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3 7卷第 1 1期 2 0 1 2年 1 1月 煤 炭 学 报 J OURN AL OF C HI NA C OAL S OC I E T Y V0 1 . 3 7 NO V . No .1 1 2 01 2 文章编号 0 2 5 3 9 9 9 3 2 0 1 2 1 1 - 1 8 0 3 - 0 7 区域大范围防范冲击地压的理论与体 系 潘 俊锋 , -7 宇 , 杜 涛涛 , 蓝 航 , 张 寅 4 , 刘 军 4 , 夏 永学 , 魏向 志 1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开采设计研究分院, 北京1 0 0 0 1 3 ; 2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采设计事业部, 北京1 0 0 0 1 3 ; 3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 公 司 , 北 京1 0 0 0 1 3 ; 4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 , 河南 义马4 7 2 3 0 0 摘要 采用理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 , 分析得到井田前期 区域大范围开采活动与后期采掘空间局部 冲击地压启动的关 系; 并且提 出了基 于大范围集 中静载荷“ 疏导” 理念的冲击地压 区域 防范理论; 分析 了冲击地压煤层集中静载荷 高集 中应力 可干扰性及影响规律 。结果表 明 井田区域开拓性 活动、 准备性活动显著影响到后期煤岩层集中静载荷的迁移与集 中; 冲击地压井田区域防范性措施 的原理是通过合理采掘 活动, 疏 导覆岩 演化过程 中的 高集 中静 载荷 , 避免或 降低 高集 中应 力的集 中, 为后期冲击地压启动减免力源; 基于冲击地压煤层鉴定、 地应 力测试、 采煤 方法选择 、 巷道位置 确定、 保护层开采及 同层煤顺序开采的区域大范围集中静载荷疏导防范体 系, 能够避免或降低高应 力集中, 为新建矿 井设计阶段 , 生产矿井的新采 区、 新水平设计阶段提供冲击地压防范指导。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冲击启动理论; 区域防范体 系; 集 中静载荷 ; 能量疏导 中图分类号 T D 3 2 4 文献标志码 A The t h e o r y a n d s y s t e m f o r pr e v e n t i n g r o c k b ur s t i n l a r g e - s c a l e a r e a s P AN J u n . f e n g , NI NG Yu , DU T a o . t a o , L AN Ha n g , Z HANG Y i n , L I U J u n , XI A Yo n g x u e , WE I Xi a n g . z h i 1 . C o a l Mi n i n gDe s i g n i n g B r a n c h, C h i n a C o a l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B e lti n g 1 0 0 0 1 3 , C h i n a ; 2 . C o a l Mi n i n g D e s ig n i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 T i a n d i S c i e nce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 L t d ., B e ij i n g 1 0 0 0 1 3, C h i n a ; 3 . C h i n a C o a l T e c h n o l o g yE n g i nce r i n g G r o u p C o r p , B e ij i n g 1 0 0 0 1 3, C h i na ; 4 . Y / ma C o a l I n d u s t r y G r o u p C o ., L t d . , Y / m a 4 7 2 3 0 0 , C h i na Abs t r a c t Po i n t e d o u t t h a t t h e mi n i n g o f r e g i o n wi d e h a s a c l o s e r e l a t i o n wi t h t h e f o r m o f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s t a t i c l o a d, n e e d e d b y l o c a l l y r o c k bu r s t t o o c c u r . An r e g i o n a l p r