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边山公路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及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_图文(1).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某边山公路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及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_图文(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某边山公路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及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_图文(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某边山公路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及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_图文(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某边山公路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及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_图文(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某边山公路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及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_图文(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12 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2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 晋中030620 摘要公路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与公路沿线及其周边的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边山地带往往是崩 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线路沿程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决定了线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其特殊性。本文以山西太原西山运煤公路专线为例,简要地介绍了线路工程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基本特点,对线路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质灾害;崩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土地适宜性 0 前言 拟建公路为运煤专用线路,为减少大型运载车辆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拟沿城市边山地带新建运煤专用公路,线路总长43km 。而边山地带往往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加上该线路邻经城市边山煤矿采空区,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对公路工程沿线进行周详的地质环境调查,查明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为建设单位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一定依据,为尽可能减少因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1 工程概况 拟建线路位于太原市西部,沿边山总体呈近南北走向,线路里程K0000-K43076,全长43.076km ,拟建工程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时速为60m/h,路基宽12m ,全线共设置长380m 的隧道1座,总长3945m 的大桥11座,总长378m 的中桥5座,总长29m 的小桥2座,涵洞共计45道;分离式立交7处,天桥14处,通道20处。 2 地质环境特征 2.1 拟建线路评估范围的划分 线路沿程地形地貌复杂,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拟建公路属“重要建设项目”,沿线边山地带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点多,影响范围不仅限于线路两侧,工程建设还有削坡、架桥等复杂工程有可能对周边也产生影响,原则上线路工程评估范围以线路中线向两侧外扩1000m 为限,评估面积约86km 2。 2.2 地质环境特征 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将线路评估范围划分为低山丘陵区、冲洪积倾斜平原区、冲积平原区(见图1),其中低山丘陵区长占线路总长的50.2,冲洪积倾斜平原区占线路总长的20.9,冲积平原区占线路总长的28.9,线路K0000-K9800与K37000-K43076段评估区呈现平原区的气候特征,K9800-K37000段评估区呈现山区的气候特征。评估区内地表水系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汾河、虎峪沟、玉门沟、九院沙沟、冶峪沟、风峪沟等,除汾河长年有水外,其它河沟均属季节性河流。 评估范围位于太原断陷和西山向斜次级构造单元内。区域地层走向以NE 向为主;断裂构造以走向NE 、NNE 向平行排列的高角度断裂为主,次为NW 向断裂带;褶皱构造不甚发育,以走向NE 和近SE 向舒缓褶 2010年增刊第1期 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Surveying 813 皱为主。评估区内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下古生界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及新生界新近系、第四系。 评估范围内大面积为黄土(Q 3)覆盖,汾河、虎峪河等河沟中,为全新统(Q 4)冲积、冲洪积碎石、砂卵石、亚粘土。评估区线路西侧长约16km 地段出露有软硬相间的灰岩、页岩或砂岩、泥岩。总体上岩层产状较为平缓,岩体结构为软硬相间,软质岩体抗风化能力差,易软化、泥化,被水侵蚀掏空,降低抗滑力,从而使上覆岩体产生滑动或使上部硬质岩石形成临空面,形成危岩体或石质崩塌。 图1 线路评估范围地貌分区 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3.1 泥石流灾害 拟建线路紧邻边山布设,沿途跨越多条沟谷,较大的沟谷有风峪沟、冶峪沟、九院河沟、虎峪沟、玉门沟等。