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徽南陵县古铜矿采冶遗址地质环境研究及启示 第六图书馆 古铜矿 采冶遗址 地质环境 环境保护中国地质孙凤贤安徽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1998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遥 纾 , 磁 中国地质 1 9 9 8 年第 8 期 , 7 , f 一、 安徽南陵古铜矿采冶 i 遗址的基本概况 I I 安徽南 陵古铜 矿采冶遗 l 址, 位于长江南岸的沿江丘陵 I 区, 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铜的采 1 l 掘地及冶炼地, 由于其优越的 J 『 地理位置, 其采掘、 冶炼规模都 l J 比较大 相对于古代而言 。 0 l 南陵在周代为吴越之地 I 『 这从正在发掘的牯牛铺吴国 I 地 质口 环孙 凤 境贤 l 都城遗址得到佐证 , 是吴国的 l l 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秦汉时 I 归丹阳都 , 是史书所载“ 吴越之 1 金 铜 ” 和“ 丹阳铜” 的重要产 1 1 地。南宋知县郭晓在上书朝庭 1 申免工山坑冶札子 中也证实 J 这一点 “ 自 南朝及唐, 南陵号l 『 为坑冶之地” 。 I l 南陵古铜矿采冶遗址, 目f l 前共发现4 4 处, 古炼渣储量在 c 百万吨以上, 分布范围达 4 0 0{ I 平方公里, 年代在西周 碳十四l 测定年代在 2 7 2 5 年、 1 1 5 年 I l 至北宋。同时发掘到极珍贵的 1 I 冰铜锭 C u S F e S 1 0 余块, 采 1 J 煤井 2 处 先秦 , 从而表明, 南 l l 陵是我国发现最早、 规模最大 f 的古采冶锕遗址群, 也是我国 l l 最早使用硫化矿冶铜 , 用煤作 I e 工业燃料技术的先驱, 它对研 j I 究我国古代矿业开发史与冶金 l J 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j 二、 南陵古铜矿采冶遗址 1 I 的地质环境 『 i 1 .南陵铜矿产 出地质环境 I I 古铜矿采冶遗址位于丫山 『 i 背斜的轴部及北西翼, 矿体一 【 I 般产在泥盆系五通组与二叠系 l 檀霞组间的断裂带及灰岩 石 炭系黄龙组、 船山组, 二叠系南 陵湖组 与岩体接触带的矽卡 岩 内。矿体多呈透镜状、 似层 状、 脉状、 产状多受接触 带控 制, 倾角为 2 0 7 0 , 分布长 4 0 0 ~ 1 0 0 0米不等, 厚度在 1 ~3 6 米。 主矿体的上部, 矽卡岩中多 伴生众多的透镜状和脉状的小 矿体 , 其长度和厚度均不是很 大 矿物以黄铜矿、 黄铁矿等 为主 ; 铜的含量为 0 . 4 ~1 . 2 ; 有害组分含量 硫 2 ~5 , 铁 1 O ~3 0 %, 氟 0 . O 4 ~O . 0 8 ; 砷 0 . 0 0 7~ 0 . O 2 %, 锌 0 . 0 3 1~ 0 . 2 2 。 南 陵 的 丫山、 绿岭、 戴镇 江术 冲 、 工山 塌里术 等一 线, 均分布有矽卡岩型的铜矿 和矿化点, 而且这些铜矿点的 浅部 , 均易于古人开采, 其开采 深 度在 O ~4 O米 。 2 .采煤区的地质环境 二叠系龙潭组, 走向 4 O ~ 4 5 。 , 为粉质泥砂岩、 页岩或煤组 成, 煤层厚 0 . 6 ~0 . 7 米, 为无 烟煤一贫煤, 煤层分布稳定, 地 表出露, 易于开采 3 .冶炼区的地质环境 冶炼遗址 , 其特点是 山上 采矿 山下冶炼, 并且围绕着铜 矿点形成几个相对集中的采冶 中心。冶炼遗址一般位于山坡 上和低丘地形上, 冶炼处均为 第四系的洪坡积产物, 即网纹 红土和 网纹黏土砾石层 厚 2 ~ l O 米 。 这些网纹红土就成为修 * * _ ~ * * * ~ ■ ■* _, 研 究 及 启 示 安徽南陵县古铜矿采冶遗址 ~ * * _ ■ ■* - * ~ _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总第 Z 5 5 期 中国地质 保护地质环境 造炼炉、 建房的主要材料, 如江 术冲遗址的炉基、 炉缸、 炉身主 要材 料 为 阿纹 红 土; 残 房一夹 骨泥墙也 为红色土块 。