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章区域危险有害因素 一、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的编制原则 1.科学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 相关性原则; 5.预测与可控性原则。 二、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的包含要素1.区域整体;2.区域基础设施;3.区域的安全管理;4.区域应急救援体系;5.区域安全容量;6.其他要素。 三、收集资料的基本要求 (1)资料可信性;(2)资料准确性;(3)资料完整性; (4)资料实用性;(5)有关目标数据的采用; (6)数据单位;(7)资料时限要求 四、石化工业园区和精细化工工业园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方案如图所示 四、区域安全容量 注意考虑区域内各个企业的空间布局,危险物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各类生产储存装置、重大危险源的布置,土地和空间利用率,危险设施周围人员分布情况,事故预防措施。 五、区域与周边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相互影响分析 1.区域规划、产业环境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 区域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分析 (1)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化学性 ;2)物理性 3)生物性;4)行为性 5)重大危险源预测与影响分析 ;6)项目个体的安全控制方案的分析 (2) 区域安全管理与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3)区域内建设项目对法律法规予以保护区域的影响分析;(4)区域内建设项目对政治经济的影响分析 3. 区域周边社会环境(1)周边生产经营活动;(2)交通及物流(3)城市建设;(4)民族、宗教信仰;(5)人口情况对区域的影响分析。 4. 区域内外交通运输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5. 区域环境保护的影响分析。 五、自然条件所带来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 气侯条件(1)温、湿度影响分析;(2)风频条件影响分析;(3)降雨量影响分析 (4)雷电及雷暴天气影响分析;(5)其它自然气候条件影响 2. 地质条件(1)地震影响分析;(2)工程地质影响分析 3. 水文特征 第2章 危险与危害程度定性评价 一、HAZOP方法简介 HAZOP分析是一种用于辨识设计缺陷、工艺过程危害及操作性问题结构化的分析方法,方法的本质就是通过系列的会议对工艺图纸和操作规程进行分析。 二、常见分析节点类型表 序号 节点类型 序号 节点类型 1 管线 10 热交换器 2 泵 11 软管 3 间歇反应器 12 步骤(八关键词法) 4 连续反应器 13 步骤(三关键词法) 5 罐/槽/容器 14 作业详细分析 6 塔 15 公用工程和服务设施 7 压缩机 16 其他 8 鼓风机 17 以上基本节点的合理组合 9 熔炉、炉子 三、偏差确定方法 1、引导词法确定偏差最常用的方法是引导词法,即偏差引导词工艺参数。 (1)引导词空白(无)、减量、过量、部分、伴随、相悖、异常。 (2)工艺参数流量、温度、时间、pH值、频率、电压、混合、分离、压力、液位、组成、速度、黏度、信号、添加剂、反应等。 2、基于偏差库的方法;3、基于知识的方法 四、HAZOP偏差分析表 偏差 原因 后果 安全保护 建议措施 偏差1 原因1 原因2 原因3 后果1 后果2 安全保护1 安全保护2 安全保护3 措施1 措施2 五、HAZOP分析的实施过程 1. 分析准备(1)确定分析目的、对象和范围;(2)获得必要的资料;(3)选择分析小组;(4)将资料变成适当的表格并拟定分析顺序;(5)安排会议;(6) HAZOP分析培训。 2.HAZOP分析(1)划分节点;(2)解释工艺指标或操作步骤;(3)确定有意义的偏差;(4)对偏差进行分析。3.编制分析结果文件(1)标识在组长保存的PID复印件上;(2)记录在事先设计好的工作表内。4. 行动方案落实1 确保整改满足原评估的要求;2 审查资料,特别是制造商的数据;3 确保所有提出的推荐措施均已得到整改。 六、人员可靠性分析模型 1、人的失误率预测技术(THERP) (1)使用该方法来分析人员正确完成该工作的可能性。(2)串联和并联系统的HRA事件树 串联计算 并联计算 2、人误评估与减少技术(HEART) (1)HERAT技术着重研究对人因可靠性有负面影响的因素,即差错诱发条件EPC,并寻求能够降低人为差错几率的措施。(2)而是直接将任务归纳为8种不同的类型 3、人的认识可靠性模型(HCR)分析技术 将系统中所有人员动作的行为类型分为技能型、规则型和知识型3种。