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97.220 Y 55 备案号58923-2018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322.552018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 55 部分攀岩场所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ade assessment of work safety Part 55 Sport climbing place 2018 - 04 - 04 发布 2018 - 07 - 01 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1/T 1322.55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评定内容 .......................................................................... 1 4.1 基础管理要求 .................................................................. 1 4.2 场所环境 ...................................................................... 2 4.3 生产设备设施 .................................................................. 2 4.4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 ........................................................ 3 4.5 用电 .......................................................................... 3 4.6 消防 .......................................................................... 4 4.7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 4 4.8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 .............................................................. 4 5 评定细则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 .................................... 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6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场所环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17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18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21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用电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22 附录 G(规范性附录) 消防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33 附录 H(规范性附录)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39 附录 I(规范性附录)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40 DB11/T 1322.552018 II 前 言 DB11/T 1322.55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分为若干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 第3部分加油站; 第55部分攀岩场所; 本部分为DB11/T 1322的第5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北京市体育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体育局组织实施。 本部分起草攀岩场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国体科技开 发服务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黄希发、祝伟民、宋雪阳、刘峻通、洪扬。 DB11/T 1322.552018 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 55 部分攀岩场所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攀岩场所安全生产等级评定内容和评定细则。 本部分适用于向社会开放的人工攀岩场所的安全生产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79.4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4部分攀岩场所 GB/T 23268.1 运动保护装备要求 第1部分登山动力绳 DB11 410 体育场所安全管理规范 DB11/T 1322.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DB11/T 1322.2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下落空间 falling space 攀岩人员从某一高度下落时,所占用的人工岩壁内、外或周围空间。 3.2 自由空间 free space 攀岩人员在人工岩壁上或其周围执行攀登、下降等运动以及保护员执行保护操作时所占用的空间。 4 评定内容 4.1 基础管理要求 4.1.1 基础管理的通用要求应符合 DB11/T 1322.2 的规定。 4.1.2 应建立以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a 安全检查管理制度,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检查频率、检查时间、检查内容等,检 查内容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DB11/T 1322.552018 2 装备; 主体结构; 保护垫; 上方保护点。 b 试攀检查制度,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试攀频率、试攀时间、试攀要求等内容; c 救助管理制度,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救助原则、救助方法、救助流程等内容; d 救护管理制度,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救护原则、救护方法、救护流程、救护记录 等内容; e 攀岩保护员轮岗制度,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每班人次、上岗时间、轮班注意事项 等内容。 