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安全资格证考试题库 1、(A)应持证上岗。 A.特种作业人员 B.新入厂人员 C.转岗人员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信息,由B统一公布。 A.安全监督部门 B.环境保护部门 C.信息管理部门 3、决定爆炸品具有爆炸性质的主要因素(A)。 A.爆炸品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 B.爆炸品密度 C.爆炸品结晶 4、低温下使用压力容器易产生C。 A.延性破裂、 B.腐蚀破裂、 C.脆性破裂、 D.疲劳破裂 5、易燃液体在运输、泵送、灌装时要有良好的(A)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A.接地 B.防火 C.监测 6、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仓库应阴凉通风,库温不应超过B。 A.20度 B.30度 C.40度 7、危险化学品仓库按其使用性质和经营规模分为大型仓库、中型仓库和小型仓库。其中小型仓库或货场总面积小于B平方米。 A.500 B.550 C.1000 8、危险化学品仓库按其使用性质和经营规模分为大型仓库、中型仓库和小型仓库。其中大型仓库或货场总面积大于(A)平方米。 A.9000 B.10000 C.15000 9、危险化学品仓库按其使用性质和经营规模分为大型仓库、中型仓库和小型仓库。其中中型仓库或货场总面积在(B)平方米之间。 A.500-10000 B.550-9000 C.550-15000 10、C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选址在远离市区和居民区的当地主导向的下风方向和河流下游的区域。 A.大 B.中 C.大、中 1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为劳动者建立(A)。 A.职业健康监护档案B.职业健康体检C.职业保险D.人事档案 12、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要求复印本人的健康档案,并(A) A.加盖公章B.负责人签字 C.工会代表签字 13、用人单位对不适宜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A)。 A.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B.调换一段时间C.解除劳动合同 14、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下列那种情形可以享受工伤保险B A.张三翻越车间护栏盗取废铁B.李四违章作业受伤C.单位驾驶员公车私用车祸 15、锅炉是(A)转换设备。 A.能量 B.质量 C.温度 16、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C。 A.妨碍生产; B.静电电击; C.引起爆炸和火灾 17、C安全阀主要用于介质为有毒易燃气体的容器。 A.开放式 B.半封闭式 C.全封闭式 18、氧气瓶及强氧化剂气瓶瓶体及瓶阀处,必须杜绝沾有(A)。 A.油污 B.水珠 C.漆色 19、煤气中中毒主要成份是B。 A.CO2 B.CO C.氮的氧化物 20、有煤气发生的作业场所作业人员是B A.其他从业人员B.特种作业人员C.特种设备操作人员 21、易燃易爆场所中不能使用(A)工具。 A.铁制 B.铜制 C.木制 22、衡量可燃性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主要参数是B A.沸点 B.闪点 C.燃点 23、在火灾中,由于毒性造成人员伤亡的罪魁祸首是B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一氧化氮 24、CO中毒的原理是(A) A.CO和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阻止了氧的运载B.窒息C.破坏机体 25、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C,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A.损害 B.损坏 C.突发性损坏 26、风险是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B与后果的结合。 A.必然性 B.可能性 C.危险性 27、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C的单元。 A.大量 B.小量 C.临界量 28、在事故应急救援中,救援人员应迅速建立警戒区域,将警戒区和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C,并将相邻的危险化学品疏散到安全地点,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隔离 B.隔绝 C.撤离 29、应急救援的器材要定期检查,保证(A)完好。 A.设备性能 B.消防器材 C.相应器材 30、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职业病”是指C。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C.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 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1、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B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 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C.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32、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有C。 A.9类99种B.11类102种C.10类115种 33、职业病危害项目实行(A)制度。用人单位设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的,应当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接受监督。 A.申报B.审批C.许可 34、建设项目的(A)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职业病防护设施B.卫浴设施C.办公设施 35、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B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B.定期C.不定期 36、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A)。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 37、劳动者在特殊生理状态从事特定职业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这种特殊的生理状态称(A)。 A.职业禁忌症B.职业病C.职业相关疾病 38、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B;不得安排孕期和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A.环境潮湿作业B.高空作业C.夜班作业 39、下列C属于炼铁的主要安全事故 A.中毒、窒息和物体打击 B.机械伤害、高出坠落和高温 C.中毒、窒息、机械伤害、高出坠落和起重伤害 40、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A)。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安全警示标识C.