e pa r e d ne s s i d e a o f r o c k b u r s t wa s br o u g h t f o r wa r d, wh i c h ba s e d o n t h e c o n c e p t o f d r e d g i n g me t h o d o f w i d e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s t a t i c l o a d . A n a l y s e d t h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a d j u s t a n d e f f e c t l a w o f h i g h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t r e s s o f r o c k b u r s t c o a l b e d, b y 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a l y s i s a n d n u me ri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I t i s i n di c a t e d t h a t t h e s y s t e m o f r e g i o n a l p r e p a r e d n e s s o f r o c k b u r s t , w h i c h b a s e d o n t h e b u r s t s e a m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s t r e s s t e s t i n g, mi n i n g me t h o d s e l e c t i o n, r o a d w a y l o c a t i o n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p r o t e c t i o n l a y e r mi n i n g a n d t h e o r d e r l y mi n i n g o f t h e s a me c o al b e d, c a n a v o i d o r r e d u c e t h e h i g h s t r e s s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 T h e s t u d y r e s u l t s g i v e a g u i d a n c e for d e s i g n s t a g e o f t h e n e w mi n e , n e w mi n i n g a r e a o r n e w l e v e l d e s i g n p h a s e o f p r o d u c d i n g c o a l mi n i n g t o p r e v e n t r o c k b u r s t . Ke y wo r d s r o c k b u r s t ; t he t he o r y o f r o c k b u r s t s t a r t - u p; r e g i o n a l p r e v e n t i o n s y s t e m o f r o c k b u r s t ;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s t a t i c l o a d; d r e d g i ng me t h o d o f e ne r g y 冲击地压防治研究主要分为 3 个层次 第 1 层次 为井田区域防范性研究, 包括了合理开拓布置、 开采 保护层等; 第2层次为采掘空间局部解危性研究, 包 括了煤体卸压爆破、 顶底板预裂爆破、 大孔径卸压等; 第3层次为个体防护性研究, 包括了采掘空间强力支 护, 人员防护服的穿戴等。由于人们对冲击地压认识 还不够全面及 防治上的被动, 总是认为进入深部开采 才会有冲击地压。 收稿 日期 2 0 1 卜0 9 2 6 责任编辑 常琛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5 1 2 0 4 0 9 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 7 3 资助项目 2 0 1 0 C B 2 2 6 8 0 6 作者简介 潘俊锋 1 9 7 9 一 , 男, 陕西旬邑人 , 博士研究生。E m a i l p a n j u n f e n g y e a h . n e t 煤 炭 学 报 2 0 1 2 年第3 7 卷 实际上 , 冲击地压发生与是否浅部还是深部关系 密切程度 , 远不如与采掘围岩中应力与能量的局部集 中程度及其对外界动载的响应敏感度更为密切。