4.1.3 从业人员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攀岩场所应有不少于 1 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攀岩,并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 b 攀岩保护员应依法取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攀岩)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 c 定线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后上岗。 4.2 场所环境 4.2.1 应在接待处或入口处等醒目位置公示“攀岩人员须知”。 4.2.2 应在醒目位置公示社会体育指导员(攀岩)的姓名、照片、职业资格证书编号等信息。 4.2.3 应在攀岩场所周边醒目位置悬挂应急救援操作规程和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4.2.4 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要求及警示标识。 4.2.5 应设置醒目的路线难度标识。 4.2.6 应设置休息区。 4.2.7 攀岩场所及周边、更衣室、卫生间、过道等公共区域应有防滑措施。 4.2.8 攀岩区域照度应不小于 100 lx。 4.2.9 无自然采光的和开放夜场的攀岩场所应有应急照明灯。 4.2.10 室内攀岩场所应有通风设施。 4.2.11 应有覆盖整个攀岩场所的广播设备。 4.2.12 应在攀岩区域安装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4.3 生产设备设施 4.3.1 一般要求 4.3.1.1 攀岩场所场地、设施设备条件应符合 GB 19079.4 的规定。 4.3.1.2 应配有急救药品和器材并摆放于便于取用的明显位置。 4.3.1.3 用于攀石活动的保护垫表面应做一体化处理,有弹性,厚度不小于 0.4 m,保护垫覆盖范围 的外侧距岩壁纵向投影外沿不小于 2.5 m。 4.3.2 人工岩壁 4.3.2.1 独立保护点的布局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如有多个独立保护点,则第一个保护点的高度应不超过 3 m; b 角度不超过 5的斜面,当保护点的高度不超过 5 m 时,其与下一个保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应 不大于 1 m;当保护点的高度超过 5 m 时,其与下一个保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应不大于 2 m; c 角度超过 5的斜面,相邻两保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应不大于 1 m; DB11/T 1322.552018 3 d 每个独立保护点应与主体结构连接; e 保护点的链接螺栓应确保安全,防止变得松动,如通过螺母紧固。 4.3.2.2 独立顶端保护点应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定点与主体结构连接。 4.3.2.3 下落空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除岩壁和地面外,下落空间内不应有任何可能导致使用者受到伤害的障碍; b 难度岩壁和速度岩壁的下落空间应为水平方向上距离岩壁 2 m,距离使用者两侧分别 1.5 m, 垂直方向上距离保护点下方 8 m 的空间范围,岩壁高度不足 8 m 时,垂直方向上取保护点至地 面距离。 4.3.2.4 自由空间应能为攀岩人员安全着陆提供保障。 4.3.2.5 可接触的攀岩表面不应有锐边、锐角或毛刺。所有边角应平滑过渡,特别是可能与绳索发生 摩擦的位置。 4.3.2.6 人工岩壁应在醒目位置做如下标识 a 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b 进口商或供应商名称; c 安装日期; d 下一次全面检查日期等。 4.3.2.7 人工岩壁应取得合格报告,适用时包括下列内容 a 整体结构及全部保护点的稳定性计算; b 保护点的分布; c 岩板的冲击试验报告; d 新建或重建的人工岩壁的验证试验报告; e 在不可计算时作为替代方式进行的保护点连接件试验报告; f 支点孔的抗拉力试验报告; g 标记; h 使用手册。 4.3.2.8 使用手册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全部标记信息; b 人工岩壁保护点的位置及其类型; c 人工岩壁可同时使用的保护线路最大数量; d 特殊使用、维护和检查的要求。 4.3.3 保护装备 4.3.3.1 应配备登山动力绳,并符合 GB/T 23268.1 的规定。 4.3.3.2 应配备安全带、头盔、铁锁、静力绳、扁带、挂片、快挂、上升器、下降器、制动保护器等, 取得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并定期检查。 4.4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 4.4.1 仓库应设置通风设施。 4.4.2 仓库应定期检查电源线路。 4.4.3 仓库不应储存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品。 4.4.4 仓库不应使用煤气炉、电炉、电暖气等电加热器具。 4.5 用电 DB11/T 1322.552018 4 用电应符合DB11/T 1322.2的规定。 4.6 消防 消防应符合DB11/T 1322.2的规定。 4.7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安全帽、绝缘手套等安全性能要求高、易损耗的劳动防护用品,应按照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和有 效使用期,过期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强制报废。 4.8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 4.8.1 社会体育指导员(攀岩)、攀岩保护员应佩戴明显标识上岗。 4.8.2 社会体育指导员(攀岩)、攀岩保护员上岗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不应佩戴戒指、项链、耳环等配饰; b 不应留长指甲; c 不应穿拖鞋上岗; d 应将长发扎起。 4.8.3 社会体育指导员(攀岩)、攀岩保护员应询问攀岩人员身体条件和技能水平。 4.8.4 社会体育指导员(攀岩)、攀岩保护员应协助攀岩人员穿戴安全保护装备并进行安全检查。 4.8.5 社会体育指导员(攀岩)、攀岩保护员应向攀岩人员讲解操作要领,必要时进行示范。 4.8.6 社会体育指导员(攀岩)、攀岩保护员应按一对一对攀岩人员进行保护。 4.8.7 攀岩保护员上岗时应保持关注攀岩人员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做好救助或救护准备,并根 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8.8 培训期间如参加培训的攀岩人员出现意外伤害等情况,社会体育指导员(攀岩)应立即进行急 救处理。 5 评定细则 5.1 安全生产等级划分应符合 DB11/T 1322.1 的规定。 5.2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见附录 A。 5.3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详见附录 B。 5.4 场所环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详见附录 C。 5.5 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详见附录 D。 5.6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详见附录 E。 5.7 用电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详见附录 F。 