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 实施细则 (修改稿)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二○○四年十月 50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 实施细则 组织编写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参加编写单位西安地质矿产研究院 河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主要编写人张进德 任 鹰 马 军 叶晓宾 参加编写人员徐友宁 郭庆十 马忠社 沈智慧 李维国 张 瑛 曹金亮 董 强 张德强 赵 慧 田 磊 前言 200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了以省为单元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作为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单位。本次开展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我们国家首次系统的和全面的对所有矿山进行地质环境摸底调查。调查成果将全面反映我国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对政府主管部门实施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配合这一项目的开展,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实施细则(试用稿)。该“实施细则(试用稿)”已经应用到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湖南、江西、云南、四川12个省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编写小组根据12省在使用过程中反馈回来的意见和建议,对“实施细则(试用稿)”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于2004年推出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实施细则(修改稿),为即将开展工作的内蒙古、江苏、安徽、贵州等19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提供技术指导。 目 录 一、总则1 二、设计书编写2 三、技术路线及工作方法3 四、资料整理9 五、成果图件编制9 六、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建设18 七、成果报告编写26 附件1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表格及填表说明27 附件2设计书编写要求33 附件3成果报告编写要求37 附件4矿山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41 附件5矿类、矿产代码表43 一、总则 为了开展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依据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目的 通过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工作,摸清全国矿山基本现状及其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初步查明已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危害,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二)任务 1、基本查明矿山基本情况; 2、概略查明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3、查明矿山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危害,具体包括 (1)矿山开发对土地资源和地质地貌景观的影响与破坏; (2)矿山开发对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与破坏; (3)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损失及危害; (4)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固体废弃物(废石、尾矿、煤矸石)堆放和废水(矿坑水、选矿废水、洗煤水、堆浸废水等)排放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和生态资源的破坏等; 4、调查与评价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及效果; (1)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地质环境建设成效; (2)矿业废水、废渣污染防治、综合治理与效果; (3)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效果。 5、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作出初步评估; 6、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7、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三)调查对象及范围 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在建矿山、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 (四)组织形式 1、成立由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国土资源环境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主管领导任组长、承担调查任务的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成员参加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项目的实施; 2、在领导小组协调下,由承担调查任务单位和各地(市)国土资源局组成联合调查工作组开展工作; 3、承担调查任务单位成立项目组,组长由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并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成员由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组成,其中包括至少一名信息系统技术人员,项目组不得少于6人。 (五)参照或引用的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2260-98 (2)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 GB 958-89 (3)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 GB 6390-86 (4)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 DZ/T 0151-95 (5)地质矿产部关于下发矿山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的通知,地发(1998)47号 (6)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1年3月 二、设计书编写 (一)设计书编写原则 1、设计书应在充分收集和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投入一定的实物工作量,技术路线和工作部署明确,预算合理,并有充分的依据和可操作性,避免重复工作。 2、设计书应符合有关的标准、规范要求,内容完整,重点突出,附图附表齐全。 (二)设计书编写要求 设计书编写要求详见附件-2。 三、技术路线及工作方法 (一)技术路线 充分收集前人资料,以填表调查为主,对典型矿山进行实地调查与核查,辅以遥感解译。通过资料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评估,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对策建议。 (二)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资料收集 (1)资料内容 ①矿山自然地理背景资料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区位优势、居民状况、交通及经济概况、土地资源; ②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资料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 ③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状况资料,包括各省探矿权登记数据库和采矿权登记数据库等; ④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资料; ⑤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资料; ⑥其它方面的资料。 (2)收集渠道 地矿、煤炭、冶金、水利、环保、能源(包括核能)、交通、土地等行业部门及矿山企业。 (3)技术要求 资料收集工作应在矿山实地调查、遥感解译等工作开展之前先期展开,在对本省矿山的各方面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进一步工作。通过分析前人资料初步了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矿产类型的分布特点及赋存条件;矿山企业的数量、类型及开采方式;主要存在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为确定下一步需要实地调查与核查的地区、矿山企业及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奠定基础。另外,在项目工作后期阶段,可以利用收集的资料去核查调查表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2、调查表发放与回收 (1)组织形式 由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召集各地市国土资源(地矿)局的矿管、地环等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举办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培训班,由承担调查任务的单位(各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讲解本次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目的、内容等,并详细介绍调查表如何发放、填写和回收;各地(市)矿管或地环部门召集县级矿管或地环部门召开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动员会,关在项目组技术人员的协助下举办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表填写培训班。 (2)技术要求 ①调查表发放调查表的制作和印刷由承担调查任务的单位(各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调查表的格式见附件-1。承担调查任务的单位将调查表发放到县级矿管或地环部门,通过他们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表发到各个矿山企业,由企业按照调查表要求内容逐一填写,对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不得遗漏,并限期将填好的调查表上交到县级主管部门,县级主管部门将收回的调查表整理后上交到地市级主管部门,地市级主管部门最后将调查集中到承担调查任务的单位。 ②调查表填写调查表的填写以本实施细则所确定表格格式及内容为主填写,如果某些矿山因特殊的矿山地质环境条件,本表格的设计格式及内容无法全面反映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者,经组织实施单位许可,可以另外附表填写。 调查表的各栏目内容要求全部填写,不得空项不填。以调查表中“地质灾害类型及危害”的填写为例,如崩塌的发生时间栏内,如果矿山企业还没有开展过这方面的调查,不清楚具体情况,应填写“未调查”;如果已经进行过调查,没有这一灾种,应填写“无”;如果已经进行了调查,也有崩塌这一灾种,但具体的发生时间无法确定,应填写“尚未查明”,如果已经调查并有具体的数据,则据实填写。 ③调查表的回收、审核 对已发出的调查表应及时地回收和审核,对收回的调查表首先审查是否有填表人、审核人的签名,是否加盖了企业的公章,没有签名及加盖公章的表格一律视为不合格调查表;其次审核表格中填报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是否有未填项目。 