例 如新疆、 华亭等矿区赋存深度 1 5 0~ 3 0 0 m同样可以 发生冲击地压, 通常我们所说的冲击地压多发生在深 部开采 , 不光因为地应力增加 , 更重要 的是浅部时的 随意采掘 , 进入深部开采 随着井 田的充分采动 , 覆岩 载荷逐渐集中, 冲击地压 、 矿震等动力灾害 凸现。总 而言之 , 无论浅部还是深部 , 只要采掘空间围岩承受 载荷局部化 , 并且足够大, 冲击地压都会发生 。 目前冲击地压的防治主要集 中于第 2, 3层次的 研究 , 即主要 通 过局 部解 危 和 防护措 施 来应 对 灾 害 J , 而对于井田区域防范性研究可从根本上预防 冲击地压 的认识还不够 , 开展 的系统性研究还 比较 少。开滦 、 新汶 、 义马、 抚顺等典型冲击地压矿井实践 表明, 第 1 层次井田区域危险一旦形成, 很难通过第 2 , 3层次达到消除冲击地压 的发生 j 。为此 , 本文 着重开展冲击地压区域防范理论与体系研究 , 认为井 田区域范围的开采与后期局部 冲击地压启动所需要 的集 中静载荷密切相关 , 提出基于大范围集 中静载荷 “ 疏导” 的冲击地压区域 防范理论 , 并进一 步建立层 层推进的冲击地压区域集中静载荷疏导体系, 为新建 冲击地压矿井及生产矿井新采区、 新盘区开展冲击地 压防治提供指导。 1 基于集 中静载荷“ 疏导” 的区域大范 围防 范 冲击地压理论 1 . 1 局部冲击地压启动能量条件 如图 1 所示建立综采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模型。 图示冲击地压一般由工作面煤壁侧发生, 冲击启动受 煤帮应力集 中和采场上覆坚硬顶板垮 断同时影响。 其 中工作面煤壁极限平衡区集 中静载荷 由式 1 计算得到。 F r, ; 一 1 f, 2 Or l 3 3 2 一 _一 1 式中, E 。 为煤壁极限平衡 区缓慢积聚的压缩弹性能 ; E为弹性模量; 为泊松比; , , Or 分别为该位置 的 3个主应力。 采场坚硬顶板断裂产生动载荷 由式 2 计算 得到。 E dE d 0 R 2 式中, E 为顶板断裂弹性能传递至煤壁极限平衡区 的能量 ; E ∞为顶板断裂时释放 的初始 能量 , 可 由微 震监测出 ; R为顶板断裂位置与煤壁极限平衡区的距 图 1 动 、 静载荷 F 冲击 地压 发生模 型 F i g . 1 Ro c k b u r s t mo d e l w i t h d y n a mi c a n d s t a t i c l o a d 离, 可由微震定位计算得到; 卵为煤岩介质中弹性波 传播时的能量衰减指数 。 根据冲击地压发生的冲击启动理论 J , 图 1 所 示煤壁冲击启动的能量条件为 E oE dE c0 3 式中, E o - / 2 E , 为煤壁极限平衡区发生动力破坏 所需要 的最小能量 , 为煤的单轴抗压强度 。 1 . 2 区域集 中静载荷疏导理念 由式 3 所得, 冲击地压启动的能量来源主要分 为 2类 , 即采动围岩近场系统内静载荷和远场系统外 动载荷。系统 内静载荷 以采动围岩中的集 中压缩弹 性能、 顶底板 岩层 弯曲断裂前产生的弯曲弹性能 为主; 系统外动载荷包括了远场的或近场的岩层活 动、 采掘爆破等产生的冲击波, 以采场大面积直接坚 硬顶板断裂或上覆高位坚硬顶板断裂 、 底板断裂 、 井 下爆破产生的瞬间压缩弹性能为主。 由冲击地压发生的冲击启动理论 J , 促成冲击 地压启动的能量可以是系统内静载荷 , 也可以是系统 外动载荷, 但是从根本上讲, 都是系统内静载荷必须 达到临界条件 。也就是说系统外动载荷如果参与 , 那 就是帮助系统 内载荷达到临界条件 , 如果系统 内静载 荷不够大, 来自于系统外的动载荷传递到静载荷集中 区将被消耗 , 因此难 以完成冲击启动。 冲击地压发生相对井田范围来说 , 总是局部的一 个发生点。从井 田区域性角度来说 , 因区域性采空 区 不断形成, 井 田高位覆岩 的承载主体不断变换 , 高位 岩层的集中载荷也不断缓慢迁移 , 并最终成为后期局 部采掘空间冲击地压发生的静载源。即, 井 田区域范 围的开采与后期局部冲击地压启动所需要 的集 中静 载荷形成密切相关。因此, 在矿井设计阶段、 建井阶 段, 开拓性采掘活动、 准备性采掘活动对后期局部采 掘工作面集中静载荷分布、 集中程度起到关键性作 用, 从而影响到局部冲击地压的发生。为此, 井田区 域集中静载荷调整规律研究是 冲击地压防范性研究 的基础 , 也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 1 层次 , 第 1 步 , 针对 第 1 1期 潘俊锋等 区域大范围防范冲击地压的理论与体系 1 8 0 5 井田范围集中静载荷的迁移、 集中, 显然不能通过爆 破卸压等手段来干扰 , 也不能采取手段堵住 , 最 为有 效的方法就是“ 疏导” , 即通过优化开采布置 , 疏通集 中的高应力或避免高应力集中区形成。 2 冲击地压煤层及其集中静载荷 高集中应 力 可干扰性及影响规律 冲击地压区域防范性研究为冲击地压防治的第 1步, 而区域防范性研究的核心是通过区域集 中静载 荷的疏导, 避免或降低高应力集中程度。本部分着重 分析, 冲击地压煤层的鉴别及其在区域范围内集中静 载荷的调整规律。 