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油工业MRC技术及中国陆相储层应用模式研究.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世界石油工业MRC技术及中国陆相储层应用模式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世界石油工业MRC技术及中国陆相储层应用模式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世界石油工业MRC技术及中国陆相储层应用模式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世界石油工业MRC技术及中国陆相储层应用模式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世界石油工业MRC技术及中国陆相储层应用模式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 8 第 2 7卷 第 3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P . G . O . D . D . 2 0 0 8年 6月 文章编号 1 0 0 0 - 3 7 5 4 2 0 0 8 0 3 - 0 0 7 8 -05 世界石油 工业 MRC技术及 中国陆相 储层应用模 式研 究 江怀友 ,沈平平 ,裘怿楠 ,李治平 ,刘俊妹 ,吕 威 1 .中国石油 经济技术研究 院,北京1 0 0 0 1 1 ;2 .中国石 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1 0 0 0 8 3 ; 3 .中国地质 大学 ,北京1 0 0 0 8 3 ;4 .大庆油 田有 限责任公 司,黑龙江 大庆1 6 3 4 5 3 摘要MR C技术被 国际石油专 家们确立为2 1 世纪初 最具发展潜力的 8项钻井新技 术之一,代表 了2 1 世纪石油技术的发展方向。MR C除具有水平 井的常规优 势外 ,其成本比单个水平 井低 ,它是从一个 主井眼 中钻成 2个或 多个分支井眼,从 而钻遇 多个不同空间位置的产层 ,增大储层钻穿几率和有效面 积 ,进而提高单井油气产量。它已成为油气田开发 的一种重要技术 ,在世界 范围内广泛应用。结合世 界油田开发 问题 ,提 出应用 MR C技术挖潜剩余油发展方向,必将为全球 老油田的高水平、高效益开 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 实践依据。 关键词MR C技 术;多分支井;油田开发 中图分类号 T E 2 4 3 文献标识码 A M RC t e c hn o l o g y o f wo r l d pe t r o l e u m i n du s t r y a nd i t s a p pl i c at i o n pa t t e r n i n Chi n e s e c o n t i ne nt a l r e s e r v o i r J I A N G H u a i y o u ,S H E N P i n g p i n g , Q I U Y i n a n , L I Zh i p i n g 。 .L I U J u n s h u . L U We i 1 . E c o n o m i c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e t r o C h i n a ,B e q i n g 1 0 0 0 1 1 ,C h i n a ;2 .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f P e t r o C h i n a , B e n g 1 0 0 0 8 3 , C h i n a ;3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f G e o s c i e n c e s ,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 ;4 . D a q i n g O i lfie l d C o m p a n y L t d . , D a q i n g 1 6 3 4 5 3 ,C h i n a Abs t r ac t MRC t e c h n o l o g y i s d e t e r mi n e d a s o ne o f t h e 8 mo s t p o t e n t i a l n e w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2 1 s t c e n t ur y b y i n t e r - n a t i o n a l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e r t s .I t r e pr e s e n t s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di