5.8 消防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详见附录 G。 5.9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详见附录 H。 5.10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详见附录 I。 DB11/T 1322.552018 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 表A.1规定了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的一级否决条款。 表A.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分标准 对应条款编号 1 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未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即为否决。 4.1.1 2 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 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应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未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即为否决。 4.1.1 3 攀岩场所应有不少于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攀岩 ,并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 岗。 未检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攀岩)的合法证件,即为否决。 4.1.3 a) DB11/T 1322.552018 6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表B.1给出了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总分为400分。 表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 素分值 评定细 项分值 评定条 款分值 评分标准 评定 得分 扣分 说明 对应条 款编号 1 基础管理要求 4.1.1 1.1 安全生产责任制 35 4.1.1 1.1.1 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岗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 产职责;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c)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及奖惩。 15 1)责任制度内容或要素不全,每缺1项扣5分; 2)安全生产职责未覆盖所有人员和岗位,每缺1个部门 或岗位的责任制,扣3分; 3)安全生产职责描述不清晰,与实际不符的,扣3分。 4.1.1 1.1.2 应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逐级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 10 1)未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扣10分; 2)每缺1个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书,扣3分; 3)责任书内容不全的,扣2分; 4)责任书未亲笔签字的,扣2分。 4.1.1 1.1.3 安全生产职责应每年审核,适时更新,并保存记录。 5 1)未定期每年审核,扣5分; 2)其他不符合一项扣2分。 4.1.1 1.1.4 应每年考核安全生产职责的履行情况。 5 缺少部门或人员责任制履行情况考核奖惩记录的,扣5 分。 4.1.1 1.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0 4.1.1 DB11/T 1322.552018 7 表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 素分值 评定细 项分值 评定条 款分值 评分标准 评定 得分 扣分 说明 对应条 款编号 1.2.1 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括下列 内容 a)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培 训目的、计划、形式、内容、学时及培训档案等要求; b)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排查 范围、内容、方法和周期,事故隐患的排查、登记、报告、监 控、治理、验收各环节过程管理及档案等要求; c)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 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 劳动保护用品选择、采购、发放、使用、维护、更换、报废及 台账记录等要求; d)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考 核方法、内容及奖惩档案等要求; e)事件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管理规定组 织实施部门及职责分工,事件事故报告程序、时限、内容,调 查处理流程及档案等要求; f) 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 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 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危险源范围、防范措施及人员行为 等要求; g)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设备设施验 收、检查检测、维护保养、报废及台账档案等要求; h)相关方(供应商和承包商)安全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 分工,准入条件、监督指导、评价考核等要求; i)安全投入保障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经费提取标准、 用途、使用状况审查及档案等要求; j)应急管理规定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救援队伍 建设,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和演练,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的 配置和使用等要求; 20 1)1项规章制度中未包含上述内容的(如攀岩场所不涉 及相关内容,可没有相关内容) ,每项扣3分; 2)1项制度内容不全,或与实际不符的,扣3分; 3)1项制度涉及的档案记录不全,或伪造记录,或未保 存三年的,扣3分。 4.1.1 4.1.2 DB11/T 1322.552018 8 表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 素分值 评定细 项分值 评定条 款分值 评分标准 评定 得分 扣分 说明 对应条 款编号 1.2.1 k)安全检查管理制度,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检查 频率、检查时间、检查内容等,检查内容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装备; 主体结构; 保护垫; 上方保护点; 其他。 