警示说明 41、腐蚀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的化学品,腐蚀品与皮肤接触在A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 A.4小时 B.8小时 C.24小时 42、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小于BMM A.50 B、100 C.150 43、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指企业的B A.总经理B.具有决策权的群体成员或个人投资的投资人C.董事长 44、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未成年工是指C的劳动者。 A.年满12周岁未满16周岁 B.年满14周岁来满16周岁 C.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 D.年满18周岁未满20周岁 45、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属于(A)类气体 A.甲 B.乙 C.丙 46、毒害性危险化学品库房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B)级标准。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47、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即在规定的寿命期限内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和D。 A.密度 B.硬度 C.重量 D.强度 48、易燃液体储存库房温度需控制在(C) A.≤32度 B.≤35度 C.≤37度 49、一般可燃物质在含氧量低于(A)的空气中不能燃烧。 A.14 B.16 C.18 50、强腐蚀液体的排液阀门,宜设(C) A.单阀 B.球阀 C.双阀 51、适用于扑救带电火灾的灭火介质或灭火器是C。 A.水、泡沫灭火器 B.干粉、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D.水、干粉灭火器 52、使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火灾时,灭火剂由近及远喷射火焰的(B)A.上部B.根部C.边部 53、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爆炸的条件必须满足C A.足够的可燃气体B.足够的助燃气体C.点火源和达到爆炸极限 54、为防止风机、水泵等振动所采用的隔振、减振措施,同时可以起到降低或减少B危害的作用。 A.高温 B.噪声 C.碰撞 D.辐射 55、公路运送易燃易爆物品的专用车,除应在驾驶室上方安装红色标志灯外,还需在车身上喷涂B的标记。 A.安全第一B.禁止烟火C.礼让三先D.小心碰撞 5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下列事故中,不属于该20类工伤事故的是C。 A.物体打击 B.淹溺 C.尘肺病 D.瓦斯爆炸 5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B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1月1日 58、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A)。 A.单位负责人B.劳动者C.医疗机构D.国家 59、气瓶瓶阀冻结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冻A。 A.移到较暖处,用温水解冻 B.用明火烘烤 C.用电炉加热 60、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A)保管。 A.用人单位B.职工个人C.专业机构D.企业主管部门 61、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警示标识C.警示说明D.警示语言 62、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D。 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 63、C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C.职业病病人D.工伤职工 64、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A)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D.原地 65、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A) A.防毒面具 B.眼镜 C.手套 D.口罩 66、国家规定每年(A)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 A.4 B.5 C.6 D.7 67、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C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职业病病名 68、矽肺是由于吸入C粉尘引起的。 A.煤尘;B.石棉尘;C.游离二氧化硅。 69、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D日内申报变更内容;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A.10 B.20 C.25 D.30 70、B一般属于计划外应急性调查。 A.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B.事故调查C.专题调查D.职业病危害评价7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之日起D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A.10 B.20 C.25 D.30 72、生产性噪声不包括(A)。 A.空气动力噪声B.机械噪声C.电磁噪声D.空气传播噪声 7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B实施。 A.2002年6月29日B.2002年11月1日C.2002年5月1日 73、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B。 A.政府负责、行业监管、国家监察 B.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 C.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 74、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A) A.越大 B.越小 C.无关 75、石油及化工企业设立固定动火区必须距易燃易爆厂房、罐区、设备、阴井排水沟、水封井等不应小于C。 A.15米 B.20米 C、30米 76、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的“五同时”原则是(A)。 A.布置、计划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等工作与布置、计划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同时进行 B.生产、消防、计生、环保、后勤等工作与布置、计划、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同时进行 C.生产、技术、管理、培训、质量与安全生产工作同时进行 77、传统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是C。 A.事前预防B.预防为主,安全第一C.事后处理,“亡羊补牢” 78、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A)。A.人的不安全行为B.设备不先进C.环境因素 79、安全检查方法最关键的环节是D。A.听 B.看 C.问 D.查 80、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B。 A.可以临时聘用 B.不得上岗作业 C.经领导批准可以上岗 81、氧气瓶、乙炔瓶工作间距为C。A.3米 B.4米 C.5米 D.6米 82、发生火灾事故,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 A.