r e c t i o n o f pe t r o l e u m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21 s t c e n t u r y . MRC h a s t h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a n d ha s l o we r c o s t t ha n s i n g l e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 I t d r i l l s t wo o r s e v e r a l mu l t i l a t e r a l we l l s S O a s t o e nc o u n t e r s e v e r a l pa y z o n e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s p a t i a l p o s i t i o n s,i n c r e a s e p e n e t r a t i o n pe r c e n t a g e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a r e a o f r e s e r v o i r s a n d fi na l l y i n c r e a s e s i n g l e we l l o i l a n d g a s p r o d u c t i o n.I t h a s b e c o me a n i mp o r t a n t t e c h n o l o gy a p p l i e d i n t h e who l e wo r l d . Co mb i n i n g wi t h wo r l d o i l fie l d s d e v e l o p me n t ,t h i s p a p e r i n di c a t e s t h a t u s i n g MRC t o p r o d uc e r e ma i n i n g o i l wi l l p r o v i d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d p r a c t i c a l e v i d e n c e f o r h i g h s t a n d a r d a n d h i g h b e n e fc i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o l d fie l ds i n t h e who l e wo r l d . Ke y wo r d sMR C t e c h n o l o gy ;mu l t i l a t e r a l w e l l ;o i l fi e l d d e v e l o p me n t 1 概述 1 . 1 MR C的概念 MR C技术是 在水平井 、定 向井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MR C技 术 ,即 油 藏 最 大 接 触 位 移 Ma x i mu m R e s e r v o i r C o n t a c t 技术 ,是指在一 口主井眼 直井 、 定 向井 、水平井 中钻 出若 干进 入油气藏 的分支 井 眼。分支井 可以从 一个井 眼中获得最 大的总水平位 移 ,在相同或不同方 向上钻穿不同深度 的多套油气层 总接触位移 /5 k m l -4 j 图 1 。 1 . 2 MR C技术的分类 根据分支井 的数 量 、方 向及 与主井 眼 的连接方 式 ,分支井有如下分类 叠加式 双或 三水平分支井 、 反 向双分支井 、二维双水平分支井 、二维三水平分支 收稿 日期2 0 0 7 - 0 3 - 2 1 作者简介江怀友 1 9 6 5一,男,山东 郓城人 ,高级工程师 ,硕士 ,从事采油工艺和油藏工程及在开发 中应用研究工作。 维普资讯 2 0 0 8年 6月 江怀友等 世界石油工业 MR C技术及 中国陆相储层应用模式研 究 7 9 图1 MR C 技术示意图 Fi g.1 Sk et c h map o f M RC te ch nol o gy 井 、二维位移 o f f s e t 四分支水平 井 、二 维反 向四 水平分支井 、叠加/ 定向三分支水平井 、辐射状 四分 支井 、辐射状三分支井 、叠加辐射状 四分支井 。目前 出现的 MR C技术的分类方法 将 多分支井划分 为音 叉型 、鱼骨型 、混合型 J 。 1 . 3 MRC技术级别的划分 T A ML复杂性 分级 的依据 是功 能和 连接 的复杂 性。T A ML是 由 T e x a c o 、S h e l l O i l 等 1 6家有钻多分支 井经验的公司和 1 8家伙伴公 司组成 的公司集团 ,为 多分支井发展提出技术规范和方 向。T A ML划分级别 如下 级别 1 、级别 2、级别 3、级别 4 、级别 5、级 别 6 剖。 1 . 