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 实 施 细 则 一、总则 为了开展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依据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目的 通过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摸清全国矿山基本现状及其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初步查明已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危害,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料、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二)任务 1.基本查明矿山基本情况; 2.概略查明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3.查明矿山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危害,具体包括 1矿山开发对土地资源和地质地貌景观的影响与破坏; 2矿业开发对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与破坏; 3矿山地质灾害类型、规模、损失及危害; 4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固体废弃物(废石、尾矿、煤矸石)堆放和废水(矿坑水、选矿废水、洗煤水、堆浸废水等)排放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和生态资源的破坏等。 4.调查与评价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及效果 1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地质环境建设成效; 2矿业废水、废渣污染防治、综合治理与效果; 3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效果。 5.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作出初步评估; 6.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7.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三)调查对象及范围 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在建矿山、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 (四)组织形式 1.成立由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环境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主管领导任组长、承担调查任务的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成员参加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项目的实施; 2.在领导小组协调下,由承担调查任务单位和各地(市)国土资源局组成联合调查工作组开展工作; 3.承担调查任务单位成立项目组,组长由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并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专业为员承担,成员由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组成,其中包括至少一名信息系统技术人员,项目组不能得少于6人。 (五)参照或引用的标准 [1]中化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2260-98 [2]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 GB958-89 [3]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 GB6390-86 [4]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 DZ/T0151-95 [5]地质矿产部关于下发矿山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的通知,地发(1998)47号 [6]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1年3月 二、设计书编写 (一)基本要求 1.设计书应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使工作部署明确并有充分的依据和可操作性,避免重复工作。 2.设计书应符合有关的标准、规范要求,内容完整,重点突出,附图附表齐全。 (二)设计书编写提纲 设计书编写提纲详见附件2。 三、技术路线及工作方法 (一)技术路线 充分收集前人资料,以及填表调查为主,对典型矿山进行实地调查与核查,辅以遥感解译。通过资料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评估,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对策建议。 (二)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资料收集 1收集内容 ①矿山自然地理背景资料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区位优势、居民状况、交通及经济状况、土地资源; ②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资料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 ③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状况资料,包括各省探矿权登记数据库和采矿权登记数据库等; ④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资料; ⑤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资料; ⑥其它方面的资料。 2收集渠道 地矿、冶金、水利、环保、能源(包括核能)、交通、土地等行业部门及矿山企业。 3技术要求 资料收集工作应在矿山实地调查、遥感解译等工作开展之前先期展开,在对本省矿山的各方面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进一步工作。通过分析前人资料初步了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矿产类型的分布特点及赋存条件;矿山企业的数量、类型及开采方式;主要存在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为确定下一步需要实地调查与核查的地区、矿山企业及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奠定基础。另外,还可以利用收集的资料去核查调查表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2.调查表发放与回收 1组织形式 由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召集各地市国土资源(地矿)局的矿管、地环等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举办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培训班,由承担调查任务的单位(各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讲解本次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目的、内容等,并详细介绍调查表如何发放、填写和回收;各地市矿管或地环部门召集县级矿管或地环部门召开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动员会,并在项目组技术人员的协调上举办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表填写培训班。 