一氧化碳中毒B.二氧化碳中毒C.硫化氢中毒D.有机物质 83、一般工业锅炉应每年进行(A)停炉内外部检验。A.一次 B.两次 C.三次 84、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120米,其保护半径不应超过C。A.60米B.100米C.150米 85、气瓶发生化学爆炸的主要原因是(A) A.气瓶中气体发生混装(可燃气体和氧气)B.气瓶充装过量C.维护不当 86、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C将事故损失减至最少。 A.迅速地 B.有效地 C.迅速而有效地 8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C A.公安部门 B.劳动部门 C.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88、带煤气作业时,禁止一切火源的范围是BA.50米 B.40米C.70米 D.60米 89、用人单位应当对(A)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A.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B.职业病防护设备 C.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90、劳动者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当B。 A.劳动者自己购买B.用人单位提供C.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各出50%费用 91、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C。A.安全帽B.防护眼镜C.个人剂量计 92、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A)等卫生设施。 A.孕妇休息室B.职工休息室C.吸烟室 93、对可能接触有毒有害物的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D A.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 B.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的权利 C.了解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的权利 D.A+B+C 94、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A)的职业健康检查。 A.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 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C.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95、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不能穿戴(A)。A、尼龙工作服B、棉布工作服C、防静电服 96、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A承担。 A.医疗卫生机构B.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C.中介机构 97、高炉检修进入容器作业时,应首先检查空气中那种气体的含量B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氨气 98、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向用人单位索取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 A.如实、无偿提供B.收取费用C.拒绝提供 99、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成临时的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质,危险物质的C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A.重量 B.数量 C.度量 100、(B)只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 A、变更工艺B、个体防护C、替代 101、以下(A)属于化学性危害因素。.A、工业毒物B、振动C、高温 102、扑灭电气设备火灾,严禁使用CA.四氯化碳 B.二氧化碳 C.泡沫灭火剂 103、易燃易爆性危险化学品库房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C)级标准。A、一级B、二级C、三级 104、为了防止爆炸产生强大的破坏力,喷吹罐、储煤罐应有B A.防爆膜B.泄爆孔C.放散阀D.逆止阀 105、从业人员有权拒绝C。A.领导指挥 B.老板指挥 C.违章指挥 106、矿山引起尘肺病的主要是C。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硅 107、电流通过人体本最危险的途径是C。A.从左手到右手B.从左脚到右脚C、从左手到右脚 二、多选题。 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具有爆炸性外,有的还具有易燃性及(ABC) A.助燃性 B.毒害性 C.窒息性 D.腐蚀性 2、不得露天堆放的化学危险品(ABC) A.爆炸物品 B.一级易燃物品 C.剧毒物品 D.压缩气体 3、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型主要是泄漏、火灾、爆炸、(ABC)等。 A.中毒 B.窒息 C.灼伤 D.容器爆炸 4、根据物质燃烧的原理,灭火要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火源,阻止火势和爆炸波的蔓延,灭火方法的分类为(AB) A.冷却法和窒息法 B.隔离法和抑制法 C.降温法和阻燃法 D.隔离法和降温法 5、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ABC) A.有毒气体中毒 B.缺氧 C.窒息 D.高温 6、爆炸分(AB)两种。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燃烧爆炸; D.膨胀爆炸 7、防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有(ABCD) A.增加空气相对温度 B.采用静电消除器 C.按照静电带电序列进行材质搭配D.防止人体带电 8、黄色三角形的安全标志表示的意义为(BCD) A.无危险 B.警告 C.注意 D.危险 9、重大事故隐患是可能导致重大(AD)的事故隐患。 A.人身伤亡 B.生物伤亡 C.设备故障 D.经济损失 10、炼铁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BC)。 A.中毒、窒息、高温和噪声B.辐射、噪声和振动C.粉尘、毒物、高温 11、气瓶一般可分为(ABC)气瓶。 A.压缩气体 B.液化气体 C.溶解气体 D.钢瓶 12、工房内防静电的措施有(AC) A.造潮 B.通风 C.接地 D.降温 13、危险化学品中的腐蚀品主要包括(ABD) A.酸性腐蚀品B.碱性腐蚀品 C.毒害品D.其他腐蚀品 14、冷却法灭火的目的是(AC)。 A.吸收可燃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B.隔绝空气C.降温 15、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从业人员劳动过程中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正确的是(ABCE)。 A.及时更换过期的护品B.按时报废过期的护品 C.及时报废失效的护品D.使用自制的护品E.护品使用前先行检查 16、工业噪声主要可采用(ABC)等方法对其进行控制。 A、方向和位置控制B、屏蔽C、工程控制D、密闭通风 17、职业健康检查包括(ABCD)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的健康检查 18、用人单位不得安排(ABCD)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未成年工 B.