4 MR C的核心技术 MR C技术是集井眼轨道设 计 、钻井液设 计 、侧 钻方式 、完井方式和采油工艺于一体的新技术 。目前 国际著名大公司如斯伦 贝谢 、哈里伯顿 、贝克休斯 、 威德福研发 自己的专利技术。哈里伯顿公司其核心技 术具备 了分支井的全套钻井 、完井 、开采和分支井重 新进入等配套技术和工具装备 ,拥有 2 0余项专利技 术 ,技术 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 。 1 . 5 适用于 MRC技术的储层地质条件 该技术适合于碎屑岩 、碳酸岩 、变质岩 、岩浆岩 储层。 MR C技术适合 于新老油 田的低渗透油层 、重油 油藏 、多层薄油层 、裂缝性油层 、复杂断块油藏以及 开发煤层气 。 2 国外油田应用情况 近年多分支井在世界各地如墨西哥湾 、北海 、中 东和南美得 到 了广泛 的应用。据 S p e a r s A n d A s s o c i a t e s 公司统计 ,全世界分支井共计 2 4 8 1口,其 中智 能完井 1 5 2次 ,可膨 胀实体 管 1 5 0次 3 0 4 8 0 1T I ; 可膨胀筛管 1 5 0次。 2 . 1 MR C技术解决的实际问题 MR C技术在油 田开发中解决如下 问题 一是通 过提高井眼与油藏的接触长度 ,增加泄油面积 ,来提 高井生产能力 ;二是降低井数 ,并且降低打井时的地 面设备 ,对于海上油 田可减小平台尺寸重量;三是降 低钻井和生产的单位成本 ,从而降低油 田的整体开发 成本 ;四是有效地应用有限的空间;五是减少岩屑和 泥浆 的排放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2 . 2典型井 MRC技术解剖 随着石油工业界对分支井认识 的不断深入 ,发达 国家钻分支井的技术 日渐成熟 ,已经能够完成各种难 度等级的分支井作业 。下面 以 S H Y B 一 2 2 0井为实例详 细解剖。该井是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 S h a y b a h油 田海相沉积储层的一 口多分支井 ,2 0 0 2年投产。 2 . 2 . 1 单 井轨 迹 设计 单井轨迹设计如下 主井 眼平行 于构造 3 k m 长 ;分支井眼 L 一 1 ,L - 2 平行于主井 眼;其 WB N 6个分 支井 眼 L 一 3 ,L 4,L 一 5 ,L 一 6 ,L 一 7,L 一 8 与 主井眼成 3 0 。 角 ;目的层在 油水界面 以上 1 . 5 m,油 气界面以下 3 . 8 m 图 2 。从 图上可 以看 出设计井 眼与实际钻井井眼吻合很好。 图2 S HYB - 2 2 0 井井眼轨迹 N. G. S a l e r i ,2 0 0 3 Fi g. 2 Bo re hol e t ra ck o f Wel 1 S HY B一 22 0 N . G . S a l e r i , 2 0 0 3 2 . 2 . 2生 产 验 证 S H Y B 一 2 2 0井于 2 0 0 2年 1 1月投产。产量是 1 k m 水平井完井的 5倍产量 ,增产效果明显 。 2 . 2 . 3 经 济评 价 随着与储层接触长度增加 ,单位开发成本 明显下 降。其他净现值盈利能力 、投资收益率增值明显。以 1 k m水平井为基准点 ,S H Y B 一 2 2 0井单位开发成本下 降了 8 0 %。 3 中国陆相储层面临的开发问题 如何改善高含水期油 田注水驱油效果是世界石油 界关注的大问题 ,它关系着原油产量递减和老油 田开 发的经济效益 。 中国 8 0 %以上 的石油储 量分布在陆相沉积储层 中。9 0 % 油 田均采用注水开发方式 ,陆相储层 已进 入高含水期 ,储层油水接触关系非常复杂 ,剩余油在 维普资讯 8 0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P . G . O . D . D . 第 2 7卷 第 3期 空间上很分散 ,除渗透率低或很低的储层剩余油较为 富集外 ,在厚油层 中剩余油零散分布于油层顶部砂体 的边角 、各种沉积界面,泥质夹层附近及各个单砂体 的叠接部位上 。剩余油挖潜时 ,由于直井轨迹在储层 空间上的局限性 ,开发效果不 明显 ,产量递减加快 , 全国综合含水 8 5 %以上 ,但仅采出可采储量的 6 5 % , 开发形势严峻。因此引进 吸收国外先进 MR C技术 , 研究 国内老油 田剩余油挖潜方法 已势在必行 。 陆相不同类型储集层中油气富集程度不 同,河流 相占 5 3 . 3 % ,各种 三 角洲 砂 体 占 3 3 % ,洪 积相 占 9 % ,其 他 占 2 . 7 % ,浊 流 相 占 2 % 据 薛 培 华 资 料 。 我 国各类碎屑岩储集层中可动剩余油分布差别很 大,考虑储集层原始总储量 , 则剩余油分布概率 由大 到小排列为 河流相 4 8 . 6 % 、三角9 I } H 2 7 . 6 % 、湖底扇 浊积 相 9 . 6 % 、冲积扇 冲积一 河流相 6 . 9 % 、扇三角洲相 5 . 5 % 和滩坝 相 1 . 8 % 。河流相和三角洲相储集层是我国石油 资源的主要载体 ,而河流相油层储量大 、非均质性严 重 、采收率低 , 是陆相地层 中剩余油潜力最大的领域 据刘宝瑁 ,2 0 0 4 。 