2 . 1 冲击地压煤层鉴定 并非所有煤层都可以发生冲击地压, 例如山西、 陕西等部分矿井无论是浅部开采还是深部开采都没 有发生冲击地压。因此对于一个新建矿井 , 在建井 阶 段 , 我们首先要鉴别所要开采的煤层是否是冲击地压 煤层, 目 前冲击地压煤层的鉴定通过煤样的冲击倾向 性 来 判 断 。2 0 1 1年 2月 发 布 的 国 家 标 准 G B / T 2 5 2 1 7 . 2 2 0 1 0规定 了煤 的冲击倾 向性 分类及 指 数的测定方法 。 煤的冲击倾 向性的强弱 , 一般根据测定的4个指 数进行综合衡量。煤的冲击倾向性按其指数值的大 小分 3类 , 见表 1 。 表 1 煤的冲击倾 向性分 类 “ Ta bl e 1 Cl a s s i fic a t i on o f bur s t t e nde nc y of c o a l [ “] 当 , , K , 尺 的测定值发生矛盾 时, 其分类 可采用模糊综 合评判 方法 , 4个 指数 的权重分 别为 0 . 3 , 0 . 2 , 0 . 2 , 0 . 3 。煤的冲击倾向性强弱采用综合判 定方法进行判断, 4 个指数共有 8 1 种测试结果, 综合 判断结果参见 G B / T 2 5 2 1 7 . 2 2 0 1 0附录 A , 如果 4 个指数的综合判断结果属 Ⅱ 类或Ⅲ类, 则该煤层为冲 击地压煤层。 2 . 2 基于地应力特征的开拓巷道布置 2 . 2 . 1 地应力特征与巷道围岩变形 国内外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 岩层 中的水平应力 在很多情况下大于垂直应力 , 而且水平应力具有 明显 的方向性 , 最 大水 平主应力 明显高 于最小水平 主应 】 l [ 二■ 最佳方向 应力集中 力 , 这种趋势在 冲击地压矿井尤为 明显。因此 , 水平 应力的作用逐步得到人们 的认识和重视 。 水平应力对巷道围岩变形与稳定性 的作用如图 2 所示。当巷道轴线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平行, 巷道受 水平应力的影响最小 , 有利于顶底板稳定 ; 当巷道轴 线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垂直, 巷道受水平应力的影响最 大, 顶底板稳定性最差; 当两者成一定夹角时, 巷道一 侧会出现水平应力集 中, 顶底板 的变形与破坏会偏向 巷道的某一帮。 2 . 2 . 2 基 于地 应力 类 型 的 冲击地 压 巷道 布 置方 向【 根据 最大 水平 主 应力 、 最 小水 平 主应力 应力集中 平面 三 ; ;三 三 ■ 面 最劣方 向 a 巷道平行最大水平主应力 b 巷道与主应力Y z 4 5 。 角 c 巷道垂直最大水平主应力 图2 水平应力方向与巷道变形 F i g . 2 Ho r i z o n t a l s t r e s s a n d t h e r o a d wa y d e f o r ma t i o nl l 2 煤 炭 学 报 2 0 1 2 年第3 7 卷 i 及垂直主应力 三者数值的大小, 把原岩应力 场分为 3种不 同的形 式 , 即 ① 型 H m ax O H m in o - ; ② H v型 o r H H m in ; ③ 型 o r H ma x Hm i n。 从地应力的角度考虑巷道布置时, 必须考虑巷道 轴线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之间的夹角, 最优的夹角 应使作用在巷道围岩边界上的法向应力 比值 / 等于 1 , 最优夹角随原岩应力场型式的不同而不 同。 1 型应力场。 H型应力场 中, o r 1 o r H ⋯ , 2 H m i , 3 o r , 在 这种应力场中要使 / o - 等于 1 是不可能的, 只能 是其接近 1 , 故只能使 J r , 即最优夹角等于 0 。 因此在 o r 型应力场 中, 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轴 线是最佳巷道轴线方向。 2 型应力场 。 o r H v型应力场 中, 1 ---- o r H m a , 2 ---- 0 “ , o r 3 , 在 这种原岩应力场中, 可以满足 。任意斜面上 的法向应力与主应力的关系为 f } i 一 一 i c 。 s 2 { - l o r H ⋯一 o r H m i s i n 2 o r 4 以 代人式 4 q 。- H o r H j 一 H 一 H i c o s 2 求解上式即可求得最优夹角 % O t o-- a r c c o s 5 二 U Hma x 一 J Hmi 由式 5 可以看出, 在 型应力场中, 最佳巷 道轴线方 向与 o r 之间的夹角的变化范围为 O a 。 9 0。 。 3 o r 型应力场。 0 r 型应力场中, o r l , 2 H ⋯ , 3 H m i , 在 这种地应力场条件下无法使 o r , 只能接近 盯 , 故 只能取 , 即 。 9 0 。 , 也 即在 型应力场 中, 最佳的巷道轴线布置方向就是与最大水平应力相 互垂直的方向。 