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采购项目技术.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成都市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采购项目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成都市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采购项目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成都市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采购项目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成都市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采购项目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成都市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采购项目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采购项目技术、商务要求及投标人资格条件预公告 各潜在投标人 成都市政府采购服务中心受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的委托,拟对成都市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为确保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就该项目的商务、技术要求及投标人资格条件等广泛征求各方的询问和意见,如有异议,请于2009年11月17日下午1730以书面形式提出,联系方式见附件。 成都市政府采购服务中心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附件 成都市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采购项目技术、商务条件及投标人资格条件 1.1. 技术参数要求 1.2. 项目背景 “5.12”汶川大地震后,地质灾害频发,部分地质环境条件十分脆弱的地区被地震重创。一方面,地震后原有的山体裂隙加速“发育”,甚至贯通,新裂隙大量产生,山体稳定性大为降低;另一方面,地震产生的大量松散堆积物,成为泥石流等灾害发生的重要条件,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及灾害点的监控管理势在必行。成都市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是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地质环境三维展示、预案推演、态势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能够实现信息化基础之上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功能,同时还能极大的提高对防灾减灾工作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灾害的预防治理提供辅助决策。 1.3. 系统设计原则 为确保系统建设的质量和进度,系统设计须遵循以下原则 1.3.1. 面向对象设计 系统应采用成熟的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方法,以层次化的方式组织架构,整体设计贯彻“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可实现良好的软件非功能性需求,充分保证系统的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和良好的模块结构。 1.3.2. 可扩展性 系统应根据需求方现有基础设施情况及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同时充分考虑未来系统的发展,如网络基础设施改善和业务工作拓展,可以方便地进行组件升级更新。 1.3.3. 兼容性 该系统涉及已在使用的地质灾害数据库和气象部门的信息系统,因此必须与在用系统保持兼容性,并且考虑在用系统升级更新之后的继续兼容问题。 1.3.4. 稳定性 为保证平台稳定可靠,设计中应考虑了对关键信息节点的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管理及故障恢复机制,并根据需要考虑数据高速缓存以及同步等机制。 1.3.5. 安全性和保密性 考虑到信息在保存和通信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除短信应急应用方式外,通信报文等各类传输信息均以加密方式进行传送,所有保存文件(如预案、日志等)进行分级加密保存。 