4中国陆相储层 MR C技术应用模式 MR C技术 是 2 l世纪 受重视 的技术 ,是继 定 向 井 、侧钻井 、水平井技术 之后发展起来 的新钻井技 术 ,增加泄油面积 ,可大幅提高新老油 田产量 、开采 速度及最终采收率。 全球许 多老油 田已进入高含水期 甚至进入 特高 含水期开发阶段 ,随着含水率 的上升 ,剩余油在 空 间分布零散 。那么如何使用 MR C技术挖 掘剩余油 , 减缓产量递减 ,提高采收率 ,改善开发效 果 ,将是 MR C技术下步应用重点和方 向。在将来较 长一段 时 间内成为全球低成本 I O R技术 ,在世界范 围内广泛 应 用 。 4 . 1 MRC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应用机理 MR C技术使井与油藏的接触面积扩展 ,井 与剩 余油接触的准确度提高。应用 MR C技术挖潜剩余 油 原理如下 一 是 MR C技术在空 间定 向上具有灵活性 ,分支 井伸向剩余油部位。如三角洲前缘相泥包砂等坨状储 层 ,这样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图 3 。 二是使用多分支井技术增大与油层接触面积和增 大剩余油钻穿几 率。绕过河道 砂顶部精细描述 困难 , 只要给出河道砂顶部剩余 油相对精细的描 述, 即可采 出厚油层顶部剩余油 , 降低地质设计风险。 图3分支井与剩余油关系图 F i g . 3 R 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m ul t i l a t e r a l w e l l s a n d r e m a i ni n g oi 1 4 . 2 应用 MRC技术挖潜河道砂顶部剩余油 曲流河道相储层以其分布广泛 、石油储量大而闻 名于世 ,因而也成为了最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 点坝 砂 体 的储 层 概 念 模 型半 连 通 体 模 式 图 4 ,表征了点坝侧积砂体与侧积泥质隔夹层的组 合特征 ,其 下半部连通 ,上半部不连通 ,即所谓 的 “ 半连通体” 。 目 \ 避 图4分支井位置及曲流河砂体夹层分布图 F i g . 4 D i s t r i b u ti o n o f m ul t i l a t e r a l w e l l s a n d m e a n d e r i n g ri v e r s a nd b o d y i n t e r b e d s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若注采井方 向与河流走向垂 直 ,则井间的泥质侧积层会阻碍注入水的驱替 ,造成 点坝上部的驱替效率低甚至无驱替 ,形成剩余油的分 布 ,而点坝下部驱替效率很高且可能发生窜流 ,从而 严重影响注水开发效果 ,因此对于这类储层 ,要合理 布置注采井网,以避免开发战略的失误。 在剖面上 ,分支井平行于河道砂顶面 ,位置在河 道砂上部的侧积泥质条带垂向上的中间位置 ,或稍向 上部布井 图 4 。 平面上 ,分支井方 向与侧积泥质条带要有夹角 , 不能平行于侧积泥质条带。否则 由于侧积泥质条带的 遮挡作用 ,会 出现只采无注,影响开发效果 图 5 。 同时封堵油层底部特高渗透水窜层 ,可使注入水 改向,启动低渗 透层剩余油 ,扩大注入水波及系数 , 提高水驱采收率 。 挖潜方法适用于河流相不同沉积模式高弯曲分 流河道砂体 、低弯曲分流河道砂体 。 4 . 3 应用 MRC技术挖潜三角洲前缘相砂体剩余油 砂体为三角 洲内前缘枝状 、坨状 、过渡状 砂体 , 维普资讯 2 0 0 8年 6月 江怀友等世界石油工业 MR C技术及 中国陆相储层应用模式研究 8 1. a低弯曲河流 b . 高弯曲河流 图5曲流河分支井布井平面图 Fi g . 5 A r e al ma p o f m u l ti l at er a l we l l s a r r a ng e me n t f o r m e an d e r i n g ri ve r 外前缘稳定 、不稳定席状砂 、过渡型席状砂体。沉积 时河流作用较弱 ,三角洲前缘相沉积时湖浪改造作用 强 ,河流作用弱 ,储层物性逐渐变差。 平面上 ,分支井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或席状砂体 走向平行 ,开发横流带方 向的剩余油 图 6 。 图6前缘相分支井布井平面图 Fi g . 6 A r e al m a p o f m u lt i l at e r al w e l l s a r r an g e m e n t f o r fr o n t a l f a ci es 剖面上 ,对于席状砂分支井位置在砂体垂 向上 的 中间位置 。对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分支井布于河道 砂体 的上部。 4 . 4 应用 MR C技术挖潜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 油层上倾方向被断层遮挡形成圈闭的油藏称为断 块油藏;以断块油藏为主的油 田称为断块油田;地质 储量一半以上储存于面积小于 1 k m 断块 的油 田,称 为复杂断块油 田。