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涝渍地域退田还湖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分析.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江汉平原涝渍地域退田还湖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汉平原涝渍地域退田还湖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汉平原涝渍地域退田还湖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汉平原涝渍地域退田还湖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2 4卷 Vo 1 . 2 4 第 2期 NO . 2 湖北农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Ag r i c u l t u r a l Co l l e g e 2 0 0 4年 5月 M a y 2 0 0 4 文章编 号 1 0 0 4 3 8 8 8 2 0 O 4 0 2 0 1 3 4 0 4 江 汉 平 原 涝 渍 地 域 退田 还 湖的 地 质 环 境 适 宜 性 分 析。 刘章 勇 长 江大 学 涝渍 灾 害与 湿地 农业 实验 室 , 湖北 荆 州 4 3 4 0 2 5 摘要 江汉平原 涝渍环境 的形成是地 质 、 气候等 自然 因素和人 类干预 交互 叠加 作用的结 果 , 各个 历史时期 的 围湖垦殖活动加速 了涝渍 生境 的劣化 进程 。 目前荆 江河段 的构 造沉 降仍 在 继续 , 适度 退 田还 湖是 恢复和重 建江汉平原涝渍地域 生态环 境的有效手段 。 关键 词 涝渍环境 ; 退 田还 湖 ; 地质适 宜性 ; 江汉平原 中图分类号 P 5 6 2 6 3 ; X3 2 1 文献标志码 A 江汉平原涝渍生态环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 演变过程 。全 新世时期 的江湖关 系演变是顺 应 自 然条件而 变 , 其 驱动力 主要 是地 质构 造运 动 和气 候变化 两大 因素 。当人 类活动参与 或干扰 了这一 演化进程 时 , 往 往使 自然 环 境变 化 的速度 和 深度 更为剧 烈 , 特 别是各 个 历史 时期 的 围湖 垦殖 活动 更是大 大 加 快 了这 一 进 程 。2 O世 纪 9 O年 代 以 来 , 江汉平原洪涝 渍旱灾害频 繁 , 生态 环境呈逐年 劣化 之势 , 从 地质 环境 质量 出发 , 适 度退 田还 湖 , 恢复湖泊 调蓄洪 功能 , 对 于 涝渍 生态 系统 的恢 复 与重建 具有重 要作用 。 1 地质气候变化对江汉平原涝渍地 域环境演变 的影响 江汉 盆地 自燕 山运 动晚期 开 始发 育 以来 , 经 历 了 3代 盆地 的演 化 , 第 四纪 即进入第 3代 继承 性沼泽盆地发 育 时期 , 但 依然 处 于不稳 定 的 构造 状态u ] 。 1 中更新世 晚期 , 受全 球地质环境 变化 影响 , 长江实现贯通 发展 , 在 越过太 湖高地后 进入 江汉平原 , 至 中更 新世末 期 , 长江 向洞庭 湖的分流 已很小 , 江汉盆地 成为长江容水纳 沙的场所 , 第 四 纪堆积 出现 第 1次 兴 盛 。 2 晚 更 新世 中期 , 时 值第 四纪第 4间冰 期 , 长期 的淤 积形 成 了一个 以 荆州为顶点 的河 口冲洪 积 扇 , 是 江汉 盆地 第 四纪 第 2次大规模堆 积 。长江 水流 出扇 地后 , 尚无 固 定河道, 这一时期长江沿太湖断隆 以西的故道向 洞庭湖分流。 3 晚更新世晚期 , 时值第四纪第 5 冰期 , 降水 及盆地 周缘 来水 明显 减 少, 湖泊退缩 , 主流河道相对稳定, 长江在越过太湖断隆后形成 中支为主、 南北分流的格局 。