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 C.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 D.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 19、职业病有哪几项特点(ABD) A.职业病因明确 B.所接触的危害因素通常是可以检测的 C.在接触同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中,只出现个别病人 D.越早发现,越容易恢复 20、劳动者在预防职业病时应尽的义务为(ABCD) A.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 B.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C.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D.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21、人体引起中毒三条途径(ABC) A.口服 B.吸入其蒸汽 C.通过皮肤吸收 D.近距离接近 22、可燃液体发生火灾时,使用的灭火剂。ABC A.干粉 B.二氧化碳 C.沙土 D.水 23、地方政府负责人在接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ABC) A.立即赶到事故现场 B.组织事故抢救 C.立即展开事故调查 D.立即通知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当面汇报 24、可燃物质的状态不同(气、液、固态),其燃烧的过程也不同,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CD) A.固态 B.液态 C.蒸气 D.气态 25、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ABC)的职业健康检查。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D.下岗期间 26、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有(ABCD)。 A.消除危险源 B.个体防护 C.隔离D.减少故障和失误 27、生产过程的(ACD)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 A.密闭化 B.湿式作业 C.自动化D.加强通风 28、事故救援的特点是;应急救援行动必须(BCD)。 A.预见 B.迅速 C.准确 D.有效 三、判断题。 1、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3、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 4、用人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确保其正确使用。 5、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会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 6、危险化学品仓库仓库应设置醒目的防火、禁止吸烟等安全警示标志。(√) 7、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与周围公共建筑物、交通干线(公路、铁路、水路)、工矿企业等距离至少保持1000米。 8、堆放各种爆炸品时,要求做到牢固、稳妥、整齐,防止倒垛,便于运输。爆炸品的包装箱宜直接在地面上放置,防止倒塌。 9、有毒品必须储存在仓库,不得露天存放,应远离明火、热源,库房通风应良好。 10、凡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区域,操作人员必须穿防静电鞋或导电鞋、防静电工作服 11、锅炉属于特种设备,大型游乐设施不属于特种设备。 ()12、装卸和搬运易燃液体中,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滚动、摩擦、拖拉等危及安全的操作 13、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最严重的职业危害之一是高温 ()14、煤气作业场所巡检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报警器。 (√)15、噪声卫生标准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应小于85分贝。 (√)16、通常所称的职业病即为法定职业病。 (√)1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安全培训的从业人员包括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专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 18、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19、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0学时。 20、生产经营单位安排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期间不计发工资。 21、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2、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中转炉煤气毒性危险性最大。 23、煤气爆炸危险场所按照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为0区、1区、2区。 24、煤气泄漏后必须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组织现场作业人员向四处撤离。() 25、压缩气体如正丁烷、乙炔等发生着火点时,应迅速灭火,然后切断气源。 26、工人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会造成职业危害 27、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是防止意外释放的能量引起人的伤害或物损坏,或减轻其对人的伤害或物的破坏的技术措施。 28、在产生粉尘的车间作业不需要进行通风排尘,只要有个人防护措施即可。 29、劳动者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一定就会发生职业危害。 30、用人单位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应当不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1、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混合储存,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化学品不能同库储存。 32、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作业的人员必须要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33、任何危险化学品都可以通过公路、铁路和水域渠道进行运输 34、危险化学品包装中三类包装是用来包装高度危险的物质,是包装的最高标准。() 35、安全检查的类型有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节假日检查等各类安全检查。其中日常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可以不做记录。 ()37、“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只适用企业生产一线。 ()38、三大安全对策是教育对策、技术对策、法制对策。 (√)39、停电检修作业时,确定停电的依据是电源指示灯熄灭。 