同时,认为每一种行为类型的失误概率决定于允许操作人员进行响应的时间t和操作人员执行时间T1/2之比,且遵从Weibull分布式中α、β、γ与行为类型有关的参数 4、人因事件分析模式(THERPHCR) (1) THERPHCR模式人因事件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 THERPHCR本质上提供了人因事件量化技术。 (2)THERPHCR人因事件分析程序模式 人因事件分析程序分为系统基本情况调查、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4个阶段。 (3) THERPHCR文件模式事件背景刻画、事件描述、事件成功准则、建模与计算 七、HRA分析过程 1. 描述人员特点、作业环境、所执行的工作任务; 2. 评价人机界面人为因素工程分析分析人的需要与机器设计、工艺操作、工作环境之间的相容性,找出人机系统存在的缺陷。 3. 执行操作者功能的任务分析包括具体操作人员职责或目标连续任务。 4. 操作人员职责5. 进行与操作者职责有关的人为失误分析 6. 汇总结果 八、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1、建立指标集 2、建立评语集 3、建立权重集 差、较差、中、较好、好, 4、对各方案建立指标与评价间的模糊关系 5、综合评价 6、归一化处理,得到模糊评价结论。 第3章 危险与危害程度定量评价 一、事故后果预测 一)典型的泄漏计算模型1.气体或蒸气经小孔泄漏模型;2.液体经管道泄漏模型;3.液体经管道上小孔泄漏模型;4.储罐中的液体经小孔泄漏模型;5.两相流泄漏模型 二)物质泄漏后扩散危害的计算模型1.泄漏物质在大气中扩散的计算模型;2.泄漏物质在水中的扩散模型 三)典型的工业火灾爆炸参数计算模型 1.压力容器物理爆炸的计算模型; 2.点源化学爆炸的计算模型; 3.蒸气云爆炸UVCE计算模型;5.池火灾的计算模型; 6.喷射火计算模型;4.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LEVE)计算模型; 四)火灾爆炸的毁伤准则 1.热辐射伤害准则;2.冲击波毁伤准则 二、天然气泄漏的案例分析 1、天然气管道泄漏(1)导致天然气泄漏的主要设备管道、阀门、接头、加、减压设备储罐。(2)天然气泄漏后果定性分析甲烷泄漏与空气混合,遇火燃烧、爆炸。立即起火、滞后起火,滞后起火后稳态燃烧。 (3)泄漏计算裂口取值一般是管道直径的20-100,判定气体流速声速或是亚声速,计算泄漏流量(Kg/s)。 2、天然气泄漏后的扩散影响因素风速、大气稳定度、地面情况、泄漏源的高度。对天然气稳态泄漏后,在大气中经湍流扩散后形成威胁易燃易爆区域的计算。 3、湍流扩散后形成威胁易燃易爆区内,天然气混合燃烧、爆轰及相应危害评估。 4、天然气混合燃烧、爆轰,导致天然气稳态喷射燃烧及相应危害评估。 5、建议设置的安全距离。 三、事故概率分析与评价(PRA)1、依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分为实质性致因因素、道德致因因素和心理致因因素。 2、事故概率分析与评价的步骤(1)研究熟悉系统;(2)分析初始事件(可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分析)(3)事件序列分析(事件树分析);(4)初始事件和中间事件概率的评估(经验数据、测试数据、分析结果,通用数据或专家的判断)(5)量化和不确定性分析。 四、定量风险评价 1. 确定风险可接收准则的基本原则 (1)不接受不必要的风险,接受合理的风险,只要合理可行,任何重大危害的风险都应努力降低。(2)如果一个事故可能对社会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应该努力降低此事故发生的概率,即降低社会风险。(3)比较原则,该原则是指新系统的风险与已经接受的现存系统的风险相比较,新系统的风险水平至少要与现存系统的风险水平大致相当。(4)MEM(最小内因死亡率)原则,该原则是指新活动带来的危险不应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其他活动的风险有明显的增加,有的研究人员认为新活动增加的风险不应超过1。 2. ALARP准则 适用于个人死亡风险、环境风险和财产风险的评估。 v ALARP准则的含义是任何工业活动都具有风险、不可能通过预防措施来彻底消除风险,必须在风险水平与利益之间做出平衡。 三个区域不可及受风险区、合理可行的最低限度区(ALARP区)、风险可忽略区。 3.风险评估的过程 (1)调查和对研究基础进行限制;收集数据和确定评估界限。(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SCL、PHA、HAZOP), 工厂中80的风险往往是由20的设备引起的。3 事故概率估算4 事故后果评估易燃物质,泄漏速度和泄漏持续时间计算,火灾的规模和持续的时间,火灾载荷的计算,爆炸载荷的计算。5 风险计算ETA分析;6 风险评估(风险可接受或措施) 4. 个人风险计算地形图上一等值线的形式给出,要背计算过程 5、社会风险以一条FN曲线的形式表示出来,其中,N为死亡人数,F为有N个或更多的人死亡的事故的发生频率。要背计算过程 五、某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定量风险评价 1 评价项目简介该LPG加气站主要包括卸车系统和加气系统两部分。 