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6卷第 2期 2 0 0 6年 3月 中 国地 质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C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Ge o s c i e n c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d i t i o n V0 I . 6 NO . 2 M a r . 2 0 0 6 武汉城市 圈地质环境 与可持续发展 宁国民 ,陈国金 ,秦华刚 ,肖 音 1 .湖北省地质i 嘲 矗 院 水工环所 。湖北 荆州 4 3 4 0 2 0 l 2 .湖北 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湖北 荆州 4 3 4 0 0 0 摘要 武汉城市圈以武汉市为中心 .辐射周边 8市 。地 处j E 京一香 港与 上海一 重 庆 “ 十”字 型发展 轴 的交 汇 处 ,具有承东启西 、纵贯南北、得 中独 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 势 ,在 中部 6省 区具有 核心地 位 ,是 中部崛起 的 重要增长极 。本文根据圈域地质环境特点 ,从优势利 用与脆 弱性 分析人手 .按照扬 长避 短 、人一资源一环境 相 和谐 的原则 。从地学角度提 出了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方 略。 关键词 武汉城市 圈;地质环境 ;优势利用;脆弱性 ;可持续发展方略 中 图分 类 号 F2 9 9 . 2 7 6 . 3 l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l 6 7 1 - 0 l 6 9 2 0 0 6 0 2 0 0 3 8 0 5 随着我 国经济建设重心 由东向西梯度转移 ,中 部地区将迎来经济发展的 “ 快车道”时代。武汉城 市圈是湖北省 委、省政府为适应我 国经济发展形 势,加快实现中部崛起而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即 以特大城市武汉市 为 中心,周边 黄石、鄂州 、黄 冈、孝感 、咸宁、仙桃、天门 、潜江 8市组成经济 一 体化发展的新圈域 ,面积 6 l 3 4 7 k m。 。业内人士 形象地称作 “ 1 8 ”或新 “ 九头鸟”工程。其意在 使武汉城市 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 一 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 、城乡建设一体化 ,加快 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增强和提升整 体竞争力 ,成为我 国中部地 区崛起的核 心增长极 , 提前实现确定的 “ 小康”社会 目标。 一 、武 汉城 市圈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在影响人类 的五大 自然环境系统 巾,与人类接 触最密切 、最 频繁、影响最大 的当属地质 环境 系 统 。地质环境是指由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地质体 与地质作用构成 的综合 空间系统[ ] P ” [ , ,是一 个不断变化的动态 系统 陟 [ 1l j 。地 质体包括一 般岩土体 、矿产体 、地下水体等;地质作用包括 由 地球内外动力造成的地壳物质运动和地球物理场的 作用 ] 陟 r 钉 ”。人类 活动是一种 特殊 的外动力地 质作用 ,它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造着我们赖以生 存 的地质环境。 一地质体 空间特征 圈域东北以前震旦古老深变质岩出露地表 ,构 成城市圈的杂岩基底 ,后期岩浆岩不断侵入 ,形成 众多大小不一的岩浆岩体贯穿于古老基底之 中 圈 域东南以后震旦巨厚的沉积盖层覆盖于基底之上 , 燕山期大范围的中酸性岩侵入同样穿插于盖层岩体 之间,并留下大量的对人类有用的金属矿产 。圈域 中、西部三叠纪晚期以来的陆相沉积盖层并没有完 全掩盖海相沉积盖层的出露 ,后者仅在武汉断凸有 零星出露 ,其余地段均为 巨厚的陆相碎屑岩沉积 , 为城市圈聚集了宝贵的油、气、盐资源。圈域西部 断陷区第四纪以来的松散盖层堆 积厚度有 2 0 0余 米 ,赋存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二地质环境表 面形 态特征 圈域地貌基本轮廓为三面环 山向西开口展开的 江汉平原 。武汉市居于平原东缘,地势低洼,周边 湖泊遍布 ,长江、汉江在此交汇;东北桐柏一大别 山脉与东南幕阜山脉在鄂东长江武穴段相接,形成 半 封闭 的 “ 横 八字 ”型低 山丘 陵 区 ;西部 开 口与广 阔的江汉平原接壤 ,其间镶嵌有岗波状平原。 