如果签名和盖公章这两项齐全,但数据表中存在未填全的项目或有疑问的数据项,应通过电话或其它方式及时和企业的填表人取得联系并了解原因。通过审核与整理调查表,基本筛选确定出下一阶段需要实地调查与核查的地区与企业。对符合要求的调查表应该及时将表格数据录入数据库。 (3)质量保证措施 ①矿山企业的调查表填写完成之后,应有填表人、审核人的签名,并加盖企业公章,公章名称应与表中所填写的矿山企业名称相一致。 ②调查表的回收率应达到90以上,有效表占回收表的85以上(有效表指通过审核后的调查表)。 ③调查表的发放与回收情况应有较为详细的文字说明。 ④所有回收上来的调查表应统一编号并装订成册,并以附件的形式作为最终成果的一部分提交。 3、矿山实地调查与核查 (1)实地调查与核查矿山的选取原则 ①实地调查与核查的重点应考虑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城镇人口密集区、重要开发区、国家重点工程实施区等,重点部署在矿产资源集中区、国有大型老矿区、80年代中后期群采问题严重区、城市供水水源地等。 ②实地调查与核查的矿山要具有代表性,包括不同矿类、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开发方式以及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区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效果良好的矿山。 (2)实地调查与核查的数量 大型企业100,中型企业80,小型企业及群采点35。 (3)实地调查与核查的内容 实地调查与核查的内容与填表调查的内容完全一致,具体包括矿山基本概况、矿山占用与破坏土地及土地恢复治理情况、矿山废水废液排放情况、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矿坑排水对地下水影响情况、矿山次生地质灾害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矿山基本概况调查与核查内容 1 矿山企业名称 2 采矿许可证号 3 法人代表 4 建矿时间 5 矿山面积 6 经度 7 纬度 8 企业规模 9 经济类型 10 设计生产能力 11 实际生产能力 12 矿山从业人数 13 矿类 14 矿种 15 采矿方式 16 生产现状 17 选矿方法 18 通讯地址 19 电话 20 传真 21 开采层位 22 开采深度 23 采空区面积 24 服务年限 25 填表日期 矿山占用破坏土地及土地恢复治理情况调查与核查内容 1 矿山占用破坏土地类型 2 尾矿库占用破坏土地面积 3 采矿场占用破坏土地面积 4 固体废料场占用破坏土地面积 5 地面塌陷区的面积 6 恢复治理面积 7 恢复治理措施 矿山废水废液排放情况调查与核查内容 1 矿山废水废液排放类型 2 矿山废水废液年产出量 3 矿山废水废液年排放量 4 矿山废水废液排放去向 5 矿山废水废液年治理量 6 矿山废水废液年循环利用量 7 矿山废水废液中主要有害物质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调查与核查内容 1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的类型 2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的堆放点数量 3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的年产出量 4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的年排放量 5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去向 6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的累计积存量 7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的年综合利用量 8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有害物质 矿山抽排水影响情况调查与核查内容 1 矿坑排水的影响范围 2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幅度 3 矿坑排水对人、畜、耕地的影响描述 矿山地质灾害情况调查与核查内容 1 矿山地质灾害种类 2 矿山地质灾害发生时间 3 矿山地质灾害灾害规模 4 矿山地质灾害影响范围 5 矿山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6 矿山地质灾害死亡人数 7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面积 8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4)调查与核查的方法 座谈召开由矿山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了解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核查调查表内容; 走访项目组专业人员深入到矿山企业一线,走访矿山周围人群,与矿山企业沟通,核查调查表内容; 电话、传真、信函通过打电话、发传真、寄信等方式对调查表内容进行核实。 现场调查采用1/5万地形图做工作底图,按调查表中的内容逐项调查,必要时按照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应附加一些素描图。在调查过程中用数码相机对典型环境地质问题进行拍照,每座矿山不少于3幅照片。对于有重要意义的矿山点,可用GPS进行定位。在室内采用遥感解译的,可以利用现场调查的机会进行野外验证。 4、遥感解译 遥感解译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应采用较新的遥感资料,对重点矿区、重点区段进行地面塌陷、尾矿库、矸石堆、采场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遥感解译。使用遥感解译的工作方法如下 (1)遥感资料的选取遥感解译可选取的资料有美国Landsat-ETM、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图像或数据,时段最好为2001年5-9月份,重点区域可利用各类航片。 (2)解译内容利用遥感资料解译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面塌陷、采场、尾矿库、废渣堆、滑坡、泥石流等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3)解译方法根据实际资料和设备情况,可采用目视解译、人机结合解译和计算机自动提取。