2 危险性分析火灾与爆炸事故。 (1)LPG储罐安全阀泄压释放。因加气站附近无火炬系统、安全阀只能向周围大气中释放LPG;(2)LPG储罐外部管道破裂和连接处泄漏;(3)卸车泵和加气机等连接软管破裂;(4)冬季定期排液(取决于LPG质量)。 由于加气站的LPG储罐和主要管道均埋地敷设,因此储罐和主要管道的破裂事故可忽略不计。 3 事故频率分析与计算 (1)LPG泄漏事故频率。根据危险性识别,LPG泄漏事故主要发生于下列情况1LPG罐顶安全阀释放频率。2 冬季排放。3储罐管道泄漏。4卸车泵和加气机等连接软管破裂事故。(2)点火概率。1加气车辆打火造成的点火概率。2加气站周围居民点火做饭的点火概率。 4 事故后果分析与计算(1)事故前分析(2)事故后分析 5 风险分析与计算 六、 事故损失预测 1、 财产损失价值 2、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之比通常在12~110之间。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海因里希的研究结果为14。我国11.2~12. 第4章 风险控制 一、评价报告审核方案 审核的人员、对象、范围、准则、程序、方法和表单等。 1.审核人员;2.审核对象安全评价报告; 3.审核范围项目组内部审核、技术负责人、过程控制负责人、安全评价负责人或总工程师以及报告签发; 4.审核准则统一评价报告审核的标准尺度,达不到基本要求,审核人员应当提出意见并退回修改。 5.审核程序审核程序每一步都是报告审核的否决项,凡不符合要求,不再继续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后退回。 6.审核方法专家讨论、现场核实、资料复核、方法和计算核实,特别是针对报告反应项目现状的真实性以及对策措施和针对性和可行性进行核实。 二、提出和确定报告审核要素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是否充分 辨识线索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及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辨识线索中的每个结点都应该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相联系。 2.评价方法是否合理 ① 预评价中可以对可研中的安全对策措施进行评判,② 在综合评判时,可采用各种评价方法。例如道化学法;故障类型及其影响分析法;事故树法、事件树法等。③在现状评价(包括验收评价)中,主要对照标准及安全专篇,判别危险有害因素是否得到控制。 3. 硬件对策措施是否有针对性 当系统中没有安全设施或安全设施未达到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状况时,需提出“补充对策措施”或“整改意见”。 4. 软件对策措施是否有针对性 不能取代技术控制。要求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特别是要求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 评价结论是否正确 必须检查评价结论是否符合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用词是否规范、严谨、明确。 三、对评价报告进行审定 依据AQ8002-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3-2007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及相关技术审核要求,对安全预评价报告各章内容进行审定。 1.对安全预评价报告和验收的审定 (1) 评价目的;(2)评价依据;(3)评价对象简况;(4)危险有害因素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析;(5)评价单元划分;预评重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划分。验收审核重点1法律法规的符合性;2设施、设备、装置的安全性; 3物料、产品的安全性能;4公辅设施配套性;5周边环境的适应性;6应急救援的有效性;7人员管理和安全培训的充分性。(6)评价方法选择与简介;(7)定性定量评价和评价结果;(8)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9)安全对策措施;(10)评价结论;(11)评价报告附录和要求。 四、安全评价项目投标程序 1)填写资格预审调查表,申报资格预审。 2)购买、译读招标文件(资格预审通过后)。 3)组织投标班子。4)进行投标前调查与现场考察。 5)分析招标文件,校核咨询的工作量,编制规划; 6)结算价格,确定利润方针,计算和确定报价。7)编制投标文件。 8)办理投标担保,递交投标文件。 五、投标文件的编写 按照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相关条件给予明确答复,主要内容包括 1投标书;2投标书附录;3法定代表人的资格证明书;4授权委托书; 5资格审查表(具有安全评价咨询服务资质和服务领域的文件证明);6安全评价项目报价费用一览表;7 招标要求的其他相关资料及技术方案等。 