其中 南支分流入洞 庭 湖 接近现今 虎渡河 , 至晚更新 世末 期 , 随着 江汉 盆地北部掀 升 和潜 江 凸起 的继 承性 上升 , 北 支逐渐 萎缩 , 中支 逐渐 南 移 。 4 全新 世 早期 , 气 候 向温暖湿润转化 , 即进 入冰后期 , 江河泛滥又趋 频繁 , 至全新世 中期, 气温进一步回升为亚热带气 候 , 河 湖水 量激增 , 加之 海平 面抬 高 , 江汉 湖群 出 现第 3次 兴盛 , 即形 成 “ 云 梦 大 泽” , 并 通 过 广兴 洲 、 城陵矶之间的陉口与洞庭湖连成一体 ] 。 5 始 于距今 4 0 0 0年前 , 气候 转 冷, 长 江泥砂 产生 充 填式堆积 , 湖域水面 退缩 , 并随着 洞庭盆 地的相 对 上升 , 长江 向南的分 流逐渐消亡 , 受北部掀斜影 响, 北支也进一 步萎缩 , 长江 主流进一 步南移 ; 距今 约 2 0 0 0年的秦汉时期 , 出现澧水 弃洞庭而北 入江 汉 的格局 , 调 弦河 也成 为 洞庭 向长江 汇流 的河 道 之 一 。这一时期 , 云梦 泽水域 面积约有 2 6 0 0 0 k m2 。 6 始于距今 2 0 0 0年 , 洞庭 盆地 由相对上 升转 为 相对下 降 , 大 约距今 1 0 0 0年 , 澧 水 已转而 向南 人 洞庭 , 而云梦泽解体消亡, 湖泊 中心转 向洞庭盆 地 , 长江向南入洞庭的分流又开始出现 , 主要是沿 收稿 日期 2 0 0 3 1 2 3 1 基金 项 目 湖 北省 教 育厅 重点 实验 室开 放基 金 资助项 目 HNKF J 2 0 0 2 A0 1 作者简介 刘章勇 1 9 6 5 一 , 男 , 湖北广水市人 , 在读博士 , 长江大学农学院副教授. 维普资讯 第 2期 刘 章勇 江汉 平 原涝 渍 地域退 田还湖 的地质 环 境适 宜 性分 析 1 3 5 故道发展 的虎 渡河 与 为洞庭 湖 所袭 夺 的调 弦河 , 受短期 气候转 暖影 响 , 水 量增 大 , 形 成“ 八 百 里洞 庭” 。 7 随着 江汉 湖群 的衰亡 , 长江 单 一性统 一 河道 逐渐形 成 , 自 1 6 5 0年 荆 江 大 堤堵 住最 后 一 个穴 口连成 整体 , 隔断 了长江 与江汉湖群 的联系 , 从此大堤 这一人 工 系统 进 入江 湖关 系 , 并在 相 当程度 上控制着江 湖关 系的发展 。受高堤 防高 水位 的影 响 和 控 制 ,1 8 5 2年 藕 池 河 分 流 形 成 , 1 8 7 3年松滋 河分流形成 , 加 上早 先形 成 的虎渡河 和调弦河 , 出现 长江“ 四 口” 向南分 流的局面 , 标 志 着大堤对 长江河道走 势的控制 。 8 近百年来 , 江 汉盆地 构造 仍在 沉降 , 且荆 北 平原 得 不到 沉积 补 偿 , 同期“ 四 口” 分流 和舍南保 北 的防洪策略 , 使 洞 庭湖和江南 逐渐淤 积抬高 , 加之 围垸 造 田影响 , 迫 使洞庭湖加速萎缩 , 总体形成南高北低之势, 以至 荆江 沙市洪水 位 高 出荆 北 平 原 1 3 m 多 , 长江 向 荆北平 原 自然分 流 的趋 势 越来 越 明显 , 荆 北平 原 的涝渍 生态环境形 势依然严 峻 。 2 历史 上 围湖垦殖对 江汉 平原低洼 垸 田形成的作用 江 汉 平原 的 围湖 垦 殖 早 在 前 秦 时 代 就开 始 了[ 3 ] 。春 秋战 国时期 , 江汉 湖 区随着农耕 发展 , 开 始了对 河湖洲 滩 的垦殖 。“ 靖 康之 难 ” 后 , 宋 室南 迁 , 北方 大量人 口再 次涌人江南 与湖广地 区 , 于是 大举 屯垦 。南宋 朝廷鼓励 开垦“ 沿江旷 土” 。成化 初年至正德 年间 约公 元 1 4 6 9 1 5 2 1年 , 垸 田 迅速发 展 , 达 到第 一 个 高 潮 , 始有 “ 湖广 熟 , 天下 足” 的 说 法 [ 4 ] 。嘉 靖 至 崇 祯 年 间 公 元 1 5 2 2~ 1 6 4 4年 , 垸 田的加速 发 展改 变 了河 湖关 系 。江 汉平原腹地州 县 的垸 田快 速增 长 说 明 , 明朝 中后 期人们 已经 开始 大规模 围垦 湖 区最低 洼 地 区, 垸 田逐渐扩展 到湖 区沼泽及 废弃河道 。荆 江及汉江 下游穴 口于明代后 期 绝 大多 数堵 闭 , 也 反 映了 当 时大规模 围垦低洼 湖 区 和河港 修 筑垸 田, 湖区 蓄 水之地减少。