三地质环境 空间结构特征 以襄广基底式大断裂将城市圈分为南北两个大 地构造区,又以麻团活动性大断裂将城市圈分为东 收稿 日期 ;2 0 0 5 0 9 0 3 作者简介 宁国民 1 9 6 4 一 。男.湖北荆州市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环境地质研究。 陈国金 1 9 4 2 .男 ,湖北枝 江市人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水工环地质与地质灾害防治。 维普资讯 第 6卷 第 2期 宁国民,等武汉城 市圈地质环境 与可持续发展 西两个活动带 ,两者在武汉与鄂州之间 “ 十字”相 交,构成武汉城市圈地壳基本结构面。与之相配套 的规模较大的压性、扭性断裂结构面将城市圈地壳 分割为中部武汉台坪褶皱断凸区、西部江汉断陷沉 降区、北部桐柏一大别基底褶皱隆起区、南部幕阜 台坪褶皱隆起 区和东部黄梅台坪褶皱凹陷区 四地质作用动 态特征 1 .内动力地质作用。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西 部平原区的间歇性下降和东北部大别山区的持续隆 升,由麻团断裂、襄广断裂、桐磨断裂和郯卢断裂围 限的英山一罗田断块为掀升区,曾发生震级大于 4 . 7 5 级的地震 l O次,相对集中在三个地震活动期。 2 .人为地质作用 。人为地质作用 已成为地质 环境动态变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外界力量。作为经 济相对发达的武汉城市圈,人类活动相对较强,主 要表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 、铁路公路成网、矿山比 比皆是、水源地过量开采 、“ 三废”总量增加、农 药化肥施放加大等方面。其人为地质作用的方式主 要为地面加载、开挖 、切坡、地下采空、地下水超 采、污染物排放等 。它们正逐渐改变着我们 的生存 环境 ,形形色色的环境地质问题悄然出现 ,地质灾 害也 时有 发生 。 二、武汉城 市圃地质环境优 势利 用分析 一条件优势 1 .区域地壳相对稳定[ 5 J 。中国地震动参数 区划图 G B 1 8 3 O 6 --2 O O 1 显示 ,英山东北角地震 基本烈度值为Ⅶ度 ,其他地 区均小于或等于 Ⅵ度。 地壳稳定为武汉城市圈做大 、做强 、做久提供了基 本保证。 2 .沿江岸带为平原岗地 ,地形平缓 ,起伏小, 宽度大,地基条件 良好,水资源丰富 ,通江达海, 适合发展城市和工业布局以及港 口建设 。 3 .武汉城区地下空间资源优越 ,基岩埋藏浅, 部分裸露 ,围岩条件较好 ,利于城市地铁和过江隧 道 建设 。 二资源优势 。 ] ‘ 瑚 - 1 。 1 .多样性的土地资源。既有宜林山地 、丘陵, 也有宜农宜牧平原和适宜水产业的广阔水域,适合 多种经济的多渠道发展 ,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配 置和特色经济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各地的比较 优势。圈域西部土地广袤,土壤肥厚 ,一 马平川 , 河渠成网,适宜发展立体大农业。 2 .水资源丰 富,取水便捷 。以长江、汉江为 主体的地表水体可以方便地为两岸城市和工业区提 供足够的水源 ;以长江第四系冲积物 中孔隙水 、上 第三系碎屑岩 中的裂隙孔隙水和碳酸盐岩 中岩溶裂 隙水为主体的地下水体 ,可以为圈域 中西部和沿江 岸带广大地区补给充分的优质清洁水源,完全能够 保障武汉城市圈城市发展、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的 供水需求。 3 .圈域中部及沿江岸带 的湿地 资源丰富。长 江、汉江贯穿其 中,湖泊水域相 间分布 ,是城市 区难得的生态资源,既可 以美化环境 ,为城市 增添秀丽景色,又可以为城 区组团式间隔发展、分 散城市人 口提供便利 ,更可 以起到调节城市小气候 的生态作用。 4 . 矿产资源品种齐全 ,部分矿 产存量大 ,适 宜多种工业经济和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 。圈内集 中了湖北 省铁矿可 采储 量及铜 、金、钨、钼 、萤 石、岩盐、锶等矿产储 量的 9 O 9 , 6 以上。石膏 、盐 、 芒硝 、石灰石及建材矿产资源量大 、产地 多,是城 市圈的优势矿产 ,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盐化工 、水泥 和建材等产业的发展 ,对外省也有重要供给。 5 . 饮用天然矿泉水分 布广、产地多 、资源总 量大。除仙桃市外其他各市均有通过省级或 国家级 鉴定的饮用天然矿泉水 品牌,每天可向市场提供的 瓶装矿泉水超过 2 0 0 0万瓶,是城市 圈经济发展的 一 笔宝贵绿色财富。 6 .地热温泉是圈内一大独特资源 ,具 有地方 特色优势。资源量较大 ,占全省的 8 6 ,可以广 泛应用;温度域宽,2 3 ℃~7 7 ℃,可以提供多种用 途 ;水质好 ,均达 到医疗矿泉水 “ 氟水”和 “ 硅 水”的标准,可用于医疗卫生 ;地理位置优越 ,主 要热泉都位于郊外旅游风景区之 中或与景 区毗邻 , 除 自成一景外 ,还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 7 .