六、风险分析的重点 1.被评价单位;2.评价机构;3.项目的经济性。 4.项目的可行性。5.工作计划。 七、项目风险分析方案确定 项目风险分析方案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风险分析时机,应在合同签订之前。 2.风险分析形式 一般采取风险分析会议、会签等形式进行。 3.风险分析参加人员项目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安全评价人员、技术专家等 4. 风险分析程序(1)对拟评价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2)确定评价项目是否属于业务范围。(3)确定评价委托方的安全评价前置条件是否具备。(4)确定评价人员是否能完成该评价项目。(5)根据项目情况初步制订评价计划。(6)与客户协商评价合同条款。(7)确定评价费用是否在本机构所接受的范围内。(8)形成风险分析的结论并形成记录。 二、评价工作计划审定 1.评价工作的人员安排 2.评价工作的进度安排 3.检测检验安排 第5章 技术管理 一、LEC法改进 DMLEC (其中MM1M2M3M4 ) 式中,M 管理系数; M1 作业人员管理系数; M2 设备管理系数; M3 物料管理系数; M4 作业环境管理系数。 二、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要求 1.技术支撑体系的内容 (1)基础数据库 1)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数据库。 2)有关物质特性、事故案例数据库。3)其他数据库。 (2)技术及软件 购买及自主开发的技术、计算软件、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图书和资料管理系统软件等。(3)检测检验及科研开发能力 检测检验主要包括检测检验资质类别、业务范围、项目及检测检验人员资格等。科研开发能力是指机构安全评价技术研究的基础条件(包括设备和科研人员状况)、科研开发项目、科研经费与资金投入等。 (4)协作支撑 安全评价机构如果自身不具备检测检验及科研开发能力,应与有关的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单位和具有相关检测检验资质的机构签订技术协作协议,建立协作支撑渠道。 2.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要求(1)上述各项是安全评价机构必备的技术支撑条件。(2)技术支撑条件应在过程控制手册中详细说明。(3)评价机构应建立安全评价工作技术支撑制度。(4)评价机构应与省内及国家的安全评价机构及科研院所保持良好的联络渠道,在机构自身技术力量不能满足评价或科研工作的需要时,与其他专业部门进行协作来保证工作质量。 一、安全评价基础数据库建立方案的提出 1. 安全评价数据库编制内容分析 评价基础数据库、安全评价计算软件及地理信息系统。 2.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内容 (1)评价依据 (2)评价标准与评价导则(3)国内外安全生产事故动态数据库(4)软件和工具(5)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及相关安全评价基础数据库(6)安全预评价、竣工验收安全评价、现状安全评价相关评价报告基础数据库。(7)专家数据库 (8)评价报告书(表)相关的数据库(9)类比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检测数据库(10)与评价相关的其他数据库。 3.评价基础数据库设计 (1)评价基础数据库信息组成(2)安全评价基础数据库设计思想 第6章 培训和指导 一、级安全评价师的基础巩固的培训内容,主要有以下9点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及现场检查表的制定 2)评价范围的确定 3)所在行业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 4)定性、定量评价方法 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6)评价对策措施效果知识7)评价过程控制基本知识 8)信息反馈与交流 9)对三级安全评价师培训 二、级安全评价师能力提升培训内容1)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基本知识2)自然灾害常识3)新型定性、定量方法 4)报告审核基础知识5)项目投标6)风险分析知识7)评价数据库8)培训及指导等知识 三、培训需求分析1.确认差距确认差距的三个环节(1)必须对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进行分析;(2)必须对现实实践中缺少的知识、技能、能力进行分析;(3)必须对晋级或直接评定二级评价师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与培训对象现有的知识、技能、能力进行分析。 