到乾隆初期 , 江汉平原上的围垦已 达到“ 无 土不辟 ” 的过 度垦 殖 程度 , 垸 田修筑 又呈 高潮 。到 晚清“ 陂泽 为陇亩” , 荆 江“ 南 北两岸几乎 无段无洲 , 无洲无 垸 了” 。道光 以后 随着人 口压力 的加大 , 为寻求 更 多 的耕 地 , 围湖造 田的盲 目性 、 掠夺性也更加 突 出, 自然界 的报复随之增加 , 大雨 大灾 , 小雨小 灾 , 无 雨旱灾 , 洪 、 涝 、 旱灾 日趋 频繁 。 l 8世纪 清康熙后期 至乾隆 年间 垸 田迅速 发展 到饱 和时期 。人们 不仅 围垦湖 沼 , 也 开始 围垦堤 外河 流洲滩 即建 造 滩 垸 , 滩 垸对 江 面形 成 挤 压 , 荆江 由于洪 流量 集 中于现 有江 面 而使河 床 淤 高加快 , 形成“ 悬 河” 。恶 性 围垦进 一 步加重 了洪 涝灾 害 的 威 胁 。清 咸 丰 至 同 治 年 间 1 8 5 1~ 1 8 7 4年 , 长江 多次 发生 大洪水 。其 中咸 丰十 年 1 8 6 0年 的 特 大 洪 水 冲 成 藕 池 河 , 同治 九 年 1 8 7 0年 的特 大 洪 水 冲 成 松 滋河 。2 0世 纪 3 0 年代是 近代 中 国一 个 大水 灾 集 中时期 。1 9 3 1年 长江 、 汉水都 发生 特大 洪水 , 江 汉平原 沦为 泽 国。 1 9 5 4年是 近 5 0年长江发 生 的最大洪 水 , 长江 、 汉 水堤 防决 E l 几十处 , 江汉平原 又一 次“ 一 片汪洋” , 淹没农 田超过 1 3 3万 h m , 湖 泊数 量 和面积 又 一 次增加 。2 O世 纪 5 0年 代末 至 7 0年代 是江 汉平 原历史 上最壮 观 、 最 大规 模 的围 湖垦殖 时 期。这 一 时期 有 3次 大规 模 的 围湖造 田高 潮 1 9 5 7 ~ l 9 6 2年 , 1 9 6 3 ~ l 9 7 1年 , l 9 7 , l ~ l 9 7 6年 , 使 湖 泊缩 小 、 消亡或 分解[ 5 ] 。 当时 奉行 的土地利 用 及 农业政 策是“ 以粮为纲” , 有句 口号是“ 插秧插 到湖 中央 , 向湖 心要 粮 ” , 导 致 江汉 平 原上 的沉 湖 、 排 湖、 三湖、 白露湖、 刁汉湖、 朱湖、 豉湖等一大批湖 泊 相继 消亡 , 或 保 留极少水 面 , 供养殖之 用 。由于 围湖造 田, 江汉平原 的湖泊 消失速度非常快 , 是历 史 上从 来没有过 的 表 1 。 表 l 2 O世 纪 以来江 汉湖 群 的演 变 T a b l e l Ch a n g es o f J i a n g h a n l a k e s f r o m 2 0 c en t u r y 围湖垦殖对环境 的负效应 至少表 现在三个方 面 1 直接 改变 了湖泊 生态 环境 , 破 坏 了湖泊 资 源 , 加速 了湖群 的 消亡 。 由于 江汉 湖群 的湖泊 均 属浅水类型 , 生态环境 比较脆弱, 极易受到外界的 干扰与影响。围湖垦殖将湖泊滩地与湖泊深水区 割裂开来, 直接破坏了湖泊的生态结构, 严重影响 甚至阻隔 了营养物 质 的输 入与输 出, 亦 打破 了湖 泊 内部 固有 的物质 与能 量循 环 , 因而破 坏湖泊 生 物资源 , 引起 种群 变化 , 种类 减少[ 6 ] 。 2 严 重影 响 了平原湖 区江 湖之 间 的蓄泄关 系, 打 乱 了湖 区 水 系 , 减少了湖泊调 蓄容量 , 因而增 大 了洪灾的机 遇与灾害 的程 度 ; 同时 围垦改变 了下 垫面的性质 , 维普资讯 l 3 6 湖北农学院学报 影响 蒸发 、 风速 、 湿 度 以及气 温 、 降水 等 气象 要 素 的变化 , 从 而影响到局部 气候的变化 , 并 有可能诱 发或加剧局 部地 区的灾 害性 天气 的发 生或 发展 。 3 对 平原 湖区社 会与经 济带来一 系列消极影 响 。 例如降低 了平原 湖 区 防洪排 涝 的能 力 , 增 加 了农 田的排 水 压力 , 加 剧 了渔农 之 间 、 调 蓄 与 养殖 之 间 、 排水与灌 溉之间 的矛 盾 。 