1.4. 系统需求 1.4.1. 需求概述 成都市于2008年成立了地质环境监测站,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是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之上开展的工作,在规划的初期就充分的考虑了平台建设的综合集成问题,避免在长期的信息化建设之后形成一个一个的信息孤岛,资源、信息、计算功能不能共享的问题。 因此,初期我们按照需求规划了满足自身需求的综合集成平台,构建开放式的软件体系架构,分别从通信基础、信息共享、功能互通等几个方面作了全面的设计规划。 成都市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其实质上是基于分布式计算思想建设的一个分布式计算环境,我们希望将来我们陆续所建立的软件系统都能够在网络计算环境支持下实现接口能兼容、信息能互通、功能能共享。 中间件平台主要解决综合集成的问题,要求实现名录配置服务、网络环境的登录验证、公用数据传输服务、网络环境中信息的订阅与分发、(多项)专用计算分析服务的部署、网络中资源的分级鉴权管理机制、运行监控服务等功能。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子系统是在综合集成平台的支撑下的专业应用系统,用于完成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功能,可以在有图形用户界面及无界面的两种情况下正常工作,产生多种方式的输出,具体需求将在下面的章节详细描述。 三维地质环境展示系统用于可视化的展示成都市范围内地质环境,具有一些通用的浏览、计算、测量等功能,同时还能够对地质灾害灾点实现可视化的管理。 1.4.2. 系统功能需求 1.4.2.1. 综合集成平台 1.4.2.1.1. 概述 综合集成平台完成信息整合功能并提供客户端功能调用接口组件,使得客户端应用可以直接使用接口组件实现登录、通信、数据传送、服务调用等等一系列底层功能,无须了解底层控制协议等实现细节。本平台要求全部从底层自行研发,不能采用现有多个商业平台组合来设计解决方案。 1.4.2.1.2. 名录配置服务 名录配置服务是整个网格环境寻址的基础,能够解决信息节点的动态接入问题,使网格环境能够适应网络组织结构的动态变化,当某一接入节点位置信息发生变化的时候,仅仅需要在网格提供的名录服务中更新相关信息即可使整个网格环境中其他的信息节点都能够动态的寻址到正确的节点,节点的位置变化对其他节点完全透明,不需要更改另外的任何配置信息。 名录配置服务同时具有配套的应用程序,用于编辑、修改网络中所有节点的相关信息,配套的应用程序修改过的网络配置信息可以发布到中间服务器之上,其更改可以立即生效。 1.4.2.1.3. 网络环境的登录验证 整个平台作为一个分布式计算环境是一个逻辑上的整体,整体平台由综合集成平台实现单点登录控制机制,使用角色授权的方式对系统中所有资源(地灾数据库、气象信息、实时信息、计算分析服务、通信传输服务等等)的使用权限实现统一管理。 用户终端登录时使用管理机构提供的用户名、密码登录,默认就具有了该用户角色所授予的权限。 要求提供配套的应用程序供管理员对角色和资源访问权限做配置,其更改要立即在整个网络环境中生效。 1.4.2.1.4. 公用数据传输服务 部署在综合集成平台之上的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多种接口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手段,针对数据的发送支持网络报文的方式(支持TCP及UDP两种接口)、短信的方式等等。 针对数据的接收(例如地质灾害现场人员通过手机短信或者GPRS终端发来的数据),提供多种通信接口的侦听及数据接收,包括网络接口(支持TCP及UDP两种接口)、手机短信、GPRS拨号等等。 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组件提供的统一的接口方法实现数据的收发操作,同时要通过中间平台实现对数据通信资源的统一鉴权管理。 需考虑单点、多播、广播等多种传送方式,考虑必要的数据缓存设计。 1.4.2.1.5. 网络环境中信息的订阅与分发 信息订阅与分发服务是建立在预定义的信息分类基础之上的,支持具有逻辑分类属性的信息传送和接收操作。 平台中具有相应权限的节点,可以作为信息的消费节点针对信息进行订阅操作,平台应该能记录此订阅动作,当一旦存在新的信息传送到中心服务的时候,服务器会自动向订阅过此分类信息的客户端分发。 所有的收发动作及事件响应的底层控制协议及通信控制流程必须全部封装在客户端接口组件内部,对外提供简单易用的接口,第三方人员通过调用接口实现信息的发送,通过提供必要的特定处理过程来实现对数据的特定处理。 考虑必要的数据缓存设计。 1.4.2.1.6. 专用计算分析服务的部署 按照我们的设计理念,网络环境中一些可重用、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计算逻辑可封装为网络中的服务。 