2.前瞻性分析 培训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晋升方面,也应适当增加安全评价新知识。 3.选择培训方法,制定多样性的培训策略 目前安全评价师的培训,主要采用大课讲座的方式。随着条件的改善,应适当制定多样性的培训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服务。 4.分析培训的价值及成本;5.获取内部与外部的多方支持 三、制定培训计划 1. 培训计划的主要内容 1培训项目的确定 2培训内容的开发3实施过程的设计 4评估手段的选择 5培训资源的筹备 2. 制定培训计划 1培训需求分析 2工作说明 3工作分析 4排序 5陈述目标 6设计测 7制定培训策略 8设计培训 9实验 四、培训课程的实施 1.设置培训课程的基本环节 1课程定位。确定课程的性质和类别。 2确定目标。明确课程的目标领域和目标层次。 3注重策略。充分注意教者的培训观念与培训对象的学习风格。 4选择模式。优化教学内容,调动教学资源,遴选教学方法。5进行评价。检验目标是否达到。 五、专业能力指导方案 专业能力指导的主要步骤1.确定业务指导内容2.选择指导的最佳方式3.研究相应对策4.了解并开发实施新行为和技能的战略 5.实施新的行为和技能 6.对反馈信息研究 7.归纳总结 六、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意义 1强化质量管理,提高工作质量水平2有利于安全评价规范化、法制化、标准化的建设和安全评价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3使安全评价在安全生产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4有利于机构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评价实施系统化管理,规避从事安全评价活动的风险。 5促进安全评价有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责任意识。 6有利于提高安全评价人员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 7有利于提高安全评价机构的市场信誉。 七、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手册的内容 ①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方针目标 ②组织结构及安全评价管理工作的职责和权限 ③描述安全评价机构运行中涉及的重要环节。 ④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手册的审批、管理和修改的规定。 八、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主要内容 1风险分析2实施评价3报告审核4技术支撑5作业文件6内部管理; 7档案管理; 8检查改进检查改进。 九、制定报告质量评判标准和实施方案 1.评价程序是否符合要求。2.报告总体是否遵循相关原则。 3.报告格式是否符合导则和相关规范要求。5.评价范围是否明确。 6.引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是否准确;是否针对不同的行业选用不同的评价依据。 7.概述中是否有重大遗漏或存在严重失实。 8.报告是否阐述清楚,危险辨识和分析是否全面、真实、具体、透彻。 9.特征危害因素、评价是否存在重大缺项或失实。10.重大危险源辨识是否有误。 11.评价方法的选择是否符合以下原则 (1)充分性原则 (2)适应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 (4)针对性原则 (5)合理性原则 12.提出的对策措施是否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2)是否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告原则(3)是否明确,是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4)是否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安全设计规定的要求。 13.企业采取评价报告提出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后能否达到以下效果 (1)能否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2)能否把有害因素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3)能否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4)能否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否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