断块油 田中油气分布有利 的砂体是 以河流相砂体和三角洲相砂体类型为主,也有少量水 下扇和扇三角洲沉积砂体类型 。 应用 MR C技术进行剩余油挖潜时 ,分支井伸向 断块的剩余油部位 图 7 。 4 . 5应用 MR C技术挖潜裂缝性潜 山基岩 油藏 剩余 油 裂缝性潜 山基岩油藏是根据储集层特性划分的油 藏类型。中国的裂缝性潜山油藏多属于断块古潜 山油 藏 ,虽然储集层为古生代海相沉积的基岩 ,但生油层 为中、新生代 陆相 沉积 的泥 岩,属 于 “ 新 生古 储 ” 图7老君庙油田油藏构造与分支井布井图 F i g . 7 R e s e r v o i r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l u l t i l a t e r a l w e l l s a r r a n g e m e n t o f L a o j u i a o O i l f i e l d 油藏 。储集层岩性为碳酸盐 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 。 裂缝性潜 山基岩油藏剩余油挖潜见图 8 。 1 0 O 0 目 2 0 0 0 \ 3 0 O 0 4 0 0 0 图8龙虎庄奥陶系断块古潜 山油藏剖面与分支井布井图 F i g . 8 R e s e r v o i r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a n d m u l t i l a t e r a l w e l l s a r r a n g e m e n t f o r b u r i e d h i l l r e s e r v o i r i n O r d o v i c i a Jl f a u l t t e r r a c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L o n g h u z h u a n g 4 . 6 应用 MRC技术挖潜多层砂岩油藏剩余油 世界 的大型油田多属此类 。这类油田均具有中高 渗透率储集层 ,其成藏圈闭条件以各种成因的背斜构 造或被断层复杂化的背斜构造为主 ,构造形态 比较完 整 ,且相对简单 ,构造面积大 ,构造闭合高度达数百 米 。 河流. 三角洲体系沉积的多层砂岩储集层是这类 油藏 的首要特点。湖盆长 轴方 向地 形开阔 、坡 度较 小 ,河流体系源远流长 ,辫状河 、曲流河发育 ,河流 携带碎屑物注入湖泊 ,在河 口浅水缓坡处卸载 ,形成 一 个完整的 “ 河流. 三角洲 ”沉积体 系。陆相湖盆主 力油 田一般分布于盆地 最大 的 “ 河 流. 三角洲” 沉积 体系中 。应用 MR C技术开展多层油藏剩余油挖潜 见 图 9 。 叠 歹 ⋯ _. . ..J ⋯ 辇 芦 1 . . r.. . ‘ ‘ ‘ ‘ ⋯ .’, 车 一 言 ;⋯’ ‘ j _ / 、 .‘ ; 量 j . ⋯ -/.. \ 匪 7k T M 目水 下 河 道 间 薄 层 砂 席 状 砂 图9多层油藏不稳定互层型储层与分支井布井图 Fi g . 9 U ns t e a d y i n t e r b ed d e d r e s e r v oi rs a n d m ul t i l at e r al w e l l s a r r a n g e m e n t f o r m u l t i 一 1 a y e r r e s e r v o i r 维普资讯 8 2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P . G . O . D . D 第 2 7卷第 3期 5 结论与认识 t MR C技术受到石油界高度关注 ,是继定 向 井 、侧钻井 、水平井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提 高开采速度 ,降低 开发风 险,可获得较大 的经济效 益 。 2 随着石油工业界对分支井认识的不断深入 , 从地质设计 、钻井 、完井 、采油到经济评价,发达国 家钻分支井的技术 日渐成熟 ,已经能够完成各种难度 等级的分支井作业 。它 已成为油气田开发的一种重要 的先进技术 ,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3 对于高弯 曲分 流河道砂体 、低 弯曲分流河 道砂体 ,剩余油挖潜时平面上分支井方 向与侧积泥质 条带有夹角。在 剖面上 ,分支井平行于河道砂顶面 , 在河道砂上部 的水淹级别低部 位的垂 向上的中间位 置 ,或稍向上部布井 。 4 对于砂质 辫状河道砂体 、顺直河剩余 油挖 潜 ,平面上分支井 布井方向与河道砂体走 向平 行即 可 。 5 对于三角 洲砂体 ,平 面上分支井 与水下 分 流河道砂体或席状砂体走向平行 ,开发横流带方 向的 剩余油。 6 应用 MR C技术挖潜剩余油 ,是油藏精细描 述发展过程中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随着多分支井 技术的进步及在油 田开发中应用 ,必将为全球老油田 的高水平 、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 参考文献 I 1 I S a l e r i N G。