地 质 遗 迹 景 观 多 ,开 发 利 用 程 度 较 高口 ] 胁 们。主要遗迹景点分布于圈域东北 大别 山 区和东南幕阜山区,避开了喧嚷的闹市区 ,山水相 映 ,景色 宜人 ,温 泉喷 涌 ,利 于旅 游 经济发 展 和地 质遗迹保护,是圈内休闲、度假、旅游和观光的理 想之地。 三、武汉城市圃地质环境脆 弱性分析 一场地 脆弱 性 1 .由前述 ,襄广 断裂 与麻 团断裂在 圈内十字 型相交 ,沿断裂 四千 万年前 有玄武 岩喷 出,1 9 7 2 年在广济曾发生 4 级地震;麻 团断裂属我国东部郯 维普资讯 4 0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6年 3月 卢断裂系,活动性频繁,北段至今仍有上升,微震 不断,1 9 3 2年在黄 土岗发生过 6级地震,目前形 变速率 为 1 . 2 2 ~3 mm/ a [ 。 ] 叫 。虽然 圈内地 震 烈度大 部分 小于或等于 Ⅵ度 ,破坏 性不大,但对 “ 十字型”断裂带经过地 区和由麻团、襄广、桐磨、 郯卢断裂围限的英山一罗田断块掀升区稳定性仍然 较 为脆 弱 ,城市 建设应 尽量 避开 或提高 设 防标 准 。 2 .圈域 中、西部 及 沿 江岸 带 ,尤 其 是洞 庭 “ 四水”与两江汇集 的武汉市 ,地势低洼 ,容易遭 受洪水的侵袭。长江沿岸城市 ,历史上有过多次受 灾 ,武汉市 1 9 3 1年 、1 9 5 4年 、i 9 9 6年、1 9 9 8年 均为大灾之年 。城市圈洪涝区的各项经济建设 ,其 第一要务永远是防洪安全建设 。 二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 ] 柏 ∞ 1 .中部武汉一咸宁一带地下断续埋藏可溶性 碳酸盐岩 ,岩溶 中等发育,富含岩溶裂隙水 ,对此 层地下水的过量开采 ,容易引起地表面塌陷,尤其 是在上部为松散粉土、砂性土的临江一级阶地。武 汉市城区的陆家街地段和咸宁市城区的官埠桥一北 洪桥地段 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已经发生严重的地面塌 陷 ,是城 市安 全 的一大 隐患 。 2 .黄石市城 区板岩 山一带,因采煤形成地下 采空区,并进一步导致板岩山山体开裂。目前形成 四个危岩体和两个滑坡区,危岩体总体积2 0 4 . 2 1 x i 0 m ,滑坡总体积 3 5 . 9 i 0 F I I 。 。经监i 贝 0 ,山体 仍在变形之 中,直接危及下方大冶钢厂、冶钢二中 和居民区数千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是黄石市城市建 设 与发展 的心腹 之患 。 3 .东北大别山区几度乱 砍滥伐森林 ,使本 身 脆弱的巨厚风化砂层屡遭暴雨侵蚀,加剧了本地区 的水土流失 ,以英山、罗田流失最为严重 ,形成的 小型滑坡 、泥石流多处可见。东南幕阜山区通城县 也有类似情 况。近几年加大 了植被保 护与培植力 度 ,植被正在逐步恢复。此外 ,本地 区地 甲病和地 氟病发病率也较高 。 4 .西部天、潜 、沔地 区属江汉平原 中心低洼 平原地带,地下水位高 ,低产冷浸 田广泛分布 。此 外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房屋倾斜、开裂和 公路沉陷等软土灾害。 5 . 北 部孝 感 市 属 严 重 缺 水 地 区 ,孝 感 市 城 区 地下水资源逐步枯竭 ,且盐矿区地表水土及浅层地 下水污染严重 ,给本地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三费源脆弱性 1 .水资源虽然 丰富,但分 配不均,山区极 度 缺水 ,制 约经济发展 。城 市区人 口集 中,工 业发 达 ,生活废物和工业 “ 三废”排放量大,多数地表 水体为静水环境 ,自净能力差,容易导致地表水尤 其是湖泊污染;地下水位埋藏浅 ,水文地质结构防 污能力弱,容易使地下水尤其是浅层地下水遭受污 染 。目前部分城区、矿区水土污染已经很严重 ,水 环境 安全不 容乐 观 。 2 .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 矿产 品种齐全配套 ,但缺煤、少油 、乏气,能源矿 产紧缺。矿产质量贫富不均,贫矿多 ,富矿少}大 型矿床少 ,中小型矿床多i共生伴生矿多,单矿种 矿床少。据 2 0 0 3年度湖北省矿产资源年报 ,煤和 石油只能满足需求的 l 5 . 9 3 和 0 . 8 8 9 / 6 ,铁矿石只 能满足本 区钢铁生产的 3 1 . 8 3 ,铜矿石只能满足 冶炼业需求的 1 6 . 8 4 9 , 6 ,硫铁矿只能满足制酸业 的 3 . 8l 。 3 . 采矿 业发达 ,但矿 山开发 环境 每况 愈下 , 引起诸多矿山环境 地质问题 ,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 主要问题与灾害有采空区地面塌 陷和沉陷、山体开 裂 、崩塌 、滑坡 、岩溶塌 陷、矿坑 突水、侵 占土 地 、土壤污染 、泥石流、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尾 矿库溃坝 、水均衡破坏、地表水污染以及地下水污 染等。