2 . 3 采煤方法对高集中应力的影响 图 3研究 了冲击地压厚煤层分别采用分层综采、 综放开采、 大采高综采时, 在工作面煤壁前方相同位 置处的超前支承压力曲线数值模拟对 比图。图中曲 线表明, 因采煤方法的不同, 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大 小和峰值位置也不同。分层开采时, 尤其顶分层开采 存在较大的应力集 中系数 , 并且应力峰值下降迅速 ; 而综放开采和大采高开采时应力峰值位置远离工作 面煤壁 , 应力集 中系数相对较小 , 并且存在一个峰值 区, 峰值分布范围大, 下降缓慢 。因此就此状态时 , 分 层开采时, 尤其是顶分层开采时, 工作面煤壁前方存 在较大的集中应力, 峰值又距离工作面 自由面最近, 煤壁前方产生很窄的塑性区, 该区煤体强度变为残余 强度, 承载能力降低, 前方较高的应力集中很容易瞬 间超过该残余强度, 而将煤壁附近煤体转变为能量传 递介质, 导致其冲向采场形成冲击地压。 时 曼 出 憾 锰 图 3 采煤方法与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关系 F i g . 3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mi n i n g me t h o d s a n d a b u t me n t p r e s s u r e [ ] 但是, 对于大采高开采、 综放开采, 笔者都看到高 应力集中区域远离煤壁 , 并且 峰值接近原岩应力 大 小。所以这两种采法致使煤壁前方高集 中应力迅速 前移, 并在煤壁前方形成较宽的塑性变形区, 阻止前 方煤体冲击能力较强, 而此时的高应力峰值又较小, 分布范围大。所以大采高开采、 综放开采是有利于冲 击地压防治的。但是大采高是受采高限制的不适宜 特厚煤层开采 。 2 . 4 巷道位置对高集中应力的影响 理论和实践表明 , 重力型冲击地压一般发生在 回 采工作面或煤柱的应力集中区, 其发生形式主要是巷 道周围的煤体突然破坏并释放能量, 从而给巷道造成 严重破坏。因此, 根据围岩分布规律, 合理选择巷道 位置也是降低冲击危险程度的主要途径之一 。 如图4 所示, 煤体边缘存在着处于破碎状态的低 应力区, 当巷道位于低应区或采用沿空送巷布置方式 时, 对煤体支承压力的影 响较轻 , 所引起 的围岩应力 扰动和支承压力变化较小, 巷道的掘进或存在不会导 致冲击危险程度 的明显上升 。当巷道在高应力 区掘 进时, 则会破坏煤体的极限平衡状态, 容易诱发冲击 地压, 同时, 也会大幅度降低煤体的支承能力, 并引起 围岩应力和支承压力的重大变化; 巷道集中应力与采 空区集中应力相叠加, 增加了围岩应力和支承压力的 集中程度。因此, 集中应力和冲击倾向性构成了冲击 第 1 1 期 潘俊锋等 区域大范围防范冲击地压的理论与体系 击地压区域防范体系, 将冲击地压防治理念由治理为 主转变为预防为主, 为新建矿井设计阶段 ; 生产矿井 的新采区、 新水平设计阶段提供冲击地压防治指导。 参考文献 [ 1 ] 齐庆新 , 窦林名 . 冲击地压理论与技术 [ M]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出版社 , 2 0 0 8 3 2 3 8 . Q i Q i n g x i n , D o u L i n mi n g . T h e o r y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r o c k b u r s t [ M] . Xu z h o u C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a n d Te c hn o l o gy Pr e s s , 2 0 0 8 3 2 3 8 . [ 2 ] 窦林名 , 何学秋. 冲击矿压防治理论与技术 [ M] . 徐州 中国矿业 大学 出版社 , 2 0 0 1 1 1 1 5 . D o u L i n m i n g , H e X u e q i u . B u r s t c o n t r o l t h e o r y a n d t e c h n o l o gy[ M] . Xu z h o u Ch i n a Un i v e r s it y o f Mi n i n g a n d Te c h n o l o gy Pr e s s , 2 0 01 1 1 1 5 . [ 3 ] 齐庆新, 雷毅 , 李宏艳, 等. 深孔断顶爆破防治冲击地压 的理 论与实践 [ J ]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 报 , 2 0 0 7 , 2 6 S 1 3 5 2 2 - 3 5 2 7 . Q i Q i n g x i n , L e i Y i , L i Ho n gyan, e t a 1 . T h e o ry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p r e - v a t i o n o f r o c k b u rs t b y b r e a k t i p b l a s t i n d e e p h o l e[ J ] . C h i n e s e J o u rna l o f R o c k Me c h a n i c s a n d E n g i n e e ri n g , 2 0 0 7, 2 6 s 1 3 5 2 2 3 5 2 7 . [ 4 ] 姜福兴 , 王平 , 冯增 强 , 等. 