S a l a my S P . S H AY B AH 一 2 2 0A Ma x i mu m R e s e r v o i r C o n t a c t MR CWe l l a n d I t s I m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D e v e l o p i n g T i g h t F a c i e s R e s e rv o i r s[ R]. S P E 8 1 4 8 7 . [ 2]D o s s a r y A S . C h a l l e n g e s a n d A c h i e v e m e n t s o f D r i l l i n g Ma x i mu m R e s e r - v o i r C o n t a c t MR CWe l l s i n S h a y b a h F i e l d 『 R 1. S P E 8 5 3 0 7 . I 3] Nu g h a i mi s h F N. F i r s t L a t e r a l F l o w Co n t r o l l e d Ma x i mu m Re s e r v o i r VV、 , , VV、 , , VV、 , , VVVV C o n t a c t MR Cw e l l i n S a u d i A r a b i a D r i l l i n gC o m p l e t i o n C h a l l e n g e sA c h i e v e me n t s C a s e S t u d y[ R]. S P E 8 7 9 5 9 . [ 4] A f a l e g N I . D e s i g n a n d D e p l o y me n t o f Ma x i mu m R e s e rvi o r C o n t a c t We l l s W i t h S ma r t Co mp l e t i o n s i n t h e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a Ca r b o n a t e Re s e rvo i r[ R]. S P E 9 3 1 3 8 . f 5] AL Do s s a r y A S. F i rst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o f Hy d r a u l i c F l o w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i n S a u d i A R r a n c o[ R]. S P E 9 3 l 8 3 . [ 6 ] G i n e s t N H . F i rst D e e p Mu l t i I a t e r a l G a s We l l s O b j e c t i v e s ,Wh a t We G o t ,L e s s o n s L e a r n e d a n d N e x t S t e p s[ R]. S P E 9 3 5 3 0 . [ 7]S i d d i q u i S . T e c h n i q u e s for E x t r a c t i n g R e l i a b l e D e n s i t y a n d P o r o s i t y D a t a F r o m C u t t i n g s 『 R] . SP E 9 6 9 l 8 . [ 8]K a n j M Y . T a mi n g C o m p l e x i t i e s o f C o u p l e d G e o m e c h a n i c s i n R o c k T e s t i n g F r o m As s e s s i n g Re s e rvi o r C o mp a c t i o n t o An a l y z i n g S t a b i l i t y o f E x p a n d a b l e S a n d S c r e e n s a n d S o l i d T u b u l a r s[ R]. S P E 9 7 0 2 2 . [ 9 ]A L O t a i b i M B . We l l b o r e C l e a n u p b y Wa t e r J e t t i n g a n d E n z y m e T r e a t me n t s i n MR C We l l s C a s e Hi s t o ri e s[ R]. S P E 9 7 4 2 7 . r l 0] AL J e f f r e A M. Wo r l d F i r s t MRC Wi n d o w E x i t s Ou t o f S o l i d Ex p a n d a b l e O p e n h o l