l) 试攀检查制度, 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 试攀频率、 试攀时间、试攀要求等内容; m) 救助管理制度, 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 救助原则、 救助方法、救助流程等内容; n) 救护管理制度, 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 救护原则、 救护方法、救护流程、救护记录等内容; o)攀岩保护员轮岗制度,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每 班人次、上岗时间、轮班注意事项等要求; p)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4.1.1 4.1.2 1.2.2 应及时跟踪并获取适用于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 规、标准规范,定期更新,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符合现行法 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5 1)未及时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责任部门, 扣5分; 2)未定期识别和获取的,扣1分; 4.1.1 1.2.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经批准实施,现行有效版本应发放至相关 岗位的从业人员。 5 1)主要负责人未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签署公布批准实 施的,扣5分;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未发放的,扣3分; 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更新后未及时发放的,扣2分; 4)员工未掌握相关内容的,每人次扣1分。 4.1.1 1.2.4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每年审核,适时更新,并保存记录。 5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未审核的,扣5分; 2)修订记录未存档的,扣1分。 4.1.1 1.2.5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有执行记录,相关资料应归档且至少保存 3 年。 5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相关执行记录未存档,扣5分;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相关执行记录保存期限小于3 年,扣1分。 4.1.1 DB11/T 1322.552018 9 表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 素分值 评定细 项分值 评定条 款分值 评分标准 评定 得分 扣分 说明 对应条 款编号 1.3 安全操作规程 25 4.1.1 1.3.1 应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与实际岗位数量不符的,每缺1个扣1 分。 4.1.1 1.3.2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下列内容 a)适用范围; b)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控制要求; c)设备使用方法或作业程序; d)个体防护要求; e)严禁事项; f)紧急情况现场处置措施。 10 1)岗位操作规程内容每缺1项,扣2分; 2)岗位操作规程不适用、不具有可操作性的,每个扣3 分。 4.1.1 1.3.3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经批准实施,现行有效版本应发放至相关 岗位的从业人员。 5 1)主要负责人未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签署公布批准实 施的,扣5分; 2)操作规程未发放至岗位的,扣2分; 3)员工未掌握相关内容的,每人次扣2分。 4.1.1 1.3.4 设备发生变化后应及时修订或更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保存 相关记录。 5 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未及时评审、修订、更新的,扣5 分; 2)该修订而未修订的,每项扣1分; 3)无相关记录资料的,扣3分。 4.1.1 1.4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 15 4.1.1 1.4.1 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设置应符 合下列要求 a)从业人员 100 人以下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 者按照不低于从业人员 4的比例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从业人员 200 人以上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不 低于从业人员 1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5 不符合要求,扣 15 分。 4.1.1 DB11/T 1322.552018 10 表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 素分值 评定细 项分值 评定条 款分值 评分标准 评定 得分 扣分 说明 对应条 款编号 1.5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60 4.1.1 1.5.1 应制订年度安全生产培训计划。 10 1)未制订年度培训计划,扣10分; 2)培训计划内容不完善,扣3分。 4.1.1 1.5.2 应按照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相关法 律法规、标准规范,本攀岩场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 作规程、应急预案,本行业危险有害因素,安全设备设施、劳 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应对措 施,典型事故案例等。 10 1)未按培训计划实施教育培训,扣 10 分; 2)各类人员(主要负责人、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一 线作业人员等)培训内容相同,扣 5 分; 3)培训内容不全,每缺 1 项扣 3 分。 4.1.1 1.5.3 安全生产培训学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应少于 32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应少于 12 学时; b)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应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岗前安全培训时间 不应少于 24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应少于 8 学时。 