复合型厚煤层震 一 冲型动力 灾害机 理 、 预测与控制[J ] . 煤炭学报 , 2 0 0 9 , 3 4 1 2 1 6 0 5 - 1 6 0 9 . J i a n g F u x i n g, Wa n g P i n g, F e n g Z e n g q i ang, e t a 1 . Me c h a n i s m, p r e d i c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o f r o c k b u r s t i n d u c e d b y s h o c k b u mp k i n d d y n a mi c a c c i d e n t i n c o m p o s i t e t h i c k n e s s c o a l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 e t y , 2 0 0 9, 3 4 1 2 1 6 0 5 1 6 0 9 . [ 5 ] 窦林名, 陆菜平, 牟宗龙, 等. 冲击矿压的强度弱化减冲理论及 其应用 [ J ] . 煤炭学报 , 2 0 0 5, 3 0 5 6 9 0 6 9 4 . Dan L i n mi n g , L u C a i p i n g, Mu Z o n g l o n g, e t a1. I n t e n s i t y we a k e n i n g t h e o ry f o r r o c k b u r s t a n d i t s a p p l i c a t io n[ J ] . J o u r n al o f C h i n a C o al S o c i e t y , 2 0 0 5 , 3 0 5 6 9 0 6 9 4 . [ 6 ] 陆菜平 , 刘海顺, 刘 彪, 等. 深部高应力异常集中区冲击矿压 动态防治实践 [ J ] . 煤炭学报 , 2 0 1 0, 3 5 1 2 1 9 8 5 1 9 8 8 . L u C a i p i n g, L i u Ha i s h u n, L i u B i a o , e t a 1 . Pr a c t i c e o f r o c k b u rst d y - n a mie p r e v e n t i o n i n d e e p h i g h s t r e s s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d i s t ri c t [ J ] . J o u r n al o f C h i n a C o al S o c i e t y , 2 0 1 0 , 3 5 1 2 1 9 8 5 1 9 8 8 . [ 7 ] 李希勇, 陈尚本, 张修峰. 保护层开采防治冲击地压的应用研究 [ J ] . 煤矿开采 , 1 9 9 7 2 1 8 2 O . L i Xi y o n g, C h e n S h a n g b e n, Z h a ng Xi u f e n g . Ap p l i c a t i o n s t u d y o n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mi n e p r e s s u r e b u mp i n g f o r p r o t e c t e d c o a l s e a m mi n i n g [ J ] . C o a l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y, 1 9 9 7 2 1 8 2 0 . 潘俊锋 , 宁宇, 毛德兵, 等. 煤矿开采冲击地压启动理论[ J ]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 0 1 2, 3 1 3 5 8 6 5 8 9 . Pa n J u n f e n g, Ni n g Yu, Ma o De b i n g, e t a 1 . T h e o ry o f roc k b u r s t s t a r t u p d u ri n g c o a l m i n i n g [ J ]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l o f R o c k Me c h a n i c s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1 2, 3 1 3 5 8 6 5 8 9 . 