2技术要求 ①调查表发放调查表的制作和印刷由承担调查任务的单位(各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负责,承担调查任务的单位将调查表发放到县级矿管或地环部门,通过他们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表下发到各个矿山企业,由企业按照调查表要求内容逐一填写,对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不得遗漏,并限期将填好的调查表上交到县级主管部门,县级主管部门将回收的调查表整理后上交到地市级主管部门,地市级主管部门最后将调查表集中到承担调查任务的单位。 ②调查表填写调查表的填写以本实施细则所确定的表格格式及内容为主填写,如果某些矿山因特殊的矿山地质环境条件,本表格的设计格式及内容无法全面反映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者,可以另外附表填写。 调查表的各栏目内容要求全部填写,不得空项不填。以调查表中“地质灾害类型及危害”的填写例,如崩塌的发生时间栏内,如果矿山企业还没有开展过这方面的调查,不清楚具体情况,应填写“未调查”;如果已经进行过调查,没有这一灾种,应填写“无”;如果已经进行了调查,也有崩塌这一灾种,但具体的时间无法确定,应填写“尚未查明”;如果已经调查并有具体的数据,则据实填写。 ③调查表的回收、审核 对已发出的调查表应及时的回收和审核,对收回的调查表首先审查是否有填表人、审核人的签名,是否加盖了企业的公章,没有签名和加盖公章的表格一律视为不合格调查表;其次审核表格中填报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是否有未填项目。 如果签名和公章这两项齐全,但数据表中存在未填全的项目或有疑问的数据项,应通过电话或者说其它方式及时和企业的填表人取得联系并了解原因。通过审核与整理调查表,基本筛选确定出下一阶段需要实地调查与核查的地区与企业。对符合要求的调查表应该及时将表录入数据库。 3质量保证措施 ①矿山企业的调查表填写完成之后,应有填表人、审核人的签名,并加盖企业公章,公章名称应与表中所填写的矿山企业名称相一致。 ②调查表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有效表占回收表的85以上(有效表是指通过审核后的调查表)。 ③调查表的发放与回收情况应有较为详细的文字说明。 ④所有回收上来的调查表应统一编号并装订成册,并以附件的形式作为最终成果的一部分提交。 3.矿山实地调查与核查 1实地调查与核查矿山的选取原则 ①实地调查与核查的重点应考虑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城镇人口密集区、重要开发区、国家重点工程实施区等,重点部署在矿产资源集中区、国有大型老矿区、80年代中后期群采问题严重区、城市供水水源地等。 ②实地调查与核查的矿山要具有代表性,包括不同矿类、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开发方式以及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区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效果良好的矿山。 2实地调查与核查的数量大型企业100,中型企业80,小型企业及群采点35。 3实地调查与核查的内容 实地调查与核查的内容包括矿山基本概况、矿山占用与破坏土地及土地恢复治理情况、矿山废水废液排放情况、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矿坑排水对地下水影响情况、矿山次生地质灾害情况,具体内容如下表。 矿山基本概况调查与核查内容 1 矿山企业名称 2 采矿许可证号 3 法人代表 4 建矿时间 5 矿山面积 6 经度 7 纬度 8 企业规模 9 经济类型 10 设计生产能力 11 实际生产能力 12 矿山从业人数 13 矿类 14 矿种 15 采矿方式 16 生产现状 17 选矿方法 18 通讯地址 19 电话 20 传真 21 开采层位 22 开采深度 23 采空区面积 24 服务年限 25 填表日期 矿山占用破坏土地及土地恢复治理情况调查与核查内容 1 矿山占用破坏土地类型 2 尾矿库占用破坏土地面积 3 采矿场占用破坏土地面积 4 固体废料场占用破坏土地面积 5 地面塌陷区的面积 6 恢复治理面积 7 恢复治理措施 矿山废水废液排放情况调查与核查内容 1 矿山废水废液排放类型 2 矿山废水废液年产出量 3 矿山废水废液年排放量 4 矿山废水废液排放去向 5 矿山废水废液年治理量 6 矿山废水废液年循环利用量 7 矿山废水废液中主要有害物质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调查与核查内容 1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的类型 2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的堆放点数量 3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的年产出量 4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的年排放量 5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去向 6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的累计积存量 7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的年综合利用量 8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有害物质 矿坑排水影响情况调查与核查内容 1 矿坑排水的影响范围 2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幅度 3 矿坑排水对人、畜、耕地的影响描述 矿山地质灾害情况调查与核查内容 1 矿山地质灾害种类 2 矿山地质灾害发生时间 3 矿山地质灾害规模 4 矿山地质灾害影响范围 5 矿山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6 矿山地质灾害死亡人数 7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面积 8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4调查与核查的方法 ①座谈召开由矿山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了解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核查调查表内容。 ②走访项目组专业人员深入到矿山企业一线,走访矿山周围人群,与矿山企业沟通,核查调查表内容。 ③电话、传真、信函通过打电话、发传真、寄信等方式对调查表内容进行核实。 ④现场调查采用1/5万地形图作工作底图,按调查表中的内容逐项调查,必要时按照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应附加一些素描图。在调查过程中用数码相机对典型环境地质问题进行拍照,每座矿山不少于3幅照片。对于有重要意义的矿山点,可用GPS进行定位。在室内采用遥感解译的,可以利用现场调查的机会进行野外验证。 4.遥感解译 遥感解译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应采用较新的遥感资料,对重点矿区、重点区段进行地面塌陷、尾矿库、矸石堆、采场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遥感解译。使用遥感解译的工作方法如下 1遥感资料的选取遥感解译可选取的资料有美国Landsat-ETM、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图像或数据,时段最好为2001年59月份,重点区域可利用各类航片。 2解译内容利用遥感资料解译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面塌陷、采场、尾矿库、废渣堆、滑坡、泥石流等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3解译方法根据实际资料和设备情况,可采用目视解译、人机结合解译和计算机自动提取。