主要分布在鄂州市 、黄石市老矿业基地和云 应盐化工基地 ,不仅危及矿山安全,也威胁到城市 居 民安全 。矿 山生态环境亟待恢复整治。 4 .矿泉水类型 比较单一 ,产 地大多位于城郊 区,开发方便 ,但保护难度较大 。矿泉水资源开发 利用程度低 ,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市场占有率低 。 2 O世纪 9 O年代初武汉市场上常见的东西湖 “ 智慧 泉”牌矿泉水早 已不见踪影,相反纯净水或人工配 制的矿物质水市场份额较大。矿泉水作为宝贵的矿 产资源,有的产地还在当作生活用水使用 ,造成资 源 浪费 。 5 .地热资源开发存在过量开采现象 ,出现环 境问题和资源衰竭问题。应城汤池地热田,开采历 史近 3 O年,地面出现塌陷 ;英 山汤河地 热 田,开 采历史逾 3 5年,已发现水压和水温有下降趋势 。 四、武汉城市 圈可持 续发展 方略 纵观武汉城市囤地质环境 ,如何扬长避短,实 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经济的持续增长 ,笔者从地学 的角度 提 出 以下 方 略 一 场地 利 用 1 .依托武汉 、鄂州、黄 石、大 冶、咸 宁、嘉 维普资讯 第 6卷第 2期 宁国民,等 ;武汉城 市圈地质环境 与可持续发展 4 l 鱼 、蒲圻 、孝感 、汉J i l 、黄陂、新洲和团风 1 2个 城市,利用湿地资源丰富、滨江临湖的优势,立足 中部和沿江 ,构建合理 的生态格局 ,营造 “ 城连 水 ,水连城” ,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 国际 生态大都市。 2 .依托黄冈、浠水、蕲春 、武穴 和黄梅 5个 城市,利用长江和 “ 京九”两条干线的便利,立足 黄广平原,建立黄冈一 黄梅 “ 沿江工业带” 。发展 变 “ 三废 ”排放为 “ 三废”利用的循环工业经济, 以发挥本区地基条件优越、取水便捷、取矿容易、 不易 污染 水土 的优势 3 .整治以黄石 、 大冶、 鄂州为核心的矿山地质 环境 , 恢复原有生态平衡 , 逐步把矿业基地转移到阳 新 , 变矿山城市为适宜居住的生态城市 ; 同时加大阳 新环境保护力度。 在阳新与武穴之间开辟过江隧道 , 使江北工业基地与江南矿业基地连为一体。 4 .依托天、潜、沔粮棉油生产基 地,利用 地 势平坦、土壤肥厚 、湖塘沟渠成网的优势 。大力发 展多品种的立体生态农业 ,打造城市圈农 、副产品 生产与加工的后勤保障基地。 5 .依托英 山、罗 田、麻城 等城 市,利用 大别 山区景观资源和地热资源 优势,精心打造旅游精 品,建成城市圈旅游基地。 6 .依托咸宁、通 山等城市 ,利用幕阜 山区风 景名胜及咸宁温泉谷 ,建造城市圈后花园,打造运 动 、休 闲基 地 。 二资源利用 1 .“ 水”在城市圈中具有核心地位 ,必须做好 “ 水”的文章 。城市发展区要注重地表水体的防污 工作 ,城市污水必须达标排放。工业发展要搞好水 资源的循环利用 ,促进工业废水的再生利用 ,节约 水 资源,减少排放污染。地下水水源地的开采要强 调保护,切忌过量开采 ,避免引起地面塌陷或水资 源枯竭。 2 .土地资源 要从 城市圈整 体发展的角度 ,合 理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根据地质环境特点进行 土地最佳适用性功能分区,结合发展需求科学安排 土地,谨慎而积极地开发未利用土地 。在土地使用 上 ,农业用地要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 ,提高土地经 济效益 ;城镇用地要加大建筑密度 ,向空间和地下 发展 ,完善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3 .矿产资源开发要 实行矿 山最低开采规模制 度 ,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 ,实现矿山开采规 模与矿产储量相适应,绝不允许因陋就简地掠夺式 开采 。浪费资源 ,破坏生态环境 。各矿山应在 “ 矿 山开发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的基础上 ,制定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规划 ,并建立环境 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治理保证金制度。矿产品加工 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提高采 、选 、冶技 术水平 。 矿产资源使用要降低消耗量。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 资源对 GD P的贡献率。 4 .圈内原油供应的稳定性 、安全性 问题突出。 为强化石油安全,应对 突发事件,圈内有必要建立 自己的石油储备,可利用云应盐矿 、潜江盐矿采盐 后留下的地下溶腔建设 石油储备库 ,做到资源的二 次利用 ,同时也可保护地质环境。另一方面也要积 极开发可替代再生能源和核电资源 。 5 .饮用天然矿泉水 资源是城市 圈一大绿色亮 点,应大力鼓励开发 。