e L i n e r i n t h e S h a y b a h F i e l d ,S a u d i A r a b i a[ R]. S P E 9 7 4 2 7 . [ 1 1 ]P e r e z T e l le z ,C a r l o s . I m p r o v e d B o t t o mh o l e P r e s s u r e C o n t r o l fo r U n d e r b a l a n c e d D ri l l i n g O p e r a t i o n s[ D].P h . D . D i s s e rt a t i o n . L o u i s i a n a S t a t e Un i v e rsi t y a n d A c u l t u r a l Me c h a n i c a l Co l l e g e,2 0 03 . [ 1 2]H o t t m a n W E . Mu l t i l a t e r a l a n d Mu l t i b r a n c h We l l s fo r M a t u r e R e s e r - v o i r s[ R]. S P E 3 7 0 5 7 . [ 1 3 ] T h e m i g D . P l a n n i n g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A r e C r u c i a l t o Mu l t i l a t e r a l We l l s [ J ]. P e t rol e u m E n g i n e e r I n te r n a t i o n a l ,1 9 9 6 . [1 4 ] S mi t h R C . T h e L a t e r a l T i e b a c k S y s t e mT h e A b i l i t y t o D r i H a n d C a s e Mu l t i p l e L a t e r a l s[ R]. S P E 2 7 4 3 6 , [ 1 5 ]B a r y s h n i k o v A,C a l d e r o n i A,L i g r o n e A,e t a 1 . A N e w A p p r o a c h t o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D r i l l s t ri n g F a t i g u e B e h a v i o r[ R]. S P E 3 0 5 2 4 . [ 1 6 ]D a l e B A . An E x p e ri m e n t a 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F a t i g u e C r a c k G row th i n D ri l l s t r in g T u b u l a r s[ R]. S P E 1 5 5 5 9 . [ 1 7 ]H o w a r d J A,Ha l b e r t M E,A rt h u r L u b i n s k i . S y s t e ma t ic T r a c k i n g o f F a ti g u e a n d C r a c k G r o w t h t o O p t i m i z e D ri l l s t ri n g R e l i a b i l i t y[ R]. S PE 2 5 7 7 5 . [ 1 8 ]王乃举 .中国油 藏开发 模式 [ M].北 京 石油 工业 出 版社 , l 9 9 9 、 , , 、 , , VVVVVVVVV、 , , VVVVV 编辑 邵宪志 、 、 、 、 、 、 、 、 、 、 上接 第5 4页 参考文献 [ 1 ]李传亮 . 油藏工程原理 [ M].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 0 0 5 . [ 2 ]孙 良田 .油层物理实验 [ M].北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 ,l 9 9 2 . [ 3 ]李传亮 .岩石压缩系数与孑 L 隙度的关系 [ J ].中国海上油气 地质 , 2 0 0 3 ,1 7 5 3 5 5 - 3 5 8 . [ 4 ]李传亮 .实测岩石压缩 系数偏 高的原 因分 析 [ J ].大 庆石 油地 质与开发 ,2 0 0 5 ,2 4 5 5 3 - 5 4 . [ 5 ] 李传亮 .低 渗透储 层不 存在 强应 力敏 感 [ J ].石 油钻 采工艺 . 2 0 0 5,2 7 4 6 1 4 5 3 . [ 6 ]李传亮 .岩心分析过程中的表皮 效应 [ J ].天然气 工业 ,2 0 0 6 . 2 5 1 1 3 8 - 3 9 . [ 7 ]刘鸿 文 .材 料 力学 第 二版 [ M].北 京 高等 教育 出版社 , 1 9 8 2 编辑 邵宪志 维普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