据调查,1996年8月4日,由强降雨诱发,九院沟、虎峪沟、玉门沟及风峪沟发生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曾造成西山部分矿井坑道进水,设备被淹,并有人员伤亡。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当次泥石流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8.16亿元。 泥石流发生有两个必备条件,一个是降雨量,一个是物源。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表G .1,5条沟谷的泥石流易发程度均为中度易发。对照规范附录B 中的表B.1,评估区具备爆发泥石流的降水量条件,强度较大的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份,雨量大,来势猛,持续时间较长,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 水的作用一方面是浸润饱和山坡松散物质,使其向下滑动的摩擦阻力减小,另一方面水流对松散物质的侧蚀掏挖作用产生滑坡、崩塌等,增加了泥石流形成的物质来源。而随着煤矿的不断开采,采煤引发的沟谷边坡土体松动,产生了崩塌、滑坡,也增加了泥石流物源,在河道处进行的城市建筑对河道产生堵塞,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加大。 图2 虎峪沟泥石流示意图 814 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Surveying 2010年增刊第1期 建设工程在沟谷处往往是以桥梁形式跨越,均位于可能发生泥石流的沟谷堆积区或接近于堆积区(图2),每座桥梁的造价均大于500万元。泥石流可能冲毁位于沟谷中的桥墩,使桥梁发生破坏,对建设工程产生危害,其危险性大。 3.2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 (1)崩塌 经调查,评估区现状发现有5处典型崩塌,其特征见表1。与线路距离较近,可能对线路产生影响的是B 5崩塌。该崩塌属人工切坡,因坡度过陡,临空面大引发崩塌。目前坡体较为稳定。 崩塌统计 表1 规模 编号 与线路位置关系 类型坡向()坡角()长(m 宽(m 厚(m 体积(m 3影响 因素 稳定性 B 1 K8900左950m 岩质75 201500 小型采石 不稳定 B 2 K10220左300m 岩质70 202500 小型 人工采石 削坡 稳定 B 3 K10750左100m 岩质85 15450 小型 人工采石 削坡 不稳定 B 4 K11450左300m 岩质50 152 600 小型 人工采石 削坡 稳定 B 5 K13800左50m 土质85 3 1 300 小型 人工 开挖 稳定 建设工程高挖方路段 表2 序号 里程桩号 长度(m ) 最大挖方高度(m ) 挖方高度大于15m 的长度(m ) 边坡岩性 1 20 Q 3、Q 2 Q 3、Q 2 Q 3、P 2s Q 3、Q 2、P 2s Q 3、Q 2、P 2s Q 3、Q 2、P 2s 7 占线路总长度 工程建设中有多处挖方,其中可能产生崩塌、滑坡的典型高挖方路段有6处,见表2。在线路K26000-K36800段沿线路西侧低山丘陵区断续有高低不同的边坡挖方工程,而线路东侧断续分布有不高于10m 的填方边坡。 在线路K22158-K22538处拟建长380m 的隧道一条,隧道高5m ,宽12.5m ,为拱式单道隧道。隧道最大埋深43.4m 。 (2)滑坡 经调查,评估区现状发现有8处典型滑坡,其特征见表3。可能威胁到线路的滑坡为H 6和H 8滑坡。H 6位于拟建线路黄坡大桥的北端,为土质滑坡,现状条件下危害性小,当修建桥梁时,对坡体开挖可能导致滑坡复活(图3),从而可能威胁到施工人员及设备或直接威胁桥体工程。 上述已有边坡崩塌、滑坡或开挖、填方边坡,组成岩性上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亚砂土,下部为中更新统粘土、亚粘土和基岩。在降水、重力、振动等因素影响下,在施工过程中或工程建成后,边坡部位上部松散地层极易沿层面发生崩塌、滑坡。可能对现场施工人员构成威胁,或在公路建成后可能阻断交通,并威胁过往车辆。预测建设工程在上述路段地质灾害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 2010年增刊第1期 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Surveying 815 滑坡统计 表3 规模 编 号 与线路位置关系 类型 坡向)坡角) 长 (m )宽 m )厚 m )m 3级 别 影响 因素 稳定性 H1 K9710左500m 岩质80 1000中 型断裂 较稳定 H2 K10800左900m 岩质10080000 小 型暴雨 较稳定 H3 K14310左550m 土质40 80 32000 小 型暴雨 稳定 H4 K15000左600m 岩质51000 小 型暴雨 不稳定 H5 K16000左350m 土质35 20 8 5600 小 型暴雨 较稳定 H6 K16200右 20 m 土质70 12099000 小 型暴雨 不稳定 H7 K16500左350m 岩质240 17011 449000 中 型 暴雨 较稳定 H8 K34250左 80m 岩质10 100 38 40000 小 型 暴雨 不稳定 图3 H6 滑坡示意图 3.3 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线路K14800-K16300、K19900-K20400及K20400-K21500处穿越煤矿2、3号煤层采空区。据调查访问,已出现的地裂缝、地面塌陷距拟建公路最近约50m ,T 1采空塌陷区位于K15400左200m 处,采深约230~260m ,塌陷区面积约4000m 2;T 2采空塌陷区位于K15800左500m 处,采深约320~350m ,塌陷区面积约5600m 2;L 1裂缝位于T2塌陷内,线路K15800左500m 处,裂缝走向135,长约150m ,宽约1m 。开采时间为1994~2005年和2006~2008年,目前采空区、地裂缝、地面塌陷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对拟建公路构成潜在隐患。公路建成后,在运煤车辆动载荷作用下,采空区有可能发生残余变形,危害公路的正常运营。线路下伏煤层如若继续开采,地表变形量、变形影响范围会更大,预测线路在K14800-K16300处及K19900-K21500遭受采煤引发的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害性大,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大于500万元。地质灾害危险性大。 3.4 综合评价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附件1中表8-1,将线路评估范围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中、小三个区。 