潘俊锋. 半孤岛面全煤巷道底板冲击启动原理分析[ J ] . 煤炭学 报 , 2 0 1 1 , 3 6 s 2 3 3 3 3 3 5 . Pa n J u n f e n g . S t a r t u p p r i n c i p i u m o f roc k b u rst i n wh o l e c o al r o a d wa y fl o o r i n h a ft - i s l a n d f a c e [ J ] . J o u rna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1 1 , 3 6 S 2 3 3 3 3 3 5 . 赵阳升 , 冯增 朝 , 常宗旭. 试 论岩 体动力 破坏 的最 小能量 原理 [ J ]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2 , 2 1 S 1 9 3 1 - 1 9 3 3 . Z h a o Ya n g s h e n g, F e n g Z e n g c h a o , C ha n g Zo n g x u . Th e l e a s t e n e r g y p ri n c i p l e o f d y n a m i c al r o c k f a i l u r e[ J ] . C h i n e s e J o u rnal o f R o c k Me c h a n i c s a n d E n g i n e e ri n g , 2 0 0 2 , 2 1 S 1 9 3 1 1 9 3 3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标准编写组 . G B / T 2 5 2 1 7 . 2 2 0 1 0 , 冲击 地压 测定、 监测与防治方法第 2 部分 煤的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 的测定方法 [ s ] . . 康红普 , 鞠文君 , 林建 , 等. 煤岩体 地质力学 测试 技术及应 用 [ R] . 北 京 天地 科技 股份 有 限公 司开采 设计 事 业部 , 2 0 0 7 1 9 8 -2 0 5. K a n g H o n g p u , J u We n j u n , L i n J i a n , e t a1. T e s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y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g e o m e e h ani e a l o f c o a l r o c k m a s s [ R] . B e ij i n g C o a l Mi n i n g &De s i g n i n g De p a r t me n t .T i an d i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Co ., L t d ., 2 0 0 7 1 9 8 2 0 5 . 潘俊锋. 冲击危险性厚煤层采动应力场特征研究[ D ] . 北京 煤 炭科学研究总院 , 2 0 0 6 3 1 4 2 . 潘立友 , 张立均 , 刘先贵. 冲击地压 预测与 防治 实用技术 [ M]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2 0 0 6 1 1 2 . P a n L i y o u , Z h a n g L i i u n, L i u Xi a n g u i . B u r s t p r e d i c t i o n a n d p r e v e n - t i o n o f p r a c t i c al t e c h n i q u e s [ M] . X u z h o u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i n i n g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P r e s s, 2 0 0 6 1 1 2. 齐庆新 , 潘俊锋 , 王永秀 , 等. 新汶矿 区冲击地压成 因及防治技 术研究 [ R] . 北京 天地 科技股 份有 限公 司开采 设计 事业部 , 2 0 0 7. Q i Q i n g x i n , P an J u n f e n g , Wa n g Yo n g x i u , e t a 1 . S t u d y o f c a u s e and p r e v e n t i o n t e c h n i c o f r o c k b u rst i n X i n w e n mi n i n g a r e a [ R] . B e i j i n g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