基于“让专业的人员做专业的事情”的理念,通过网络服务的形式封装所有的专业服务,并提供封装所有底层操作的开发SDK。 服务的开发者使用此SDK可以建立服务应用、注册到综合集成平台并侦听服务请求,而不需要关心如何建立一个侦听端口,双方用何种通信协议通信,结果如何能够保证将结果正确的发送到服务的请求方等一系列问题。 1.4.2.1.7. 运行监控服务 很多时候网络中的节点是一些客户端应用,而并非24小时在线的驻留服务程序,因此存在不断的上线和下线的情况,平台需求对此进行一些必要的监控,根据情况的不同,实时必要的数据缓存等策略,以避免因节点未上线而引起的重要信息丢失。 同时网络中的一些重要服务也可能因为服务器硬件或者软件故障而失效,这个时候也需要我们的网络具有基本的诊断监控功能,以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处理突发情况。 运行监控服务同时提供一个查询接口,使具有相应权限的查询者能够获取目前网络内节点的活动情况。 1.4.2.2.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 1.4.2.2.1. 地质灾害信息管理 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地质灾害数据库系统,辅以GIS系统,管理隐患点的位置、编码、类型、时间、隐患级别、隐患规模、稳定状态、地质地貌、危害评估、发展趋势及防治措施预案等,以及有关地质灾害信息和预警预报。提供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功能,支持浏览、图层控制及查询功能。 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包括灾情类别、特征、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地质灾害记录文本信息和现场照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预警预报,提供基于GIS系统的地灾分布功能。其中,地质灾害信息上报包括PC终端和无线PDA终端上报两种途径。 1.4.2.2.2. 地质监测信息管理 群测群防网络信息管理。用于对各地的群测群防网络信息进行维护管理,对地质灾害点的群测群防数据的录入、编辑、维护和查询等,便于灾前、灾时的监测、巡防、应急、求援等工作的开展。 群测群防监测信息管理。提供对监测信息的录入、编辑、维护和查询等功能,监测信息包括监测时间、地表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发生异常现象时间等内容。其中,地质监测信息上报包括PC终端和无线PDA终端上报两种途径。 1.4.2.2.3.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综合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有关地质、基础地理信息、地质灾害信息和降雨量、人类工程活动程度等因素,用地质灾害分析模型,分析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和分布范围,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区域化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通过综合集成平台,结合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气象预报信息,以及系统给出的区域化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决策是否发布预警预报信息以及信息内容。 预判及发布的过程中是否加入专家判读人工参与的元素需经进一步需求探讨明确。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途径包括PC值班终端、无线手机、PDA终端等,其发布通信方式均通过综合集成平台统一管理。 地质灾害预警计算分析功能需以服务的形式驻留在中间服务器上以供将来的需求扩展。 1.4.2.2.4. 应急预案管理 包括应急预案文书上传、维护、查看等管理,以及有关地质灾害隐患点、灾害类型、预案实际应用情况等。 1.4.2.2.5. 组织机构管理 包括成都市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及联络员,办事机构及应急指挥部成员,地质灾害专家库等。 1.4.2.2.6. 系统管理 用户管理 管理政务网PC终端用户、无线终端用户,包括订阅、分发、查询等操作访问权限和权限有效期的管理。 备份恢复 对系统进行备份、恢复。 日志管理 对所有用户的登录、使用、注销本系统等操作访问日志进行管理,提供审计跟踪功能。 1.4.2.3. 三维地质环境展示系统 1.4.2.3.1. 数据维护功能 1、基础空间数据维护 1)矢量数据导入数据库提供简单的用户操作界面实现多种数据格式导入功能; 2)栅格数据导入数据库提供三维GIS使用的数据导入功能。 3)实现DEM计算功能实现DEM计算并能够生成三维GIS使用的格式。 