解译的内容可以按实际规模大小标在1/51/10万地形图上,并填写遥感解译登记表。 矿山环境地质遥感解译登记表 图斑编号 坐标 环境地质问题 面积(公顷) 解译标志 4主要成果 ①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解译图(比例尺1/51/10万),用地形图为地理底图; ②遥感解译制等级表; ③典型矿区遥感影像集。 四、资料整理 1.对已有资料和经过调查所取得的资料及遥感解译成果进行整理分析; 2.“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的汇总整理 ①将收回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以县为单位分矿类进行整理,按照填说明中的“统一编号”编码规则,每一份表给予唯一的统一编号,并逐表进行审核; ②将以县为单位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装订成册,加印封面并进行编号; ③以县为单位进行资料汇总; ④根据汇总表的汇总成果,分析矿业开发对土地资料、水资源的影响程度;统计并分析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与潜在危害;总结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的措施与效果。 五、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主要成果图件编制 (一)主要图件 1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实际材料图(1500000); 2 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图(1500000); 3 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图(1500000); 4 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整治分区图(1500000)。 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实际材料图”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图”是必做图件。建议有条件单位完成“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图”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整治分区图”。 (二)图件编制 1.地理底图的编制 所有图件均采用统一的数字化1/50万地理图作为基本底图,底图的内容包含地形、水系和地物。其中地形以表面注记的形式表示出区域的巨型和大型地貌单元与地理单位的名称、分布,以符号表示出主要山峰与高程;水系表示到4级;居民地必须表示到县级,镇(乡)、村按专业需要合理取舍;公路表示到国道、省级道;铁路全部表示。 2. 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实际材料图编制 1矿山分布点表示根据调查所获得的矿山分布点坐标(经纬度地理坐标),在1/50万地理底图上绘制出矿山点,用符号表示出矿产种类、矿山规模。其中矿山规模的划分按照原地质矿产部关于下发(矿山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的通知(地发(1998)47号);矿产种类、矿山规模的图例符号和颜色参照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1999。大、中型矿山企业全部标出,小型矿山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矿类、不同开采方式、存在不同环境地质问题的矿山标出。若因同种矿产类型的矿山点分布比较集中(如群采点),无法在地理底图上一一标出,可以在该处位置处先标出大中型矿山企业,再标出小型企业,同种规模的矿山企业多个时,采用一个符号,在此符号的右上角用一个数字表示同类矿山点的个数。 2实地调查的矿山点表示经过专业人员实地调查的矿山点,在该矿山点符号的顶端标上一个红颜色小旗符号。 3经过核查的矿山点表示经过核查的矿山点,在该矿山点符号的顶端标上一个绿色小旗符号。 3. 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图编制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图以矿山为单位,主要表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直接以地理底图为背景。 1表示内容主要表示大、中型矿山及部分小型矿山所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矿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占用与破坏、地下水均衡破坏。其中,地质灾害的规模大小划分参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施细则中的主要地质灾害规模划分,见表1。 表1 常见地质灾害规模等级划分表 地质灾害规模 灾种与划分指标 大 型 中 型 小 型 崩塌 体积104m3 10 101 100 10010 20 202 1 10.1 500m,或条带宽5m 长500100m,或条带宽52m 长100m,或条带宽2m 地面沉降 沉降面积km2 500100 10010 10 最大累计沉降量m 1.00.5 0.50.1 0.1 注只要其中一项指标符合地质灾害规模等级划分表中上一级标准,即归属于上一级别。 2表示方法采用组合图例符号,图例符号采用“太阳花”形状,如下图所示。 其中,圆心表示矿山点的位置,从圆心向外第一圈半径为0.2cm,第二圈半径为0.4cm,第三圈半径为0.6cm;上半圆表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6种地质灾害,分别用红色、深兰色、黄色、浅蓝色、紫红色、黄绿色表示;圆圈表示地质灾害规模,从圆心向外第一圈表示小型,第二图表示中型,第三圈表示大型,属于哪一级别规模赋以相应的颜色,不存在的地质灾害以空白表示。下半圆表示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占用与破坏土地、水均衡破坏,属于哪一种类型,赋以及相应的花纹(见上图),不存在这种类型以空白表示。 3镶表、镶图 为了全面反映调查省份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在图面上镶嵌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汇总表,汇总表的参考格式如表2所示。另外,对地质灾害发育的重点矿山可以在图面上插入放大比例尺的操作镶图作进一步说明。 表2 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汇总表 矿 种 能源矿产 金属矿产 稀有、稀土 非金属矿产 合 计 煤炭 其它 黑色 金属 有色、铂族、贵金属 稀有、稀土、分散元素 化工及 冶金原料 建筑 材料 特种 非金属 矿业 废水 万吨 年产出量 年排放量 年处理量 年循环利用量 综合利用率 矿业 废渣 万吨 年产出量 年排放量 年处理量 年循环利用量 综合利用率 占用破坏土地 公顷 采矿场 排土(石)场 (含煤矸石) 尾矿库 地面塌陷 小计 生态恢复现状 土地恢复面积 地土复垦率 崩 塌 数量 总面积(公顷)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治理面积(公顷) 滑 坡 数量 总面积(公顷)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治理面积(公顷) 泥 石 流 数量 总面积(公顷)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治理面积(公顷) 地 面 塌 陷 数量 总面积(公顷)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治理面积(公顷) 地 面 沉 降 数量 总面积(公顷)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治理面积(公顷) 地 裂 缝 数量 总面积(公顷)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治理面积(公顷) 矿山排水对水土环境影响 区域水位下降 (影响范围) 地下水污染范围 土壤污染面积 调查矿山数量 排放废弃物矿山数量 复垦矿山数量 占调查矿山数 4.