这 一地 质环境为前人就地取材修建房 舍、 构筑炼炉提供了条件。 三、 古铜矿采冶遗址对古 今地质环境之影响 南陵古铜矿的采冶, 由于 受当时生产力及生产水平的限 制, 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这 也是南陵采冶铜在宋时“ 申具 朝庭, 即行往罢 南陵县志 艺 文志 。 ” 的主要原因之一 。 1 .对古代地质环境 的影响 ①古铜矿采冶对环境的影 响 其一 , 对周 围环境中植被 的影响, 由于土法炼铜向天空 大量排放二氧化硫, 导致对植 被的破坏, 如树木 吸收二氧化 硫后, 会迅速氧化为硫酸盐, 使 植物叶片中硫含量逐步增高, 当其吸收速 率太 于氧化速率 时, 即吸收的有害物质超过植 物 自身的耐受程度时 当代研 究成果表明 二氧化硫的浓度 为 1 5 p p m时, 人能闻到气味; 而敏感植物在 0 , 3 p p m时, 就会 产生肉眼可见的受害“ 病症” , 叶片上便出现形状和色泽不同 的伤斑 严重者导致其死亡 , 从 而造成森林植被的毁坏。 其二, 是对水土的污染, 其 含硫量高的炉渣、 大气、 矿渣也 同时造成对水土的污染, 这里 的网纹红土均属酸性土壤, 硫 及一些 有害组分 的进一步界 入, 无疑会破坏原土壤的结物, 使土壤更易产生流失 同时也 更易加剧土壤的酸性化强度, 使植物难以生存。而对水质的 污染 . 则更为突出 , 即雨水通过 含有害组分较高的炼渣, 溶滤 其 中的一些组分, 使地下水水 质发生变化, 如铁、 银、 氟、 砷及 矿化度, 硫酸根含量较高, 特别 是对于炼渣埋藏较深, 且位于 地下水位以下的地段 , 其地下 水不能饮用, 危害更大。 古代铜矿采冶遗址造成对 大气、 土壤、 水的污染, 其在 南 陵县志 .宋 郭蛲 中可得到 间接证实 “ 去年夏秋亢旱, 官 民虔祷, 虽小雨随庄, 未免终 旱, 止缘庙后创兴铁冶, 凿断山 谷. 耗 泄气脉, 以其凿地 数百 丈, 销阳毛之精, 地藏空虚, 不 能古气出云。 ” 当时, 古人 由于 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 不能 正确的解释大气、 水、 土污染所 造成的危害, 但己清楚地认识 到之一采冶活动, 影响到 自然 环境的恶化 大气环境的恶化 , 造成局部气候条件的变化 , 即 耗泄气脉; 作坏风水等。 这一破坏痕迹我们今天仍 可观察到, 即冶炼遗址地区基 本 上为不毛 之地 , 当地 百姓也 称这些地区为 “ 连蚂蚁都不生 长” , 这虽有夸大之词, 确也反 映了这一地区因古代冶炼所造 成的污染危害。 ②采冶活动造成的水土流 失 南陵古铜矿采冶过程中所 造成的水土流失, 也是 比较严 重的。 从当时的生产环境来看, 先秦时冶炼 围绕着矿点进行, 这说明此区当时人烟稀少, 森 林 茂密, 如 南陵县志 艺文 志 载 “ 人迹不到之处” ; “ 聚集 亡命” 等, 而直到秦汉以后, 其 采冶活动的活动范围才逐步扩 大, 而这些活动范围扩大的后 果是矗} 地质环境的破坏加剧。 首先是因为采掘煤矿、 铜矿及 建筑冶炼基地对林术的垦伐。 其次是人类活动过程中, 因生 活所需对林木的砍伐。其三是 因污染所造成 的树木死亡及限 制了林木的生长发育。这三种 作用的结果, 造成冶炼、 开采区 森林植被的破坏, 使岩土直接 裸露地表, 经雨水冲刷, 产生严 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程 度. 南陵县志 .宋 郭蛲 中 也有记载 “ 斩伐树木, 犯 冒时 禁, 水旱之灾, 未有不由此也。 ” “ 伐两山之木, 供薪炭。 ” 等。 森林植被的破坏 , 导致水旱灾 害、 水土流失加剧。 ③矿渣、 炼渣满地, 矿山环 境极其恶劣 古铜矿采冶遗址的矿渣、 废石堆积到处可见, 在 3 ~4 平 方公里范围内, 8处冶炼场, 仅 炼渣就达 5 O万吨以上 其中塌 里木炼渣堆积深度达 8米之 多 ; 大元岭地区的刘家井、 西 边冲等治炼场, 炼渣量在 1 O万 吨以上; 大里张、 小钱村等, 炼 渣分布面积有数万平方米 因 埋于地下, 渣量不清。矿石、 炼 一 2g 一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保护地质环境 中国地质 1 9 9 8 年第 8 期 渣等的大面积分布, 造成采冶 区的环境极差, 同时, 也为区内 严重的水土流失创造了条件。 2 .