2、专题数据维护 1)单个数据录入三维环境下的单个灾点数据输入由鼠标在图上根据指定坐标得到位置,并输入属性信息,数据包含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不同类型。 2)批量数据录入按照一定的文本或Excel表格式编辑数据批量录入到系统数据库。 3)专题数据导出按照多个不同用途的模板实现报表打印或输出成Office文件。 3、其他数据维护 用户数据维护创建、修改用户信息,实现权限管理。 1.4.2.3.2. 基础功能 采用三维数字影像地球模型,显示方式真实直观,地图操作模块采用人性化设计理念,通过简洁的方式向用户提供灵活的地图浏览操作手段以及实用的地图控制功能。 1、三维交互浏览 系统可以通过鼠标、键盘、操纵杆、控制面板或者任意组合方式来控制浏览的速度、高度视角,使得用户可以灵活、便捷的在三维场景中浏览漫游,操作简单,易于使用。随着鼠标的移动显示到达的地域名称、状态栏坐标切换显示。 1)缩放通过鼠标滚轮滚动方式或者左下方的工具条来自由缩放三维影像,可以从不同的高度来浏览窗口,并且可以直接定位到房屋、街道、城市、国家、全球的高度。 2)平移通过鼠标的点按动作,根据鼠标移动的方向,实现对三维地球任意方向的平移; 3)拖动通过鼠标的点按动作,根据鼠标移动的方向,实现对三维地球任意方向的拖拽; 4)旋转通过点击旋转按钮,让用户以屏幕中心点为中心,做三百六十度环绕飞行,可从不同的角度查看目标,以便更加全面的查看对象属性; 5)指北当三维地球处于任何倾斜状态时,指北功能能够实现对影像在3D窗口中的上方为地形的北方; 6)居中通过鼠标双击三维地球上的某一兴趣点,向该兴趣点移近,并使该兴趣点自动在三维窗口居中显示; 7)路线勘查系统可以选择预先定义的路径进行飞行漫游,也可以自定义路径进行飞行漫游,并可以控制飞行过程中的观看速度、角度和姿态。 8)快速定位系统提供对重点区域进行快速定位功能。 2、量算功能 系统提供多种量算功能,用来计算两点或多点之间的距离或多边形区域范围内的面积。主要包括如下功能 1)水平距离测量可自由测量任意折线段路径水平距离,并显示出结果。 2)地表距离测量以对三维场景中任意两点距离进行计算,并显示出结果。可以用于泥石流实际流经距离、滑坡滑动实际距离、崩塌翻滚的距离等数据的量算。 3)垂直距离测量可以对三维场景中任意一点到指定高度的垂直距离进行计算,并显示出结果。 4)面积测量可以对三维场景中指定多边形面积进行计算,并显示出结果。可用于汇水、塌陷、滑坡等面积量算。 5体积测量 可以对三维场景中指定多面体体积进行计算, 并显示出结果。 3、其它基础功能 1)图层控制系统可以按图层管理数据,并按图层对数据进行加载和卸载; 2)我的收藏系统用户可以设定及编辑兴趣点,保存在数据库中,下次登陆时仍然可以访问到,用户可以加载已保存在服务器上的标绘信息; 3)屏幕快照提供快速截图工具,可以对三维窗口进行快速捕捉和存储,将三维地形窗口的影像保存为bmp、jpg 等格式的图片,便于传阅、分析和保存。同时,用户可以自定义设置图片的尺寸,便于输出高分辨率的用于打印制图用的图片。 1.4.2.3.3. 查询功能 三维平台下实现查询功能,采用提示条Tip的方式显示初级信息。 1、 地名查询 系统可以按地名进行查询,在输入所要查询的地名后,系统将自动定位到所要查询的目标位置。 2、 灾点编号查询 系统可以按灾点编号进行查询,在输入所要查询的灾点编号后,系统将自动定位到所要查询的目标位置。 3、 灾害损失数量查询 系统可以按灾害损失进行查询,在输入所要损失数量区间后,系统将自动定位到所要查询的目标位置,有多个结果,择提供选择列表。 4、 人员伤亡数量查询 系统可以按人员伤亡数量进行查询,在输入所要损失数区间量后,系统将自动定位到所要查询的目标位置,有多个结果,择提供选择列表。 5、 道路查询 系统可以按道路进行查询,在输入道路名称后,查询到该道路并自动定位过去,沿道路飞行浏览; 6、 空间查询 任意勾画一个区域,选择查询图层,系统将把该区域内的所选图层中的所有空间对象查询出来。选择查询结果对象,系统将自动定位到该对象; 7、 建筑物属性查询 系统中任选某建筑物,将可以查到该建筑的属性信息及相关图片资料和房屋顶视图; 8、 坐标定位 根据坐标进行定位查询,输入查询对象的坐标信息后,系统将按坐标进行定位。 1.4.2.3.4. 数据编辑与分析 1、 图形编辑 系统提供一套包括标注、自由线、折线、多边形、箭头、模型等编辑、修改工具,用户可以在客户端根据自己需要在三维场景中规划、设计、标绘地物、符号以及3D模型来实现自己的应用,并可保存,对于实际的需要,用户可以保存信息到服务器。 2、 绘制略图 使手或书写笔在电子白板或触摸屏上自由绘制略图。可用于灾害分析、讨论问题、汇报情况,也可多人在屏幕上勾画图形、交流思想、制定方案。作为交互的显示设备可以固定在墙面或平放于会议桌面。 3、 三维地形局部修改 通过选定区域实现地形的沉降或隆起,并可以选择羽化值。在有塌陷滑坡等灾害地点可以进行人工交互初步修改,无需精确测量,快速更新因灾害导致地形变化情况。 4、 统计分析 系统可以使用行政区域或灾害区域对相应范围内的灾害点属性进行统计,在三维场景里生成柱状、饼状立体专题图形,并标示数据。 5、 灾害区域影响分析 通过选择灾害点或范围,根据参数可以分析其影响范围。 6、 剖面分析 选择一组点,分析形成的折线经过的地形剖面,可以用于各种灾害点地质剖面分析。 