3 退 田还湖 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分析 3 . 1退 田还 湖思想古 已有之 主张适 度退 田还 湖 , 扩大蓄洪 区 , 建立 多层次 调蓄洪工程 , 综 合治 理 长江 洪 水 的思 想近 代早 已 有之L 7 ] 。在 明清时期 , 对江汉平 原洪灾 的治理 , 围 绕解决垸 田区扩大 与河 湖排 蓄洪 功能减少这 一矛 盾 , 一些 有识 之 士 提 出 了 “ 疏 筑兼 行 ” 和 “ 综 合 整 治” 两种思路 。这 两 种思 路都 反对 单 一 “ 筑 堤 ” 思 路 , 重视 江 湖兼 治 。其 中, “ 疏筑 兼 行” 强 调 湖泊 、 河渠 、 堤 防是 治理水 患 的 3个环 节 , 不 可偏废 , 认 为“ 无 去水 之路 , 蓄洪之 区堤防难保 ; 无 坚 固之堤 , 则垸 田无 收” , 并提 出了控 制垸 田规模 、 开穴分洪 、 分区调蓄、 坚筑堤 防等具体措施。“ 综合整治” 思 路 , 从长 江中上游流域 开发 的相关 性 出发 , 对 江汉 平 原洪灾 的治 理 提 出 了极 富 战 略 眼光 的 5项对 策 , 即 禁 止汉 江上 游 山 区毁 林 开荒 , 防止水 土 流 失 ; 在本 地 区丘 陵 山区修 建水 库 , 分 级截 流 ; 重 在 穴 口分洪 ; 疏通支 河 港汉 ; 部 分退 田还湖 , 扩 大 蓄 洪 区 。这两种思 路 , 特 别是综合整 治思路 , 明确提 出了把 维护长江 上 游生 态 与修 建水 库 、 部 分 退 田 还湖 、 扩大 蓄洪区结合起 来的主 张 , 也就 是充分考 虑 到长江流域不 同地 区开发 的相关 性 , 对 实 行上 下联 动 、 江 湖兼治 , 从 根本上治 理长江 中下游洪灾 仍然有着重 要 的参 考价值 。 3 . 2退 田还 湖的调蓄机 理 “ 平 垸行洪 , 退 田还 湖 ” 已作 为恢 复和 重 建江 汉平原涝渍 生态环境 的政策性举措 之一被确 定下 来 , 旨在通 过平退 防 洪标 准 较低 或影 响江 湖行 蓄 洪水的洲滩民垸, 扩大江湖槽蓄, 提高江湖调蓄洪 水 的能力 。至 于 江湖槽 蓄对 洪水 的 调 蓄机理 , 可 由水量平衡方 程 推 导得 出 。任取 一河 段 , 其水 量 平衡 方程如下 .△£ 一 下 O1 02 . 一 S 2 一 S l 1 厶 厶 02 一 Ⅱ一 b S 一 S 2 式 中 口 J 。 j 2 一O1 ; b 一2 / ; / x t 为计 算 时段 步 长 ; J 。 、 J 分 别 为 计 算 时 段 始 、 末 的 河 段 人 流 量 ; 0。 、 02 分 别 为计 算 时段 始 、 末 的河 段 出 流量 ; S 。 、 S 分别 为计 算时段 始 、 末 的河段槽 蓄量 。 在 2 式 中 , n、 b 、 S 。 均 是时段 初值 或人流 值 , 从 等式 2 可 以看 出 , 若 S 增大 , 则 减 小 , 即河 段 槽蓄 的增 大 , 可使 该 河段 在 相 同的初 始及 人 流 条件下 , 出流变小 , 表 现为河段槽 蓄对洪水 的调 蓄 作用 。进一 步的分析 表明 , 只有当 AS S 一S 。 增 大时 ,02 才 减小 , 即河段槽 蓄的增量越 大 , 对 洪水 的调蓄作用越 明显 。 3 . 3退 田还湖 的地 质环境 适宜性分析 自 1 6 5 0年荆江 大堤堵 住 最后 一 个穴 口连成 整体, 隔断 了长江与江汉湖群的联系, 从 此大堤 这一人工 系统 进 入江 湖关 系 , 并在 相 当程 度 上控制着江湖关系的发展 。受高堤防高水位的影 响 和控 制 ,1 8 5 2年藕 池 河 分 流形 成 ,1 8 7 3年松 滋河 分流形成 , 加上早 先形成 的虎渡河和调 弦河 , 出现 长江“ 四 口” 向南分 流 的局 面 , 标 志着 大 堤对 长江河 道走势 的控制 , 人 为地 在维 持 长江 一洞 庭 湖 的主体关 系 。近 百 年来 , 江汉盆 地 构造 沉 降仍 在继续 表 2 , 且荆北 平原得 不 到沉积 补偿 , 同期 “ 四口” 分流和舍南保北 的防洪策略, 使洞庭湖和 江南逐渐淤积抬高, 加之围垸造田影响, 迫使洞庭 湖加速萎缩, 总体形成南高北低之势 , 以至荆江沙 市洪水位高出荆北平原 1 3 m余 , 荆北 大堤溃决 频繁 , 长江 向荆 北平 原 自然 分 流 的趋势 越 来越 明 显 , 如 果抛开人类 工程影 响 , 现今 的江湖关 系主体 应 是江汉湖群 。