解译的内容可以按实际规模大小标在1/5110万地形图上,并填写遥感解译记录表。 矿山环境地质遥感解译记录表 图斑编号 坐标 环境地质问题 面积(公顷) 解译标志 (4)成果整理 用地形图作为地理底图,制作重点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遥感解译图(比例尺1/5110万)。 编制遥感解译等级表; 制作典型矿区遥感影像集。 四、资料整理 1、对已有资料和经过调查所取得的资料及遥感解译成果进行整理分析; 2、“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的汇总整理; 将收回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以县为单位分矿类进行整理,按照填表说明中的“统一编号”编码规则,第一份表给予唯一的统一编号,并逐表进行审核; 将以县为单位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装订成册,加印封面并进行编号; 以县为单位进行资料汇总。 根据汇总表的汇总成果,分析矿业开发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影响程度;统计并分析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与潜在危害;总结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的措施与效果。 五、成果图件编制 (一)主要图件 (1)XXX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实际材料图(1500000); (2)XXX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图(1500000) (3)XXX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图(1500000) (4)XXX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整治分区图(1500000) (二)XXX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实际材料图 1、地理底图 以数字化1/50万地理图作为基本底图,底图的内容包含地形、水系和地物。其中水系表示到4级居民地至少表示到县级,镇(乡)、村按实际需要合理取舍;公路表示到国道、省级道;铁路全部表示;须注明图件的投影参数。 2、矿山分布点 (1)实地调查的矿山经过专业人员实地调查的矿山点,根据调查所获得的矿山分布点坐标(经纬度地理坐标),在1/50万地理底图上绘制出矿山点,用符号表示出矿产种类、矿山规模。其中矿山规模的划分按照原地质矿产部关于下发﹝矿山建设规模分类一栏表的通知(地发(1998)47号)详见附件-4;矿产图例符号和颜色参照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89和本细则附件-6。为了标明经过实际调查的矿山点,在该矿山点符号的顶端标上一个红颜色小旗符号。 (2)发表调查的矿山根据发表调查所获得的矿山分布点坐标(经纬度地理坐标),在1/50万地理底图上绘制出矿山点,用符号表示出矿产种类、矿山规模。其中矿山规模的划分按照原地质矿产部关于下发[矿山建设规模分类一栏表]的通知(地发(1998)47号)详见附件-6。若因矿山点较多且分布比较集中,无法在地理底图上一一绘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矿类、不同开采方式、不同环境地质问题的重点矿山标绘在地理底图上。 (三)XXX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图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图以矿山为单位,主要表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1)地理底图以数字化1/50万地理图作为基本底图,底图的内容包含地形、水系和地物。其中水系表示到4级;居民地至少表示到县级,镇(乡)、村按实际需要合理取舍;公路表示到国、省级道;铁路全部表示;须注明图件的投影参数。 (2)地貌单元表示到一级地貌单元,如山地、高原、平原或盆地、戈壁沙漠等。用不同淡色调表示面状地貌单元。 (3)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矿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占用与破坏、地下水均衡破坏等。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表示方法为在1/50万地理底图的基础上,在矿山所处的地理位置上标出该矿山所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种类。其中,大、中型矿山应全部表示出其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种类;对于小型矿山,根据实际情况表示出有代表性的、不同矿种、不同开采方式的矿山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种类。对于矿山所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这六种地质灾害,不仅要标出地质灾害的类型,还要标出地质灾害规模等级。地质灾害的规模等级划分参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施细则中的主要地质灾害规模划分,见表1。 表1 常见地质灾害规模等级划分表 地质灾害规模 灾种与划分指标 大型 中型 小型 崩塌 体积(104m3) >10 101 <1 滑坡 体积(104m3) >100 10010 <10 泥石流 堆积物体积(104m3) >20 202 <2 地面塌陷 影响范围(km2) >1 10.1 <0.1 地裂缝 规 模 长>500m,或条带宽>50m 长500100m,或条带宽52m 长<100m,或条带宽<2m 地面沉降 沉降面积(km2) 500100 10010 <10 最大累计沉降量(m) 1.00.5 0.50.1 <0.1 备注只要其中一项指标符合地质灾害规模等级划分表中上一级标准,即归属于上一级别。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图例符号采用组合式的“太阳花”形状,如下图所示。 其中,圆心表示矿山点的位置,上半圆表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6种地质灾害,分别用红色(6号色)、深蓝色(5号色)、黄色(4号色)、浅蓝色(2号色)、紫红色(176号色)、黄绿色(109号色)表示;圆圈大小表示地质灾害规模,从圆心向外第一圈表示小型,第二圈表示中型、第三圈表示大型,属于哪一级规模赋以相应的颜色,不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以空白表示,下半圆表示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占用与破坏土地、水均衡破坏,属于哪一种类型,赋以相应的花纹,不存在的类型以空白表示。