7、 三维场景等高线分析 在三维场景里通过选择区域,动态生成等高线叠加显示在地形表面。增强地形地貌的量化判读功能。 8、 威胁(扩散)分析 以灾点为中心,以一定半径向外扩散,分析灾害影响的目标。 9、 坡度坡向分析 在指定区域生成坡度、坡向数据,以图形的方式表示。可以把指定区域内的坡度坡向分布情况可视化显示,为分析滑坡、泥石流灾害势能、方位提供辅助决策。 10、 灾害统计分析 设定一个选择区域,分析该区域内各种灾害的属性信息,制作统计图表,并对灾害点着重图形闪烁表示。 11、 灾点密度分布分析 在制定区域或选定的行政区域,根据灾点级别或其他参数实现饼状专题数据表示,从宏观的视角掌握成都市灾害点分布密度情况。 12、 地层及地质构造分析 对灾害区域的地层及地质构造进行三维建模、 在查询时抬升至地面上,可用于直观的全方位的观察分析该地域地层地质构造对灾害的影响程度。 1.4.2.3.5. 预案推演 系统能够支持设定在降雨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成都市多处地质灾害点发生灾情突变或者出现新的灾害威胁,救援部队按照既定的预案分组编队作业、按照规划路线第一时间赶往灾点、为救援工作的展开、灾害等级的初步评估做好及时、科学的分析,为上级领导及救灾部门展开工作提供第一手情况。 整个过程都要求能在系统里反复演练、论证,在突发灾情时可以选择或组合多个预案进行应对。 1.4.2.3.6. 系统管理 1、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主要是对本系统的用户进行创建与维护,以树型结构来组织用户系统。具体的功能分为添加用户、修改用户、删除用户、用户权限修改、查看用户基本信息、用户查询。 2、权限管理模块 权限管理就是对资源操作的权限控制管理。 主要包括权限的定制和权限的分配,权限定制就是以实际业务中的责任职权为原型,将其抽象为计算机认识的方式;权限分配就是按照实际工作中用户担任的职位、拥有的职权,分配给用户对应的权限。 3、日志管理模块 日志监控模块主要是对用户的操作事件进行实时监控,操作事件包括系统登录等一系列操作,可提供指定用户或指定时间段等组合查询功能,可对日志进行备份和日志删除。用户使用日志最基本的应记录用户名,用户登录系统的时间,用户退出系统的时间。 在本系统中,有各种操作权限的操作人员从事其权限范围内的操作。记录历史操作记录对监测系统运行状态,为事后监督提供直接依据,对防范系统安全有重要作用。 日志管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定义需要记录日志的操作,二是对记录的日志按时间、操作员、操作动作进行查询以及定期清空日志等日志维护工作。这些操作都应该由系统管理员完成。日志维护功能主要是检索、打印和清空日志。这里我们提供了按时间、操作员姓名、操作机器的IP地址、操作动作排序进行检索,并可将其存档。在日志增长是一定长度时可以将其清空。 1.4.2.3.7. 更进一步的需求说明 在三维地质环境展示系统中的某些计算分析功能经进一步的探讨,将可能作为网络中的计算分析服务的形式进行部署。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的输出将可能采用三维地质环境展示系统作为其前端输出平台之一,以适当的形式展现。 注意本文档描述为系统的主要功能需求,项目实施须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或扩展。 1.4.3. 非功能性需求 1.4.3.1. 应用系统安全要求 1.4.3.1.1. 实现用户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 要求结合运用市国土资源局现有数字认证平台,实现用户身份认证,重要信息要求实现数字签名。 1.4.3.1.2. 访问控制管理 防止非法的访问和数据篡改。对重要数据的人工变更操作记录操作日志。 1.4.3.1.3. 实现用户分级授权管理 对系统用户能进行分级授权,能对不同用户授予不同权限和角色,实现分级管理。 1.4.3.1.4. 运行速度要求 (1)常规操作要求软件没有明显停滞;对超出响应时间要求的响应要求提供进度条或图标等方式来告诉系统使用者需等待的时间;对网络流量予以事先估计,根据硬件能力限制网络会话的最大数目,保证网络服务质量。 (2)查询响应时间 1)普通查询响应时间少于5秒; 2)大数据量查询响应时间少于15秒; 3)标准图形数据查询响应时间少于15秒。 1.4.3.1.5. 准确性和稳定性要求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软件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差错(各类错误或不合理的输入、系统组件之间的设计不完善而造成的信息传递错误等)的处理能力。它包括正确性和健壮性两个方面 (1)系统的正确性是指本系统本身无错误,它能在未来的软硬件环境下正确地完成所期望的数据输入、管理、查询、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以及辅助管理等各项功能; (2)系统的健壮性是指在不合理的操作(如命令错误、输入超界数据、所提供的参数不合理等)情况下系统仍能够运行,或自动调节和纠错,或停止运行并提示错误,或做纠错记录并继续运行,或给出错误信息后转到预先规定的错误处理程序处理运行。 (3)系统软件设计、开发时,要求对各种可能存在的数据或操作输入差错、各个组件之间信息交换会出现的错误等充分估计,并分析和罗列种类和范围。 1.4.3.1.6. 可靠性要求 系统不存在致命的故障(bug);保证系统运行不出现死机。系统提供724小时的连续运行,平均年故障时间少于3天,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少于24小时。 1.4.4. 系统实施的工程管理要求 要求针对系统的研发过程实施完善的流程控制,严格按照软件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管理好软件的研发过程,提供完整的分析、设计、测试、过程控制计划、质量保证计划等等相关文档,并作为产品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提供。 每一阶段的需求及设计等相关文档,须得通过采购人的审核签字之后才能进入实际实施,采购人要介入到具体的项目监督工作之中,要求严格组织好项目的设计回访及代码回访等工作,采购人代表具有随会监督并驳回项目方的不当设计及代码的权力。 要求实施完整的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压力测试,需要提供完整的测试计划文档及执行的相关数据表格,测试设计阶段应该作为软件设计的一部分并入审核。 1.4.5. 系统环境要求 系统架构B/S、C/S混合; 应用系统开发平台 C; 应用服务器环境Window Server 2003; 操作系统支持环境要求要求所有使用的底层软件以及开发的软件同时支持32位和64位操作系统; 1.5. 知识产权 应用系统的知识产权完全归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所有。 1.6. 项目进度及质量保障要求 1. 交行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80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的系统开发、部署、测试、预审、联合调试、试运行并验收上线。 2. 合同签订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须提交项目计划书。 3. 预审之前2个工作日内须提交需求开发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及详细设计说明书。 4. 测试完成后2个工作日内须提交阶段测试报告。 5. 用户使用手册、项目总结报告、可执行代码与源代码、测试总结报告,作为验收内容,须于验收完成时同时提交。 6. 质量检查、风险管理、配置管理等执行工作须有相关文档记录,于验收完成时同时提交。 1.6.1. 付款方式 签订合同后一周内,由中标人提供项目技术方案(包括进度计划)和参与人员清单,在采购人评审通过后,付款30,系统开发完成开始试运行一个月内,付款25,通过验收后一周内,付款35,1年免费服务期结束后一周内支付10的合同款。 1.7. 最高限价要求 本项目投标报价最高限价为人民币320万元,凡高于最高限价的投标报价,将视为无效投标报价文件。 1.8. 合格投标人的条件 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少于300万元人民币,公司成立时间五年及以上; 2 具有测绘乙级(含乙级)以上资质; 3 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及软件企业认定证书; 4 投标人应具有地质灾害行业类似软件登记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或所提供产品采用的底层软件生产厂商针对本项目的唯一授权书原件。 5 自2006年以来,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含自治区)各行业实施过至少1个以上软件三维工程软件开发业绩(需提供软件销售合同或项目合同或项目验收报告复印件,采购人有权查验原件); 6 承诺提供所有此次开发软件系统的全部源代码。 7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他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8 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1.9. 联系方式 采购人 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联系人 李永乐 联系电话13982170999 集中采购机构成都市政府采购服务中心 联系人付博一、陈颖 联系电话/传真028-86271454、86770551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