据 陈国金[ 1 根据岩性 、 动物群 、 古 植 物 、 古气候及 古地磁等标 志性 事件 , 并与其他 地 区进行对 比和综 合分 析确 认 , 江汉平 原 第 四纪 年 龄 下 限为 2. 4 3 1 0 a , 地层 下 限最 大深 度 2 8 0 m, 据此推算 的第 四纪强 烈 沉降 区沉 降 速率 为 0 . 1 2 mm/ a , 各世段 分 别 为 早 更新 世 0 . 0 8 mm/ a , 中更 新世 0 . 0 9 mm/ a , 晚更 新 世 0 . 1 7 mm/ a , 全 新世 1 . 1 9 mm/ a , 1 6 5 2年以来荆 江河段 沿岸 沉降 速率 大 于 4 mm/ a , 表 明第 四纪 以来 沉 降 速率 是 逐渐增 大的[ 5 ] 。1 6 5 0年始筑荆 江 大堤 以来 , 除分 流河道河槽 、 溃 口冲洪 积扇 以外 , 荆 北平原堆 积基 本 中断 ; 而荆 南则至今仍 冲淤不绝 , 形成 了今 日荆 南高 、 荆 北低 的地貌形 态 。上述结果表 明 , 荆 江河 段沿岸地区比整个江汉平原沉降速率大, 与江汉 盆地北 部 、 西 部掀 升 , 中部 、 南部 沉降 的构 造分 析 维普资讯 第 2期 刘 章 勇 江汉 平 原涝 渍地 域退 田还 湖的 地 质环境 适 宜性 分 析 1 3 7 基本一致 。第 四纪 以来 , 构造 沉降逐 渐增强 , 至现 今有 明显增 强趋 势 ; 江 汉盆 地 的近 代 强烈 沉 降 区 分布在荆 州至洪湖一带 表 2 。 表 2 1 9 2 5 ~1 9 5 3年 重 复水 准 测量 结 果 T a b l e 2 R e s u l t s o f r e p e a t e d s t a n d a r d me a s u r e men t i n l 9 2 5 ~ 1 9 5 3 为体现 人类经 济活动与地 质环 境之 间的相互 作用关 系 , 从地质 环境质 量出发 , 所 谓适宜 就是所 做 出的是一组优 化 决策 , 它能达 到对 资 源 的合理 开发 , 对环境 的保 护 和对 灾害 的有效 防治等 项 目 标 。这个 目标 的实 现在 随 时间 的变化 过程 中, 根 据各 方面信 息 的反 馈 还 需要 进 行 必 要 的 动态 调 整 。据研 究 , 退 田还 湖 的控 制 高程 为江 陵 2 6 . 0 m, 监 利 2 5 . 5 m, 洪 湖 2 4 . 5 m[ 1 ] 。各地控 制 高程 以下 的地 貌成 因形态 为 湖积 低洼 平原 , 地 面 分布 高程 2 2 ~2 6 m, 是江 汉平原 近东西 向带状 分布 的最低 洼地 区, 是河 湖 演变 遗迹 经 围垦形 成 的大 平 小不平 的低洼带 , 此带 中冷浸低产 田广泛分布 , 属农 业经济相对 落后 地 带 , 是退 田还湖 的较适 宜 地 区 。荆北 的部分 地区退 田还湖是顺应 自然分流 趋势之举 , 是改善地质环境 , 防止其进一步恶化的 根本性措施 , 是 理顺江湖关 系 、 根治荆江涝 渍生态 环境 的重 大举措 。 参考文献 [ 1 ] 陈 国金 . 长 江 中游地 区江湖 综合 整 治 环境 地质 研 究I- J ] . 地球 科 学 中国地 质 大学 学报 . 1 9 9 9 , 2 4 1 7 8 8 7 . E 2 3郑 明佳 . 江汉 平原 古 地理 与“ 云 梦泽” 的 变迁 史[ J ] . 湖 北地质 。 1 9 8 8 , 2 6 ~l 1 . [ 3 ]赵艳. 江汉 湖 区的 开发 及 其 环境 效 应[ J ] . 长江 流域 资源 与环 境 . 2 0 0 0 。 9 3 3 7 0 ~3 7 5 . [ 4 ] 石 泉 , 张 国雄. 江汉 平原 垸 田兴起 于何 时 [ J ] . 中 国历 史地理 论 丛 . 1 9 8 8 . 1 l 7 ~2 1 . [ 5 ] 张人权. 梁杏. 李振 华。 等. 洞庭 湖 区构造沉降 系统分析[ A]环境地质研 究 第三 辑 [ C] . 