“太阳花”的Mapgis图例符号库详见子图库中的580586号,组合符号的大小(高宽)为88。 “太阳花”的Mapgis图例符号库使用以两个实例加以说明 ①若某一矿山存在着大型的地面塌陷问题、小型的地面沉降问题、占用和破坏土地问题以及土地沙化问题时,可以从子图库中提取4种图例符号组合成如下图所示的“太阳花”组合图例,在矿山点位置处加以表示。 ②若某一矿山存在着大型的崩塌问题、中型的地面沉陷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和水均衡破坏问题,从子图库中提取4种图例符号组合成如下图所示的“太阳花”组合图例,在矿山点位置处加以表示。 (4)镶表、镶图 为了全面反映调查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在图面上镶嵌XXX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汇总表,汇总表的参考格式如表2所示。另外,对地质灾害发育的重点矿山可以在图面上插入放大比例尺的镶图作进一步说明。(注意提交成果时,镶图须提供相关原比例尺的点、线、面及工程文件)。 表2 XXX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汇总表 据 统 数 计 计 项 统 目 类 矿 能源矿产 金属矿产 稀有、稀土 非金属矿产 合计 煤炭 其它 黑色 金属 有色、铂炭、贵金属 稀有、稀土分散元素 化工及 冶金原料 建筑材料 特种 非金属 矿山 废水 (万吨) 年产出量 年排放量 年处理量 年循环利用量 综合利用率 矿山 废渣 (万吨) 年产出量 年排放量 年处理量 年循环利用量 综合利用率 占用破坏土地(公顷) 采矿场 排土(石)场 (含煤矸石) 尾矿库 地面塌陷 小计 矿山 次生 地质 灾害 已 发 生 灾 害 类 型 数量(处) 经济损失 (万元) 人员伤亡 已治理 数量(处) 矿山 环境 污染 破坏地下水均衡系统的矿山数量(座) 造成地表水污染的矿山数量(座) 造成地下水污染的矿山数量(座) 造成土壤污染的矿山数量(座) 填表调查的矿山数量 实地调查的矿山数量 总计调查矿山数量 (四)XXX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图 1、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原则与方法 (1)评估分区原则以采矿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主,兼顾矿区地质环境背景,突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现状。 (2)评估分区主要参考因子 已发生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规模、“三废”排放量及排放去向、压占与破坏土地的面积和类型、造成的危害与经济损失;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难易程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开采方式、矿山企业规模与经济形式; 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区位条件。 (3)评估分级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为三级,即严重区、较严重区和一般区。 (4)评估方法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许多方法如加权比较法、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迭加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环境数学模型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环境承载力分析法等都已经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上述方法原则上可直接应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以下简单介绍加权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迭加分析法 ①加权比较法首先确定影响矿山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因矿产开采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其次是对评价指标体系赋于一定的分值,同时根据各类指标体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予以加权;将分值与权重相乘,乘积即为某指标对于环境影响的实际得分;所有评价因子的实际得分累计就是矿山环境评估的最终得分;最终得分越高,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越差。若某一开采区包括若干个开采矿山,所有矿山环境评价的最终得分累加,即为反映该区域环境质量的评价分数。将研究区矿山开采前的环境影响背景值设为0,结合本次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实际情况,将该区域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最终得分的最大值与0之间进行分级,从而确定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 ②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迭加分析法将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问题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矿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占用与破坏、地下水均衡破坏等进行单要素分析关在计算机内存储为一个图层,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迭加分析功能,将所有图层进行空间叠加,生成新的区域和图层,对新的图层根据其内部属性表的属性值进行相应的分析,最终得到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图。 