南陵古铜矿采冶对当代 地质环境影响 1 对当代采矿环境的影 响 古铜 矿采 冶, 限于 当时 的 生产水平, 其采掘深度多在 O ~ 4 】 米 , 个别达 4 2米 。由于大范 围开采形成众 多的古矿井 老窿, 其中有的有支撑, 有的无 支撑。在沙滩角样山的一处唐 宋采矿井, 由竖井、 斜井、 井巷 连结若干个采场, 采掘深度 4 2 米, 无任何支撑; 在戴腰 山北 坡, 还有一处大规模开采铜矿 集中开采 后形成的采空区。 这些采空区及老窿, 分布极多, 局部尚十分密集, 它们有的被 淤塞, 有的已积水 没淤塞 。 它 们的存在, 常导致矿山地质灾 害的发生, 危及正常的矿业生 产秩序 。 ①矿坑突水 由于古人均开采浅部矿 床, 而现代则以开采深部为主, 因此开采过程中, 因放炮或遇 到断裂时, 则易沟通老窿, 产生 矿坑 突水而造 成淹矿 事故 , 这 种灾害在此区时有发生 因这 一 地区也是现南陵县重点的采 矿 区段 。 ②崩塌灾害 这主要是因为现代采坑在 挖 掘过程 中, 挖掘至被 淤塞 的 古矿井底部, 即现代矿井的顶 部 与古矿 井 沟通 , 造成 突发性 一 3 O 一 崩塌事故 淤塞的矿石、 矿渣瞬 间垮塌; 而采空区或无支撑区, 这种作用更甚 , 这种灾害多使 井巷堵塞, 使人员安全受到威 胁, 如大工 山铜矿 , 1 9 9 4 1 9 9 5 年两次发生崩塌灾害, 均属此 种情况。而 目前这种灾害的潜 在威胁仍然十分严重。 2 严重的水土流失 古铜矿采冶遗址区植被极 差。 如江木冲遗址, 除少部分有 土壤覆盖外, 大部分则为这些 炼渣堆积裸露; 或原岩土裸露, 故每逢暴雨, 就产生强烈冲蚀, 使地表常暴露有冶铜遗址和遗 物 水土流失造成的破坏 日趋 严重 ; 塌 里牧遗址 , 只有先秦的 遗址被土壤覆盖, 种植部分季 节性作物, 秦汉以后遗址则 因 水土流失的破坏, 全部裸露地 表。 遗址区的水土流失, 已引起 有关部 门的高度重视, 并积极 提 出 在这些 区域 内植速生苗 、 花旗松、 铜草等喜铜类的植被, 并力求形成“ 林带保护圈” , 达 到保水固土及保护地下遗址的 双重 目的。 四、 南陵古铜矿采冶遗址 区地质环境问题给我们的启示 1 .注意地质环境的保护 ①矿业开发过程 中, 须加 强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 即在 保护地质环境的前提条件下, 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 而对 已 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须 进行 积极地 治理 , 使其恢 复矿 山良好的生态环境 。 ②建立矿山档案资料, 如 矿床开 发情况, ; 井巷分布情 况; 灾害发生情况及处理情况 等, 为后人的持续矿业开发, 及 维护矿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留 下必要的数据资料。 ⑧要特别重视矿区的水土 流失问题, 加强治理。 ④矿产资源的开发, 必须 有序进行 , 不能盲 目开发 。 作 为 古人, 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 制 , 只采 富矿段 、 易采 段 , 造成 矿山环境的恶化尚可理解, 而 我们应借鉴这一经验教训, 不 能再犯类似的错误 。 2 .南陵古铜矿 采冶遗址的 价值 南陵 古铜 矿 采 冶遗址 , 已 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在我 国古代冶金史上, 青铜 文化史上都有很高 的科学价 值, 这不仅因为其规模大, 而且 又是最早 使用硫 化矿冶铜 、 最 早使用煤作工业燃料的先驱, 所以其科考价值、 旅游观光价 值都是很高的, 特别是做为青 少年科学教育基地更是十分难 得的 另外, 这一遗址对研究古 代地质环境的变化规律, 指导 现代地质环境的研究也很有价 值, 特别是对于大量的炼渣分 布区, 地下水的水质、 土壤的化 学组分是否与周边地区存在差 异性, 存在差异的主要成份, 这 些成份的主要含量等等 , 对指 导现代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是 十分有意义的。 安徽地矿局第 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