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图编制 1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原则与方法 ①评估分区原则以采矿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主,兼顾地质环境背景,突出重点。 ②评估区主要参考因子 已发生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规模、“三废”排放量及排放去向、占压与破坏土地的面积和类型、造成的危害与经济损失; 矿山性态环境恢复治理的难易程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开采方式、矿山企业规模与经济形式; 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区位条件。 ③评估分区方法定性、半定量法。 专家打分法; 工程类比法; 因子得分法等。 ④综合评估分级分不良、一般、较好三级。 2编图内容与方法 ①评估分区分为矿山(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估不良区、一般区、较好区。用Ⅰ、Ⅱ、Ⅲ分别表示矿山地质环境不良区、一般区和较好区,用数字表示同一分区的不同位置或影响因素。例如Ⅰ04表示第4个不良区。 ②为表达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的层次感,不同级别用同一色调的不同色度表示。 ③镶图、镶表 对重点区域可以在图面上插入放大比例的镶图作进一步说明;用镶表对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加以说明,格式如下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表 代 号 矿山环境地质综合评估分区 Ⅰ04 矿区地面塌陷不良区 5. 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整治分区图编制 1编制原则 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原则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矿产资源禁采区和限采区,如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风景名胜区、城市饮用水源地、重要交通干道直观可视范围内严禁采矿以及其它不允许开采或限制的地区,包括矿产资源开发易产生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地区; ②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分区原则结合各省矿产资源规划及生态恢复治理示范性工程矿山(区),着重体现本次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将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分区划分为急待恢复治理区、一般恢复治理区和加强保护区,并提出主要治理措施。 2编图内容和方法 ①禁采区、限采区(依照国务院2000年85号文和2001年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成果)用不同颜色表示,代号B表示禁采区、限采区,数字编号表示不同地段。 ②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分区原则将亟待恢复治理区、一般恢复治理区和加强保护区用不同颜色表示。代号H表示亟待恢复治理区,代号Y表示恢复治理区,代号J表示加强保护区,代号后的数字表示不同地段。 ③镶图、镶表 对重点区域或地段可以在图面上插入放大比例尺的镶图作进一步说明;用镶表对分区作进一步说明。 省矿产资源禁采区、限采区一览表 编 号 禁采区、限采区名称 B01 省国家地质公园 省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分区说明表 编 号 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分区 主要措施 H01 煤矿生态环境亟待恢复治理区 Y01 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区 J01 煤矿生态环境亟待加强保护区 六、信息系统建设 在开展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基础上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省级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第二阶段在完成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之后,建立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一)省级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1.数据库建设 1数据库的数据来源及性质 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数据的性质为不含空间位置信息的属性数据。 2数据库的数据内容 本次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所取得的矿山基本概况数据、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排放数据、矿山废水、废液排放数据、矿坑排放数据、矿山占用或破坏土地数据、矿山地质灾害数据、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等方面的数据。 3数据采集 由“全国矿山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子项目实施单位开发通用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录入平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子项目实施单位利用该平台将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使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建立的数据库在数据形式、数据结构上完全一致。 2.图形库建设 1图形库的数据来源及性质 图形库的数据来源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图形数据。数据的性质包含空间位置信息的空间数据。 2图形库的数据内容 图形库的内容包括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比例尺为125万或150万基本地理底图数据、地形地貌单元数据、矿山分布点图形数据、矿类或矿种分布点图形数据、矿山分布区图形数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区图形数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整治分区图形数据。 3图形库的数据采集 125万或150万基本地理底图数据可以直接采用测绘局发布的数字化图形数据;地形地貌单元数据有关现成的数字化数据可以直接采用,没有数字化的可以通过手扶跟踪数字化仪进行图形数字化;矿山分布点、矿类或矿种分布点图形数据可以根据数据库的坐标值直接生成;矿山分布区图形数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区图形数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整治分区图形数据等可以先在图低上绘制,绘制完成后通过手扶跟踪数字化仪进行图形数字化,或者利用GIS平台进行空间分析得到。 3.图像库建设 包括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