10 1)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接受培训的,扣 5 分;培训时间不符合要求的,扣 3 分; 2)新上岗的从业人员未进行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的,扣 5 分;培训时间不符合要求的,扣 3 分。 4.1.1 1.5.4 从业人员在攀岩场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 时,应重新接受部门和基层的安全培训。 5 未重新接受部门和基层的安全培训的,每人扣 2 分。 4.1.1 1.5.5 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应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 安全培训。 5 未及时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职业卫生培训的,每人扣 2 分。 4.1.1 1.5.6 应对相关方作业人员(短期临时作业人员、实习学生、学习参 观人员及其他外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10 未对相关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或未提供培训 记录的,扣 10 分。 4.1.1 1.5.7 ★应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档案应包括培训记录表、培 训签到表、培训试卷等有关书面材料和图片资料。 10 1)无教育培训档案或伪造培训档案,视同未开展安全 生产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评定要素不得分 “; 2)发现 1 人相关安全生产培训记录不完整、记录内容 不详实、学时不足的,扣 5 分; 3)培训资料不全的,扣 4 分; 4)培训材料未保存三年的,扣 5 分。 4.1.1 1.6 应急救援 72 4.1.1 1.6.1 应急救援组织或人员 4.1.1 DB11/T 1322.552018 11 表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 素分值 评定细 项分值 评定条 款分值 评分标准 评定 得分 扣分 说明 对应条 款编号 1.6.1.1 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指定兼职 的应急救援人员。 10 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按要求配备应急管理人员的,扣 10 分。 4.1.1 1.6.1.2 应按规定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专职救援队伍签 订救援协议。 10 未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未与邻近专职救援队签 订救援协议的,扣 10 分。 4.1.1 1.6.2 应急预案 4.1.1 1.6.2.1 应在编制应急预案前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5 未进行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扣5分。 4.1.1 1.6.2.2 ★应根据攀岩场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危险源的性质以及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确定攀岩场的应急预案体系,并可根据本 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编制专项应急预案。事故风险单一、 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只编写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应急预 案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a)综合应急预案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 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 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b)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 施等内容; c)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包括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 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 险性控制措施,组织攀岩场所现场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等专业 人员共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d)应急预案中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应急组织机构 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信息应与实际相符。 10 1)未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 “应急救援”评定要素不得 分; 2)应急预案不符合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的,扣 8 分; 3)应急预案未涵盖存在的危险因素的,缺一项扣 2 分; 4)应急组织和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或缺少具体落实 措施的,扣 2 分; 5)缺少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或与 本攀岩场所应急能力不相符的,扣 2 分; 6)应急保障措施未明确的,扣 2 分; 7)应急预案基本要素不齐全完整的,扣 3 分; 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不能相互衔接的,扣 2 分。 4.1.1 1.6.2.3 重点岗位应设置岗位应急处置卡,并便于携带。 4 重点岗位未设置应急处置卡,扣4分。 4.1.1 1.6.2.4 应急预案应经评审或论证,并经批准实施,现行有效版本应发 放至本攀岩场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5 1)攀岩场未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或论证的,或未提供 记录的,扣 5 分; 2)主要负责人未对应急预案签署公布批准实施的,扣 2 分; 3)所查岗位未存放应急预案现行版本的,扣 2 分。 4.1.1 DB11/T 1322.552018 12 表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 素分值 评定细 项分值 评定条 款分值 评分标准 评定 得分 扣分 说明 对应条 款编号 1.6.2.5 根据本攀岩场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 1 次综合应急预 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 1 次现场处置 方案演练。每三年应实现对本攀岩场有专项应急预案演练的全 覆盖。应急演练内容应包括预警与报告、指挥与协调、应急通 讯、事故监测、警戒与管制、疏散与安置、医疗卫生、现场处 置、社会沟通、后期处置和其他应急功能。 