做好科普宣传 ,引导消费 , 培育市场份额 ,实施品牌战略。 6 . 对于地热资源 的开发要持慎 重态度 ,在保 护中开发。要 做好充分 的科 学论证工 作 。限量开 采,避免出现环境地质和资源衰减问题。 7 . 地质遗迹是十分珍贵的地质资源 和人类 遗 产,是不可再生的 自然资源 ,必须十分珍惜地加以 保护 ,形成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 、统一保护 、统一 管理的格局 ,创建名牌精品旅游线路 ,建立省级或 国家级 的地质公 园 。 三 环境 地质 问题 与地质 灾害 防治 1 .岩溶 地 面塌 陷 多 出现 在 闹市 区 和 矿 山 开 发 区,因其具有 隐蔽性 和突然性 ,常常令人猝 不及 防,成灾后往往损失 巨大 。防止岩溶地面塌 陷,首 先要圈出具备岩溶塌陷条件的地段 ,然后利用行政 手段控制该地段引起地下水位升降的工程活动,包 括地下水开采 、矿坑排水 、基坑降水等。 2 .对于黄石板岩 山崩滑体 ,应 在科学监测 的 基础上制定防治工程,并与市政工程协调配套 。对 于散布在大别 山区和幕阜 山区的 中小型 崩塌 、滑 坡 、泥石流,关键还是 要提 高广大 民众的 防灾 意 识 ,做好灾前群众监测与躲避工作。 3 .对于山区颇具普遍性 的水土流失问题 ,行之 有效的办法仍然是植被的保护与培育。对于山区地方 病高发区,应坚持不懈 地做好群众性的简易防病工 作 。 4 .对于平原 区普遍存 在的软土 问题 ,要因地 制宜地进行环境改造或工程处理。对于分布广的低 产冷浸田区,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 ,完善田间沟渠 网络,改 良土壤结构 ,提高生产效益 。 维普资讯 4 2 中国地质 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6年 3凡 5 . 对于缺水的孝感市城 区,应 寻求开辟新 的 应急或后备水源地 ,逐步替代 目前 已过量超采的水 源地 ,使之得到恢复。应建立科学开采地下水的运 行机制。根据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周密安排井 群数量、密度、开采期和恢复期等,确保地下水资 源既能充分发挥效益 ,又不至于资源枯竭。 五 、 结 语 第一 ,武汉城市 圈在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中, 区位优势明显 ,圈内地质环境对城市圈发展有利有 弊 ,资源供给有厚有薄 ,既有推动城市圈发展的优 势 ,也有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存在。当务之急,应在 初步掌握地质环境条件及其适宜性的基础上,从可 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城市圈的总体规划 。 第二,要保持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 ,必须努 力做到人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和谐。 第三,圈内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不足 , 尤其是能源资源 。要保持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 必须构建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以解决人 口 与资 源 、人 口与 环 境 的 矛盾 ,从 而 根 本 上 缓 解 资 源、环境 日渐趋紧的压力。 第四,环境地质工作者应 积极发挥专业优势, 投身 到武汉 城市 圈的建设 与 发展 中来 ,为城 市 圈可 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为甩掉 “ 中部塌 陷”的帽子 , 实现中部率先崛起贡献力量 。 参 考 文献 [ 1 ]刘广润 .沦城市环境地 质研 究f Z ] .中 国地 质调查局 城市环境 地质问题调查评价培 训班教材一 .武汉 t 中国地质大学 武议 , 2 0 0 5 . [ 2 ]张宗祜 . 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 z ] .中国地质调查局城市环境 地质 问题调查评价培训班参 考资料二 .武汉 。 中国地质大学 武 汉 , 2 0 0 5 . [ 3 ]刘广i f lI .戈于环境地质学的一些 基本问题 探讨[ Z ] .中国地 质 调查局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评价培 训班参考 资料二 .武 汉 ,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 2 0 0 5 . [ 4 ]刘广润 .工程地质 与环境地质概 论[ M] .武 汉 中国 地质 大学 出版 社 , 1 9 9 7 . [ 5 ]马霄汉 . 等 .湖北省武汉m区水文地 质工程地 质综 合勘察 报告 [ R ] .