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地质环境论文润色地质情况对展线工程的影响 地质环境论文润色地质情况对展线工程的影响 摘 要 针对乌鞘岭地段不良地质的分布情况,从滑坡、顺层斜坡、崩塌落石等方面,代写硕士论文分析了该地质情况对展线工程的影响,提出二线修建后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不良地质;环境地质; 滑坡 1. 概况 测区位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古浪县之间的乌鞘岭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地质环境,从而导致不良地质在本区尤为发育。 现就其对展线工程的影响和二线修建后可能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加以分析评价。 2. 不良地质分布及其对展线工程的影响 2.1 滑坡及顺层斜坡 乌鞘岭岭北的龙沟河、黄羊川河及其支流庙儿沟河、黄泥沟一带属于黄土丘陵区,海拔高程2 500 m2 600 m,较相邻的低中山区低100 m150 m。上部为黄土质土,厚约5 m20 m;下部为白垩系紫红色、浅灰色泥岩,岩质软弱,成岩性差,在干湿往返循环的自然条件下,风化剥落十分严重,遇水易软化和风化,风化物呈土状。 该区地形低缓、起伏,切割破碎,冲沟发育,多处切割至第三系泥岩,在土石交界处地下水发育,常沿基岩面溢出,加之本区岩层产状倾角较缓3040,多倾向河谷,致使沟谷深切处斜坡稳定性极差,滑坡极为发育,大型滑坡成群分布,工程地质条件差。该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两类 1滑坡 主要分布于龙沟河两岸及其支沟、黄羊川河左岸、庙儿沟河及黄泥沟两岸,多为滑坡群,滑体物质较为破碎。多沿土层软弱面、第三系风化基岩面及风化层沿完整岩层的岩面滑坡等。 该区滑坡分布范围广、规模大、滑体厚、成群分布,具多期、多次、多块、巨型、深层和顺层等特点,顺层、有水是产生大滑坡的基础,老滑坡和新滑坡交错分布,稳定性较差,对展线工程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 所以,在选择越岭隧道长度时应充分结合引线地质条件进行综合选线,尽量采取长隧道越岭,压低隧道洞口高程,据出口定进口,缩短引线长度,以便能有效绕避不良地质。 2顺层斜坡 主要分布于龙沟河右岸下庄子至刘家台一带,本区地层结构上部为黄土质土,厚5 m15 m,下部为高阶地残留卵石土,厚5 m7 m,底部为第三系泥岩,倾向河谷,倾角约为30,局部含地下水,属不稳定斜坡地段。 目前该区已经形成了一些顺层滑坡,多为牵引式滑坡,由下至上逐级发展。 在目前尚属稳定的地带,当外界条件改变,切坡或加载有可能产生新的滑坡。 2.2 崩塌落石 在十八里堡至古浪河峡谷区一带,河谷两侧山体斜坡高陡,相对高差可达200余m。既有兰新铁路走行于河谷左侧斜坡下部,在跌落崖一带可见山体崩塌落石,以明洞通过。 河谷右侧铁柜山后部发育一条断层,受断层影响岩体破碎,加之采石时爆破,强大的应力波引起地面震动,进一步迫使岩体破裂、松弛,致使古浪河古浪水泥厂至跌落崖地带因大爆破施工影响产生山体崩塌落石。 在该区选择线路方案时,要避开崩塌落石地段,选择隧道洞口时应注意仰坡的稳定问题。 2.3 泥石流 由于该区新构造运动较为强烈,乌鞘岭毛毛山强烈抬升,沟谷深切,在庄浪河、龙沟河、古浪河两侧支流的沟口多有老洪积扇分布,在山前地带形成洪积扇群,说明该区历史时期泥石流现象十分严重,属于泥石流发育区,现今虽说泥石流现象相对减轻,但是一些冲沟中多具轻微泥石流现象,沟口也多有洪积扇分布。因此,选线时应足够重视,桥涵要留足净空。 3. 二线修建后可能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 3.1 采用越岭长隧道方案穿过乌鞘岭地段可能会出现地下水的大量流失,影响较大的沟谷有岭南的下雨岭沟、上雨岭沟、芨芨沟、石板沟,岭北的金家直沟,从而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隧道拟采用的单面坡度方案,也有可能造成“南水北排”现象。 3.2 对展线起控制作用的滑坡不仅规模大、滑体厚,又成群分布,斜坡稳定性差,滑坡整治困难,又处于高地震多发区。因此,在本区选线时对巨型、大型滑坡及滑坡群应绕避,对滑坡规模小,边界条件清楚,整治技术方案可行、经济合理时,线路可选择有利于滑坡稳定的安全部位通过,不宜大填、大挖,破坏滑坡的稳定性,以免引起滑坡复活。 3.3 可能影响展线地段的顺层斜坡主要位于岭北龙沟河右岸下庄子至刘家台一带黄土塬地区,本论文来源于无忧论文网(http// )在方案局部选择中避开可能出现的顺层斜坡地段,将大量减少出现新的工程滑坡。 3.4 隧道及路基的开挖将有大量的弃碴,施工中必须妥善处理,尽量避免危及沟、河下游的生命安全及农田水利设施,以减少产生新的泥石流和水源污染问题。 3.5 在基岩斜坡地段,隧道洞门避免陡坡进出洞;路基工程尽量减少深路堑和高边坡,以免产生新的崩塌落石地段,给施工运营带来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