北京 地震 出版社 . 1 9 9 5 .1 6 5 ~ l 7 8 . [ 6 ]刘海 燕. 江汉 平原 湿地 开 发及 其 对环 境 的影 响 [ J ] . 地理 学 与 国土研 究 . 1 9 9 8 , 1 4 2 l 6 ~ 1 9 . [ 7 ] 龚胜 生. 清 代 两湖 农 业地 理[ M] . 武汉 华 中师 范 大学 出版社 。 1 9 9 6 . 9 5 ~ 1 0 0 . Ge o l o g i c a l Ad a p t a b i l i t y o f Re s t o r a t i o n f r o m P a d d y Fi e l d t o La ke i n W a t e r l o g g i n g Ar e a i n J i a n g h a n Pl a i n LI U Zh a ng y o ng L a b o r a t o r yo f Wa t e r l o g g i n g Di s a s t e r a n d We t 铆c t u r e , Y a n g t z e U n i z r s i t y, J i n g z h o u , Hu b e i 4 3 4 0 2 5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h e f o r ma t i o n o f t h e wa t e r l o g g i n g e v o l v e me n t i n J i a n g h a n Pl a i n i s t h e r e s u l t o f a f f e c t i n g i n t u r n b y t h e n a t u r a l n e s s o f t h e g e o l o g 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c l i ma t e a n d mo r t a l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Th e r e c l a i mi n g l a n d f r o m l a k e s i n v a r i o u s h i s t o r y p e r i o d s a c c e l e r a t e t h e i n f e r i o r c o u r s e o f wa t e r l o g g i n g e v o l v e me n t .Th e s e d i me n t a t i o n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s c o n t i n u i n g i n J i n g j i a n g p a r t .Th e r e s t o r a t i o n f r o m p a d d y f i e l d t o l a k e mo d e r a t e l y i s a n e f f e c t i v e me a n s o f r e s u mi n g a n d r e bu i l d i n g t h e wa t e r l o g g i n g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i n J i a n gh a n Pl a i n . Ke y wo r d s wa t e r l o g g i n g e n v i r o me n t ; r e s t o r a t i o n f r o m p a d d y f i e l d t o l a k e ; g e o l o g i c a l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J i a n g h a n Pl a i n 维普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