6 1)无演练记录视同未开展,扣 6 分; 2)演练频次不足的,扣 3 分; 2)演练记录不全的,扣 3 分; 3)演练方案简单或缺乏执行性的,扣 3 分。 4.1.1 1.6.2.6 应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 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演练评估内容通常包 括 a)演练基本情况演练的组织及承办单位、演练形式、演练模 拟的事故名称、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过程的情景描述、主 要应急行动等; b)演练评估过程演练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和主要工作安 排; c)演练情况分析依据演练评估表格的评估结果,从演练的准 备及组织实施情况、参演人员表现等方面具体分析好的做法和 存在的问题以及演练目标的实现、演练成本效益分析等; d)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对演练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意 见和建议; e)评估结论对演练组织实施情况的综合评价,并给出优(无 差错地完成了所有应急演练内容) 、 良 (达到了预期的演练目标, 差错较少) 、中(存在明显缺陷,但没有影响实现预期的演练目 标) 、差(出现了重大错误,演练预期目标受到严重影响,演练 被迫中止,造成应急行动延误或资源浪费)等评估结论。 12 1)无预案演练评估报告,扣 12 分; 2)评估内容不全,缺一项扣 2 分。 4.1.1 1.6.2.7 应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评估,并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作出 结论。 5 1)应急预案未定期评估,扣 5 分; 2)应急预案无修订记录,扣 2 分。 4.1.1 1.6.3 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4.1.1 DB11/T 1322.552018 13 表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 素分值 评定细 项分值 评定条 款分值 评分标准 评定 得分 扣分 说明 对应条 款编号 1.6.3.1 应根据实际需求,配备应急设施和装备,储备应急物资,指定 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使用状况台账,定期检测和维护。 2 1)无应急物资管理档案或台账的,扣 2 分; 2)应急设施、装备、物资配备不全的,扣 1 分; 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无专人维护的,扣 1 分; 4)应急设施、装备、物资无维护保养记录的,扣1分。 4.1.1 1.6.4 应急响应 4.1.1 1.6.4.1 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3 未按要求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扣 3 分。 4.1.1 1.7 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 60 4.1.1 1.7.1 危险源辨识 4.1.1 1.7.1.1 应组织从业人员针对所从事的作业进行危险源辨识,建立危险 源清单;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 8 1)未建立本攀岩场所危险源清单的,扣 4 分; 2)危险源辨识不全的,缺一项扣 2 分; 3)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未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的,扣 4 分。 4.1.1 1.7.1.2 应定期进行危险源辨识,对其控制措施进行评审和更新,并保 存记录。 2 未提供危险源评审、更新记录的,扣 2 分。 4.1.1 1.7.2 事故隐患排查 4.1.1 1.7.2.1 应结合本攀岩场危险源情况, 制定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清单。 事故隐患排查应覆盖其所有的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员和相 关的生产经营活动。 2 1)未制定隐患排查清单的,扣 2 分; 2)隐患排查清单覆盖不全的,缺一项扣 1 分。 4.1.1 1.7.2.2 应采用综合排查、专业排查、定期排查(含季节性排查、节假 日排查) 、日常排查等方式,按照事故隐患排查清单逐项检查, 并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台账。 5 1)未建立隐患排查台账的,扣 3 分; 2)未开展隐患排查工作的,扣 5 分。 4.1.1 1.7.2.3 事故隐患排查的形式和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 a)综合排查应由相应级别的负责人组织,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 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攀岩场综合排查每半年不少于 1 次,部门级综合排查每季度不少于 1 次; b)专业排查分别由各专业部门的负责人组织,主要是对设备设 施、重点场所、电气装置等进行专业排查。专业排查每半年不 少于 1 次; 14 1)隐患排查时间不符合要求的,一处扣 5 分; 2)隐患排查内容不完善的,扣 5 分; 3)其他一处不符合扣 2 分。 4.1.1 DB11/T 1322.552018 14 表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 素分值 评定细 项分值 评定条 款分值 评分标准 评定 得分 扣分 说明 对应条 款编号 1.7.2.3 c)定期排查由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根据季节特点对防火 防爆、防雨防汛、防雷电、防暑降温、防风及防冻保暖工作等 进行预防性季节排查;对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安全、消防等方 面进行排查; d)日常排查分为岗位操作人员排查和管理人员日常排查。设备 操作者及其他人员每日应对本岗位设备设施、作业行为、作业 环境等进行排查;各级管理人员应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进行排 查。 4.1.1 1.7.2.4 当发生下列情形,攀岩场应及时更新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并开展 排查工作 a) 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重新修订; b)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调整; c)攀岩场安全生产条件变更; d)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 4 未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清单并开展排查工作的,扣 4 分。 4.1.1 1.7.3 事故隐患治理 4.1.1 1.7.3.1 应建立事故隐患治理台账。针对不能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应 制定治理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