2、编图方法 (1)地理底图以数字化1/50万地理图作为基本底图,底图的内容包括地形、水系和地物。其中水系表示到4级;居民地至少表示到县级,镇(乡)、村按实际需要合理取舍;公路表示到国道、省级道;铁路全部表示;须注明图件的投影参数。 (2)评估分区表示对于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严重区、较严重区和一般区分别赋予不同的颜色。为了表达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的层次感,不同级别用同一色调的不同色度表示。用Mapgis软件进行制图时,颜色的选用依照下表规定。 评分分区色号规定 分区 Mapgis色号 严重区 358 较严重区 101 一般区 87 (3)评估分区标识用Ⅰ、Ⅱ、Ⅲ分别标识严重区、较严重区和一般区,用数字标识同一级别区的不同位置,如Ⅰ-04表示第4个严重区。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表 代号 矿山环境地质综合评估分区 Ⅰ-04 XXX矿区地面塌陷不良区 (4)镶图、镶表 对重点区域可以在图面上插入放大比例尺的镶图作进一步说明;另外可以用镶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区加以说明。镶图均须提供相关原比例尺的点、线、面及工程文件。 (五)XXX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整治分区图编制 1、编图原则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原则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矿产资源禁采区和限采区等都划为保护区。如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风景名胜区、城市饮用水源地、重要工程规划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重要交通干道直观可视范围内严禁采矿以及其它不允许开采或限制的地区,包括矿产资源开发易产生较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地区,如滑坡易发区等。 (2)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分区原则结合各省矿产资源规划,以本次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为依据,提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亟待恢复治理矿山(区)、恢复治理区和加强保护区,并提出主要治理措施建议。 2、编图方法 (1)地理底图以数字化1/50万地理图作为基本底图,底图的内容包括含地形、水系和地物。其中水系表示到4级;居民地至少表示到县级,镇(乡)、村按实际需要合理取舍;公路表示到国道、省级道;铁路全部表示;须注明图件的投影参数。 (2)禁采区、限采区表示依照国务院2000年85号文和2001年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成果,用不同颜色表示。用Mapgis软件进行制图时,颜色的选用依照下表规定。 禁采区、限采区色号规定 分区 Mapgis色号 禁采区 177 限采区 192 (3)禁采区、限采区标识用代号B标识禁采区、限采区,用数字编号标识不同位置,如下表所示。 XXX省矿产资源禁采区、限采区一览表 编号 禁采区、限采区名称 B-01 XXX省XXX国家地质公园禁采区 (4)恢复治理区表示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分区原则,将亟待恢复治理区、恢复治理区和加强保护区用不同颜色表示。用Mapgis软件进行制图时,颜色的选用依照下表规定。 恢复治理区色号规定 环境整治分区 Mapgis色号 亟待恢复治理区 337 恢复治理区 697 加强保护区 654 (5)恢复治理区标识用代号H标识亟待恢复治理区,代号Y标识恢复治理区,代号J标识加强保护区;用代号后的数字标识不同位置,如下表所示。 XXX省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分区说明表 编号 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分区 主要措施 H-01 XXX煤矿生态环境亟待恢复治理区 Y-01 XXX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区 J-01 XXX煤矿生态环境加强保护区 (6)镶图、镶表 对重点区域或地段可以在图面上插入放大比例尺的镶图作进一步说明用镶表对分区作进一不说明。镶图均须提供相关原比例尺的点、线、面及工程文件。 (六)图件图层的设定 用Mapgis软件进行制图时,图件的图层划分参照下表,图层文件的命名和图元分类编码参照“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有关章节。 图层图件设定 层号 图层划分 备注 0 自由层 1 国界、未定国界 包括海岸线 2 省界 3 地区界 4 县界 5 村镇 6 铁路 7 高速公路 8 国道 9 省级道 10 一级河流及名称 11 二级河流及名称 12 三级河流及名称 13 四级河流及名称 14 长城、山脉、山峰、隘口 名称、高程 15 湖泊、水库、沼泽 16 沙漠 17 首曲线及高程 18 计曲线及高程 19 经纬线(度) 20 图框及图名 21 图例 22 责任表 23 地质(界线、符号) 24 矿产(符号、文字) 25 矿山地质环境 界线及分区 六、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建设 在开展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基础上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省级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第二阶段在完成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之后,建立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一)省级矿山环境调查数据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1、数据库建设 (1)数据库的数据来源 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为本省(自治州、直辖市)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 (2)数据库的数据内容 本次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所取得的矿山基本概况数据、矿山尾矿、固体废气物排放情况数据、矿山废水、废液排放情况数据、矿坑排水数据、矿山占用或破坏土地数据、矿山地质灾害数据、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等方面的数据。 (3)数据采集 由“全国矿山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子项目实施单位开发通用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录入平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子项目实施单位利用该平台将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使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建立的数据库在数据格式、数据结构上完全一致。 2、图形库建设 (1)图形库的数据来源 图形库的数据来源为本省(自治州、直辖市)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图形数据。 数据的性质为包括空间位置信息的空间数据。 (2)图形库的数据内容 图形库的内容包括本省(自治州、直辖市)比例尺为125万或150万基本地理底图数据、地形地貌单元数据、矿山分布点图形数据、矿类或矿种分布点图形数据、矿山分布区图形数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区图形数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整治分区图形数据。 (3)图形库的数据采集 125万或150万基本地理底图数据可以直接采用测绘局发布的数字化图行数据;地形地貌单元数据有现成的数字化数据的可以直接采用,没有数字化的可以通过手扶跟踪数字化仪进行图形数字化;矿山分布点、矿类或矿种分布点图形数据可以根据数据库的坐标值直接生成;矿山分布区图形数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区图形数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整治分区图形数据等可以先在图纸上绘制,绘制完成后通过手扶跟踪数字化仪进行数字化,或者利用GIS平台进行空间分析得到。 3、图象库建设 包括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实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中所收集的遥感影象数据、数码相机在实地拍摄的图片数据、利用扫描仪扫描得到的图象数据文件等,着些数据以文件 的形式进行存储管理。 4、信息系统的开发 (1)信息系统的功能数据录入、数据存储、数据统计、打印输出。 (2)信息系统的开发机遇Access2000数据库平台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数据库,利用VB、VC、CBuilder计算机程序语言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 (3)数据库应用程序经过测试、修改、完善后,利用打包程序进行打包并制作安装盘,将安装盘发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 (二)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在完成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之后,将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于评估成果、数据库、信息系统等进行综合集成,建立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系统。 (三)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数据库结构与数据表定义 1、数据路结构 数据库由6张基本表构成,分别是矿山基本概况表、矿山占用破坏土地及土地恢复治理表、矿山废水废液排放表、矿山尾矿固体废气物排放表、矿坑排水影响表、矿山次生地质灾害表。其中,矿山基本概况表为主表,它是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录入的起点;其他表为子表,它按不同的内容进行数据录入和存储。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用下图表示。 矿山占用破坏土地及土地恢复治理表 统一编号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排放表 统一编号 矿山废水废液排放表 统一编号 矿山次生地质灾害表 统一编号 矿坑排水影响表 统一编号 矿山基本概况表 统一编号 省份 地区(市) 县(市) 矿山名称 2、数据表定义 (1)矿山基本概况表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说明 统一编号 C 14 矿区所在县6位行政区划代码5位矿类代码3位顺序码 矿山企业名称 C 50 以企业公章为准 采矿许可证号 C 13 法人代表 C 10 建矿时间 C 8 矿山面积 N 单精度 矿界范围之内在地形图上表示的实际平面积,单位公顷 经度 C 7 地下开采以井口坐标为准,露天开采以矿区中心点为准。 纬度 C 6 同上 企业规模 C 10 大企型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经济类型 C 10 a国有;b集体;c个体;d合资,e外商独资;f其他 设计生产能力 N 单精度 单位万吨/年 实际生产能力 N 单精度 单位万吨/年 矿山从业人数 N 整型 是指矿山企业实际参与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所有人员,包括矿山企业管理人员、合同工人、临时雇用工人等 矿类 C 10 a能源矿产;b黑色金属矿产;c有色金属矿产;d铂族金属e贵金属矿产f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矿产;g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h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I特种非金属矿产;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 矿种 C 10 采矿方式 C 10 a露天开采;b井下开采;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