816 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Surveying 2010年增刊第1期 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A )为线路K4000K7000与K10100K26000段,分为2个亚区,占线路总长的43.9,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其中挖方引发的边坡崩塌滑坡危险性中等,地裂缝地面塌陷危险性大,泥石流危险性大; 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B )为线路K26000K36800段,占线路总长的25.1,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挖方引发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 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C )为线路K0000K4000、K7000K10100及K36800K43076段,分为3个亚区,占线路总长的31。 依据技术要求8.3.3将公路工程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的路段划分为基本适宜区,危险性中等区的路段划分为基本适宜区,危险性小区为适宜区。 4 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一般是在工程详细勘察之前做的工作,对所调查到的地质灾害点往往处于宏观定性评价,所提防治措施是警示性的,评估成果不能完全满足灾害治理工程的需要,需进一步开展地质灾害勘察、治理设计等相关工作才能获得较准确的各灾害体的物理力学参数,为治理工程提供可靠依据。 对于该所遭受或引发的地质灾害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对拟建线路下伏煤层采空引起的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应分别对待,对采空区进行详细勘查并按相关规范进行治理,对压煤区留设保护煤柱。 对沿线路边山工程切坡引发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按相关规范(GB50330-2002),切坡时留安全坡角,高陡斜坡应分台阶开挖,修护坡、排水沟等。 对线路沿线泥石流沟谷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主要是按相关规范(JTJ024-85)设计、施工桥梁,修固定排水沟渠,在沟谷汛期应加强监测,排查隐患,疏通沟谷堵塞物。 5 结语 (1)、该运煤专线公路工程,所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桥梁、隧道、涵洞等工程量繁多,沿线已有地质灾害和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有泥石流、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等。有工程建设高挖方典型路段6处,总长2780m ;沿低山丘陵区线路还断续有15m 以下挖填方路段,总长10.8km ,建议应对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长期的监测体系,以便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地质灾害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 (2)、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中应加强地质环境的保护,尽量减轻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尽可能避免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对沿线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堆渣,要按照相关规范、标准(GB18599-2001)对固体废物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堆放、贮存、处置,以免造成次生危害。 由上可见,在工程建设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必要的,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工程运营后都提供了一定的警示作用,为保护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灾、减灾起到了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9 [3] 刘传正,地质灾害勘察指南[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4] 金太平,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野外工作方法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5(17) [5] 熊鹰,袁素凤,如何做好高速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J],山西建筑,2009(35) Risk assessment on geological hazar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in highway engineering AbstractGeological hazards of highway engineering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its surrounding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 and the susceptible areas of geological hazards such as collapse,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are often found in mountain front,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geological hazards risk assessment is determined by long lines and complex condition of terrain and geology. Taken a highway line of Taiyuan west-mountain in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hazards assessment in line engineering was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which will be helpful in the geological hazards assessment of line engineering. Key wordsgeological hazards;collapse;debris flow;risk assessment;land suitability 2010 年增刊第 1 期 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Surveying 817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