017 11 表 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 要素 分值 评定 细项 分值 评定 条款 分值 评分标准 评定 得分 扣分 说明 对应条款 编号 k)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设备设施检查检测、维护 保养、报废及台账档案等要求; l)相关方(供应商和承包商)安全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准入条 件、监督指导、评价考核等要求; m)安全投入保障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经费提取标准、用途、使用状 况审查及档案等要求; n)应急管理规定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预 案编制、评审和演练,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的配置和使用等要求; o 安全例会规定客运站安委会会议、各级生产机构召开安全例会频次、参 加人员、时间和内容; P 危险品查堵规定危险品查堵职责、工作程序和危险品处置等内容; q 车辆安全例检规定车辆安全例检要求、检查程序和安全例检合格证管理 等内容; r 车辆报班规定车辆报班时间、流程、合格要求等内容; s)出站检查规定车辆出站检查职责、检查内容和发行条件等要求; t)车辆动态监视管理明确车辆动态监控职责、信息处理流程和方法、违规 行为处理要求; u)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1.2.2 客运站应及时获取适用于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定期更新,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要求。 5 1)未明确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 规范责任部门或人员的,不得分; 2)未定期识别和获取的,扣 3 分; 3)每一处本客运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 现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不相符 的,扣 2 分。 3.1.1 DB11/T 1322.412017 12 表 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 要素 分值 评定 细项 分值 评定 条款 分值 评分标准 评定 得分 扣分 说明 对应条款 编号 1.2.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经客运站主要负责人批准实施,现行有效版本应发放至 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 5 1)主要负责人未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签 署公布批准实施的,不得分; 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未发放的, 扣 2 分; 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更新后未及时发放 的,扣 1 分; 4) 员工未掌握相关内容的, 每人次扣 0.5 分。 3.1.1 1.2.4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每年评审,适时更新,并保存记录。 2 1)未定期进行评审,不得分; 2)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不得分; 3)未见记录视同未开展。 3.1.1 1.2.5 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制度培训和学习 5 1)无学习和培训记录的,不得分; 2)学习和培训记录不完善的,扣 3 分; 3)从业人员对制度不熟悉的,每人次扣 0.5 分。 3.1.1 1.2.6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有执行记录,且记录至少保存 3 年。 3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相关执行记录未 存档,不得分; 2)制度涉及的档案记录不全,或伪造记 录,或未保存三年的,不得分。 3.1.1 1.3 安全操作规程 35 3.1.1 1.3.1 客运站应在对所有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0 1)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不得分; 2)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与实际岗位数量不 符的,每缺一个扣 2 分。 3.1.1 1.3.2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下列内容 a)适用范围; b)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控制要求; c)设备使用方法或作业程序,包括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相关活动的安全 要求; d)劳动防护要求; e)严禁事项; f)紧急情况现场处置措施。 5 1) 岗位操作规程内容每缺一项, 扣 1 分; 2)岗位操作规程不适用、不具有可操作 性的,每个扣 1 分。 3.1.1 DB11/T 1322.412017 13 表 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 要素 分值 评定 细项 分值 评定 条款 分值 评分标准 评定 得分 扣分 说明 对应条款 编号 1.3.3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实施,现行有效版本应发放至相关 岗位的从业人员。 5 1)主要负责人未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签署公 布批准实施的,不得分; 2)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未发放的,扣 1 分; 3)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更新后未及时发放的, 扣 1 分; 4)员工未掌握相关内容的,每人次扣 1 分。 3.1.1 1.3.4 工艺、设备发生变化后应及时修订或更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保存相关 记录。 5 1)未及时修订或更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 不得分; 2)无相关记录资料的,扣 1 分。 3.1.1 1.3.5 应建立危险品查堵、车辆安全例行检查、车辆出站检查操作规程。 10 1)每缺 1 项并追加扣 5 分; 2)无相关落实记录资料的,扣 5 分。 3.1.3 1.4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 30 3.1.1 1.4.2 客运站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设置应符合以 下要求 a)从业人员超过 100 人(含 100 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 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从业人员在 100 人以下的,应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0 1)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追加扣 10 分。 2)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符合要求的, 扣 3 分。 3.1.1 1.4.3 建立涵盖各层级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10 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不健全,不得分。 3.1.1 1.4.4 客运站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管理能 力,并经行业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10 未经考核合格的不得分。 3.1.1 1.5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60 3.1.1 1.5.1 客运站应制订年度安全生产培训计划。 5 1)未制订年度培训计划,不得分; 2)未根据需求制订培训计划的,扣 3 分; 3)培训计划内容不完善,扣 2 分。 3.1.1 1.5.2 客运站应按照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相关法律、 法规、规章和标准;本客运站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 急预案;本行业危险有害因素;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