武汉 ; 湖北省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 1 9 8 9 . [ 6 ]陈同金 , 孙锡年 , 等 .湖北省 1,5 0万 区域环 境地 质调查 报告 [ R ] .荆州 ; 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 2 0 0 0 . [ 7 ]李正琪 , 田永富 , 等 .湖北 省 地 质遗 迹保 护 与 开发 研 究 报告 [ R ] . 武汉 . 湖北省地质矿产信 息研究所 . 2 0 0 3 . Th e Ge o l o g i c a l En v i r o n me n t a n d Su s t a i na b l e De v e l o pme nt o f W u ha n Ci t y s p h e r e NI N G Gu o mi n , C HE N Gu o j i n . QI N Hu a g a n g , X I AO Yi n 1 . H r 0 g P 0 Z 0 g a n d En v i r o n me n t I n s t i t u t e , G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o f Hu b e i Pr o v i n c e , Ji n g z h o u 4 3 4 0 2 0, C h i n a; 2 . Hu b e i La n d Re s o u r c e s Pr o fe s s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 Ji n g z h o u 4 3 4 0 0 0 , C hi n a Ab s t r a c t W u h a n Ci t y s p h e r e t a k e s W u h a n a s t h e c e n t r e ,i n c l u d i n g e i g h t p e r i p h e r a l c i t i e s . i t i s l o c a t e d a t t h e i n t e r s e c t i o n o f t h e t WO d e v e l o p i n g a x i s , b e t we e n Be i j i n g Ho n g k o n g a n d S h a n g h a i Ch o n g q i n g . B e c a u s e o f i t s r e g i o n a l p o s i t i o n wh i c h c r o s s e s f r o m e a s t t O we s t a n d f r o m n o r t h t o s o u t h, a n d o f i t s r i v e r t h a t l e a d s t O t h e s e a , Wu h a n C i t y s p h e r e p l a y s a v e r y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a r e a o f s i x mi d d l e p r o v i n c e s a n d h a s i n f l u e n c e o n t h e mi d d l e a r e a d e v e l o p me n t .Ac c o r d i n g t O i t s g e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t h e u s e o f 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f f r a n g i b i l i t y , a n d t h e h a r mo n i o u s p r i n c i p l e 0 f ma n r e s o u r c e s e n v i r o n me n t , t h i s p a p e r i n d i c a t e s t h e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e n t me a s u r e s a b o u t W u h a n Ci t y s p h e r e f r o m t h e a n g l e o f g e o s c i e n c e . Ke y wo r d s W u h a n Ci t y s p h e r e ; g e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 u s e o f a d v a n t a g e ; f r a n g i b i l i t y;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nt m easu l r es 责任编辑 朱蓓 维普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