40、各类气瓶在没有用空的情况下可以充装同类气体。 41、氢氟酸可用玻璃及陶瓷容器储存 42、浓硫酸、烧碱、液碱可用铁制品做容器储存,因此也可用镀锌铁桶储存。() 43、在爆炸危险场所严禁穿脱衣服、鞋靴,不准梳头。 44、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化学品不能同库储存。 45、劳动者有权利拒绝没有职业危害防护的作业。 46、用人单位有关管理人员、劳动者可以不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47、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就是职业卫生档案。 48、装卸和搬运易燃液体中,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滚动、摩擦、拖拉等危及安全的操作。 49、剧毒品和爆炸品管理一样,也应严格按照“五双管理制度”执行(双人验收,双人发货,双人保管,双把锁,双本帐)。 50、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接触噪声的声级最高限值不得超过115dBA。 51、国家对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实行行业管理。 52、易引起电光性眼炎的职业病是紫外线。 53、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使用原则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该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表示重要的其他的危险类别。(√) 54、装贮汽油等易燃溶剂的容器,可以使用不导电的塑料桶、罐 55、人的基本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 56、用于化学运输工具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应由专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并经检测、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57、噪声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对全身其他功能也有不同的伤害。(√) 58、放射病是由非电离辐射引起的。 59、高温高湿作业指车间气温35摄氏度以上或相对湿度达90以上。(√) 60、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并注意设备的防护措施。(√) 61、二氧化碳灭火器及灭火剂可用于扑救钾、钠、镁、铝、乙炔、二氧化碳等物质火灾,也可用于扑救含氧炸药、硝酸纤维及物质内部的阴火。 62、生产场所与作业地点的紧急通道和紧急出入口均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指示箭头 6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检查,应当给予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64、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称作“三违”,是安全生产所不允许的行为。 65、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个人承担。 66、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67、同是酸性腐蚀品,具有强氧化性的无机酸与具有还原性的可燃的有机酸,由于都是酸性腐蚀品而可以同车配载或同库混存 68、有压力或密封的容器可直接在其本体上焊割 69、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可以不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告知劳动者。() 70、用人单位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71、气瓶瓶阀冻结后,可用温水解冻,也可用明火烘烤。 72、重大事故是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和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73、凡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作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 74、企业发生事故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不必上报。 75、生产性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侵入人体。 76、职业病没有法定职业病和非法定职业病之称。 77、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订立合同时,劳动者无权知道干的是什么工种,接触的是什么危害因素。 78、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调换工种,劳动者无权拒绝。 79、对技术服务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有争议的,不实行鉴定。 80、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平时健康检查。 81、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82、出现火灾时,现场工作人员应该立即撤离现场。 83、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设主标志由表示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的图案、文字说明、底色和危险类别号四个部分组成的菱形标志。 84、“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车间,班组教育。 85、对化学品进行危险性鉴别是化学品生产单位的责任。 86、应急救援的器材不用检查,性能完好就行。 87、在煤气使用过程中,一次点火不成功可以连续点火。 88、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确保不发生事故。 89、一切爆炸品严禁与氧化剂、自然物品、酸、碱、盐类、易燃可燃物、金属粉末和钢铁材料器具等混储混运。 90、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91、安全色中的蓝色代表提示、安全状态及通行的状态 92、企业安全工作应按时紧时松的原则进行管理。 93、危险物质泄漏处理包括泄漏源控制、泄漏物处理、危害监测。(√) 94、灭火中要贯彻“先救人,后灭火”和“先控制、后消灭”的灭火战术原则。(√) 95、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主要是进行个体防护,组织管理措施无关紧要。() 96、三大安全对策是教育对策、技术对策、法制对策。 97、危险化学品可以露天堆放,但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98、从业人员必须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99、如果劳动者怀疑患了职业病,应当到当地具有资质的职业病健康检查机构检查身体 100、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101、发生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时应立即逃生。 102、任何电气设备在确认无电时,一律认为带电 103、特种作业人员因参加过安全培训,换岗不再接受安全培训。 104、干粉灭火器是用二氧化碳气体的压力将干粉物质喷出,适用于电器火灾。(√) 105、发生电气火灾时尽可能先断电源,后灭火。 106、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